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81018U - 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81018U
CN206181018U CN201621198034.7U CN201621198034U CN206181018U CN 206181018 U CN206181018 U CN 206181018U CN 201621198034 U CN201621198034 U CN 201621198034U CN 206181018 U CN206181018 U CN 206181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cable
hole
flexible pcb
b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9803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志国
倪林
曾传华
陈培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9803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81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81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8101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及移动终端,外壳组件包括:前盖、后盖、柔性电路板和点胶密封圈。后盖与前盖限定出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沿容纳腔周向方向延伸的围骨,围骨与容纳腔的底壁、顶壁限定出隔离腔。围骨上设有过线孔,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位于隔离腔内,另一端穿过过线孔伸出至隔离腔外,点胶密封圈位于过线孔的开口处且环绕贴设在柔性电路板的外周壁上以将柔性电路板密封固定在过线孔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通过在柔性电路板的外周壁上环绕贴设点胶密封圈,点胶密封圈可以对过线孔进行密封,由此可以使过线孔位置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的整体的防水防尘效果。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几乎已成为人们随身携带的生活必需品。同时,人们对移动终端的性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相关技术中,移动终端在使用过程中,遇水会造成设备的损坏,从而给人们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活的不便。而且相关技术中,移动终端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容易进入灰尘,造成设备部分功能的丧失甚至设备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所述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具有结构简单、防尘防水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具有上述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包括:前盖;后盖,所述后盖与所述前盖限定出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沿所述容纳腔周向方向延伸的围骨,所述围骨与所述容纳腔的底壁、顶壁限定出隔离腔,所述围骨上设有过线孔;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位于所述隔离腔内,另一端穿过所述过线孔伸出至所述隔离腔外;和点胶密封圈,所述点胶密封圈位于所述过线孔的开口处且环绕贴设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外周壁上以将所述柔性电路板密封固定在所述过线孔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在过线孔的开口处,通过在柔性电路板的外周壁上环绕贴设点胶密封圈,可以将柔性电路板稳定固定在过线孔处,并且点胶密封圈可以对过线孔进行密封,防止液体、灰尘等杂质通过过线孔进入到隔离腔内,由此可以使过线孔位置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的整体的防水防尘效果,进而提高了产品的整体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部分所述围骨朝向所述隔离腔内弯折以形成避让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围骨注塑形成在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中的一个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点胶密封圈为防水密封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过线孔的内周壁之间注塑形成有胶粘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胶粘层为防水密封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点胶密封圈为一个且位于所述过线孔的靠近所述隔离腔的内端或远离所述隔离腔的外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点胶密封圈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过线孔的两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围骨上设有用于收容所述点胶密封圈的嵌入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具有上述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过线孔的开口处,通过在柔性电路板的外周壁上环绕贴设点胶密封圈,可以将柔性电路板稳定固定在过线孔处,并且点胶密封圈可以对过线孔进行密封,防止液体、灰尘等杂质通过过线孔进入到隔离腔内,由此可以使过线孔位置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的整体的防水防尘效果,进而提高了产品的整体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包括:前盖,所述前盖具有过线孔;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位于所述前盖内,另一端穿过所述过线孔伸出至所述前盖外;和点胶密封圈,所述点胶密封圈位于所述过线孔的开口处且环绕贴设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外周壁上以将所述柔性电路板密封固定在所述过线孔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在过线孔的开口处,通过在柔性电路板的外周壁上环绕贴设点胶密封圈,可以将柔性电路板稳定固定在过线孔处,并且点胶密封圈可以对过线孔进行密封,防止液体、灰尘等杂质通过过线孔进入到隔离腔内,由此可以使过线孔位置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的整体的防水防尘效果,进而提高了产品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图1中所示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圈示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线孔位置处的剖示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所示X-X面剖视图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
