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72988U - 透镜组合及应用透镜组合的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透镜组合及应用透镜组合的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72988U
CN206072988U CN201621138163.7U CN201621138163U CN206072988U CN 206072988 U CN206072988 U CN 206072988U CN 201621138163 U CN201621138163 U CN 201621138163U CN 206072988 U CN206072988 U CN 2060729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ight source
lens combination
incidence surface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3816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聪
张国平
朱健
王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le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le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le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le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3816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72988U/zh
Priority to DE202016008588.4U priority patent/DE202016008588U1/de
Priority to PCT/CN2016/102962 priority patent/WO2017067515A1/zh
Priority to EP16856946.5A priority patent/EP3343099B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729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72988U/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06584 priority patent/WO2018072695A1/zh
Priority to US15/956,678 priority patent/US10883699B2/en
Priority to US16/287,588 priority patent/US10883701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5/00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5/04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of lens shap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透镜组合及应用透镜组合的照明装置,透镜组合用以至少安置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其包括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第一透镜包括第一入光面、第一出光面及位于第一入光面一侧的用以安置第一光源的第一安置空间;第二透镜包括第二入光面、第二出光面及位于第二入光面一侧的用以安置第二光源的第二安置空间;其中,第一出光面和/或第一入光面上设置有若干沿第一透镜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的棱条,每个棱条沿第一透镜呈曲线状延伸,且棱条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为直线。通过照明装置内的透镜组合将其中至少一个透镜的出光面沿延伸方向设置棱条,避免了由该出光面出射的光线形成亮圈的情况,进一步提高光斑的均匀性,改善了照明装置的照明效果。

Description

透镜组合及应用透镜组合的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透镜组合及应用透镜组合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照明装置通常包括光源模组和与光源模组配合的透镜,以通过透镜来聚焦或准直上述光源模组所发出的光线。
现有技术中,为了达到上述聚焦或准直光线的目的,在照明装置包括多个光源时,通过为每个光源配合设置一个罩设于该光源的透镜,这样,包含多个光源的照明装置就需要设置多个透镜。
然而,若为不同的光源分别设置一个罩设于该光源的透镜,由于各个透镜本身工艺上难免有偏差,则难以确保不同的光源所发射的光在透过罩设于该光源上的透镜后,得到相同的配光效果,进而影响照明装置的照明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镜组合及应用透镜组合的照明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确保不同的光源所发射的光在透过罩设于该光源上的透镜后,得到相同的配光效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透镜组合及应用透镜组合的照明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透镜组合,用以至少安置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包括:
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呈环形,其包括第一入光面、第一出光面及位于所述第一入光面一侧的用以安置所述第一光源的第一安置空间,所述第一入光面和所述第一出光面呈曲面状;及
第二透镜,包括第二入光面、第二出光面及位于所述第二入光面一侧的用以安置所述第二光源的第二安置空间,所述第二入光面和所述第二出光面呈曲面状;
