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68912U - 运载罐捕捉器 - Google Patents

运载罐捕捉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68912U
CN206068912U CN201620990550.7U CN201620990550U CN206068912U CN 206068912 U CN206068912 U CN 206068912U CN 201620990550 U CN201620990550 U CN 201620990550U CN 206068912 U CN206068912 U CN 2060689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tank
side wall
delivery tank
catc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9055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君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99055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689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689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6891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Fuel Tanks Or Sh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管道物流系统中所用设备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运载罐捕捉器,包括:限位机构和一端封闭的第一套管;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第一套管连接,用于限定运载罐在所述第一套管内的位置;所述第一套管上设置有缓冲部,所述缓冲部用于逐渐降低所述运载罐的运行速度。将上述运载罐捕捉器安装在各个目的地,利用缓冲部降低进入第一套管内的运载罐的速度,然后通过限位机构将运载罐固定在第一套管内,这样可以使从气动管道中将运载罐取出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提高捕捉的成功率,同时,还可以减小捕捉过程中的冲击以及噪声等危害。

Description

运载罐捕捉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管道物流系统中所用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运载罐捕捉器。
背景技术
气动管道物流系统主要应用在银行、医院、饭店、行政中心等行业,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气流传动的原理实现各个位置间的物料传输,省去人工搬运的工序,从而提高物料传输的效率,以及节省人工成本。在气动管道物流系统中使用运载罐作为物料的载体,运载罐放在管道内,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运载罐能够在管道内移动,从而完成物料在各地间的传输。
在气动管道物流传输系统中,通常会设计多条管路,以将不同的运载罐发射到不同的目的地;而为了提高传输的速率,通常会增加每条气动管道中气流的流动速度,从而使运载罐以较大的速度在管道内运行,但是当运载罐到达目的地时,依旧保持着较快的运行速度,此时若想将高速运行的运载罐快速、便捷地从气动管道中取出,难度较大,而且捕捉的成功率较低,同时,在捕捉过程中还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运载罐捕捉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将高速运行的运载罐快速、便捷地从气动管道中取出,难度较大,而且捕捉的成功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运载罐捕捉器,包括:限位机构和一端封闭的第一套管;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第一套管连接,用于限定运载罐在所述第一套管内的位置;
所述第一套管上设置有缓冲部,所述缓冲部用于逐渐降低所述运载罐的运行速度。
进一步,所述缓冲部包括多个通气孔,多个所述通气孔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管的侧壁上,且每层圆周面上的所述通气孔的数量沿所述运载罐在所述第一套管内的运动方向逐渐减少。
进一步,所述第一套管的侧壁分为第一区侧壁和第二区侧壁,且所述第二区侧壁与所述第一套管的封闭端连接,所述第一区侧壁与所述第二区侧壁连接;
多个所述通气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区侧壁上,所述第二区侧壁与所述封闭端围设成封闭腔。
进一步,每层圆周面上的多个所述通气孔均匀分布。
进一步,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活动限位部和动力部,所述动力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管的侧壁上;
所述活动限位部与所述动力部连接,且能够在所述动力部的带动下穿入所述第一套管的内部,用于限定所述运载罐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动力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管侧壁上的电机和与所述电机的转子螺纹连接的丝杠,所述电机用于带动所述丝杠做直线运动;
所述活动限位部包括插销锁舌,所述插销锁舌与所述丝杠连接,并随所述丝杠一起运动,且所述插销锁舌和所述丝杠均能够穿入所述第一套管的内部。
进一步,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套筒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电机上,所述套筒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插销锁舌套设在所述套筒的内部;
所述插销锁舌的侧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套筒上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远离所述套筒的一端位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凹槽能够相对所述导柱滑动。
进一步,所述插销锁舌与所述丝杠通过销轴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两端开口的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管的外部,且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之间具有通气腔;
