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69946U - 棘轮扳手及其单侧卡接式棘轮扳手头 - Google Patents

棘轮扳手及其单侧卡接式棘轮扳手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69946U
CN206169946U CN201621216768.3U CN201621216768U CN206169946U CN 206169946 U CN206169946 U CN 206169946U CN 201621216768 U CN201621216768 U CN 201621216768U CN 206169946 U CN206169946 U CN 2061699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chet
hole
wrench head
spanner
ratchet wre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1676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春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IYANG TOOL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IYANG TOOL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IYANG TOOL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IYANG TOOL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1676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699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699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6994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naps, Bayonet Connections, Set Pins, And Snap 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棘轮扳手,公开了一种棘轮扳手及其单侧卡接式棘轮扳手头,其包括棘轮座(1),棘轮座(1)中部设有通孔(11),通孔(11)孔壁的前端设有环形凹肩(111),后端设有环形槽(112),环形凹肩(111)的底面形成阶梯面(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棘轮座的前端设置阶梯面(131),后端设置环形槽(112),改变了以往常规棘轮扳手的设置方式和结构形式,其在保证有效实现对棘轮的限位,防止棘轮出现窜动,避免棘轮出现滑移或脱落的前提下,还能使加工人员加工棘轮座时无需铣孔,只需进行一次冲压即可成型,有效提高了加工便利性,同时能够有效减小棘轮表面外齿与棘轮座内表面之间的间隙,提高扳手的扭力。