所述第一出光面和/或第一入光面上设置有若干沿所述第一透镜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的棱条,每个所述棱条沿所述第一透镜呈曲线状延伸,且所述棱条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为直线。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棱条沿所述第一透镜的径向呈曲线状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棱条的曲率与所述第一入光面和/或第一出光面的曲率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为一体设置或分离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透镜呈圆环状,所述若干棱条沿所述第一透镜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被配置为使得所述第一光源发射的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大于该入射光线经过所述入光面及所述出光面后得到的出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所述第二透镜被配置为使得所述第二光源发射的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大于该入射光线经过所述入光面及所述出光面后得到的出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透镜呈圆环状或点状,其中所述第二透镜为圆环状,则所述第一透镜的环心与所述第二透镜的环心重合;所述第二透镜呈点状,则所述第二透镜位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环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沿着第一剖面线得到的第一截面的面型与所述第二透镜沿着第一剖面线得到的第二截面的面型不一致,所述第一剖面线通过所述第一透镜的环心。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透镜呈圆环状,所述第二出光面和/或第二入光面上设置有若干沿所述第二透镜的圆周方向连续分布的棱条,每个所述棱条沿所述第二透镜的径向呈曲线状延伸。
一种应用透镜组合的照明装置,包括:
壳体;
光源模组,位于所述壳体内,包括基板及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及
与所述光源模组配合的透镜组合,所述透镜组合包括:
第一透镜,包括第一入光面、第一出光面及位于所述第一入光面一侧的用以安置所述第一光源的第一安置空间,所述第一入光面和所述第一出光面呈曲面状;及
第二透镜,包括第二入光面、第二出光面及位于所述第二入光面一侧的用以安置所述第二光源的第二安置空间,所述第二入光面和所述第二出光面呈曲面状;
所述第一出光面和/或第一入光面上设置有若干沿所述第一透镜的延伸方向连续分布的棱条,每个所述棱条沿所述第一透镜呈曲线状延伸,且所述棱条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为直线。
进一步地,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呈环状设置的反射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部件包括环形的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的面型为斜面,所述第二反射面的面型为曲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光源收容在所述第一透镜内,所述第二光源收容在所述第二透镜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为圆环状,第一光源为单环或多环状。
进一步地,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与光源模组电性连接的驱动电源组件。
由以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使用的透镜组合,通过将其中至少一个透镜的出光面沿延伸方向设置若干棱条,避免了由该出光面出射的光线形成亮圈的情况,进一步提高光斑的均匀性,改善了照明装置的照明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沿图1的A-A线方向的照明装置的立体截面示意图;
图4为沿图1的A-A线方向的透镜组合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立体截面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透镜组合在入光面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7a、7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光源模组上第一光源的排布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配光曲线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光源发射的光透过透镜的入光面和出光面的光路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第二光源发射的光透过透镜组合的光路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照明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照明装置连接驱动电源组件的立体图;
图15为沿图1的B-B线方向的照明装置的立体截面示意图;
图16为沿图1的B-B线方向的透镜组合的截面示意图;
图17为图15所示的立体截面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光源模组上第一光源的另一种排布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透镜组合在出光面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透镜组合的俯视图;
图21为沿图2的C-C线方向的实施例1的透镜组合的截面的光路图;
图22为沿图19的D-D线方向的实施例2的透镜组合的截面的光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一种照明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确保上述照明装置中包含的各个光源发射的光透过各个透镜后得到的出光光型一致的问题。
配合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00可以包括壳体10、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的光源模组40及与所述光源模组40配合的透镜组合30。
