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77189U - 致动器 - Google Patents

致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77189U
CN206077189U CN201621053265.9U CN201621053265U CN206077189U CN 206077189 U CN206077189 U CN 206077189U CN 201621053265 U CN201621053265 U CN 201621053265U CN 206077189 U CN206077189 U CN 2060771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movable piece
winding
actuator
distribution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5326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军喜
赤羽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Electronics Dongguan Corp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Electronics Dongguan Corp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Electronics Dongguan Corp,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Electronics Dongguan Corp
Priority to CN20162105326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771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771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771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致动器,能够避免线圈的卷绕结束端的引出线受到线圈配置部的挤压而受损,并且能够提高操作性。所述致动器包括可动件和由两个构件组成的支承件,在所述可动件的正面和/或背面上,关于所述可动件的中心呈点对称地设置有多个线圈配置部,其中,在所述线圈配置部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或两端侧形成有第一配线用槽,该第一配线用槽用于供线圈的卷绕开始端和卷绕结束端中的一方穿过,在所述线圈配置部的长度方向的中央处的靠所述可动件中心的一端侧,形成有第二配线用槽,该第二配线用槽用于供线圈的卷绕开始端和卷绕结束端中的另一方穿过。

Description

致动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致动器,更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致动器中线圈相对于可动件(保持件)的配线及走线。
背景技术
作为能让使用者带来振动体感的致动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078310号公报)和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6-007161号公报)中,提出有如下结构:在可动件的周围设置筒状的线圈及筒状的磁体的磁力驱动机构,并使可动件沿轴线方向振动。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结构中,由于可动件仅能沿轴线方向振动,因此,对于使用者来说,所能带来的仅仅也只是一个种类的振动体感。
对此,本申请发明人为了进一步改进用户体验,提出了如下致动器,该致动器包括:支承件;可动件;连接件,该连接件与上述支承件及上述可动件连接,并具有弹性和/或粘性;第一磁力驱动电路,该第一磁力驱动电路具有第一磁体和第一线圈,其中,上述第一磁体保持于上述支承件和上述可动件中的一方,上述第一线圈保持于上述支承件和上述可动件中的另一方,并在第一方向上与上述第一磁体相对,上述第一磁力驱动电路产生使上述可动件朝与上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驱动的驱动力;以及第二磁力驱动电路,该第二磁力驱动电路具有第二磁体和第二线圈,其中,上述第二磁体保持于上述支承件和上述可动件中的一方,上述第二线圈保持于上述支承件和上述可动件中的另一方,并在第一方向上与上述第二磁体相对,上述第二磁力驱动电路产生使上述可动件朝与上述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驱动的驱动力(参见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6-127789号公报)的权利要求1)。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3记载的致动器中,如图8所示,线圈的配线是关于可动件(保持件)4的中心呈点对称地设计的。
接着,如图8所示,为了同时利用可动件(保持件)4的正、反两个面上的线圈配置部4a(仅示出正面的线圈配置部4a,未示出背面的线圈配置部),在可动件(保持件)4的各线圈配置部4a的长度方向两端侧(各线圈配置部4a的周边)形成有配线用槽4b。另外,当线圈配置于上、下两个面的线圈配置部4a时,如图8所示,既可以将其中两个线圈关于可动件(保持件)4的中心呈点对称地设置在可动件(保持件)4的正面的图面上下两个线圈配置部4a,而将另外两个线圈关于可动件(保持件)4的中心呈点对称地设置在可动件(保持件)4的背面的图面左右两个线圈配置部,也可以反过来将其中两个线圈呈点对称地设置在可动件(保持件)4的正面的图面左右两个线圈配置部4a,而将另外两个线圈呈点对称地设置在可动件(保持件)4的背面的图面上下两个线圈配置部。另外,如图9所示,由于线圈7的卷绕开始端WS和卷绕结束端WE位于同一侧,因此,配置在正面或背面的线圈配置部4a上的线圈7的卷绕开始端WS和卷绕结束端WE既可以位于线圈配置部4a的一端侧,也可以位于线圈配置部4a的另一端侧。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配线结构要求是对称结构,因此,在可动件(保持件)的各线圈配置部4a的长度方向两端侧均形成有配线用槽4b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出现装配人员将线圈误插入而使线圈的安装方向相反的情况。
