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76591U - 一种节能除湿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除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76591U
CN206176591U CN201621038976.9U CN201621038976U CN206176591U CN 206176591 U CN206176591 U CN 206176591U CN 201621038976 U CN201621038976 U CN 201621038976U CN 206176591 U CN206176591 U CN 2061765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cooling tower
energy
dehumidifier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3897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蓝勇前
李胜彪
张美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aishan Haoyu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o Y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o Y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o Y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3897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765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765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765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船舶制造领域的喷砂、喷涂工艺环境除湿,提供了一种节能除湿机,含采用整体式改造的节能除湿机和采用分体式改造的节能除湿机,均包括空气除湿部分及冷却塔部分。冷却塔部分包括冷却塔塔体、冷却水冷却水变频冷却风机;空气除湿部分包括空气过滤器、制冷系统蒸发器、自动风量调节阀与辅助冷凝器或辅助冷却器组件、后加热器和处理风机、水冷式或蒸发式的冷凝器和用于为冷却水循环提供动力的变频循环水泵;冷凝器与冷却塔之间用冷却水连接水管连接。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大幅度节能;扩大了制冷系统压缩机运行的环境温度;降低了除湿机制冷系统压缩机维修保养成本;除湿机的维护保养更简单、快捷、彻底。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除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湿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除湿机。
背景技术
节能除湿机是船舶制造领域不可或缺的工艺设备之一,其作用是为造船厂喷砂(除锈)、喷涂(喷漆)工艺过程提供必需的低湿度环境。节能除湿机的除湿过程由制冷除湿和转轮除湿两部分组成,其中:制冷除湿为大量除湿,除湿量大;转轮除湿为深度除湿,除湿量小。节能除湿机是船厂的耗电大户,其与空压机一并占据船厂电力消耗的很大份额,因此在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的今天,对现有节能除湿机的节能改造很必然、也很必要,同时对船厂的成本节约也有重要意义。
现有技术中,节能除湿机制冷除湿系统采用风冷冷凝器。其设计原理是:将环境空气所含的水分由节能除湿机的制冷系统部分降至一定程度后(空气露点温度低于16℃以下),再由转轮除湿部分进一步将空气中的水分降至满足船厂喷砂、喷涂工艺环境所要求的空气所含的水分(空气露点温度低于13℃以下),最后通过后(电)加热器将空气温度加热至24℃(因空气经过处理风机时,由于空气与风机叶片之间摩擦会使空气温度上升约1℃,因此实际空气温度为25℃)。现有技术中,节能除湿机中存在问题如下:1)转轮除湿部分除湿量小,但却耗功很大;2)风冷式螺杆压缩机由于采用了风冷模式,制冷系统冷凝压力及冷凝温度均高,导致压缩机功耗大,制冷量却小;3)由于制冷系统采用的是风冷冷凝器,所需的冷凝风量很大,因此,冷凝风机功耗也大;4)存在严重的重复能耗,除湿机处理空气经制冷系统蒸发器降温除湿后,再经过电加热将低温处理空气加温至符合使用要求的温度,转轮除湿系统及后加热系统均需消耗大量的电能。