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66611U - 锅盖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锅盖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66611U
CN206166611U CN201620927045.8U CN201620927045U CN206166611U CN 206166611 U CN206166611 U CN 206166611U CN 201620927045 U CN201620927045 U CN 201620927045U CN 206166611 U CN206166611 U CN 2061666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cover
cover body
pot
flanging
buckle tee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270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伟刚
宋延平
苏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666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6661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盖及烹饪器具,锅盖包括:锅盖本体,锅盖本体包括锅盖本体侧壁,锅盖本体侧壁包括:第一阶梯段;连接段,连接段的一端与第一阶梯段连接,连接段的另一端向锅盖本体外延伸;第二阶梯段,第二阶梯段的一端与连接段连接,第二阶梯段的另一端向锅盖本体外或向所述锅盖本体内弯折成折边,折边与第二阶梯段形成多层复合结构,多层复合结构向锅盖本体内弯折成多个间隔设置的扣牙;其中,连接段的上表面与扣牙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预设高度。该技术方案,能够使扣牙与锅体之间配合的更好,从而能够提高扣牙与锅体配合时的强度,进而能够增强锅盖的整体承压能力。其中,优选地,预设高度在6.4mm至10.2mm的范围内。

Description

锅盖及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锅盖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压力锅的锅盖本体上的扣牙为锅盖的主要承压部件,但目前压力锅的扣牙的强度都是通过增大锅盖本体的壁厚来保证的,该种设置虽然确保了扣牙的强度,但使得锅盖本体的厚度较厚,因而会造成材料浪费及成本增加,同时采用该种厚度的材料来加工锅盖本体,也增加了锅盖本体加工成型时的难度。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即能够满足强度要求又能够使得锅盖本体的厚度较薄的锅盖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锅盖。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锅盖的烹饪器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盖,包括:锅盖本体,所述锅盖本体包括锅盖本体侧壁,所述锅盖本体侧壁包括:第一阶梯段;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阶梯段连接,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向所述锅盖本体外延伸;第二阶梯段,所述第二阶梯段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二阶梯段的另一端向所述锅盖本体外或向所述锅盖本体内弯折成折边,所述折边与所述第二阶梯段形成多层复合结构,所述多层复合结构向所述锅盖本体内弯折成多个间隔设置的扣牙;其中,所述连接段的上表面与所述扣牙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预设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锅盖,能够利用扣牙与锅体的配合使得电压力锅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以满足其高温高压的烹饪要求,而将锅盖本体侧壁设置成第一阶梯段、连接段和第二阶梯段的结构,即是说锅盖本体侧壁呈逐渐变大的阶梯结构,进而使得连接段能够与扣牙及第二阶梯段大致围成U形腔,从而即可将锅体上的扣牙正好限定在该U形腔内,从而可防止因锅体的晃动等情况而导致锅盖本体上的扣牙与锅体上的扣牙位置配合不到位甚至相互错开的情况发生,进而使得锅体上的扣牙能够始终有效且牢靠地与锅盖本体上的扣牙配合,因而使得锅盖本体上的扣牙与锅体之间能够配合的更好,从而能够提高锅盖本体上的扣牙与锅体配合时的强度,进而能够增强锅盖的整体承压能力。同时,通过合理设置连接段和扣牙之间的高度,能够进一步限定锅体上的扣牙在U形腔内相对锅盖本体上的扣牙的位置,从而可防止因锅体扣牙的位置晃动等而引起锅盖本体上的扣牙与锅体上的扣牙位置配合不到位甚至相互错开的情况发生,进而使得锅体上的扣牙能够始终有效且牢靠地与锅盖本体上的扣牙配合,进而便能够进一步提高扣牙与锅体配合时的强度,以提高锅盖的整体承压能力,因而使得产品能够满足6倍承压要求。同时,通过合理设置连接段和扣牙之间的高度还能够在锅盖盖装在锅体上后,使得锅盖能够在锅体上顺畅地滑动,进而非常便于进行开盖和合盖操作。同时,扣牙由第二阶梯段和弯折而成的折边组成的多层复合结构弯折而成,能够使得扣牙的厚度较厚,因而能够提高扣牙的强度,而在压力锅中,扣牙为锅盖的主要承压结构,因此在扣牙的强度足够时,便可采用厚度较薄的材料来加工锅盖本体,以便能够将锅盖本体加工的较薄,而采用厚度较薄的材料来加工锅盖本体时,一方面能够减少材料的用量,降低锅盖本体的材料成本,另一方面采用厚度较薄的材料来加工锅盖本体时能够降低锅盖本体加工成型的难度,进而能够提高锅盖本体的加工成型效率,以降低锅盖本体的加工成本。