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46281B - 车辆用灯具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46281B
CN101046281B CN2007100913363A CN200710091336A CN101046281B CN 101046281 B CN101046281 B CN 101046281B CN 2007100913363 A CN2007100913363 A CN 2007100913363A CN 200710091336 A CN200710091336 A CN 200710091336A CN 101046281 B CN101046281 B CN 1010462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ens
rag
luminous intensity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913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46281A (zh
Inventor
佐佐木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46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62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462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628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5/00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5/04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of lens sha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1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1/14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 F21S41/141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 F21S41/143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the main emission direction of the LED being parallel to the optical axis of the illuminating dev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1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1/14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 F21S41/141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 F21S41/147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the main emission direction of the LED being angled to the optical axis of the illuminating dev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1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1/14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 F21S41/141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 F21S41/151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arranged in one or more lines
    • F21S41/153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arranged in one or more lines arranged in a matrix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2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 F21S41/28Cover glas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3/0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 F21S43/1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3/13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 F21S43/14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3/0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 F21S43/2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 F21S43/26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not provided in groups F21S43/235 - F21S43/255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Arrangements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Mounting And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e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所述车辆用灯具能使车辆用灯具整体小型化,且使为了符合所要求的发光强度分布而进行的设计变更容易进行。所述车辆用灯具构成为,与和光源(S)的主光轴线(CL)成小角度而从光源S放射出的光(L1’)相比,对和光源(S)的主光轴线(CL)成大角度而从光源(S)放射出的光(L2’)进行更大程度的聚光,所述车辆用灯具设置了透镜(LS),该透镜(LS)具有:透镜刻纹(1),其用于使和光源(S)的主光轴线(CL)成小角度而从光源(S)放射出的光(L1’)透过;和透镜刻纹(2),其为了使和光源(S)的主光轴线(CL)成大角度而从光源(S)放射出的光(L2’)聚光于光源(S)的主光轴线(CL)侧,而被配置于透镜刻纹(1)的外侧。

Description

车辆用灯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灯具,该车辆用灯具构成为,与和光源的主光轴线成小角度而从光源放射出的光相比,所述车辆用灯具对和光源的主光轴线成大角度而从光源放射出的光进行更大程度的聚光,特别涉及能够使车辆用灯具整体小型化、且能够使为了符合所要求的发光强度分布而进行的设计变更容易进行的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以往,如下构成的车辆用灯具已为人们所知:与和光源(发光二极管)的主光轴线(光轴)成小角度而从光源(发光二极管)放射出的光相比,所述车辆用灯具对和光源(发光二极管)的主光轴线(光轴)成大角度而从光源(发光二极管)放射出的光进行更大程度的聚光。作为这种车辆用灯具的例子,例如在日本特开2002-231013号公报中进行了记载。 
在日本特开2002-231013号公报中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中,和光源(发光二极管)的主光轴线(光轴)成小角度而从光源(发光二极管)放射出的光不在LED的外部被反射,而作为直射光照射。另外,和光源(发光二极管)的主光轴线(光轴)成大角度而从光源(发光二极管)放射出的光,通过被设置在LED的外部的反射体(反射部件),聚光于光源(发光二极管)的主光轴线(光轴)侧而照射。 
