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16504U - 一种基于铜排载体的电池模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铜排载体的电池模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16504U
CN206116504U CN201621038090.4U CN201621038090U CN206116504U CN 206116504 U CN206116504 U CN 206116504U CN 201621038090 U CN201621038090 U CN 201621038090U CN 206116504 U CN206116504 U CN 2061165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bar
battery
mainboard
structure based
attachment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3809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小民
郭鹏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lou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lou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lou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lou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3809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165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165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165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铜排载体的电池模组连接结构,涉及电池组领域。一种基于铜排载体的电池模组连接结构,包括多个电池单体和铜排,所述铜排将若干电池单体叠加串联或并联,所述电池单体具有两个极耳,所述铜排通过电池单体两个极耳与所述电池单体相连,所述电池极耳与所述铜排的连接处激光焊接。采用铜排做电池单体串联或并联载体,在电池单体极耳与铜排连接缝隙处进行激光焊接,增大了焊接面积,达到可靠的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连接结构提高生产效率,且生产过程安全可靠,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铜排载体的电池模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电池Pack自动化生产要求越来越高,在电池组中要实现各个电池直接的串并联,通常要采用铜或铝材料的软连接导体,然后通过螺丝固定或者超声焊接方式将它们连接。采用螺丝连接方式,生产效率低下,且在生产过程中容易造成短路打火,对工人产生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铜排载体的电池模组连接结构,采用铜排做电池单体串联或并联载体,实施自动化激光焊接,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铜排载体的电池模组连接结构,包括多个电池单体和铜排,所述铜排将若干电池单体叠加串联或并联,所述电池单体具有两个极耳,所述铜排通过电池单体两个极耳与所述电池单体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铜排上具有配合电池极耳的连接槽,每个连接槽的设置位置和电池极耳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电池极耳穿过所述铜排的连接槽并弯折与铜排相连。
优选的,所述电池极耳与所述铜排的连接处激光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铜排包括第一连接铜排,所述第一连接铜排具有第一主板,所述第一主板向一侧延伸若干个第一侧板,相邻第一侧板间设有第一隔离空间,所述第一隔离空间是配合电池极耳的连接槽,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第一定位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铜排包括第二连接铜排,所述第二连接铜排具有第二主板,所述第二主板向两侧延伸若干个第二侧板,相邻第二侧板间具有第二隔离空间,所述第二隔离空间是配合电池极耳的连接槽,所述第二主板与第二侧板的连通处均设有第二定位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铜排包括第三连接铜排,所述第三连接铜排具有第三主板,所述第三主板上开设有第一贯通槽,所述第一贯通槽是配合电池极耳的连接槽,所述第三主板上设有第三定位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铜排还包括安装铜排,所述安装铜排具有第四主板,所述第四主板的一端具有安装耳,所述第四主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贯通槽,所述第二贯通槽是配合电池极耳的连接槽,所述第四主板上设有第四定位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模组连接结构还包括电池外壳,所述电池外壳包括若干个电池限位边框和两个电池侧板,所述电池限位边框和电池侧板围成若干个容纳空腔,所述电池单体叠放在所述电池限位边框和电池侧板围成的容纳空腔中,所述电池限位边框上设有与铜排上定位通孔匹配的定位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基于铜排载体的电池模组连接结构,采用铜排做电池单体串联或并联载体,增大了焊接面积,达到可靠的电性连接。
在电池单体极耳与铜排连接缝隙处进行激光焊接,提高生产效率,且生产过程安全可靠,可以实现电池组大批量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单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铜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铜排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连接铜排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铜排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池与铜排的安装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单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铜排载体的电池模组连接结构,包括电池单体1,所述电池单体1的顶部具有左右对称的两个极耳11,所述极耳11顶部呈直角弯折,左右两个极耳11分别为电池单体的正极和负极。