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22349U - 一种斜面自锁机构及夹送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斜面自锁机构及夹送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22349U
CN206122349U CN201621008031.2U CN201621008031U CN206122349U CN 206122349 U CN206122349 U CN 206122349U CN 201621008031 U CN201621008031 U CN 201621008031U CN 206122349 U CN206122349 U CN 206122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ch roll
hole
fixed part
transmission shaft
power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0803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东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zh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Zhongzhong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Zhongzhong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Zhongzhong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0803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223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22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223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斜面自锁机构及夹送辊装置,属于高速线材轧制设备中的夹送辊领域,包括一传动轴和一夹送辊,夹送辊的内部上端设有一上固定端,上固定端的中心设有一上通孔,上通孔的内壁上设有一上键槽,夹送辊的内部下端设有一下固定端,下固定端的中心设有一下通孔,下通孔的内壁上设有一下键槽;传动轴的上部设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穿过上通孔,第二固定部穿过下通孔,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上设有由上至下贯通的轴键槽,轴键槽的上部与上键槽键连接,轴键槽的下部与下键槽键连接。本实用新型减少空转的情况发生,有效的保护夹送辊内部结构,减少更换夹送辊的频率,极大的增大了设备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斜面自锁机构及夹送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及高速线材轧制设备中的夹送辊领域,尤其是一种夹送辊装置的斜面自锁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钢铁需求,使我国的钢铁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尽管如此,仍不能满足消费需求,源源不断的产品流向市场。
目前由于车间工作量大,带钢源源不断的生产,在精轧机后,夹送辊磨损程度日益加大,夹送辊棍面一旦磨损到一定程度,产生空转,会发生堆钢事故。因此,轧钢车间要保证产品输送没有影响,必须及时更换夹送辊辊面。在辊面耐磨材料还没有完全耗尽的时候,夹送辊内部配合由于磨损失效,自身产生空转,不能将带钢及时输送到下一环节,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效率;设备在抢修时间短,影响整个生产线进度,员工操作起来很不方便,浪费时间,更加降低了生产线上的产品,影响企业的效益。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夹送辊装置的斜面自锁机构,改变了传统夹送辊内部的结构方式,极大的增大了设备使用寿命,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提高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夹送辊装置的斜面自锁机构,包括一传动轴和一夹送辊,所述夹送辊与传动轴同轴心设置。
所述夹送辊为空心结构,所述夹送辊的内部上端设有一上固定端,所述上固定端的中心设有一上通孔,所述上通孔为圆柱形结构,所述上通孔的内壁上设有一上键槽,所述夹送辊的内部下端设有一下固定端,所述下固定端的中心设有一下通孔,所述下通孔的横截面由下到上逐渐减小,所述下通孔的内壁上设有一下键槽;
所述传动轴的上部设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横截面由下到上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固定部的顶端与第一固定部的顶端相接,所述第一固定部穿过上通孔,所述第二固定部穿过下通孔,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上设有由上至下贯通的轴键槽,所述轴键槽的上部与上键槽键连接,所述轴键槽的下部与下键槽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夹送辊的外壁的材质为耐磨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耐磨材料为硬质合金。