由此,在日本特开2002-231013号公报中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中,得到了所要求的发光强度分布(配光分布)。 
然而,在日本特开2002-231013号公报中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中,和光源(发光二极管)的主光轴线(光轴)成大角度而从光源(发光二极管)放射出的光,通过配置在光源(发光二极管)的周围的反射体(反射部件),而聚光于光源(发光二极管)的主光轴线(光轴)侧。 
即,在日本特开2002-231013号公报中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中,为了使和光源(发光二极管)的主光轴线(光轴)成大角度而从光源(发光 二极管)放射出的光聚光于光源(发光二极管)的主光轴线(光轴)侧,必须在光源(发光二极管)的周围配置反射体(反射部件)。 
因此,在日本特开2002-231013号公报中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中,在光源(发光二极管)的周围,必须确保用于配置反射体(反射部件)的空间,其结果为,与在光源(发光二极管)的周围未配置反射体(反射部件)的情况相比,车辆用灯具整体变得大型化。 
换言之,在日本特开2002-231013号公报中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中,因为必须在光源(发光二极管)的周围确保用于配置反射体(反射部件)的空间,所以相邻的2个光源(发光二极管)的间隔变宽。 
而且,在日本特开2002-231013号公报中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中,例如在有光源(发光二极管)的规格变更等的情况下,为了使和光源(发光二极管)的主光轴线(光轴)成大角度而从光源(发光二极管)放射出的光聚光于光源(发光二极管)的主光轴线(光轴)侧,以得到所要求的发光强度分布(配光分布),必须对配置于光源(发光二极管)的周围的非常狭小的空间中的反射体(反射部件)进行设计变更。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310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所述车辆用灯具能够使相邻的2个光源的间隔变窄,使车辆用灯具整体小型化。 
而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所述车辆用灯具可使为了符合所要求的发光强度分布而进行的设计变更容易进行。 
根据第一方面的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该车辆用灯具设有:LED光源,其具有主光轴线,构成为以该主光轴线为中心射出高发光强度的光,随着与主光轴线的角度变大而射出低发光强度的光;以及透镜,其具有:第1透镜刻纹(lens cut),其用于使和所述光源的主光轴线呈预定范围的放射角度而放射出的第1光透过;第2透镜刻纹,其使第2光透过,该第2光的放射角度大于透过第1透镜刻纹的第1光的放射角度;以及第3透镜刻纹,其配置在所述第2透镜刻纹的外侧,聚光程度大于所述第2透镜刻纹的聚光程度,该第1透镜刻纹形成为,使得从光源放射出的、与光源的主光轴线呈比较小的角度即呈预定范围的放射角度的第1光被所述第1透镜刻纹折射,向照射方向进行照射,该 第2透镜刻纹形成为,使得与光源的主光轴线所呈的角度大于所述第1光的第2光折射,向照射方向聚光而进行照射,所述第2光被所述第2透镜刻纹折射的角度大于所述第1光被所述第1透镜刻纹折射的角度,该第3透镜刻纹形成为,使得与光源的主光轴线所呈的角度大于所述第2光的第3光折射,向照射方向聚光而进行照射,所述第3光被所述第3透镜刻纹折射的角度大于所述第2光被所述第2透镜刻纹折射的角度,所述第2透镜刻纹以及所述第3透镜刻纹形成为,使得透过了所述第2透镜刻纹的光的发光强度分布曲线的峰值以及透过了所述第3透镜刻纹的光的发光强度分布曲线的峰值位于透过了所述第1透镜刻纹的光的发光强度分布曲线的下摆部。 
根据第二方面的发明,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的发明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透镜刻纹以及所述第3透镜刻纹形成为,使得透过了所述第2透镜刻纹的光和透过了所述第3透镜刻纹的光交叉。 
根据第三方面的发明,提供一种如第二方面的发明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透镜刻纹以及所述第3透镜刻纹形成为,使得透过了所述第3透镜刻纹的光的外缘被包含于透过了所述第2透镜刻纹的光的外缘的内侧。 
根据第四方面的发明,提供一种如第三方面的发明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发光强度高的光所透过的第1透镜刻纹的宽度,比发光强度低的光所透过的第2透镜刻纹的宽度以及第3透镜刻纹的宽度宽。 
根据第五方面的发明,提供一种如第四方面的发明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透镜刻纹以及所述第3透镜刻纹形成为,使得透过了所述第2透镜刻纹的光以及透过了所述第3透镜刻纹的光指向透过了所述第1透镜刻纹的光的外缘。 
在第一方面的发明所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中,设置了透镜,该透镜具有:第1透镜刻纹,其用于使和光源的主光轴线成小角度而从光源放射出的光透过;和第2透镜刻纹,其为了使和光源的主光轴线成大角度而从光源放射出的光聚光到光源的主光轴线侧、而被配置于第1透镜刻纹的外侧,聚光程度比第2透镜刻纹的聚光程度大的第3透镜刻纹配置于第2透镜刻纹的外侧。 
即,在第一方面的发明所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中,和光源的主光轴线成大角度而从光源放射出的光,不是通过配置于光源的周围的反射体聚 光于光源的主光轴线侧,而是通过配置于光源的主光轴线上的透镜的第2透镜刻纹聚光于光源的主光轴线侧。透过第2透镜刻纹的发光强度较低的光,和透过第3透镜刻纹的发光强度较低的光重叠。 
因此,根据第一方面的发明所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与和光源的主光轴线成大角度而从光源放射出的光通过配置于光源的周围的反射体聚光于光源的主光轴线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将光源周围的空间控制到很小,由此,可使车辆用灯具整体小型化。并且,与透过第2透镜刻纹的发光强度较低的光和透过第2透镜刻纹的外侧的第3透镜刻纹的发光强度较低的光不重叠而照射的情况相比,可提高和光源的主光轴线成大角度而照射的光的发光强度。 
换言之,根据第一方面的发明所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与和光源的主光轴线成大角度而从光源放射出的光通过配置于光源的周围的反射体聚光于光源的主光轴线侧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相邻的2个光源的间隔变窄,由此,可使车辆用灯具整体小型化。 
另外,根据第一方面的发明所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与和光源的主光轴线成大角度而从光源放射出的光通过反射体聚光于光源的主光轴线侧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为了符合所要求的发光强度分布而进行的设计变更容易进行。 
并且,第2透镜刻纹以及第3透镜刻纹形成为,使得透过了第2透镜刻纹的光的发光强度分布曲线的峰值以及透过了第3透镜刻纹的光的发光强度分布曲线的峰值不是和透过了第1透镜刻纹的光的发光强度分布曲线的峰值一致,而是位于透过了第1透镜刻纹的光的发光强度分布曲线的下摆部。 
因此,根据第一方面的发明所记载的车辆用灯具,能够避免虽然沿着光源的主光轴线而照射的光的发光强度高得超过必需的程度,但和光源的主光轴线成大角度而照射的光的发光强度却不足的情况。即使在使用指向性高的光源的情况下,也能避免沿着光源的主光轴线而照射的光的发光强度高得超过必需的程度,且能避免和光源的主光轴线成大角度而照射的光的发光强度不足。 
在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的发明所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中,第2透镜刻纹和第3透镜刻纹形成为,使得透过第2透镜刻纹的光和透过第3透镜 刻纹的光交叉。 
更详细地说,在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的发明所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中,第2透镜刻纹和第3透镜刻纹形成为,使得透过了第3透镜刻纹的光的外缘被包含于透过了第2透镜刻纹的光的外缘的内侧。 