光源模组40可以包括基板41、设置于基板41的第一表面410上的若干呈环状排布的第一光源42,设置于基板41的第一表面410上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光源43。其中,第二光源43位于上述第一光源42的环心的位置。上述第一光源42、第二光源43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或其他类型的发光器。上述光源模组4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41上的电子器件(未图示)。所述光源模组40可以集成用以驱动该光源模组40的驱动模组(未图示),该驱动模组可以集成在基板41的第一表面410上、或与该第一表面相背设置的第二表面上。
相应地,透镜组合30可以包括用以与上述光源模组40的基板41相贴合的基部33,连接于基部33的且呈圆环状的第一透镜32,及连接于基部33的且位于所述第一透镜32的环心的第二透镜31。其中,上述第一透镜32是与上述光源模组的第一光源42相配合设置的,上述第二透镜31是与上述光源模组40的第二光源43相配合设置的。
值得述及的是,上述透镜组合30是包含至少两个透镜的透镜部件,所述至少两个透镜可以是一体设置的或非一体设置的,并且该透镜组合30包含的透镜的数量也不受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二透镜31可以是圆环状或非圆环状(比如点状)。优选地,若第一透镜32、第二透镜31均是圆环状,则第一透镜32的环心(即透镜所呈现的圆环的环心)与第二透镜31的环心是重合;若第一透镜32是圆环状,而第二透镜31是点状,则该第二透镜31的位置可以布设于该第一透镜32的环心上,再进一步地,如果第二透镜31是圆点状,则可以将该第二透镜31的圆点中心设成与上述第一透镜32的环心重合。当然,本申请可行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透镜32、第二透镜31的相互位置并不作限制。
优选地,为进一步提升照明装置100的发光效果及美观性,上述照明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设置于壳体10内且呈环状设置的反射部件20,所述反射部件20环绕于所述第一透镜32的外侧。该反射部件20包括呈弧形状的反射面21及用以在安装时供透镜组合30穿过的开口22。上述反射部件20可以采用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或吸收类型的反射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壳体10可以包括底壁12及连接于底壁12的侧壁11,所述底壁12上设置有多个固定螺孔13,相应地,光源模组40的基板41上设置有多个缺口部45。透镜组合30的基部33上设置有多个固定通孔34。壳体10的侧壁11上还设有多个自所述侧壁11向内凸伸形成的扣持部110。反射部件20还设置有用以与壳体10的侧壁11相贴合的安装壁23,其自反射部件20的上表面24向下延伸为竖直侧壁并环绕设置于反射部件20的反射面21外周。该安装壁23上设置有多个用以与上述扣持部110相配合的扣持孔230。
在安装过程中,首先将光源模组40放置于壳体10的底壁12上,并且在放置的过程中,将上述光源模组40的多个缺口部45分别套合于上述底壁12上的多个固定螺孔13,随后将所述透镜组合30安置于基板41设有第一光源42的第一表面410上。同样地,在放置过程中可以将透镜组合30的多个固定通孔34与多个固定螺孔13的位置对应起来,通过与固定螺孔13配合的螺栓70将上述光源模组40、透镜组合30固定于壳体10内。当然,上述光源模组40、透镜组合30之间的结合方式并不限于此,还可以是胶粘、铆接等。随后,将反射部件20放置于透镜组合30的基部33上,且其反射面21环绕设置于透镜组合30的第一透镜32的外围,并且通过相互配合的扣持部110、扣持孔230实现该反射部件20与壳体10的相互固定。组配后,反射部件20的上表面24与壳体10的上表面14平齐,且反射面21与壳体10的侧壁11之间形成有用以安置所述光源模组40的电子器件(未图示)的容纳空间25。本实施例通过将电子器件分布于上述容纳空间25内,从而可以有效降低照明装置的厚度,使得照明装置更加轻薄。其中,该电子器件可以包括驱动模组(未图示),从而将驱动模组也安置于所述容纳空间25内。当然,上述驱动模组也可以与光源模组一体集成在基板41上。同理,上述反射部件20与壳体10的结合方式并不限于此,还可以是胶粘、铆接等。值得一提的是,照明装置100还包括用以安装于所述壳体10底部的导线60,该导线60与所述光源模组40电性连接。
配合参照图3至图5所示,其中,定义图3至图5所示的截面是沿着第一剖面线(即图1中所示的A-A方向)进行剖面得到的,所述第一剖面线通过所述第一透镜32的环心。第一透镜32包括呈环状的第一透镜主体320以及自所述基部33向内凹陷形成的第一凹槽323,第二透镜31包括第二透镜主体310以及自所述基部33相内凹陷形成的第二凹槽313。上述第一透镜32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入光面322和第一出光面324,当透镜组合30和光源模组40安装后,由于上述第一凹槽323的存在,上述第一入光面322与上述第一表面410(参图2所示)之间便可形成用以安置上述第一光源42的第一空腔321。同样地,上述第二透镜31也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二入光面312和第二出光面314,由于上述第二凹槽313的存在,当透镜组合30和光源模组40安装后,该第二透镜31的第二入光面312与上述第一表面410之间形成用以安置上述第二光源43的第二空腔3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将光源模组40的呈环状分布的第一光源42安置于上述第一透镜32的第一空腔321内,相比于现有技术,可以在照明装置100的有限的空间内设置更多数量的光源,进而提升照明装置100的发光效率。此外,透镜组合30可以根据需要的光通量的大小,相应地调整位于第一透镜32内的第一光源42的数量。并且上述透镜组合30可以共用多种封装,兼容性佳,基板41上的光源的排布方式更加灵活。
另外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32的第一入光面322和第一出光面324设置为曲面,并且,所述第一入光面322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出光面324的曲率半径。同样地,所述第二透镜31的第二入光面312和第二出光面314设置为曲面,并且所述第二入光面312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出光面314的曲率半径。这样,当照明装置的光源安装到透镜组合30内时,光源所发出的入射光线完全透过该透镜组合30来向外发射,上述曲面形状的第一透镜32、第二透镜31可以使得发光效率及配光效果更佳。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光源模组40的基板41和透镜组合30的基部33相互贴合,来形成一个由基板41和基部33围成的第一空腔或第二空腔,故,各个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完全收容于上述第一空腔321或第二空腔311内,这样可以确保入射光线可以全部从透镜组合30透过并照射到照明装置外,发光效率高。
