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06967U -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及其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及其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06967U
CN206106967U CN201620841721.XU CN201620841721U CN206106967U CN 206106967 U CN206106967 U CN 206106967U CN 201620841721 U CN201620841721 U CN 201620841721U CN 206106967 U CN206106967 U CN 2061069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oxide
semiconductor
metal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4172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仕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BYD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BYD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BYD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BYD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4172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069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069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069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及其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开关单元,连接在车载充电器的电源端与供电电源之间;第一控制单元,与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相连,用于在车载充电器结束充电时控制开关单元关断以控制车载充电器进入休眠状态,并在车载充电器开始充电时控制开关单元导通以控制车载充电器进入工作状态;第二控制单元,与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相连,用于在充电枪掉电时控制开关单元关断以控制车载充电器进入休眠状态,并在充电枪恢复通电时控制开关单元导通以控制车载充电器恢复工作状态。从而,可实现正常休眠和掉电休眠功能,并在充电枪恢复通电时恢复充电,降低电能的消耗和浪费。

Description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及其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充电器的控制电路、一种车载充电器和一种具有该车载充电器的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车载充电器在充电结束时进入休眠状态,切断控制器的供电,以降低功耗,并根据唤醒信号恢复工作状态。
但是,相关技术存在的缺点是,如果在充电枪掉电时控制车载充电器进入休眠状态,则在充电枪通电时,控制器仍然处于断电状态,控制电路无法识别充电枪恢复通电,导致车载充电器不能在恢复通电时恢复工作状态。另外,如果将充电枪的CP信号作为唤醒信号,则在正常充电结束后,CP信号持续存在,车载充电器无法进入休眠状态,消耗电能较大,甚至引起低压电源例如电池亏电导致电动汽车无法启动。
因此,相关技术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载充电器的控制电路,该电路可以实现正常休眠和掉电休眠功能,并在充电枪恢复通电时控制车载充电器自动恢复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载充电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动汽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载充电器的控制电路,包括: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连接在所述车载充电器的电源端与供电电源之间;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车载充电器结束充电时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关断以控制所述车载充电器进入休眠状态,并在所述车载充电器开始充电时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导通以控制所述车载充电器进入工作状态;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与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充电枪掉电时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关断以控制所述车载充电器进入休眠状态,并在所述充电枪恢复通电时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导通以控制所述车载充电器恢复工作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载充电器的控制电路,通过开关单元控制车载充电器在休眠状态与工作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第一控制单元在车载充电器结束充电时控制开关单元关断以控制车载充电器进入休眠状态,并在车载充电器开始充电时控制开关单元导通以控制车载充电器进入工作状态,第二控制单元在充电枪掉电时控制开关单元关断以控制车载充电器进入休眠状态,并在充电枪恢复通电时控制开关单元导通以控制车载充电器恢复工作状态。由此,通过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对开关单元的通断进行控制,可以实现正常休眠和掉电休眠功能,以及在充电枪恢复通电时自动恢复充电功能,降低电能的消耗,减少电能的浪费,防止出现低压电源亏电导致电动汽车无法启动的问题。并且,该控制电路的成本低、损耗小。
进一步地,所述车载充电器的控制器在所述车载充电器结束充电时发出第一休眠信号,整车控制器在所述车载充电器开始充电时发出唤醒信号,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第一休眠控制端,所述第一休眠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进行通信以接收所述第一休眠信号;唤醒控制端,所述唤醒控制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进行通信以接收所述唤醒信号;第一状态锁止电路,所述第一状态锁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相连;第一休眠控制电路,所述第一休眠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休眠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一休眠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状态锁止电路的锁止端相连,所述第一休眠控制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休眠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状态锁止电路锁止以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关断;第一唤醒控制电路,所述第一唤醒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唤醒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一唤醒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状态锁止电路的解锁端相连,所述第一唤醒控制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唤醒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状态锁止电路解锁以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导通。
具体地,所述第一休眠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休眠控制端相连;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之间具有第一节点;第一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接地;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状态锁止电路的锁止端相连。