同时,如图8所示,由于卷绕结束端WE横向从线圈的中途穿出,而在各线圈配置部4a的长度方向两端侧(各线圈配置部4a的周边)却没有设置内周配线用槽,因此,为了使线圈7的卷绕结束端WE进入到配线用槽4b,不仅会使得操作性变差,而且存在使卷绕结束端WE的引出线受到线圈配置部4a的挤压而受损这样的问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避免线圈的卷绕结束端的引出线受到线圈配置部的挤压而受损且能提高操作性的致动器便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另外,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装配人员将线圈误插入的致动器也是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致动器,在该致动器中,通过对其中的可动件(保持件)进行改进,能够避免线圈的卷绕结束端的引出线受到线圈配置部的挤压而受损,并且能够提高操作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致动器,通过对其中的可动件(保持件)进行改进,能够防止装配人员将线圈误插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致动器,包括可动件和由两个构件组成的支承件,在所述可动件的正面和/或背面上,关于所述可动件的中心呈点对称地设置有多个线圈配置部,其特征是,在所述线圈配置部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或两端侧形成有第一配线用槽,该第一配线用槽用于供线圈的卷绕开始端和卷绕结束端中的一方穿过,在所述线圈配置部的长度方向的中央处的靠所述可动件中心的一端侧,形成有第二配线用槽,该第二配线用槽用于供线圈的卷绕开始端和卷绕结束端中的另一方穿过。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由于在所述线圈配置部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或两端侧形成有第一配线用槽,在所述线圈配置部的长度方向的中央处的靠所述可动件中心的一端侧,形成有第二配线用槽,因此,能为线圈的卷绕结束端单独地设置供引出线穿过的配线用槽,由此,能避免线圈的卷绕结束端的引出线受到线圈配置部的挤压而受损。
另外,由于在所述线圈配置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侧形成有第一配线用槽,并且又确定了第二配线用槽的位置,因此,同一规格的致动器的可动件(保持件)能够采用不同规格的线圈(在同一致动器的可动件(保持件)中使用相同规格的线圈),由此,能使可动件(保持件)的通用性增强。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致动器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致动器的基础上,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配线用槽形成在所述线圈配置部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当沿所述可动件的周向的一个方向看时,位于所述可动件的正面和/或背面的一个面上的所述第一配线用槽配置在所述线圈配置部的长度方向的同一端侧。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不仅能避免线圈的卷绕结束端的引出线受到线圈配置部的挤压而受损,提高操作性,而且还能够防止装配人员将线圈误插入而使线圈的安装方向相反的情况。藉此,能够提高装配效率,并且能够提高装配后的致动器的成品率。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的致动器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致动器的基础上,其特征是,多个所述线圈配置部关于所述可动件的中心呈点对称地配置在所述可动件的正面和背面上,形成于所述可动件的正面上的正面侧第一配线用槽和形成于所述可动件的背面上的背面侧第一配线用槽在线圈配置部的长度方向上配置在不同端侧。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由于形成于所述可动件的正面上的正面侧第一配线用槽和形成于所述可动件的背面上的背面侧第一配线用槽在线圈配置部的长度方向上配置在不同端侧,因此,在安装线圈时,通过将相对的两个线圈安装在可动件的一个面(例如正面),而将与上述相对的两个线圈各自相邻的另一相对的两个线圈安装在可动件的另一个面(例如背面),从而能够减少两对线圈所产生的磁场间的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的致动器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致动器的基础上,其特征是,形成于所述可动件的正面和/或背面上的所述第一配线用槽和所述第二配线用槽分别与相应地形成于所述可动件的正面和/或背面上的排线槽连通。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由于第一配线用槽(例如用于配置线圈的卷绕开始端)和第二配线用槽(例如用于配置线圈的卷绕结束端)分别与形成在可动件上的排线槽连通,因此,能使线圈的卷绕开始端的引出线与线圈的卷绕结束端的引出线间不会发生缠绕。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面的致动器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致动器的基础上,其特征是,所述线圈具有卷绕开始端和卷绕结束端,所述卷绕开始端和所述卷绕结束端位于线圈的相互正交的不同侧,所述线圈的所述卷绕开始端位于所述线圈的两个不同侧中的一方的上部,所述线圈的所述卷绕结束端位于所述线圈的两个不同侧中的另一方的上部、或是横向从所述线圈的两个不同侧中的另一方的侧面的中途穿出。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由于所述线圈的所述卷绕开始端位于所述线圈的两个不同侧中的一方的上部,且所述线圈的所述卷绕结束端位于所述线圈的两个不同侧中的另一方的上部,因此,能使线圈的卷绕更为方便。