因此,根据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的发明所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与透过第2透镜刻纹的发光强度较低的光和透过第2透镜刻纹的外侧的第3透镜刻纹的发光强度较低的光不重叠而照射的情况相比,可提高和光源的主光轴线成大角度而照射的光的发光强度。 
换言之,根据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的发明所记载的车辆用灯具,即使在使用指向性高的光源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地提高和光源的主光轴线成大角度而照射的光的发光强度。 
在第四方面的发明所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中,高发光强度的光所透过的第1透镜刻纹的宽度,比低发光强度的光所透过的第2透镜刻纹的宽度以及第3透镜刻纹的宽度宽。 
即,在第四方面的发明所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中,为了使高发光强度的光不入射到相邻的2个透镜刻纹的边界部分,而使高发光强度的光所透过的第1透镜刻纹的宽度,比低发光强度的光所透过的第2透镜刻纹的宽度以及第3透镜刻纹的宽度宽。 
因此,根据第四方面的发明所记载的车辆用灯具,可避免随着高发光强度的光入射到相邻的2个透镜刻纹的边界部分而发生漫反射,而使来自光源的光的利用效率降低的情况。 
换言之,根据第四方面的发明所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与把高发光强度的光所透过的第1透镜刻纹的宽度设定为比较窄的宽度的情况相比,可使来自光源的光的利用效率提高。 
在第五方面的发明所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中,第2透镜刻纹以及第3透镜刻纹形成为,使得透过了第2透镜刻纹的光以及透过了第3透镜刻纹的光不是指向透过了第1透镜刻纹的光的中心,而是指向透过了第1透镜刻纹的光的外缘。 
详细地说,在第五方面的发明所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中,第2透镜刻纹以及第3透镜刻纹形成为,使得透过了第2透镜刻纹的光的发光强度分布曲线的峰值以及透过了第3透镜刻纹的光的发光强度分布曲线的峰 值不是和透过了第1透镜刻纹的光的发光强度分布曲线的峰值一致,而是位于透过了第1透镜刻纹的光的发光强度分布曲线的下摆部。 
因此,根据第五方面的发明所记载的车辆用灯具,能够避免虽然沿着光源的主光轴线而照射的光的发光强度高得超过必需的程度,但和光源的主光轴线成大角度而照射的光的发光强度却不足的情况。 
换言之,根据第五方面的发明所记载的车辆用灯具,即使在使用指向性高的光源的情况下,也能避免沿着光源的主光轴线而照射的光的发光强度高得超过必需的程度,且能避免和光源的主光轴线成大角度而照射的光的发光强度不足。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车辆用灯具的配光标准的图。 
图2是与本发明关联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剖面图。 
图3是用于说明图2所示的光A的发光强度分布CA、光B的发光强度分布CB、光C的发光强度分布CC以及光D的发光强度分布CD的图。 
图4是表示作为与本发明关联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光源而使用的LED的发光强度分布的图。 
图5是与本发明关联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剖面图。 
图6是用于说明图5所示的光A的发光强度分布CA、光B的发光强度分布CB、光C的发光强度分布CC以及光D的发光强度分布CD的图。 
图7是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8是从近前侧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透镜LS的图。 
图9是从下侧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光源S以及透镜LS的剖面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图9所示的光L1的发光强度分布C1、光L2的发光强度分布C2以及光L3的发光强度分布C3的图。 
图11是和图9一样从下侧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光源S以及透镜LS的剖面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图11所示的光L1的发光强度分布C1、光L4的发光强度分布C4、以及光L5的发光强度分布C5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发光强度分布的图。 
图14是和图8一样从近前侧观察第3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透镜LS’的图。 
标号说明 
S光源;CL主光轴线;LS透镜;1、2、3、4、5透镜刻纹;L1、L2、L3光;L1’、L2’、L3’光。 
具体实施方式
在对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前,对与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关联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车辆用灯具的配光标准的图。在图1中,“H”表示水平线,“V”表示和车辆用灯具的主光轴线交叉的铅垂线。“5°U”表示比水平线H向上5°,“5°D”表示比水平线H向下5°。“10°R”表示比车辆用灯具的主光轴线方向向右10°,“10°L”表示比车辆用灯具的主光轴线方向向左10°。 
例如,在后雾灯(rear fog lamp)的配光标准中,规定图1中的线HV上的发光强度达到150(cd)以上,图1中的线VL上的发光强度达到150(cd)以上。另外,规定图1中的虚线的内侧部分的发光强度达到75(cd)以上,且在300(cd)以下。 
图2是与本发明关联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剖面图。图2中,S表示白炽灯光源,CL表示光源S的主光轴线。R表示用于反射来自光源S的放射光的一部分的反射体,LS表示透镜。LC1、LC2、LC3、LC4表示形成于透镜LS上的透镜刻纹。 
在与本发明关联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图2所示,从光源S放射出的光A’被透镜刻纹LC1折射,透过了透镜刻纹LC1的光A成为扩散光而向照射方向(图2的上侧)照射。另外,从光源S放射出的光B’被透镜刻纹LC2折射,透过了透镜刻纹LC2的光B成为扩散光而向照射方向(图2的上侧)照射。 
而且,在与本发明关联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图2所示, 从光源S放射出的光C”被反射体R反射,成为大致平行于光源S的主光轴线CL的反射光C’。接着,该反射光C’被透镜刻纹LC3折射,透过了透镜刻纹LC3的光C成为扩散光而向照射方向(图2的上侧)照射。另外,从光源S放射出的光D”被反射体R反射,成为大致平行于光源S的主光轴线CL的反射光D’。接着,该反射光D’被透镜刻纹LC4折射,透过了透镜刻纹LC4的光D成为扩散光而向照射方向(图2的上侧)照射。 
图3是用于说明图2所示的光A的发光强度分布CA、光B的发光强度分布CB、光C的发光强度分布CC以及光D的发光强度分布CD的图。详细地说,图3(A)是表示光A的发光强度分布CA、光B的发光强度分布CB、光C的发光强度分布CC以及光D的发光强度分布CD的图,图3(B)是将图3(A)所示的光A的发光强度分布CA、光B的发光强度分布CB、光C的发光强度分布CC以及光D的发光强度分布CD合成后的图。 
在图3中,纵轴表示发光强度,横轴表示相对于沿水平延伸的光源S的主光轴线CL(参照图2)的水平方向角度(水平线H(参照图1)上角度)。详细地说,“水平线H上角度0(°)”表示光源S的主光轴线CL上。 
在与本发明关联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具有灯丝的白炽灯被用作光源S。因此,从光源S放射出的光A’、B’、C”、D”的发光强度大致均匀,透过了透镜LS的光A、B、C、D的发光强度也大致均匀。 
