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21201U - 电压力锅 - Google Patents

电压力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21201U
CN206621201U CN201621419973.XU CN201621419973U CN206621201U CN 206621201 U CN206621201 U CN 206621201U CN 201621419973 U CN201621419973 U CN 201621419973U CN 206621201 U CN206621201 U CN 2066212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rm case
stay
electric pressure
pressure cooking
cooking saucep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1997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金炬
何国营
孟城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1997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212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212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212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压力锅,包括:锅体,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煲体、保温罩及内锅,内锅用以盛放被烹饪食物;锅盖,盖设在锅体上,锅盖上设置有盖牙,其中,保温罩包括上保温罩和下保温罩,上保温罩上设置有与盖牙配合的锅牙,并且上保温罩的罩沿被煲体支撑,内锅被上保温罩支撑。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压力锅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压力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压力锅。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匚式电压力锅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煲体、保温罩以及内锅。其中,保温罩的顶端设置有牙口,电压力锅的锅盖上设置有与牙口配合的锅牙。保温罩的上端的牙口同锅牙配合受力,保温罩的下端支撑住发热盘,发热盘托住内锅。由于保温罩下端也受力,因此对保温罩整体强度的要求较高。为了保证保温罩整体强度,保温罩一般设置为一体成型。但是保温罩深度深,结构复杂,工艺、模具、设备都有较高要求,因此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压力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压力锅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压力锅,包括:锅体,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煲体、保温罩及内锅,内锅用以盛放被烹饪食物;锅盖,盖设在锅体上,锅盖上设置有盖牙,其中,保温罩包括上保温罩和下保温罩,上保温罩上设置有与盖牙配合的锅牙,并且上保温罩的罩沿被煲体支撑,内锅被上保温罩支撑。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电压力锅包括锅体以及锅盖,其中,锅体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煲体、保温罩及内锅,保温罩的罩沿被煲体支撑,内锅被保温罩的上部支撑。因此上述结构使得内锅的重量被煲体支撑,从而降低了对保温罩整体强度的要求。因此,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保温罩设置为上保温罩和下保温罩,其中上保温罩的罩沿被煲体支撑,内锅被上保温罩支撑。上述结构将保温罩分体设置降低了对制作工艺、模具的要求,因此降低了成本。此外由于下保温罩不受内锅的压力,因此下保温罩的材质可以选用其他强度稍差、成本较低的材料,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压力锅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进一步地,煲体上设置有用于与保温罩配合的固定部,上保温罩从煲体的上方装入并与固定部配合,下保温罩从煲体的下方装入并与固定部配合。上述结构方便装配,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固定部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夹持槽及开口朝下的第二夹持槽,上保温罩的底部容纳在第一夹持槽内,下保温罩的顶部容纳在第二夹持槽内。上述结构方便装配,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固定部包括基体、限位部及连接在基体和限位部之间的第一连接部,限位部在上下方向上突出于第一连接部,基体、限位部及第一连接部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第一夹持槽,基体、限位部及第一连接部的下表面之间形成第二夹持槽。上述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进一步地,固定部与煲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固定部与煲体连接在一起。结构简单,方便加工,生产成本低。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设置在煲体内并位于内锅的下方,加热装置与内锅之间具有预定距离,加热装置与煲体连接并支撑下保温罩的底部。上述结构可以对内锅内的食物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加热装置为IH加热结构。
进一步地,下保温罩的材质为塑胶或者金属。上述结构使得烹饪器具的生产成本低。
进一步地,下保温罩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上保温罩上设置有装配部,装配部与第二连接部配合以将上保温罩与下保温罩连接在一起。上述结构简单,方便装配。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为卡钩结构,装配部为与卡钩结构配合的卡口。上述结构简单,方便装配。
进一步地,下保温罩的顶部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安装平台,卡钩结构设置在安装平台上,其中,当卡钩结构与卡口配合时,上保温罩的内表面与下保温罩的内表面共面。使得装配好的保温罩的内壁平滑,使得产品更加美观。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为第一安装孔,装配部为与第一安装孔配合的第二安装孔,紧固件穿设在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内以连接上保温罩与下保温罩。上述结构简单,方便安装。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为安装槽,装配部为与安装槽配合的凸起,凸起插入安装槽内。上述结构简单,方便安装。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力锅的实施例一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电压力锅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电压力锅的保温罩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的电压力锅的固定部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力锅的实施例二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的电压力锅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5的电压力锅的保温罩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力锅的实施例三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力锅的实施例四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锅体;11、煲体;12、保温罩;121、上保温罩;122、下保温罩;1221、安装平台;13、内锅;20、锅盖;30、固定部;31、第一夹持槽;32、第二夹持槽;33、基体;34、限位部;35、第一连接部;40、加热装置;50、第二连接部;60、装配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一的电压力锅包括锅体10以及锅盖20。其中,锅体10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煲体11、保温罩12及内锅13,内锅13用以盛放被烹饪食物;锅盖20盖设在锅体10上,锅盖20上设置有盖牙,其中,保温罩12包括上保温罩121和下保温罩122,上保温罩121上设置有与盖牙配合的锅牙,并且上保温罩121的罩沿被煲体11支撑,内锅13被上保温罩121支撑。