另一方面,通过如上所述构成,由于所述线圈的所述卷绕开始端位于所述线圈的两个不同侧中的一方的上部,且所述线圈的所述卷绕结束端横向从所述线圈的两个不同侧中的另一方的侧面的中途穿出,因此,能使线圈不容易松开。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面的致动器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面的致动器的基础上,其特征是,在所述线圈配置部的靠配置用于供线圈的卷绕结束端穿过的所述第一配线用槽或所述第二配线用槽一侧的内周缘部处,设置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用于供横向从线圈的中途穿出的所述线圈的卷绕结束端的引出线经由该台阶部进入所述第一配线用槽或所述第二配线用槽。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能使横向从线圈的中途穿出的线圈的卷绕结束端的引出线经由台阶部顺畅地进入配线用槽,藉此,能提高操作性,同时能更进一步避免卷绕结束端的引出线因线圈配置部的内周壁挤压而受损。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方面的致动器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面的致动器的基础上,其特征是,用于供线圈的卷绕结束端穿过的所述第一配线用槽或所述第二配线用槽形成为能供所述线圈的卷绕结束端的引出线穿过的线孔。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只要将线圈的卷绕结束端的引出线的端部穿过上述线孔,并使其进入到与该线孔连通的排线槽,随后对引出线的端部进行抽拉后,定位在排线槽中,因此,也能更进一步避免卷绕结束端的引出线因线圈配置部的内周壁挤压而受损。
本实用新型的第八方面的致动器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致动器的基础上,其特征是,所述致动器是能给使用者带来振动体感的振动致动器,并且具有能产生使所述可动件沿彼此正交的两个方向驱动的驱动力的第一磁力驱动回路和第二磁力驱动回路,所述第一磁力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磁体,该第一磁体配置在所述支承件的所述两个构件中的任一个构件上;以及第一线圈,该第一线圈配置在各可动件的线圈配置部上,并且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一线圈在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上相对,并能产生使各所述可动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即左右方向驱动的驱动力,所述第二磁力驱动电路包括:第二磁体,该第二磁体配置在所述支承件的所述两个构件中的任一个构件上;以及第二线圈,该第二线圈配置在各可动件的线圈配置部上,并且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第二线圈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并能产生使各可动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且与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即前后方向驱动的驱动力。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能够产生两个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的驱动力,从而能够给使用者带来更大的振动体感。
本实用新型的第九方面的致动器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八方面的致动器的基础上,其特征是,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磁力驱动电路配置在所述可动件的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的两条边的中央处,所述第二磁力驱动电路配置在所述可动件的位于所述第三方向上相对的两条边的中央处,所述第一磁力驱动电路设置于所述可动件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分开且从所述第二方向观察时相互重叠的两个部位处,所述第二磁力驱动电路设置于所述可动件的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分开且从所述第三方向观察时相互重叠的两个部位处。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能够避免两个磁力驱动电路间产生的电磁相互干扰、抵消,并且能够使朝两个方向产生的驱动力最大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致动器内部的俯视图,其中,示出了基板放置在可动件(保持件)上的状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组装后的致动器的示意立体图,其中,上述基板已经以放置在可动件(保持件)上的方式插入到致动器的上壳体(第一壳体)与下壳体(第二壳体)间的狭缝中。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致动器中的可动件(保持件)的示意俯视图,其中,在可动件(保持件)上没有配置线圈。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致动器中的可动件(保持件)的示意俯视图,其中,在可动件(保持件)上配置有线圈。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致动器中的可动件(保持件)的示意俯视图,其中,在可动件(保持件)上没有配置线圈。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致动器中的可动件(保持件)的示意俯视图,其中,在可动件(保持件)上配置有线圈。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中的配置在可动件(保持件)的线圈配置部上的线圈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现有技术的致动器中的可动件(保持件)的示意俯视图。
