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19230U - 一种重组竹固化系统以及固化干燥热风循环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组竹固化系统以及固化干燥热风循环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19230U
CN206019230U CN201621004496.0U CN201621004496U CN206019230U CN 206019230 U CN206019230 U CN 206019230U CN 201621004496 U CN201621004496 U CN 201621004496U CN 206019230 U CN206019230 U CN 2060192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mbined bamboo
inner space
main frame
generating device
wind gen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0449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滔
张才建
莫光辉
徐周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MAILI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MAILI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MAILI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MAILI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0449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192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192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192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emical And Physical Treatments For Wood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组竹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组竹固化系统,其包括:第一主体架,所述第一主体架具备第一内部空间;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穿设于所述第一主体架内,经过所述第一内部空间,所述运输装置用于运输装有待固化重组竹坯料的模具;第一进风部;第一热风产生装置,所述第一热风产生装置用于产生热风,所述第一热风产生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进风部连通所述第一内部空间,向第一内部空间内输送热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重组竹固化时热能利用率的重组竹固化系统,还公开了一种提高重组竹整体生产线热能利用率的重组竹固化干燥热风循环利用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重组竹固化系统以及固化干燥热风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组竹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组竹固化系统以及固化干燥热风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重组竹又称重竹,是一种将竹材重新组织并加以强化成型的一种竹质新材料,也就是将竹材加工成长条状竹篾、竹丝或碾碎成竹丝束,经干燥后浸胶,再干燥到要求含水率,然后铺放在模具中,经高压固化而成的型材。
由于竹子这种植物主要在亚热带国家有广泛种植,因此竹制品在欧美国家很受欢迎,近年来国内重组竹产业发展迅速。
现有技术中,在加工材料浸胶后会进行干燥,同时在高压成型后会进行固化;
目前在固化时,是采用热油(或加热后的其他液体)、蒸汽持续通过管道,使管道周围的环境变热,然后高压成型后的重组竹装在模具里,从所述管道周围通过,在加热环境下完成固化,这种方式的热能利用率较低,热能成本高;
同时,整个工艺中,加工材料浸胶后会进行干燥,这个过程中是采用热风对加工材料进行干燥,用于干燥后的热风里包含水汽,排除到大气中;
我们注意到,同样的整套工艺中的两个加热过程,加热原理是不一样的,所以两者的热能并不能有效地实现相互地再次利用,从这一点来看热能利用率被进一步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提高重组竹固化时热能利用率的重组竹固化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重组竹固化系统,其包括:
第一主体架,所述第一主体架具备第一内部空间;
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穿设于所述第一主体架内,经过所述第一内部空间,所述运输装置用于运输装有待固化重组竹坯料的模具;
第一进风部;
第一热风产生装置,所述第一热风产生装置用于产生热风,主要为利用能源为生物质燃料的热风炉将冷空气加热,采用风机输送热风,根据固化所需要的工艺温度约为120-145摄氏度,通过温度调节装置(设置于第一热风产生装置内)将热风调节到固化的工艺温度,所述第一热风产生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进风部连通所述第一内部空间,向第一内部空间内输送热风。
通过设置所述第一热风产生装置,产生热风,然后通过所述第一进风部把热风输送到所述第一内部空间中,完成对运输装置上所述模具内重组竹坯料的加热固化,相比现有技术的“采用热油(或加热后的其他液体)、蒸汽持续通过管道,使管道周围的环境变热,然后高压成型后的重组竹装在模具里,从所述管道周围通过,在加热环境下完成固化”这种方式,本方案从原理上改变对模具内重组竹的加热固化工艺,使热风直接作用于模具外侧(热能一次传导),而不是像以前需要热油的热能传导管道外壁,再传导到空气中,再作用于模具外侧(三次传导),相比之下提高了重组竹固化时热能利用率,更节约能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热风产生装置为生物质热风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进风部包括:
第一进风主管;
第一转换管道;