其结果是,在与本发明关联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图3(A)所示,光B的发光强度分布CB与将光A的发光强度分布CA稍微向右侧偏移而得到的发光强度分布大致相等。另外,光C的发光强度分布CC与将光B的发光强度分布CB稍微向右侧偏移而得到的发光强度分布大致相等。而且,光D的发光强度分布CD与将光C的发光强度分布CC稍微向右侧偏移而得到的发光强度分布大致相等。 
所以,与本发明关联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图3(B)所示,标准范围的右边缘部附近的发光强度变为和标准范围的中心附近(角度0°附近)的发光强度同样高的值,满足标准值。 
下面,对与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关联的另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上述的与本发明关联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图2所示,使用了白炽灯作为光源S,而在与本发明关联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使用指向性高的LED作为光源。即,在与本发明关联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使用随着和光源的主光轴线所成的角度变大,从光源照射的光的发光强度急剧下降的LED作为光源。 
图4是表示被用作与本发明关联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光源的LED的发光强度分布的图。在图4中,横轴表示和LED的主光轴线所成的角度,纵轴表示LED的发光强度的百分率。详细地说,图4表示设LED的主光轴线上的发光强度为100%时,和LED的主光轴线所成的角度与LED的发光强度的关系。 
在与本发明关联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图4所示,随着和LED的主光轴线所成的角度变大,从LED照射的光的发光强度急剧下降。 
图5是与本发明关联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剖面图。图5中,S表示LED光源。 
在与本发明关联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图5所示,和光源S的主光轴线CL成较小的角度而从光源S放射出的光A’,被透镜刻纹LC1折射,透过了透镜刻纹LC1的光A向照射方向(图5的上侧)照射。 
另外,在与本发明关联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从光源S放射的光B’被透镜刻纹LC2折射,透过了透镜刻纹LC2的光B向照射方向(图5的上侧)照射。详细地说,光源S的主光轴线CL和光B’所成的角度,比光源S的主光轴线CL和光A’所成的角度大。而且,光B’被透镜刻纹LC2折射的角度比光A’被透镜刻纹LC1折射的角度大。换言之,与光A’相比、和光源S的主光轴线CL成更大角度而从光源S放射出的光B’,比光A’更大程度地被聚光于光源S的主光轴线CL侧。 
而且,在与本发明关联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从光源S放射的光C’被透镜刻纹LC3折射,透过了透镜刻纹LC3的光C向照射方 向(图5的上侧)照射。详细地说,光源S的主光轴线CL和光C’所成的角度比光源S的主光轴线CL和光B’所成的角度大。而且,光C’被透镜刻纹LC3折射的角度比光B’被透镜刻纹LC2折射的角度大。换言之,与光B’相比、和光源S的主光轴线CL成更大角度而从光源S放射出的光C’,比光B’更大程度地被聚光于光源S的主光轴线CL侧。 
另外,在与本发明关联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从光源S放射的光D’被透镜刻纹LC4折射,透过了透镜刻纹LC4的光D向照射方向(图5的上侧)照射。详细地说,光源S的主光轴线CL和光D’所成的角度比光源S的主光轴线CL和光C’所成的角度大。而且,光D’被透镜刻纹LC4折射的角度比光C’被透镜刻纹LC3折射的角度大。换言之,与光C’相比、和光源S的主光轴线CL成更大角度而从光源S放射的光D’,比光C’更大程度地被聚光于光源S的主光轴线CL侧。 
图6是用于说明图5所示的光A的发光强度分布CA、光B的发光强度分布CB、光C的发光强度分布CC以及光D的发光强度分布CD的图。详细地说,图6(A)是表示光A的发光强度分布CA、光B的发光强度分布CB、光C的发光强度分布CC以及光D的发光强度分布CD的图,图6(B)是表示将图6(A)所示的光A的发光强度分布CA、光B的发光强度分布CB、光C的发光强度分布CC以及光D的发光强度分布CD合成后的图。 
在图6中,纵轴表示发光强度,横轴表示相对于沿水平延伸的光源S的主光轴线CL(参照图5)的水平方向角度(水平线H(参照图1)上角度)。详细地说,“水平线H上角度0(°)”表示光源S的主光轴线CL上。 
在与本发明关联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上所述,指向性高的LED被用作光源S。因此,如图4和图5所示,与和光源S的主光轴线CL成小角度而从光源S放射出的光A’的发光强度相比,和光源S的主光轴线CL成大角度而从光源S放射出的光B’、C’、D’的发光强度相当低。 
而且,在与本发明关联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图5所示,高发光强度的光A’所透过的透镜刻纹LC1的宽度、低发光强度的光 B’所透过的透镜刻纹LC2的宽度、低发光强度的光C’所透过的透镜刻纹LC3的宽度、以及低发光强度的光D’所透过的透镜刻纹LC4的宽度大致相等。 
另外,在与本发明关联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图6(A)所示,光B的发光强度分布CB形成于将光A的发光强度分布CA稍微向右侧偏移了的位置上。而且,光C的发光强度分布CC形成于将光B的发光强度分布CB稍微向右侧偏移了的位置上。另外,光D的发光强度分布CD形成于将光C的发光强度分布CC稍微向右侧偏移了的位置上。 
其结果,在与本发明关联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图6(A)所示,光B的发光强度分布CB与使光A的发光强度减少50%以上后、将光A的发光强度分布CA稍微向右侧偏移后的发光强度分布大致相等。另外,光C的发光强度分布CC与使光B的发光强度减少后、将光B的发光强度分布CB稍微向右侧偏移后的发光强度分布大致相等。而且,光D的发光强度分布CD与使光C的发光强度减少后、将光C的发光强度分布CC稍微向右侧偏移后的发光强度分布大致相等。 
所以,与本发明关联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图6(B)所示,虽然标准范围的中心附近(角度0°附近)的发光强度高得超过必要程度,但是标准范围的右边缘部附近的发光强度不足,没有满足标准值。换言之,如图5和图6(B)所示,虽然沿着光源S的主光轴线CL照射的光A、B成为必要程度以上的高发光强度,但是和光源S的主光轴线CL成大角度而照射的光C、D的发光强度却不足。 
下面,对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使用指向性高的LED作为光源。因而,在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图4所示,随着和LED光源的主光轴线所成的角度变大,从LED光源照射的光的发光强度急剧下降。 
图7是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详细地说,图7是从右下侧和近前侧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LED光源S以及透镜LS的图。图8是从近前侧(透镜正面侧)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透镜LS的图。 
在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图7以及图8所示,在透镜LS上形成有35个透镜刻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详细地说,在透镜刻纹1的周围排列着透镜刻纹2、22、21、24、4、9、6、7,在透镜刻纹2、22、21、24、4、9、6、7的周围排列着透镜刻纹3、23、28、27、26、29、30、25、5、10、15、14、11、12、13、8,在透镜刻纹3、23、28、27、26、29、30、25、5、10、15、14、11、12、13、8的上侧排列着透镜刻纹18、17、16、19、20,在它们的下侧排列着透镜刻纹33、32、31、34、35。 
