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55582U - 发动机罩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55582U
CN206155582U CN201621155069.2U CN201621155069U CN206155582U CN 206155582 U CN206155582 U CN 206155582U CN 201621155069 U CN201621155069 U CN 201621155069U CN 206155582 U CN206155582 U CN 2061555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ening hole
inner panel
vibration isolation
engine hood
h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5506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飞
段兴中
李云端
王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5506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555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555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5558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罩,发动机罩包括发动机罩外板和发动机罩内板,发动机罩外板设置在发动机罩内板的上表面上,发动机罩内板上设置有减重孔,减重孔在发动机罩内板的厚度方向上贯通发动机罩内板,减重孔的周围设置有多个隔振胶槽,隔振胶槽内设置有隔振胶。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罩,隔振胶可以涂在减重孔周围的隔振胶槽内,无需直接涂在发动机罩内板的边缘,从而使发动机罩内板与发动机罩外板之间粘贴更牢固,进而提高了发动机罩整体的扭转刚度和强度,且减重孔降低了发动机罩的重量,进而降低了整车重量。

Description

发动机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动机罩。
背景技术
车辆的发动机罩可以包括发动机罩内板和发动机罩外板,发动机罩内板和发动机罩外板之间可以通过隔振胶粘贴固定。相关技术中,隔振胶直接涂在发动机罩内板的边缘使发动机罩外板与发动机罩内板粘贴固定,该情况下发动机罩外板与发动机罩内板之间粘贴不牢固,降低了发动机罩整体的扭转刚度和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动机罩,该发动机罩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扭转刚度和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罩,包括发动机罩外板和发动机罩内板,所述发动机罩外板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罩内板的上表面上,所述发动机罩内板上设置有减重孔,所述减重孔在所述发动机罩内板的厚度方向上贯通所述发动机罩内板,所述减重孔的周围设置有多个隔振胶槽,所述隔振胶槽内设置有隔振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罩,隔振胶可以涂在减重孔周围的隔振胶槽内,无需直接涂在发动机罩内板的边缘,从而使发动机罩内板与发动机罩外板之间粘贴更牢固,进而提高了发动机罩整体的扭转刚度和强度,且减重孔降低了发动机罩的重量,进而降低了整车重量。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发动机罩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优选地,所述多个隔振胶槽沿所述减重孔的周向间隔开分布。
优选地,所述隔振胶槽为长条形凹槽。
优选地,所述隔振胶槽紧邻所述减重孔的外边缘。
优选地,所述发动机罩内板的中央区域设置有第一减重孔、第二减重孔、第三减重孔和第四减重孔,所述第一减重孔和所述第二减重孔左右并置,所述第三减重孔与所述第四减重孔左右并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减重孔与所述第三减重孔前后并置,所述第二减重孔与所述第四减重孔前后并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减重孔、所述第二减重孔、所述第三减重孔和所述第四减重孔由十字形隔离壁隔离开。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减重孔和所述第三减重孔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五减重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减重孔和所述第四减重孔的一侧还设置有第六减重孔和第七减重孔。
优选地,所述隔振胶槽的深度为1mm-15mm。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罩内板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
发动机罩内板100,第一减重孔11,第二减重孔12,第三减重孔13,第四减重孔14,第五减重孔15,第六减重孔16,第七减重孔17,隔振胶槽2,十字形隔离壁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
下面参考图1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罩。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罩可以包括发动机罩外板(图中未示出)和发动机罩内板100,发动机罩外板可以设置在发动机罩内板100的上表面上,发动机罩内板100上可以设置有减重孔,减重孔可以为多个大面积分布在发动机罩内板100上的减重孔,减重孔可以在发动机罩内板100的厚度方向上贯通发动机罩内板100,减重孔可以减轻发动机罩内板100的重量,从而减轻发动机罩整体的重量。
减重孔的周围可以设置有多个隔振胶槽2,具体地,隔振胶槽2可以为向上开口的盲槽2,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隔振胶槽2可以为长条形凹槽2,长条形凹槽2的长边可以沿每个减重孔的外边缘设置,每个减重孔向自身中心方向可以设有多个凸起,每个突起可以设置一个隔振胶槽2,隔振胶槽2的深度可以为1mm-15mm,隔振胶槽2内可以设置有隔振胶。
可以理解的是,发动机罩内板100的上表面可以和发动机罩外板的下表面通过隔振胶粘合,从而使发动机罩整体具有较强的扭转刚度和强度。
优选地,如图1所示,多个隔振胶槽2可以沿减重孔的周向间隔开分布,具体地,每个减重孔的周向上可以间隔设有2-6个隔振胶槽2,隔振胶槽2可以紧邻减重孔的外边缘,由此可以使发动机罩内板100的减重孔周围与发动机罩外板粘合牢固,防止发动机罩在减重孔附近发生松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罩,通过在减重孔附近设置隔振胶槽2,隔振胶可以涂在减重孔周围的隔振胶槽2内,无需直接涂在发动机罩内板100的边缘,从而使发动机罩内板100与发动机罩外板之间粘贴更牢固,进而提高了发动机罩整体的扭转刚度和强度,且减重孔降低了发动机罩的重量,进而降低了整车重量。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发动机罩内板100的中央区域可以设置有第一减重孔11、第二减重孔12、第三减重孔13和第四减重孔14,第一减重孔11可以和第二减重孔12左右并置,第三减重孔13可以与第四减重孔14左右并置。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减重孔11可以与第三减重孔13前后并置,第二减重孔12可以与第四减重孔14前后并置。
如图1所示,第一减重孔11可以设置在第二减重孔12的左侧,第三减重孔13可以设置在第四减重孔14的左侧,第一减重孔11可以设置在第三减重孔13的前方,第二减重孔12可以设置在第四减重孔14的前方。第一减重孔11、第二减重孔12、第三减重孔13和第四减重孔14可以减轻发动机罩内板100的中央区域的重量。
更加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减重孔11、第二减重孔12、第三减重孔13和第四减重孔14可以由十字形隔离壁3隔离开。在发动机罩内板100的中央可以分布有一个沿发动机罩中轴线对称的等腰梯形通孔,十字形隔离壁3可以有互相垂直的内板横梁和内板纵梁组成,内板横梁和内板纵梁可以分别沿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延伸,从而将等腰梯形通孔划分为四个区域,四个区域可以分别对应第一减重孔11、第二减重孔12、第三减重孔13和第四减重孔14。
更加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减重孔11和第三减重孔13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五减重孔15,第五减重孔15可以设置在第一减重孔11和第三减重孔13的左侧,由此可以减轻发动机罩内板100的左部区域的重量。
更加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二减重孔12和第四减重孔14的一侧还设置有第六减重孔16和第七减重孔17。第六减重孔16和第七减重孔17可以设置在第二减重孔12和第四减重孔14的右侧,第六减重孔16可以设置在第七减重孔17的前方,第六减重孔16的面积可以小于第七减重孔17,由此可以减轻发动机罩内板100的右部区域的重量。
在一些更加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减重孔11的外边缘的周向上可以设有五个隔振胶槽2,第二减重孔12的外边缘的周向上可以设有五个隔振胶槽2,第三减重孔13的外边缘的周向上可以设有五个隔振胶槽2,第四减重孔14的外边缘的周向上可以设有六个隔振胶槽2。
另外,第五减重孔15的外边缘的周向上可以设有六个隔振胶槽2,第六减重孔16的外边缘的周向上可以设有两个隔振胶槽2,第七减重孔17的外边缘的周向上可以设有六个隔振胶槽2,由此可使发动机罩内板100的每个减重孔周围均与发动机罩外板粘合牢固,且七个减重孔设置在发动机罩内板100上,大大减轻了发动机罩内板100的重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罩外板和发动机罩内板,所述发动机罩外板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罩内板的上表面上,所述发动机罩内板上设置有减重孔,所述减重孔在所述发动机罩内板的厚度方向上贯通所述发动机罩内板,所述减重孔的周围设置有多个隔振胶槽,所述隔振胶槽内设置有隔振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隔振胶槽沿所述减重孔的周向间隔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胶槽为长条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胶槽紧邻所述减重孔的外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罩内板的中央区域设置有第一减重孔、第二减重孔、第三减重孔和第四减重孔,所述第一减重孔和所述第二减重孔左右并置,所述第三减重孔与所述第四减重孔左右并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重孔与所述第三减重孔前后并置,所述第二减重孔与所述第四减重孔前后并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重孔、所述第二减重孔、所述第三减重孔和所述第四减重孔由十字形隔离壁隔离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重孔和所述第三减重孔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五减重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重孔和所述第四减重孔的一侧还设置有第六减重孔和第七减重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胶槽的深度为1mm-15mm。
CN201621155069.2U 2016-10-31 2016-10-31 发动机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555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55069.2U CN206155582U (zh) 2016-10-31 2016-10-31 发动机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55069.2U CN206155582U (zh) 2016-10-31 2016-10-31 发动机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55582U true CN206155582U (zh) 2017-05-10

