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11235U - 锚索下放车 - Google Patents

锚索下放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11235U
CN206111235U CN201621171213.1U CN201621171213U CN206111235U CN 206111235 U CN206111235 U CN 206111235U CN 201621171213 U CN201621171213 U CN 201621171213U CN 206111235 U CN206111235 U CN 2061112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chor cable
framework
car
cylinder
main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7121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旭东
周柳涛
张坤振
翟红伟
彭彭
李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al No 3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al No 3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al No 3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al No 3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7121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112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112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1123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锚索下放车。本实用新型的锚索下放车,包括车体、主框架和锚索筒;所述主框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均位于所述车体上方,且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间隔设置;所述锚索筒水平布置在所述主框架的侧方,以使锚索穿过所述锚索筒,并绕设在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外侧。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固定锚索,从而安全快捷地实现锚索装卸。

Description

锚索下放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开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锚索下放车。
背景技术
井下支护是在煤矿施工中,保护井下作业人员及设备安全的重要环节,在井下工作面施工中,锚索具有很大的需求量。
传统的矿车装卸锚索方式中,在地面装载时,需要将锚索弯曲成环形并打结,以形成较为整齐、便于码放的形状,然后通过人力在地面上将锚索装入U形矿车,并在到达井下后,再由作业人员负责卸下锚索。
然而,传统装卸锚索方式中,由于锚索易散开变形,所以通常需要两个人同时进行,这样难以满足施工作业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锚索下放车,以安全快捷的进行锚索装卸操作,施工作业效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锚索下放车,包括车体、主框架和锚索筒;主框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均位于车体上方,且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间隔设置;锚索筒水平布置在主框架的侧方,以使锚索穿过锚索筒,并绕设在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外侧。
可选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均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竖直立柱和位于两个竖直立柱之间的横梁。
可选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分别位于车体的首端和尾端。
可选的,锚索筒为多个,且锚索筒平行排列。
可选的,锚索筒设置在主框架的两侧,且主框架每侧的锚索筒排列在一条竖直直线上。
可选的,锚索筒为钢管。
可选的,锚索筒为两端开口的方形筒。
可选的,锚索筒侧方设置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锚索下放车具体包括车体、主框架和锚索筒;主框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均位于车体上方,且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间隔设置;锚索筒水平布置在主框架的侧方,以使锚索穿过锚索筒,并绕设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外侧。这样锚索得到了锚索下放车的有效定位与固定,不会从锚索下放车上脱离,且安全性较高;同时锚索的装卸流程得以改变,原先需要两人完成的工作,仅用一人即可完成,能够有效满足作业需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锚索下放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锚索下放车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锚索下放车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锚索下放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锚索下放车的侧视示意图;
图6是图4中锚索下放车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锚索下放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锚索下放车的侧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锚索下放车的俯视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锚索下放车,具体包括车体1、主框架2和锚索筒3;
主框架2包括第一框架21和第二框架22,第一框架21和第二框架22均位于车体1上方,且第一框架21和第二框架22间隔设置;锚索筒3水平布置在主框架2的侧方,以使锚索10穿过锚索筒3,并绕设在第一框架21和第二框架22外侧。
其中,车体1可以为常用的平板矿车,而主框架2位于车体1上方。主框架2中的第一框架21和第二框架22间隔设置,所以锚索10可以绕设在第一框架21和第二框架22外侧,而不会发生折弯等现象。由于锚索10绕设在第一框架21和第二框架22的侧方,所以第一框架21和第二框架22之间的间隔空间中未设置锚索10,该空间可以用于放置其它工具和物料,如锚索锁具、锚固剂等,以增加锚索下放车的空间利用率,并实现多功能和多用途。
为了将锚索10固定在第一框架21和第二框架22外侧,在主框架2的侧方设置有锚索筒3,锚索筒3的内径大于锚索10的直径,所以可将锚索10方便地穿设过锚索筒3,从而完成锚索10的定位。锚索筒3通常为水平方向设置,因而锚索10也会沿水平方向穿设在锚索筒3内,并水平固定在主框架2的侧方及周围。
由于车体1上具有可作为锚索10围绕基础的主框架2,所以锚索10便于放置,而不会发生弯折等情况;而又由于主框架2上具有锚索筒3,因而锚索10得到了定位与固定,不会从主框架2上脱离。表1是本实施例中锚索下放车和常规U形矿车的下放锚索工作对比表。如表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锚索下放车,锚索的装卸流程得以改变,原先需要两人完成的工作,本实施例中的锚索下放车仅用一人即可完成。
表1锚索下放车和常规U形矿车的下放锚索工作对比表
可选的,第一框架21和第二框架22均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竖直立柱和位于两个竖直立柱之间的横梁。这样,第一框架21和第二框架22均为一个“门”字形结构,锚索10会被缠绕至竖直立柱所围成的框架形状上,而横梁可以与车体1共同作为支撑结构,避免竖直立柱被锚索10的弯曲张力压垮。为便于取材,竖直立柱和横梁一般都可采用槽钢制成。而且两个竖直立柱之间还可以设置活动门,以便将主框架内盛放的物料与外侧锚索相隔离。
一般的,为了便于锚索10的取用,第一框架21和第二框架22分别位于车体1的首端和尾端。这样锚索筒3的方向为沿着车体1侧方,而锚索10一般呈“U”形放置在主框架2与锚索筒3中,在取用时,可以直接从车体1首端取出或装设锚索。
由于井下作业中,锚索的使用量较大。为了增加锚索的装载量,锚索筒3为多个,且锚索筒3平行排列。这样每个锚索筒中均可以穿设一根锚索,整辆锚索下放车可以装载多根锚索以进行取用。
进一步的,当锚索下放车具有多个锚索筒3时,多个锚索筒3设置在主框架2的两侧,且主框架2每侧的锚索筒排列在一条竖直直线上。这样锚索10能够同时得到主框架两侧锚索筒的固定与定位,且锚索可以上下叠放,依次穿设至对应的锚索筒中。
具体的,锚索筒3可以有不同的结构及形式。例如,为了便于制作,节省制造成本,锚索筒3可以为现成的钢管所截成。中空的钢管可供锚索10穿过,而钢管外侧可以和主框架2相固定。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Φ159mm的钢管截短而制成。
此外,锚索筒3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式样。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锚索下放车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锚索下放车的侧视示意图。图6是图4中锚索下放车的俯视示意图。如图4至图6所示,锚索筒3可以为两端开口的方形筒,且锚索可通过两端开口穿入方形筒中。当然,锚索筒3也可以为其它的形状及式样,只要能够满足锚索的穿设定位,并保证足够的结构强度即可。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结构强度,锚索筒3侧方可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可以从侧方对锚索筒3起到加固作用,避免锚索筒3在锚索10的自身弯曲张力下出现变形或破损现象。此外,根据锚索筒结构的不同,也可以采用钢板等进行加固。
本实施例中,锚索下放车具体包括车体、主框架和锚索筒;主框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均位于车体上方,且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间隔设置;锚索筒水平布置在主框架的侧方,以使锚索穿过锚索筒,并绕设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外侧。这样锚索得到了锚索下放车的有效定位与固定,不会从锚索下放车上脱离,且安全性较高;同时锚索的装卸流程得以改变,原先需要两人完成的工作,仅用一人即可完成,能够有效满足作业需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锚索下放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主框架和锚索筒;
所述主框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均位于所述车体上方,且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间隔设置;
所述锚索筒水平布置在所述主框架的侧方,以使锚索穿过所述锚索筒,并绕设在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索下放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均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竖直立柱和位于两个所述竖直立柱之间的横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索下放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分别位于所述车体的首端和尾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锚索下放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筒为多个,且所述锚索筒平行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锚索下放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筒设置在所述主框架的两侧,且所述主框架每侧的锚索筒排列在一条竖直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锚索下放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筒为钢管。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锚索下放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筒为两端开口的方形筒。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锚索下放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筒侧方设置有加强筋。
CN201621171213.1U 2016-10-26 2016-10-26 锚索下放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112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71213.1U CN206111235U (zh) 2016-10-26 2016-10-26 锚索下放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71213.1U CN206111235U (zh) 2016-10-26 2016-10-26 锚索下放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11235U true CN206111235U (zh) 2017-04-19