进风从管,所述进风从管均布在第一主体架一侧或四周且连通所述第一内部空间,所述第一进风主管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转换管道与所有所述进风从管连通,所述第一进风主管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热风产生装置连通,所述第一进风主管把第一热风产生装置内的热风引导出来,然后通过第一转换管道再传输到各个进风从管内,最后通过进风从管均匀地传输到第一内部空间内,使第一内部空间被均匀地加热,对重组竹的固化效果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进风从管均布在第一主体架同一侧或两侧,进风从管的排列路径和所述运输装置的布置路径平行,一般来说,所述第一主体架为长方体状的架子,具备长方体状的第一内部空间,所述运输装置沿所述长方体的长度方向布置,运输模具从第一主体架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所以本方案中,进风从管的排列路径和所述运输装置的布置路径平行,依次配列设置可以使位于第一内部空间中的运输装置能够被更均匀地加热,对重组竹的固化效果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进风从管延伸至所述运输装置下方并从运输装置下方输出热风,热风在空气中有从下往上移动的趋势,在运输装置下方输出热风可以增加对热风的热能利用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回风部,所述回风部设置于第一主体架上方,且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内部空间,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热风产生装置,向第一热风产生装置内输送已使用过的热风,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热风的热能肯定是不能够被重组竹的固化过程用尽的,但是热风又会往上移动到第一内部空间顶部,这部分经过重组竹的热风则不能够被再次使用,正常的解决方式是排出到大气环境,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热能的利用率,如今本方案中设置所述回风部,可以使这部分热风能够再次进入第一热风产生装置,从而再次通过第一进风主管传输到第一内部空间,进行再次利用,提高热能利用率。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提高重组竹整体生产线热能利用率的固化干燥热风循环利用系统,其包括:
所述的重组竹固化系统;以及
干燥系统,所述干燥系统用于干燥浸胶前后的重组竹加工半成品原料;
所述重组竹固化系统还包括回风部,所述回风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架上方,且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内部空间,另一端连通所述干燥系统内部。
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热风的热能肯定是不能够被重组竹的固化过程用尽的,但是热风又会往上移动到第一内部空间顶部,这部分经过重组竹的热风则不能够被再次使用,正常的解决方式是排出到大气环境,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热能的利用率,如今本方案中设置所述回风部,可以使这部分热风能够再次进入干燥系统内部,从而利用到干燥系统内,提供所述干燥系统内全部或部分的所需热风(干燥系统使用的热风中不能有水汽,固化系统所剩的热风恰好满足这个条件,同时干燥系统使用后的热风中一定会有大量水汽,而这个时候没有用尽的热风则不能再次利用到固化系统或干燥系统中了,则直接排出),从而提高了整体生产线的热能利用率,节约能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干燥系统包括第二主体架、第二热风产生装置和第二进风部,所述第二主体架具备第二内部空间,所述第二热风产生装置用于产生热风,所述第二热风产生装置通过所述第二进风部连通所述第二内部空间,所述回风部连通在所述第二进风部上,所述干燥系统所进行的重组竹加工工艺是在重组竹固化工艺之前,如果干燥系统所需的全部热风都由固化系统提供的话,则需要先打开固化系统中的第一热风产生装置,使其产生的热风经过第一空间内部再到干燥系统中,一方面这个过程会造成热风的热能一部分的浪费,同时,固化系统开始固化后,所剩的热风可能不足以满足干燥系统的使用,所以本方案中在干燥系统中还是设置单独提供热风的第二热风产生装置,使固化系统中再次利用的热风只提供辅助作用,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同时提高整体生产线的热能利用率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保证固化系统好干燥系统的加工进行以及加工效果达到预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进风部包括:
第二进风主管;
若干第二转换管道;
所述第二转换管道一端从所述第二主体架一侧或四周连通所述第二内部空间,所述第二转换管道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进风主管与所述第二热风产生装置连通,所述回风部连通在所述第二进风主管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排气部,所述排气部设置于第二主体架上方,用于使所述第二内部空间与大气环境连通,干燥系统使用的热风中不能有水汽,固化系统所剩的热风恰好满足这个条件,同时干燥系统使用后的热风中一定会有大量水汽,而这个时候没有用尽的带湿气热风则不能再次利用到固化系统或干燥系统中了,则直接排出,对重组竹整体生产线的热能利用几乎到达极致,利用率非常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干燥系统包括第二主体架和第二进风部,所述第二主体架具备第二内部空间,所述第一热风产生装置通过所述第二进风部连通所述第二内部空间,所述回风部连通在所述第二进风部上,本方案最大限度地回收固化后的余热,但因为所回收的余热热风部分供固化回用,再供应干燥系统可能不足以满足干燥系统的使用,所以本方案中所述第一热风产生装置通过所述第二进风部连通所述第二内部空间,干燥系统所需的热风则直接由第一热风产生装置提供,而回风部提供的热风只是辅助作用,同时提高整体生产线的热能利用率,节约能源,能够更好地保证固化系统与干燥系统的连续化生产运行以及加工效果达到预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提高重组竹固化时热能利用率以及重组竹整体生产线热能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背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第一热风产生装置和第一进风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2的俯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2的背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3的俯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4的俯视图;
图中标记:1-第一主体架,2-运输装置,3-第一进风部,4-第一热风产生装置,5-进风从管,6-第一转换管道,7-第一进风主管,8-回风部,9-第二进风部,10-第二热风产生装置,11-第二进风主管,12-第二转换管道,13-第二主体架,14-排气部,15-冷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3,一种重组竹固化系统,其包括:
第一主体架1,所述第一主体架1具备第一内部空间;
运输装置2,所述运输装置2穿设于所述第一主体架1内,经过所述第一内部空间,所述运输装置2用于运输装有待固化重组竹坯料的模具;
第一进风部3;
第一热风产生装置4(本实施例中为生物质热风炉),所述第一热风产生装置4用于产生热风,所述第一热风产生装置4通过所述第一进风部3连通所述第一内部空间,向第一内部空间内输送热风;