图9是从下侧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光源S以及透镜LS的剖面图。在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图7~图9所示,透镜刻纹1的左右方向的宽度比透镜刻纹2、3、4、5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宽。 
而且,在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图9所示,和光源S的主光轴线CL成较小的角度而从光源S放射出的光L1’被透镜刻纹1折射,透过了透镜刻纹1的光L1向照射方向(图9的上侧)照射。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从光源S放射出的光L2’被透镜刻纹2折射,透过了透镜刻纹2的光L2向照射方向(图9的上侧)照射。详细地说,光源S的主光轴线CL和光L2’所成的角度比光源S的主光轴线CL和光L1’所成的角度大。而且,光L2’被透镜刻纹2折射的角度比光L1’被透镜刻纹1折射的角度大。换言之,与光L1’相比、和光源S的主光轴线CL成更大角度而从光源S放射出的光L2’,比光L1’更大程度地被聚光于光源S的主光轴线CL侧。 
而且,在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从光源S放射出的光L3’被透镜刻纹3折射,透过了透镜刻纹3的光L3向照射方向(图9的上侧)照射。详细地说,光源S的主光轴线CL和光L3’所成的角度比光源S的主光轴线CL和光L2’所成的角度大。而且,光L3’被透镜刻纹3折射的角度比光L2’被透镜刻纹2折射的角度大。换言之,与光L2’相比、和光源S的主光轴线CL成更大角度而从光源S放射出的光L3’,比光L2’更大程度地被聚光于光源S的主光轴线CL侧。 
图10是用于说明图9所示的光L1的发光强度分布C1、光L2的发光强度分布C2以及光L3的发光强度分布C3的图。详细地说,图10(A)是表示光L1的发光强度分布C1、光L2的发光强度分布C2以及光L3的发光强度分布C3的图,图10(B)是表示将图10(A)所示的光L1的发光强度分布C1、光L2的发光强度分布C2以及光L3的发光强度分布C3合成后的图。 
在图10中,纵轴表示发光强度,横轴表示相对于沿水平延伸的光源S的主光轴线CL(参照图9)的水平方向角度(水平线H(参照图1)上角度)。详细地说,“水平线H上角度0(°)”表示光源S的主光轴线CL上。 
在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上所述,使用指向性高的LED作为光源S。因此,如图4以及图9所示,与和光源S的主光轴线CL成小角度而从光源S放射出的光L1’的发光强度相比,和光源S的主光轴线CL成大角度而从光源S放射出的光L2’、L3’的发光强度相当低。 
因此,在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图9所示,聚光程度比透镜刻纹2的聚光程度大的透镜刻纹3被设置于透镜刻纹2的外侧。即,在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图9所示,透过了透镜刻纹2的发光强度比较低的光L2、和透过了透镜刻纹3的发光强度比较低的光L3重叠。换言之,在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图10(A)所示,光2的发光强度分布C2和光3的发光强度分布C3重叠。 
详细地说,在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图9所示,透镜刻纹2以及透镜刻纹3形成为使得透过了透镜刻纹2的光L2和透过了透镜刻纹3的光L3交叉。更详细地说,在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透镜刻纹2以及透镜刻纹3形成为,使得透过了透镜刻纹3的光L3的外缘被包含于透过了透镜刻纹2的光L2的外缘的内侧,即,如图10(A)所示,光3的发光强度分布C3被包含于光2的发光强度分布C2。 
因此,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如图10(B)所示,与透过了透镜刻纹LC3的发光强度较低的光C和透过了透镜刻纹LC3的外侧的透镜刻纹LC4的发光强度较低的光D不重叠而照射的图5以及图6所示的与本发明关联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相比,还能提高和光源S 的主光轴线CL成大角度而照射的光L2、L3(参照图9)的发光强度(C2+C3)。 
换言之,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即使在使用了指向性高的LED光源S时,也能充分地提高和光源S的主光轴线CL成大角度而照射的光L2、L3(参照图9)的发光强度(C2+C3)。 
而且,在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和上述的与本发明关联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不同,如图7~图9所示,高发光强度的光L1’所透过的透镜刻纹1的宽度,比低发光强度的光L2’所透过的透镜刻纹2的宽度以及低发光强度的光L3’所透过的透镜刻纹3的宽度宽。 
即,为了避免如图5以及图6所示的与本发明关联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那样,使高发光强度的光A、B入射到相邻的2个透镜刻纹LC1、LC2的边界部分,在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图9所示,使得高发光强度的光L1’所透过的透镜刻纹1的宽度,比低发光强度的光L2’所透过的透镜刻纹2的宽度以及低发光强度的光L3’所透过的透镜刻纹3的宽度宽。 
因此,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能够避免如图5以及图6所示的与本发明关联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那样,随着高发光强度的光A’、B’入射到相邻的2个透镜刻纹LC1、LC2的边界部分而发生漫反射,而使得来自光源S的光A’、B’的利用效率低下。 
换言之,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与如图5以及图6所示的与本发明关联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那样,把高发光强度的光A’、B’所透过的透镜刻纹LC1、LC2的宽度设定为较窄的宽度的情况相比,还能够提高来自光源S的光L1’(参照图9)的利用效率。 
而且,在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图9以及图10(A)所示,透镜刻纹2以及透镜刻纹3形成为,使得透过了透镜刻纹2的光L2以及透过了透镜刻纹3的光L3不指向透过了透镜刻纹1的光L1的中心(发光强度分布C1的中心),而是指向透过了透镜刻纹1的光L1的外缘(发光强度分布C1的外缘,标准范围的右边缘部(参照图10(B)))。 
详细地说,在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图9以及图10(A) 所示,透镜刻纹2以及透镜刻纹3形成为,使得透过了透镜刻纹2的光L2的发光强度分布C2的峰值以及透过了透镜刻纹3的光L3的发光强度分布C3的峰值,不和透过了透镜刻纹1的光L1的发光强度分布C1的峰值一致,而是位于透过了透镜刻纹1的光L1的发光强度分布C1的下摆部。 
因此,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可以避免如图5以及图6所示的与本发明关联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那样,发生如下情况,即虽然沿着光源S的主光轴线CL照射的光A、B的发光强度(CA+CB)高得超过必要程度,但和光源S的主光轴线CL成大角度而照射的光C、D的发光强度(CC+CD)却不足。 
换言之,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即使在使用了指向性高的LED光源S时,也能避免沿着光源S的主光轴线CL照射的光的发光强度(标准范围的中心附近的发光强度(参照图10(B)))高得超过必要程度,而且能避免和光源S的主光轴线CL成大角度而照射的光的发光强度(标准范围的右边缘部附近的发光强度(参照图10(B)))不足。 
图11是和图9一样的从下侧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光源S以及透镜LS的剖面图。 
