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18675U - 电厂双塔脱硫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厂双塔脱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18675U
CN206018675U CN201620955243.5U CN201620955243U CN206018675U CN 206018675 U CN206018675 U CN 206018675U CN 201620955243 U CN201620955243 U CN 201620955243U CN 206018675 U CN206018675 U CN 2060186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desulfuration absorbing
power plant
pipelin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5524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卫祖
叶超
高留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lly (Suzhou)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feng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Suzh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feng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Suzhou filed Critical Hanfeng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Suzhou
Priority to CN20162095524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186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186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186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厂双塔脱硫系统,包括锅炉、除尘器、第一脱硫吸收塔、第二脱硫吸收塔和一个烟囱,所述锅炉通过烟道连通于所述除尘器,经过除尘器净化后的烟气通过并列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脱硫吸收塔和第二脱硫吸收塔,该第一脱硫吸收塔和第二脱硫吸收塔净化后的烟气通过同一个所述烟囱排出,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引风机和第二引风机,该第一引风机和第二引风机和除尘器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一脱硫吸收塔和烟囱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挡板门,所述第二脱硫吸收塔和烟囱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挡板门。本新型脱硫装置运行成本低,可以降低检修、维护成本、故障率低。

Description

电厂双塔脱硫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厂锅炉烟气脱硫以及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厂双塔脱硫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锅炉是我国主要的热能动力设备,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耗日益增加,城市大气质量日益恶化的问题越发突出。在热能动力方面能耗高、污染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锅炉的烟气排放,锅炉排烟问题一方面在于烟气污染物的直接污染,另一方面就是过高的排烟温度。
在焦化行业,焦炉在炼焦的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含有大量的余热,以5.5m×60孔焦炉为例;烟气温度为300度,烟气量为170000Nm3每小时,可产生12吨饱和蒸汽每小时,利用烟道式余热锅炉对烟气的热力进行回收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厂双塔脱硫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厂双塔脱硫系统,包括锅炉、除尘器、第一脱硫吸收塔、第二脱硫吸收塔和一个烟囱,所述锅炉通过烟道连通于所述除尘器,经过除尘器净化后的烟气通过并列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脱硫吸收塔和第二脱硫吸收塔,该第一脱硫吸收塔和第二脱硫吸收塔净化后的烟气通过同一个所述烟囱排出,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引风机和第二引风机,该第一引风机和第二引风机和除尘器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一脱硫吸收塔和烟囱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挡板门,所述第二脱硫吸收塔和烟囱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挡板门,所述第一脱硫吸收塔或第二脱硫吸收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出气口和进气口,所述塔体内设置有喷淋装置,所述塔体的底端设置有水槽,所述塔体的外部设置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通过循环管路连接于所述水槽和喷淋装置,所述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泵。。
优选的,在上述的电厂双塔脱硫系统中,所述第一引风机和第一脱硫吸收塔之间设置有第三截止阀,所述第二引风机和第二脱硫吸收塔之间设置有第四截止阀。
优选的,在上述的电厂双塔脱硫系统中,所述烟道的外壁凸伸有烟道加强肋。
优选的,在上述的电厂双塔脱硫系统中,所述烟道的外壁包覆有保温结构,该保温结构包括包覆于烟道外壁表面的保温层、形成于保温层表面的铝皮保护层、以及铺设于所述保温层和铝皮保护层之间的镀锌铁丝网。
优选的,在上述的电厂双塔脱硫系统中,所述保温层通过阵列分布的多个钩钉固定于所述烟道外壁上。
优选的,在上述的电厂双塔脱硫系统中,所述保温层上下叠加设置有两层,每层由多个保温单元拼接形成,上下两层的保温单元之间呈品字形设置。
优选的,在上述的电厂双塔脱硫系统中,所述换热器连接于蒸汽机,该蒸汽机连接于发电机,所述换热器中进行热量交换,产生高温水蒸气,通过蒸汽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优选的,在上述的电厂双塔脱硫系统中,所述塔体内设置有除雾器,该除雾器设置于出气口和喷淋装置之间。
优选的,在上述的电厂双塔脱硫系统中,所述水槽内设置有氧化空气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新型脱硫装置运行成本低,可以降低检修、维护成本、故障率低;
通过本新型烟道保温结构,保温效果好,增加余热利用率;
充分利用脱硫吸收塔中的余热,通过将其转换成电能以提高节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电厂双塔脱硫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烟道保温结构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保温层的截面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脱硫吸收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所示,电厂双塔脱硫系统,包括锅炉1、除尘器2、第一脱硫吸收塔31、第二脱硫吸收塔32和一个烟囱4,锅炉1通过烟道连通于除尘器2,经过除尘器2净化后的烟气通过并列的第一管路5和第二管路6分别连接于第一脱硫吸收塔31和第二脱硫吸收塔32,该脱硫吸收塔净化后的烟气通过烟囱4排出,第一管路5和第二管路6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引风机7和第二引风机8,该第一引风机7和第二引风机8和除尘器2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截止阀9和第二截止阀10。
