CN206070130U - 车缝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缝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70130U
CN206070130U CN201620713906.2U CN201620713906U CN206070130U CN 206070130 U CN206070130 U CN 206070130U CN 201620713906 U CN201620713906 U CN 201620713906U CN 206070130 U CN206070130 U CN 2060701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mble
stitched
drag
sewing
b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1390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润明
陆全开
李文乐
毛志刚
陈晓升
吴荣康
金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Guilin Esquel Textil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Guilin Esquel Textil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Guilin Esquel Textil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1390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701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701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7013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缝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上料区;定位机构,设在所述工作台的上方,用于在所述上料区指示待缝物料边缘的放置位置;吸风机构,具有吸风板,所述吸风板设在所述上料区以用于吸住待缝物料;压料输送机构,设在所述上料区的上方,所述压料输送机构包括压料座、下压驱动装置、传动辊及传送驱动装置,所述下压驱动装置与所述压料座连接以驱动所述压料座在所述上料区的上方上、下运动,所述传动辊设在所述压料座上,所述传送驱动装置与所述传动辊连接以驱动所述传动辊转动,所述下压驱动装置动作能够带动所述传动辊向下压住待缝物料,所述传送驱动装置动作能够带动所述传动辊转动以将待缝物料送入车缝工位;整个车缝过程操作简便,无需使用其他辅助机构辅助,车缝及对齐效率高。

Description

车缝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缝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缝工序中,根据一定的预设要求对物料对齐车缝是重点,如在拉筒过程中,制作带条格的裁片,需要保证筒条、衫身的条格位置一一对应,而目前的拉筒工序中,筒贴需通过蝴蝶人工折叠,以达到预定的止口要求,且筒条中需包含朴条,定位难度高,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物料对齐车缝的车缝装置。
一种车缝装置,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上料区;
定位机构,设在所述工作台的上方,用于在所述上料区指示待缝物料边缘的放置位置;
吸风机构,具有吸风板,所述吸风板设在所述上料区以用于吸住待缝物料;
压料输送机构,设在所述上料区的上方,所述压料输送机构包括压料座、下压驱动装置、传动辊及传送驱动装置,所述下压驱动装置与所述压料座连接以驱动所述压料座在所述上料区的上方上、下运动,所述传动辊设在所述压料座上,所述传送驱动装置与所述传动辊连接以驱动所述传动辊转动,所述下压驱动装置动作能够带动所述传动辊向下压住待缝物料,所述传送驱动装置动作能够带动所述传动辊转动以将待缝物料送入车缝工位;以及
车缝机构,设在所述工作台上,用于车缝位于所述车缝工位上的待缝物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还包括设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定位横梁;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在所述定位横梁上的镭射灯,所述定位机构根据所述镭射灯的光线指示所述待缝物料边缘的放置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风板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工作台的台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风结构还包括设在所述机架上的吸风机,所述吸风机与所述吸风板连接以通过所述吸风板中的吸风孔吸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还包括设在所述上料区上方的压料横梁;
所述下压驱动装置设在所述压料横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料输送装置还包括滑轨及滑块,所述滑轨设在所述压料横梁上,所述滑轨与所述滑块滑动配合,所述滑块与所述压料座固定连接;
所述下压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压料座沿所述滑轨上、下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料输送装置还包括传动带,所述传动辊有多个,所述传动带套设在多个所述传动辊上并与所述传动辊传动配合;
