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49254U - 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49254U
CN206149254U CN201621198037.0U CN201621198037U CN206149254U CN 206149254 U CN206149254 U CN 206149254U CN 201621198037 U CN201621198037 U CN 201621198037U CN 206149254 U CN206149254 U CN 2061492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bone
diaphragm seal
cabl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9803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传华
倪林
任志国
陈培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9803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492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492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4925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及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包括:前盖、后盖、柔性电路板和密封片。后盖与前盖限定出容纳腔,沿容纳腔周向方向设有围骨,围骨与容纳腔的底壁、顶壁限定出隔离腔。围骨上设有过线孔,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位于隔离腔内,另一端穿过密封片从过线孔伸出至隔离腔外,密封片粘贴在围骨上且覆盖过线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通过在过线孔的位置处粘贴密封片,密封片可以对过线孔进行密封,防止液体、灰尘等杂质通过过线孔进入到隔离腔内,由此可以使过线孔位置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的整体防水防尘效果,进而提高了产品的整体性能。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几乎已成为人们随身携带的生活必需品。同时,人们对移动终端的性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相关技术中,移动终端在使用过程中,遇水会造成设备的损坏,从而给人们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活的不便。而且相关技术中,移动终端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容易进入灰尘,造成设备部分功能的丧失甚至设备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所述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具有结构简单、防尘防水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具有上述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包括:前盖;后盖,所述后盖与所述前盖限定出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沿所述容纳腔周向方向延伸的围骨,所述围骨与所述容纳腔的底壁、顶壁限定出隔离腔,所述围骨上设有过线孔;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位于所述隔离腔内;和密封片,所述密封片粘贴在所述围骨上且覆盖所述过线孔,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密封片从所述过线孔伸出至所述隔离腔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通过在过线孔的位置处粘贴设置密封片,密封片可以对过线孔进行密封,防止液体、灰尘等杂质通过过线孔进入到隔离腔内,由此可以使过线孔位置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的整体防水防尘效果,进而提高了产品的整体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部分所述围骨朝向所述隔离腔内弯折以形成避让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围骨注塑形成在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中的一个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片为具有弹性的硅胶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密封片连接处设有点胶密封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片与所述围骨之间设有防水密封胶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过线孔的内周壁之间设有防水胶粘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片为一个且位于所述围骨的内侧壁或外侧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片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围骨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围骨上设有用于收容所述密封片的嵌入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具有上述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通过在过线孔处设置密封片,密封片可以对过线孔进行密封,防止液体、灰尘等杂质通过过线孔进入到隔离腔内,由此使过线孔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从而可进一步增强了移动终端的防水防尘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包括:前盖,所述前盖具有过线孔;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位于所述前盖内;和密封片,所述密封片粘贴在所述前盖上且覆盖所述过线孔,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密封片从所述过线孔伸出至所述前盖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通过在过线孔的位置处粘贴密封片,密封片可以对过线孔进行密封,防止液体、灰尘等杂质通过过线孔进入到隔离腔内,由此可以使过线孔位置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的整体防水防尘效果,进而提高了产品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图1中所示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圈示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线孔位置处的剖示图;