具体地,所述第一唤醒控制电路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唤醒控制端相连;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三电阻之间具有第二节点;第二MOS管,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状态锁止电路的解锁端相连。
具体地,所述第一状态锁止电路包括: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相连;第三MOS管,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接地, 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之间的第三节点与所述第一休眠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第四MOS管,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节点相连,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与所述供电电源相连;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七电阻,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之间的第四节点与所述第一唤醒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车载充电器的控制器在所述充电枪掉电时发出第二休眠信号,所述充电枪通电时发出CP唤醒信号,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第二休眠控制端,所述第二休眠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进行通信以接收所述第二休眠信号;CP唤醒控制端,所述CP唤醒控制端与所述充电枪的CP唤醒信号输出端进行通信以接收所述CP唤醒信号;第二状态锁止电路,所述第二状态锁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相连;第二休眠控制电路,所述第二休眠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休眠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二休眠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状态锁止电路的锁止端相连,所述第二休眠控制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休眠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二状态锁止电路锁止以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关断;第二唤醒控制电路,所述第二唤醒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CP唤醒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二唤醒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状态锁止电路的解锁端相连,所述第二唤醒控制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CP唤醒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二状态锁止电路解锁以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导通。
具体地,所述第二休眠控制电路包括:第八电阻,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休眠控制端相连;第九电阻,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九电阻与所述第八电阻之间具有第五节点;第五MOS管,所述第五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五节点相连,所述第五MOS管的源极接地;第四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五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状态锁止电路的锁止端相连。
具体地,所述第二唤醒控制电路包括:第五二极管,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CP唤醒控制端相连;第十电阻,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相连;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十电阻之间具有第六节点;第六MOS管,所述第六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六节点相连,所述第六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六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状态锁止电路的解锁端相连。
具体地,所述第二状态锁止电路包括:第十一电阻,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相连;第七MOS管,所述第七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七MOS管的源极接地, 所述第七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之间的第七节点与所述第二休眠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第八MOS管,所述第八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七节点相连,所述第八MOS管的源极与所述供电电源相连;第十二电阻,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八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三电阻,所述第十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MOS管的栅极相连,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MOS管的栅极之间的第八节点与所述第二唤醒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第六二极管,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十四电阻,所述第十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相连;第十五电阻,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十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五电阻与所述第十四电阻之间具有第九节点,所述第九节点作为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相连;第九MOS管,所述第九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九节点相连,所述第九MOS管的源极与所述供电电源相连,所述第九MOS管的漏极与所述车载充电器的电源端相连。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出的一种车载充电器,包括所述的车载充电器的控制电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载充电器,可以实现正常休眠和掉电休眠功能,以及在充电枪恢复通电时自动恢复充电功能,降低电能的消耗,减少电能的浪费,防止出现低压电源亏电导致电动汽车无法启动的问题,并且,该控制电路的成本低、损耗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又一方面提出的一种电动汽车,包括所述的车载充电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动汽车,可以实现正常休眠和掉电休眠功能,以及在充电枪恢复通电时自动恢复充电功能,降低电能的消耗,减少电能的浪费,防止出现低压电源亏电导致电动汽车无法启动的问题。并且,该控制电路的成本低、损耗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充电器的控制电路的方框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载充电器的控制电路的方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车载充电器的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充电器的方框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及其控制电路。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充电器的控制电路的方框示意图。如图1所示,车载充电器1的充电接口P与充电枪11相连,车载充电器1的电源端V与供电电源12相连,控制电路100包括:开关单元10、第一控制单元20和第二控制单元30。