参见图4,为了使得照明装置上的各个光源透过上述透镜组合30后的配光效果一致(即出光光型一致),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32沿着第一剖面线得到的第一截面的面型与所述第二透镜31沿着第一剖面线得到的第二截面的面型并不一致。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透镜32在所述基部33的厚度方向上的高度与所述第二透镜31在所述基部33的厚度方向上的高度不相等。也就是说,若定义第一透镜32在所述基部33的厚度方向上的高度是:第一透镜32的第一顶部325到基部33的第一垂直距离;定义第二透镜31在所述基部33的厚度方向上的高度是:第二透镜31的第二顶部315到基部33的第二垂直距离,则上述第一垂直距离可以大于或小于上述第二垂直距离。当然,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将上述第一垂直距离设置成大于上述第二垂直距离。特别参阅图4及图9,上述第一透镜32的第一入光面322在基部33的厚度方向上的最大高度略大于所述第二透镜31的第二入光面312在所述基部33的厚度方向上的最大高度,且均与基部33的厚度大致接近。
参图6所示,其为第一透镜上设有第一入光面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照明装置可能出现少量光源不点亮的状况,这一状况可能导致人眼通过透镜观察该照明装置时出现颗粒感。为了祛除上述颗粒感,并提升视觉效果,本实施例可以在所述第一透镜30的第一入光面322、或者第一出光面324上形成有呈凹凸状的祛颗粒感层35。该祛颗粒感层35可以是任意形式的一体形成于所述第一透镜32的第一入光面322和/或第一出光面324上的凹凸状结构,比如:“V”型结构。当然,上述呈凹凸状的祛颗粒感层35也可以同时设置于第一入光面322及第一出光面324上。同样的原理,上述祛颗粒感层35也可以形成于第二透镜31的第二入光面或第二出光面上。
参照图7a、7b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源模组上第一光源的排布示意图。其中,可以看出环形排布的第一光源4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定义第一光源42的分布角度为:相邻的两个第一光源42与环心之间的连线所成角度。则,图7a中第一光源42的数量是20个,其分布角度为18°,图7b中第一光源42的数量是40个,其分布角度为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消除环状的第一透镜32的拉伸方向不能控光而产生的光斑现象,所述第一透镜32的第一入光面322或第一出光面324上可以形成有凹凸结构,该凹凸结构可以包括通过蚀纹工艺形成的蚀纹结构、通过磨砂工艺形成磨砂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蚀纹结构或磨砂结构,可以使得上述第一光源42产生的入射光线在透过该第一透镜后得到的出射光线的分散角度达到一定的要求。
参照图8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配光曲线示意图。关于上述分散角度的定义,是指:当一束平行光线入射到所述第一透镜32后,确定出射光强度最大值的一半所对应的1/2强度的出射光线,则所述分散角度是指两个1/2强度的出射光线所成的夹角。举例而言,在图8的配光曲线中,若出射光线的最大强度是1(最大光强的光线集中于第一透镜的法线位置),那么1/2强度的出射光线分布于上述法线位置的±2.5°的位置,故,此时所述分散角度为5°。
为了得到均匀的光斑,本实施例中,所述蚀纹结构或磨砂结构使得第一透镜32的分散角度与所述第一光源42的分布角度正相关。也就是说,当分布角度变小时,相应地需要减小上述分散角度的大小,而当分布角度变大时,相应地需要增大上述分散角度的大小。例如:分布角度为18°时,上述分散角度可以是12°,分布角度为9°时,上述分散角度可以是6°。
参照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光源的入射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该透镜的入光面和出光面都对光线具有汇聚作用。其中,定义光源的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a,定义光源的入射光线通过入光面折射得到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b,定义上述通过入光面折射得到的光线再通过出光面折射得到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c。一般地,上述夹角a为0°~90°,经过入光面折射后,上述夹角b汇聚为0°~65°,在经过出光面折射后,上述夹角c汇聚为0°~50°。参照图10所示,为第一、第二光源发射的光透过透镜组合的光路图。若定义出光光型是光源生成的光线在透过上述透镜(第一透镜32或第二透镜31)折射后的出射光线与法线的最大夹角。譬如,第一透镜32内的第一光源42发射的光线在通过第一透镜32的第一入光面322和第一出光面324折射后得到的出射光线与法线的最大夹角是β1,第二透镜31内的第二光源43发射的光线在通过第二透镜31的第二入光面和第二出光面折射后得到的出射光线与法线的最大夹角是β2。故,第一光源42发射的光透过第一透镜32后的出光光型与第二光源43发射的光透过第二透镜31后的出光光型一致,可以理解成上述夹角β1与上述夹角β2相等。可见,由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透镜32设置成圆环状,第二透镜31设置成点状,若将圆环状的第一透镜32对应的第一截面的截面面型设置成与点状的第二透镜31对应的第二截面的截面面型相同,则难以达到第一光源42透过第一透镜32后的出光光型与第二光源43透过第二透镜31后的出光光型完全一致的效果。为此,本实施例中,将上述第一透镜32对应的第一截面的截面面型设置成与上述第二透镜31对应的第二截面的截面面型不一致,从而实现两者的配光光型相同。基于以上内容,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透镜32和第二透镜31的截面面型设置成不一致,从而达到第一透镜32和第二透镜31具备相同的配光效果(即上述夹角β1与上述夹角β2相等)。通常,由于制造工艺的不同,点状的第二透镜31是旋转对称的面型,而环状的第一透镜32不是旋转对称的面型,假设入射光线在透过点状的第二透镜31后得到的出射光线与法线的最大夹角β2是60°,如果将环状的第一透镜32的截面面型设置成与该第二透镜31的截面面型相同,则可能入射光线在透过这样的第一透镜32后得到的出射光线与法线的最大夹角β2通常大于60°(比如70°~80°)。基于上述原因,本实用新型为了使得环状的第一透镜32与点状的的第二透镜31具备相同的配光效果,则会通过在工艺上改变上述第一透镜32的截面面型,来使得入射光线在透过第一透镜32后得到的出射光线与法线的最大夹角β2维持在60°。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改变第一透镜32的截面面型的方式可以包括改变第一透镜32的第一入光面322和第一出光面324的曲率,或改变第一透镜32的高度,或改变第一透镜32的宽度等,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定。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照明装置使用的透镜组合,由于可以使得安置于第一安置空间内的第一光源所发射的入射光线在经过第一入光面及第一出光面后得到的出光光型,与安置于第二安置空间内的第二光源所发射的入射光线在经过第二入光面及第二出光面后得到的出光光型一致,从而可以确保该透镜组合中的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能够具备同样的配光效果,并且避免为每个光源分别设置一个罩设于该光源上的透镜,进而改善照明装置的照明效果。