回风部8,所述回风部8设置于第一主体架1上方,且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内部空间,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热风产生装置4,向第一热风产生装置4内输送已使用过的热风。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部3包括:
第一进风主管7;
第一转换管道6;
进风从管5(本申请为16个),所述进风从管5均布在第一主体架1一侧或四周且连通所述第一内部空间,所述第一进风主管7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转换管道6与所有所述进风从管5连通,所述第一进风主管7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热风产生装置4连通;
所述进风从管5均布在第一主体架1同一侧或两侧(本实施例中为同一侧),进风从管5的排列路径和所述运输装置2的布置路径平行,所述进风从管5延伸至所述运输装置2下方并从运输装置2下方输出热风。
实施例2
如图4-5,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重组竹固化干燥热风循环利用系统,其包括:
所述的重组竹固化系统;以及
干燥系统,所述干燥系统用于干燥浸胶前后的重组竹加工半成品原料。
所述重组竹固化系统在本实施例中的回风部8设置和实施例1中不同:所述回风部8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架1上方,且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内部空间,另一端连通所述干燥系统内部。
所述干燥系统包括第二主体架13、第二热风产生装置10和第二进风部9,所述第二主体架13具备第二内部空间,所述第二热风产生装置10用于产生热风,所述第二热风产生装置10通过所述第二进风部9连通所述第二内部空间,所述回风部8连通在所述第二进风部9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重组竹固化干燥热风循环利用系统还包括排气部14,所述排气部14设置于第二主体架13上方,用于使所述第二内部空间与大气环境连通。
所述第二进风部9包括:
第二进风主管11;
若干第二转换管道12(本申请为2个);
所述第二转换管道12一端从所述第二主体架13一侧或四周连通所述第二内部空间,所述第二转换管道12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进风主管11与所述第二热风产生装置10连通,所述回风部8连通在所述第二进风主管11上。
实施例3
如图6,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重组竹固化干燥热风循环利用系统,其包括:
所述的重组竹固化系统;以及
干燥系统,所述干燥系统用于干燥浸胶前后的重组竹加工半成品原料。
所述重组竹固化系统在本实施例中的回风部8设置和实施例1中不同:
所述回风部8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架1上方,且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内部空间,另一端连通所述干燥系统内部。
所述干燥系统具体结构则又和实施例2种的不同,具体包括第二主体架13和第二进风部9,所述第二主体架13具备第二内部空间,所述第一热风产生装置4(本实施例中没有第二热风产生装置10)通过所述第二进风部9连通所述第二内部空间,所述回风部8连通在所述第二进风部9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重组竹固化干燥热风循环利用系统还包括排气部14,所述排气部14设置于第二主体架13上方,用于使所述第二内部空间与大气环境连通。
所述第二进风部9包括:
第二进风主管11;
若干第二转换管道12(本申请为2个);
所述第二转换管道12一端从所述第二主体架13一侧或四周连通所述第二内部空间,所述第二转换管道12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进风主管11与所述第一热风产生装置4连通,所述回风部8连通在所述第二进风主管1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运输装置2末端还连通有一冷却装置15,模具固化后在该冷却装置15内部冷却,所述冷却装置15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回风部8。
实施例4
如图7,本实施例中,重组竹固化系统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运输装置2末端还连通有一冷却装置,模具固化后在该冷却装置15内部冷却,所述冷却装置15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回风部8,模具冷却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热量,通过所述冷却装置15把这部分热风回收到回风部8内,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个系统的热利用率,节约能源。

Claims (10)

1.一种重组竹固化系统,其包括:
第一主体架,所述第一主体架具备第一内部空间;
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穿设于所述第一主体架内,经过所述第一内部空间,所述运输装置用于运输装有待固化重组竹坯料的模具;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进风部;
第一热风产生装置,所述第一热风产生装置用于产生热风,所述第一热风产生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进风部连通所述第一内部空间,向第一内部空间内输送热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组竹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风产生装置为热风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组竹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部包括:
第一进风主管;
第一转换管道;
进风从管,所述进风从管均布在第一主体架一侧或四周且连通所述第一内部空间,所述第一进风主管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转换管道与所有所述进风从管连通,所述第一进风主管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热风产生装置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重组竹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从管均布在第一主体架同一侧或两侧,进风从管的排列路径和所述运输装置的布置路径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重组竹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从管延伸至所述运输装置下方并从运输装置下方输出热风。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重组竹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风部,所述回风部设置于第一主体架上方,且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内部空间,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热风产生装置,向第一热风产生装置内输送已使用过的热风。