所述下压驱动装置动作能够带动所述传动带向下压住待缝物料,所述传送驱动装置动作能够带动所述传动带转动以将待缝物料送入所述车缝工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缝装置还包括第一拖辘组件,所述第一拖辘组件包括第一上拖辘、第一下拖辘及第一拖辘驱动装置,所述第一上拖辘与所述第一下拖辘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车缝工位的下游,所述第一下拖辘设在所述工作台内且其用于与待缝物料的接触部不低于所述工作台的台面;所述第一拖辘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上拖辘和/或所述第一下拖辘连接以驱动相应的拖辘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缝装置还包括第二拖辘组件,所述第二拖辘组件包括第二上拖辘、第二下拖辘及第二拖辘驱动装置,所述第二上拖辘与所述第二下拖辘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上拖辘与所述第一下拖辘的下游,所述第二下拖辘设在所述工作台内且其用于与待缝物料的接触部不低于所述工作台的台面;所述第二拖辘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上拖辘和/或所述第二下拖辘连接以驱动相应的拖辘转动。
上述车缝装置通过在工作台的上料区上设置定位机构,因而在放置待缝物料时,可通过该定位机构指示的边缘放置位置放置待缝物料,再通过吸风机构吸风将待缝物料吸住,接着可以放入其他待缝物料,并按照预设要求与先前放 入的待缝物料对齐(本文所述的对齐不限于边缘等位置对齐,还包括预设图案、条格等的对齐),接着可通过下压驱动装置驱动压料座向下运动,使传动辊压住待缝物料,关闭吸风机构后,可开启传送驱动装置带动传动辊转动,以将待缝物料送至车缝工位进行车缝,整个车缝过程操作简便,无需使用其他辅助机构辅助,车缝及对齐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车缝装置上放入第一待缝物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车缝装置的压料座打开及放入其他待缝物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结合图1、图2和图3,一实施例的车缝装置10包括机架100、定位机构200、吸风机构300、压料输送机构400、车缝机构500、第一拖辘组件600及第二拖辘组件700。
机架100具有工作台110。工作台110上设有上料区112。在本实施例中, 机架100的下方设有可锁住的万向轮120,以便于推动机架100至所需的工作地点。
定位机构200设在工作台110的上方。定位机构200用于在上料区112指示第一待缝物料20(如衫身裁片等)边缘的放置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机架100还包括设在工作台上的定位横梁130。定位机构200包括设在定位横梁130上的镭射灯。定位机构200根据镭射灯的光线指示第一待缝物料20边缘的放置位置。优选的,镭射灯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以准确定位第一待缝物料20的边缘的位置。
可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镭射灯的数量也可以只有一个;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定位机构200不限于镭射灯,如也可以为设在工作台110上且在工作台110上位置可调的定位柱等,只要该定位机构200能够指示该第一待缝物料20的边缘的放置位置即可。
本实施例的吸风机构300包括吸风板310、吸风机320及吸风控制盒330。其中,吸风板310设在上料区112以用于吸住第一待缝物料20。吸风板310的上表面要低于工作台110的台面,优选的,略低于工作台110的台面即可,如低2~5mm等,以使第一待缝物料20在吸风后可以在吸风板310的边缘形成折痕,便于后续折叠。
吸风机320及吸风控制盒330设在机架100上。吸风机320与吸风板310连接以通过吸风板310中的吸风孔吸风。吸风控制盒330与吸风机320电连接,以控制吸风机320动作。可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吸风机构300也可以不含有该吸风机320及吸风控制盒330,相应的,只要将吸风板310的吸风接口与其他外接的吸风装置连接即可。
压料输送机构400设在上料区112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压料输送机构400包括压料座410、下压驱动装置420、滑轨430、滑块440、传动辊450、传送带460及传送驱动装置。
下压驱动装置420及滑轨430设在定位横梁130上。可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上料区112的上方设置一压料横梁,将下压驱动装置420与滑轨430设在该压料横梁上,也即将压料横梁与定位横梁130分立设置。
滑轨430与滑块440滑动配合。滑块440与压料座410固定连接。下压驱 动装置420与压料座410连接以驱动压料座410在上料区112的上方沿滑轨430上、下运动。
传动辊450设在压料座410上。传送驱动装置与传动辊450连接以驱动传动辊450转动。在本实施例中,传动辊450有多个。传动带460套设在多个传动辊450上并与传动辊450传动配合。下压驱动装置420动作能够带动传动带460向下压住第一待缝物料20及其他待缝物料30(如已定型的带朴条的筒贴、筒条等)。传送驱动装置动作能够带动传动带460转动以将第一待缝物料20及其他待缝物料30送入车缝工位114。
在本实施例中,压料座410为底侧开口的盒体结构,传动辊450与传动带460设在该盒体结构内,且传动带460用于与待缝物料(待缝物料为第一待缝物料20和/或其他待缝物料30,下同)接触的表面凸出该压料座410。滑块440与压料座410的上侧固定连接。滑轨430及滑块440有两套,下压驱动装置420有一个,两套滑轨430与滑块440分别设在压料座420的两端,下压驱动装置420的输出轴与压料座420的中部固定连接。
可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压料座410的结构、滑轨430及滑块440的数量以及下压驱动装置420的数量均不限于上面所述,只要该传动辊450能够设在该压料座410上,下压驱动装置420能够带动传动辊450下压即可。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压料输送装置400也可以不含有该传动带460,只通过传动辊450压住并输送待缝物料,相应的,对于盒体结构的压料座410,传动辊450用于与待缝物料接触的表面要凸出于该压料座410;对于不含有该传动带460的压料输送装置400,传动辊450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只要能够压住并带动待缝物料在工作台110运动即可。