实施例2
配合参照图11至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00’可以包括壳体10’、与壳体10’连接的面环50’、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的光源模组40’及与所述光源模组40’配合的透镜组合30’。
光源模组40’可以包括基板41’、设置于基板41’的第一表面410’上的若干呈环状排布的第一光源42’,设置于基板41’的第一表面410’上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光源43’。其中,第二光源43’位于上述第一光源42’的环心的位置。上述第一光源42’、第二光源43’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或其他类型的发光器。上述光源模组4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41’上的电子器件(未图示)。所述光源模组40’可以集成用以驱动该光源模组40’的驱动电源组件(未图示),该驱动电源组件可以集成在基板41’的第一表面410’上、或与该第一表面410’相背设置的第二表面上。当然,也可以将驱动电源组件外置,如图14所示,照明装置100’还包括驱动电源组件80’,驱动电源组件80’通过导线60’与壳体10’内的光源模组40’电性连接。
相应地,透镜组合30’可以包括用以与上述光源模组40’的基板41’相贴合的基部33’,连接于基部33’的且呈圆环状的第一透镜32’,及连接于基部33’的且位于所述第一透镜32’的环心的第二透镜31’。其中,上述第一透镜32’是与上述光源模组40’的第一光源42’相配合设置的,上述第二透镜31’是与上述光源模组40’的第二光源43’相配合设置的。
值得述及的是,上述透镜组合30’是包含至少两个透镜的透镜部件,所述至少两个透镜可以是一体设置的或非一体设置的,并且该透镜组合30’包含的透镜的数量也不受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二透镜31’可以是圆环状或非圆环状(比如点状)。优选地,若第一透镜32’、第二透镜31’均是圆环状,则第一透镜32’的环心(即透镜所呈现的圆环的环心)与第二透镜31’的环心是重合;若第一透镜32’是圆环状,而第二透镜31’是点状,则该第二透镜31’的位置可以布设于该第一透镜32’的环心上,再进一步地,如果第二透镜31’是圆点状,则可以将该第二透镜31’的圆点中心设成与上述第一透镜32’的环心重合。当然,本申请可行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透镜32’、第二透镜31’的相互位置并不作限制。
优选地,为进一步提升照明装置100’的发光效果及美观性,上述照明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设置于壳体10’和面环50’之间且呈环状设置的反射部件20’,所述反射部件20’环绕于所述第一透镜32’的外侧。该反射部件20’包括呈倾斜状的反射面21’、位于反射面21’两端且呈水平状的上端面23’和下端面25’、及用以在安装时供透镜组合30’穿过的开口22’。其中,反射面21’包括第一反射面211’和第二反射面212’,第一反射面211’的面型为斜面,第二反射面212’的面型为曲面。下端面25’、第一反射面211’、第二反射面212’、上端面23’依次连接。上端面23’上设置有若干个导向槽24’,下端面25’上设置有一圈收容槽251’。收容槽251’内收容有垫圈26’,用以提高该照明装置100’的防水密封性。上述反射部件20’可以采用电镀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或吸收类型的反射等,以实现眩光控制,另外,反射面21’采用部分曲面部分直面的面型,使得光斑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壳体10’可以包括底壁12’及连接于底壁12’的侧壁11’,所述底壁12’上设置有多个固定螺孔13’和定位柱14’,相应地,光源模组40’的基板41’上设置有多个通孔44’。透镜组合30’的基部33’上设置有多个固定通孔34’。壳体10’的侧壁11’上还设有多个自所述外表面向端面延伸形成的固定螺孔15’,且侧壁’上还连接有两个卡簧16’。
面环50’包括侧壁51’和连接于侧壁51’的环面52’,侧壁51’的内表面设有若干个定位柱53’,每个定位柱53’的两侧均设有筋条54’,定位柱53’与固定螺孔15’相配合,筋条54’与导向槽24’的两侧配合用以在组装反射部件20’时起导向作用。内表面靠近环面52’处还设有多个凸起55’,反射部件20’的端面23’定位于面环50’的环面52’和凸起55’之间。
在安装过程中,首先将光源模组40’放置于壳体10’的底壁12’上,并且在放置的过程中,将上述光源模组40’的多个通孔44’分别套合于上述底壁12’上的多个固定螺孔13’和定位柱14’,随后将所述透镜组合30’安置于基板41’设有第一光源42’的第一表面410’上,在放置过程中将透镜组合30’的多个固定通孔34’与光源模组40’的多个通孔44’的位置对应,再通过与固定螺孔13’配合的螺栓(未图示)将上述光源模组40’、透镜组合30’固定于壳体10’内。当然,上述光源模组40’、透镜组合30’之间的结合方式并不限于此,还可以是胶粘、铆接等。随后,将反射部件20’放置于透镜组合30’的基部33’上,且其反射面21’环绕设置于透镜组合30’的第一透镜32’的外围,通过螺栓70’穿过固定螺孔16’并收容在定位柱53’中实现壳体10’、反射部件20’和面环50’之间的连接与固定。同理,上述反射部件20’与壳体10’的结合方式并不限于此,还可以是胶粘、铆接等。配合参照图15至图17所示,其中,定义图15至图17所示的截面是沿着第二剖面线(即图11中所示的B-B方向)进行剖面得到的,所述第二剖面线通过所述第一透镜32’的环心。第一透镜32’包括呈环状的第一透镜主体320’以及自所述基部33’向内凹陷形成的第一凹槽323’,第二透镜31’包括第二透镜主体310’以及自所述基部33’相内凹陷形成的第二凹槽313’。