外壳组件100,
前盖10,顶壁110,
后盖20,底壁210,前表面220,
容纳腔30,围骨310,过线孔311,避让槽312,嵌入槽313,隔离腔340,
柔性电路板40,
点胶密封圈50,
移动终端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及移动终端200。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在此使用的“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如手机);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包括:前盖10、后盖20、柔性电路板40和点胶密封圈50。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后盖20与前盖10限定出容纳腔30,容纳腔30内设有沿容纳腔30周向方向延伸的围骨310。围骨310可以形成环形围骨310,围骨310与容纳腔30的底壁210、顶壁110限定出隔离腔340,隔离腔340内可以放置移动终端200的主板、电池等与液体、灰尘接触后易被损坏的部件。通过在容纳腔30的周向方向设置围骨310,并结合容纳腔30的顶壁110、底壁210可限定出一个密闭的隔离腔340,防止液体、灰尘等杂质进入到隔离腔340内,从而可以使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具有良好的防水防尘效果。
如图3和图4所示,围骨310上设有过线孔311,柔性电路板40的一端位于隔离腔340内,另一端穿过过线孔311伸出至隔离腔340外,从而实现隔离腔340内部与隔离腔340外部之间的通讯连接,以实现对移动终端200不同功能的操作。需要说明的是,柔性电路板40可以与移动终端200的主板、外接部件连接,例如,柔性电路板40的位于隔离腔340内的一端可以与移动终端200的主板连接,柔性电路板200的位于隔离腔340外的另一端可以与移动终端200的外接部件(如外接按键、耳机座、电源接口座等)连接。点胶密封圈50位于过线孔311的开口处且环绕贴设在柔性电路板40的外周壁上以将柔性电路板40密封固定在过线孔处311,点胶密封圈50可以对柔性电路板40与过线孔311的连接位置处进行密封,防止液体、灰尘等杂质通过过线孔311进入到隔离腔340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在过线孔311的开口处,通过在柔性电路板40的外周壁上环绕贴设点胶密封圈50,可以将柔性电路板40稳定固定在过线孔处311,并且点胶密封圈50可以对过线孔311进行密封,防止液体、灰尘等杂质通过过线孔311进入到隔离腔340内,由此可以使过线孔311位置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的整体的防水防尘效果,进而提高了产品的整体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中所示,部分围骨310朝向隔离腔340内弯折以形成避让槽312。由此,便于移动终端200其他外接部件的布局和安置,如耳机座、USB座、侧键等外接部件。例如图1中示例所示,在后盖20的前表面220上,沿后盖20的周向方向设置有一圈围骨310,即环形围骨310,结合顶壁110和底壁210形成环形的隔离腔340,在环形围骨310的下端形成有两个向隔离腔340内弯折(图1中所示的向上弯折)的避让槽312,用以安置耳机座和USB座,在围骨310的左上方设置有一个向隔离腔340内弯折(图1中所示的向右弯折)的避让槽312,用以安置侧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围骨310注塑形成在前盖10和后盖20中的一个上。也就是说,围骨310可以注塑形成在后盖20上;当然,围骨310也可以注塑形成在前盖10上。例如,图1和图2中示例所示,围骨310注塑形成在后盖20上。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围骨310则注塑形成在前盖10上,由此可以简化围骨310的加工过程,降低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点胶密封圈50为防水密封圈。防水密封圈具有良好的防水防尘效果,可以有效防止液体、灰尘等杂质通过过线孔311进入到隔离腔340内,从而增强了过线孔311位置处的密封性,进而提高了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的防水防尘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柔性电路板40与过线孔311的内周壁之间注塑形成有胶粘层。由此,可以将柔性电路板40稳定、牢靠地安装在过线孔311内,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过线孔311处的密封性,进而增强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的防水防尘效果。值得理解的是,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通过围骨310、顶壁110和底壁210形成密闭的隔离腔340,在过线孔311的位置处最容易进水进尘,而且,过线孔311的位置处需要穿过柔性电路板40实现隔离腔340内部与隔离腔340外部之间的通讯连接,水或灰尘容易通过过线孔311进入到隔离腔340内,造成隔离腔340内零部件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导致移动终端200的损坏,因此,需要进一步增强过线孔311位置处的密封性,通过在柔性电路板40和过线孔311内壁之间设置胶粘层,可以进一步提高过线孔311位置处的密封效果,从而进一步增强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的防水防尘效果。