基于现有组合除湿机的除湿原理及上述弊端,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于,1)能耗大;2)仅适合在部分环境温度下运行(一般设定16℃以上);3)设备体积大;4)设备成本高,初投资大。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节能除湿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除湿机,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节能除湿机能耗大、使用环境受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节能除湿机,所述节能除湿机为采用整体式改造的节能除湿机或采用分体式改造的节能除湿机;所述采用整体式改造的节能除湿机和所述采用分体式改造的节能除湿机均包括除湿机空气除湿部分、除湿机冷却塔部分和除湿机箱体;所述除湿机空气除湿部分包括置于所述除湿机箱体内用于处理环境空气的空气过滤器、制冷系统蒸发器、自动风量调节阀与辅助冷凝器或辅助冷却器组件、后加热器和处理风机;所述除湿机冷却塔部分包括冷却塔塔体;所述采用整体式改造的节能除湿机中的所述除湿机冷却塔部分置于所述除湿机箱体内,所述采用分体式改造的节能除湿机中的所述除湿机冷却塔部分置于所述除湿机箱体外;所述采用整体式改造的节能除湿机和采用分体式改造的节能除湿机中均还包括置于所述除湿机箱体内的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为水冷式或蒸发式,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冷却塔塔体之间用冷却水连接水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凝器包括冷凝器入口和冷凝器出口;所述冷却塔塔体设有冷却塔入水口和冷却塔出水口;通过所述冷却水连接水管将所述冷凝器出口与所述冷却塔入水口相连;通过所述冷却水连接水管将所述冷凝器入口与所述冷却塔出水口相连。
优选的,所述冷凝器入口与冷却塔出水口之间还设有冷却水循环水泵,所述冷却水循环水泵为变频循环水泵。
优选的,所述冷却塔塔体的顶部设有冷却风出口,所述冷却风出口处设有冷却水变频冷却风机。
优选的,所述冷却塔出水口与所述冷却水循环水泵之间设有若干温度探头。
优选的,所述除湿机箱体中设有将所述除湿机箱体上下分割为箱体上层和箱体下层的箱体隔板;所述采用整体式改造的节能除湿机和所述采用分体式改造的节能除湿机中:所述冷凝器均置于所述箱体上层内;所述空气过滤器、制冷系统蒸发器、自动风量调节阀与辅助冷凝器或辅助冷却器组件、后加热器和处理风机均置于所述箱体下层内。
优选的,所述采用整体式改造的节能除湿机中:所述除湿机冷却塔部分置于所述箱体上层内。
优选的,所述冷却塔塔体上还设有用于向所述冷却塔塔体进行补水的冷却塔补水入口,所述冷却塔塔体与所述冷却塔补水入口之间设置有第一手动开关阀。
优选的,所述冷却塔塔体上还设有用于向所述冷却塔塔体进行补水的冷却塔补水入口和冷却水自动充放装置。
优选的,所述冷却水自动充放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冷凝器入口和所述冷凝器出口处的冷却水放水口,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冷凝器入口与所述冷却水放水口之间,位于所述冷凝器出口与所述冷却水放水口之间和所述冷却塔塔体与冷却塔补水入口之间的三组阀组;所述阀组包括设置于所述冷却塔塔体与冷却塔补水入口之间的第二手动开关阀和设置于所述冷却塔塔体与冷却塔补水入口之间且相互串联的第一单向电磁阀和第三手动开关阀;所述第一单向电磁阀和所述第三手动开关阀串联后与第二手动开关阀并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用分体式改造的节能除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用整体式改造的节能除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凝器与冷却塔塔体之间的连接方案一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凝器与冷却塔塔体之间的连接方案二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凝器与冷却塔塔体之间的连接方案三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凝器与冷却塔塔体之间的连接方案四示意图。
