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03745U - 一种液体静态混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体静态混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03745U
CN206103745U CN201621084404.4U CN201621084404U CN206103745U CN 206103745 U CN206103745 U CN 206103745U CN 201621084404 U CN201621084404 U CN 201621084404U CN 206103745 U CN206103745 U CN 2061037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inlet
mixing unit
cavity volume
fluid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8440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中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108440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037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037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0374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静态混合器。所述液体静态混合器第一混合部及第二混合部;所述第一混合部具有容腔,容腔内设置有蜂窝状液体通道,蜂窝状液体通道将容腔分隔为第一容腔与第二容腔;第一容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液口,第二容腔与所述第二混合部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管路内设置有扰流板;第二混合部内设置有多个混合叶片;其中,所述第一进液口用于供液体进入;所述蜂窝状液体通道用于使自所述第一进液口进入的液体通过,将所述液体混合;所述混合叶片用于将经过所述蜂窝状液体通道混合后的液体进行二次混合。采用这种结构,液体在第一混合部内流经蜂窝状液体通道混合后,再次经过第二混合部内的混合叶片进行混合,混合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液体静态混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混合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体静态混合器。
背景技术
静态混合器是一种没有运动部件、倚靠混合单元的特殊结构和流体运动,使互不相溶的流体或浓度分布不均的流体各自分散,彼此混合的高效混合设备。目前,国内常见的静态混合器具有SV型、SK型,SH型,SL型和SX型。这些常见静态混合器存在径向上混合不均匀,阻力大,影响处理量扩大,以及存在混合盲区、混合器无法清洗等问题。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改进与完善,以设计出更具工业应用价值的新型静态混合器。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静态混合器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中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静态混合器,所述液体静态混合器包括第一混合部及第二混合部;所述第一混合部具有容腔,所述容腔内设置有蜂窝状液体通道,所述蜂窝状液体通道将所述容腔分隔为第一容腔与第二容腔;所述第一容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二容腔与所述第二混合部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管路内设置有扰流板;所述第二混合部内设置有多个混合叶片;其中,所述第一进液口用于供液体进入;所述蜂窝状液体通道用于 使自所述第一进液口进入的液体通过,并将所述液体混合;所述混合叶片用于将经过所述蜂窝状液体通道混合后的液体进行二次混合。
优选地,所述混合叶片设置为螺旋状叶片,每个所述螺旋状叶片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优选地,多个所述混合叶片首尾依次相接,相邻两个所述混合叶片相接的边相互垂直。
优选地,所述第二混合部为圆筒形结构,多个所述混合叶片以可拆卸方式设置在第二混合部内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第一容腔的连接端设置为圆锥形喷嘴结构。
优选地,所述液体静态混合器进一步还包含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容腔的侧壁上且与所述第一进液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进液口与所述第一容腔的连接端设置为圆锥形喷嘴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第二进液口内均设置有滤网。
优选地,所述蜂窝状液体通道以可拆卸方式与所述第一混合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蜂窝状液体通道的孔隙率为50%~60%。
优选地,所述第一混合部与所述第二混合部均采用透明有机玻璃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液体静态混合器包括第一混合部及第二混合部,液体在第一混合部内流经蜂窝状液体通道混合后,再次经过第二混合部混合,第二混合部内的混合叶片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混合均匀。通过两次混合的方式能够使液体混合更为均匀。
蜂窝状液体通道与第一混合部以可拆卸方式连接,混合叶片以可拆卸方式与所述第二混合部连接,方便混合零部件的清洗,有利于保证不同混合液体的纯度。
蜂窝状液体通道的孔隙率为50%~60%,能够在保证液体充分混合下,对液体流动的阻力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液体静态混合器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液体静态混合器中第二混合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第二混合部中混合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进液口,2-第二进液口,3-第一混合部,31-第一容腔,32-第二容腔,4-蜂窝状液体通道,5-第二混合部,51-混合叶片,6-出液口,7-管路,71-扰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液体静态混合器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液体静态混合器中第二混合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第二混合部中混合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的液体静态混合器,包含第一混合部3及第二混合部5。第一混合部3具有容腔,容腔内设置有蜂窝状液体通道4,蜂窝状液体通道4将容腔分隔为第一容腔31与第二容腔32;第一容腔3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液口1,第二容腔32与第二混合部5通过管路7连接;管路7内设置有扰流板71;第二混合部5内设置有多个混合叶片51;其中,第一进液口1用于供液体进入;蜂窝状液体通道4用于使自第一进液口进入的液体通过,将液体混合;混合叶片51用于将经过蜂窝状液体通道4混合后的液体进行二次混合。
