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02140U - 一种新型头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头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02140U
CN206102140U CN201620805824.0U CN201620805824U CN206102140U CN 206102140 U CN206102140 U CN 206102140U CN 201620805824 U CN201620805824 U CN 201620805824U CN 206102140 U CN206102140 U CN 2061021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headrest
inserted link
straight
shaped inser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0582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晓萃
朱敏
李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feng International Seating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anfeng Johnson Controls Sea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anfeng Johnson Controls Sea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anfeng Johnson Controls Sea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0582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021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021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021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用以支撑头枕发泡体且位于头枕发泡体内的塑料壳体;一U型插杆,其两直杆部穿过头枕发泡体并插入塑料壳体内,头枕发泡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携同塑料壳体相对两直杆部上下移动,从而对头枕的高度进行调节,U型插杆的横杆部固定在座椅靠背骨架中的横梁上;一头枕锁止部件,锁止部件处于锁止状态时,能将塑料壳体锁止在U型插杆的两直杆部的任一位置上。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头枕与导套调节两向调节头枕和头枕调节两向调节头枕相比,取消了导套调节两向调节头枕和头枕调节两向调节头枕中导套、金属焊管,零件数量少,因而整个头枕重量轻,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头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头枕。
背景技术
目前90%的头枕类型是常规两向调节头枕,常规两向调节头枕分为图1所示的导套调节两向调节头枕和图2所示的头枕调节两向调节头枕。图1中的导套调节两向调节头枕存在靠背空间需求大和调节位置底的缺点,图2中的头枕调节两向调节头枕零件数量多,重量较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导套调节两向调节头枕和头枕调节两向调节头枕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零件数量少、重量轻和成本低的新型头枕。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头枕,包括:
一用以支撑头枕发泡体且位于所述头枕发泡体内的塑料壳体;
一U型插杆,所述U型插杆的两直杆部穿过所述头枕发泡体并插入所述塑料壳体内,所述头枕发泡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携同所述塑料壳体相对所述U型插杆的两直杆部上下移动,从而对头枕的高度进行调节,所述U型插杆的横杆部固定在座椅靠背骨架中的横梁上;
一头枕锁止部件,所述锁止部件处于锁止状态时,能将所述塑料壳体锁止在所述U型插杆的两直杆部的任一位置上,所述锁止部件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头枕发泡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携同所述塑料壳体相对所述U型插杆的两直杆部上下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塑料壳体内具有供所述U型插杆的两直杆部插入的两个导套孔,两个导套孔沿着所述塑料壳体运动方向伸展。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头枕锁止部件包括锁止钢丝、按钮和按钮复位弹簧;在所述U型插杆的两直杆部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锁止槽,每一锁止槽的轴线与所述U型插杆的两直杆部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锁止钢丝可滑动配置在所述塑料壳体中并在所述锁止钢丝上设置有两个锁止部,所述按钮与按钮复位弹簧配置在所述塑料壳体中的按钮安装孔中,所述锁止钢丝的一端插入所述按钮安装孔中并穿过所述按钮复位弹簧与所述按钮连接;所述按钮的运动方向与所述头枕的运动方向相互垂直;当压下按钮时,所述按钮复位弹簧被压缩蓄能,所述按钮驱动所述锁止钢丝向第一方向运动,所述锁止钢丝上的两个锁止部退出所述U型插杆的两直杆部上某一若干锁止槽实现解锁,当松开按钮时,所述按钮复位弹簧释放,驱动所述按钮连同所述锁止钢丝向第二方向运动,所述锁止钢丝上的两个锁止部插入到所述U型插杆的两直杆部上某一若干锁止槽中实现锁止,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为两个相反的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头枕锁止部件还包括一锁止钢丝复位弹簧,所述锁止钢丝复位弹簧的一端勾住所述塑料壳体,另一端勾住所述锁止钢丝,当所述锁止钢丝向第一方向运动时,所述锁止钢丝复位弹簧拉伸蓄能,当松开按钮时,所述锁止钢丝还在所述锁止钢丝复位弹簧驱动下向第二方向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头枕锁止部件还包括一按钮盖,所述按钮盖安装在所述塑料壳体中的按钮安装孔中,所述按钮与按钮复位弹簧配置在所述按钮盖内且所述按钮相对所述按钮盖能够进行轴向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U型插杆的两直杆部靠近末端的位置各设置有一个止退槽,在所述塑料壳体的两个导套孔入口位置设置有两个卡簧,当所述塑料壳体沿所述U型插杆的两直杆部上升到所述止退槽对应所述卡簧位置时,所述卡簧卡入所述所述止退槽中,以防止所述塑料壳体与所述U型插杆的两直杆部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两个套在所述U型插杆的两直杆部上的遮蔽盖,在所述U型插杆的两直杆部穿过靠背面套时,所述遮蔽盖与所述靠背面套连接。