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36166U - 一种旋耕机及其双变速变速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耕机及其双变速变速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36166U
CN206036166U CN201621058659.3U CN201621058659U CN206036166U CN 206036166 U CN206036166 U CN 206036166U CN 201621058659 U CN201621058659 U CN 201621058659U CN 206036166 U CN206036166 U CN 2060361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hift fork
shift
speed change
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5865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宗国
班春华
林甦君
扈向阳
刘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Tian F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Tian F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Tian F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Tian F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5865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361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361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361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33Series gearboxes, e.g. gearboxes based on the same design being available in different sizes or gearbox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several standardised units
    • F16H2057/0335Series transmissions of modular design, e.g. providing fo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ratios or power ran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耕机及其双变速变速箱,所述双变速变速箱包括变速箱体、输入轴及输出轴,所述变速箱体内部同时设有拨叉变速齿轮室及交换齿轮变速齿轮室。本实用新型同时具有两种变速功能的变速箱,可以实现快捷简便的拨叉变速,同时可以通过交换齿轮变速,弥补拨叉变速挡位不足的缺陷,从而满足任何转速的使用需要,大大提能高了变速箱的适用性,很好的满足了旋耕机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旋耕机及其双变速变速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旋耕机及其双变速变速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变速旋耕机,为了改变刀轴转速,通常采用两种变速方法:
1、交换齿轮变速:通过更换变速箱交换齿轮,改变主、被动齿轮的传动比,实现旋耕机刀轴高、低变速;
2、拨叉变速:通过拨叉拨动变速箱内滑动变速齿轮,改变主、被动齿轮的传动比,实现旋耕机刀轴高、低变速。
交换齿轮变速的变速范围大、更换齿轮操作费力;拨叉变速虽操作方便,但变速挡位少、变速箱体积大,因此都无法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动力拖拉机、不同土壤状况旋耕机整地作业时,刀轴变速范围不断扩大、变速快捷方便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刀轴变速范围大、变速快捷的双变速旋耕机变速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变速变速箱,包括变速箱体13、输入轴1及输出轴6,所述变速箱体13内部设有拨叉变速齿轮室14及交换齿轮变速齿轮室7;