进一步地,胶粘层可以为防水密封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可以通过注塑的工艺在柔性电路板40与过线孔311的内周壁之间构造成防水胶粘层,由此可以简化壳体组件100的加工过程。并可以进一步地增强过线孔311处的防水效果。防水密封层可以有效防止液体、灰尘等杂质流入到隔离腔340内部,保护隔离腔340内的零部件不被破坏,从而使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点胶密封圈50为一个且位于过线孔311的靠近隔离腔340的内端或远离隔离腔340的外端。也就是说,点胶密封圈50可以设置在过线孔311靠近隔离腔340的内端位置,也可以设置在过线孔311远离隔离腔340的外端位置,只要可以使过线孔311处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即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过线孔311的内端和外端”是根据过线孔311相对于隔离腔340的位置定义的:过线孔311上位于隔离腔340内的一端为内端,过线孔311上位于隔离腔340外的一端为外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点胶密封圈50可以为两个且分别位于过线孔311的两端。即在过线孔311的内端和外端同时设置点胶密封圈50。由此,可以进一步增强过线孔311位置处的密封性,进而提高了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的整体防水防尘效果。同样,这里所述的“过线孔311的内端和外端”是根据过线孔311相对于隔离腔340的位置定义的:过线孔311的位于隔离腔340内的一端为过线孔311的内端,过线孔311的位于隔离腔340外的一端为过线孔311的外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围骨310上设有用于收容点胶密封圈50的嵌入槽313。由此,可以将点胶密封圈50设置在嵌入槽313内,可以有效防止点胶密封圈50与其他部件间发生干涉而影响点胶密封圈50的密闭性,从而进一步加强了过线孔311处的防水防尘效果。
下面参照图1-图6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如图1-图6所示,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包括:前盖10、后盖20、柔性电路板40和点胶密封圈50。
其中,后盖20与前盖10限定出容纳腔30,在后盖20的前表面220上设置有沿容纳腔腔30周向方向延伸的围骨310。围骨310可以形成环形围骨310,围骨310与容纳腔30的底壁210、顶壁110限定出隔离腔340,隔离腔340内可以放置移动终端200的主板、电池等与液体、灰尘接触后易被损坏的部件。通过在容纳腔30的周向方向设置围骨310,并结合容纳腔30的顶壁110、底壁210可限定出一个密闭的隔离腔340,防止液体、灰尘等杂质进入到隔离腔340内,从而可以使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具有良好的防水防尘效果。
如图1中所示,部分围骨310朝向隔离腔340内弯折以形成避让槽312。由此,便于移动终端200其他外接部件的布局和安置,如耳机座、USB座、侧键等外接部件。例如图1中示例所示,在环形围骨310的下端形成有两个向隔离腔340内弯折(图1中所示的向上弯折)的避让槽312,用以安置耳机座和USB座,在围骨310的左上方设置有一个向隔离腔340内弯折(图1中所示的向右弯折)的避让槽312,用以安置侧键。
如图3和图4所示,围骨310上设有过线孔311,柔性电路板40的一端位于隔离腔340内,另一端穿过过线孔311伸出至隔离腔340外,从而实现隔离腔340内部与隔离腔340外部之间的通讯连接,以实现对移动终端200不同功能的操作。需要说明的是,柔性电路板40可以与移动终端200的主板、外接部件连接,例如,柔性电路板40的位于隔离腔340内的一端可以与移动终端200的主板连接,柔性电路板40的位于隔离腔340外的另一端可以与移动终端200的外接部件(如外接按键、耳机座、电源接口座等)连接。
如图4所示,在过线孔311远离隔离腔340的外端设置有点胶密封圈50,点胶密封圈50环绕贴设在柔性电路板40的外周壁上以将柔性电路板40密封固定在过线孔311处,在过线孔311的位置处,围骨310上设置有收容点胶密封圈50的嵌入槽313。点胶密封圈50为防水密封圈,防水密封圈具有良好的防水防尘效果,可以有效防止液体、灰尘等杂质通过过线孔311进入到隔离腔340内,从而增强了过线孔311位置处的密封性,进而提高了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的防水防尘效果。
另外,在柔性电路板40与过线孔311的内周壁之间注塑形成有胶粘层。由此,可以将柔性电路板40稳定、牢靠地安装在过线孔311内,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过线孔311处的密封性,进而增强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的防水防尘效果。值得理解的是,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通过围骨310、顶壁110和底壁210形成密闭的隔离腔340,在过线孔311的位置处最容易进水进尘,而且,过线孔311的位置处需要穿过柔性电路板40实现隔离腔340内部与隔离腔340外部之间的通讯连接,水或灰尘容易通过过线孔311进入到隔离腔340内,造成隔离腔340内零部件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导致移动终端200的损坏,因此,需要进一步增强过线孔311位置处的密封性,通过在柔性电路板40和过线孔311内壁之间设置胶粘层,可以进一步提高过线孔311位置处的密封效果,从而进一步增强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的防水防尘效果。
进一步地,胶粘层可以为防水密封层,可以通过注塑的工艺在柔性电路板40与过线孔311的内周壁之间构造成防水胶粘层,由此可以简化壳体组件100的加工过程。并可以进一步地增强过线孔311处的防水效果。防水密封层可以有效防止液体、灰尘等杂质流入到隔离腔340内部,保护隔离腔340内的零部件不被破坏,从而使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由此,在过线孔311的开口处,通过在柔性电路板40的外周壁上环绕贴设点胶密封圈50,可以将柔性电路板40稳定固定在过线孔311处,并且点胶密封圈50可以对过线孔311进行密封,防止液体、灰尘等杂质通过过线孔311进入到隔离腔340内,由此可以使过线孔位311置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的整体的防水防尘效果,进而提高了产品的整体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00,移动终端200具有上述所述的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200可以是各种能够从外部获取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的设备,或者,移动终端200可以是各种内置有电池,并能够从外部获取电流对该电池进行充电的设备,例如,手机200(如图5中所示实施例)、平板电脑、计算设备或信息显示设备等。手机200仅为一种终端设备的举例,本实用新型并未特别限定,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于手机200、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机200可以包括射频电路、存储器、输入单元、无线保真(WiFi,wireless fidelity)模块、显示单元、传感器、音频电路、处理器、投影单元、拍摄单元、电池等部件。
其中,射频电路可用于在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处理;另外,将手机200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电路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