Description

棘轮扳手及其单侧卡接式棘轮扳手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棘轮扳手,尤其涉及了一种棘轮扳手头。
背景技术
棘轮扳手是一种手动螺丝松紧工具,让使用者能够很好的对螺栓或螺母进行辅助紧固、放松。而常规的棘轮扳手大多通过单一卡环对棘轮进行卡位,使得使用者在长时间使用后极易使棘轮扳手是出现窜动或脱落的情况,也增加了加工人员的加工困难;并且还没有对棘轮与齿块进行有效的防尘设置,也很容易使外界异物进入到棘轮与齿块之间,从而增加棘轮或齿块的齿形磨损问题,影响棘轮扳手的使用寿命
而公开申请号“201120347607.9”,专利名称“便于组装的单向棘轮扳手改良结构”根据附图1及具体施例中写明“容置孔12侧壁面开设有内凹的一弧凹槽121”可知生产者对棘轮扳手本体进行加工时不仅需要冲孔,还需要进行铣孔操作,提高棘轮扳手的生产困难性,且该申请中也说明了通过单一扣簧进行卡位,还没有进行防尘设置,极易出现棘轮窜动或脱落的情况,也容易让棘齿面与棘齿出现磨损,影响使用者的使用效果,降低棘轮扳手的使用寿命。
公开申请号“201320021584.1”,专利名称“单向棘轮扳手控制结构”,根据附图1及具体施例中写明“容置部12的内侧后端处则设有一连通的置掣槽部13”可知生产者对扳手进行加工时也需要进行冲孔与铣孔处理,提高棘轮扳手的生产困难性,并且该申请也是通过单一卡簧进行固定,也没有进行防尘设置,不仅容易让棘轮出现窜动或脱落的情况,也增加了棘齿面与棘齿出现磨损问题,影响使用者的使用效果,降低棘轮扳手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便于加工人员进行加工处理,方便安装人员进行组合安装,并能够避免棘轮出现滑移或脱落的情况,有效延长使用者对该装置的使用寿命的便于生产与组装的单侧卡接式棘轮扳手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单侧卡接式棘轮扳手头,包括棘轮座,棘轮座中部设有用于安装棘轮的通孔,通通孔孔壁的前端设有环形凹肩,后端设有环形槽,环形凹肩的底面形成阶梯面。
作为优选,通孔内安装有棘轮,棘轮的外表面设有两个用于限制棘轮轴向运动的限位环,其中一个限位环位于环形凹肩内,另一个限位环卡入环形槽内。
作为优选,通孔下部设有容置槽,容置槽为通孔孔壁自前端面向后端面延伸而成的弧形槽,容置槽包括由通孔孔壁后端面构成的后侧面,其不设置前侧面,从而使其加工时可以采用一次冲压成型,无需对容置槽进行铣孔处理,有效提高生产者的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环形凹肩内的限位环与前侧阶梯面之间设有压板,限位环使压板抵靠在前侧阶梯面上使压板形成与容置槽后侧面相对的前侧面。
作为优选,限位环为卡环,棘轮的外表面设有两个用于供卡环卡入的卡环槽。采用卡环卡接的形式实现对棘轮轴向限位,可使其装配与拆卸更加简单、便捷。
作为优选,位于环形凹肩内的限位环为带有内螺纹的螺纹环,棘轮的外表面设有与螺纹环配合的外螺纹。采用螺纹环螺纹连接的形式实现对棘轮轴向限位,可使其装配与拆卸更加简单、便捷。
棘轮扳手,包括板体,板体上连接有单侧卡接式棘轮扳手头。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棘轮座的前端设置阶梯面,后端设置环形槽,改变了以往常规棘轮扳手的设置方式和结构形式,其在保证有效实现对棘轮的限位,防止棘轮出现窜动,避免棘轮出现滑移或脱落的前提下,还能使加工人员加工棘轮座时无需铣孔,只需进行一次冲压即可成型,有效提高了加工便利性,同时能够有效减小棘轮表面外齿与棘轮座内表面之间的间隙,提高扳手的扭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棘轮座的结构图。
图3为图2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图1中棘轮组件的结构图。
图5为图1中齿块的结构图。
图6为图1中棘轮的结构图。
图7为图1中压板的结构图。
图8为图1中限位环的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未安装棘轮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棘轮座、2—棘轮、3—弹簧槽、4—限位环、5—压板、6—齿块、10—板体、11—通孔、12—容置槽、21—外齿、22—卡环槽、31—弹簧、61—卡齿、62—弹簧孔、131—阶梯面、111—环形凹肩、112—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单侧卡接式棘轮扳手头,如图1-图8所示,包括棘轮座1和棘轮2,棘轮座1中部设有用于安装棘轮2的通孔11,通孔11下部设有容置槽12,容置槽12内设有上表面与棘轮2外表面啮合的齿块6,通孔11孔壁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环形凹肩111和环形槽112,环形凹肩111的底面形成阶梯面131,棘轮2的外表面设有两个卡环槽22,卡环槽22内设有用于限制棘轮2轴向运动的限位环4,两个限位环4分别位于环形凹肩111和环形槽112内。设置两个限位环4以及与两个限位环4相互配合的阶梯面131和环形槽112,可有效实现对棘轮2的轴向限位,同时使得棘轮2在安装时进行两侧卡合,便于安装人员对该棘轮扳手头的安装,提高安装人员的装配效率。
限位环4为卡环,棘轮2的外表面设有两个用于供卡环卡入的卡环槽22。采用卡环卡接的形式实现对棘轮轴向限位,可使其装配与拆卸更加简单、便捷。
容置槽12为通孔11孔壁自前端面向后端面延伸而成的弧形槽,使容置槽12成为不设置前侧面的开放式结构,从而使该棘轮座在生产时可以采用一次冲压成型,让生产者无需对容置槽12进行铣孔处理,有效提高生产者的生产效率,容置槽12包括由通孔11孔壁后端面构成的后侧面。
环形凹肩111内的卡环与阶梯面131之间设有压板5,卡环使压板5抵靠在阶梯面131上使压板形成与容置槽12后侧面相对的前侧面。由于棘轮2组件位于棘轮座1中央的通孔11内,而控制组件位于容置槽12内,因而在容置槽12前方设置压板5,使得压板5能够很好的将棘轮2外表面的外齿21与齿块6上的卡齿61进行防尘保护,避免了齿块6与棘轮2的啮合处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中,通过压板5对外界灰尘或其他异物进行隔离,防止灰尘或其他异物进入容置槽12对棘轮2与齿块6之间的啮合产生影响,同时也降低了棘轮2或齿块6的磨损,增加了棘轮2与齿块6的使用时间,延长该棘轮扳手头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具体给出了一种单向棘轮扳手,容置槽12内还设有一端连接在容置槽12内壁上,另一端连接在齿块6端面上的弹簧31,具体为容置槽12内壁上设有供弹簧31容置的弹簧槽3,齿块6设置在与弹簧槽3相对的一侧,弹簧31一端连接在弹簧槽3内,另一端连接在齿块6上与弹簧槽3相对的端面上,齿块6上设有供弹簧31伸入的弹簧孔62,弹簧31的两端分别设置与弹簧槽3与弹簧孔62内,实现对弹簧31的限位,同时保证弹簧31能够推动齿块6,使齿块6能够完全与棘轮2外表面的外齿21啮合。
当需要对该棘轮扳手头进行安装时,安装人员首先将压板5放置到棘轮2的前端部,并通过限位环4卡入到卡环槽22内,使得限位环4能够将压板5固定在棘轮2的外侧;而后将弹簧31放入到弹簧槽3中,并将齿块6放置在容置槽12内,且将弹簧31的另一端装入齿块上的弹簧孔62内;而后将安装有压板5与一个限位环4的棘轮2放置到通孔11内,并通过阶梯面131与限位环4对棘轮2进行限位,再通过另一个限位环4卡入到位于环形槽112与卡环槽22之间,实现对棘轮2组件进行固定,且将齿块6与棘轮2进行啮合,完成了该棘轮扳手头整体的固定与安装。
本实施例中让两个限位环4分别位于环形凹肩111的阶梯面131以及环形槽112内,通过阶梯面131与环形槽112的设置能够很好的对限位环4进行卡位,从而避免棘轮2出现窜动的情况,避免棘轮2出现滑移或脱落的情况,增加了使用者对该棘轮扳手头的使用效果,也提高了该棘轮扳手头的使用时间。同时,两个限位环4的设置让使用者能够先通过一个限位环4对棘轮2与齿块进行限位,再通过另一限位环4对棘轮2与齿块进行固定,方便了安装人员对该棘轮扳手头的快速安装,提高了安装人员的安装效率。
本实施例中棘轮座1中部通孔11及容置槽12的设置方式以及结构形式改变了以往常规棘轮扳手的加工方法,让加工人员无需对棘轮座1进行铣孔操作,只需将棘轮座1进行一次冲压即可成型,提高了加工人员的加工便利性,同时也方便了安装人员对该棘轮扳手头的快速安装,提高了安装人员的安装效率。有效减小棘轮2表面外齿21与棘轮座1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从而使得棘轮2外表面的外齿21与齿块的卡齿61之间的啮合更加完全,继而使得扳手的扭力大幅度提高,而传统的棘轮座,由于其内表面采用平面的形式,其棘轮2的外齿21与棘轮座1内表面之间的间隙较大,扭力较小,实验证明,相较于传统的不采用阶梯面的棘轮座1,其扭力提高了40%以上。
实施例2
棘轮扳手,如图9、图10所示,包括板体10,板体10上连接有实施例1中的棘轮扳手头。
实施例3
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位于环形槽112内的限位环4为卡环,棘轮2前端的外表面设有用于供卡环卡入的卡环槽22;位于环形凹肩111内的限位环4为带有内螺纹的螺纹环,棘轮2后端的外表面上设有与螺纹环配合的外螺纹。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7)