车缝机构500设在工作台110上,用于车缝位于车缝工位114上的待缝物料。
第一拖辘组件600包括第一上拖辘610、第一下拖辘620及第一拖辘驱动装置。第一上拖辘610与第一下拖辘620相对设置且位于车缝工位114的下游。第一下拖辘620设在工作台110内且其用于与第一待缝物料20的接触部不低于工作台110的台面。第一拖辘驱动装置与第一上拖辘610和/或第一下拖辘620 连接以驱动相应的拖辘转动。
第二拖辘组件700包括第二上拖辘710、第二下拖辘720及第二拖辘驱动装置。第二上拖辘710与第二下拖辘720相对设置且位于第一上拖辘610与第一下拖辘620的下游。第二下拖辘720设在工作台110内且其用于与第一待缝物料20的接触部不低于工作台110的台面。第二拖辘驱动装置与第二上拖辘710和/或第二下拖辘720连接以驱动相应的拖辘转动。
可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车缝装置10可以不含有第一拖辘组件600和/或第二拖辘组件700,可以在车缝工位114的下游人工牵引待缝物料。
进一步,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物料对齐车缝方法,其使用上述车缝装置10。该物料对齐车缝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第一待缝物料20放置在上料区112,并使第一待缝物料20的边缘与定位机构200指示的放置位置一致;
开启吸风机构300,通过吸风板310吸住第一待缝物料20;
沿吸风板310的边缘折叠第一待缝物料20;
在折叠后的第一待缝物料20上放置其他待缝物料30,并按照预设要求与第一待缝物料20对齐;
启动下压驱动装置420压住第一待缝物料20及其他待缝物料30;
关闭吸风机构300,启动传送驱动装置将对齐好的第一待缝物料20与其他待缝物料30送至车缝工位114;
开启车缝机构500,对位于车缝工位114上的第一待缝物料20和其他待缝物料30进行车缝加工。
可理解,上述其他待缝物料30的数量不限于一片,可以根据具体车缝要求具体设置。
上述车缝装置10及物料对齐车缝方法通过在工作台110的上料区112上设置定位机构200,因而在放置待缝物料时,可通过该定位机构200指示的边缘放置位置放置待缝物料,再通过吸风机构300吸风将待缝物料吸住,接着可以放入其他待缝物料,并按照预设要求与先前放入的待缝物料对齐(本文的对齐不限于边缘等位置对齐,还包括预设图案、条格等的对齐),接着可通过下压驱动 装置420驱动压料座410向下运动,使传动辊450压住待缝物料,关闭吸风机构300后,可开启传送驱动装置带动传动辊450转动,以将待缝物料送至车缝工位114进行车缝,整个车缝过程操作简便,无需使用其他辅助机构辅助,车缝及对齐效率高。
本实施例所述的待缝物料是但不限于织物、缝纫物、塑料或皮具等待缝纫的物料。并且,本实施例的车缝装置10不限于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待缝物料进行对齐车缝,也可以对一个待缝物料进行车缝,如对一个待缝物料进行折叠后的车缝定型等。
本实施例所用的驱动装置可相应地为电机、气缸等驱动件。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车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上料区;
定位机构,设在所述工作台的上方,用于在所述上料区指示待缝物料边缘的放置位置;
吸风机构,具有吸风板,所述吸风板设在所述上料区以用于吸住待缝物料;
压料输送机构,设在所述上料区的上方,所述压料输送机构包括压料座、下压驱动装置、传动辊及传送驱动装置,所述下压驱动装置与所述压料座连接以驱动所述压料座在所述上料区的上方上、下运动,所述传动辊设在所述压料座上,所述传送驱动装置与所述传动辊连接以驱动所述传动辊转动,所述下压驱动装置动作能够带动所述传动辊向下压住待缝物料,所述传送驱动装置动作能够带动所述传动辊转动以将待缝物料送入车缝工位;以及
车缝机构,设在所述工作台上,用于车缝位于所述车缝工位上的待缝物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还包括设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定位横梁;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在所述定位横梁上的镭射灯,所述定位机构根据所述镭射灯的光线指示所述待缝物料边缘的放置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板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工作台的台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结构还包括设在所述机架上的吸风机,所述吸风机与所述吸风板连接以通过所述吸风板中的吸风孔吸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还包括设在所述上料区上方的压料横梁;
所述下压驱动装置设在所述压料横梁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输送装置还包括滑轨及滑块,所述滑轨设在所述压料横梁上,所述滑轨与所述滑块滑动配合,所述滑块与所述压料座固定连接;
所述下压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压料座沿所述滑轨上、下运动。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输送装置还包括传动带,所述传动辊有多个,所述传动带套设在多个所述传动辊上并与所述传动辊传动配合;