进一步地,所述下固定端上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分布于下通孔的周围。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的顶端设有一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螺栓的边缘上设有卡槽,所述传动轴的顶端设有销孔,所述卡槽与销孔通过销钉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螺栓与上固定端之间设有一压盖和一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夹送辊装置,包括一驱动机构和上述的斜面自锁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驱动壳体和一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一输入轴,所述输入轴与驱动壳体通过轴承配合,所述输入轴的端部设有第一斜齿轮,所述传动轴的底部通过轴承固定于驱动壳体上,所述传动轴的中下部设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相配合,所述传动轴的中部与驱动壳体之间配合两个上下设置的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壳体的顶部设有一顶盖,所述传动轴的中部穿过顶盖。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壳体的底部设有一底盖,所述传动轴的底部通过轴承固定于驱动壳体的底盖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夹送辊的内部更换为斜面配合,利用夹送辊自身的重力,使得斜面由于磨损而变得越来越紧,通过定位键的作用以及斜面配合,减少空转的情况发生,有效的保护夹送辊内部结构,减少更换夹送辊的频率,极大的增大了设备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夹送辊装置的斜面自锁机构的夹送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送辊装置的斜面自锁机构的传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送辊装置的斜面自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送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动轴,2-夹送辊,3-上固定端,4-上通孔,5-上键槽,6-下固定端,7-下通孔,8-下键槽,9-通气孔,10-第一固定部,11-第二固定部,12-轴键槽,13-螺栓,14-卡槽,15-销孔,16-压盖,17-密封圈;18-驱动壳体,19-驱动电机,20-顶盖,21-底盖,22-底盖,23-第一斜齿轮,24-第二斜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 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夹送辊装置的斜面自锁机构,包括一传动轴1和一夹送辊2,夹送辊2与传动轴1同轴心设置,夹送辊2的外壁的材质为硬质合金。
夹送辊2为空心结构,夹送辊2的内部上端设有一上固定端3,上固定端3的中心设有一上通孔4,上通孔4为圆柱形结构,上通孔4的内壁上设有一上键槽5,夹送辊2的内部下端设有一下固定端6,下固定端6的中心设有一下通孔7,下通孔7的横截面由下到上逐渐减小,下通孔7的内壁上设有一下键槽8,下固定端6上设有通气孔9,通气孔9分布于下通孔7的周围;
传动轴1的上部设有第一固定部10和第二固定部11,第二固定部11的横截面由下到上逐渐减小,第二固定部11的顶端与第一固定部10的顶端相接,第一固定部10穿过上通孔4,第二固定部11穿过下通孔7,第一固定部10与第二固定部11上设有由上至下贯通的轴键槽12,轴键槽12的上部与上键槽5键连接,轴键槽12的下部与下键槽8键连接,传动轴1的顶端设有一螺栓13,螺栓13的边缘设有卡槽14,传动轴1的顶端设有销孔15,卡槽14与销孔15通过销钉固定,螺栓13与上固定端6之间设有一压盖16和一密封圈17。
如图4所示,一种夹送辊装置,包括一驱动机构和上述的斜面自锁机构,驱动机构包括一驱动壳体18和一驱动电机19,驱动壳体18的顶部设有一顶盖20,驱动壳体18的底部设有一底盖21,驱动电机19的输出端设有一输入轴22,输入轴22与驱动壳体18通过轴承配合,输入轴22的端部设有第一斜齿轮23,传动轴1的底部通过轴承固定于驱动壳体18的底盖21上,传动轴1的中下部设有第二斜齿轮24,第二斜齿轮24与第一斜齿轮23相配合, 传动轴1的中部穿过顶盖,传动轴1的中部与驱动壳体18之间配合两个上下设置的轴承。
本实用新型是实施过程:使用时,驱动电机19驱动输入轴22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斜齿轮23转动,第二斜齿轮24与第一斜齿轮23相配合,第二斜齿轮24转动,进而带动传动轴1转动,传动轴1与夹送辊2通过键连接,夹送辊2转动并工作。本实用新型将夹送辊的内部更换为斜面配合,利用夹送辊自身的重力,使得斜面由于磨损而变得越来越紧,通过定位键的作用以及斜面配合,减少空转的情况发生,有效的保护夹送辊内部结构,减少更换夹送辊的频率,极大的增大了设备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夹送辊装置的斜面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传动轴和一夹送辊,所述夹送辊与传动轴同轴心设置,
所述夹送辊为空心结构,所述夹送辊的内部上端设有一上固定端,所述上固定端的中心设有一上通孔,所述上通孔为圆柱形结构,所述上通孔的内壁上设有一上键槽,所述夹送辊的内部下端设有一下固定端,所述下固定端的中心设有一下通孔,所述下通孔的横截面由下到上逐渐减小,所述下通孔的内壁上设有一下键槽;
所述传动轴的上部设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横截面由下到上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固定部的顶端与第一固定部的顶端相接,所述第一固定部穿过上通孔,所述第二固定部穿过下通孔,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上设有由上至下贯通的轴键槽,所述轴键槽的上部与上键槽键连接,所述轴键槽的下部与下键槽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送辊装置的斜面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送辊的外壁的材质为耐磨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夹送辊装置的斜面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材料为硬质合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送辊装置的斜面