图中:除湿机箱体1,空气过滤器2,制冷系统蒸发器3,自动风量调节阀与辅助冷凝器或辅助冷却器组件4,后加热器5,处理风机6,冷凝器7,冷却塔塔体8,冷却水变频冷却风机9,冷却水循环水泵10,冷却塔补水入口11,第一手动开关阀12,温度探头14;箱体上层011,箱体下层012,箱体隔板013;辅助冷却器41,冷凝器入口71,冷凝器出口72;冷却塔入水口81,冷却塔出水口82,冷却风出口83;冷却水放水口131,第二手动开关阀132,第一单向电磁阀133,第三手动开关阀13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为采用分体式改造的节能除湿机,参见图1,冷却塔塔体8置于除湿机箱体1外部,一种节能除湿机,包括除湿机箱体1,除湿机箱体1中设有将除湿机箱体1上下分割为箱体上层011和箱体下层012的箱体隔板013;节能除湿机还包括置于箱体下层012用于处理环境空气的空气过滤器2、制冷系统蒸发器3、自动风量调节阀与辅助冷凝器或辅助冷却器组件4、后加热器5和处理风机6;节能除湿机还包括置于箱体上层011的冷凝器7和与冷凝器7相连的冷却塔塔体8;冷凝器7为水冷式或蒸发式。
冷凝器7包括冷凝器入口71和冷凝器出口72;冷却塔塔体8设有冷却塔入水口81和冷却塔出水口82;通过冷却水连接水管将冷凝器出口72与冷却塔入水口81相连通过冷却水连接水管将冷凝器入口71与冷却塔出水口82相连。
冷却塔塔体8的顶部设有冷却风出口83,冷却风出口83处设有冷却水变频冷却风机9。
具体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为采用整体式改造的节能除湿机,具体参见图2,冷却塔塔体8置于除湿机箱体1的箱体上层011,一种节能除湿机,包括除湿机箱体1,除湿机箱体1中设有将除湿机箱体1上下分割为箱体上层011和箱体下层012的箱体隔板013。
节能除湿机还包括置于箱体下层012用于处理环境空气的空气过滤器2、制冷系统蒸发器3、自动风量调节阀与辅助冷凝器或辅助冷却器组件4、后加热器5和处理风机6。
节能除湿机还包括置于箱体上层011的冷凝器7和与冷凝器7相连的冷却塔塔体8;冷凝器7为水冷式或蒸发式。
冷却塔塔体8置于除湿机箱体1的箱体上层011。
冷凝器7包括冷凝器入口71和冷凝器出口72;冷却塔塔体8设有冷却塔入水口81和冷却塔出水口82;通过冷却水连接水管将冷凝器出口72与冷却塔入水口81相连通过冷却水连接水管将冷凝器入口71与冷却塔出水口82相连。冷却塔塔体8的顶部设有冷却风出口83,冷却风出口83处设有冷却水变频冷却风机9。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冷凝器7与冷却塔塔体8之间通过冷却水连接水管相连,为了保证水的循环,参见其它附图,在冷凝器入口71与冷却塔出水口82之间还设有冷却水循环水泵10,冷却水循环水泵10为变频循环水泵。
而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冷凝器7与冷却塔塔体8之间通过冷却水连接水管相连的具体方案也有不同。具体如下。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凝器7与冷却塔塔体8之间的连接方案一示意图。参见图1-3,冷凝器7与冷却塔塔体8之间通过冷却水连接水管相连的方案适合全年气温高于冰点地区使用,为冷凝器加热型,具体为采用冷凝器7的废热对制冷系统蒸发器3出口处的冷空气加热,节约了电力消耗,同时,热量被冷空气带走,降低冷凝器7及冷却塔塔体8的散热负荷,起到间接节能的效果,同时还能取代挡水板阻挡处理空气中所含的水滴,避免水滴带入处理风机6而影响处理空气的干燥度。
该方案的适用环境为全年气温高于冰点地区,因此,即使冷凝器7的冷却介质是水,也无需考虑当气温低于冰点时,冷凝器冷却系统内的水因结冰而体积膨胀,将损坏节能除湿机的问题。因此无需设置冷却水自动充放装置。
本方案中:冷凝器入口71与冷却塔出水口82之间还设有冷却水循环水泵10,冷却水循环水泵10为变频循环水泵。冷却塔塔体8的顶部设有冷却风出口83,冷却风出口83处设有冷却水变频冷却风机9。
采用变频循环水泵及冷却水变频冷却风机9的作用在于稳定冷却水水温,避免因冷却水温过低,压缩机冷冻油油压压差过小,影响压缩机机械部件的润滑而损坏压缩机。
节能除湿机还包括设置于冷却塔塔体8上用于向冷却塔塔体8进行补水的冷却塔补水入口11,冷却塔塔体8与冷却塔补水入口11之间设置有第一手动开关阀12。
冷却塔出水口82与冷却水循环水泵10之间设有温度探头14。
图中箭头方向为冷却水循环方向,该图示出了冷却水的循环状态。
冷却塔塔体8在对冷却水冷却的过程中,会导致一定的冷却水损失,因此,当冷却水不足时,冷却塔补水入口11将对冷却塔塔体8补充水量,当水量满足设定量时,冷却塔补水入口11将自动关闭。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凝器7与冷却塔塔体8之间的连接方案二示意图。参见图1-2和图4,冷凝器7与冷却塔塔体8之间通过冷却水连接水管相连的方案适合全年气温高于冰点地区使用,为冷却器加热型,具体为制冷系统蒸发器3的后方(按处理风的流动方向)安装一套热水加热器,即辅助冷却器41,将冷凝器出口72处的热水经过热水加热器,这样,热水在散热管内流动,经过蒸发器后的冷空气在散热管外流过,使两者进行热交换,这样,蒸发器出口的冷空气被加热,以取代或部分取代转轮再生加热器或后加热器5,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热的冷却水被冷空气冷却,降低冷却塔的散热负荷,起到间接节能的效果。
该方案的适用环境为全年气温高于冰点地区,因此,即使冷凝器7的冷却介质是水,也无需考虑当气温低于冰点时,冷凝器冷却系统内的水因结冰而体积膨胀,将损坏节能除湿机的问题。因此无需设置冷却水自动充放装置。