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铜排结构示意图,一种基于铜排载体的电池模组连接结构,包括铜排,所述铜排包括第一连接铜排21,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铜排21具有第一主板211,所述第一主板211向一侧延伸若干个第一侧板212,相邻第一侧板212间设有第一隔离空间213,每个第一侧板212上设有第一定位通孔214,所述第一隔离空间213是配合电池极耳11的连接槽。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铜排结构示意图,一种基于铜排载体的电池模组连接结构,所述铜排包括第二连接铜排22,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铜排22具有第二主板221,所述第二主板221向两侧延伸若干个第二侧板222,相邻第二侧板222间设有第二隔离空间223,所述第二主板221与第二侧板222的连通处设有第二定位通孔224,所示第二隔离空间223是配合电池极耳11的连接槽。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连接铜排结构示意图,一种基于铜排载体的电池模组连接结构,所述铜排包括第三连接铜排23,如图4所示,第三连接铜排23具有第三主板231,所述第三主板231上开有第一贯通槽232,所述第一贯通槽232是配合电池极耳11的连接槽,所述第三主板231上还设有第三定位通孔233。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铜排结构示意图,一种基于铜排载体的电池模组连接结构,所述铜排包括安装铜排24,所述安装铜排24具有第四主板241,所述第四主板241的一端具有安装耳242,所述第四主板241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贯通槽243,所述第二贯通槽243是配合电池极耳11的连接槽,所述第四主板241上设有定位通孔243。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池与铜排的安装示意图,如图6所示,一种基于铜排载体的电池模组连接结构,包括16×3个电池单体1和若干个铜排2,16×3个电池单体以16排3列排列叠放,以X轴方向为排,以Y轴方向为列,所述铜排2包括两个第一连接铜排21、八个第二连接铜排22,一个第三连接铜排23和两个安装铜排24,所述铜排2上具有若干个连接槽,所述铜排2安装在电池单体1的顶部,上述电池单体1顶部的极耳11穿过铜排2上的连接槽且电池单体1上极耳的直角弯折部分紧贴在铜排2上与铜排2相连,增大电池单体1与铜排2的接触面积,电池极耳11与铜排2的连接处采用激光焊接。两个第一连接铜排21分别安装在第1列电池单体1顶部左侧上,第1列电池单体1顶部左侧极耳11穿过第一连接铜排21相邻第一侧板212间的第一隔离空间213,极耳11的直角弯折部分紧贴在第一连接铜排21的第一侧板212上与第一连接铜排21相连接,第1列第1排至第1列第8排电池单体1通过一个第一连接铜排21相连接;第1列第9排电池单体1至第1列第16排电池单体1通过一个第一连接铜排21相连接。四个第二连接铜排22分别安装在第1列电池单体1顶部右侧和第2列电池单体1顶部左侧,第1列电池单体1顶部右侧极耳11穿过第二连接铜排22左侧相邻侧板222间的第二隔离空间223,极耳11的直角弯折部分紧贴在第二连接铜排22的第二侧板222上与第二连接铜排22相连,第2列电池单体1顶部左侧极耳11穿过第二连接铜排22右侧相邻侧板222间的第二隔离空间223,极耳11的直角弯折部分紧贴在第二连接铜排22的第二侧板222上与第二连接铜排22相连接,第1列每4排和相邻的第2列每4排分别通过一个第二连接铜排22相连接;四个第二连接铜排22分别安装在第2列电池单体1顶部右侧和第3列电池单体1顶部左侧上连接第2列电池单体1和第3列电池单体1,第2列电池单体1顶部右侧极耳11穿过第二连接铜排22左侧相邻第二侧板222间的第二隔离空间223,第3列电池单体1顶部左侧极耳11穿过第二连接铜排22右侧相邻第二侧板222间的第二隔离空间223,极耳11的直角弯折部分紧贴在第二连接铜排22的第二侧板222上与第二连接铜排22相连接,第2列每4排和相邻的第3列每4排分别通过一个第二连接铜排22相连接。一个第三连接铜排23安装在第3列第5排至第2列第12排的电池单体1顶部右侧,第3列第5排至第2列第12排的电池单体1顶部右侧极耳11穿过第三连接铜排23的第一贯通槽232,极耳11的直角弯折部分紧贴在第三连接铜排23的第一主板231上与第三连接铜排23相连接,第3列第5排至第2列第12排通过一个第三连接铜排23相连接。两个安装铜排24分别安装在第3列第1排至第4排电池单体1、第3列第13排至第16排电池单体1的顶部右侧,第3列第1排至第4排电池单体1顶部右侧极耳11分别穿过安装铜排24的第二贯通槽243,极耳11的直角弯折部分紧贴在安装铜排24的第二主板241上与安装铜排24相连接,第3列第1排至第4排电池单体1通过一个安装铜排24相连接;第3列第13排至第16排电池单体1顶部右侧极耳11分别穿过另一个安装铜排24的第二贯通槽243,极耳11的直角弯折部分紧贴在安装铜排24的第二主板241上与安装铜排24相连接,第3列第13排至第16排电池单体1通过一个安装铜排24相连接。上述电池极耳11与铜排2 的连接处均采用本实施例的电池模组连接结构,可以通过更改摆放电池单体的正反面,实现电池间的串联或并联。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一种基于铜排载体的电池模组连接结构,包括电池单体1和铜排2,还包括电池外壳3,所述电池外壳3包括若干电池限位边框31和两个电池侧板32,所述电池限位边框31和两个电池侧板32围成若干个容纳空腔,所述电池单体1叠放在所述电池限位边框31和电池侧板32围成的容纳空腔中,所述电池单体1顶部的电池极耳11穿过相邻电池限位边框31的缝隙,所述电池限位边框31上设有与铜排2上定位通孔匹配的定位柱311,铜排2通过定位柱311精准定位安装在电池单体1顶部的电池限位边框31顶部外侧。
一种基于铜排载体的电池模组连接结构,采用铜排做电池单体串联或并联载体,在电池单体极耳与铜排连接缝隙处进行激光焊接,增大了焊接面积,达到可靠的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连接结构提高生产效率,且生产过程安全可靠,可以实现电池组大批量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铜排载体的电池模组连接结构,包括多个电池单体和铜排,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将若干电池单体叠加串联或并联,所述电池单体具有两个极耳,所述铜排通过电池单体两个极耳与所述电池单体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铜排载体的电池模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上具有配合电池极耳的连接槽,每个连接槽的设置位置和电池极耳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电池极耳穿过所述铜排的连接槽并弯折与铜排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铜排载体的电池模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极耳与所述铜排的连接处激光