图9是表示现有技术的致动器中的配置在可动件(保持件)的线圈配置部上的线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7,对本实用新型的致动器200进行详细说明。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明确磁力驱动电路的布局等,将相互正交的方向分别称为X轴方向(有时也称为左右方向)、Y轴方向(有时也称为前后方向)及Z轴方向(有时也称为上下方向),将X轴方向的一方侧称为X1,将X轴方向的另一侧称为X2,将Y轴方向的一方侧称为Y1,将Y轴方向的另一侧称为Y2,将Z轴方向的一方侧称为Z1,将Z轴方向的另一侧称为Z2。
(实施方式1)
图1和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致动器200的内部和组装后的致动器200的图,其中,图1是示出了基板100放置在可动件(保持件)210上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是示出了上述基板100已经以放置在可动件(保持件)210上的方式插入到致动器200的上壳体(第一壳体)221与下壳体(第二壳体)222间的狭缝S中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和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致动器200中的可动件(保持件)210的示意俯视图,其中,图3是在可动件(保持件)210上没有配置线圈,图4是在可动件(保持件)210配置有线圈300的图。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致动器200是能给使用者带来振动体感的振动致动器。致动器200具有:可动件(保持件)210;以及支承件220。
此外,致动器200具有第一磁力驱动回路230和第二磁力驱动回路240,以作为使可动件210相对于支承件220相对移动的磁力驱动回路。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件220具有:位于上下方向(Z轴方向)的一方侧Z1的上壳体(第一壳体)221;以及位于上下方向(Z轴方向)的另一侧Z2、且被上述上壳体221覆盖的下壳体(第二壳体)222。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上壳体(第一壳体)221由从Z轴方向观察时呈四边形的大致箱状构件形成,下壳体(第二壳体)222由从Z轴方向观察时呈四边形的大致板状构件形成。更具体来说,在本实施方式中,下壳体222具有底板部222a和从底板部222a竖起的立起壁部222b,而上壳体221具有顶板部221a和从顶板部221a下垂的侧壁部221b,在上壳体221的一侧壁部221b的、与下壳体222的立起壁222b相对应的部分处开设有缺口221c。
在上述上壳体221的侧壁部221b(在图2中示出为开设有缺口221c的侧壁部221b,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上,形成有卡合孔221d,当将上壳体221组装到下壳体222时,上述卡合孔221d与设置于后述可动件(保持件)210的卡合部210a卡合。
另外,在上述下壳体222的底板部222a的四个角落处形成有圆筒状的第一凸点部(大径凸点部)222a1,上述第一凸点部222a1能穿过开设在后述可动件(保持件)210的四个角落处的第一孔(大径圆孔)212,并与设置于上壳体221的顶板部221a的四个角落处的第一凸点配合部221a1配合。此外,在上述下壳体222的底板部222a的四个角落中的位于对角的两个角落处形成有不同于上述第一凸点部222a1的第二凸点部(小径凸点部)222a2,上述第二凸点部222a2能穿过开设在后述可动件(保持件)210的四个角落处的第二孔213,用于对可动件(保持件)210与下壳体222进行限位。
另外,上述缺口221c的沿Z轴方向的长度比上述下壳体222的立起壁222b的沿Z轴方向的长度大,由此,当将上壳体221组装到下壳体222时,上述上壳体221的缺口221c与上述下壳体222的立起壁222b间产生有狭缝S,上述狭缝S是用来配置基板100的部位。
在支承件220的下壳体222上(层叠)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可动件(保持件)21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可动件(保持件)210)。如图3所示,从Z轴方向观察时,两个可动件(保持件)210各自整体呈大致正方形的板状,在各可动件(保持件)210的正反面的四条边的中央处具有用于配置线圈的八个线圈配置部211(在各可动件(保持件)210的正面的四条边的中央设置有四个线圈配置部211,在各可动件(保持件)210的背面的四条边的中央处也设置有四个线圈配置部211),并且上述八个线圈配置部211均配置在各可动件(保持件)210比外周缘侧更靠内侧的部位处。
如图3所示,在线圈配置部2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侧形成有配线用槽(第一配线用槽)211a1、211a2。更具体来说,在位于可动件(保持件)210的一个面(例如正面)上的线圈配置部2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侧形成第一配线用槽(正面侧第一配线用槽)211a1,在位于可动件(保持件)210的另一个面(例如背面)上的线圈配置部2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侧形成配线用槽(背面侧第一配线用槽)211a2。
