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15719U - 车辆防撞装置、可穿戴设备和防撞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辆防撞装置、可穿戴设备和防撞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15719U
CN206115719U CN201621196594.9U CN201621196594U CN206115719U CN 206115719 U CN206115719 U CN 206115719U CN 201621196594 U CN201621196594 U CN 201621196594U CN 206115719 U CN206115719 U CN 2061157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lte
module
information
war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9659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学岩
陈效华
陈新
刘华仁
曹增良
杨海军
冯秋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 Ltd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9659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157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157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157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车辆防撞装置、可穿戴设备和防撞系统,涉及车辆领域,该车辆防撞装置包括:车载LTE‑V通讯模块,用于利用LTE‑V通信技术来接收位于所述车辆之外的LTE‑V通讯模块发送的信息,并将所述信息发送给车载控制模块,其中,所述信息包括所述LTE‑V通讯模块所处的装置的位置、速度和移动方向;车载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车辆状态信息,并将所述车辆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车载控制模块,其中,所述车辆状态信息包括所述车辆的位置、速度和移动方向;所述车载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LTE‑V通讯模块发送的信息和所述车辆状态信息控制所述车辆执行防撞操作。本公开具有高可靠性和低延时的优点,且能够有效地降低碰撞事故发生概率。

Description

车辆防撞装置、可穿戴设备和防撞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防撞装置、可穿戴设备和防撞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车辆与车辆、车辆与行人等的碰撞进行预警方面,尚没有比较好的技术能够实现高可靠性地预警,这使得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效果也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防撞装置、可穿戴设备和防撞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和低延时地预警碰撞的优点,能够有效地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防撞装置,该车辆防撞装置包括车载LTE-V通讯模块、车载获取模块和车载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车载LTE-V通讯模块,用于利用LTE-V通信技术来接收位于所述车辆之外的LTE-V通讯模块发送的信息,并将所述信息发送给所述车载控制模块,其中,所述信息包括所述LTE-V通讯模块所处的装置的位置、速度和移动方向;
所述车载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车辆状态信息,并将所述车辆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车载控制模块,其中,所述车辆状态信息包括所述车辆的位置、速度和移动方向;
所述车载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LTE-V通讯模块发送的信息和所述车辆状态信息控制所述车辆执行防撞操作。
可选地,所述车载LTE-V通讯模块还用于利用所述LTE-V通信技术发送所述车辆状态信息至所述LTE-V通讯模块。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车载预警模块,其中:
所述车载控制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LTE-V通讯模块发送的信息和所述车辆状态信息向所述车载预警模块发送预警信息,以控制所述车辆执行所述防撞操作;
所述车载预警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预警信息进行预警。
可选地,所述车载预警模块包括显示子模块、语音报警子模块、灯光报警子模块和蜂鸣报警子模块中的至少一者。
可选地,所述车载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车辆执行防撞操作包括:
所述车载控制模块向所述车辆的制动模块发送减速指令或紧急制动指令,以便由所述制动模块执行所述车辆的减速或紧急制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包括LTE-V通讯模块、获取模块、控制模块和预警模块,其中:
所述LTE-V通讯模块,用于利用LTE-V通信技术接收车辆上的车载LTE-V通讯模块发送的车辆状态信息,并将所述车辆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其中,所述车辆状态信息包括所述车辆的位置、速度和移动方向;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信息,并将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信息包括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位置、速度和移动方向;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信息和所述车辆状态信息向所述预警模块发送预警信息;
所述预警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预警信息进行预警。
可选地,所述LTE-V通讯模块还用于利用所述LTE-V通信技术发送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信息至所述车辆。
可选地,所述预警模块包括显示子模块、语音报警子模块、灯光报警子模块和蜂鸣报警子模块中的至少一者。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防撞系统,该系统包括:
以上所述的车辆防撞装置;
以上所述的可穿戴设备。