本方案中:冷凝器入口71与冷却塔出水口82之间还设有冷却水循环水泵10,冷却水循环水泵10为变频循环水泵。冷却塔塔体8的顶部设有冷却风出口83,冷却风出口83处设有冷却水变频冷却风机9。
采用变频循环水泵及冷却水变频冷却风机9的作用与图3方案中相同。
节能除湿机还包括设置于冷却塔塔体8上用于向冷却塔塔体8进行补水的冷却塔补水入口11,冷却塔塔体8与冷却塔补水入口11之间设置有第一手动开关阀12。
冷却塔出水口82与冷却水循环水泵10之间设有温度探头14。
图中箭头方向为冷却水循环方向,该图示出了冷却水的循环状态。
冷却塔塔体8在对冷却水冷却的过程中,会导致一定的冷却水损失,因此,当冷却水不足时,冷却塔补水入口11将对冷却塔塔体8补充水量,当水量满足设定量时,冷却塔补水入口11将自动关闭。
冷却塔出水口82与冷却水循环水泵10之间设有温度探头14。
图中箭头方向为冷却水循环方向,该图示出了冷却水的循环状态。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凝器7与冷却塔塔体8之间的连接方案三示意图。参见图1-2和图5,该方案适合气温低于冰点地区使用,为冷凝器加热型,具体为采用冷凝器7的废热对制冷系统蒸发器3出口处的冷空气加热,节约了电力消耗,同时,热量被冷空气带走,降低冷凝器7及冷却塔塔体8的散热负荷,起到间接节能的效果,同时还能取代挡水板阻挡处理空气中所含的水滴,避免水滴带入处理风机6而影响处理空气的干燥度。
冷凝器入口71与冷却塔出水口82之间还设有冷却水循环水泵10,冷却水循环水泵10为变频循环水泵。冷却塔塔体8的顶部设有冷却风出口83,冷却风出口83处设有冷却水变频冷却风机9。
节能除湿机还包括设置于冷却塔塔体8上用于向冷却塔塔体8进行补水的冷却塔补水入口11,冷却塔塔体8与冷却塔补水入口11之间设置有第一手动开关阀12。
冷却塔出水口82与冷却水循环水泵10之间设有温度探头14。
节能除湿机还包括设置于冷却塔塔体8上用于向冷却塔塔体8进行补水的冷却塔补水入口11和冷却水自动充放装置。
冷却水自动充放装置包括位于冷凝器入口71和冷凝器出口72处的冷却水放水口131,以及分别位于冷凝器入口71与冷却水放水口131之间,位于冷凝器出口72与冷却水放水口131之间和冷却塔塔体8与冷却塔补水入口11之间的三组阀组。
阀组包括设置于冷却塔塔体8与冷却塔补水入口11之间的第二手动开关阀132和设置于冷却塔塔体8与冷却塔补水入口11之间且相互串联的第一单向电磁阀133和第三手动开关阀134;第一单向电磁阀133和第三手动开关阀134串联后与第二手动开关阀132并联。
冷却塔出水口82与冷却水循环水泵10之间设有若干温度探头14。
该方案需要在气温低于冰点地区使用,因为冷凝器7的冷却介质是水,需考虑当气温低于冰点时,冷凝器冷却系统内的水因结冰而体积膨胀,将损坏节能除湿机的问题。因此设置了设置冷却水自动充放装置。图5示出了加入冷却水自动充放装置后,节能除湿机自动放水的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为冷却水循环方向。
当冷却水不足时,冷却塔补水入口11将对冷却塔塔体8补充水量,当水量满足设定量时,冷却塔补水入口11将自动关闭。自动充水时,冷却水的循环方向参考图3中冷却水的循环方向。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凝器7与冷却塔塔体8之间的连接方案四示意图。参见图1-2和图6,该方案适合气温低于冰点地区使用,为冷却器加热型,图6所示的方案与图5所示的方案类似,其区别在于,图6为冷却器加热型,具体参见上述对图4所示方案中的冷却器加热型的阐述。图6示出了加入自动充放装置后,节能除湿机自动放水的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为冷却水循环方向。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因检修、调试等特殊情况,需要实现冷却水的手动放水或手动充水功能时,可以根据需要控制节能除湿机中的手动开关阀来实现。
在本实用新型节能除湿机中,可根据检测需要设置若干温度探头14,以此来监控各点的温度。同时,温度探头14采集到信号后,可反馈至节能除湿机的电路控制系统,实现PLC控制系统统一控制。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如下。
1、能大幅度节能。具体参见实施例中的阐述。
2、扩大了制冷系统压缩机运行的环境温度。除湿机改造前,制冷系统冷凝器采用风冷形式,其运行的环境温度范围为42℃-16℃,改造后,制冷系统冷凝器采用水冷形式,且冷凝器的冷却水温采取了稳定措施而不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因此其运行的环境温度范围扩大为42℃-0℃,大大增加了制冷系统适应环境温度变化的能力,为除湿机节能改造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3、降低了除湿机制冷系统压缩机维修保养成本。制冷系统冷凝器采用水冷形式,大大降低了制冷系统的冷凝温度及冷凝压力,改善了制冷系统压缩机的工作环境,延长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压缩机的维修保养成本。