7.一种重组竹固化干燥热风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1-5所述的重组竹固化系统;以及
干燥系统,所述干燥系统用于干燥浸胶前后的重组竹加工半成品原料;
所述重组竹固化系统还包括回风部,所述回风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架上方,且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内部空间,另一端连通所述干燥系统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组竹固化干燥热风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系统包括第二主体架、第二热风产生装置和第二进风部,所述第二主体架具备第二内部空间,所述第二热风产生装置用于产生热风,所述第二热风产生装置通过所述第二进风部连通所述第二内部空间,所述回风部连通在所述第二进风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重组竹固化干燥热风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部包括:
第二进风主管;
若干第二转换管道;
所述第二转换管道一端从所述第二主体架一侧或四周连通所述第二内部空间,所述第二转换管道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进风主管与所述第二热风产生装置连通,所述回风部连通在所述第二进风主管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组竹固化干燥热风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系统包括第二主体架和第二进风部,所述第二主体架具备第二内部空间,所述第一热风产生装置通过所述第二进风部连通所述第二内部空间,所述回风部连通在所述第二进风部上。
CN201621004496.0U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重组竹固化系统以及固化干燥热风循环利用系统 Active CN2060192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04496.0U CN206019230U (zh)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重组竹固化系统以及固化干燥热风循环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04496.0U CN206019230U (zh)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重组竹固化系统以及固化干燥热风循环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19230U true CN206019230U (zh) 2017-03-15

Family

ID=58256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04496.0U Active CN206019230U (zh)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重组竹固化系统以及固化干燥热风循环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1923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82110A (zh) * 2016-08-30 2018-03-09 四川麦笠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重组竹固化系统以及固化干燥热风循环利用系统
CN107775771A (zh) * 2016-08-30 2018-03-09 四川麦笠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重组竹固化系统
CN108007155A (zh) * 2017-12-01 2018-05-08 合江县华艺陶瓷制品有限公司 坯件干燥线及坯件输送干燥流水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82110A (zh) * 2016-08-30 2018-03-09 四川麦笠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重组竹固化系统以及固化干燥热风循环利用系统
CN107775771A (zh) * 2016-08-30 2018-03-09 四川麦笠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重组竹固化系统
CN108007155A (zh) * 2017-12-01 2018-05-08 合江县华艺陶瓷制品有限公司 坯件干燥线及坯件输送干燥流水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19230U (zh) 一种重组竹固化系统以及固化干燥热风循环利用系统
CN100572009C (zh) 竹重组型材及其制造方法
CN102166041A (zh) 中空型滤棒的生产装置
CN106584634B (zh) 一种木材表层压缩方法及其木材表层压缩材
CN107782110A (zh) 一种重组竹固化系统以及固化干燥热风循环利用系统
CN101362375B (zh) 一种蒸汽加热模具的加热设备及使用该设备的注塑工艺
CN201200969Y (zh) 集装箱整体高温固化装置
CN105439438B (zh) 岩棉板微波固化方法及微波固化装置
CN107775771A (zh) 一种重组竹固化系统
CN205482137U (zh) 一种玻璃丝棉板生产用烘干设备
CN205887748U (zh) 一种冰箱压缩机用的自动弯管机
CN101507565A (zh) 一种定形枕芯生产方法、生产设备及生产线
CN206618244U (zh) 一种陶瓷生产用青坯干燥装置
CN210747211U (zh) 一种烟用中空棒成型设备
CN204499335U (zh) 一种茯砖茶成型及冷却生产系统
CN208148340U (zh) 一种注塑机
CN204255045U (zh) 一种玻璃纤维湿制品干燥系统
CN203994478U (zh) 一种恒温流道橡胶注射模结构
CN206579074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07156297U (zh) 一种用于模压成型的加热模具
CN207123145U (zh) 一种热循环化纤干燥装置
CN207449092U (zh) 一种韧性塑料袋的吹塑成型装置
CN204136369U (zh) 用于风扇叶的带冷却的注塑上模
CN101927521B (zh) 一种远红外加热人造大理石的方法
CN208881111U (zh) 一种散热良好的医用试剂盒模具注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