如图3所示,第一配线用槽211a1、211a2配置在可动件(保持件)210的各线圈配置部211a的长度方向两端侧(各线圈配置部211a的周边),另外,为了无论是线圈的卷绕开始端WS朝向哪个方向设置,均能利用形成在可动件(保持件)210上的排线槽210c(参照图4)走线,并最终电连接到基板100上,使配置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线圈配置部210a的端部处的第一配线用槽211a1、211a2与排线槽210c连通。具体来说,以图3中位于上方和右侧的相邻的两个线圈配置部211a为例,使形成在上方的线圈配置部211a的右端侧的正面侧第一配线用槽211a1、形成在右侧的线圈配置部211a的上端侧的正面侧第一配线用槽211a1和形成在可动件(保持件)210(的对角线)上的排线槽210c连通。
另外,如图3所示,在线圈配置部211的长度方向的中央处的靠可动件(保持件)210中心的一端侧,形成有第二配线用槽211d1、211d2,该第二配线用槽211d1、211d2用于供后述的线圈300的卷绕结束端WE穿过,并最终与形成在可动件(保持件)210(的对角线)上的排线槽210c连通。
接着,参照图7,对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线圈300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配置在可动件(保持件)210的线圈配置部211a上的线圈300的示意图。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线圈7的卷绕开始端WS和卷绕结束端WE位于同一侧,因此,配置在正面或背面的线圈配置部4a上的线圈7的卷绕开始端WS和卷绕结束端WE既可以位于线圈配置部4a的一端侧,也可以位于线圈配置部4a的另一端侧。
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7所示,所使用的线圈300形成为卷绕开始端WS位于线圈30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的上部,而卷绕结束端WE位于线圈300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的上部,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卷绕结束端WE也可以横向从位于线圈30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面的中途穿出。
另外,当线圈300配置于可动件(保持件)210的上、下两个面(正反面)的线圈配置部211时,如图4所示,将其中两个线圈300关于可动件(保持件)210的中心呈点对称地设置在可动件(保持件)210正面的两个线圈配置部211(例如图4中的上、下两个线圈配置部211)处,此时,线圈300的卷绕开始端WS配置在可动件(保持件)210正面的相应的正面侧第一配线用槽211a1中,卷绕结束端WE配置在可动件(保持件)210正面的相应的第二配线用槽(正面侧第二配线用槽)211d1中(参见图4)。另一方面,将另外两个线圈关于可动件(保持件)210的中心呈点对称地设置在可动件(保持件)210的背面的两个线圈配置部211(例如图4中的背面侧的左、右两个线圈配置部211)处,此时,线圈300的卷绕开始端WS配置在可动件(保持件)210背面的相应的背面侧第一配线用槽211a2中,卷绕结束端WE配置在可动件(保持件)210背面的相应的第二配线用槽(背面侧第二配线用槽)211d2中。
当然,本实用新型也不局限于上述配置方式,也可以反过来将其中两个线圈300关于可动件(保持件)210的中心呈点对称地设置在可动件(保持件)210正面的左、右两个线圈配置部211处,而将另外两个线圈关于可动件(保持件)210的中心呈点对称地设置在可动件(保持件)210的背面的上、下两个线圈配置部211处。另外,也可以将四个线圈300中的相对的两个线圈两两关于可动件(保持件)210的中心呈点对称地设置在可动件(保持件)210的同一个面(正面或背面)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致动器200中,在可动件210与支承件220(上壳体221)之间,具有能产生使可动件210沿彼此正交的两个方向驱动的驱动力的第一磁力驱动电路230及第二磁力驱动电路240。上述第一磁力驱动电路230包括:第一磁体(未图示),该第一磁体配置在支承件220上;以及第一线圈(例如,位于图4中的上方和下方的两个线圈300),该第一线圈配置在各可动件(保持件)210的线圈配置部211上,并且上述第一磁体与上述第一线圈在第一方向L1上相对,当对第一线圈通电时,能产生使各可动件(保持件)210沿与上述第一方向L1正交的第二方向L2驱动的驱动力。上述第二磁力驱动电路240包括:第二磁体(未图示),该第二磁体配置在支承件220上;以及第二线圈(例如,位于图4中的左侧和右侧的两个线圈300),该第二线圈配置在各可动件(保持件)210的线圈配置部211上,并且上述第二磁体与上述第二线圈在第一方向L1上相对,当对第二线圈通电时,能产生使各可动件(保持件)210沿与上述第一方向L1正交且与上述第二方向L2正交的第三方向L3驱动的驱动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L1与Z轴方向平行,第二方向L2与X轴方向平行,第三方向L3与Y轴方向平行。因而,第二方向L2与第三方向L3也是正交的。
从第一方向L1(Z轴方向)观察时,第一磁力驱动电路230配置在各可动件(保持件)210的位于第二方向L2(X轴方向)上相对的两条边的中央处,第二磁力驱动电路240配置在可动件(保持件)210的位于第三方向L3(Y轴方向)上相对的两条边的中央处。因而,第一磁力驱动电路230设置于可动件(保持件)210的在第二方向L2上分开且从第二方向L2观察时相互重叠的两个部位处,同样地,第二磁力驱动电路240设置于可动件(保持件)210的在第三方向L3上分开且从第三方向L3观察时相互重叠的两个部位处。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由于线圈300的卷绕开始端WS位于线圈30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而卷绕结束端WE从位于线圈300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的上部,同时在线圈配置部211的长度方向的中央处的靠可动件(保持件)210中心的一端侧(即、在线圈配置部211的宽度方向上与线圈300的卷绕结束端WE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二配线用槽211d1、211d2,因此,能够避免线圈300的卷绕结束端WE的引出线受到线圈配置部211a的挤压而受损,且能提高操作性。