4、除湿机的维护保养更简单、快捷、彻底。除湿机改造前,除湿系统由制冷除湿部分和转轮除湿部分组成,且制冷系统采用体积庞大的风冷冷凝器,使得设备的维护变得繁琐、耗时;改造后,转轮除湿部分取消,且水冷冷凝器结构简单、体积小,除湿机的维修保养就变得简单、快捷、彻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节能除湿机,所述节能除湿机为采用整体式改造的节能除湿机或采用分体式改造的节能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用整体式改造的节能除湿机和所述采用分体式改造的节能除湿机均包括除湿机空气除湿部分、除湿机冷却塔部分和除湿机箱体;
所述除湿机空气除湿部分包括置于所述除湿机箱体内用于处理环境空气的空气过滤器、制冷系统蒸发器、自动风量调节阀与辅助冷凝器或辅助冷却器组件、后加热器和处理风机;
所述除湿机冷却塔部分包括冷却塔塔体;
所述采用整体式改造的节能除湿机中的所述除湿机冷却塔部分置于所述除湿机箱体内,所述采用分体式改造的节能除湿机中的所述除湿机冷却塔部分置于所述除湿机箱体外;
所述采用整体式改造的节能除湿机和采用分体式改造的节能除湿机中均还包括置于所述除湿机箱体内的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为水冷式或蒸发式,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冷却塔塔体之间用冷却水连接水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器包括冷凝器入口和冷凝器出口;
所述冷却塔塔体设有冷却塔入水口和冷却塔出水口;
通过所述冷却水连接水管将所述冷凝器出口与所述冷却塔入水口相连;
通过所述冷却水连接水管将所述冷凝器入口与所述冷却塔出水口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入口与冷却塔出水口之间还设有冷却水循环水泵,所述冷却水循环水泵为变频循环水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塔体的顶部设有冷却风出口,所述冷却风出口处设有冷却水变频冷却风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出水口与所述冷却水循环水泵之间设有若干温度探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湿机箱体中设有将所述除湿机箱体上下分割为箱体上层和箱体下层的箱体隔板;
所述采用整体式改造的节能除湿机和所述采用分体式改造的节能除湿机中:所述冷凝器均置于所述箱体上层内;所述空气过滤器、制冷系统蒸发器、自动风量调节阀与辅助冷凝器或辅助冷却器组件、后加热器和处理风机均置于所述箱体下层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能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整体式改造的节能除湿机中:所述除湿机冷却塔部分置于所述箱体上层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节能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塔体上还设有用于向所述冷却塔塔体进行补水的冷却塔补水入口,所述冷却塔塔体与所述冷却塔补水入口之间设置有第一手动开关阀。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节能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塔体上还设有用于向所述冷却塔塔体进行补水的冷却塔补水入口和冷却水自动充放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节能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水自动充放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冷凝器入口和所述冷凝器出口处的冷却水放水口,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冷凝器入口与所述冷却水放水口之间,位于所述冷凝器出口与所述冷却水放水口之间和所述冷却塔塔体与冷却塔补水入口之间的三组阀组;
所述阀组包括设置于所述冷却塔塔体与冷却塔补水入口之间的第二手动开关阀和设置于所述冷却塔塔体与冷却塔补水入口之间且相互串联的第一单向电磁阀和第三手动开关阀;所述第一单向电磁阀和所述第三手动开关阀串联后与第二手动开关阀并联。