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头枕与导套调节两向调节头枕和头枕调节两向调节头枕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头枕取消了导套调节两向调节头枕和头枕调节两向调节头枕中导套、金属焊管,零件数量少,因而整个头枕重量轻,成本低。同时将U型插杆并入靠背骨架系统,成为常规零件,适合头枕改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导套调节两向调节头枕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现有头枕调节两向调节头枕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头枕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头枕中塑料壳体、锁止钢丝、锁止钢丝复位弹簧装配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头枕中塑料壳体、锁止钢丝、锁止钢丝复位弹簧装配完成后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解锁前)。
图7为图5的A-A剖视图(解锁后)。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头枕中U型插杆、塑料壳体、头枕锁止部件装配后且塑料壳体处于最低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9为图8的B-B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头枕中U型插杆、塑料壳体、头枕锁止部件装配后且塑料壳体处于最高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B-B剖视图。
图12为图10的C-C剖视图。
图13为图10的D-D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头枕中按钮盖、按钮和按钮复位弹簧装配过程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头枕中按钮盖、按钮和按钮复位弹簧装配完成后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头枕中按钮盖、按钮和按钮复位弹簧装配完成后按钮被压下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17为图16的E-E剖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头枕中按钮盖、按钮和按钮复位弹簧装配完成后按钮被压下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19为图18的F-F剖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头枕中的按钮盖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头枕中的按钮盖剖视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头枕中的按钮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头枕中的按钮剖视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头枕中按钮、按钮和按钮复位弹簧装配完成后与塑料壳体组装过程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头枕中按钮、按钮和按钮复位弹簧装配完成后与塑料壳体组装完成后的示意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头枕中的U型插杆与座椅靠背骨架中的横梁固定过程示意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头枕中的U型插杆与座椅靠背骨架中的横梁固定完成后示意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头枕中的U型插杆伸出靠背面套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9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头枕中的U型插杆伸出靠背面套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30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头枕中的遮蔽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头枕装配完成后的外观示意图(去掉头枕发泡体和头枕面套)。
图32为图31的G-G剖视图(解锁前)。
图33为图31的G-G剖视图(解锁后)。
图34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头枕中U型插杆、塑料壳体、头枕锁止部件装配后且塑料壳体处于最低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35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头枕中U型插杆、塑料壳体、头枕锁止部件装配后且塑料壳体处于最高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3,图中给出的一种新型头枕,包括一用以支撑头枕发泡体(图中未示出)且位于头枕发泡体内的塑料壳体100,一U型插杆200、头枕锁止部件300以及两个卡簧400。
U型插杆200具有两直杆部210和连接两直杆部210的横杆部220,在U型插杆200的两直杆部210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锁止槽211,在U型插杆200的两直杆部210靠近末端的位置各设置有一个止退槽212。
头枕锁止部件300包括锁止钢丝310、按钮320、按钮复位弹簧330、锁止钢丝复位弹簧340,在锁止钢丝310上设置有两个与U型插杆200的两直杆部210上的锁止槽211对应的两个锁止部311。按钮320和按钮复位弹簧330安装在一个按钮盖350中。