图5使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所示X-X面剖视图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
外壳组件100,
前盖10,顶壁110,后盖20,底壁210,前表面220,
容纳腔30,围骨310,过线孔311,避让槽312,嵌入槽313,隔离腔340,上壁面350,下壁面360,
柔性电路板40,
密封片50,
移动终端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顶”、“底”、“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及移动终端200。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在此使用的“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如手机);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包括:前盖10、后盖20、柔性电路板40和密封片50。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后盖20与前盖10限定出容纳腔30,容纳腔30内设有沿容纳腔30周向方向延伸的围骨310。围骨310可以形成为环形围骨310,围骨310与容纳腔30的底壁210、顶壁110限定出隔离腔340。隔离腔340内可以放置移动终端200的主板、电池等与液体、灰尘接触后易被损坏的部件。通过在容纳腔30的周向方向设置围骨310,并结合容纳腔30的顶壁110、底壁210可限定出一个密闭的隔离腔340,防止液体、灰尘等杂质进入到隔离腔340内,从而可以使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具有良好的防水防尘效果。如图3和图4所示,围骨310上设有过线孔311,密封片50粘贴在围骨310上且覆盖过线孔311。密封片50可以对过线孔311进行密封,防止液体、灰尘等杂质通过过线孔311进入到隔离腔340内。
如图4所示,柔性电路板40的一端位于隔离腔340内,柔性电路板40的另一端穿过密封片50从过线孔311伸出至隔离腔340外,从而实现隔离腔340内部与隔离腔340外部之间的通讯连接,以实现对移动终端200不同功能的操作。需要说明的是,柔性电路板40可以与移动终端200的主板、外接部件连接,例如,柔性电路板40的位于隔离腔340内的一端可以与移动终端200的主板连接,柔性电路板40的位于隔离腔340外的另一端可以与移动终端200的外接部件(如外接按键、耳机座、电源接口座等)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通过在过线孔311的位置处,粘贴有密封片50,密封片50可以对过线孔311进行密封,防止液体、灰尘等杂质通过过线孔311进入到隔离腔340内,由此可以使过线孔311处具有良好的封闭性,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的防水防尘效果,进而提高了产品的整体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中所示,部分围骨310朝向隔离腔340内弯折以形成避让槽312。由此,便于移动终端200其他外接部件的布局和安置,如耳机座、USB座、侧键等外接部件。例如图1中示例所示,在后盖20的前表面220上,沿后盖20的周向方向设置有一圈围骨310,即环形围骨310,环形围骨310结合顶壁110和底壁210形成环形的隔离腔340,在环形围骨310的下端形成有两个向隔离腔340内弯折(图1中所示的向上弯折)的避让槽312,用以安置耳机座和USB座,在围骨310的左上方设置有一个向隔离腔340内弯折(图1中所示的向右弯折)的避让槽312,用以安置侧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围骨310注塑形成在前盖10和后盖20中的一个上。也就是说,围骨310可以注塑形成在后盖20上;当然,围骨310也可以注塑形成在前盖10上。例如,图1和图2中示例所示,围骨310注塑形成在后盖20上。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围骨310则注塑形成在前盖10上,由此可以简化围骨310的加工过程,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和图4中所示,密封片50为具有弹性的硅胶片。由此,一方面硅胶片的成本较低,并且硅胶片材质便于裁剪,可以根据过线孔311的形状需要加工成相应地形状,以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硅胶片具有良好的弹性,在硅胶片上可以设置供柔性电路板40穿过的通孔,当柔性电路板40穿过硅胶片时,柔性电路板40的外周壁与通孔的内周壁紧紧压紧在一起,从而使柔性电路板40穿过密封片50时,柔性电路板40可以与密封片50紧密连接,从而可以使柔性电路板40与密封片50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以增强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的整体防水防尘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40与密封片50连接处设有点胶密封圈(图中未示出)。由此,可以进一步增强柔性电路板40与密封片50之间的密封效果,从而进一步增强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的整体防水防尘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在将柔性电路板40与密封片50连接在一起后,可以在柔性电路板40与密封片50的连接位置处通过点胶工艺点胶成型点胶密封圈,以进一步提高柔性电路板40与密封片50的连接密封性,进而可以进一步提升外壳组件100的整体防水防尘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密封片50与围骨310之间设有防水密封胶层。防水密封胶层具有良好的防水防尘效果,在密封片50与围骨310之间设置防水密封胶层,可以将密封片50牢靠地安装在围骨310上,进而可以实现过线孔311处的防水密封效果,从而可以有效的阻挡水和灰尘进入隔离腔340内,由此进一步增强了密封片50与围骨310之间的密封性,提高了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的防水防尘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柔性电路板40与过线孔311的内周壁之间设有防水胶粘层。由此,可以将柔性电路板40稳定、牢靠地安装在过线孔311内,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过线孔311处的密封性,进而增强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的防水防尘效果。