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40939U - 一种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40939U
CN206140939U CN201621082831.9U CN201621082831U CN206140939U CN 206140939 U CN206140939 U CN 206140939U CN 201621082831 U CN201621082831 U CN 201621082831U CN 206140939 U CN206140939 U CN 2061409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vention
tubing
preparation facilities
heater block
tub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8283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齐欧
张劼
周磊
姜洪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imally Invasive Investment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icroport Med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icroport Med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icroport Med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8283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409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409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409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所述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包括框架、设置于所述框架上的运动单元、用于容置并加热介入管材组件的加热部件,所述运动单元使所述加热部件与介入管材组件相对运动。通过加热部件对容置其内的介入管材组件进行加热实现介入管材的制备,加热部件是以介入管材组件的周向作为加热面,相比采用热熔风枪而言,增加了有效热场面积;此外,配合运动单元改变加热部件的位置,从而实现对介入管材组件不同位置进行均匀加热,提高了制备效率的同时,还有效的避免了采用热熔风枪时受手工操作稳定性影响,出现热场的控制精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的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介入管材作为一类重要的医疗器械部件。例如导引导管,作为介入治疗时的传送通道,在手术中起到传送后续器械、对后续器械使用的支持、监测血流动力学及注射造影剂等方面的作用。
由于手术的复杂性对介入管材有多方面的性能要求,采用纯介入管材很难全面满足,因此,介入管材一般都是由多种材料复合而成。例如,导引导管沿轴线方向包括四段组件,具体为:超软的X光可视头端(也称谓安全区)、柔软的同轴段(柔软区、传送区)、中等硬度的抗折段(支撑区)、以及牢固的扭控段(扭控区、推送区)。一些介入管材组件为三种不同材料同轴布置形成。具体而言,所述组件周向上包括:最外层是特殊的聚乙烯塑料材质,它决定导引导管的形状、硬度和与血管内壁的摩擦力;中层是由12~16根钢丝编制结构,使导管腔不会塌陷并抗折断;最内层为尼龙PTFE涂层,以减少导丝、球囊、支架与导引导管内腔的摩擦阻力,并预防血栓形成。
在制备上述导引导管时,组成导引导管的四段组件需要焊接构成导引导管整体,三层不同材料同轴布置的组件需要热缩连接。传统的方法是用热熔风枪吹各段的焊接区段与热缩区域,主要利用热熔风枪的加热板或加热丝生成热风使被焊接的对接面熔化,再通过压力使对接面连接达到焊接牢固的目的。
但是,该方法存在的不足在于:
1、热场面积小,热缩或焊接的效率不高;
2、无法提供导引导管类产品热缩或焊接需求的均匀稳定的热场;
3、提高的热场需要手工控制,稳定性差。
针对采用热熔风枪焊接或热缩介入管材存在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采用热熔风枪制备介入管材,存在热场面积小、均匀性及稳定性差的现象,导致制备介入管材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所述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包括:框架、设置于所述框架上的运动单元、用于容置并加热介入管材组件的加热部件,所述运动单元使所述加热部件与介入管材组件相对运动。
可选的,在所述的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中,所述加热部件包括导热管及套接于所述导热管的加热器,所述导热管沿轴向设有容纳所述介入管材组件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与所述介入管材组件的外径相匹配。
可选的,在所述的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中,所述导热管包括固定导热管及间隙配合于所述固定导热管内侧的可拆卸导热管,所述固定导热管的内径为固定值,所述可拆卸导热管沿轴向设置所述第一通孔。
可选的,在所述的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中,所述可拆卸导热管的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比所述介入管材组件的外径大1~3mm。
可选的,在所述的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加热部件外侧的隔热部件。
可选的,在所述的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中,还包括热电偶和温控器,所述热电偶与所述加热部件连接,所述温控器与所述热电偶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的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中,还包括上导引部件和下导引部件,所述上导引部件和所述下导引部件分别位于所述加热部件的上侧和下侧。
可选的,在所述的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中,所述上导引部件和所述下导引部件均与所述加热部件间隔分布。
可选的,在所述的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中,所述上导引部件和所述下导引部件均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同轴布置,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大于等于所述介入管材组件的外径。