应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电压力锅包括锅体10以及锅盖20,其中,锅体10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煲体11、保温罩12及内锅13,保温罩12的罩沿被煲体11支撑,内锅13被保温罩12的上部支撑。因此上述结构使得内锅13的重量被煲体11支撑,从而降低了对保温罩12整体强度的要求。因此,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保温罩12分为上保温罩121和下保温罩122,其中上保温罩121的罩沿被煲体11支撑,内锅13被上保温罩121支撑。上述结构将保温罩12分体设置降低了对制作工艺、模具的要求,因此降低了成本。此外由于下保温罩122不受内锅的压力,因此下保温罩122的材质可以选用其他强度稍差、成本较低的材料,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煲体11上设置有用于与保温罩12配合的固定部30,上保温罩121从煲体11的上方装入并与固定部30配合,下保温罩122从煲体11的下方装入并与固定部30配合。上述结构使得保温罩12的安装步骤简单,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如图2和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中,固定部30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夹持槽31及开口朝下的第二夹持槽32,上保温罩121的底部容纳在第一夹持槽31内,下保温罩122的顶部容纳在第二夹持槽32内。具体地在安装保温罩12时,先将上保温罩121从煲体11的上方插入第一夹持槽31内,再将下保温罩122从煲体11的下方插入第二夹持槽32内,上述装配步骤简单,装配效率高。且,上述结构使得上保温罩121与下保温罩122牢固地安装在煲体11内,保证产品质量。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中,固定部30包括基体33、限位部34及连接在基体33和限位部34之间的第一连接部35,限位部34在上下方向上突出于第一连接部35,基体33、限位部34及第一连接部35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第一夹持槽31,基体33、限位部34及第一连接部35的下表面之间形成第二夹持槽32。上述结构简单,方便制造,生产成本低。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上保温罩121与下保温罩122可以由不同厚度的材料制成。其中,上保温罩121的厚度大于下保温罩122的厚度。下保温罩的上边沿处设置有能够卡入第二夹持槽32内的卷边。上述结构使得厚度不同的上保温罩121与下保温罩122也可以连接在一起。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中,固定部30与煲体11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固定部30与煲体11连接在一起。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烹饪器具还包括加热装置40,加热装置40设置在煲体11内并位于内锅13的下方,加热装置40与内锅13之间具有预定距离,加热装置40与煲体11连接并支撑下保温罩122的底部。上述加热装置40能够对内锅13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对内锅内的食物进行烹饪的目的。
在实施例一中,加热装置40为IH加热结构。
在实施例一中,下保温罩122的材质为塑胶或者金属。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如图5至图7所示,实施例二的电压力锅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上保温罩121与下保温罩122的连接方式。具体地,在实施例二中,下保温罩12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50,上保温罩121上设置有装配部60,装配部60与第二连接部50配合以将上保温罩121与下保温罩122连接在一起。当装配电压力锅时,需要先将上保温罩121与下保温罩122通过第二连接部50与装配部60连接在一起。然后将装配好的保温罩12装入煲体11中,上保温罩121的罩沿抵接在煲体11上。上述结构使得装配简单,安装效率高。
如图5至图7所示,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二中,第二连接部50为卡钩结构,装配部60为与卡钩结构配合的卡口。当安装上保温罩121与下保温罩122时,只需将下保温罩122上的卡钩结构扣在上保温罩121的卡口中。上述结构使得装配简单,安装效率高。
如图6和图7所示,在实施例二中,下保温罩122的顶部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安装平台1221,卡钩结构设置在安装平台1221上,其中,当卡钩结构与卡口配合时,上保温罩121的内表面与下保温罩122的内表面共面。上述结构使得装配好的保温罩12的内壁平整,使得产品更加美观。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二中,安装平台1221包括多段保型段以及具有卡钩的多段卡接段,多段保型段与多段卡接段交错设置。相邻的保型段与卡接段之间可相互分离,卡接段为弹性结构,当卡钩结构与卡扣配合时,卡接段向外侧变形以使卡钩与卡口能够顺利配合。
如图8所示,实施例三的电压力锅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上保温罩121与下保温罩122的连接方式。具体地,在实施例三中,第二连接部50为第一安装孔,装配部60为与第一安装孔配合的第二安装孔,紧固件穿设在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内以连接上保温罩121与下保温罩122。在安装保温罩12时,将上保温罩121上的第一安装孔与下保温罩122上的第二安装孔对其,然后穿入紧固件即可完成保温罩12的装配。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提高安装效率。
优选地,如图8所示,在实施例三中,下保温罩122的顶部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安装平台1221。第一安装孔设置在安装平台1221上。当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对其,并且紧固件穿过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以将上保温罩121与下保温罩122固定时,上保温罩121的内表面与下保温罩122的内表面共面。上述结构使得装配好的保温罩12的内壁平整,使得产品更加美观。
如图9所示,实施例四的电压力锅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上保温罩121与下保温罩122的连接方式。具体地,在实施例四中,第二连接部50为安装槽,装配部60为与安装槽配合的凸起,凸起插入安装槽内。当安装保温罩12时,将上保温罩121底部的凸起插入至下保温罩122顶部的安装凹槽内即完成了装配过程。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提高安装效率。优选地,上保温罩121底部具有向下延伸的环形凸筋,下保温罩122顶部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凸筋插入至环形凹槽内即完成装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10),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煲体(11)、保温罩(12)及内锅(13),所述内锅(13)用以盛放被烹饪食物;