另外,通过使用卷绕开始端WS和卷绕结束端WE以位置相对固定的配置方式确定的线圈300,从客观上说,能够防止装配人员将线圈误插入。这是因为如果将线圈300反向放入的话,线圈300的卷绕开始端WS和卷绕结束端WE中的一方将无法准确地放入第一配线用槽211a1、211a2或第二配线用槽211d1、211d2中。
(实施方式2)
图4和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致动器200中的可动件(保持件)210的示意俯视图,其中,图4示出了在可动件(保持件)210上没有配置线圈,图5示出了在可动件(保持件)210上配置有线圈。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或相当的构件标注相同或相似的符号,并且简略或是省略其说明,仅着重对两个实施方式间的不同加以描述。
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第一配线用槽211a1、211a2仅形成在线圈配置部2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更具体来说,当沿周向的一个方向看时,位于可动件(保持件)210的一个面上的配线用槽211a1或配线用槽211a2配置在线圈配置部211的长度方向的同一端侧。即,例如,如图5所示,当在位于图5上方的线圈配置部211的左侧配置有配线用槽211a1时,则在位于图5左侧的线圈配置部211的下端侧配置有配线用槽211a1,在位于图5下方的线圈配置部211的右端侧配置有配线用槽211a1,在位于图5右侧的线圈配置部211的上端侧配置有配线用槽211a1。同样地,如果在位于可动件(保持件)210上方的线圈配置部211的右侧配置有配线用槽时,则其它三个配线用槽的方向也相应地改变。
另外,形成于可动件(保持件)210的正反面(不同面)上的配线用槽211a1和配线用槽211a2在线圈配置部211的长度方向上配置在不同端侧。更具体来说,如果形成于可动件(保持件)210的正面上的配线用槽211a1像图5这样形成,则从图5的纸面外侧方向观察时,在位于可动件(保持件)210背面侧的上方的线圈配置部211的右侧端配置有配线用槽211a2时,则在位于可动件(保持件)210背面侧的左侧的线圈配置部211的上侧端配置有配线用槽211a2,位于可动件(保持件)210背面侧的下方的线圈配置部211的左侧端配置有配线用槽211a2,位于可动件(保持件)210背面侧的右侧的线圈配置部211的下侧端配置有配线用槽211a2。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是,如图5所示,在线圈配置部211的长度方向的中央处的靠可动件(保持件)210中心的一端侧,形成有第二配线用槽211d1、211d2,该第二配线用槽211d1、211d2用于供后述的线圈300的卷绕结束端WE穿过,并最终与形成在可动件(保持件)210(的对角线)上的排线槽210c连通。
当线圈300配置于可动件(保持件)210的上、下两个面(正反面)的线圈配置部211时,如图6所示,将其中两个线圈300关于可动件(保持件)210的中心呈点对称地设置在可动件(保持件)210正面的两个线圈配置部211(例如图6中的上、下两个线圈配置部211)处,此时,线圈300的卷绕开始端WS配置在可动件(保持件)210正面的相应的正面侧第一配线用槽211a1中,卷绕结束端WE配置在可动件(保持件)210正面的相应的第二配线用槽(正面侧第二配线用槽)211d1中(参见图6)。另一方面,将另外两个线圈关于可动件(保持件)210的中心呈点对称地设置在可动件(保持件)210的背面的两个线圈配置部211(例如图4中的背面侧的左、右两个线圈配置部211)处,此时,线圈300的卷绕开始端WS配置在可动件(保持件)210背面的相应的背面侧第一配线用槽211a2中,卷绕结束端WE配置在可动件(保持件)210背面的相应的第二配线用槽(背面侧第二配线用槽)211d2中。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除了能够获得上述实施方式1的技术效果之外,由于在线圈配置部211的长度方向的仅一端侧形成有第一配线用槽211a1、211a2,并且当沿周向的一个方向看时,位于可动件(保持件)210的一个面上的正面侧第一配线用槽211a1或背面侧第一配线用槽211a2配置在线圈配置部211的长度方向的同一端侧,同时形成于可动件(保持件)210的正反面(不同面)上的正面侧第一配线用槽211a1和背面侧第一配线用槽211a2在线圈配置部211的长度方向上配置在不同端侧,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避免装配人员在安装线圈的过程中将线圈误插入而使线圈的安装方向相反的情况。藉此,能够使得装配人员更可靠地对线圈进行安装,提高装配效率,并且能够提高装配后的致动器的成品率。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想到其它的优点和修改。因此,在其更宽泛的方面上来说,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里所示和所描述的具体细节和代表性实施例。因此,可以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物所限定的本总体发明概念的精神或范围的前提下作出各种修改。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可动件(保持件)210的正反面的四条边的中央处具有用于配置线圈的八个线圈配置部211(在各可动件(保持件)210的正面的四条边的中央设置有四个线圈配置部211)的情况,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仅在可动件(保持件)的一个面的四条边的中央处具有用于配置线圈的四个线圈配置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排线槽211b形成在可动件(保持件)210的对角线上的情况,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用于线圈300的卷绕开始端WS和卷绕结束端WE的引出线走线的排线槽211b只要设置在可动件(保持件)210上,并能使线圈300的引出线最终会聚到基板上即可。