1.单侧卡接式棘轮扳手头,包括棘轮座(1),其特征在于:棘轮座(1)中部设有通孔(11),通孔(11)孔壁的前端设有环形凹肩(111),后端设有环形槽(112),环形凹肩(111)的底面形成阶梯面(1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侧卡接式棘轮扳手头,其特征在于:通孔(11)内安装有棘轮(2),棘轮(2)的外表面设有两个用于限制棘轮(2)轴向运动的限位环(4),其中一个限位环(4)位于环形凹肩(111)内,另一个限位环(4)卡入环形槽(1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侧卡接式棘轮扳手头,其特征在于:通孔(11)下部设有容置槽(12),容置槽(12)为通孔(11)孔壁自前端面向后端面延伸而成的弧形槽,容置槽(12)包括由通孔(11)孔壁后端面构成的后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侧卡接式棘轮扳手头,其特征在于:环形凹肩(111)内的限位环(4)与前侧阶梯面(131)之间设有压板(5),限位环(4)使压板(5)抵靠在前侧阶梯面(131)上使压板(5)形成与容置槽(12)后侧面相对的前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侧卡接式棘轮扳手头,其特征在于:限位环(4)为卡环,棘轮(2)的外表面设有两个用于供卡环卡入的卡环槽(2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侧卡接式棘轮扳手头,其特征在于:位于环形凹肩(111)内的限位环(4)为带有内螺纹的螺纹环,棘轮(2)的外表面设有与螺纹环配合的外螺纹。
7.棘轮扳手,包括板体(10),其特征在于,板体(10)上连接有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单侧卡接式棘轮扳手头。
CN201621216768.3U 2016-11-11 2016-11-11 棘轮扳手及其单侧卡接式棘轮扳手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699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16768.3U CN206169946U (zh) 2016-11-11 2016-11-11 棘轮扳手及其单侧卡接式棘轮扳手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16768.3U CN206169946U (zh) 2016-11-11 2016-11-11 棘轮扳手及其单侧卡接式棘轮扳手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69946U true CN206169946U (zh) 2017-05-17

Family

ID=58684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1676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69946U (zh) 2016-11-11 2016-11-11 棘轮扳手及其单侧卡接式棘轮扳手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699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92967B (zh) 棘轮扳手及其棘轮扳手头
CN206169946U (zh) 棘轮扳手及其单侧卡接式棘轮扳手头
CN206169949U (zh) 单向棘轮扳手及其棘轮扳手头
CN205085881U (zh) 一种扳手工具
CN207087724U (zh) 双向棘轮扳手
CN206169947U (zh) 棘轮扳手及其快速装配式棘轮扳手头
CN207710654U (zh) 单向固定式棘轮扳手及其扳手头
CN207155644U (zh) 单向棘轮扳手
CN207087723U (zh) 单向棘轮扳手
CN206169948U (zh) 棘轮扳手及其棘轮扳手头
CN203727583U (zh) 一种防脱快速拆装的组合杆
CN2928392Y (zh) 一种棘轮扳手
CN102859212A (zh) 螺钉构件的驱动孔
CN207712217U (zh) 一种助力自行车折叠装置
CN212556465U (zh) 一种轻卡用多功能方向盘总成
CN205572345U (zh) 一种多功能螺丝刀
TWM523659U (zh) 刹車線轉換件組
CN210565683U (zh) 尼龙锁紧螺母
CN206029731U (zh) 方便拆装的滑柄接杆
CN109955171A (zh) 一种多功能扳手
CN217648292U (zh) 一种链条式扳手
CN217683007U (zh) 一种减震器连杆
CN202883635U (zh) 球头螺栓
CN205886063U (zh) 便于调节的骑行台
CN203032859U (zh) 一种自行车副把手端部封套的改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

Termination date: 201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