此外,该种设置由于将锅盖本体的第二阶梯段弯折成了折边,因而使得锅盖本体的边较为光滑,进而可避免因锅盖本体的边上的毛刺等划伤用户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阶梯段还包括多个呈阶梯连接的阶梯分段,该种设置能够将锅体本体侧壁设置成多层阶梯结构,从而相比于直筒形的锅盖本体而言能够增强锅盖本体的美观性,同时,该种设置也能够使锅盖本体的用料最省。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锅盖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折边的自由端延伸到所述连接段上,其中,所述折边的自由端为所述折边未与所述第二阶梯段连接的一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弯折出一个长度较长的折边,以使折边能够延伸到连接段上,进而能够将该折边固定在连接段上,同时,折边延伸到连接段上,因而折边即可在扣牙、第二阶梯段和连接段的内侧或外侧形成U形折边,而U形折边经过多次弯折后,其更不易复原,因而在锅盖本体受压时,其更不易从锅盖本体上滑落,即更不易与第二阶梯段和连接段发生错位,因而使得折边能够始终牢靠地固定在扣牙、第二阶梯段和连接段上,以对扣牙等处进行强度加强,进而能够避免出现因折边错位而使锅盖本体的局部强度降低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预设高度在6.4mm至10.2mm的范围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预设高度设置在6.4mm至10.2mm的范围内,能够使扣牙与锅盖的配合度更好,因而能够使锅盖与扣牙配合后的承压能力最好,同时,将高度设置在6.4mm至10.2mm的范围内也能够使锅盖在锅体上顺畅滑动,其中,优选地,在折边由第二阶梯段向锅盖本体外弯折时,折边与连接段、第二阶梯段和扣牙形成的整体高度和为H,此时整体高度和H优选在7mm至12mm的范围内。具体地,在折边与第二阶梯段和连接段之间没有间隙时,整体高度和H等于预设高度加2倍折边的厚度,在折边与第二阶梯段和连接段之间设置有预设间隙时,整体高度和H等于预设高度加2倍折边的厚度加预设间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锅盖本体还包括:锅盖本体顶壁,与所述锅盖本体侧壁的所述第一阶梯段远离所述连接段的一端连接;其中,所述锅盖本体顶壁的厚度大于等于0.3mm小于等于0.9mm,和/或所述锅盖本体侧壁的厚度大于等于0.3mm小于等于0.9mm。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折边等结构时,在确保锅盖本体的局部,比如扣牙处具有足够的强度时能够将锅盖本体,即锅盖本体侧壁和锅盖本体顶壁的厚度减薄到大于等于0.3mm小于等于0.9mm的范围内,从而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锅盖本体而言,本方案中的锅盖本体在满足强度要求时,其厚度大大减小,因而即能够节省材料,又能够降低锅盖本体的加工难度,进而能够降低锅盖本体的加工成本,提高锅盖本体的加工效率。
其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锅盖本体顶壁的厚度和/或所述锅盖本体侧壁的厚度大于等于0.3mm小于等于0.4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扣牙的厚度在0.8mm至1.5mm的范围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多层复合结构弯折而成的扣牙的厚度能够达到0.8mm至1.5mm的范围内,该种厚度的扣牙完全能够满足电压力锅的6倍承压要求,因而能够在将锅体的厚度减薄到大于等于0.3mm小于等于0.9mm时,依旧能够确保扣牙具有足够的强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锅盖本体侧壁和所述锅盖本体顶壁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一方面,可以有效的保证锅盖本体侧壁与锅盖本体顶壁的连接强度,从而保证锅盖本体的承压能力,另一方面,有效的降低了锅盖本体的加工难度,可将锅盖本体侧壁与锅盖本体顶壁一体制成,批量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艺材料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扣牙的数量为4个至8个。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扣牙设置在4个至8个,即能够使锅体与锅盖紧密、牢靠扣合,以确保锅体与锅盖之间的配合强度,又能够非常方便、顺畅地打开锅盖,因而非常易于用户进行开盖、合盖。
其中,优选地,所述扣牙的数量为6个。
其中,优选地,多个所述扣牙均匀对称地设置在所述锅盖本体上。该种设置能够使锅盖本体周向上的压力均衡,从而可防止出现承压薄弱环节,因而能够提高锅盖本体的整体承压能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折边由所述第二阶梯段向所述锅盖本体外弯折而成。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将第二阶梯段弯折成折边并形成多层复合结构时,既能够将第二阶梯段向锅盖本体外弯折,也能够将第二阶梯段向锅盖本体内弯折,但折边由第二阶梯段向锅盖本体外弯折而成,能够在锅盖组装好后将折边隐藏于锅盖本体与面盖之间,因而能够确保锅盖的美观性,以提升用户体验。