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2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2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2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具体地,输入单元可包括触控面板以及其他输入设备。触控面板,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上或在触控面板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并能接收处理器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除了触控面板,输入单元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200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可包括显示面板,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单元(LCD,Liquid CrystalDisplay)、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进一步的,触控面板可覆盖显示面板,当触控面板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
音频电路、扬声器和传声器可提供用户与手机2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由扬声器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处理后,经射频电路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200,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以便进一步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手机200通过WiFi模块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3示出了WiFi模块,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手机200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实用新型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是手机2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200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执行手机2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200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
另外,手机2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尽管未示出,手机200还可以包括蓝牙模块、传感器(比如姿态传感器、光传感器、还可配置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和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等,在此不再赘述。等,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手机200各个模块功能的实现以及各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需要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中运行,对防水防尘性能均有很高的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00,在过线孔311的开口处,通过在柔性电路板40的外周壁上环绕贴设点胶密封圈50,可以将柔性电路板40稳定固定在过线孔311处,并且点胶密封圈50可以对过线孔311进行密封,防止液体、灰尘等杂质通过过线孔311进入到隔离腔340内,由此可以使过线孔311位置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的整体的防水防尘效果,进而提高了产品的整体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外壳组件100包括:前盖10、柔性电路板40和点胶密封圈50。
具体而言,前盖10与后盖20限定出容纳腔30,前盖10具有过线孔311,柔性电路板40的一端位于前盖10内,另一端穿过过线孔311伸出至前盖10外,移动终端100的主板、电池等与液体、灰尘接触后易被损坏的部件放置在容纳腔30内,柔性电路板40的位于容纳腔30内的一端可以与移动终端200的主板连接,柔性电路板40的位于容纳腔30外的另一端可以与移动终端200的外接部件(如外接按键、耳机座、电源接口座等)连接。
在过线孔311远离容纳腔30的外端设置有点胶密封圈50,相应位置上,前盖10上设置有收容点胶密封圈50的嵌入槽313。点胶密封圈50环绕贴设在柔性电路板40的外周壁上以将柔性电路板40密封固定在过线孔311处。点胶密封圈50为防水密封圈,防水密封圈具有良好的防水防尘效果,可以有效防止液体、灰尘等杂质通过过线孔311进入到隔离腔340内,从而增强了过线孔311位置处的密封性,进而提高了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的防水防尘效果。
柔性电路板40与过线孔311的内周壁之间注塑形成有胶粘层。由此,可以将柔性电路板40稳定、牢靠地安装在过线孔311内,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过线孔311处的密封性,进而增强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的防水防尘效果。值得理解的是,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通过围骨310、顶壁110和底壁210形成密闭的隔离腔340,在过线孔311的位置处最容易进水进尘,而且,过线孔311的位置处需要穿过柔性电路板40实现隔离腔340内部与隔离腔340外部之间的通讯连接,水或灰尘容易通过过线孔311进入到隔离腔340内,造成隔离腔340内零部件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导致移动终端200的损坏,因此,需要进一步增强过线孔311位置处的密封性,通过在柔性电路板40和过线孔311内壁之间设置防水胶粘层,可以进一步提高过线孔311位置处的密封效果,从而进一步增强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的防水防尘效果。
进一步地,胶粘层可以为防水密封层,可以通过注塑的工艺在柔性电路板40与过线孔311的内周壁之间构造成防水胶粘层,由此可以简化壳体组件100的加工过程。并可以进一步地增强过线孔311处的防水效果。防水密封层可以有效防止液体、灰尘等杂质流入到隔离腔340内部,保护隔离腔340内的零部件不被破坏,从而使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在过线孔100的开口处,通过在柔性电路板40的外周壁上环绕贴设点胶密封圈50,可以将柔性电路板40稳定固定在过线孔311处,并且点胶密封圈50可以对过线孔311进行密封,防止液体、灰尘等杂质通过过线孔311进入到隔离腔340内,由此可以使过线孔311位置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200的外壳组件100的整体的防水防尘效果,进而提高了产品的整体性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盖;