可选的,在所述的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框架上的固定部件,所述介入管材组件的一端被固定部件固定于所述框架上,所述介入管材组件的另一端为自由悬垂或被另一固定部件固定。
可选的,在所述的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中,还包括与所述运动单元连接的壳体,所述加热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可选的,在所述的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中,所述运动单元包括:运动导轨及设置于所述运动导轨上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所述壳体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的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中,还包括与所述运动单元连接的电机,与所述电机连接的驱动器,与驱动器连接的可编程控制器,所述可编程控制器通过驱动器控制驱动电机,进而控制运动单元的运动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中,所述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包括框架、设置于所述框架上的运动单元、用于容置并加热介入管材组件的加热部件,所述运动单元使所述加热部件与介入管材组件相对运动。通过加热部件对容置其内的介入管材组件进行加热实现介入管材的制备,加热部件是以介入管材组件的周向作为加热面,相比采用热熔风枪而言,增加了有效热场面积;此外,配合运动单元改变加热部件的位置,从而实现对介入管材组件不同位置进行均匀加热,提高了制备效率的同时,还有效的避免了采用热熔风枪时受手工操作稳定性影响,出现热场的控制精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介入管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另一介入管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加热部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导热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加热部件、上导引部件、下导引部件及隔热部件相互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导引部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框架1;运动导轨2;壳体3;加热部件4;导热管40;固定导热管400;可拆卸导热管401;加热器41;上导引部件5;第二通孔51;下导引部件6;固定部件7;介入管材组件8;内丝8a;介入管材内层材料8b、8b-1、8b-2、8b-n;热缩管8c;隔热部件9;加热腔体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介入管材8的制备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请参考图2,其为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包括:框架1、设置于所述框架1上的运动单元、用于容置并加热介入管材组件8的加热部件4,所述运动单元使所述加热部件4与介入管材组件8相对运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加热部件4的数量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如图2所示,在所述加热部件4的数量为多个时,可以同时对多个介入管材组件8进行处理,实现了量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请参考图3,所述加热部件4包括导热管40及套接于所述导热管40外的加热器41,所述导热管40沿轴向设有容纳介入管材组件8的第一通孔10。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与所述介入管材组件8的外径相匹配。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比所述介入管材组件8的外径大1~3mm。加热部件4为介入管材组件8提供均匀热场,相比热熔风枪而言,不仅提高了热场的稳定性,还增加了有效热场面积,提供了工作效率。
优选,如图4所示,所述导热管40包括固定导热管400及间隙配合于所述固定导热管400内侧的可拆卸导热管401,所述固定导热管400的内径为固定值,所述可拆卸导热管401沿轴向设有所述第一通孔10,类似,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与所述介入管材组件8的外径相匹配。优选的,所述可拆卸导热管401的第一通孔的直径比所述介入管材组件8的外径大1~3mm。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所述介入管材组件8的外径尺寸选择相应内径的可拆卸导热管401,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适用于多种外径尺寸的介入管材的制备。
较佳的,为了准确获知加热部件4产生的热场的热度,还设置有热电偶和温控器,所述热电偶与所述加热部件4连接,所述温控器与所述热电偶连接。,具体的,所述热电偶与所述导热管40连接,热电偶将热场的热度反馈给温控器,进而控制热场的温度,保证较佳的制备温度,提高介入管材的质量。
如图5所示,所述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加热部件外侧的隔热部件9,以避免加热部件的热量较快流失。当所述加热部件的数量为多个时,每个加热部件的外侧均设置有一隔热部件9。
请参考图5及图6,所述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还包括上导引部件5、下导引部件6,所述上导引部件5和所述下导引部件6分别位于所述加热部件4的上侧和下侧;其中,所述上导引部件5和所述下导引部件6均开设有第二通孔51,所述第二通孔51和所述第一通孔同轴线布置,所述第二通孔51的孔径大于等于所述介入管材组件8的外径。同样,每个加热部件对应一上导引部件5和一下导引部件6。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导引部件5和/或所述下导引部件6与所述加热部件4间隔分布,从而在加热部件4位置移动时,经过加热部件4加热制成的介入管材先冷却后再穿过上导引部件5或所述下导引部件6,以避免介入管材外表面受损。
进一步,所述上导引部件5和所述下导引部件6上的第二通孔51的两端均进行倒角处理,其作用是避免在介入管材组件8、制成的介入管材相对于上导引部件5和/或下导引部件6相对移动过程中,介入管材组件8、制成的介入管材的外径粗细差异(特别是接头处)导致与第二通孔51的尺寸不匹配而阻碍相对移动的问题。