在另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折边由所述第二阶梯段向所述锅盖本体内弯折而成。当然,在实现加强锅盖本体的局部厚度的原则下,折边也可由第二阶梯段向所述锅盖本体内弯折而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锅盖还包括:面盖,所述面盖盖装在所述锅盖本体上,其中,面盖能够用于保护锅盖本体。
其中,优选地,面盖为塑料面盖。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锅盖;其中,所述锅盖能够盖装在所述锅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具有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锅盖,因此该烹饪器具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锅盖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烹饪器具包括电压力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锅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图1提供的锅盖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锅盖本体,11锅盖本体侧壁,111第一阶梯段,112连接段,113第二阶梯段,114折边,12锅盖本体顶壁,13扣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锅盖。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盖,包括:锅盖本体1,锅盖本体1包括锅盖本体侧壁11,锅盖本体侧壁11包括:第一阶梯段111;连接段112,连接段112的一端与第一阶梯段111连接,连接段112的另一端向锅盖本体1外延伸;第二阶梯段113,第二阶梯段113的一端与连接段112连接,第二阶梯段113的另一端向锅盖本体1外或向锅盖本体1内弯折成折边114,折边114与第二阶梯段113形成多层复合结构,多层复合结构向锅盖本体1内弯折成多个间隔设置的扣牙13;其中,连接段112的上表面与扣牙13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预设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锅盖,能够利用扣牙13与锅体的配合使得电压力锅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以满足其高温高压的烹饪要求,而将锅盖本体侧壁11设置成第一阶梯段111、连接段112和第二阶梯段113的结构,即是说锅盖本体侧壁11呈逐渐变大的阶梯结构,进而使得连接段112能够与扣牙13及第二阶梯段113大致围成U形腔,从而即可将锅体上的扣牙正好限定在该U形腔内,从而可防止因锅体的晃动等情况而导致扣牙13与锅体上的扣牙位置配合不到位甚至相互错开的情况发生,进而使得锅体上的扣牙能够始终有效且牢靠地与锅盖本体1上的扣牙13配合,因而使得锅盖本体1上的扣牙13与锅体之间能够配合的更好,从而能够提高锅盖本体1上的扣牙与锅体配合时的强度,进而能够增强锅盖的整体承压能力。同时,通过合理设置连接段112和扣牙13之间的高度,能够进一步限定锅体上的扣牙在U形腔内相对锅盖本体1上的扣牙13的位置,从而可防止因锅体扣牙的位置晃动等而引起锅盖本体上的扣牙13与锅体上的扣牙位置配合不到位甚至相互错开的情况发生,进而使得锅体上的扣牙能够始终有效且牢靠地与扣牙13配合,进而便能够进一步提高扣牙与锅体配合时的强度,以提高锅盖的整体承压能力,因而使得产品能够满足6倍承压要求。同时,通过合理设置连接段112和扣牙13之间的高度还能够在锅盖盖装在锅体上后,使得锅盖能够在锅体上顺畅地滑动,进而非常便于进行开盖和合盖操作。同时,扣牙13由第二阶梯段113和弯折而成的折边114组成的多层复合结构弯折而成,能够使得扣牙13的厚度较厚,因而能够提高扣牙13的强度,而在压力锅中,扣牙13为锅盖的主要承压结构,因此在扣牙13的强度足够时,便可采用厚度较薄的材料来加工锅盖本体1,以便能够将锅盖本体1加工的较薄,而采用厚度较薄的材料来加工锅盖本体1时,一方面能够减少材料的用量,降低锅盖本体1的材料成本,另一方面采用厚度较薄的材料来加工锅盖本体1时能够降低锅盖本体1加工成型的难度,进而能够提高锅盖本体1的加工成型效率,以降低锅盖本体1的加工成本。此外,该种设置由于将锅盖本体1的第二阶梯段113弯折成了折边114,因而使得锅盖本体1的边较为光滑,进而可避免因锅盖本体1的边上的毛刺等划伤用户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阶梯段111还包括多个呈阶梯连接的阶梯分段,该种设置能够将锅体本体侧壁1设置成多层阶梯结构,从而相比于直筒形的锅盖本体而言能够增强锅盖本体的美观性,同时,该种设置也能够使锅盖本体的用料最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折边114的自由端延伸到连接段112上,其中,折边114的自由端为所述折边114未与第二阶梯段113连接的一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弯折出一个长度较长的折边114,以使折边114能够延伸到连接段112上,进而能够将该折边114固定在连接段112上,同时,折边114延伸到连接段112上,因而折边114即可在扣牙13、第二阶梯段113和连接段112的内侧或外侧形成U形折边114,而U形折边114经过多次弯折后,其更不易复原,因而在锅盖本体1受压时,其更不易从锅盖本体1上滑落,即更不易与第二阶梯段113和连接段112发生错位,因而使得折边114能够始终牢靠地固定在扣牙13、第二阶梯段113和连接段112上,以对扣牙13等处进行强度加强,进而能够避免出现因折边114错位而使锅盖本体1的局部强度降低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预设高度在6.4mm至10.2mm的范围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预设高度设置在6.4mm至10.2mm的范围内,能够使扣牙13与锅盖的配合度更好,因而能够使锅盖与扣牙13配合后的承压能力最好,同时,将高度设置在6.4mm至10.2mm的范围内也能够使锅盖在锅体上顺畅滑动,其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折边114由第二阶梯段113向锅盖本体1外弯折时,折边114与连接段112、第二阶梯段113和扣牙13形成的整体高度和为H,此时整体高度和H优选在7mm至12mm的范围内。