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48382U - 一种微型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型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48382U
CN206148382U CN201621095690.4U CN201621095690U CN206148382U CN 206148382 U CN206148382 U CN 206148382U CN 201621095690 U CN201621095690 U CN 201621095690U CN 206148382 U CN206148382 U CN 2061483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circuit breaker
miniature circuit
component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9569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国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Boao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范国平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范国平 filed Critical 范国平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483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483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12Automatic release mechanisms with or without manual relea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66Power reset mechanisms
    • H01H71/70Power reset mechanisms actuated by electric motor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微型断路器,包括壳体以及分别连接在壳体上的电机、变速箱、突跳触头组件、手柄组件、传动连接组件和静触点部,电机与变速箱连接并带动变速箱转动,变速箱与传动连接组件相连接并带动传动连接组件转动,传动连接组件具有脱离位置和带动位置,于脱离位置,传动连接组件与手柄组件分离;于带动位置,传动连接组件与手柄组件挂接并带动手柄组件运动,手柄组件与突跳触头组件相连接并带动突跳触头组件的动触点部与静触点部接触以合闸。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断路器,各部分布局合理,节省空间,使微型断路器整体外观及尺寸符合规范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微型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断路器,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结构更紧凑的微型断路器。
背景技术
微型断路器是建筑电气终端配电装置引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终端保护电器。微型断路器由分合闸机构、触点、保护装置、灭弧系统等组成。其工作原理为:利用保护装置(脱扣器)和电流热组件实现过载和短路保护,当电流热组件中的线圈通过的电流大于设定的电流值时,电磁脱扣器的动铁芯动作,推动打击杆撞击操作机构,使操作机构解锁,使断路器分闸进而断开电路,从而实现对电路的过载和短路保护。当电路故障排出后,再通过分合闸机构进行合闸操作从而接通电路。目前,我国现今使用的最多的微型断路器为手动分合闸式,通过手动拨动分合闸机构就可以对电路进行通断操作。手动分合闸式微型断路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并且不需要额外的电能,因而可以在无电能的情况下进行分合闸操作,被广泛应用于旧电网中。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家电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作为保护电器的普通微型断路器,也急需加装智能控制系统。为了与广泛应用的手动分合闸式普通微型断路器相匹配,现在,主要在普通微型断路器一侧新增一个可以远程控制的智能微型断路器,智能型微型断路器根据输入控制信号来驱动其他普通微型断路器进行分合闸操作。
《电能表外置断路器技术规范》中对断路器的外形尺寸进行了严格的规范限定,其中,限定智能微型断路器与普通微型断路器的外形形状及尺寸相一致,以保证外观的一致性,并且方便进行大规模的断路器终端设备更换。
但是,现有技术的智能微型断路器由于增加了智能控制装置,其尺寸一般比普通微型断路器尺寸大,外形上也不一致,无法直接使用,例如公告号为CN205004283U的中国专利,以及公告号为CN205028865U的中国专利,使用前需先对放置微型断路器的基础设备进行适应性改造,前期投入大、工期长,不利于智能电网推进进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布局紧凑的微型断路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断路器,包括壳体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壳体上的电机、变速箱、突跳触头组件、手柄组件、传动连接组件和静触点部,所述电机与所述变速箱连接并带动所述变速箱转动,所述变速箱与所述传动连接组件相连接并带动所述传动连接组件转动,所述传动连接组件具有脱离位置和带动位置,于脱离位置,所述传动连接组件与所述手柄组件分离;于带动位置,所述传动连接组件与所述手柄组件挂接并带动所述手柄组件运动,所述手柄组件与所述突跳触头组件相连接并带动所述突跳触头组件的动触点部与所述静触点部接触以合闸。
上述微型断路器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连接组件包括齿轮挂接件,所述手柄组件包括手柄挂钩,于带动位置,所述齿轮挂接件与所述手柄挂钩挂接带动所述手柄组件转动。
上述微型断路器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壳体主体和连接在所述壳体主体上的第一壳体轴,所述手柄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轴上。
上述微型断路器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壳体主体上的第二壳体轴,所述突跳触头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轴上,所述第二壳体轴与第一壳体轴平行。