其中,开关单元10连接在车载充电器1的电源端V与供电电源12之间,开关单元10用于控制车载充电器1在休眠状态与工作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第一控制单元20与开关单元10的控制端C相连,第一控制单元20用于在车载充电器1结束充电时控制开关单元10关断以控制车载充电器1进入休眠状态,并在车载充电器1开始充电时控制开关单元10导通以控制车载充电器1进入工作状态;第二控制单元30与开关单元10的控制端C相连,第二控制单元30用于在充电枪11掉电时控制开关单元10关断以控制车载充电器1进入休眠状态,并在充电枪11恢复通电时控制开关单元10导通以控制车载充电器1恢复工作状态。
具体来说,车载充电器1在正常充电结束和充电枪11异常掉电例如电网断电时处于非运行状态,第一控制单元20可在正常充电结束时控制车载充电器1进入休眠状态,并在充电开始时控制车载充电器1恢复工作状态;第二控制单元30可在充电枪11异常掉电时控制车载充电器1进入休眠状态,并在充电枪11恢复通电时控制车载充电器1恢复工作状态。
具体地,在车载充电器1正常充电结束时,第一控制单元20控制开关单元10关断,供电电源12与车载充电器1的电源端V断开连接,以使车载充电器1的内部负载例如图2中的控制器13失电,车载充电器1进入休眠状态;在车载充电器1开始充电时,第一控制单元20控制开关单元10导通,供电电源12与车载充电器1的电源端V接通,以为车载充电器1的内部负载例如图2中的控制器13供电,车载充电器1进入工作状态,充电枪通过车载充电器1向电动汽车的电池组件充电。
在车载充电器1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车载充电器1的充电接口P与充电枪11相连,当电网因意外情况断电即充电枪11掉电时,第二控制单元30控制开关单元10关断,供电电源12与车载充电器1的电源端V断开连接,以使车载充电器1的内部负载例如图2中的控制器13失电,车载充电器1进入休眠状态;当电网恢复供电即充电枪11恢复通电时,第二控制单元30控制开关单元10导通,供电电源12与车载充电器1的电源端V接通,以为车载充电器1的内部负载例如图2中控制器13供电,车载充电器1恢复工作状态。
由此,在正常充电结束和开始充电时,通过第一控制单元20控制开关单元10的通断以控制车载充电器1正常休眠状态和进入工作状态,在异常掉电和恢复供电时,通过第二控制单元30控制开关单元的通断以控制车载充电器1掉电休眠状态和恢复工作状态,可以实现车载充电器的正常休眠和掉电休眠功能,以及在充电枪恢复通电时自动恢复充电功能,降低电能的消耗,减少电能的浪费,防止出现低压电源亏电导致电动汽车无法启动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车载充电器1的控制器13在车载充电器1结束充电时发出第一休眠信号,整车控制器2在车载充电器1开始充电时发出唤醒信号,第一控制单元20包括:第一休眠控制端S1、唤醒控制端P1、第一状态锁止电路201、第一休眠控制电路202和第一唤醒控制电路203,其中,第一休眠控制端S1与控制器13进行通信以接收第一休眠信号;唤醒控制端P1与整车控制器2进行通信以接收唤醒信号;第一状态锁止电路201的输出端与开关单元10的控制端C相连;第一休眠控制电路202的输入端与第一休眠控制端S1相连,第一休眠控制电路202的输出端与第一状态锁止电路201的锁止端A1相连,第一休眠控制电路202用于在接收到第一休眠信号时控制第一状态锁止电路201锁止以控制开关单元10关断;第一唤醒控制电路203的输入端与唤醒控制端P1相连,第一唤醒控制电路203的输出端与第一状态锁止电路201的解锁端A2相连,第一唤醒控制电路203用于在接收到唤醒信号时控制第一状态锁止电路201解锁以控制开关单元10导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车载充电器1的控制器13在充电枪11掉电时发出第二休眠信号,充电枪11通电时发出CP唤醒信号,如图2所示,第二控制单元30包括:第二休眠控制端S2、CP唤醒控制端P2、第二状态锁止电路301、第二休眠控制电路302和第二唤醒控制电路303,其中,第二休眠控制端S2与控制器13进行通信以接收第二休眠信号;CP唤醒控制端P2与充电枪11的CP唤醒信号输出端进行通信以接收CP唤醒信号;第二状态锁止电路301的输出端与开关单元10的控制端C相连;第二休眠控制电路302的输入端与第二休眠控制端S2相连,第二休眠控制电路302的输出端与第二状态锁止电路301的锁止端A3相连,第二休眠控制电路302用于在接收到第二休眠信号时控制第二状态锁止电路301锁止以控制开关单元10关断;第二唤醒控制电路303的输入端与CP唤醒控制端P2相连,第二唤醒控制电路303的输出端与第二状态锁止电路301的解锁端A4相连,第二唤醒控制电路用于在接收到CP唤醒信号时控制第二状态锁止电路301解锁以控制开关单元10导通。
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当车载充电器1充电结束时,充电枪11始终发出CP唤醒信号,使第二状态锁止电路301无法锁止在导通状态,即第二控制单元30无法根据控制器13发出的第二休眠信号控制车载充电器1进入休眠状态。此时,控制器13发出的第一休眠信号,第一休眠控制电路202根据第一休眠信号控制第一状态锁止电路201工作在锁止状态,以使开关单元10的驱动电压压差为0,从而控制开关单元10关断即控制车载充电器1的电源端V与供电电源12断开连接,以使车载充电器1进入休眠状态,从而降低负载功耗;当整车控制器2发出唤醒信号时,第一唤醒控制电路203根据唤醒信号控制第一状态锁止电路201工作在解锁状态,以使开关单元10的驱动电压压差大于开启电压,从而控制开关单元10导通即控制车载充电器1的电源端V与供电电源12恢复接通,以为车载充电器1的内部负载例如控制器13供电。
当充电枪11掉电例如电网掉电时,充电枪11发出的CP唤醒信号消失,控制器13发出第二休眠信号,第二休眠控制电路302根据第二休眠信号控制第二状态锁止电路301工作在锁止状态,以使开关单元10的驱动电压压差为0,从而控制开关单元10关断即控制车载充电器1的电源端V与供电电源12断开连接,以使车载充电器1进入休眠状态;当充电枪11恢复通电时,充电枪11发出的CP唤醒信号恢复,第二唤醒控制电路303对CP唤醒信号进行整流存储,直至第二状态锁止电路301工作在解锁状态,第二状态锁止电路301工作在解锁状态可使开关单元10的驱动电压压差大于开启电压,开关单元10导通,从而车载充电器1的电源端V与供电电源12恢复接通,以为车载充电器1的内部负载例如控制器13供电。
在控制器13得电恢复后,检测车载充电器1的充电接口P是否恢复通电即是否检测到CP唤醒信号,当控制器13检测到充电接口P恢复通电即检测到CP唤醒信号时,控制器13判断充电枪11恢复通电,并控制车载充电器1重新开始充电。
下面参照图3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控制电路的具体电路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第一控制单元20的具体结构如下: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休眠控制电路202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MOS管Q1和第一二极管D1,其中,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第一休眠控制端相S1连;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相连,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之间具有第一节点;第一MOS管Q1的栅极G与第一节点相连,第一MOS管Q1的源极S接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一MOS管Q1的漏极D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状态锁止电路201的锁止端A1相连。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唤醒控制电路203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二MOS管Q2,其中,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唤醒控制端P1相连;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相连,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第四电阻R4与第三电阻R3之间具有第二节点;第二MOS管Q2的栅极G与第二节点相连,第二MOS管Q2的源极S接地,第二MOS管Q2的漏极D与第一状态锁止电路201的解锁端A2相连。