具体地,在折边114与第二阶梯段113和连接段112之间没有间隙时,整体高度和H等于预设高度加2倍折边114的厚度,在折边114与第二阶梯段113和连接段112之间设置有预设间隙时,整体高度和H等于预设高度加2倍折边114的厚度加预设间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锅盖本体1还包括:锅盖本体顶壁12,与锅盖本体侧壁11的第一阶梯段111远离连接段112的一端连接;其中,锅盖本体顶壁12的厚度大于等于0.3mm小于等于0.9mm,和/或锅盖本体侧壁11的厚度t1大于等于0.3mm小于等于0.9mm。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折边114等结构时,在确保锅盖本体1的局部,比如扣牙13处具有足够的强度时能够将锅盖本体1,即锅盖本体侧壁11和锅盖本体顶壁12的厚度减薄到大于等于0.3mm小于等于0.9mm的范围内,从而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锅盖本体1而言,本方案中的锅盖本体1在满足强度要求时,其厚度大大减小,因而即能够节省材料,又能够降低锅盖本体1的加工难度,进而能够降低锅盖本体1的加工成本,提高锅盖本体1的加工效率。
其中,进一步优选地,锅盖本体顶壁12的厚度和/或锅盖本体侧壁11的厚度大于等于0.3mm小于等于0.4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扣牙13的厚度t2在0.8mm至1.5mm的范围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多层复合结构弯折而成的扣牙13的厚度t2能够达到0.8mm至1.5mm的范围内,该种厚度的扣牙13完全能够满足电压力锅的6倍承压要求,因而能够在将锅体的厚度减薄到大于等于0.3mm小于等于0.9mm时,依旧能够确保扣牙13具有足够的强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锅盖本体侧壁11和锅盖本体顶壁12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一方面,可以有效的保证锅盖本体侧壁11与锅盖本体顶壁12的连接强度,从而保证锅盖本体1的承压能力,另一方面,有效的降低了锅盖本体1的加工难度,可将锅盖本体侧壁11与锅盖本体顶壁12一体制成,批量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艺材料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扣牙13的数量为4个至8个。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扣牙13设置在4个至8个,即能够使锅体与锅盖紧密、牢靠扣合,以确保锅体与锅盖之间的配合强度,又能够非常方便、顺畅地打开锅盖,因而非常易于用户进行开盖、合盖。
其中,优选地,扣牙13的数量为6个。
其中,优选地,多个扣牙13均匀对称地设置在锅盖本体1上。该种设置能够使锅盖本体1周向上的压力均衡,从而可防止出现承压薄弱环节,因而能够提高锅盖本体1的整体承压能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折边114由第二阶梯段113向锅盖本体1外弯折而成。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将第二阶梯段113弯折成折边114并形成多层复合结构时,既能够将第二阶梯段113向锅盖本体1外弯折,也能够将第二阶梯段113向锅盖本体1内弯折,但折边114由第二阶梯段113向锅盖本体1外弯折而成,能够在锅盖组装好后将折边114隐藏于锅盖本体1与面盖之间,因而能够确保锅盖的美观性,以提升用户体验。
在另一技术方案中(图中未示出),优选地,折边114由第二阶梯段113向锅盖本体1内弯折而成。当然,在实现加强锅盖本体1的局部厚度的原则下,折边114也可由第二阶梯段113向锅盖本体1内弯折而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锅盖还包括:面盖,面盖盖装在锅盖本体1上,其中,面盖能够用于保护锅盖本体1。
其中,优选地,面盖为塑料面盖。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图中未示出),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锅盖;其中,锅盖能够盖装在锅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具有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锅盖,因此该烹饪器具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锅盖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烹饪器具包括电压力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锅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盖本体,所述锅盖本体包括锅盖本体侧壁,所述锅盖本体侧壁包括:
第一阶梯段;
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阶梯段连接,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向所述锅盖本体外延伸;
第二阶梯段,所述第二阶梯段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二阶梯段的另一端向所述锅盖本体外或向所述锅盖本体内弯折成折边,所述折边与所述第二阶梯段形成多层复合结构,所述多层复合结构向所述锅盖本体内弯折成多个间隔设置的扣牙;
其中,所述连接段的上表面与所述扣牙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预设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的自由端延伸到所述连接段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高度在6.4mm至10.2mm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本体还包括:
锅盖本体顶壁,与所述锅盖本体侧壁的所述第一阶梯段远离所述连接段的一端连接;
其中,所述锅盖本体顶壁的厚度大于等于0.3mm小于等于0.9mm,和/或所述锅盖本体侧壁的厚度大于等于0.3mm小于等于0.9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盖本体顶壁与所述锅盖本体侧壁为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扣牙的数量为4个至8个。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边由所述第二阶梯段向所述锅盖本体外弯折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边由所述第二阶梯段向所述锅盖本体内弯折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面盖,所述面盖盖装在所述锅盖本体上。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和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锅盖;
其中,所述锅盖能够盖装在所述锅体上。
CN201620927045.8U 2016-07-05 2016-08-23 锅盖及烹饪器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6661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988033 2016-07-05
CN201620698803 2016-07-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66611U true CN206166611U (zh) 2017-05-17

Family

ID=60240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2704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66611U (zh) 2016-07-05 2016-08-23 锅盖及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6661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2766A (zh) * 2018-02-24 2019-09-0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
CN110192765A (zh) * 2018-02-24 2019-09-0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2766A (zh) * 2018-02-24 2019-09-0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
CN110192765A (zh) * 2018-02-24 2019-09-0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66611U (zh) 锅盖及烹饪器具
CN204260546U (zh) 电压力锅
CN202843296U (zh) 一种无火蒸煮锅
CN206213832U (zh) 烹饪器具
CN204260547U (zh) 电压力锅
CN206062886U (zh) 锅盖及烹饪器具
CN205994281U (zh) 锅盖及烹饪器具
CN205994279U (zh) 锅盖及烹饪器具
CN203789706U (zh) 真空电热容器的胆体及电热水壶
CN206354875U (zh) 锅盖及烹饪器具
CN204260548U (zh) 电压力锅
CN203647064U (zh) 压力锅的外锅及压力锅
CN204931286U (zh) 一种桌面式蒸汽锅
CN204427750U (zh) 内锅及烹饪装置
CN205994278U (zh) 锅盖及烹饪器具
CN208625321U (zh) 烹饪器具
CN204670972U (zh) 一种水壶
CN207125641U (zh) 锅盖及烹饪器具
CN208286899U (zh) 一种应用于蒸汽烤箱的腔体及蒸汽烤箱
CN206761409U (zh) 电压力锅
CN206621201U (zh) 电压力锅
CN201108328Y (zh) 一种加强电压力锅扣合强度的结构
CN206979337U (zh) 锅盖及烹饪器具
CN202723607U (zh) 一种烹饪器具的金属外壳加强结构
CN206621197U (zh) 电压力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