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31178U - 电线杆的运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线杆的运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31178U
CN206031178U CN201621073647.8U CN201621073647U CN206031178U CN 206031178 U CN206031178 U CN 206031178U CN 201621073647 U CN201621073647 U CN 201621073647U CN 206031178 U CN206031178 U CN 2060311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pole
conveying arrangement
supporting part
arc groove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7364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关飞
邸龙
刘明
孙仝
路军
林亮
谭澄宇
梁伟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oqi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oqi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oqi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oqi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7364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311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311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311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线杆的运输装置,包括运输车,所述运输车包括操作室、牵引机构及行走机构,所述操作室与所述牵引机构电联接,所述牵引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行走机构连接;及用于放置电线杆的放置架,所述放置架安设于所述运输车上。上述电线杆的运输装置不仅运输动力大、能够适应高强度、高负荷的劳作,而且能够保证电线杆的运输稳固,有效避免电线杆的易滑动或滑落;同时还保证头端粗细不一的电线杆的稳定运输,可广泛应用于不同地区,包括山区、田野等一些环境比较恶劣的地方。

Description

电线杆的运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线杆的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电线杆顾名思义就是架电线的杆,作为输电线路的主要支持物,应用广泛。由于钢铁和钢筋混凝土的发展,目前的电线杆大都使用水泥电杆,水泥电杆具有坚固耐用、耐腐蚀、耐温差、高强度和抗裂等特性,但同时也存在重量大,不易运输的缺陷。为此,一般采用“炮车”或平板拖车进行运输,但现有的运输工具一般会存在运输动力不足、费时费力的问题;同时在运送过程中,特别是地面高低不平、施工环境恶劣的山区或偏远地区,往往还会出现电线杆易滑动、运输不稳固等问题,导致运输不安全,危险性较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线杆的运输装置,不仅运输动力大,而且能够实现电线杆的稳固运输,降低劳动强度。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线杆的运输装置,包括:
运输车,所述运输车包括操作室、牵引机构及行走机构,所述操作室与所述牵引机构电联接,所述牵引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行走机构连接;
用于放置电线杆的放置架,所述放置架安设于所述运输车上。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置架包括支撑组件和承托部,所述承托部通过所述支撑组件固定于所述运输车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托部设有与电线杆相适配的弧形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凹槽的内壁上设有防滑垫。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置架还设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弧形凹槽相配合形成夹固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托部至少为两个,所述弧形凹槽至少为两个,每个所述承托部对应一个所述弧形凹槽,至少两个弧形凹槽的中心线在同一斜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室还包括驾驶室及至少两个操作杆,所述操作杆设置于所述驾驶室的外侧、并与所述牵引机构电联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走机构为行走履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室的前侧设有照明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输车还设有一个用于放置物品的承压板,所述承压板上设有箱体。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上述电线杆的运输装置通过在运输车上设置用于放置电线杆的放置架,从而能够实现电线杆的动力机械运输,降低劳动强度,使电线杆的运输更加稳定、安全;
(2)通过设置与电线杆相匹配的弧形凹槽,且在所述弧形凹槽内设有防滑垫,增加摩擦力,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电线杆滑动;