上述微型断路器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壳体主体上的第三壳体轴,所述传动连接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三壳体轴上,所述第三壳体轴与第一壳体轴平行。
上述微型断路器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位于所述传动连接组件的下方。
上述微型断路器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突跳触头组件具有摆动件,所述壳体具有摆动槽,所述摆动件位于所述摆动槽中。
上述微型断路器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变速箱上。
上述微型断路器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具有电机输出轴,所述变速箱具有变速箱输出轴,所述变速箱输出轴与所述电机输出轴平行且上下设置。
上述微型断路器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变速箱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壳体轴相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断路器,各部分布局合理,节省空间,使微型断路器整体外观及尺寸符合规范要求。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断路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断路器的布局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断路器的布局示意图(二)。
其中,附图标记
10 微型断路器
100 电机
200 变速箱
210 蜗杆
300 传动连接组件
310 齿轮挂接件
320 传动轴
330 传动齿轮
340 弹性件
400 手柄组件
410 手柄挂钩
420 手柄主体
430 手柄轴
500 突跳触头组件
510 动触点部
520 摆动件
530 连接件
800 静触点部
11 壳体
11a 壳体主体
11b 第一壳体轴
11c 第二壳体轴
11d 第三壳体轴
11e 孔
11f 摆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微型断路器的外形尺寸是国家标准尺寸,所以微型断路器的外形尺寸决定了其内部空间。内部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对微型断路器功能的实现起到决定性作用,尤其是自动合闸微型断路器,更要布局合理,才能给集成电路和电源省出足够空间实现其自动化功能。
如图1至图3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断路器10包括壳体11、电机100、变速箱200、传动连接组件300、手柄组件400、突跳触头组件500和静触点部800。电机100、变速箱200、传动连接组件300、手柄组件400、突跳触头组件500和静触点部800分别位于壳体11内,各部分协同工作,且布局紧凑合理,保证微型断路器10外形尺寸符合规范要求。
具体地,其中,电机100与变速箱200连接,并电机100带动变速箱200转动。变速箱200与传动连接组件300相连接,并变速箱200带动传动连接组件300转动。
变速箱200带动传动连接组件300转动的转动周期中具有脱离期和带动期,于脱离期中,传动连接组件300与手柄组件400分离;于带动期中,传动连接组件300与手柄组件400挂接并带动手柄组件400运动,手柄组件400与突跳触头组件500相连接并带动突跳触头组件500的动触点部510与静触点部800接触以进行合闸。
其中,传动连接组件300具有脱离位置和带动位置,在脱离期时,传动连接组件300对应位于脱离位置,在带动期时,传动连接组件300对应位于带动位置。传动连接组件300于脱离位置时,传动连接组件300与手柄组件400分离;传动连接组件300于带动位置时,传动连接组件300与手柄组件400挂接并带动手柄组件400运动。
传动连接组件300包括齿轮挂接件310,手柄组件400包括手柄挂钩410,于带动期中,齿轮挂接件310与手柄挂钩410挂接,传动连接组件300运动时带动手柄组件400转动。于脱离期中,齿轮挂接件310与手柄挂钩410分离,传动连接组件300运动时不会带动手柄组件400运动。
壳体11包括壳体主体11a和连接在壳体主体11a上的第一壳体轴11b,手柄组件400连接在第一壳体轴11b上。
壳体11还包括连接在壳体主体11a上的第二壳体轴11c,突跳触头组件500连接在第二壳体轴11c上,第二壳体轴11b与第一壳体轴11c平行。
壳体11还包括连接在壳体主体11a上的第三壳体轴11d,传动连接组件300连接在第三壳体轴11d上,第三壳体轴11d与第一壳体轴11b和第二壳体轴11c平行。
可见,连接手柄组件400的第一壳体轴11b、连接突跳触头组件500的第二壳体轴11c以及连接传动连接组件300的第三壳体轴11d相互平行。且,第一壳体轴11b位于第三壳体轴11d之上。
电机100固定在变速箱200上,且变速箱200连接在电机100的一侧。壳体11具有孔11e,变速箱200通过孔11e固定在壳体主体11a上。
其中,电机100具有电机输出轴,变速箱200具有变速箱输出轴,变速箱200的变速箱输出轴与电机100的电机输出轴平行且上下设置。且变速箱200的变速箱输出轴与第一壳体轴11b、第二壳体轴11c以及第三壳体轴11d相垂直。
电机100通过变速箱200与传动连接组件300相连,且电机100位于传动连接组件300的下方。
更具体地,变速箱200包括蜗杆210,蜗杆210的蜗杆轴即为变速箱输出轴,电机100的电机输出轴与蜗杆210的蜗杆轴平行,且电机100的电机输出轴位于变速箱200的蜗杆轴的下方。
传动连接组件300还包括传动轴320和传动齿轮330,传动轴320连接在壳体11的第三壳体轴11d上,齿轮挂接件310和传动齿轮330分别连接在传动轴320上,传动齿轮330与蜗杆210啮合。变速箱200的蜗杆210受电机100驱动转动,蜗杆210带动传动齿轮330转动,传动齿轮330通过传动轴320带动齿轮挂接件310转动。
手柄组件400还包括手柄主体420和手柄轴430,手柄挂钩410转动连接在手柄主体420上,手柄轴430连接在手柄主体420上,且手柄轴430与第一壳体轴11b相连。其中,手柄组件400的手柄主体420与突跳触头组件500通过连接件530相连接。
传动连接组件300于脱离期内转动时,齿轮挂接件310与手柄挂钩410没有连接关系。当传动连接组件300转动至带动期时,齿轮挂接件310与手柄挂钩410的开口相挂接,传动连接组件300转动时,齿轮挂接件310带动手柄挂钩410向上移动,手柄挂钩410带动手柄主体420绕手柄轴430的轴心线转动,手柄组件400通过连接件530带动突跳触头组件500的动触点部510与静触点部800接触以合闸。
另,变速箱200的箱体与手柄挂钩410之间还具有弹性件340,弹性件340将手柄挂钩410压紧在齿轮挂接件310上,以使齿轮挂接件310与手柄挂钩410在带动期能够顺利挂接。