其中,所述拨叉变速齿轮室14包括圆锥齿轮2、拨叉变速主动小齿轮3、拨叉变速主动大齿轮4、拨叉变速被动双联滑动齿轮5、拨叉变速操作杆10、 摆动拨叉11,滑动变速拨叉12;所述圆锥齿轮2包括小锥齿轮2a和大锥齿轮2b,所述小锥齿轮2a设置在所述输入轴1上,通过与所述大锥齿轮2b啮合,改变动力方向并实现减速;所述大锥齿轮2b、拨叉变速主动小齿轮3、拨叉变速主动大齿轮4依次设置在传动轴15上;所述被动双联滑动齿轮5设置在输出轴6上,且位于拨叉变速主动小齿轮3、拨叉变速主动大齿轮4之间;所述拨叉变速操作杆10与所述摆动拨叉11连接,所述摆动拨叉11与所述滑动变速拨叉12连接,当需要拨叉变速时,通过操作拨叉变速操作杆10,所述摆动拨叉11将带动所述滑动拨叉12滑动,拨叉变速被动双联滑动齿轮5左右滑动,分别与拨叉变速主动小齿轮3、拨叉变速主动大齿轮4啮合;
所述交换齿轮变速齿轮室7设置在沿输出轴6轴向的变速箱体13一侧,包括交换主动齿轮8、交换被动齿轮9,所述交换主动齿轮8设置在传动轴15上,所述交换被动齿轮9设置在输出轴6上。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轴1与传动轴15垂直设置,所述小锥齿与大锥齿的轴角为90°。
进一步地,所述交换齿轮变速齿轮室7设置在所述大锥齿轮2b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拨叉变速主动小齿轮3、拨叉变速主动大齿轮4、交换主动齿轮8及交换被动齿轮9的材质均为20CrMnTiC、模数均为M10齿轮、齿形压力角均为20°直齿。
进一步地,所述交换主动齿轮8及交换被动齿轮9为标准变速齿轮或高度变位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交换主动齿轮8及交换被动齿轮9的中心距为180mm;
当所述交换主动齿轮8及交换被动齿轮9为标准变速齿轮副时,总齿数Z1+Z2=36齿;
当所述交换主动齿轮8及交换被动齿轮9为正变位变速齿轮副时,总齿 数Z1+Z2=35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旋耕机,该旋耕机具有如上所述的双变速变速箱。
本实用新型同时具有两种变速功能的变速箱,可以实现快捷简便的拨叉变速,同时可以通过交换齿轮变速,弥补拨叉变速挡位不足的缺陷,从而满足任何转速的使用需要,大大提能高了变速箱的适用性,很好的满足了旋耕机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双变速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双变速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旋耕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旋耕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输入轴 2 圆锥齿轮 3 拨叉变速主动小齿轮
4 拨叉变速主动大齿轮 5 拨叉变速被动双联滑动齿轮 6 输出轴 7 交换齿轮变速齿轮室
8 交换主动齿轮 9 交换被动齿轮 10 拨叉变速操纵杆
11 摆动拨叉 12 滑动变速拨叉 13 变速箱壳体
14 拨叉变速齿轮室 15 传动轴
100 双变速变速箱 200 侧传动箱 300 刀轴 400 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边速变速箱,该双变速变速箱包括变速箱体13、输入轴1及输出轴6,所述变速箱体13内部设有拨叉变速齿轮室14及交换齿轮变速齿轮室7;
其中,所述拨叉变速齿轮室14包括圆锥齿轮2、拨叉变速主动小齿轮3、拨叉变速主动大齿轮4、拨叉变速被动双联滑动齿轮5、拨叉变速操作杆10、摆动拨叉11,滑动变速拨叉12;所述圆锥齿轮2包括小锥齿轮2a和大锥齿轮2b,所述小锥齿轮2a设置在所述输入轴1上,通过与所述大锥齿轮2b啮合,改变了动力方向并实现了减速;所述大锥齿轮2b、拨叉变速主动小齿轮3、拨叉变速主动大齿轮4从左向右依次设置在传动轴15上;所述被动双联滑动齿轮5设置在输出轴6上,且位于拨叉变速主动小齿轮3、拨叉变速主动大齿轮4之间;所述拨叉变速操作杆10与所述摆动拨叉11连接,所述摆动拨叉11与所述滑动变速拨叉12连接,当需要拨叉变速时,通过操作拨叉变速操作杆10,所述摆动拨叉11将带动所述滑动拨叉12滑动,拨叉变速被动双联滑动齿轮5左右滑动,与拨叉变速主动小齿轮3或与拨叉变速主动大齿轮4相啮合,从而实现改变主、被动齿轮传动比,实现拨叉变速;
所述交换齿轮变速齿轮室7设置在沿输出轴6轴向的变速箱体13一侧,例如可以设置在大锥齿轮2b的左侧,包括交换主动齿轮8、交换被动齿轮9,所述交换主动齿轮8设置在传动轴15上,所述交换被动齿轮9设置在输出轴6上。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轴1与传动轴15垂直设置, 所述小锥齿与大锥齿的轴角为90°,使变速箱内设计规整,节省空间,缩小变速箱的总体积。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例如可以将所述拨叉变速主动小齿轮3、拨叉变速主动大齿轮4、交换主动齿轮8及交换被动齿轮9的齿轮材质采用20CrMnTiC、模数采用M10齿轮、齿形压力角均采用20°直齿。