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状态锁止电路201包括:第五电阻R5、第三MOS管Q3、第四MOS管Q4、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和第二二极管D2,其中,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供电电源12相连;第三MOS管Q3的漏极D与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相连,第三MOS管Q3的源极S接地,第三MOS管Q3的漏极D与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之间的第三节点与第一休眠控制电路202的输出端相连;第四MOS管Q4的栅极G与第三节点相连,第四MOS管Q4的源极S与供电电源12相连;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第四MOS管Q4的漏极D相连,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第七电阻R7的一端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相连,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三MOS管Q3的栅极G相连,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三MOS管Q3的栅极G之间的第四节点与第一唤醒控制电路203的输出端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开关单元10的控制端C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第二控制电路30的具体结构如下: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休眠控制电路302包括: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五MOS管Q5和第四二极管D4,其中,第八电阻R8的一端与第二休眠控制端301相连;第九电阻R9的一端与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相连,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第九电阻R9与第八电阻R8之间具有第五节点;第五MOS管Q5的栅极G与第五节点相连,第五MOS管Q5的源极S接地;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与第五MOS管Q5的漏极D相连,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与第二状态锁止电路301的锁止端A3相连。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唤醒控制电路303包括:第五二极管D5、第十电阻R10、第一电容C1和第六MOS管Q6,其中,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与CP唤醒控制端P2相连;第十电阻R10的一端与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相连;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相连,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容C1与第十电阻R10之间具有第六节点;第六MOS管Q6的栅极G与第六节点相连,第六MOS管Q6的源极S接地,第六MOS管Q6的漏极D与第二状态锁止电路301的解锁端A4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充电枪11发出的CP唤醒信号可为频率为1KHz、占空比为5%至97%、幅值为9V至12V的方波信号,该方波信号不具备控制能力,第二唤醒控制电路303接收到CP唤醒信号,通过第五二极管D5和第十电阻R10对第一电容C1进行充电,其中,第五二极管D5用于对充电电流进行整流,第十电阻R10用于对充电电流进行限流,以保护第一电容C1。进一步地,利用第一电容C1的电压对第六MOS管Q6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唤醒电路的目的。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状态锁止电路301包括:第十一电阻R11、第七MOS管Q7、第八MOS管Q8、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和第六二极管D6,其中,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与供电电源12相连;第七MOS管Q7的漏极D与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相连,第七MOS管Q7的源极S接地,第七MOS管Q7的漏极D与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之间的第七节点与第二休眠控制电路302的输出端相连;第八MOS管Q8的栅极G与第七节点相连,第八MOS管Q8的源极S与供电电源12相连;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与第八MOS管Q8的漏极D相连,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与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相连,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第七MOS管Q7的栅极G相连,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第七MOS管Q7的栅极G之间的第八节点与第二唤醒控制电路303的输出端相连;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与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相连,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与开关单元10的控制端C相连。
在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开关单元10包括: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和第九MOS管Q9,其中,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与供电电源12相连;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与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相连,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五电阻R15与第十四电阻R14之间具有第九节点,第九节点作为开关单元10的控制端C与第一控制单元20和第二控制单元30相连;第九MOS管Q9的栅极G与第九节点相连,第九MOS管Q9的源极S与供电电源12相连,第九MOS管Q9的漏极D与车载充电器1的电源端V相连。
在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0还包括:第七二极管D7,其中,第七二极管D7的阳极与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之间的第二节点相连,第七二极管D7的阴极与第一电容C1和第十电阻R10之间的第六节点相连。
具体来说,车载充电器1可存在以下六种工作状态:
一)车载充电器1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如图3所示,在车载充电器1进行正常的充电工作时,控制器13不发送第一休眠信号和第二休眠信号,第一休眠控制端S1未接收到第一休眠信号,第一MOS管Q1关断,第一状态锁止电路201的锁止端A1的电平被供电电源12上拉,进而使第一状态锁止电路201的锁止端A1即第四MOS管Q4的栅极G的电压与供电电源12的电压Vin相等,并且第四MOS管Q4的源极S的电压与供电电源12的电压Vin相等,则第四MOS管Q4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Vgs为0V,Vgs未达到第四MOS管Q4的开启电压,第四MOS管Q4关断,此时,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的电平被第六电阻R6下拉至0V,进而使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电压为0V。同时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阻R15对供电电源12的电压Vin进行分压,开关单元10的控制端C即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的电压V等于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阻R15分压后的电压,V=Vin*R15/(R14+R15),进而第九MOS管Q9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Vgs为 Vin*R15/(R14+R15)-Vin,通过调整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阻R15的电阻值,可使第九MOS管Q9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Vgs达到第九MOS管Q9的开启电压,第九MOS管Q9导通,车载充电器1的电源端V与供电电源12接通,以为车载充电器1的内部负载例如控制器13供电。