(3)利用所述弧形凹槽与紧固件配合形成夹固部来夹固电线杆,可有效避免电线杆的易滑动或滑落,进一步保证电线杆的运输稳固;
(4)至少两个弧形凹槽的中心线在同一斜线上、呈高低设置,电线杆安设于弧形凹槽内使整车的重心更加平稳,可以进一步保证电线杆的运输时的稳定性,能适应地面高低不平、施工环境恶劣的山区或偏远地区等恶劣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线杆的运输装置的左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线杆的运输装置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运输车,110、操作室,111、驾驶室,112、操作杆,120、牵引机构,130、行走机构,140、承压板,150、箱体,200、放置架,210、支撑组件,220、承托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线杆的运输装置,包括运输车100,所述运输车100包括操作室110、牵引机构120及行走机构130,所述操作室110与所述牵引机构120电联接,所述牵引机构120的输出端与所述行走机构130连接;及用于放置电线杆的放置架200,所述放置架200安设于所述运输车100上。本实施例中,所述运输车100实现电线杆的动力机械运输,其中操作室110用于控制运输车100的运动状态,牵引机构120提供运输动力,行走机构130实现所述运输车130的运动;所述放置架200用于放置电线杆,通过在所述运输车100上设置用于放置电线杆的放置架,从而可以实现电线杆的动力机械运输,降低劳动强度,使电线杆的运输更加稳定、安全。上述所述运输车的牵引机构120一般采用发动机或蓄电池进行动力运输,相比于“炮车”或平板拖车,具有动力强大,能够适应高强度、高负荷运输的特性,能够较好的满足电线杆,特别是水泥电线杆的运输。
如图1所示,所述放置架200包括支撑组件210和承托部220,所述承托部220通过所述支撑组件210固定于所述运输车100上,即支撑组件210起支撑承托部220的作用,承托部220形成电线杆的支撑位,支撑组件210和承托部220相互连接、配合实现放置架200放置电线杆的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承托部220设有与电线杆相适配的弧形凹槽(未示出),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线杆优选为圆柱形电线杆,承托部220设置成弧形凹槽,可以使电线杆与承托部220之间的贴合度更高,从而增大电线杆与承托部220之间的接触面积,使电线杆的放置更加稳固。同时,所述弧形凹槽的内壁上设有防滑垫(未示出),所述防滑垫可以增加电线杆与承托部200之间的摩擦,即圆弧凹槽与防滑垫的配合有效地增大了电线杆与承托部220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可有效地避免电线杆的易滑动。此外,所述放置架200还设有紧固件(未示出),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弧形凹槽相配合形成夹固部。即通过利用所述弧形凹槽与紧固件配合形成夹固部来夹固电线杆,可有效地将电线杆固定在放置架200的某一位置,进一步保证电线杆的运输稳固,以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颠簸、震动等可能导致电线杆滑落出放置架200。即弧形凹槽、防滑垫和紧固件三者的作用使得电线杆的运输更加稳固。
如图1和2所示,所述承托部220至少为两个,所述弧形凹槽至少为两个,每个所述承托部220对应一个所述弧形凹槽,至少两个弧形凹槽的中心线在同一斜线上。即所述承托部220与所述弧形凹槽的数量一一相对应,上述承托部220可为多个,如2个、3个、4个等,从而形成电线杆的多个支撑位,相比于单一的承托部,可以避免电线杆失衡导致的杆头杆尾触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承托部220优选为2个,对应地,所述弧形凹槽也为2个,且两个所述两个弧形凹槽的中心线在同一斜线上,也就是说两个所述弧形凹槽的中心线呈高低设置,当头端粗细不一的电线杆放置于弧形凹槽内时,两个所述弧形凹槽的中心线呈高低设置可以使电线杆的重心向低的一端偏移,使整车的重心更加平稳,进一步保证头端粗细不一的电线杆运输时的稳定性,适应地面高低不平、施工环境恶劣的山区或偏远地区等恶劣环境。其中,两个所述弧形凹槽的中心线高低设置,可以为如图1所示的前一承托部的弧形凹槽中心线高于后一承托部的,也可以为后一承托部的弧形凹槽中心线高于前一承托部的。
进一步地,如图1和2所示,所述操作室110还包括驾驶室111及至少两个操作杆112,所述操作杆112设置于所述驾驶室111的外侧、并与所述牵引机构120电联接,即通过控制所述操作杆112即可控制所述运输车的运动状态,操作简单。另外,所述行走机构130可为行走履带或车轮,本实施例优选为行走履带,采用行走履带不仅相比于车轮,与地面接触面积大、运输更稳定,而且运输动力大,能适应于不同地区,特别是山区、田野等一些环境比较恶劣的地方。所述操作室110的前侧设有照明灯,以用于夜间照明。所述运输车100还设有一个用于放置物品的承压板140,所述承压板上设有箱体150,具体地所述箱体150可为水箱。上述电线杆的运输装置车全长4150mm,宽1900mm,高2200mm,小巧灵活,设计巧妙且操作简单,尤其适合运输圆柱形的电线杆。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线杆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输车,所述运输车包括操作室、牵引机构及行走机构,所述操作室与所述牵引机构电联接,所述牵引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行走机构连接;