采用这种结构,液体在第一混合部内流经蜂窝状液体通道混合后,再次经过第二混合部混合,第二混合部内的混合叶片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混合均匀。通过两次混合的方式能够使液体混合更为均匀。
有利的是,通过上述扰流板71的干扰,液体在进入管路7时会形成扰流,这样,可以进一步混合液体。
在本实施例中,蜂窝状液体通道4设置有一个,蜂窝状液体通道4的孔隙率设置为50%;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蜂窝状液体通道4还可以设置多个,其优点在于,可以提高液体的混合效果。例如,在一个备选实施例中,蜂窝状液体通道4设置为两个,两个蜂窝状液体通道4在所述容腔内平行叠加,此时蜂窝状液体通道4的孔隙率可以设置为60%,其优点在于,蜂窝状液体通道4设置两个时,会增加液体流动的阻力,为了减小液体流动阻力,可以将蜂窝状液体通道4的孔隙率设定为较大值。
可以理解的是,蜂窝状液体通道4的孔隙率可以在50%至60%之间任意设定,例如,在另一个备选实施例中,蜂窝状液体通道4的孔隙率设定为55%。
第一容腔3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液口1,液体从第一容腔31流经蜂窝状液体通道4进入第二容腔32,第二容腔32与第二混合部5通过管路7连接;管路7内设置有扰流板71。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容腔32通过管路7与第二混合部5连接,有利的是,第二容腔32余第二混合部5以可拆卸方式连接,这样,在携带时方便运输,且在清洗时拆卸开方便清洗。
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管路7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扰流板71,扰流板71在管路5的内部不规则布置,且每个扰流板的长短形状各不相同。其优点在于,使流经管路的液体与扰流板碰撞,从而形成湍流,有利于对液体进一步混合,提高混合效果。
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混合叶片51设置为螺旋状叶片,每个螺旋状叶片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如图2、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螺旋状叶片上的通孔设置为圆孔,且不规则布置,其优点在于,可以对流经的液体造成扰流,提高液体的混合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混合叶片51的首尾两端均设置为直边,直边的中部设置有卡扣,多个混合叶片51通过所述卡扣首位依次相接,相邻两个混合叶片51相接的边相互垂直。其优点在于,液体从一个混合叶片流向相邻的另一个混合叶片时,液体会被分流,且液体的流动方向也会发生变化,有利于对液体进行充分的混合。
可以理解的是,在混合叶片51的表面可以设置多个扰流凸起,所述扰流凸起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在混合叶片51的表面设置多个不规则布置的半球形凸起,以增加对流经液体的扰动,造成流液的紊乱,实现液体的充分混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混合部5为圆筒形结构,多个混合叶片51以可拆卸方式设置在第二混合部内部。其优点在于,在对第二混合部进行清洗时,可通过拆卸的方式分别对第二混合部以及第二混合部内的混合叶片进行单独清洗。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混合部5的主体还可以设置为四方体形状,在其内部设置容纳混合叶片51的圆形流道。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液口1与第一容腔31的连接端设置为圆锥形喷嘴结构,用于使液体以喷射状态进入第一容腔31内。其优点在于,液体在进入第一容腔31之前,由于第一进液口1的截面直径逐渐缩减,液体流速增加,以喷射状态进入第一容腔31内。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进液口1内还可以设置滤网,过滤液体中的杂质,防止杂质堵塞蜂窝状液体通道4。
在本实施例中,液体静态混合器进一步还包含第二进液口2,第二进液口2设置在第一容腔31的侧壁上且与第一进液口1相对设置,第二进液口2与第一容腔31的连接端设置为圆锥形喷嘴结构,液体经过第一进液口1与第二进液口2的喷射,在第一容腔31内混合。其优点在于,第一进液口1与第二进液口2相对喷射,液体在第一容腔31的空间内可以进行初步混合,有利于提高液体的混合效果。且设置有第二进液口,当需要使多种液体同时混合的情况下,可以分别从第一进液口以及第二进液口进入。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进液口2内可以设置滤网,以过滤液体中的杂质,防止杂质堵塞蜂窝状液体通道4。
在本实施例中,蜂窝状液体通道4以可拆卸方式与第一混合部3连接。其优点在于,方便对蜂窝状液体通道4的清洗,当混合不同液体时,可以先对蜂窝状液体通道4进行清洗,有利于保证混合有气体的纯度。另外,当蜂窝状液体通道4发生堵塞时,方便清洗更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混合部3与第二混合部5均采用透明有机玻璃制造,其优点在于,可以观察液体的混合并观察混合叶片51及蜂窝状液体通道4的清洁程度,当发现混合叶片51或者蜂窝状液体通道4的表面沉积污渍时,可以及时对表面进行处理,保持混合液体的纯度。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液体静态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静态混合器包括第一混合部(3)及第二混合部(5);
所述第一混合部(3)具有容腔,所述容腔内设置有蜂窝状液体通道(4),所述蜂窝状液体通道(4)将所述容腔分隔为第一容腔(31)与第二容腔(32);
所述第一容腔(3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液口(1);
所述第二容腔(32)与所述第二混合部(5)通过管路(7)连接;
所述管路(7)内设置有扰流板(71);
所述第二混合部(5)内设置有多个混合叶片(51);其中,
所述第一进液口(1)用于供液体进入;
所述蜂窝状液体通道(4)用于使自所述第一进液口进入的液体通过,并将所述液体混合;