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中,对线圈300的卷绕开始端WS配置在形成于线圈配置部211的两端侧或一端侧的第一配线用槽211a1、211a2中,而线圈300的卷绕结束端WE配置在形成于线圈配置部211的长度方向的中央处的靠可动件(保持件)210中心的一端侧的第二配线用槽211d1、211d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将线圈300的卷绕结束端WE配置在形成于线圈配置部211的两端侧或一端侧的第一配线用槽211a1、211a2中,而线圈300的卷绕开始端WS配置在形成于线圈配置部211的长度方向的中央处的靠可动件(保持件)210中心的一端侧的第二配线用槽211d1、211d2。
另外,当线圈300的卷绕结束端WE横向从位于线圈30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面的中途穿出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避免线圈、特别是线圈300的卷绕结束端WE因线圈配置部的挤压而受损,可在形成于线圈配置部211的用于供线圈300的卷绕结束端WE穿过的第一配线用槽211a1、211a2或是第二配线用槽211d1、211d2中形成有台阶部211c,该台阶部211c用于供横向从线圈300的中途穿出的线圈300的卷绕结束端WE的引出线经由该台阶部211c进入第一配线用槽211a1、211a2或是第二配线用槽211d1、211d2,以便线圈300的卷绕结束端WE布线。
另外,还可以考虑将用于供线圈300的卷绕结束端WE穿过的第一配线用槽211a1、211a2或是第二配线用槽211d1、211d2形成为足够供引出线穿过的线孔,此时,只要将线圈300的卷绕结束端WE的引出线的端部穿过上述线孔,并使其进入到与该线孔连通的排线槽211b,随后对引出线的端部进行抽拉后,定位在布线槽211b中,同样能够起到与本实用新型相同的技术效果,上述技术方案同样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通过这样,能够避免线圈300的卷绕结束端WE的引出线被强行折弯布线,从而能够提高线圈300的可靠性。

Claims (9)

1.一种致动器(200),包括可动件(210)和由两个构件组成的支承件(220),
在所述可动件(210)的正面和/或背面上,关于所述可动件(210)的中心呈点对称地设置有多个线圈配置部(211),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线圈配置部(2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或两端侧形成有第一配线用槽(211a1、211a2),该第一配线用槽(211a1、211a2)用于供线圈(300)的卷绕开始端(WS)和卷绕结束端(WE)中的一方穿过,
在所述线圈配置部(211)的长度方向的中央处的靠所述可动件(210)中心的一端侧,形成有第二配线用槽(211d1、211d2),该第二配线用槽(211d1、211d2)用于供线圈(300)的卷绕开始端(WS)和卷绕结束端(WE)中的另一方穿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2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配线用槽(211a1、211a2)形成在所述线圈配置部(2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
当沿所述可动件(210)的周向的一个方向看时,位于所述可动件(210)的正面和/或背面的一个面上的所述第一配线用槽(211a1、211a2)配置在所述线圈配置部(211)的长度方向的同一端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动器(200),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线圈配置部(211)关于所述可动件(210)的中心呈点对称地配置在所述可动件(210)的正面和背面上,
形成于所述可动件(210)的正面上的正面侧第一配线用槽(211a1)和形成于所述可动件(210)的背面上的背面侧第一配线用槽(211a2)在线圈配置部(211)的长度方向上配置在不同端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200),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所述可动件(210)的正面和/或背面上的所述第一配线用槽(211a1、211a2)和所述第二配线用槽(211d1、211d2)分别与相应地形成于所述可动件(210)的正面和/或背面上的排线槽(211b)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2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300)具有卷绕开始端(WS)和卷绕结束端(WE),
所述卷绕开始端(WS)和所述卷绕结束端(WE)位于线圈(300)的相互正交的不同侧,
所述线圈(300)的所述卷绕开始端(WS)位于所述线圈(300)的两个不同侧中的一方的上部,
所述线圈(300)的所述卷绕结束端(WE)位于所述线圈(300)的两个不同侧中的另一方的上部、或是横向从所述线圈(300)的两个不同侧中的另一方的侧面的中途穿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致动器(20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线圈配置部(211)的靠配置用于供线圈(300)的卷绕结束端(WE)穿过的所述第一配线用槽(211a1、211a2)或所述第二配线用槽(211d1、211d2)一侧的内周缘部处,设置有台阶部(211c),所述台阶部(211c)用于供横向从线圈(300)的中途穿出的所述线圈(300)的卷绕结束端(WE)的引出线经由该台阶部(211c)进入所述第一配线用槽(211a1、211a2)或所述第二配线用槽(211d1、211d2)。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致动器(200),其特征在于,