参见图4和图5,在塑料壳体100上间隔设置有两个导套孔110,另外在塑料壳体100上还设置有一些供锁止钢丝310进行轴向和径向运动的导向槽121、122、123、124、125、126,锁止钢丝310置入这些导向槽121、122、123、124、125、126内,其在外力作用下可以进行轴向和径向运动。锁止钢丝310装配好以后,再将锁止钢丝复位弹簧340的一端勾在塑料壳体100的适当位置,另一端勾在锁止钢丝310适当位置。锁止钢丝复位弹簧340为拉簧。
两个卡簧400安装在塑料壳体100的两个导套孔110下方的适当位置处。
参见图7,当锁止钢丝310在外力作用下,克服锁止钢丝复位弹簧340的拉力后向箭头A方向运动时,锁止钢丝310上的两个锁止部311会退出U型插杆200的两直杆部210上某一锁止槽211,将U型插杆200与塑料壳体100之间进行解锁。参见图6,当外力消失后,锁止钢丝复位弹簧340的拉力将锁止钢丝310按照箭头B方向拉回,锁止钢丝310上的两个锁止部311会重新嵌入到U型插杆200的两直杆部210上某一锁止槽211内,将U型插杆200与塑料壳体100之间锁止起来。
参见图8至图11,由于在U型插杆200的两直杆部210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锁止槽211,当锁止钢丝310上的两个锁止部311会退出U型插杆200的两直杆部210上某一锁止槽211,塑料壳体100按照图中箭头C和箭头D所指方向下降到最低位置和上升到最高位置。
参见图12和图13,塑料壳体100按照图10中箭头D所指方向上升到最高位置时,两个卡簧400会卡入到U型插杆200的两直杆部210末端位置的两个止退槽212中,以限制U型插杆200的两直杆部210脱出塑料壳体100。
参见图14至图23,本实用新型的按钮320、按钮复位弹簧330、按钮盖350的结构与它们之间的组装方式与图1、图2中的按钮、按钮复位弹簧、按钮盖的结构与它们之间的组装方式基本上相同,限于篇幅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24和图25,本实用新型的按钮320、按钮复位弹簧330、按钮盖350组装好以后,整体安装在塑料壳体100侧面的按钮安装孔130内,安装方式也与图1、图2显示的现有导套调节两向调节头枕和头枕调节两向调节头枕一样,不再赘述。
参见图26和图27,U型插杆200的横杆部220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座椅靠背骨架500中的横梁510上。
参见图28至图30,U型插杆200的横杆部220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座椅靠背骨架500中的横梁510后,安装靠背发泡520,并根据U型插杆200定位进行靠背面套530包覆,靠背面套530包覆后,在U型插杆200的两直杆部210上套上两个遮蔽盖600,两个遮蔽盖600与靠背面套530连接,通过两个遮蔽盖600来保证U型插杆200的两直杆部210靠背面套上孔周围的外观。
参见图31至图35,正常状态,按钮320不被按动,此时按钮复位弹簧330处于初始位置,按钮320不触动锁止钢丝310伸入按钮安装孔130内的一端312,锁止钢丝310在锁止钢丝复位弹簧340的作用下,处于初始状态,锁止钢丝310上的两个锁止部311嵌入到U型插杆200的两直杆部210上的锁止槽211内,使得塑料壳体100与U型插杆200的两直杆部210之间被锁止。
当需要解锁时,用手按压按钮320向内运动,按钮320克服按钮复位弹簧330的阻力推动锁止钢丝310伸入按钮安装孔130内的一端312向箭头E方向运动直至锁止钢丝310上的两个锁止部311退出U型插杆200的两直杆部210上的锁止槽211实现解锁。
解锁后,塑料壳体100可以沿U型插杆200的两直杆部210上、下运动到最低位置和最高位置。

Claims (7)

1.一种新型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用以支撑头枕发泡体且位于所述头枕发泡体内的塑料壳体;
一U型插杆,所述U型插杆的两直杆部穿过所述头枕发泡体并插入所述塑料壳体内,所述头枕发泡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携同所述塑料壳体相对所述U型插杆的两直杆部上下移动,从而对头枕的高度进行调节,所述U型插杆的横杆部固定在座椅靠背骨架中的横梁上;
一头枕锁止部件,所述锁止部件处于锁止状态时,能将所述塑料壳体锁止在所述U型插杆的两直杆部的任一位置上,所述锁止部件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头枕发泡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携同所述塑料壳体相对所述U型插杆的两直杆部上下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壳体内具有供所述U型插杆的两直杆部插入的两个导套孔,两个导套孔沿着所述塑料壳体运动方向伸展。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锁止部件包括锁止钢丝、按钮和按钮复位弹簧;在所述U型插杆的两直杆部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锁止槽,每一锁止槽的轴线与所述U型插杆的两直杆部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锁止钢丝可滑动配置在所述塑料壳体中并在所述锁止钢丝上设置有两个锁止部,所述按钮与按钮复位弹簧配置在所述塑料壳体中的按钮安装孔中,所述锁止钢丝的一端插入所述按钮安装孔中并穿过所述按钮复位弹簧与所述按钮连接;所述按钮的运动方向与所述头枕的运动方向相互垂直;当压下按钮时,所述按钮复位弹簧被压缩蓄能,所述按钮驱动所述锁止钢丝向第一方向运动,所述锁止钢丝上的两个锁止部退出所述U型插杆的两直杆部上某一若干锁止槽实现解锁,当松开按钮时,所述按钮复位弹簧释放,驱动所述按钮连同所述锁止钢丝向第二方向运动,所述锁止钢丝上的两个锁止部插入到所述U型插杆的两直杆部上某一若干锁止槽中实现锁止,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为两个相反的方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锁止部件还包括一锁止钢丝复位弹簧,所述锁止钢丝复位弹簧的一端勾住所述塑料壳体,另一端勾住所述锁止钢丝,当所述锁止钢丝向第一方向运动时,所述锁止钢丝复位弹簧拉伸蓄能,当松开按钮时,所述锁止钢丝还在所述锁止钢丝复位弹簧驱动下向第二方向运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锁止部件还包括一按钮盖,所述按钮盖安装在所述塑料壳体中的按钮安装孔中,所述按钮与按钮复位弹簧配置在所述按钮盖内且所述按钮相对所述按钮盖能够进行轴向运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头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U型插杆的两直杆部靠近末端的位置各设置有一个止退槽,在所述塑料壳体的两个导套孔入口位置设置有两个卡簧,当所述塑料壳体沿所述U型插杆的两直杆部上升到所述止退槽对应所述卡簧位置时,所述卡簧卡入所述所述止退槽中,以防止所述塑料壳体与所述U型插杆的两直杆部分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头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套在所述U型插杆的两直杆部上的遮蔽盖,在所述U型插杆的两直杆部穿过靠背面套时,所述遮蔽盖与所述靠背面套连接。