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端上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分布于下通孔的周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送辊装置的斜面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的顶端设有一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夹送辊装置的斜面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的边缘上设有卡槽,所述传动轴的顶端设有销孔,所述卡槽与销孔通过销钉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夹送辊装置的斜面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与上固定端之间设有一压盖和一密封圈。
8.一种夹送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驱动机构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斜面自锁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驱动壳体和一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一输入轴,所述输入轴与驱动壳体通过轴承配合,所述输入轴的端部设有第一斜齿轮,所述传动轴的底部通过轴承固定于驱动壳体上,所述传动轴的中下部设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相配合,所述传动轴的中部与驱动壳体之间配合两个上下设置的轴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夹送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壳体的顶部设有一顶盖,所述传动轴的中部穿过顶盖。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夹送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壳体的底部设有一底盖,所述传动轴的底部通过轴承固定于驱动壳体的底盖上。
CN201621008031.2U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斜面自锁机构及夹送辊装置 Active CN206122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08031.2U CN206122349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斜面自锁机构及夹送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08031.2U CN206122349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斜面自锁机构及夹送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22349U true CN206122349U (zh) 2017-04-26

Family

ID=58567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08031.2U Active CN206122349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斜面自锁机构及夹送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223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35193U (zh) 内循环稀油润滑鼓形齿接轴
CN206122349U (zh) 一种斜面自锁机构及夹送辊装置
CN203646482U (zh) 波纹组合式空心轧辊
CN207324980U (zh) 一种重工机械用的球磨机
CN206054692U (zh) 一种带钢三叉区夹送辊减速机油箱防水密封装置
CN206028319U (zh) 一种万能轧机接轴托架
CN205570459U (zh) 一种高效便捷的石灰球磨机
CN208501387U (zh) 一种造纸用真空压榨辊
CN201330798Y (zh) 一种耐磨轴承座
CN109013698B (zh) 一种集中驱动式多道次有色金属轧机
CN207266884U (zh) 一种新型矿用球磨机圆筒筛
CN206549723U (zh) 一种对辊式制砂机的碾辊
CN207158197U (zh) 一种输送机用辊子
CN207139141U (zh) 前摆式螺旋焊管机组起落架双向快速装置
CN108193040A (zh) 高强度炉底辊
CN217599610U (zh) 一种改进型传动皮带机改向滚筒
CN217877111U (zh) 一种加热炉进出炉悬臂辊
CN206139265U (zh) 一种新型锤式搅碎机
CN204429411U (zh) 一种棒磨机
CN205887122U (zh) 可降低噪音的固体废料破碎机
CN205324356U (zh) 双辊系四辊轧机
CN211246783U (zh) 一种节能型干法连续式卧式球磨机
CN213118411U (zh) 一种新型生物质制粒机压轮润滑装置
CN218283190U (zh) 一种新式可导向、可拆解的输送辊道
CN208600461U (zh) 轧辊装配的辊箱壳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16, Jingxiang Road, Science Park, Beichen District, Tianjin, 300409

Patentee after: Zhongzhong Technology (Tianji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6, Jingxiang Road, Science Park, Beichen District, Tianjin, 300409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ZHONGZHONG SCIENCE TECHNOLOGY & ENGINEE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