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铜排载体的电池模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包括第一连接铜排,所述第一连接铜排具有第一主板,所述第一主板向一侧延伸若干个第一侧板,相邻第一侧板间设有第一隔离空间,所述第一隔离空间是配合电池极耳的连接槽,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第一定位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铜排载体的电池模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包括第二连接铜排,所述第二连接铜排具有第二主板,所述第二主板向两侧延伸若干个第二侧板,相邻第二侧板间具有第二隔离空间,所述第二隔离空间是配合电池极耳的连接槽,所述第二主板与第二侧板的连通处均设有第二定位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铜排载体的电池模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包括第三连接铜排,所述第三连接铜排具有第三主板,所述第三主板上开设有第一贯通槽,所述第一贯通槽是配合电池极耳的连接槽,所述第三主板上设有第三定位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铜排载体的电池模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还包括安装铜排,所述安装铜排具有第四主板,所述第四主板的一端具有安装耳,所述第四主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贯通槽,所述第二贯通槽是配合电池极耳的连接槽,所述第四主板上设有第四定位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铜排载体的电池模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连接结构还包括电池外壳,所述电池外壳包括若干个电池限位边框和两个电池侧板,所述电池限位边框和电池侧板围成若干个容纳空腔,所述电池单体叠放在所述电池限位边框和电池侧板围成的容纳空腔中,所述电池限位边框上设有与铜排上定位通孔匹配的定位柱。
CN201621038090.4U 2016-09-05 2016-09-05 一种基于铜排载体的电池模组连接结构 Active CN2061165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38090.4U CN206116504U (zh) 2016-09-05 2016-09-05 一种基于铜排载体的电池模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38090.4U CN206116504U (zh) 2016-09-05 2016-09-05 一种基于铜排载体的电池模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16504U true CN206116504U (zh) 2017-04-19

Family

ID=58518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38090.4U Active CN206116504U (zh) 2016-09-05 2016-09-05 一种基于铜排载体的电池模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1650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54332A (zh) * 2017-11-23 2018-05-18 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硬铝极片及电池模组
CN110767453A (zh) * 2019-11-15 2020-02-07 厦门鑫河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母排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电容母排
CN111244376A (zh) * 2020-01-12 2020-06-05 泰州天科电源系统有限公司 软包锂电池串并联一体化连接方式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54332A (zh) * 2017-11-23 2018-05-18 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硬铝极片及电池模组
CN110767453A (zh) * 2019-11-15 2020-02-07 厦门鑫河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母排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电容母排
CN111244376A (zh) * 2020-01-12 2020-06-05 泰州天科电源系统有限公司 软包锂电池串并联一体化连接方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16504U (zh) 一种基于铜排载体的电池模组连接结构
CN208256788U (zh)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模块
CN102751542A (zh) 锂离子电池组以及锂离子电池组组合
CN104157821A (zh) 一种动力电池箱及其pcb转接板
CN106935782B (zh) 一种电池单元及包括该电池单元的电池模块
CN106711363A (zh) 一种电池成组框架
CN206076351U (zh) 一种电池箱及其锂电池模组
JP2019024070A (ja) ソーラー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206248B (zh)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集成盖板
CN211350749U (zh) 一种电芯单体串并组合的电池pack
CN108666494A (zh) 一种柔性软包电池大模组成组结构
CN216162667U (zh) 一种盒体底部悬空的光伏接线盒
CN215933713U (zh) 电池模组
CN214176205U (zh) 电芯组件和电池模组
CN208538947U (zh) 一种柔性软包电池大模组成组结构
CN211062804U (zh) 一种新型串并联模块结构
CN204013384U (zh) 光伏接线盒
CN110854209A (zh) 一种基于接线盒应用的叠片组件电气结构
CN111710741A (zh) 一种光伏发电装置
CN210743956U (zh) 一种基于接线盒应用的叠片组件电气结构
CN218920376U (zh) 一种接线盒和光伏组件
CN206076350U (zh) 一种电池箱及其锂电池模组及单模块
CN216563431U (zh) 一种环形电连接软铜排及电池模组
CN219659108U (zh) 一种汇流排及电池模组
CN211531057U (zh) 一种防止汇流带焊接短路的光伏接线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