CN201620805824.0U 2016-07-28 2016-07-28 一种新型头枕 Active CN2061021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05824.0U CN206102140U (zh) 2016-07-28 2016-07-28 一种新型头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05824.0U CN206102140U (zh) 2016-07-28 2016-07-28 一种新型头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02140U true CN206102140U (zh) 2017-04-19

Family

ID=58510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05824.0U Active CN206102140U (zh) 2016-07-28 2016-07-28 一种新型头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0214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0753A (zh) * 2017-08-23 2018-02-02 宁波继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一键开启锁止的一体式汽车前排头枕导套
CN108968490A (zh) * 2018-10-04 2018-12-11 杨新甫 一种可调节沙发
CN111688558A (zh) * 2019-03-12 2020-09-22 特斯卡法国公司 机动车辆座椅的头枕
CN112450634A (zh) * 2020-06-24 2021-03-09 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双锁止头枕导套结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0753A (zh) * 2017-08-23 2018-02-02 宁波继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一键开启锁止的一体式汽车前排头枕导套
CN108968490A (zh) * 2018-10-04 2018-12-11 杨新甫 一种可调节沙发
CN111688558A (zh) * 2019-03-12 2020-09-22 特斯卡法国公司 机动车辆座椅的头枕
CN112450634A (zh) * 2020-06-24 2021-03-09 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双锁止头枕导套结构
CN112450634B (zh) * 2020-06-24 2023-12-01 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双锁止头枕导套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02140U (zh) 一种新型头枕
US8690253B2 (en) Seat assembly having a moveable head restraint assembly
KR100794896B1 (ko) 차량 시트 잠금장치
US20140062159A1 (en) Headrest pole guide
JP2020519377A (ja) 洗濯機のダンパー及び洗濯機
US20150267723A1 (en) Gas cylinder
CN201633580U (zh) 头枕导套和使用该头枕导套的座椅
CN103422322B (zh) 用于在洗涤机上联接摩擦减震器的联接装置
CN103561612B (zh) 椅用支柱单元
KR102466071B1 (ko) 헤드레스트의 폴가이드
KR101634971B1 (ko) 특수단면을 갖는 플라스틱 시트형 자동차용 암레스트
CN107901808B (zh) 一种座椅头枕管的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座椅
KR200487788Y1 (ko) 행거용 지주받침대
CN104442483A (zh) 一种两向头枕结构
CN211608443U (zh) 一种自锁机构及行李箱拉杆
KR200452513Y1 (ko) 의자
CN210715436U (zh) 一种连接件及应用该连接件的休闲床
KR102122901B1 (ko) 자동차 시트용 헤드레스트 가이드
US10870380B2 (en) Integral single-frame two-way headrest with U-shaped single rod
CN208906705U (zh) 易操作的经济型头枕导套
CN203318209U (zh) 一种座椅解锁机构
CN212203841U (zh) 立柱装置以及送风装置
CN212912788U (zh) 锅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JP2004159712A (ja) 椅子における背凭れ等の取付構造
CN209479348U (zh) 后减震器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Shanghai City, Pudong New Area Kang Road 201315 Pudong Kangqiao Industrial Zone No. 669

Patentee after: Yanfeng Daotuo Ann seat Co.

Address before: Kang Road, Pudong New Area Kangqiao Industrial Zone of Shanghai City, No. 669, 20012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Yanfeng Johnson Controls Seating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1315 No. 669 Kang'an Road, Kangqiao Industrial Zone,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Yanfeng international Seat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315 No. 669 Kangan Road, Kangqiao Industrial Zone,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YANFENG ADIENT SEATING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