值得理解的是,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通过围骨310、顶壁110和底壁210形成密闭的隔离腔340,在过线孔311的位置处最容易进水进尘,而且,过线孔311的位置处需要穿过柔性电路板40实现隔离腔340内部与隔离腔340外部之间的通讯连接,水或灰尘容易通过过线孔311进入到隔离腔340内,造成隔离腔340内零部件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导致移动终端200的损坏,因此,需要进一步增强过线孔311位置处的密封性,通过在柔性电路板40和过线孔311内壁之间设置防水胶粘层,可以进一步提高过线孔311位置处的密封效果,从而进一步增强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的防水防尘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可以通过注塑的工艺在柔性电路板40与过线孔311的内周壁之间构造成防水胶粘层,由此可以简化壳体组件100的加工过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密封片50可以为一个且位于围骨310的内侧壁或外侧壁上。也就是说,密封片50可以粘贴在围骨310的内侧壁上,也可以是粘贴在围骨310的外侧壁上,只要可以使过线孔311处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围骨310的内侧壁和外侧壁是根据围骨310相对于隔离腔340的位置定义的:围骨310上位于隔离腔340内的侧壁为内侧壁,围骨310上位于隔离腔340外的侧壁为外侧壁。例如,以图1中实施例为例,围骨310垂直设置在后盖20的前表面220上,以位于最上端(图1中所示的上下方向)的一段围骨310a为例,围骨310a沿左右(图1中所示的左右方向)方向延伸,围骨310a在上下方向(图1中所示的上下方向)上包括上壁面350和下壁面360,其中位于隔离腔340内部的下壁面360为围骨310的内侧壁,位于隔离腔340外部的上壁面350为外侧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密封片50可以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围骨310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由此,可以在过线孔311的位置处,增强过线孔311内侧壁和外侧壁处的密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过线孔311处的密封效果,进而提高了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的整体防水防尘效果。同样,这里所述的“围骨310的内侧壁和外侧壁”是根据围骨310相对于隔离腔340的位置定义的:围骨310上位于隔离腔340内的侧壁为内侧壁,围骨310上位于隔离腔340外的侧壁为外侧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围骨310上设有用于收容密封片50的嵌入槽313。由此,可以将密封片50粘贴在嵌入槽313内,可以有效防止密封片50与其他部件间发生干涉而影响密封片50的密闭性,从而进一步加强了过线孔311处的防水防尘效果。
下面参照图1-图6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包括:前盖10、后盖20、柔性电路板40和密封片50。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后盖20与前盖10限定出容纳腔30,在后盖20的前表面220上设有沿容纳腔30周向方向延伸的围骨310,围骨310与容纳腔30的底壁210、顶壁110限定出隔离腔340。隔离腔340内可以放置移动终端200的主板、电池等与液体、灰尘接触后易被损坏的部件。通过在容纳腔30的周向方向设置围骨310,并结合容纳腔30的顶壁110、底壁210可形成密闭的隔离腔340,防止液体、灰尘等杂质进入到隔离腔340内,从而可以使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具有良好的防水防尘效果。在围骨310的下端设有两个向隔离腔340内部弯折的避让槽312,分别用于安置耳机座和USB座,在围骨310的左上方设有一个向隔离腔340内侧弯折的避让槽312,用以安置侧键。
如图1和图2所示,在避让槽312上设置有过线孔311,过线孔311的外侧粘贴有密封片50,密封片50为具有弹性的硅胶片,如图4所示,在围骨310上还可设置有用于收容密封片50的嵌入槽313,密封片50粘贴在嵌入槽313内覆盖过线孔311。嵌入槽313可以有效防止密封片50与其他部件间发生干涉而影响密封片50的密闭性,从而进一步加强了过线孔311处的防水防尘效果。
过线孔311用以穿过柔性电路板40,实现隔离腔340内部与隔离腔340外部之间的通讯连接,从而实现对移动终端200不同功能的操作。需要说明的是,柔性电路板40可以与移动终端200的主板、外接部件连接,例如,柔性电路板40的位于隔离腔340内的一端可以与移动终端200的主板连接,柔性电路板40的位于隔离腔340外的另一端可以与移动终端200的外接部件(如外接按键、耳机座、电源接口座等)连接。如图4所示,柔性电路板40的一端位于隔离腔340的内侧,另一端穿过过线孔311和密封片50伸出到隔离腔340的外侧。
在柔性电路板40和密封片50的连接处通过点胶工艺设置有点胶密封圈,密封片50与围骨310之间设有防水密封层。防水密封胶层具有良好的防水防尘效果,在密封片50与围骨310之间设置防水密封胶层,可以将密封片50牢靠地安装在围骨310上,进而可以实现过线孔311处的防水密封效果,从而可以有效的阻挡水和灰尘进入隔离腔340内,由此进一步增强了密封片50与围骨310之间的密封性,提高了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的防水防尘效果。
另外在柔性电路板40与过线孔311内周壁之间设置有防水胶粘层。值得理解的是,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通过围骨310、顶壁110和底壁210形成密闭的隔离腔340,在过线孔311的位置处最容易进水进尘,而且,过线孔311的位置处需要穿过柔性电路板40实现隔离腔340内部与隔离腔340外部之间的通讯连接,水或灰尘容易通过过线孔311进入到隔离腔340内,造成隔离腔340内零部件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导致移动终端200的损坏,因此,需要进一步增强过线孔311位置处的密封性,通过在柔性电路板40和过线孔311内壁之间设置防水胶粘层,可以进一步提高过线孔311位置处的密封效果,从而进一步增强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的防水防尘效果。另外可以通过注塑的工艺在柔性电路板40与过线孔311的内周壁之间构造成防水胶粘层,由此可以简化壳体组件100的加工过程。
由此,通过在过线孔311的位置处,粘贴有密封片50,密封片50可以对过线孔311进行密封,防止液体、灰尘等杂质通过过线孔311进入到隔离腔340内,由此可以使过线孔311处具有良好的封闭性,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的防水防尘效果,进而提高了产品的整体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00,所述移动终端200具有上述所述的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200可以是各种能够从外部获取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的设备,或者,移动终端200可以是各种内置有电池,并能够从外部获取电流对该电池进行充电的设备,例如,手机200(如图5中所示实施例)、平板电脑、计算设备或信息显示设备等。手机200仅为一种终端设备的举例,本实用新型并未特别限定,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于手机200、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机200可以包括射频电路、存储器、输入单元、无线保真(WiFi,wireless fidelity)模块、显示单元、传感器、音频电路、处理器、投影单元、拍摄单元、电池等部件。