用于放置电线杆的放置架,所述放置架安设于所述运输车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杆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包括支撑组件和承托部,所述承托部通过所述支撑组件固定于所述运输车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线杆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部设有与电线杆相适配的弧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线杆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凹槽的内壁上设有防滑垫。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线杆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还设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弧形凹槽相配合形成夹固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线杆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部至少为两个,所述弧形凹槽至少为两个,每个所述承托部对应一个所述弧形凹槽,至少两个弧形凹槽的中心线在同一斜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杆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室还包括驾驶室及至少两个操作杆,所述操作杆设置于所述驾驶室的外侧、并与所述牵引机构电联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杆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为行走履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杆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室的前侧设有照明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电线杆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还设有一个用于放置物品的承压板,所述承压板上设有箱体。
CN201621073647.8U 2016-09-22 2016-09-22 电线杆的运输装置 Active CN2060311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73647.8U CN206031178U (zh) 2016-09-22 2016-09-22 电线杆的运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73647.8U CN206031178U (zh) 2016-09-22 2016-09-22 电线杆的运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31178U true CN206031178U (zh) 2017-03-22

Family

ID=58296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73647.8U Active CN206031178U (zh) 2016-09-22 2016-09-22 电线杆的运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3117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87777A (zh) * 2017-08-28 2018-01-1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一种运输钻孔安装电线杆装置
CN109109716A (zh) * 2018-10-24 2019-01-0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线杆运输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87777A (zh) * 2017-08-28 2018-01-1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一种运输钻孔安装电线杆装置
CN109109716A (zh) * 2018-10-24 2019-01-0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线杆运输装置
CN109109716B (zh) * 2018-10-24 2023-08-2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线杆运输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39385B (zh) 组合式自助更换储能装置电动车
CN106786185B (zh) 一种用于隧道内电缆敷设的提升机
CN201729114U (zh) 多功能电网抢险工程车
CN206031178U (zh) 电线杆的运输装置
CN105620566A (zh) 一种河网泥沼履带式运输车
CN106240659A (zh) 一种轨道牵引车
CN202413555U (zh) 发电机自动装卸设备
CN104929000B (zh) 一种节段式铁路铺轨机组及其组装方法
CN201713189U (zh) 一种新型绞车牵引单轨吊运输系统
CN201761498U (zh) 液压制动无极绳连续牵引车
CN101659210B (zh) 遥控式履带运输车
CN201881847U (zh) 一种山地运输车
CN102029869B (zh) 一种山地运输车
CN203270582U (zh) 一种电动爬坡运料装置
CN2358226Y (zh) 煤岩扒装机
CN205930958U (zh) 一种轨道牵引车
CN201484525U (zh) 遥控式履带运输车
DE102008019741A1 (de) Container-Transportsystem, hängend
CN206171526U (zh) 一种电动手扶翻斗车
CN103303831B (zh) 锁绳器
CN103663231B (zh) 双巷道无极绳绞车装置
CN1247134A (zh) 可在铁路和公路交替行驶的两用汽车及配套铁路设施
CN209160716U (zh) 一种运转车及具有该运转车的输送装置
CN103434513B (zh) 磁悬浮链齿驱动公交系统
CN203472636U (zh) 自卸车车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