在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图11所示,从光源S放射的光L4’被透镜刻纹4折射,透过了透镜刻纹4的光L4向照射方向(图11的上侧)照射。详细地说,光源S的主光轴线CL和光L4’所成的角度比光源S的主光轴线CL和光L1’所成的角度大。而且,光L4’被透镜刻纹2折射的角度比光L1’被透镜刻纹1折射的角度大。换言之,与光L1’相比、和光源S的主光轴线CL成更大角度而从光源S放射出的光L4’,比光L1’更大程度地被聚光于光源S的主光轴线CL侧。 
而且,在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从光源S放射的光L5’被透镜刻纹5折射,透过了透镜刻纹5的光L5向照射方向(图11的上侧)照射。详细地说,光源S的主光轴线CL和光L5’所成的角度比光源S的主光轴线CL和光L4’所成的角度大。而且,光L5’被透镜刻纹5折射的角度比光L4’被透镜刻纹4折射的角度大。换言之,与光L4’相比、 和光源S的主光轴线CL成更大角度而从光源S放射的光L5’,比光L4’更大程度地被聚光于光源S的主光轴线CL侧。 
图12是用于说明图11所示的光L1的发光强度分布C1、光L4的发光强度分布C4以及光L5的发光强度分布C5的图。详细地说,图12(A)是表示光L1的发光强度分布C1、光L4的发光强度分布C4以及光L5的发光强度分布C5的图,图12(B)是表示将图12(A)所示的光L1的发光强度分布C1、光L4的发光强度分布C4以及光L5的发光强度分布C5合成后的图。 
在图12中,纵轴表示发光强度,横轴表示相对于沿水平延伸的光源S的主光轴线CL(参照图11)的水平方向角度(水平线H(参照图1)上角度)。详细地说,“水平线H上角度0(°)”表示光源S的主光轴线CL上。 
在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上所述,指向性高的LED被用作光源。因此,如图4和图11所示,与和光源S的主光轴线CL成小角度而从光源S放射出的光L1’的发光强度相比,和光源S的主光轴线CL成大角度而从光源S放射出的光L4’、L5’的发光强度相当低。 
因此,在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图11所示,聚光程度比透镜刻纹4的聚光程度大的透镜刻纹5被配置于透镜刻纹4的外侧。即,在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图11所示,透过了透镜刻纹4的发光强度较低的光L4、和透过了透镜刻纹5的发光强度较低的光L5重叠。换言之,在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图12(A)所示,光4的发光强度分布C4和光5的发光强度分布C5重叠。 
详细地说,在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图11所示,透镜刻纹4以及透镜刻纹5形成为,使得透过了透镜刻纹4的光L4和透过了透镜刻纹5的光L5交叉。更详细地说,在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透镜刻纹4以及透镜刻纹5形成为,使得透过了透镜刻纹5的光L5的外缘被包含于透过了透镜刻纹4的光L4的外缘的内侧,即,如图12(A)所示,使得光5的发光强度分布C5被包含于光4的发光强度分布C4。 
因此,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如图12(B)所示,与透 过了透镜刻纹LC3的发光强度较低的光C和透过了透镜刻纹LC3的外侧的透镜刻纹LC4的发光强度较低的光D没有重叠而照射的图5以及图6所示的与本发明关联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相比,能提高和光源S的主光轴线CL成大角度而照射的光L4、L5(参照图11)的发光强度(C4+C5)。 
换言之,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即使在使用了指向性高的LED光源S时,也能充分地提高和光源S的主光轴线CL成大角度而照射的光L4、L5(参照图11)的发光强度(C4+C5)。 
而且,在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和上述的与本发明关联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不同,如图7、图8以及图11所示,高发光强度的光L1’所透过的透镜刻纹1的宽度,比低发光强度的光L4’所透过的透镜刻纹4的宽度以及低发光强度的光L5’所透过的透镜刻纹5的宽度宽。 
即,为了避免如图5以及图6所示的与本发明关联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那样,高发光强度的光A、B入射到相邻的2个透镜刻纹LC1、LC2的边界部分,因此在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图11所示,使得高发光强度的光L1’所透过的透镜刻纹1的宽度,比低发光强度的光L4’所透过的透镜刻纹4的宽度以及低发光强度的光L5’所透过的透镜刻纹5的宽度宽。 
因此,跟据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能够避免如图5以及图6所示的与本发明关联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那样,发生如下情况,即随着高发光强度的光A’、B’入射到相邻的2个透镜刻纹LC1、LC2的边界部分而发生漫反射,而造成来自光源S的光A’、B’的利用效率低下。 
换言之,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与如图5以及图6所示的与本发明关联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那样,把高发光强度的光A’、B’所透过的透镜刻纹LC1、LC2的宽度设定为较窄的宽度的情况相比,能提高来自光源S的光L1’(参照图11)的利用效率。 
而且,在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图11以及图12(A)所示, 透镜刻纹4以及透镜刻纹5形成为,使得透过了透镜刻纹4的光L4以及透过了透镜刻纹5的光L5不指向透过了透镜刻纹1的光L1的中心(发光强度分布C1的中心),而是指向透过了透镜刻纹1的光L1的外缘(发光强度分布C1的外缘,标准范围的左边缘部(参照图12(B))。 
详细地说,在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图11以及图12(A)所示,透镜刻纹4以及透镜刻纹5形成为,使得透过了透镜刻纹4的光L4的发光强度分布C4的峰值以及透过了透镜刻纹5的光L5的发光强度分布C5的峰值,不与透过了透镜刻纹1的光L1的发光强度分布C1的峰值一致,而是位于透过了透镜刻纹1的光L1的发光强度分布C1的下摆部。 
因此,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能够避免如图5以及图6所示的与本发明关联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那样,发生如下情况,即虽然沿着光源S的主光轴线CL照射的光A、B的发光强度(CA+CB)高得超过必要程度,但和光源S的主光轴线CL成大角度而照射的光C、D的发光强度(CC+CD)却不足。 
换言之,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即使在使用指向性高的LED光源S时,也能避免沿着光源S的主光轴线CL照射的光的发光强度(标准范围的中心附近的发光强度(参照图12(B)))高得超过必要程度,而且能避免和光源S的主光轴线CL成大角度而照射的光的发光强度(标准范围的左边缘部附近的发光强度(参照图12(B)))不足。 
如图1所示的后雾灯的配光标准中,上下方向(铅垂方向)的标准范围的宽度比左右方向(水平方向)的标准范围的宽度窄。因此,在把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应用于后雾灯时,即使使用如图4所示随着和光源的主光轴线所成的角度变大而从光源照射的光的发光强度急剧下降的LED光源,也不用担心标准范围的上边缘部以及下边缘部的发光强度不足。 
鉴于这点,在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相对于如图9以及图10所示的光L2以及光L3指向光L1的外缘(发光强度分布C1的外缘,标准范围的右边缘部(参照图10(B)))、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的光L4 以及光L5指向光L1的外缘(发光强度分布C1的外缘,标准范围的左边缘部(参照图12(B))),透过了透镜刻纹6、11、16(参照图7以及图8)的光不指向标准范围的上边缘(图1中的“5°U”线附近),另外,透过了透镜刻纹21、26、31(参照图7以及图8)的光也不指向标准范围的下边缘(图1中的“5°D”线附近)。 