所述混合叶片(51)用于将经过所述蜂窝状液体通道(4)混合后的液体进行二次混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静态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叶片(51)设置为螺旋状叶片,每个所述螺旋状叶片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静态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混合叶片(51)首尾依次相接,相邻两个所述混合叶片相接的边相互垂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静态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混合部(5)为圆筒形结构,多个所述混合叶片(51)以可拆卸方式设置在第二混合部内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静态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口(1)与所述第一容腔(31)的连接端设置为圆锥形喷嘴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静态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静态混合器进一步包含第二进液口(2),所述第二进液口(2)设置在所述第一容腔(31)的侧壁上且与所述第一进液口(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进液口(2)与所述第一容腔(31)的连接端设置为圆锥形喷嘴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静态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口(1)与所述第二进液口(2)内均设置有滤网。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静态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状液体通道(4)以可拆卸方式与所述第一混合部(3)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静态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状液体通道(4)的孔隙率为50%~60%。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静态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部(3)与所述第二混合部(5)均采用透明有机玻璃制造。
CN201621084404.4U 2016-09-27 2016-09-27 一种液体静态混合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037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84404.4U CN206103745U (zh) 2016-09-27 2016-09-27 一种液体静态混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84404.4U CN206103745U (zh) 2016-09-27 2016-09-27 一种液体静态混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03745U true CN206103745U (zh) 2017-04-19

Family

ID=58521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8440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03745U (zh) 2016-09-27 2016-09-27 一种液体静态混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0374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98193A (zh) * 2017-07-31 2017-11-28 江苏中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混合器
CN110115943A (zh) * 2019-05-30 2019-08-13 河海大学 液-液双连续乳液界面制备装置及方法
CN113977860A (zh) * 2021-11-22 2022-01-28 佛山市顺德区震德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注塑机、静态混合器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98193A (zh) * 2017-07-31 2017-11-28 江苏中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混合器
CN110115943A (zh) * 2019-05-30 2019-08-13 河海大学 液-液双连续乳液界面制备装置及方法
CN110115943B (zh) * 2019-05-30 2021-09-24 河海大学 液-液双连续乳液界面制备装置及方法
CN113977860A (zh) * 2021-11-22 2022-01-28 佛山市顺德区震德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注塑机、静态混合器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03745U (zh) 一种液体静态混合器
CN106268544A (zh) 塔式超细气泡反应器
CN104646206B (zh) 一种固定式混药器
CN205346880U (zh) 一种叶轮及带有其的水体蛋白分离器
CN204469575U (zh) 一种实验室用高效气体混合器
CN208694731U (zh) 一种气液两相均匀混合装置
CN109876688A (zh) 流体混合装置
CN206889132U (zh) 一种扰流式多流体集成混合器
CN206111499U (zh) 漏斗形无阀压电泵
CN210905974U (zh) 复合肥浆料旋流混合装置
CN208743334U (zh) 土壤污染修复材料布置装置
CN206823367U (zh) 一种气液分离罐
CN206935160U (zh) 一种生产橡塑助剂用低阻力静态混合器
CN207899098U (zh) 一种液体过滤滤芯
KR101339600B1 (ko) 기화기
CN207979469U (zh) 一种吸管
CN207872180U (zh) 超临界氧化反应器
CN207533164U (zh) 一种微混合器
CN217790332U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加气溶解施肥装置
CN205288360U (zh) 一种石墨降膜吸收器
CN204974237U (zh) 一种适用于二流体喷嘴的冷却部件
CN213965469U (zh) 一种液体肥料生产线
CN105994229B (zh) 药液搅拌器及带有该药液搅拌器的喷雾器
CN205710717U (zh) 一种可兼作换热板的搅拌挡板结构
CN205242081U (zh) 染色机用搅拌型储液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9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