所述限位机构穿过所述第二套管与所述第一套管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套管的封闭端上设置有导通管,所述通气腔与所述导通管的内部连通;
还包括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连接所述第二套管的一端与所述导通管,所述第二法兰连接所述第一套管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套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载罐捕捉器,包括:限位机构和一端封闭的第一套管;限位机构与第一套管连接,用于限定运载罐在第一套管内的位置;第一套管上设置有缓冲部,缓冲部用于逐渐降低运载罐的运行速度。将上述运载罐捕捉器安装在各个目的地,利用缓冲部降低进入第一套管内的运载罐的速度,然后通过限位机构将运载罐固定在第一套管内,这样可以使从气动管道中将运载罐取出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提高捕捉的成功率,同时,还可以减小捕捉过程中的冲击以及噪声等危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运载罐捕捉器的轴测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运载罐捕捉器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运载罐捕捉器的限位机构的轴测图;
图4为图3所示的限位机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第一套管; 2-第二套管; 3-第一法兰;
4-第二法兰; 5-限位机构;
11-通气孔; 12-导通管; 13-封闭端;
14-封闭腔; 51-电机; 52-连接板;
53-套筒; 54-插销锁舌; 55-丝杠;
56-导柱; 57-凹槽; 58-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运载罐捕捉器的轴测图;图2为图1所示的运载罐捕捉器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运载罐捕捉器的限位机构的轴测图;图4为图3所示的限位机构的剖视图。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载罐捕捉器,包括:限位机构5和一端封闭的第一套管1;限位机构5与第一套管1连接,用于限定运载罐在第一套管1内的位置;第一套管1上设置有缓冲部,缓冲部用于逐渐降低运载罐的运行速度。
缓冲部的主要作用是在运载罐进入第一套管1后降低运载罐的运行速度,能够降低速度的方式有很多种选择,例如:增加运载罐与第一套管1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在运载罐上施加与其运动方向相反的力或者降低气流的流动速度,等等;以增加摩擦力为例进行说明:在第一套管1的内侧壁上可以设置摩擦区,运载罐进入第一套管1后会与该摩擦区接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运载罐的速度逐渐减小。
若运载罐在第一套管1内运行的速度较快,则该运载罐很有可能会撞击到第一套管1的封闭端13上,这样就会对第一套管1和运载罐本身造成较大的冲击,因此,在第一套管1上设置缓冲部,以降低运载罐的运行速度,从而减少捕捉过程中的冲击,同时还可以减少噪声危害。
限位机构5的主要作用是在运载罐低速运行或者静止后,将其固定在第一套管1内,因此,凡是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构件都可以作为本实施例所指的限位机构5,例如:电子插销或者棘爪与电动推杆的配合,等等;当限位机构为棘爪和电动推杆相配合的结构时,棘爪的一端位于第一套管1的内部,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套管1的外侧壁上,且在棘爪和第一套管1的外侧壁之间还设置有扭簧,电动推杆通过销钉与棘爪连接;运载罐进入第一套管1的内部后,会与棘爪接触,从而给棘爪施加一定的外力,棘爪受力而运动,此时扭簧被压缩,从而实现对运载罐的限位;当需要解除对运载罐的限位时,电动推杆或者其他动力机构向棘爪施加一定的外力,使棘爪向外运动,以与运载罐脱离,从而解除对罐体的限制。上述结构能够承受较大的负载,且通过机械机构实现自动限位,安全可靠。
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运载罐捕捉器需要将对应的气动管道分成上下两部分,然后采用一个可以移动的对接管道连接导通整个气动管道,当需要捕捉气动管道内的运载罐时,将首先先将对接管道移开,然后将该运载罐捕捉器的第一套管1与气动管道对接,在完成捕捉后,移开第一套管1,同时将对接管道重新连接在气动管道上,然后继续运载罐的传输。
本实施例提供的运载罐捕捉器,包括:限位机构5和一端封闭的第一套管1;限位机构5与第一套管1连接,用于限定运载罐在第一套管1内的位置;第一套管1上设置有缓冲部,缓冲部用于逐渐降低运载罐的运行速度。将上述运载罐捕捉器安装在各个目的地,利用缓冲部降低进入第一套管1内的运载罐的速度,然后通过限位机构5将运载罐固定在第一套管1内,这样可以使从气动管道中将运载罐取出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提高捕捉的成功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如图2所示,缓冲部包括多个通气孔11,多个通气孔11均设置在第一套管1的侧壁上,且每层圆周面上的通气孔11的数量沿运载罐在第一套管1内的运动方向逐渐减少。
在第一套管1的侧壁上设置多个通气孔11,当运载罐依次通过每个圆周面上的通气孔11时,气动管道内的气流会从通气孔11流出,由于沿运载罐的运动方向通气孔11分布在每层圆周面上的数量逐渐减小,而且第一套管1还具有封闭端13(该封闭端13正对运载罐的运动方向,即,运载罐朝着该封闭端13运动),所以,运载罐所受到的来自第一套管1上部(所谓上部是指封闭端13所在的一端)的气阻会逐渐增大,气阻的逐渐增大就会使运载罐的运行速度逐渐降低。
采用上述增加运载罐运行前方气阻的办法降低运载罐的运行速度,安全可靠,而且,在第一套管1的侧壁上设置多个通气孔11,而不是额外增加其余结构,还可以减轻第一套管1的重量,从而减轻本实施例提供的运载罐捕捉器的重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套管1的侧壁分为第一区侧壁和第二区侧壁,且第二区侧壁与第一套管1的封闭端13连接,第一区侧壁与第二区侧壁连接;多个通气孔11设置在第一区侧壁上,第二区侧壁与封闭端13围设成封闭腔14。
将通气孔11设置在远离封闭端13的第一区侧壁上,在靠近封闭端13的第二区侧壁上并不设置通气孔11,从而使第二区侧壁与封闭端13形成封闭腔14,且该封闭腔14内的气阻为最大值,以确保运载罐在达到封闭腔14后可以停止运行,运载罐停止运动后,限位机构5作用,将运载罐固定在捕捉器内,从而防止运载罐掉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每层圆周面上的多个通气孔11均匀分布。