可选地,所述车辆防撞装置与所述可穿戴设备通过LTE-V通信技术进行通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车辆防撞装置利用所述车载LTE-V通讯模块接收到的关于车辆周围的物体的信息,以及所述车载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本车状态信息,再通过车载控制模块的控制,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降低车辆与车辆、车辆与行人等发生事故的概率,提高事故预警的可靠性。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防撞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又一实施方式的车辆防撞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可穿戴设备的示意框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防撞系统的示意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车载LTE-V通讯模块 102车载获取模块
103车载控制模块 104车载预警模块
201 LTE-V通讯模块 202获取模块
203控制模块 204预警模块
999防撞系统 100车辆防撞装置
200可穿戴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首先需要介绍的是,本公开中提到的LTE-V技术是指车联网技术(LTE-Vehicle)。LTE-V技术是以LTE R14技术为基础的技术(4G/5G),通过LTE-V-D和LTE-V-Cell两大技术,支持包括V2I、V2V和V2P等各类应用,正处于标准制定的关键阶段。
V2X是无人驾驶的必备技术之一,车辆的智能化与交通的智能化两者缺一不可。V2X技术能在肉眼察觉之前发现交通阻塞或交通风险。例如,驾驶者即使在被卡车挡住视线或靠近角落的位置时也能接收到汽车发出的预警信息,其他应用还包括针对紧急救援车辆和交通堵塞或交通信号灯发出警示,以及对行人出现发生的预警,以便驾驶者调整速度和优化驾驶操作。
如图1所示,是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防撞装置100的示意框图,该车辆防撞装置100包括车载LTE-V通讯模块101、车载获取模块102和车载控制模块103。以下对这些模块进行详细描述。
所述车载LTE-V通讯模块101,用于利用LTE-V通信技术来接收位于所述车辆之外的LTE-V通讯模块发送的信息,并将所述信息发送给所述车载控制模块103,其中,所述信息包括所述LTE-V通讯模块所处的装置的位置、速度和移动方向。
所述车载获取模块102,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车辆状态信息,并将所述车辆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车载控制模块103,其中,所述车辆状态信息包括所述车辆的位置、速度和移动方向。其中,车载获取模块102可以通过诸如北斗定位系统等的定位技术来获取车辆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可以通过诸如被布置在车轮上的轮速传感器来获取车辆的速度。
所述车载控制模块103,用于基于所述LTE-V通讯模块发送的信息和所述车辆状态信息控制所述车辆执行防撞操作。例如,车载控制模块103可以基于LTE-V通讯模块所处的装置的位置和所述车辆的位置来确定两者之间的距离,然后利用所确定的距离、车辆的速度和移动方向、LTE-V通讯模块所处的装置的速度和移动方向来预测两者的碰撞概率,最后基于所预测的碰撞概率来控制车辆执行相应的防撞操作。其中,相应的防撞操作可以包括例如利用诸如语音、灯光等进行预警;使车辆减速;以及使车辆紧急制动等。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车载LTE-V通讯模块101接收到位于所述车辆之外的LTE-V通讯模块发送的信息之后,将此信息发送给所述车载控制模块103,车载获取模块102也在获取到所述车辆的车辆状态信息之后也发送给所述车载控制模块103,车载控制模块103基于接收到的两方面的信息来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控制所述车辆执行防撞操作,这样,由于LTE-V通讯技术低延时、高可靠性的优势,会比利用传统通讯方式的防撞装置在车辆防撞性能上有更好的提升,有效地减小碰撞事故发生的概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载LTE-V通讯模块101还可以用于利用所述LTE-V通信技术发送所述车辆状态信息至所述LTE-V通讯模块。这样,就可以在车载LTE-V通讯模块101与车辆之外的LTE-V通讯模块之间进行信息交互,进而能够通过车辆之外的具有LET-V通讯模块的防撞装置来对碰撞事故进行预警,从而在车辆侧和车辆之外的装置侧同时进行预警,能够更进一步地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该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车载预警模块104,其中:
所述车载控制模块103还可以用于,基于车辆之外的LTE-V通讯模块发送的信息和所述车辆状态信息向所述车载预警模块104发送预警信息,以控制所述车辆执行所述防撞操作;
所述车载预警模块104,用于基于所述预警信息进行预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车载控制模块103在对车辆之外的LTE-V通讯模块发送的信息和所述车辆状态信息进行处理之后,在必要的情况下会向车载预警模块104发送预警信息,例如,当车辆行驶前方有正在靠近的其他物体、且在当前行驶状态下有可能会与其发生碰撞,但目前该物体还不在需要紧急制动的预设距离内时,可以通过车载预警模块104发出预警以提示驾驶员需要减速,或者提醒驾驶员前方有障碍。
车载预警模块104的实现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例如,所述车载预警模块104可以是显示子模块、语音报警子模块、灯光报警子模块和蜂鸣报警子模块中的至少一者。这样,就能够通过诸如语音、灯光等方式向驾驶员进行预警,以有效地减小碰撞发生的概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载控制模块103控制所述车辆执行防撞操作可以包括:所述车载控制模块103向所述车辆的制动模块发送减速指令或紧急制动指令,以便由所述制动模块执行所述车辆的减速或紧急制动。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车载控制模块103在必要时可以通过向所述车辆的制动模块发送减速指令或紧急制动指令来控制所述车辆执行防撞操作,避免了碰撞事故的发生。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200,如图3所示,该可穿戴设备200可以包括LTE-V通讯模块201、获取模块202、控制模块203和预警模块204。以下对这些模块进行详细描述。
所述LTE-V通讯模块201,用于利用LTE-V通信技术接收车辆上的车载LTE-V通讯模块101发送的车辆状态信息,并将所述车辆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203,其中,所述车辆状态信息包括所述车辆的位置、速度和移动方向。