在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交换主动齿轮8及交换被动齿轮9可以均为标准变速齿轮或均为高度变位齿轮;无论均采用标准变速齿轮副还是高度变位齿轮副,在保证两种方式的齿轮中心距相等的情况下,所述交换主动齿轮8及交换被动齿轮9为标准变速齿轮副时的总齿数为Z1+Z2=36齿,为正变位变速齿轮副时的总齿数Z1+Z2=35齿,从而实现相邻变速挡位的刀轴转数变化量15-18转/分钟;齿轮中心距例如可以设定为180mm。
本实用新型的双变速变速箱可以以这样的方式运行:输入轴1将动力传动到变速箱体13后,由圆锥齿轮2改变动力方向并减速,同时由大锥齿轮带动拨叉变速主动小齿轮3、拨叉变速主动大齿轮4旋转,当摆动拨叉11带动滑动拨叉12滑动时,拨叉变速被动双联滑动齿轮5左右滑动,分别与拨叉变速主动小齿轮3、拨叉变速主动大齿轮4啮合时,实现箱体内部拨叉变速功能;当拨叉变速高低速达不到使用要求时,将拨叉变速操作杆10放到空挡,选择合适的8交换主动齿轮Z1和9交换主动齿轮Z2,安装在交换齿轮变速齿轮室7内,即可实现交换齿轮变速。从而实现一个变速箱,具有拨叉变速和交换齿轮变速双变速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双变速变速箱,通过在变速箱内设置高速主动齿轮、低速主动齿轮、滑动变速双联被动齿轮,并通过拨叉带动双联被动齿轮滑动,改变主、被动齿轮传动比,实现拨叉变速,使旋耕机可以快捷地实现常用刀轴转速的高、低速转换变速,可满足大多数情况下的实际使用变速要求;同时,为了满足用户对更多转速的进一步细化要求,在变速箱大锥 齿轮外侧面,同时设置了交换齿轮变速齿轮室,在拨叉变速挡位不足、不能满足变速要求时,可以通过更换不同齿数的交换齿轮,改变主、被动齿轮传动比,实现更多细化的输出轴转速,从而形成拨叉变速和交换齿轮变速双变速变速箱,满足任何转速的使用需要,大大提能高了变速箱的适用性;同时,交换齿轮与拨叉齿轮共用相同的传动轴,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变速箱体积小。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旋耕机,该旋耕机具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变速变速箱。
本实施例提供的旋耕机的工作原理为:拖拉机的动力通过输入轴1输入到设置于旋耕机中间的双变速变速箱100,由双变速变速箱100经过变速再将动力传送到固定在左右两个机架侧板上的侧传动箱200,机具左右侧传动箱200末端轴与旋耕机的刀轴300联接,刀轴300旋转带动刀轴上的刀片400旋转,同时机具随拖拉机行走而向前移动与土地产生相对运动,实现作物根茬被旋转的刀片粉碎、土壤被旋转的刀片疏松。
本申请提供的旋耕机,在同一个旋耕机变速箱内,可以同时实现拨叉变速和交换此轮变速,具有两种变速功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7)

1.一种双变速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箱体(13)、输入轴(1)及输出轴(6),所述变速箱体(13)内部设有拨叉变速齿轮室(14)及交换齿轮变速齿轮室(7);
其中,所述拨叉变速齿轮室(14)包括圆锥齿轮(2)、拨叉变速主动小齿轮(3)、拨叉变速主动大齿轮(4)、拨叉变速被动双联滑动齿轮(5)、拨叉变速操作杆(10)、摆动拨叉(11),滑动变速拨叉(12);所述圆锥齿轮(2)包括小锥齿轮和大锥齿轮,所述小锥齿轮设置在所述输入轴(1)上,通过与所述大锥齿轮啮合,改变动力方向并实现减速;所述大锥齿轮、拨叉变速主动小齿轮(3)、拨叉变速主动大齿轮(4)依次设置在传动轴(15)上;所述被动双联滑动齿轮(5)设置在输出轴(6)上,且位于拨叉变速主动小齿轮(3)、拨叉变速主动大齿轮(4)之间;所述拨叉变速操作杆(10)与所述摆动拨叉(11)连接,所述摆动拨叉(11)与所述滑动变速拨叉(12)连接,当需要拨叉变速时,通过操作拨叉变速操作杆(10),所述摆动拨叉(11)将带动所述滑动拨叉(12)滑动,拨叉变速被动双联滑动齿轮(5)左右滑动,分别与拨叉变速主动小齿轮(3)、拨叉变速主动大齿轮(4)啮合;
所述交换齿轮变速齿轮室(7)设置在沿输出轴(6)轴向的变速箱体(13)一侧,包括交换主动齿轮(8)、交换被动齿轮(9),所述交换主动齿轮(8)设置在传动轴(15)上,所述交换被动齿轮(9)设置在输出轴(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变速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1)与传动轴(15)垂直设置,所述小锥齿与大锥齿的轴角为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变速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齿轮变速齿轮室(7)设置在所述大锥齿轮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变速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变速主动小齿轮(3)、拨叉变速主动大齿轮(4)、交换主动齿轮(8)及交换被 