二)车载充电器1处于充电结束的非运行状态。
如图3所示,当车载充电器1充电结束需要进入休眠状态时,控制器13发出第一休眠信号例如高电平信号,第一休眠控制端S1与控制器13进行通信以接收第一休眠信号,第一MOS管Q1在高电平信号的作用下开通,将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电平拉低至0V,第一二极管D1导通,第一状态锁止电路201的锁止端A1即第四MOS管Q4的栅极G的电压为0V,则第四MOS管Q4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Vgs为-Vin,Vgs达到第四MOS管Q4的开启电压,第四MOS管Q4开通,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的电压为Vin,此时,第三MOS管Q3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Vgs=Vin,Vgs达到第三MOS管Q3的开启电压,第三MOS管Q3开通,将第一状态锁止电路201的锁止端A1的电压拉至0V,且第三MOS管Q3和第四MOS管Q4的开通状态被锁定,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电压等于供电电源12的电压Vin,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电压大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电压,第二二极管D2开通。此时,开关单元10的控制端C即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的电压V为Vin-Vce(其中,Vce为二极管的导通电压),第九MOS管Q9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Vgs= V- Vin-=-Vce,-Vce未达到第九MOS管Q9的开启电压,无法使第九MOS管Q9开通,第九MOS管Q9进入关断状态,车载充电器1的电源端V与供电电源12断开连接,车载充电器1进入休眠状态。
三)车载充电器1根据用户需求开始进行充电。
如图3所示,当车载充电器1开始充电时,整车控制器2发出唤醒信号例如高电平信号,唤醒控制端P1与整车控制器2进行通信以接收唤醒信号,第二MOS管Q2在高电平信号的作用下开通,将第一状态锁止电路201的解锁端A2的电压拉低至0V,第三MOS管Q3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Vgs为0V,Vgs未达到第三MOS管Q3的开启电压,第三MOS管Q3关断,第一状态锁止电路201的锁止端A1即第四MOS管Q4的栅极G的电压恢复到供电电源12的电压Vin,第四MOS管Q4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Vgs为0V,Vgs未达到第四MOS管Q4的开启电压,第四MOS管Q4关断,此时,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电压被拉低至0V。同时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阻R15对供电电源12的电压Vin进行分压,开关单元10的控制端C即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的电压等于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阻R15分压后的电压,V=Vin*R15/(R14+R15),进而第九MOS管Q9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Vgs为Vin*R15/(R14+R15)-Vin,通过调整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阻R15的电阻值,可使第九MOS管Q9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Vgs达到第九MOS管Q9的开启电压,第九MOS管Q9导通,车载充电器1的电源端V与供电电源12恢复接通,以为车载充电器1的内部负载例如控制器13供电。
由此,第一控制单元20根据控制器13发出的第一休眠信号控制开关单元10关断以控制车载充电器1进入休眠状态,并根据整车控制器发出的唤醒信号控制开关单元的导通以控制车载充电器恢复工作状态,从而可以实现正常休眠,降低电能的消耗,减少电能的浪费,防止出现低压电源亏电导致电动汽车无法启动的问题。并且,该控制电路的成本低、损耗小。
四)在车载充电器1与充电枪11连接时充电枪11掉电,车载充电器1处于非运行状态。
如图3所示,当充电枪11掉电时,控制器13发出第二休眠信号例如高电平信号,第二休眠控制端S2与控制器13进行通信以接收第二休眠信号,第五MOS管Q5在高电平信号的作用下开通,将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电平拉低至0V,第四二极管D4导通,第二状态锁止电路301的锁止端A3即第八MOS管Q8的栅极G的电压为0V,则第八MOS管Q8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Vgs为Vin,Vgs达到第八MOS管Q8的开启电压,第八MOS管Q8开通,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电压为Vin,此时,第七MOS管Q7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Vgs为Vin,Vgs达到第七MOS管Q7的开启电压,第七MOS管Q7开通,将第二状态锁止电路301的锁止端A3的电压拉至0V,且第七MOS管Q7和第八MOS管Q8的开通状态被锁定,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电压等于供电电源12的电压Vin,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电压大于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电压,第六二极管D6开通。此时,开关单元10的控制端C即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的电压V=Vin-Vce(其中,Vce为二极管的导通电压),第九MOS管Q9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Vgs为V - Vin =-Vce,-Vce未达到第九MOS管Q9的开启电压,无法使第九MOS管Q9开通,第九MOS管Q9进入关断状态,车载充电器1的电源端V与供电电源12断开连接,车载充电器1进入休眠状态。
五)在车载充电器1与充电枪11连接时充电枪11恢复通电。
如图3所示,当充电枪11恢复通电时,CP唤醒控制端P2与充电枪11的CP唤醒信号输出端进行通信以接收CP唤醒信号(其中,CP唤醒信号为预设占空比的方波信号),并且CP唤醒信号通过第五二极管D5和第十电阻R10对第一电容C1进行充电,当第一电容C1的电压达到第六MOS管Q6的开启电压时,第六MOS管Q6导通,将第二状态锁止电路301的解锁端A4的电压拉低至0V,第七MOS管Q7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Vgs为0V,Vgs未达到第七MOS管Q7的开启电压,第七MOS管Q7关断,第二状态锁止电路301的锁止端A3即第八MOS管Q8的栅极的电压恢复到供电电源12的电压Vin,则第八MOS管Q8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Vgs为0V,Vgs未达到第八MOS管Q8的开启电压,第八MOS管Q8关断,此时,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电压被拉低至0V。同时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阻R15对供电电源12的电压Vin进行分压,开关单元10的控制端C即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的电压等于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阻R15分压后的电压,V=Vin*R15/(R14+R15),进而第九MOS管Q9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Vgs为Vin*R15/(R14+R15)- Vin,通过调整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阻R15的电阻值,可使第九MOS管Q9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Vgs达到第九MOS管Q9的开启电压,第九MOS管Q9导通,车载充电器1的电源端V与供电电源12恢复接通,以为车载充电器1的内部负载例如控制器13供电。
在控制器13得电恢复后,检测车载充电器1的充电接口P是否恢复通电即是否检测到CP唤醒信号,当控制器13检测到充电接口P恢复通电即检测到CP唤醒信号时,控制器13判断充电枪11恢复通电,并控制车载充电器1重新开始充电。
六)在车载充电器1与充电枪11连接时,充电枪11掉电,且根据用户需求需要车载充电器1进行工作。