为了确保运载罐进入第一套管1内后,气体能够从每层圆周面上均匀地流出,从而使运载罐受力更加均匀,所以将通气孔11均匀分布在每层圆周面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限位机构5包括活动限位部和动力部,动力部设置在第一套管1的侧壁上;活动限位部与动力部连接,且能够在动力部的带动下穿入第一套管1的内部,用于限定运载罐的位置。
由动力部驱动活动限位部的限位机构5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气压缸和活塞杆、液压缸和活塞杆、电动推杆,等等;由于动力部自身具有锁止功能,因此,采用动力部驱动活动限位部对运载罐进行固定限位,可以是固定限位更加有保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如图2和图4所示,动力部包括设置在第一套管1侧壁上的电机51和与电机51的转子螺纹连接的丝杠55,电机51用于带动丝杠55做直线运动;活动限位部包括插销锁舌54,插销锁舌54与丝杠55连接,并随丝杠55一起运动,且插销锁舌54和丝杠55均能够穿入第一套管1的内部。
为了确保丝杠55能够做直线运动,而不是圆周运动,因此,需要设置限位件来阻止丝杠55在圆周方向运动。
采用上述结构,当运载罐到达第一套管1内并停止运动后,电机51转动,丝杠55带动插销锁舌54朝着运载罐所在位置做直线运动,待插销锁舌54与运载罐抵接后,关闭电机51,从而完成运载罐的限位。
需要说明的是,当运载罐上设置有密封圈或者凸台时,插销锁舌54可以抵设在密封圈或者凸台的下方,从而进一步防止运载罐掉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限位机构5还包括套筒53和连接板52,连接板52设置在电机51上,套筒53设置在连接板52上,插销锁舌54套设在套筒53的内部;插销锁舌54的侧壁上设置有凹槽57,套筒53上设置有导柱56,导柱56远离套筒53的一端位于凹槽57内,且凹槽57能够相对导柱56滑动。
为了对丝杠55在圆周方向上进行限位,同时为了对插销锁舌54的直线运动进行导向,因此,在套筒53上设置导柱56,该导柱56穿过套筒53与凹槽57滑动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插销锁舌54与丝杠55通过销轴58连接。使用销轴58连接,可以使使丝杠55与插销锁舌54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还包括两端开口的第二套管2,第二套管2套设在第一套管1的外部,且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之间具有通气腔;限位机构5穿过第二套管2与第一套管1连接。
在第一套管1外套设第二套管2,由第一套管1内排出的气流从二者之间的通气腔内流入气动管道内,避免了气流资源直接排出而造成的浪费以及其它问题。
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之间的相对固定可以仅通过限位机构5完成,也可以在二者之间设置连接固定件,以使二者的连接更加牢固和稳定。
当限位机构5包括电机51、丝杠55、套筒53和连接板52时,连接板52设置在第二套管2的外侧壁上,套筒53位于通气腔内,同时,在第一套管1的侧壁上开设通孔以使插销锁舌54能够进入第一套管1的内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第一套管1的封闭端13上设置有导通管12,通气腔与导通管12的内部连通;还包括第一法兰3和第二法兰4,第一法兰3连接第二套管2的一端与导通管12,第二法兰4连接第一套管1的另一端和第二套管2。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提供的运载罐捕捉器与气动管道连接时,导通管12的内部与气动管道的内部连通,而气动管道还与通气腔连接,从而形成新的气流通道。
第二法兰4能够封闭通气腔的下端,从而使由气动管道而来的气流完全进入第一套管1的内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运载罐捕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机构和一端封闭的第一套管;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第一套管连接,用于限定运载罐在所述第一套管内的位置;
所述第一套管上设置有缓冲部,所述缓冲部用于逐渐降低所述运载罐的运行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载罐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包括多个通气孔,多个所述通气孔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管的侧壁上,且每层圆周面上的所述通气孔的数量沿所述运载罐在所述第一套管内的运动方向逐渐减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载罐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的侧壁分为第一区侧壁和第二区侧壁,且所述第二区侧壁与所述第一套管的封闭端连接,所述第一区侧壁与所述第二区侧壁连接;
多个所述通气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区侧壁上,所述第二区侧壁与所述封闭端围设成封闭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载罐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每层圆周面上的多个所述通气孔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运载罐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活动限位部和动力部,所述动力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管的侧壁上;
所述活动限位部与所述动力部连接,且能够在所述动力部的带动下穿入所述第一套管的内部,用于限定所述运载罐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载罐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管侧壁上的电机和与所述电机的转子螺纹连接的丝杠,所述电机用于带动所述丝杠做直线运动;
所述活动限位部包括插销锁舌,所述插销锁舌与所述丝杠连接,并随所述丝杠一起运动,且所述插销锁舌和所述丝杠均能够穿入所述第一套管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载罐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套筒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电机上,所述套筒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插销锁舌套设在所述套筒的内部;