所述下压驱动装置动作能够带动所述传动带向下压住待缝物料,所述传送驱动装置动作能够带动所述传动带转动以将待缝物料送入所述车缝工位。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缝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拖辘组件,所述第一拖辘组件包括第一上拖辘、第一下拖辘及第一拖辘驱动装置,所述第一上拖辘与所述第一下拖辘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车缝工位的下游,所述第一下拖辘设在所述工作台内且其用于与待缝物料的接触部不低于所述工作台的台面;所述第一拖辘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上拖辘和/或所述第一下拖辘连接以驱动相应的拖辘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缝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拖辘组件,所述第二拖辘组件包括第二上拖辘、第二下拖辘及第二拖辘驱动装置,所述第二上拖辘与所述第二下拖辘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上拖辘与所述第一下拖辘的下游,所述第二下拖辘设在所述工作台内且其用于与待缝物料的接触部不低于所述工作台的台面;所述第二拖辘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上拖辘和/或所述第二下拖辘连接以驱动相应的拖辘转动。
CN201620713906.2U 2016-07-06 2016-07-06 车缝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0701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13906.2U CN206070130U (zh) 2016-07-06 2016-07-06 车缝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13906.2U CN206070130U (zh) 2016-07-06 2016-07-06 车缝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70130U true CN206070130U (zh) 2017-04-05

Family

ID=58424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13906.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070130U (zh) 2016-07-06 2016-07-06 车缝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7013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1316A (zh) * 2016-07-06 2016-09-21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车缝装置及物料对齐车缝方法
CN106881415A (zh) * 2017-04-27 2017-06-23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拉筒折叠筒成型机构
CN110055687A (zh) * 2018-01-19 2019-07-26 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模板机的运模模块及缝纫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1316A (zh) * 2016-07-06 2016-09-21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车缝装置及物料对齐车缝方法
CN105951316B (zh) * 2016-07-06 2019-08-13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车缝装置及物料对齐车缝方法
CN106881415A (zh) * 2017-04-27 2017-06-23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拉筒折叠筒成型机构
CN106881415B (zh) * 2017-04-27 2018-08-10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拉筒折叠筒成型机构
CN110055687A (zh) * 2018-01-19 2019-07-26 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模板机的运模模块及缝纫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51316B (zh) 车缝装置及物料对齐车缝方法
CN206070130U (zh) 车缝装置
US2897729A (en) Apparatu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draw cord bags
CN106012318B (zh) 间下级领机构及间下级领方法
US5865135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 hemmed folded and seamed finished workpiece
CN205636073U (zh) 自动拉纽机及其夹料输送装置
CN205046313U (zh) 缝纫物分层装置
CN105970497A (zh) 裁片折叠车缝机构及裁片折叠车缝方法
CN205821659U (zh) 自动拼缝裁剪系统
CN105908384A (zh) 自动车缝机构及自动车缝方法
CN104188234A (zh) 折料装置与自动粘合系统及其粘合方法
CN105525456B (zh) 自动装袋模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5821671U (zh) 裁片折叠车缝机构
CN205889976U (zh) 一种适用于流水线的涂胶机
CN206189030U (zh) 裁片上料折叠装置
CN106436043A (zh) 一种用于汽车地垫的同步车装置
CN206256254U (zh) 裁片自动折角机构
CN106087279A (zh) 缝纫设备
CN105755688B (zh) 自动拉纽机及其夹料输送装置
CN106115013B (zh) 链条自动折叠机构
CN205711301U (zh) 吹风送朴装置
CN205474343U (zh) 自动装袋模系统
CN205803775U (zh) 自动车缝机构
CN206752078U (zh) 裁片自动车缝及切子口机构
CN105568572A (zh) 自动对条格拉筒车缝系统及自动对条格拉筒车缝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