所述获取模块202,用于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200的信息,并将所述可穿戴设备200的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203,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200的信息包括所述可穿戴设备200的位置、速度和移动方向。其中,获取模块202可以通过诸如北斗定位系统等的定位技术来获取可穿戴设备的位置、速度和移动方向等。
所述控制模块203,用于基于所述可穿戴设备200的信息和所述车辆状态信息向所述预警模块204发送预警信息。例如,控制模块203可以基于可穿戴设备200的位置和所述车辆的位置来确定两者之间的距离,然后利用所确定的距离、车辆的速度和移动方向、可穿戴设备200的速度和移动方向来预测两者的碰撞概率,最后基于所预测的碰撞概率确定是否向预警模块204发送预警信息。
所述预警模块204,用于基于所述预警信息进行预警。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在LTE-V通讯模块201利用LTE-V技术接收到所述车载LTE-V通讯模块发送的车辆状态信息之后将其发送给控制模块203,所述获取模块202在获取到所述可穿戴设备200的信息之后也将其发送给控制模块203,所述控制模块203在接收到上述的两方面信息之后对其进行处理,并在需要时向所述预警模块204发送预警信息,所述预警模块204随后进行预警,以提醒可穿戴设备200的佩戴者注意安全,这样,由于所述LET-V技术的优势,在信息获取阶段能够更加准确和高效,也能更加有效的起到防碰撞的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LTE-V通讯模块201还可以用于利用所述LTE-V通信技术发送所述可穿戴设备200的信息至所述车辆。
通过LTE-V通讯模块201将所述可穿戴设备200的信息发送给所述车辆,这样就可以与所述车辆进行交互,这使得也能够通过所述车辆上的车辆防撞装置进行防撞预警,从而在车辆侧和可穿戴设备侧同时进行预警,能够更进一步地缩小发生事故的概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警模块204可以包括显示子模块、语音报警子模块、灯光报警子模块和蜂鸣报警子模块中的至少一者。这样就能够利用多种方式进行预警,以有效地减小碰撞发生的概率。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防撞系统999,该系统999包括:
以上所述的车辆防撞装置100;
以上所述的可穿戴设备200。
通过同时包括车辆防撞装置100与可穿戴设备200,可以在车辆与其他物体之间形成一个交互的信息网络,能够更加有效地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辆防撞装置100与所述可穿戴设备200可以通过LTE-V通信技术进行通信。由于LTE-V通信技术本身具有的数据传输方面的优势,这样,能够有效地降低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的概率。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车辆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车辆防撞装置包括车载LTE-V通讯模块、车载获取模块和车载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车载LTE-V通讯模块,用于利用LTE-V通信技术来接收位于所述车辆之外的LTE-V通讯模块发送的信息,并将所述信息发送给所述车载控制模块,其中,所述信息包括所述LTE-V通讯模块所处的装置的位置、速度和移动方向;
所述车载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车辆状态信息,并将所述车辆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车载控制模块,其中,所述车辆状态信息包括所述车辆的位置、速度和移动方向;
所述车载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LTE-V通讯模块发送的信息和所述车辆状态信息控制所述车辆执行防撞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LTE-V通讯模块还用于利用所述LTE-V通信技术发送所述车辆状态信息至所述LTE-V通讯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车载预警模块,其中:
所述车载控制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LTE-V通讯模块发送的信息和所述车辆状态信息向所述车载预警模块发送预警信息,以控制所述车辆执行所述防撞操作;
所述车载预警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预警信息进行预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预警模块包括显示子模块、语音报警子模块、灯光报警子模块和蜂鸣报警子模块中的至少一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车辆执行防撞操作包括:
所述车载控制模块向所述车辆的制动模块发送减速指令或紧急制动指令,以便由所述制动模块执行所述车辆的减速或紧急制动。
6.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可穿戴设备包括LTE-V通讯模块、获取模块、控制模块和预警模块,其中:
所述LTE-V通讯模块,用于利用LTE-V通信技术接收车辆上的车载LTE-V通讯模块发送的车辆状态信息,并将所述车辆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其中,所述车辆状态信息包括所述车辆的位置、速度和移动方向;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信息,并将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信息包括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位置、速度和移动方向;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信息和所述车辆状态信息向所述预警模块发送预警信息;
所述预警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预警信息进行预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LTE-V通讯模块还用于利用所述LTE-V通信技术发送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信息至所述车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模块包括显示子模块、语音报警子模块、灯光报警子模块和蜂鸣报警子模块中的至少一者。
9.一种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车辆防撞装置;
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可穿戴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防撞装置与所述可穿戴设备通过LTE-V通信技术进行通信。