突跳触头组件500还具有摆动件520,壳体11具有摆动槽11f,摆动件520位于摆动槽11f中。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微型断路器,包括壳体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壳体上的电机、变速箱、突跳触头组件、手柄组件、传动连接组件和静触点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与所述变速箱连接并带动所述变速箱转动,所述变速箱与所述传动连接组件相连接并带动所述传动连接组件转动,所述传动连接组件具有脱离位置和带动位置,于脱离位置,所述传动连接组件与所述手柄组件分离;于带动位置,所述传动连接组件与所述手柄组件挂接并带动所述手柄组件运动,所述手柄组件与所述突跳触头组件相连接并带动所述突跳触头组件的动触点部与所述静触点部接触以合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连接组件包括齿轮挂接件,所述手柄组件包括手柄挂钩,于带动位置,所述齿轮挂接件与所述手柄挂钩挂接带动所述手柄组件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体主体和连接在所述壳体主体上的第一壳体轴,所述手柄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微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壳体主体上的第二壳体轴,所述突跳触头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轴上,所述第二壳体轴与第一壳体轴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微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壳体主体上的第三壳体轴,所述传动连接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三壳体轴上,所述第三壳体轴与第一壳体轴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位于所述传动连接组件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跳触头组件具有摆动件,所述壳体具有摆动槽,所述摆动件位于所述摆动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微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变速箱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微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具有电机输出轴,所述变速箱具有变速箱输出轴,所述变速箱输出轴与所述电机输出轴平行且上下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微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壳体轴相垂直。
CN201621095690.4U 2016-09-12 2016-09-29 一种微型断路器 Active CN20614838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84869 2016-09-12
CN201610818486 2016-09-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48382U true CN206148382U (zh) 2017-05-03

Family

ID=5862025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95690.4U Active CN206148382U (zh) 2016-09-12 2016-09-29 一种微型断路器
CN201610866507.4A Pending CN107818893A (zh) 2016-09-12 2016-09-29 一种微型断路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66507.4A Pending CN107818893A (zh) 2016-09-12 2016-09-29 一种微型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06148382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18893A (zh) 2018-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44234B (zh) 一种微型断路器控制器的分合闸动作结构
CN207993787U (zh) 紧凑型自动合闸断路器
CN107968025B (zh) 紧凑型自动合闸断路器
CN206148389U (zh) 一种微型断路器及其灭弧件
CN206148382U (zh) 一种微型断路器
CN206148384U (zh) 一种微型断路器及其自动跳闸装置
CN206961765U (zh) 一种微型断路器
CN206958172U (zh) 变速箱组件以及包括该变速箱组件的微型断路器
CN105374643B (zh) 一种电能表外置断路器的电动操作机构
CN206148377U (zh) 一种微型断路器及其手柄传动连接组件
CN205282412U (zh) 一种电能表外置断路器中分闸操作机构
CN202454507U (zh) 自动重合闸断路器操作机构
CN206148302U (zh) 一种微型断路器及其变速箱组件
CN204991625U (zh) 一种微型断路器控制装置分闸结构
CN214708462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力电子元器件
CN106356254B (zh) 一种连杆式接线端子
CN204577305U (zh) 一种隔离开关
CN209282154U (zh) 一种电动操作装置驱动脱扣联动机构
CN206148388U (zh) 一种微型断路器及其突跳触头组件
CN108807094B (zh) 一种微型断路器
CN206961767U (zh) 一种微型断路器及其手自转换组件
CN206893471U (zh) 一种可远程控制的电路开关
CN206961776U (zh) 一种微型断路器及手柄自动合闸组件
CN201616400U (zh) 一种低压小型断路器
CN215342476U (zh) 一种永磁断路器手动分闸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05

Address after: 101102 No.11 Huanjing Road, Jinqia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base, Tongzhou Park, Zhongguanc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Tongzh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HUAWEI BOAO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Room 101, building 168, Dongfang Taiyang City,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Fan Guop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