具体来说,在充电枪11没有恢复通电时,如果车载充电器1需要恢复工作状态,则整车控制器2发出唤醒信号例如高电平信号,唤醒控制端P1与整车控制器2进行通信以接收唤醒信号,唤醒信号经过第三电阻R3和第七二极管D7之后发送至第六MOS管Q6,第六MOS管Q6在高电平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将第二状态锁止电路301的解锁端A4的电压拉低至0V,则第七MOS管Q7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Vgs为0V,Vgs未达到第七MOS管Q7的开启电压,第七MOS管Q7关断,第二状态锁止电路301的锁止端A3即第八MOS管Q8的栅极的电压恢复到供电电源12的电压Vin,第八MOS管Q8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Vgs为0V,Vgs未达到第八MOS管Q8的开启电压,第八MOS管Q8关断,此时,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电压被拉低至0V。同时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阻R15对供电电源12的电压Vin进行分压,开关单元10的控制端C即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的电压等于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阻R15分压后的电压,V=Vin*R15/(R14+R15),进而第九MOS管Q9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Vgs为Vin*R15/(R14+R15)-Vin,通过调整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阻R15的电阻值,可使第九MOS管Q9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Vgs达到第九MOS管Q9的开启电压,第九MOS管Q9导通,车载充电器1的电源端V与供电电源12恢复接通,以为车载充电器1的内部负载例如控制器13供电。
由此,第二控制单元30根据控制器13发出的第二休眠信号控制开关单元10关断以控制车载充电器1进入休眠状态,并根据充电枪11发出的CP唤醒信号控制开关单元10的导通以控制车载充电器1恢复工作状态,从而可以实现掉电休眠功能,以及在充电枪恢复通电时自动恢复充电功能,降低电能的消耗,减少电能的浪费,防止出现低压电源亏电导致电动汽车无法启动的问题。并且,该控制电路的成本低、损耗小。
综上,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车载充电器的控制电路,通过开关单元控制车载充电器在休眠状态与工作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第一控制单元在车载充电器结束充电时控制开关单元关断以控制车载充电器进入休眠状态,并在车载充电器开始充电时控制开关单元导通以控制车载充电器进入工作状态,第二控制单元在充电枪掉电时控制开关单元关断以控制车载充电器进入休眠状态,并在充电枪恢复通电时控制开关单元导通以控制车载充电器恢复工作状态。由此,通过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对开关单元的通断进行控制,可以实现正常休眠和掉电休眠功能,以及在充电枪恢复通电时自动恢复充电功能,降低电能的消耗,减少电能的浪费,防止出现低压电源亏电导致电动汽车无法启动的问题。并且,该控制电路的成本低、损耗小。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充电器的方框示意图。如图4所示,车载充电器1包括上述的控制电路100。
综上,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车载充电器,通过上述实施例的控制电路,可以实现正常休眠和掉电休眠功能,以及在充电枪恢复通电时自动恢复充电功能,降低电能的消耗,减少电能的浪费,防止出现低压电源亏电导致电动汽车无法启动的问题。并且,该控制电路的成本低、损耗小。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方框示意图。如图5所示,电动汽车3包括上述的车载充电器1。
综上,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电动汽车,通过上述实施例的车载充电器,可以实现正常休眠和掉电休眠功能,以及在充电枪恢复通电时自动恢复充电功能,降低电能的消耗,减少电能的浪费,防止出现低压电源亏电导致电动汽车无法启动的问题。并且,该控制电路的成本低、损耗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 “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车载充电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连接在车载充电器的电源端与供电电源之间;
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车载充电器结束充电时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关断以控制所述车载充电器进入休眠状态,并在所述车载充电器开始充电时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导通以控制所述车载充电器进入工作状态;以及
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与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充电枪掉电时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关断以控制所述车载充电器进入休眠状态,并在所述充电枪恢复通电时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导通以控制所述车载充电器恢复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充电器的控制器在所述车载充电器结束充电时发出第一休眠信号,整车控制器在所述车载充电器开始充电时发出唤醒信号,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
第一休眠控制端,所述第一休眠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进行通信以接收所述第一休眠信号;
唤醒控制端,所述唤醒控制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进行通信以接收所述唤醒信号;
第一状态锁止电路,所述第一状态锁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相连;
第一休眠控制电路,所述第一休眠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休眠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一休眠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状态锁止电路的锁止端相连,所述第一休眠控制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休眠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状态锁止电路锁止以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关断;
第一唤醒控制电路,所述第一唤醒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唤醒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一唤醒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状态锁止电路的解锁端相连,所述第一唤醒控制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唤醒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状态锁止电路解锁以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电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休眠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休眠控制端相连;
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之间具有第一节点;
第一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接地;
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状态锁止电路的锁止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电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唤醒控制电路包括:
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唤醒控制端相连;
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三电阻之间具有第二节点;
