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80029U - 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80029U
CN206180029U CN201621287217.6U CN201621287217U CN206180029U CN 206180029 U CN206180029 U CN 206180029U CN 201621287217 U CN201621287217 U CN 201621287217U CN 206180029 U CN206180029 U CN 2061800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ection plate
connecting portion
kink
cylinder manifold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872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冷玲剑
文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872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800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800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800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池包,包括至少一个电池模组;每个电池模组包括多个中间汇流板及采集板组件;每个中间汇流板开设有安装空位,多个安装空位共同围成收容槽;中间汇流板具有卡持部及支撑部;卡持部靠近支撑部的一侧凹陷形成卡位槽;采集板组件包括采集板及连接件;采集板上设有凸块;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及与第一连接部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弯折部,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弯折部;采集板位于收容槽内且抵靠在支撑部上,凸块卡持于卡位槽内,第一弯折部穿过采集板后弯折并卡持于采集板上,第二弯折部穿过中间汇流板后弯折并卡持于中间汇流板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安装更方便,连接更牢固,并且更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行,国家不断加大对新能源项目的扶持。国家政策的倾斜,造就了以锂离子电池为动力的新能源汽车不断的发展。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动力能源——电池包,其安全性、可靠性等指标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需要对电池包内各单体电池进行电压、温度等信号的采集。但在现有的电池包中采集板一般是采用传统线束结构与电池模组进行连接,线束较多容易出现插错现象;同时由于线束与采集端子是用锡焊焊接的,多次使用会造成线束脱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池包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包,减少采集线束的使用,使安装更方便,连接更牢固,并且更安全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至少一个电池模组及用于收容所述电池模组的电池箱;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并联电池组、多个汇流电路板及采集板组件;多个并联电池组相邻排列且每个并联电池组包括多个单体电池;所述汇流电路板设置于每个并联电池组的单体电池两端且包括多个中间汇流板;每个所述中间汇流板开设有安装空位,多个所述安装空位共同围成收容槽;所述中间汇流板具有位于所述安装空位两侧的两个卡持部及连接所述两个卡持部的支撑部;每个所述卡持部靠近所述支撑部的一侧向远离另一个所述卡持部的方向凹陷形成卡位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板组件包括采集板及连接件;所述采集板上凸设有多个凸块;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弯折部;所述采集板位于所述收容槽内且抵靠在所述支撑部上,所述凸块卡持于所述卡位槽内,所述第一弯折部穿过所述采集板后弯折并卡持于所述采集板上,所述第二弯折部穿过所述中间汇流板后弯折并卡持于所述中间汇流板上。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采集板为矩形且包括一对平行的长边;所述一对长边上对称地凸设有多个所述凸块。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采集板包括一对平行的短边;所述汇流电路板包括端部汇流板;所述采集板靠近所述端部汇流板的一个短边上设置有L型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远离所述采集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端部汇流板上。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的本体;所述本体的第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方向延伸形成中间对接部;所述本体的第二端向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数量为两个且固定在所述中间对接部上关于所述中间对接部呈对称结构;所述本体抵靠在所述采集板上,所述第一弯折部穿过所述采集板后弯折并卡持于所述采集板上。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弯折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弯折部穿过所述采集板后分别向相反的两个方向弯折并卡持于所述采集板上。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弯折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弯折部穿过所述中间汇流板后分别向相反的两个方向弯折并卡持于所述中间汇流板上。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容槽位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中间。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箱呈方体状且具有腔体;所述电池箱包括至少一个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电池箱的腔体分隔成多个收容空间;每个所述电池模组收容于对应一个所述收容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减少了采集线束的使用,使安装更方便,连接更牢固,并且更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包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区域A的第二视角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区域A的第三视角图。