CN201621038976.9U 2016-09-06 2016-09-06 一种节能除湿机 Active CN2061765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38976.9U CN206176591U (zh) 2016-09-06 2016-09-06 一种节能除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38976.9U CN206176591U (zh) 2016-09-06 2016-09-06 一种节能除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76591U true CN206176591U (zh) 2017-05-17

Family

ID=58675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38976.9U Active CN206176591U (zh) 2016-09-06 2016-09-06 一种节能除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765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6950A (zh) * 2018-05-15 2018-10-09 马鞍山市润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水冷却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6950A (zh) * 2018-05-15 2018-10-09 马鞍山市润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水冷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57002B (zh) 一体式双冷冷水机组
CN101363682A (zh) 一种节能干燥系统
CN201297829Y (zh) 一种节能干燥系统
US20140026594A1 (en) Integrated Dehumidif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ombining Boundary Layer Control with Mainstream Disturbance Enhanced Heat Exchange
CN111413123B (zh) 一种热源塔和冷热水热泵机组两用节能高效试验台
CN204630048U (zh) 水箱外加热家用空调热水器
CN207375935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带式干燥机
CN203072796U (zh) 一种谷物干燥冷却机
CN206176591U (zh) 一种节能除湿机
CN102653166B (zh) 一种凹版印刷机
CN207351160U (zh) 一种利用空气源的带式干燥机
CN207146744U (zh) 蒸发式冷凝温度调节设备
CN203964598U (zh) 一种高温热泵除湿烘干机组
CN111413124B (zh) 一种宽工况运行的冷热水热泵和热源塔热泵低成本试验台
CN205980700U (zh) 高效热回收的热闪干系统
CN203501593U (zh) 一种迅速降温柜
CN209445593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提升性能的空气能热水器
CN106524590A (zh) 蓄能型空气源热泵冷暖机组
CN208296562U (zh) 用于烘干机的温度和压力控制系统
CN206191977U (zh) 一种蒸发冷凝无油冷热水机组
CN106858271A (zh) 一种热泵型低温高湿空气解冻装置
CN204438366U (zh) 一种邮轮及其中央空调系统
CN106440504A (zh) 一种蒸发冷凝无油冷热水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208012242U (zh) 用于热固性粉末涂料的冷冻干燥机组以及磨粉装置
CN106568608A (zh) 一种用于空调检测过程的节能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21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before Bay Road No. 1 building 201 room A (located in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Kaishan Haoyu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Pingshan Ping Kui Road No. 28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AOY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