Family

ID=58655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5506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55582U (zh) 2016-10-31 2016-10-31 发动机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555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01534A (zh) * 2020-04-01 2020-06-19 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罩内板增加侧翻边及胶槽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01534A (zh) * 2020-04-01 2020-06-19 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罩内板增加侧翻边及胶槽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87112B2 (ja) 車両の太陽電池搭載構造
JPH06226889A (ja) パネル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複合パネル
CN103781697B (zh) 复合部件和用于生产复合部件的方法
CN206384040U (zh) 发动机罩
WO2014034309A1 (ja) 車体後部構造
KR102356350B1 (ko) 패키징 필름,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동 단말기
CN206155582U (zh) 发动机罩
CN206202436U (zh) 侧围后装饰板的安装结构、车身及车辆
US20030173801A1 (en) Composite part for a vehicle body
JP2022519394A (ja) コアブラケットセット及び前記コアブラケットセットを含むエネルギー貯蔵装置パッケージ材
CN105870208A (zh) 用于制造叠层组件的真空环及使用其制造叠层组件的方法
US8414060B2 (en) Fastening of a fabric cover to surfaces of a vehicle
JPH0354327B2 (zh)
CN216927956U (zh) 一种液晶显示屏
CN205706883U (zh) 汽车的立柱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
CN209776344U (zh) 驾驶室前轮纵向隔音板
CN209146624U (zh) 一种腰带式多摄像头支架
CN207274369U (zh) 汽车车身及其天窗框架连接结构
CN204526827U (zh) 一种汽车的换挡护罩总成
CN207045112U (zh) 背门内板、背门总成及车辆
JP2007276530A (ja) 自動車のリヤウインド構造
CN207531207U (zh) 一种车载播放器外壳
CN206749476U (zh) 车门组件和车辆
CN208386849U (zh) 音箱
CN207000596U (zh) 用于车辆的侧围组件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

Termination date: 202110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