上述第一透镜32’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入光面322’和第一出光面324’,当透镜组合30’和光源模组40’安装后,由于上述第一凹槽323’的存在,上述第一入光面322’与上述第一表面410’(参图12所示)之间便可形成用以安置上述第一光源42’的第一空腔321’。同样地,上述第二透镜31’也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二入光面和第二出光面,由于上述第二凹槽313’的存在,当透镜组合30’和光源模组40’安装后,该第二透镜31’的第二入光面与上述第一表面410’之间形成用以安置上述第二光源43’的第二空腔3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将光源模组40’的呈环状分布的第一光源42’安置于上述第一透镜32’的第一空腔321’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源42’设置为一环的形式,在其它可替换的实施例中,比如图18所示,第一光源42’设置为两环或多环的形式,以此可以在照明装置100’的有限的空间内设置更多数量的光源,进而提升照明装置100’的发光效率。此外,透镜组合30’可以根据需要的光通量的大小,相应地调整位于第一透镜32’内的第一光源42’的数量。并且上述透镜组合30’可以共用多种封装,兼容性佳,基板41’上的光源的排布方式更加灵活。
另外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32’的第一入光面322’和第一出光面324’设置为曲面,并且,所述第一入光面322’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出光面324’的曲率半径。这样,当照明装置的光源安装到透镜组合30’内时,光源所发出的入射光线完全透过该透镜组合30’来向外发射,上述曲面形状的第一透镜32’可以使得发光效率及配光效果更佳。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光源模组40’的基板41’和透镜组合30’的基部33’相互贴合,来形成一个由基板41’和基部33’围成的第一空腔321’或第二空腔311’,故,各个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完全收容于上述第一空腔321’或第二空腔311’内,这样可以确保入射光线可以全部从透镜组合30’透过并照射到照明装置外,发光效率高。
参见图15,为了使得照明装置上的各个光源透过上述透镜组合30’后的配光效果一致,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32’沿着第二剖面线得到的第一截面的面型与所述第二透镜31’沿着第一剖面线得到的第二截面的面型并不一致。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透镜32’在所述基部33’的厚度方向上的高度与所述第二透镜31’在所述基部33’的厚度方向上的高度不相等。也就是说,若定义第一透镜32’在所述基部33’的厚度方向上的高度是:第一透镜32’的第一顶部325’到基部33’的第一垂直距离;定义第二透镜31’在所述基部33’的厚度方向上的高度是:第二透镜31’的第二顶部315’到基部33’的第二垂直距离,则上述第一垂直距离可以大于或小于上述第二垂直距离。当然,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将上述第一垂直距离设置成大于上述第二垂直距离。
如果环形的第一透镜32’的外表面是光滑壁面,则其只有径向X1的光线控制,没有切线方向X2的光线控制,经反射部件20’反射后的光线容易形成亮圈,影响光斑的均匀性。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如图19所示的透镜组合30’,可避免亮圈的出现,提升视觉效果。本实施例所述第一透镜30’的第一出光面324’上设置有多条均匀分布的棱条321’,所述棱条321’沿所述第一透镜30’的第一出光面324’突起呈现为曲线状具体的,所述棱条321’是沿所述第一透镜30’的径向方向X1延伸,且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为直线。在本实施例中,棱条321’的曲率与所述第一入光面’和/或第一出光面324’的曲率一致。通过沿延伸方向设置多条等分的棱条321’,将切线方向X2的光线进一步分散实现光斑均匀。当然,上述棱条321’也可以同时设置于第一入光面322’及第一出光面324’上。同样的原理,也可以在第二透镜31’的第二入光面或第二出光面上设置多个等分的棱条321’。
如图21所示,第一透镜32的第一出光面324为光滑壁面,光线由第一透镜32的第一入光面322进入,由第一出光面324出射;如图22所示,第一透镜32’的第一出光面324’上设有若干条棱条321’,光线由第一透镜32’的第一入光面322’进入,由第一出光面324’出射,将图22与图21中所示的光路作对比,第一透镜32’相对于第一透镜32,由于在第一出光面324’上设置有棱条321’,射到不同的棱条321’上的光束,其内的光线以不同的入射角度经该棱条321’的折射作用后出射,从而将该光束分散出射,即出射光线被进一步散射,消除了原第一透镜32的切线方向X2不能控光而产生亮圈的问题。
第一入光面322’和第二入光面也可以采用蚀纹结构或磨砂结构,可以使得上述第一光源42’产生的入射光线在透过该透镜30’后得到的出射光线的光束角达到一定的要求。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照明装置使用的透镜组合30’,通过将其中至少一个透镜的出光面上沿延伸方向设置有若干连续的棱条,避免了由该出光面出射的光线形成亮圈的情况,进一步提高光斑的均匀性,改善了照明装置的照明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透镜组合,用以至少安置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合包括:
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呈环形,其包括第一入光面、第一出光面及位于所述第一入光面一侧的用以安置所述第一光源的第一安置空间,所述第一入光面和所述第一出光面呈曲面状;及
第二透镜,包括第二入光面、第二出光面及位于所述第二入光面一侧的用以安置所述第二光源的第二安置空间,所述第二入光面和所述第二出光面呈曲面状;