Family

ID=58525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7121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11235U (zh) 2016-10-26 2016-10-26 锚索下放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1123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5739A (zh) * 2017-08-21 2018-02-13 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锚索专用运输车
CN114013945A (zh) * 2021-11-16 2022-02-08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煤矿锚索运输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5739A (zh) * 2017-08-21 2018-02-13 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锚索专用运输车
CN114013945A (zh) * 2021-11-16 2022-02-08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煤矿锚索运输装置
CN114013945B (zh) * 2021-11-16 2023-08-04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煤矿锚索运输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54868U (zh) 一种预留洞口封堵装置
CN206111235U (zh) 锚索下放车
CN201254768Y (zh) 网状竹筋加强夯土墙
CN105507923B (zh) 大跨度硐室中锚网喷+锚索耦合支护方法
CN106505484A (zh) 管廊电缆敷设方法
CN206971689U (zh) 可拆卸及循环使用的支架操作平台
CN205822508U (zh) 一种剪力墙内的钢板拉筋结构
CN106522567A (zh) 一种装配式折叠卸料平台及其施工方式
CN207934488U (zh) 一种核心筒底部加固结构
CN207435906U (zh) 用于桥梁施工的托架
CN204826317U (zh) 复合条板内隔墙
CN105958408A (zh) 一种新型防脱线楔型绝缘耐张线夹
CN104612166B (zh) 一种支护孔壁的组合支护装置及支护方法
CN209308227U (zh) 一种安防墙体或楼板的结构
CN202878578U (zh) 一种用于水箱单元板内层材料的发泡机
CN205934911U (zh) 一种管桩
CN206664588U (zh) 一种矿车伸缩装置
CN207209729U (zh) 混凝土构件起吊装置
CN215555712U (zh) 一种捆绑物料用皮带条锁紧装置
CN202674539U (zh) 一种海洋平台桥架通用垂直变径调高设备
CN206360381U (zh) 一种装配式折叠卸料平台
CN204435438U (zh) 承台上部竖向堆载试验中辅助加载用的钢套箱
CN205602291U (zh) 柴油机泵、电动泵水管集装化储运装置
CN205442209U (zh) 一种钢丝送料装置
CN205259191U (zh) 平衡力均布的鱼腹式平衡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9

Termination date: 201710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