图5为图1所示电池包的连接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100,包括至少一个电池模组101及用于收容所述电池模组101的电池箱40。
所述电池模组101收容于所述电池箱40内且包括多个并联电池组10、多个汇流电路板20及采集板组件30。具体地,多个并联电池组10相邻排列且每个并联电池组10包括多个单体电池11;所述汇流电路板20设置于每个并联电池组10的单体电池11两端且包括端部汇流板211及多个中间汇流板212。所述中间汇流板212远离所述单体电池11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采集板组件30的安装空位22。多个所述中间汇流板212的安装空位22共同围成用于收容所述采集板组件30的收容槽26。具体地,所述收容槽26位于所述电池模组101的中间。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汇流板212具有位于所述安装空位22两侧的两个卡持部23及连接两个所述卡持部23的支撑部24;每个所述卡持部23靠近所述支撑部24的一侧向远离另一个所述卡持部23的方向凹陷形成卡位槽25。
所述采集板组件30包括采集板31及连接件3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采集板31为矩形且包括一对平行的长边33及一对平行的短边34。所述一对长边33上对称地凸设有多个与所述卡位槽25对应的凸块35。安装时,所述采集板31位于所述收容槽26内并抵靠在所述支撑部24上,所述凸块35卡持于所述卡位槽25内。所述采集板31靠近所述端部汇流板211的一个短边34上设置有连接片36。具体地,所述连接片36呈L型,且所述连接片36远离所述采集板3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端部汇流板211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采集板31与所述汇流电路板20都为PCB电路板。所述采集板31通过所述连接件32与所述中间汇流板212固定且电性连接在一起,取消了采集线束的使用,既简单方便,连接牢固,又更安全可靠。
请一并参阅图5,所述连接件32为五金件且包括第一连接部321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21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322。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部32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22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321电连接至所述采集板31;所述第二连接部322电连接至所述中间汇流板21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321包括具有相背的第一端323及第二端324的本体325;所述本体325的第一端323向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322的方向垂直延伸形成中间对接部326;所述本体325的第二端324向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322的方向垂直延伸形成两个第一弯折部327。所述第二连接部322数量为两个且垂直固定在所述中间对接部326上且关于所述中间对接部326呈对称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322包括两个第二弯折部328。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321的所述中间对接部326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22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一起。
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部321的本体325抵靠在所述采集板31上,两个所述第一弯折部327穿过所述采集板31后分别向相反的两个方向弯折并卡持于所述采集板31上,进一步两个所述第一弯折部327通过锡焊的方式固定在所述采集板31上。同时,所述第二连接部322的两个所述第二弯折部328穿过对应的中间汇流板212后分别向相反的两个方向弯折并卡持于所述中间汇流板212上,进一步通过锡焊的方式固定在所述中间汇流板212上。所述第一弯折部327、所述第二弯折部328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所述采集板31与所述中间汇流板212的连接牢固度。
请再参阅图1,所述电池箱40呈方体状且具有腔体41。所述电池箱40包括至少一个隔板42,所述隔板42将所述电池箱40的腔体41分隔成多个用于收容所述电池模组101的收容空间43。每个所述电池模组101收容于对应一个所述收容空间43内。
组装时,首先将多个所述并联电池组10相邻放置于所述电池箱40的收容空间43内,并将汇流电路板20放于每个所述并联电池组20的单体电池11两端。接着,将所述采集板31放于所述收容槽26内且抵靠在所述支撑部24上,推动所述采集板31使所述凸块35卡持于所述卡位槽25内,实现所述采集板31的预固定。然后,将所述第一连接部321的本体325抵靠在所述采集板31上,并使两个所述第一弯折部327穿过所述采集板31后分别向相反的两个方向弯折并卡持于所述采集板31上,进一步地通过锡焊的方式将两个所述第一弯折部327焊接在所述采集板31上;同时,使所述第二连接部322的两个所述第二弯折部328穿过对应的中间汇流板212后分别向相反的两个方向弯折并卡持于所述中间汇流板212上,进一步地通过锡焊的方式将两个所述第二弯折328部焊接在所述中间汇流板212上。最后,通过所述L型连接片将所述采集板31靠近所述端部汇流板21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端部汇流板211上,从而完成对所述采集板31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由于所述采集板31采用所述连接件32与所述中间汇流板212进行固定连接,减少了采集线束的使用,从而使得采集板31的安装更方便牢固,安全性更高,且整体更美观。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Claims (8)