详细地说,在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透过了透镜刻纹6、11、16(参照图7以及图8)的光指向例如标准范围的中心(图1中的水平线H附近),另外,透过了透镜刻纹21、26、31(参照图7以及图8)的光指向例如标准范围的中心(图1中的水平线H附近)。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在透镜LS的右上部的透镜刻纹7、8、12、13、17、18(参照图7以及图8),右下部的透镜刻纹22、23、27、28、32、33(参照图7以及图8),左上部的透镜刻纹9、10、14、15、19、20(参照图7以及图8),以及左下部的透镜刻纹24、25、29、30、34、35(参照图7以及图8)中,仅具有扩散功能,不具有使光具有指向性的功能。 
在第2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取而代之,在透镜LS的右上部的透镜刻纹7、8、12、13、17、18,右下部的透镜刻纹22、23、27、28、32、33,左上部的透镜刻纹9、10、14、15、19、20,以及左下部的透镜刻纹24、25、29、30、34、35中的至少一部分也可具有使光具有指向性的功能。 
具体地说,在第2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例如在透镜LS的右上部的透镜刻纹7以及左上部的透镜刻纹14中具有使光具有指向性的功能。 
图13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发光强度分布的图。详细地说,图13是将透过了透镜刻纹1(参照图7以及图8)的光的发光强度分布C1、透过了透镜刻纹2(参照图7以及图8)的光的发光强度分布C2、透过了透镜刻纹3(参照图7以及图8)的光的发光强度分布C3、透过了透镜刻纹4(参照图7以及图8)的光的发光强度分布C4、透过了透镜刻纹5(参照图7以及图8)的光的发光强度分布C5、透过了透镜刻纹7(参 照图7以及图8)的光的发光强度分布C7、以及透过了透镜刻纹14(参照图7以及图8)的光的发光强度分布C14合成后的图。 
在图13中,纵轴表示发光强度,横轴表示相对于沿水平延伸的光源S(参照图7)的主光轴线的水平方向角度(水平线H(参照图1)上角度)。详细地说,“水平线H上角度0(°)”表示光源S的主光轴线上。 
在第2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图13所示,不仅透过了透镜刻纹2的光以及透过了透镜刻纹3的光指向透过了透镜刻纹1的光的外缘(发光强度分布C1的外缘、标准范围的右边缘部),而且透过了透镜刻纹7的光也指向透过了透镜刻纹1的光的外缘(发光强度分布C1的外缘、标准范围的右边缘部),由此,弥补了发光强度分布C1的外缘(标准范围的右边缘部)的发光强度不足。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图13所示,不仅透过了透镜刻纹4的光以及透过了透镜刻纹5的光指向透过了透镜刻纹1的光的外缘(发光强度分布C1的外缘、标准范围的左边缘部),而且透过了透镜刻纹14的光也指向透过了透镜刻纹1的光的外缘(发光强度分布C1的外缘、标准范围的左边缘部),由此,弥补了发光强度分布C1的外缘(标准范围的左边缘部)的发光强度不足。 
在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图7以及图8所示,设置了1个光源S,而在第3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也可以取而代之,设置多个光源。 
图14是和图8一样的从近前侧观察第3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透镜LS’的图。在第3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图14所示,使用了具有4个和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透镜LS(参照图8)相同结构的透镜部LS-1、LS-2、LS-3、LS-4的透镜LS’。换言之,在第3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设置了4个光源(未图示)。 
在第3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和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相同,和光源的主光轴线成大角度而从光源放射出的光不是通过配置于光源周围的反射体被聚光于光源的主光轴线侧,而是通过配置于光源的主光轴线上的透镜LS’的透镜刻纹被聚光于光源的主光轴线侧。 
因此,根据第3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与和光源的主光轴线成大角度而从光源放射出的光通过配置于光源周围的反射体被聚光于光源的主光轴线侧的情况相比,能将光源的周围的空间抑制得很小。即,可使透镜部LS-1、LS-2、LS-3、LS-4互相接近地排列。由此,能使车辆用灯具整体小型化。 
换言之,根据第3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与和光源的主光轴线成大角度而从光源放射出的光通过配置于光源周围的反射体被聚光于光源的主光轴线侧的情况相比,能使相邻的2个光源的间隔变窄,由此,能使车辆用灯具整体小型化。 
详细地说,根据第3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和在光源周围配置了反射体的情况不同,能够利用1个基板来支撑多个光源。 
另外,根据第3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与和光源的主光轴线成大角度而从光源放射出的光通过反射体被聚光于光源的主光轴线侧的情况相比,可使为了符合所要求的发光强度分布而进行的设计变更容易进行。 
在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在透镜刻纹1的周围排列了34个透镜刻纹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而在第4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也可以取而代之,在透镜刻纹1的周围排列任意数量的透镜刻纹。 
另外,在第3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设置了4个光源,而在第5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也可以取而代之,设置4个以外的任意数量的光源。 
在第6实施方式中,也可将上述的第1到第5的实施方式适当组合。 
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可应用于用于照射车辆的前方的灯具、用于照射车辆的后方的灯具、用于照射车辆的侧方的灯具等中。 

Claims (5)

1.一种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该车辆用灯具设有:
LED光源,其具有主光轴线,构成为以该主光轴线为中心射出高发光强度的光,随着与主光轴线的角度变大而射出低发光强度的光;以及
透镜,其具有:第1透镜刻纹,其用于使和所述光源的主光轴线呈预定范围的放射角度而放射出的第1光透过;第2透镜刻纹,其使第2光透过,该第2光的放射角度大于透过第1透镜刻纹的第1光的放射角度;以及第3透镜刻纹,其配置在所述第2透镜刻纹的外侧,聚光程度大于所述第2透镜刻纹的聚光程度,
该第1透镜刻纹形成为,使得从光源放射出的、与光源的主光轴线呈比较小的角度即呈预定范围的放射角度的第1光被所述第1透镜刻纹折射,向照射方向进行照射,
该第2透镜刻纹形成为,使得与光源的主光轴线所呈的角度大于所述第1光的第2光折射,向照射方向聚光而进行照射,所述第2光被所述第2透镜刻纹折射的角度大于所述第1光被所述第1透镜刻纹折射的角度,
该第3透镜刻纹形成为,使得与光源的主光轴线所呈的角度大于所述第2光的第3光折射,向照射方向聚光而进行照射,所述第3光被所述第3透镜刻纹折射的角度大于所述第2光被所述第2透镜刻纹折射的角度,