锅盖(20),盖设在所述锅体(10)上,所述锅盖(20)上设置有盖牙,
其中,所述保温罩(12)包括上保温罩(121)和下保温罩(122),所述上保温罩(121)上设置有与所述盖牙配合的锅牙,并且所述上保温罩(121)的罩沿被所述煲体(11)支撑,所述内锅(13)被所述上保温罩(121)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11)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保温罩(12)配合的固定部(30),所述上保温罩(121)从所述煲体(11)的上方装入并与所述固定部(30)配合,所述下保温罩(122)从所述煲体(11)的下方装入并与所述固定部(30)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30)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夹持槽(31)及开口朝下的第二夹持槽(32),所述上保温罩(121)的底部容纳在所述第一夹持槽(31)内,所述下保温罩(122)的顶部容纳在所述第二夹持槽(3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30)包括基体(33)、限位部(34)及连接在所述基体(33)和所述限位部(34)之间的第一连接部(35),所述限位部(34)在上下方向上突出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5),所述基体(33)、所述限位部(34)及所述第一连接部(35)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夹持槽(31),所述基体(33)、所述限位部(34)及所述第一连接部(35)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夹持槽(3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30)与所述煲体(11)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所述固定部(30)与所述煲体(11)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力锅还包括加热装置(40),所述加热装置(40)设置在所述煲体(11)内并位于所述内锅(13)的下方,所述加热装置(40)与所述内锅(13)之间具有预定距离,所述加热装置(40)与所述煲体(11)连接并支撑所述下保温罩(122)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40)为IH加热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保温罩(122)的材质为塑胶或者金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保温罩(12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50),所述上保温罩(121)上设置有装配部(60),所述装配部(60)与所述第二连接部(50)配合以将所述上保温罩(121)与所述下保温罩(122)连接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50)为卡钩结构,所述装配部(60)为与所述卡钩结构配合的卡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保温罩(122)的顶部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安装平台(1221),所述卡钩结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1221)上,其中,当所述卡钩结构与所述卡口配合时,所述上保温罩(121)的内表面与所述下保温罩(122)的内表面共面。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50)为第一安装孔,所述装配部(60)为与所述第一安装孔配合的第二安装孔,紧固件穿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及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以连接所述上保温罩(121)与所述下保温罩(122)。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50)为安装槽,所述装配部(60)为与所述安装槽配合的凸起,所述凸起插入所述安装槽内。
CN201621419973.XU 2016-12-22 2016-12-22 电压力锅 Active CN2066212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19973.XU CN206621201U (zh) 2016-12-22 2016-12-22 电压力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19973.XU CN206621201U (zh) 2016-12-22 2016-12-22 电压力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21201U true CN206621201U (zh) 2017-11-10

Family

ID=60213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19973.XU Active CN206621201U (zh) 2016-12-22 2016-12-22 电压力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212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09547A (zh) * 2016-12-22 2018-06-29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压力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09547A (zh) * 2016-12-22 2018-06-29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压力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09547A (zh) 电压力锅
CN204260546U (zh) 电压力锅
CN206239013U (zh) 一种铝箔碗
CN206621201U (zh) 电压力锅
CN201365856Y (zh) 由隔热材料制的可卸手柄
CN206251380U (zh) 电磁线圈盘组件及电磁烹饪装置
CN206251361U (zh) 线圈盘组件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05825150U (zh) 微波炉的腔体和微波炉
CN206560314U (zh) 压力锅及其锅体
CN206251375U (zh) 线圈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06102443U (zh) 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2665215U (zh) 石质内胆铝锅
CN209153046U (zh) 一种易拆卸电饭锅
CN206979370U (zh) 外壳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7136734U (zh) 分体式电饭煲
CN206612657U (zh) 上盖及烹饪组件
CN206006900U (zh) 煲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6062882U (zh) 锅具组件及烹饪组件
CN207940603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05546015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电磁加热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06761409U (zh) 电压力锅
CN205994258U (zh) 烹饪器具
CN206761441U (zh) 电压力锅
CN202723607U (zh) 一种烹饪器具的金属外壳加强结构
CN215457284U (zh) 一种压力锅锅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