所述插销锁舌的侧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套筒上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远离所述套筒的一端位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凹槽能够相对所述导柱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载罐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锁舌与所述丝杠通过销轴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运载罐捕捉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端开口的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管的外部,且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之间具有通气腔;
所述限位机构穿过所述第二套管与所述第一套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载罐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的封闭端上设置有导通管,所述通气腔与所述导通管的内部连通;
还包括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连接所述第二套管的一端与所述导通管,所述第二法兰连接所述第一套管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套管。
CN201620990550.7U 2016-08-29 2016-08-29 运载罐捕捉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689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90550.7U CN206068912U (zh) 2016-08-29 2016-08-29 运载罐捕捉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90550.7U CN206068912U (zh) 2016-08-29 2016-08-29 运载罐捕捉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68912U true CN206068912U (zh) 2017-04-05

Family

ID=58434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9055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68912U (zh) 2016-08-29 2016-08-29 运载罐捕捉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6891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01945A (zh) * 2017-12-07 2018-04-13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横梁支撑移动结构
CN109160287A (zh) * 2018-06-25 2019-01-08 北京拓威能效技术有限公司 启闭装置
CN113666124A (zh) * 2021-09-09 2021-11-19 四川沃文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减速装置、减速系统及减速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01945A (zh) * 2017-12-07 2018-04-13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横梁支撑移动结构
CN107901945B (zh) * 2017-12-07 2024-03-15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横梁支撑移动结构
CN109160287A (zh) * 2018-06-25 2019-01-08 北京拓威能效技术有限公司 启闭装置
CN113666124A (zh) * 2021-09-09 2021-11-19 四川沃文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减速装置、减速系统及减速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68912U (zh) 运载罐捕捉器
CN106219243B (zh) 用于管道运输的中转装置
CN102135007A (zh) 矿井风门气动控制闭锁装置
CN206068913U (zh) 用于管道运输的中转装置
CN206203420U (zh) 使用旋转结构的收发装置
CN107560889B (zh) 一种大通量底泥柱状采样装置及采样方法
CN102434690A (zh) 一种止回阀的助开方法及助开装置
CN206203422U (zh) 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收发装置
CN105927601A (zh) 一种提升液压系统
CN106276258A (zh) 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发送装置
CN104976360B (zh) 一种高压平衡蝶阀
CN103523202B (zh) 直升机滑门支臂机构
CN203532836U (zh) 撑开式无摩擦球阀
CN202069939U (zh) 一种新型的点滴泵
CN106219121B (zh) 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收发装置
CN102900858B (zh) 一种泄压式管道快速启闭装置
CN211039710U (zh) 一种ab阀
CN106499759A (zh) 减速机液压制动系统
CN209523748U (zh) 一种采油井口防冻取样器组件
CN206679045U (zh) 地下管廊的管道运输装置
CN102537402B (zh) 具有自锁功能的低流阻高压气动阻尼球阀
CN206068916U (zh) 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中转站
CN202100746U (zh) 卧式煤气隔断装置
CN206068914U (zh) 自动启闭罐盖装置
CN205799328U (zh) 阀门用组装式π型扳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05

Termination date: 201908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