所述第2透镜刻纹以及所述第3透镜刻纹形成为,使得透过了所述第2透镜刻纹的光的发光强度分布曲线的峰值以及透过了所述第3透镜刻纹的光的发光强度分布曲线的峰值位于透过了所述第1透镜刻纹的光的发光强度分布曲线的下摆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透镜刻纹以及所述第3透镜刻纹形成为,使得透过了所述第2透镜刻纹的光和透过了所述第3透镜刻纹的光交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透镜刻纹以及所述第3透镜刻纹形成为,使得透过了所述第3透镜刻纹的光的外缘被包含于透过了所述第2透镜刻纹的光的外缘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发光强度高的光所透过的第1透镜刻纹的宽度,比发光强度低的光所透过的第2透镜刻纹的宽度以及第3透镜刻纹的宽度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透镜刻纹以及所述第3透镜刻纹形成为,使得透过了所述第2透镜刻纹的光以及透过了所述第3透镜刻纹的光指向透过了所述第1透镜刻纹的光的外缘。
CN2007100913363A 2006-03-29 2007-03-29 车辆用灯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462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90949 2006-03-29
JP2006-090949 2006-03-29
JP2006090949 2006-03-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6281A CN101046281A (zh) 2007-10-03
CN101046281B true CN101046281B (zh) 2012-07-04

Family

ID=38558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9133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46281B (zh) 2006-03-29 2007-03-29 车辆用灯具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230190A1 (zh)
CN (1) CN101046281B (zh)
DE (1) DE1020070150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43799B1 (fr) * 2009-03-31 2011-09-02 Valeo Vision Sas "lentille pour module d'eclairag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FR2965228A1 (fr) * 2010-09-23 2012-03-30 Valeo Vision Feu arriere antibrouillard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US8746939B2 (en) * 2011-11-07 2014-06-1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rystal off-axis LED headlamp
DE102012210443B4 (de) * 2012-06-20 2014-11-06 Automotive Lighting Reutlingen Gmbh Lichtdurchlässige Scheibe für eine Leuchte, insbesondere für eine Fahrzeugleuchte
JP6131571B2 (ja) * 2012-11-13 2017-05-24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
US9476557B2 (en) 2013-01-08 2016-10-2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Low profile highly efficient vehicular LED modules and headlamps
US9156395B2 (en) * 2013-01-08 2015-10-1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Low profile highly efficient vehicular LED modules and headlamps
KR101301206B1 (ko) * 2013-05-01 2013-08-29 정해운 광학렌즈
US11572996B1 (en) * 2022-06-07 2023-02-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lamp assembly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92827A (en) * 1996-03-01 1997-12-02 Ford Motor Company Tail lamp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using an elongated hyperbolic cylinder
US6700316B2 (en) * 2001-03-23 2004-03-02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Projector type lamp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58362A (ja) * 2003-11-21 2005-06-16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車両用灯具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92827A (en) * 1996-03-01 1997-12-02 Ford Motor Company Tail lamp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using an elongated hyperbolic cylinder
US6700316B2 (en) * 2001-03-23 2004-03-02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Projector type lamp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6281A (zh) 2007-10-03
US20070230190A1 (en) 2007-10-04
DE102007015012A1 (de) 2008-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46281B (zh) 车辆用灯具
CN104344311B (zh) 车辆用灯具
CN102798067B (zh) 车辆用照明灯具
CN106969313B (zh) 车辆用灯具
KR100706061B1 (ko) 차량용 조명 등기구
CN101625097B (zh)
CN103998857B (zh) 发光装置、车辆灯具以及车辆
RU2639980C2 (ru) Освет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 круговым распределением света
CN104819422A (zh) 车辆用灯具
EP3212994B1 (en) A lamp assembly for a vehicle
CN102644895A (zh) 车辆用灯具
EP3273144B1 (en) Led spotlight
CN102829437B (zh) 光罩及具光罩的灯具
CN102734725A (zh) 车辆用灯具
JP2007123027A (ja) 車両用灯具
JP6383583B2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
JP2007294434A (ja) 車両用灯具
JP6919860B2 (ja) 壁面照射用のランプ、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器具
JP5588217B2 (ja) 照明装置
JP5966674B2 (ja) 車両用灯具
EP3361144B1 (en) Lighting device
CN106523980A (zh) Led信号灯
CN203477957U (zh) Led灯
CN105402656A (zh) 新型的led射灯结构
WO2006097859A2 (en) Luminaire with translucent lighting pan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