后盖,所述后盖与所述前盖限定出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沿所述容纳腔周向方向延伸的围骨,所述围骨与所述容纳腔的底壁、顶壁限定出隔离腔,所述围骨上设有过线孔;
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位于所述隔离腔内,另一端穿过所述过线孔伸出至所述隔离腔外;和
点胶密封圈,所述点胶密封圈位于所述过线孔的开口处且环绕贴设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外周壁上以将所述柔性电路板密封固定在所述过线孔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围骨朝向所述隔离腔内弯折以形成避让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围骨注塑形成在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中的一个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密封圈为防水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过线孔的内周壁之间注塑形成有胶粘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层为防水密封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密封圈为一个且位于所述过线孔的靠近所述隔离腔的内端或远离所述隔离腔的外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密封圈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过线孔的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围骨上设有用于收容所述点胶密封圈的嵌入槽。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
11.一种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盖,所述前盖具有过线孔;
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位于所述前盖内,另一端穿过所述过线孔伸出至所述前盖外;和
点胶密封圈,所述点胶密封圈位于所述过线孔的开口处且环绕贴设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外周壁上以将所述柔性电路板密封固定在所述过线孔处。
CN201621198034.7U 2016-11-04 2016-11-04 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及移动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81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98034.7U CN206181018U (zh) 2016-11-04 2016-11-04 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98034.7U CN206181018U (zh) 2016-11-04 2016-11-04 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81018U true CN206181018U (zh) 2017-05-17

Family

ID=58681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98034.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81018U (zh) 2016-11-04 2016-11-04 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810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45861A1 (en) * 2016-09-09 2018-03-1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obile terminal, housing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45861A1 (en) * 2016-09-09 2018-03-1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obile terminal, housing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0353439B2 (en) 2016-09-09 2019-07-16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obile terminal, housing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33994U (zh) 终端显示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8401902U (zh) 终端显示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8158661U (zh) 终端显示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7818883U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734092A (zh) 移动终端
CN103025107A (zh) 电子设备
CN208723945U (zh) 电子设备
CN206542623U (zh) 电路板组件及终端
CN208724292U (zh) 电子设备
CN206181117U (zh) 终端的外壳组件及终端
CN206195877U (zh) 终端的外壳组件及终端
CN206332181U (zh) 导电盖体、壳体组件和终端
CN108712693A (zh)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206379969U (zh) 终端的按键组件及终端
CN207543153U (zh) 移动终端
CN206181018U (zh) 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7491154U (zh) 电子设备的外壳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6149254U (zh) 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7116812U (zh) Pcb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终端
CN208445624U (zh) 电子设备
CN108259647A (zh) 光感器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CN208723946U (zh) 电子设备
CN207820360U (zh) 电子装置
CN207782906U (zh) 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7070446U (zh) Pcb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