所述第一出光面和/或第一入光面上设置有若干沿所述第一透镜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的棱条,每个所述棱条沿所述第一透镜呈曲线状延伸,且所述棱条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为直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组合,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棱条沿所述第一透镜的径向呈曲线状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棱条的曲率与所述第一入光面和/或第一出光面的曲率一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为一体设置或分离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呈圆环状,所述若干棱条沿所述第一透镜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被配置为使得所述第一光源发射的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大于该入射光线经过所述入光面及所述出光面后得到的出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所述第二透镜被配置为使得所述第二光源发射的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大于该入射光线经过所述入光面及所述出光面后得到的出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呈圆环状或点状,其中所述第二透镜为圆环状,则所述第一透镜的环心与所述第二透镜的环心重合;所述第二透镜呈点状,则所述第二透镜位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环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镜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沿着第一剖面线得到的第一截面的面型与所述第二透镜沿着第一剖面线得到的第二截面的面型不一致,所述第一剖面线通过所述第一透镜的环心。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镜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呈圆环状,所述第二出光面和/或第二入光面上设置有若干沿所述第二透镜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棱条,每个所述棱条沿所述第二透镜的径向呈曲线状延伸。
10.一种应用透镜组合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光源模组,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光源模组包括基板及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及
与所述光源模组配合的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透镜组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呈环状设置的反射部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件包括环形的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的面型为直面,所述第二反射面的面型为曲面。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收容在所述第一透镜内,所述第二光源收容在所述第二透镜内。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为圆环状,第一光源为单环或多环状。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与光源模组电性连接的驱动电源组件。
CN201621138163.7U 2015-10-23 2016-10-19 透镜组合及应用透镜组合的照明装置 Active CN2060729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38163.7U CN206072988U (zh) 2016-10-19 2016-10-19 透镜组合及应用透镜组合的照明装置
DE202016008588.4U DE202016008588U1 (de) 2015-10-23 2016-10-21 Linsenkombination und diese umfassende Beleuchtungsvorrichtung
PCT/CN2016/102962 WO2017067515A1 (zh) 2015-10-23 2016-10-21 透镜组合及应用透镜组合的照明装置
EP16856946.5A EP3343099B1 (en) 2015-10-23 2016-10-21 Lens set, and lighting device employing lens set
PCT/CN2017/106584 WO2018072695A1 (zh) 2016-10-19 2017-10-17 透镜组合及应用透镜组合的照明装置
US15/956,678 US10883699B2 (en) 2015-10-23 2018-04-18 Lens combination and illumination device adopting the same
US16/287,588 US10883701B2 (en) 2016-08-30 2019-02-27 LED lighting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38163.7U CN206072988U (zh) 2016-10-19 2016-10-19 透镜组合及应用透镜组合的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72988U true CN206072988U (zh) 2017-04-05

Family

ID=58442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38163.7U Active CN206072988U (zh) 2015-10-23 2016-10-19 透镜组合及应用透镜组合的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72988U (zh)
WO (1) WO2018072695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5326A (zh) * 2017-04-26 2017-06-27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及应用该透镜的照明装置
CN107654860A (zh) * 2017-10-31 2018-02-02 欧普道路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组合、光源模组和照明装置
WO2018072695A1 (zh) * 2016-10-19 2018-04-26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透镜组合及应用透镜组合的照明装置