1.一种电池包,包括至少一个电池模组及用于收容所述电池模组的电池箱;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并联电池组、多个汇流电路板及采集板组件;多个并联电池组相邻排列且每个并联电池组包括多个单体电池;所述汇流电路板设置于每个并联电池组的单体电池两端且包括多个中间汇流板;每个所述中间汇流板开设有安装空位,多个所述安装空位共同围成收容槽;所述中间汇流板具有位于所述安装空位两侧的两个卡持部及连接所述两个卡持部的支撑部;每个所述卡持部靠近所述支撑部的一侧向远离另一个所述卡持部的方向凹陷形成卡位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板组件包括采集板及连接件;所述采集板上凸设有多个凸块;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弯折部;所述采集板位于所述收容槽内且抵靠在所述支撑部上,所述凸块卡持于所述卡位槽内,所述第一弯折部穿过所述采集板后弯折并卡持于所述采集板上,所述第二弯折部穿过所述中间汇流板后弯折并卡持于所述中间汇流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板为矩形且包括一对平行的长边;所述一对长边上对称地凸设有多个所述凸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板包括一对平行的短边;所述汇流电路板包括端部汇流板;所述采集板靠近所述端部汇流板的一个短边上设置有L型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远离所述采集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端部汇流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的本体;所述本体的第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方向延伸形成中间对接部;所述本体的第二端向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数量为两个且固定在所述中间对接部上关于所述中间对接部呈对称结构;所述本体抵靠在所述采集板上,所述第一弯折部穿过所述采集板后弯折并卡持于所述采集板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弯折部穿过所述采集板后分别向相反的两个方向弯折并卡持于所述采集板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弯折部穿过所述中间汇流板后分别向相反的两个方向弯折并卡持于所述中间汇流板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位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中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呈方体状且具有腔体;所述电池箱包括至少一个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电池箱的腔体分隔成多个收容空间;每个所述电池模组收容于对应一个所述收容空间内。
CN201621287217.6U 2016-11-28 2016-11-28 电池包 Active CN2061800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87217.6U CN206180029U (zh) 2016-11-28 2016-11-28 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87217.6U CN206180029U (zh) 2016-11-28 2016-11-28 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80029U true CN206180029U (zh) 2017-05-17

Family

ID=60242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87217.6U Active CN206180029U (zh) 2016-11-28 2016-11-28 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8002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1219A (zh) * 2017-11-20 2018-02-09 常州格力博有限公司 电池包
CN108023053A (zh) * 2017-12-28 2018-05-11 北京国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Pcb汇流板
CN110752340A (zh) * 2018-07-23 2020-02-0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采样组件及电池模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1219A (zh) * 2017-11-20 2018-02-09 常州格力博有限公司 电池包
CN108023053A (zh) * 2017-12-28 2018-05-11 北京国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Pcb汇流板
CN110752340A (zh) * 2018-07-23 2020-02-0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采样组件及电池模组
CN110752340B (zh) * 2018-07-23 2021-02-0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采样组件及电池模组
CN112909437A (zh) * 2018-07-23 2021-06-0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采样组件及电池模组
US11063321B2 (en) 2018-07-23 2021-07-13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Sampling component and battery modul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80029U (zh) 电池包
CN108550734A (zh) 一种自带加热膜的电池模组结构
CN202042679U (zh) 电连接器
CN107732063A (zh) 一种可拆卸电池模组
CN208622846U (zh) 一种集成fpc的电池模组信号采集装置
CN106207067B (zh) 极片连接结构、极片连接方法、集流体及锂电池
CN206076351U (zh) 一种电池箱及其锂电池模组
CN206820036U (zh) 一种电池组的外壳单元、模块单元及电池包
CN214672881U (zh) 电池包及车辆
CN206742340U (zh) 一种电池模组结构
CN212230479U (zh) 模组箱体、软包锂电池模组
CN107706332A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112993493A (zh) 电池包及车辆
CN208570760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08368580U (zh) 便于拆卸的电池模组
CN207504060U (zh) 电池组模组组件及电池组模块
CN206471437U (zh) 一种电池模组信号采集结构
CN209592139U (zh) 软包锂电池模组
CN204946967U (zh) 用于连接多个电池芯的支架和支架组件,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08368581U (zh) 通用型电池模组框架
CN206893693U (zh) 一种电池模组结构
CN207199732U (zh) 电池模组
CN206194845U (zh) 一种集成化电池连接片组件
CN206259418U (zh) 储能电池
CN207338470U (zh) 一种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104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