其中,射频电路可用于在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处理;另外,将手机200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电路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
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2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2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2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具体地,输入单元可包括触控面板以及其他输入设备。触控面板,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上或在触控面板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并能接收处理器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除了触控面板,输入单元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200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可包括显示面板,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单元(LCD,Liquid CrystalDisplay)、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进一步的,触控面板可覆盖显示面板,当触控面板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
音频电路、扬声器和传声器可提供用户与手机2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由扬声器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处理后,经射频电路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200,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以便进一步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手机200通过WiFi模块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3示出了WiFi模块,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手机200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实用新型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是手机2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200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执行手机2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200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
另外,手机2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尽管未示出,手机200还可以包括蓝牙模块、传感器(比如姿态传感器、光传感器、还可配置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和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等,在此不再赘述。等,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手机200各个模块功能的实现以及各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需要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中运行,对防水防尘性能均有很高的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00,通过在过线孔311的位置处,粘贴有密封片50,密封片50可以对过线孔311进行密封,防止液体、灰尘等杂质通过过线孔311进入到隔离腔340内,由此可以使过线孔311位置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的整体防水防尘效果,进而提高了产品的整体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外壳组件100包括:前盖10、柔性电路板40和密封片50。
具体而言,前盖10与后盖20限定出容纳腔30,前盖10具有过线孔311,柔性电路板40的一端位于前盖10内,柔性电路板40的另一端穿过密封片50从过线孔311伸出至前盖10外,移动终端200的主板、电池等与液体、灰尘接触后易被损坏的部件放置在隔离腔340内,柔性电路板40的位于隔离腔340内的一端可以与移动终端200的主板连接,柔性电路板40的位于隔离腔340外的另一端可以与移动终端200的外接部件(如外接按键、耳机座、电源接口座等)连接。
在过线孔311的位置处,粘贴覆盖有密封片50,密封片50为具有弹性的硅胶片,在前盖10上可以设置有收容密封片50的嵌入槽313。柔性电路板40和密封片50的连接处可以通过点胶工艺设置有点胶密封圈,密封片50与围骨310之间设有防水密封层。防水密封胶层具有良好的防水防尘效果,在密封片50与围骨310之间设置防水密封胶层,可以将密封片50牢靠地安装在围骨310上,进而可以实现过线孔311处的防水密封效果,从而可以有效的阻挡水和灰尘进入隔离腔340内,由此进一步增强了密封片50与围骨310之间的密封性,提高了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的防水防尘效果。在柔性电路板40和过线孔311内壁之间设置防水胶粘层,可以进一步提高过线孔311位置处的密封性,从而进一步增强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的防水防尘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通过在过线孔311的位置处,粘贴有密封片50,密封片50可以对过线孔311进行密封,防止液体、灰尘等杂质通过过线孔311进入到隔离腔340内,由此可以使过线孔311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进而提高了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的整体防水防尘效果,提高了产品的整体性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盖;