请继续参考图2,所述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框架1上的固定部件7(优选为气动夹头)。制备前,所述介入管材组件8的一端被固定部件7固定于所述框架1上,所述介入管材组件8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上导引部件5上的第二通孔51、所述第一通孔10、所述下导引部件6上的第二通孔51,所述介入管材组件8的另一端可以为自由悬垂,也可以被另一固定部件7固定。
请参考图2,所述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运动单元1连接的壳体3;所述加热部件、所述隔热部件均设置于所述壳体3内,所述上导引部件5和所述下导引部件6设置于所述壳体3外侧。其中,所述运动单元包括运动导轨2及设置于所述运动导轨2上的移动块,具体的,所述壳体与移动块连接,因此当移动块移动时,会带动壳体3的位置变化,即可通过移动块位置的改变进而改变加热部件4相对于介入管材组件8的位置。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介入管材组件穿过加热部件,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至少一对第三通孔,每对第三通孔与所述加热部件同轴线布置,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径大于等于所述介入管材组件的外径。具体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同轴线布置,且三者的孔径都足以容纳所述介入管材组件。
为了使得移动块匀速可控的在运动导轨2上进行移动,相应的,所述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还设置有与所述运动单元连接的电机、与所述电机连接的驱动器、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通过驱动器控制驱动电机,进而控制运动单元的运动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连接运动导轨2,通过移动块驱动壳体移动,从而改变了加热部件4相对于介入管材组件8的位置。相比利用热熔风枪实现介入管材组件8可以提供更为稳定、可控的移动热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可以实现功能包括对介入管材组件的焊接处理,也可以对介入管材组件的热缩处理,以制备介入管材。该制备装置应用于不同的使用方法中,对于介入管材组件8的结构要求也有一定的差异。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对介入管材的热缩:
如图1a所示,所述介入管材组件8包括内丝8a、套接于所述内丝8a外侧的介入管材内层材料8b、套接于介入管材内层材料8b外侧的热缩管8c。内丝8a为金属材质,保证介入管材内层材料8b融化时仍能保持内径。进行热缩时:首先,将介入管材组件8通过固定部件夹持在框架上,将介入管材组件8穿过加热部件中的加热腔体,启动电机,加热部件向下移动至框架底部,停止电机。经过上述加热过程后,取出介入管材组件8,拔出内丝8a,介入管材内层材料8b和热缩管8c制备形成介入管材。显然,所述介入管材内层材料8b与制备得到的介入管材内部组成、结构类似,本实用新型没有特别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介入管材的性能要求确定介入管材内层材料8b的组成以及结构。
对介入管材的焊接:
如图1b所示,所述介入管材组件8包括内丝8a,介入管材内层材料8b-1、介入管材内层材料8b-2、…、介入管材内层材料8b-n和外套热缩管8c,其中介入管材内层材料8b-1、介入管材内层材料8b-2、…、介入管材内层材料8b-n依次套接在内丝8a上,热缩管8c套接在介入管材内层材料8b-1、介入管材内层材料8b-2、…、介入管材内层材料8b-n上。进行焊接时:首先,将介入管材组件8通过固定部件夹持在框架上,将介入管材组件8穿过加热部件中的加热腔体,启动电机,加热部件向下移动至框架底部,停止电机。经过上述加热过程后,拔出内丝8a,介入管材内层材料8b-1、介入管材内层材料8b-2、…、介入管材内层材料8b-n和热缩管8c制备形成介入管材。同上,各种介入管材内层材料与最终值得的介入管材的内部组成、结构类似。本实用新型对此没有特别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介入管材的性能要求确定各个介入管材内层材料的组成以及结构。
综上,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中,所述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包括框架、设置于所述框架上的运动单元、用于容置并加热介入管材组件的加热部件,所述运动单元使所述加热部件与介入管材组件相对运动。通过加热部件对容置其内的介入管材组件进行加热实现介入管材的制备,加热部件是以介入管材组件的周向作为加热面,相比采用热熔风枪而言,增加了有效热场面积;此外,配合运动单元改变加热部件的位置,从而实现对介入管材组件不同位置进行均匀加热,提高了制备效率的同时,还有效的避免了采用热熔风枪时受手工操作稳定性影响,出现热场的控制精确的问题。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3)

1.一种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设置于所述框架上的运动单元、用于容置并加热介入管材组件的加热部件,所述运动单元使所述加热部件与介入管材组件相对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件包括导热管及套接于所述导热管的加热器,所述导热管沿轴向设有容纳所述介入管材组件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与所述介入管材组件的外径相匹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包括固定导热管及间隙配合于所述固定导热管内侧的可拆卸导热管,所述固定导热管的内径为固定值,所述可拆卸导热管沿轴向设置所述第一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导热管的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比所述介入管材组件的外径大1~3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加热部件外侧的隔热部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电偶和温控器,所述热电偶与所述加热部件连接,所述温控器与所述热电偶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导引部件和下导引部件,所述上导引部件和所述下导引部件分别位于所述加热部件的上侧和下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引部件和所述下导引部件均与所述加热部件间隔分布。