用于供线圈(300)的卷绕结束端(WE)穿过的所述第一配线用槽(211a1、211a2)或所述第二配线用槽(211d1、211d2)形成为能供所述线圈(300)的卷绕结束端(WE)的引出线穿过的线孔。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200),其特征在于,
所述致动器(200)是能给使用者带来振动体感的振动致动器,并且具有能产生使所述可动件(210)沿彼此正交的两个方向驱动的驱动力的第一磁力驱动回路(230)和第二磁力驱动回路(240),
所述第一磁力驱动电路(230)包括:第一磁体,该第一磁体配置在所述支承件(220)的所述两个构件中的任一个构件上;以及第一线圈(300),该第一线圈配置在各可动件(210)的线圈配置部(211)上,并且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一线圈在第一方向(L1)即上下方向上相对,并能产生使各所述可动件(210)沿与所述第一方向(L1)正交的第二方向(L2)即左右方向驱动的驱动力,
所述第二磁力驱动电路(240)包括:第二磁体,该第二磁体配置在所述支承件(220)的所述两个构件中的任一个构件上;以及第二线圈(300),该第二线圈配置在各可动件(210)的线圈配置部(211)上,并且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第二线圈在所述第一方向(L1)上相对,并能产生使各可动件(210)沿与所述第一方向(L1)正交且与所述第二方向(L2)正交的第三方向(L3)即前后方向驱动的驱动力。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致动器(200),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第一方向(L1)观察时,
所述第一磁力驱动电路(230)配置在所述可动件(210)的位于所述第二方向(L2)上相对的两条边的中央处,
所述第二磁力驱动电路(240)配置在所述可动件(210)的位于所述第三方向(L3)上相对的两条边的中央处,
所述第一磁力驱动电路(230)设置于所述可动件(210)的在所述第二方向(L2)上分开且从所述第二方向(L2)观察时相互重叠的两个部位处,
所述第二磁力驱动电路(240)设置于所述可动件(210)的在所述第三方向(L3)上分开且从所述第三方向(L3)观察时相互重叠的两个部位处。
CN201621053265.9U 2016-09-13 2016-09-13 致动器 Active CN2060771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3265.9U CN206077189U (zh) 2016-09-13 2016-09-13 致动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3265.9U CN206077189U (zh) 2016-09-13 2016-09-13 致动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77189U true CN206077189U (zh) 2017-04-05

Family

ID=58437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53265.9U Active CN206077189U (zh) 2016-09-13 2016-09-13 致动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771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63516A3 (en) Stator for rotating machine and rotating machine using the same
CN106535542A (zh) 噪声滤波器、电路板和电力转换设备
US6941638B2 (en) Interconnecting method for segmented stator electric machines
KR20200000162A (ko) 인쇄회로기판을 이용한 모터 및 그 제작방법
CN207490638U (zh) 电机绝缘骨架和电机
CN107408867B (zh) 混合式步进马达
CN206023410U (zh) 一种应用于拼装式定子的绝缘骨架
JP3189669U (ja) ボビンの改良構造
CN206077189U (zh) 致动器
JP6364704B2 (ja) 車載用電力変換装置
CN107769419B (zh) 电机绝缘骨架和电机
JP5988915B2 (ja) 回転電機の積層鉄心および回転電機の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ステータおよび回転電機
CN203027036U (zh) 一种铰链式定子铁芯
CN206149122U (zh) 致动器
CN105099017B (zh) 电机、定子铁芯及其定子冲片
KR101070230B1 (ko) 축방향 자속형 모터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201515032A (zh) 變壓器
KR20160137412A (ko) 평면형 트랜스포머 및 전원장치
JP2006340583A (ja) コイルおよびコイル部品
EP2608359A2 (en)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JP2018099017A (ja) 電気モータ
CN208971282U (zh) 洗衣机用的塑封内转子电机
CN103138421A (zh) 径向气隙式马达及定子结构
CN206226834U (zh) 电路板装置和包括该电路板装置的致动器
CN202435150U (zh) 换气扇电机的转定子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