WO2018196562A1 (zh) * 2017-04-26 2018-11-01 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及应用该透镜的照明装置
CN111174179A (zh) * 2018-12-06 2020-05-19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组合透镜及led灯具
US10883701B2 (en) 2016-08-30 2021-01-05 Opple Lighting Co., Ltd. LED lighting device
WO2022143400A1 (zh) * 2020-12-30 2022-07-07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模组和灯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2762A (zh) * 2020-12-29 2021-04-20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模组及其分光镜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26754B2 (ja) * 2010-01-10 2014-11-19 シチズン電子株式会社 光学ユニット
CN206072988U (zh) * 2016-10-19 2017-04-05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透镜组合及应用透镜组合的照明装置
CN205037253U (zh) * 2015-10-23 2016-02-17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透镜及照明装置
CN105202394B (zh) * 2015-10-23 2020-04-21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透镜组合及应用透镜组合的照明装置
CN105202482B (zh) * 2015-10-23 2022-10-28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透镜及照明装置
CN205037137U (zh) * 2015-10-23 2016-02-17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透镜组合及应用透镜组合的照明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83701B2 (en) 2016-08-30 2021-01-05 Opple Lighting Co., Ltd. LED lighting device
WO2018072695A1 (zh) * 2016-10-19 2018-04-26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透镜组合及应用透镜组合的照明装置
CN106895326A (zh) * 2017-04-26 2017-06-27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及应用该透镜的照明装置
WO2018196562A1 (zh) * 2017-04-26 2018-11-01 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及应用该透镜的照明装置
US11193650B2 (en) 2017-04-26 2021-12-07 Opple Lighting Co., Ltd. Lens and illuminating device employing the same
CN106895326B (zh) * 2017-04-26 2023-06-30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及应用该透镜的照明装置
CN107654860A (zh) * 2017-10-31 2018-02-02 欧普道路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组合、光源模组和照明装置
CN107654860B (zh) * 2017-10-31 2024-03-29 欧普道路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组合、光源模组和照明装置
CN111174179A (zh) * 2018-12-06 2020-05-19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组合透镜及led灯具
WO2022143400A1 (zh) * 2020-12-30 2022-07-07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模组和灯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72695A1 (zh) 2018-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72988U (zh) 透镜组合及应用透镜组合的照明装置
CN108386817A (zh) 透镜组合及应用透镜组合的照明装置
CN102844620B (zh) 面照明器具和面照明装置
US8382328B2 (en) Lighting device having fully developed lighting effect
CN102654252B (zh) 透镜以及照明装置
EP2981857A1 (en) Optical waveguide and luminaire incorporating same
JP6236097B2 (ja) 照明装置及びその光学部品
CN108150967A (zh) 照明系统及方法
TWI534391B (zh) 光源導引結構及發光裝置
CN204345445U (zh) 照明器具
CN101046281B (zh) 车辆用灯具
CN107631271A (zh) 一种透镜、光源模组、光源模组组合和照明装置
CN205037137U (zh) 透镜组合及应用透镜组合的照明装置
CN103511935B (zh) 照明装置
TWI506229B (zh) 發光裝置及其透鏡
US20130250575A1 (en) LED Retrofit Lighting Fixture
CN207034987U (zh) 一种配光元件、发光装置以及照明设备
CN205846004U (zh) 发光装置
CN208295699U (zh) 照明组件和音箱
CN205846009U (zh) 高聚光的透镜结构
CN105402656A (zh) 新型的led射灯结构
CN103807627B (zh) 发光模块和包括该发光模块的照明装置
CN209445095U (zh) 一种灯具
CN209165140U (zh) 实现复合光斑效果的光学系统
CN209294841U (zh) 一种多层反光杯及使用该多层反光杯的led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