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引部件和所述下导引部件均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同轴布置,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大于等于所述介入管材组件的外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框架上的固定部件,所述介入管材组件的一端被固定部件固定于所述框架上,所述介入管材组件的另一端为自由悬垂或被另一固定部件固定。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运动单元连接的壳体,所述加热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单元包括:运动导轨及设置于所述运动导轨上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所述壳体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运动单元连接的电机,与所述电机连接的驱动器,与驱动器连接的可编程控制器,所述可编程控制器通过驱动器控制驱动电机,进而控制运动单元的运动状态。
CN201621082831.9U 2016-09-26 2016-09-26 一种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 Active CN2061409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82831.9U CN206140939U (zh) 2016-09-26 2016-09-26 一种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82831.9U CN206140939U (zh) 2016-09-26 2016-09-26 一种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40939U true CN206140939U (zh) 2017-05-03

Family

ID=58620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82831.9U Active CN206140939U (zh) 2016-09-26 2016-09-26 一种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409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22437B2 (en) Fluidic terminal
JP2009508729A (ja) 高圧チュービング
JP4775517B1 (ja) 熱交換器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DE102016112256A1 (de) Verfahren zum automatisierten Herstellen eines ein Diaphragma aufweisenden Glaskörpers
CN102744879B (zh) 一种氟塑料换热器的薄壁微管的焊接方法及装置
CN215440166U (zh) 一种通道澄清段法兰结构
CN206140939U (zh) 一种介入管材的制备装置
DE60307235T2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einer kunststoffleitung und einer kunststoffbuchse
CN114346021A (zh) 一种难变形材料管材的差温自由弯曲成形装置和方法
CN111962065A (zh) 一种用于核电高温散热的不锈钢管翅片的制造方法
CN113941767A (zh) 一种高碳钢惯性轴向摩擦焊接头低应力控制方法
CN113478049B (zh) 一种不锈钢微型管焊接工艺
CN205021042U (zh) 一种焊接装置
CN1988997A (zh) 合成树脂部件的加热夹具和热熔接装置以及合成树脂部件的热熔接方法
US20160023402A1 (en) Plastic weld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making medical device
JP6258545B1 (ja) 合成樹脂製管体の溶着装置
CN104044269B (zh) 制造连接组件尤其是用于色谱分析的流体连接组件的方法
JP5182629B2 (ja) 押し出しによる金属管の製造方法、マンドレル及び押出装置
KR100746539B1 (ko) 지그와 유도가열을 이용한 용접방법 및 용접장치
JP6503391B2 (ja) 樹脂材可塑化装置及び樹脂材可塑化方法
CN220219713U (zh) 医疗导管软头焊接模具
CN219883277U (zh) 一种导管尖端成型装置
JPH0337128A (ja) 光ファイバ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CN215390065U (zh) 一种医用peek喷淋管及其焊接工装
CN212286375U (zh) 一种用于不锈钢管内壁钎焊的焊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21

Address after: 201203 room B08, 21 / F, Zhangjiang building, No. 289, Chunxiao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Weiwei Investment Hol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 203 No. 501, Newton Road, Zhangjiang High-tech Park,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MICROPORT MEDICAL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203 room B08, 21 / F, Zhangjiang building, No. 289, Chunxiao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Minimally invasive Investment Holdings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3 room B08, 21 / F, Zhangjiang building, No. 289, Chunxiao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Weiwei Investment Holding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