第二MOS管,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状态锁止电路的解锁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电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状态锁止电路包括:
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相连;
第三MOS管,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接地, 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之间的第三节点与所述第一休眠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
第四MOS管,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节点相连,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与所述供电电源相连;
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第七电阻,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之间的第四节点与所述第一唤醒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
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充电器的控制器在所述充电枪掉电时发出第二休眠信号,所述充电枪通电时发出CP唤醒信号,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
第二休眠控制端,所述第二休眠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进行通信以接收所述第二休眠信号;
CP唤醒控制端,所述CP唤醒控制端与所述充电枪的CP唤醒信号输出端进行通信以接收所述CP唤醒信号;
第二状态锁止电路,所述第二状态锁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相连;
第二休眠控制电路,所述第二休眠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休眠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二休眠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状态锁止电路的锁止端相连,所述第二休眠控制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休眠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二状态锁止电路锁止以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关断;
第二唤醒控制电路,所述第二唤醒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CP唤醒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二唤醒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状态锁止电路的解锁端相连,所述第二唤醒控制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CP唤醒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二状态锁止电路解锁以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充电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休眠控制电路包括:
第八电阻,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休眠控制端相连;
第九电阻,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九电阻与所述第八电阻之间具有第五节点;
第五MOS管,所述第五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五节点相连,所述第五MOS管的源极接地;
第四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五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状态锁止电路的锁止端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充电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唤醒控制电路包括:
第五二极管,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CP唤醒控制端相连;
第十电阻,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相连;
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十电阻之间具有第六节点;
第六MOS管,所述第六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六节点相连,所述第六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六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状态锁止电路的解锁端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充电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状态锁止电路包括:
第十一电阻,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相连;
第七MOS管,所述第七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七MOS管的源极接地, 所述第七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之间的第七节点与所述第二休眠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
第八MOS管,所述第八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七节点相连,所述第八MOS管的源极与所述供电电源相连;
第十二电阻,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八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第十三电阻,所述第十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MOS管的栅极相连,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MOS管的栅极之间的第八节点与所述第二唤醒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
第六二极管,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充电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
第十四电阻,所述第十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相连;
第十五电阻,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十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五电阻与所述第十四电阻之间具有第九节点,所述第九节点作为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相连;
第九MOS管,所述第九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九节点相连,所述第九MOS管的源极与所述供电电源相连,所述第九MOS管的漏极与所述车载充电器的电源端相连。
11.一种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充电器的控制电路。
12.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载充电器。
CN201620841721.XU 2016-08-05 2016-08-05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及其控制电路 Active CN2061069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41721.XU CN206106967U (zh) 2016-08-05 2016-08-05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及其控制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41721.XU CN206106967U (zh) 2016-08-05 2016-08-05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及其控制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06967U true CN206106967U (zh) 2017-04-19