CN201621196594.9U 2016-11-02 2016-11-02 车辆防撞装置、可穿戴设备和防撞系统 Active CN2061157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96594.9U CN206115719U (zh) 2016-11-02 2016-11-02 车辆防撞装置、可穿戴设备和防撞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96594.9U CN206115719U (zh) 2016-11-02 2016-11-02 车辆防撞装置、可穿戴设备和防撞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15719U true CN206115719U (zh) 2017-04-19

Family

ID=58525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96594.9U Active CN206115719U (zh) 2016-11-02 2016-11-02 车辆防撞装置、可穿戴设备和防撞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1571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3787A (zh) * 2017-06-30 2017-08-29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自行车与机动车通信的防撞方法及系统
CN108008430A (zh) * 2017-11-27 2018-05-08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车距测量方法、测量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10889978A (zh) * 2019-11-25 2020-03-17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驾驶交通环境下的道路工作人员安全增强系统
CN110988945A (zh) * 2019-12-05 2020-04-10 江苏满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车距测量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3787A (zh) * 2017-06-30 2017-08-29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自行车与机动车通信的防撞方法及系统
CN108008430A (zh) * 2017-11-27 2018-05-08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车距测量方法、测量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10889978A (zh) * 2019-11-25 2020-03-17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驾驶交通环境下的道路工作人员安全增强系统
CN110988945A (zh) * 2019-12-05 2020-04-10 江苏满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车距测量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15719U (zh) 车辆防撞装置、可穿戴设备和防撞系统
CN106882143B (zh) 基于lte-v通信的行人保护系统及方法
JP6092272B2 (ja) 車両用走行制御装置
US10960878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vehicl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vehicle
CN102592442A (zh)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眩光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734161B (zh) 车辆制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03680179A (zh) 急刹车警告方法以及装置
JP7391951B2 (ja) 少なくとも1台の車両のための自動緊急通報をトリガするバックエンド装置、車環境間通信のための車両制御装置、自動緊急通報をトリガするシステム、自動緊急通報をトリガする方法、およびバックエンド装置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製品
Willecke et al. Vulnerable road users are important as well: Persons in the collective perception service
US11884206B2 (en) Collaborative support for obstructed line of sight scenarios
Wang et al. Improved cooperative collision avoidance (CCA) model considering driver comfort
CN112644495B (zh) 一种汽车智能辅助驾驶换道预警的计算方法
CN105383459A (zh) 自动紧急制动方法及装置
KR102635088B1 (ko) 차량 통신 데이터의 패킷 필터링 방법 및 그를 수행하는 차량용 통신 단말 장치
Khan Cognitive connected vehicle information system design requirement for safety: role of Bayesi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US20220402490A1 (en) Vehicl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022472A (zh) 一种整车网络架构及汽车
JP2007299193A (ja) 交差点交通管制システム
Wang et al. Research on intelligent vehicle collision warning model based on intervehicle communication
JP2016137835A (ja) 車両用走行制御装置
EP4090566B1 (en) Automatic recognition of anomalous situations along roads travelled by motor-vehicles for intelligent motor-vehicle driving speed control along the roads
KR20230091210A (ko) 운전자 보조 장치 및 그를 가지는 차량
CN111391855A (zh) 车辆的辅助控制方法和装置
Nicley et al. THE CONNECTED CAR: A GLIMPSE INTO THE FUTURE OF TRANSPORTATION.
US10495721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tangible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