动齿轮(9)的材质均为20CrMnTiC、模数均为M10齿轮、齿形压力角均为20°直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变速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主动齿轮(8)及交换被动齿轮(9)为标准变速齿轮或高度变位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变速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主动齿轮(8)及交换被动齿轮(9)的中心距为180mm;
当所述交换主动齿轮(8)及交换被动齿轮(9)为标准变速齿轮副时,总齿数Z1+Z2=36齿;
当所述交换主动齿轮(8)及交换被动齿轮(9)为正变位变速齿轮副时,总齿数Z1+Z2=35齿。
7.一种旋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变速变速箱。
CN201621058659.3U 2016-09-18 2016-09-18 一种旋耕机及其双变速变速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361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8659.3U CN206036166U (zh) 2016-09-18 2016-09-18 一种旋耕机及其双变速变速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8659.3U CN206036166U (zh) 2016-09-18 2016-09-18 一种旋耕机及其双变速变速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36166U true CN206036166U (zh) 2017-03-22

Family

ID=58295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5865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36166U (zh) 2016-09-18 2016-09-18 一种旋耕机及其双变速变速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361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03882A (zh) * 2020-12-25 2021-04-27 海南大学 一种卧式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03882A (zh) * 2020-12-25 2021-04-27 海南大学 一种卧式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65990A (zh) 用于拖拉机的具有动力高低挡及动力换向的变速箱总成
CN206860781U (zh) 双变速多输出传动箱
CN206036166U (zh) 一种旋耕机及其双变速变速箱
CN104653721B (zh) 一种微耕机变速传动机构
CN101015238A (zh) 自走式微型旋耕机
CN202971765U (zh) 变速箱
CN103925341A (zh) 多功能微型变速箱
CN203348447U (zh) 变速箱
CN212344383U (zh) 一种多功能农用耕作机
CN201860551U (zh) 一种旋耕机齿轮箱
CN2836425Y (zh) 双速边传动旋耕机
CN207213054U (zh) 一种播种机变速箱
CN2870414Y (zh) 双速后动力输出旋耕机
CN203868256U (zh) 手扶多功能旋耕机正反转变速箱
CN201382132Y (zh) 微型耕耘机变速箱
CN201315735Y (zh) 手扶双速旋耕机
CN103335071B (zh) 变速箱
CN203363021U (zh) 与微耕机配套的传动装置
CN203105076U (zh) 手扶中耕多功能培土器
CN201294720Y (zh) 一种旋耕机挂接变速箱
CN201294719Y (zh) 一种旋耕机挂接减速箱
CN218718666U (zh) 通用微耕机四驱变速箱总成
CN203594735U (zh) 一种齿轮传动结构
CN213073518U (zh) 一种多档位微型耕作机
CN221097246U (zh) 传动结构及开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2

Termination date: 201909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