Family

ID=58511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41721.XU Active CN206106967U (zh) 2016-08-05 2016-08-05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及其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06967U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82739A (zh) * 2017-08-07 2017-12-15 珠海三吉士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感应充电装置及其系统与控制方法
CN108177553A (zh) * 2018-02-28 2018-06-19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放电装置
CN108215912A (zh) * 2018-01-24 2018-06-29 安徽锐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动汽车的控制电路和控制系统
CN108832919A (zh) * 2018-06-21 2018-11-16 东莞新科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低功耗定时开关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879813A (zh) * 2017-05-09 2018-11-23 沃尔沃汽车公司 接近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9774534A (zh) * 2019-03-08 2019-05-21 上海度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唤醒电路
CN110069286A (zh) * 2018-01-22 2019-07-30 江苏迪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车辆识别代号使车载终端进入休眠模式的方法
CN111319499A (zh) * 2020-02-19 2020-06-23 上海易沐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桩、车辆控制系统以及充电桩唤醒车辆的方法
CN113561806A (zh) * 2021-07-28 2021-10-29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器、控制方法、车辆及控制系统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79813A (zh) * 2017-05-09 2018-11-23 沃尔沃汽车公司 接近检测装置及方法
US11332024B2 (en) 2017-05-09 2022-05-17 Volvo Car Corporation Proximity detectio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CN108879813B (zh) * 2017-05-09 2021-10-29 沃尔沃汽车公司 接近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7482739A (zh) * 2017-08-07 2017-12-15 珠海三吉士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感应充电装置及其系统与控制方法
CN110069286A (zh) * 2018-01-22 2019-07-30 江苏迪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车辆识别代号使车载终端进入休眠模式的方法
CN110069286B (zh) * 2018-01-22 2022-05-03 江苏迪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车辆识别代号使车载终端进入休眠模式的方法
CN108215912A (zh) * 2018-01-24 2018-06-29 安徽锐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动汽车的控制电路和控制系统
CN108215912B (zh) * 2018-01-24 2024-05-14 安徽锐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动汽车的控制电路和控制系统
CN108177553A (zh) * 2018-02-28 2018-06-19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放电装置
CN108177553B (zh) * 2018-02-28 2023-06-16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放电装置
CN108832919A (zh) * 2018-06-21 2018-11-16 东莞新科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低功耗定时开关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774534A (zh) * 2019-03-08 2019-05-21 上海度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唤醒电路
CN109774534B (zh) * 2019-03-08 2024-01-30 上海度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唤醒电路
CN111319499A (zh) * 2020-02-19 2020-06-23 上海易沐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桩、车辆控制系统以及充电桩唤醒车辆的方法
CN113561806A (zh) * 2021-07-28 2021-10-29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器、控制方法、车辆及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06967U (zh)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及其控制电路
CN205970900U (zh) 车辆、车载充电器及其控制电路
CN102958757B (zh) 汽车电气系统和用于运行汽车电气系统的方法
WO2017148385A1 (zh) 汽车智能蓄电池
CN102278250B (zh) 双蓄电池管理系统
CN109421542A (zh) 电动汽车高压下电方法
CN207360101U (zh) 一种电动汽车唤醒电路
CN108556669B (zh) 一种车载充电器及其控制装置
CN112019040B (zh) 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变换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395802U (zh) 燃料电池与储能电池混合动力车系统
CN108001277A (zh) 一种电动汽车蓄电池补电系统和方法
CN111660871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新型电源供电系统及其供电方法
CN112558593A (zh) 客车机械断电开关智能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14940098A (zh) 一种双蓄电池防亏电系统、方法及电动汽车
CN112848936A (zh) 一种直流充电桩低功耗控制系统
CN110329075A (zh) 一种基于锂电池供电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及电动车
CN102795116B (zh) 混合动力汽车蓄电池智能保护电路及智能保护方法
CN212304824U (zh) 一种新型bms控正极充电激活电路
CN219687245U (zh) 一种基于整车控制器的蓄电池智能充电系统
CN219145069U (zh) 一种蓄电池充电唤醒电路及装置
CN116572866A (zh) 一种蓄电池智能充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2564474B (zh) 一种车载辅助电源休眠及延时断电电路及系统
CN205417472U (zh) 基于纯电动汽车的一种低压电源系统
CN210723272U (zh) 一种防止电动车电池电量耗损的电池管理器
CN111251907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混合电池驱动系统及供能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