后盖,所述后盖与所述前盖限定出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沿所述容纳腔周向方向延伸的围骨,所述围骨与所述容纳腔的底壁、顶壁限定出隔离腔,所述围骨上设有过线孔;
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位于所述隔离腔内;和
密封片,所述密封片粘贴在所述围骨上且覆盖所述过线孔,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密封片从所述过线孔伸出至所述隔离腔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围骨朝向所述隔离腔内弯折以形成避让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围骨注塑形成在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中的一个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片为具有弹性的硅胶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密封片连接处设有点胶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片与所述围骨之间设有防水密封胶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过线孔的内周壁之间设有防水胶粘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片为一个且位于所述围骨的内侧壁或外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片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围骨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围骨上设有用于收容所述密封片的嵌入槽。
1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
12.一种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盖,所述前盖具有过线孔;
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位于所述前盖内;和
密封片,所述密封片粘贴在所述前盖上且覆盖所述过线孔,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密封片从所述过线孔伸出至所述前盖外。
CN201621198037.0U 2016-11-04 2016-11-04 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及移动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492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98037.0U CN206149254U (zh) 2016-11-04 2016-11-04 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98037.0U CN206149254U (zh) 2016-11-04 2016-11-04 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49254U true CN206149254U (zh) 2017-05-03

Family

ID=58625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9803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49254U (zh) 2016-11-04 2016-11-04 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492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4413A (zh) * 2017-09-06 2018-02-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耳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4413A (zh) * 2017-09-06 2018-02-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耳机
CN107734413B (zh) * 2017-09-06 2019-07-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耳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34092B (zh) 移动终端
CN208723945U (zh) 电子设备
CN208724292U (zh) 电子设备
CN206542623U (zh) 电路板组件及终端
CN207782945U (zh) 摄像头的镜头组件和具有其的摄像头、电子设备
CN206181117U (zh) 终端的外壳组件及终端
CN207039679U (zh) 电子设备
CN206195877U (zh) 终端的外壳组件及终端
CN108712693A (zh)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207543153U (zh) 移动终端
CN206379969U (zh) 终端的按键组件及终端
CN207782792U (zh) 电子设备的卡托
CN206149254U (zh) 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7491154U (zh) 电子设备的外壳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6181018U (zh) 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7116812U (zh) Pcb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终端
CN208445624U (zh) 电子设备
CN208723946U (zh) 电子设备
CN107864258A (zh) 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259647A (zh) 光感器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CN207518650U (zh) 移动终端
CN207820360U (zh) 电子装置
CN207625611U (zh) 移动终端及其耳机座安装结构
CN109151102B (zh) 电子设备
CN207625612U (zh) 移动终端及其耳机座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