第一引风机7和第一脱硫吸收塔31之间设置有第三截止阀11,,第二引风机8和第二脱硫吸收塔32之间设置有第四截止阀12。
第一脱硫吸收塔31和烟囱4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挡板门33,第二脱硫吸收塔32和烟囱4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挡板门34。
结合图2所示,烟道13的外壁凸伸有烟道加强肋14。
进一步地,烟道13的外壁包覆有保温结构,该保温结构包括包覆于烟道外壁表面的保温层15、形成于保温层表面的铝皮保护层16、以及铺设于保温层和铝皮保护层之间的镀锌铁丝网17。
进一步地,保温层15通过阵列分布的多个钩钉18固定于烟道外壁上。
结合图3所示,保温层上下叠加设置有两层,每层由多个保温单元19拼接形成,上下两层的保温单元之间呈品字形设置。
结合图4所示,第一脱硫吸收塔或第二脱硫吸收塔包括塔体20,塔体20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出气口21和进气口22,塔体20内设置有喷淋装置23,塔体的底端设置有水槽24,塔体的外部设置有换热器25,换热器25通过循环管路连接于水槽24和喷淋装置23,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泵28。
换热器连接于蒸汽机26,该蒸汽机连接于发电机27,换热器中进行热量交换,产生高温水蒸气,通过蒸汽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塔体内设置有除雾器,该除雾器设置于出气口和喷淋装置之间。
水槽内设置有氧化空气管。
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氧化空气管对水槽内的浆液进行强制氧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电厂双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除尘器、第一脱硫吸收塔、第二脱硫吸收塔和一个烟囱,所述锅炉通过烟道连通于所述除尘器,经过除尘器净化后的烟气通过并列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脱硫吸收塔和第二脱硫吸收塔,该第一脱硫吸收塔和第二脱硫吸收塔净化后的烟气通过同一个所述烟囱排出,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引风机和第二引风机,该第一引风机和第二引风机和除尘器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一脱硫吸收塔和烟囱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挡板门,所述第二脱硫吸收塔和烟囱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挡板门,所述第一脱硫吸收塔或第二脱硫吸收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出气口和进气口,所述塔体内设置有喷淋装置,所述塔体的底端设置有水槽,所述塔体的外部设置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通过循环管路连接于所述水槽和喷淋装置,所述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厂双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风机和第一脱硫吸收塔之间设置有第三截止阀,所述第二引风机和第二脱硫吸收塔之间设置有第四截止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厂双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的外壁凸伸有烟道加强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厂双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的外壁包覆有保温结构,该保温结构包括包覆于烟道外壁表面的保温层、形成于保温层表面的铝皮保护层、以及铺设于所述保温层和铝皮保护层之间的镀锌铁丝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厂双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通过阵列分布的多个钩钉固定于所述烟道外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厂双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上下叠加设置有两层,每层由多个保温单元拼接形成,上下两层的保温单元之间呈品字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厂双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连接于蒸汽机,该蒸汽机连接于发电机,所述换热器中进行热量交换,产生高温水蒸气,通过蒸汽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厂双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内设置有除雾器,该除雾器设置于出气口和喷淋装置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厂双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内设置有氧化空气管。
CN201620955243.5U 2016-08-26 2016-08-26 电厂双塔脱硫系统 Active CN2060186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55243.5U CN206018675U (zh) 2016-08-26 2016-08-26 电厂双塔脱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55243.5U CN206018675U (zh) 2016-08-26 2016-08-26 电厂双塔脱硫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18675U true CN206018675U (zh) 2017-03-15

Family

ID=58251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55243.5U Active CN206018675U (zh) 2016-08-26 2016-08-26 电厂双塔脱硫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186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10591B2 (ja) 煙道ガス処理装置
CN205783036U (zh) 一种电厂烟气系统换热装置
CN104100994A (zh) 一种基于烟气余热回收及再热技术的锅炉节能减排系统
CN203928795U (zh) 喷淋式烟气净化余热回收器
CN102407070B (zh)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利用与除尘净化复合型设备
CN104633647A (zh) 一种可取消ggh的减排节能系统
CN201764469U (zh) 焦炉烟气余热回收设备
CN208671056U (zh)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内硫酸氢铵加热蒸发设备
CN206064141U (zh) 一种燃煤烟气处理净化装置
CN206055664U (zh) 电厂湿法脱硫系统
CN209459482U (zh) 一种低浓度瓦斯发电余热供暖系统
CN206018675U (zh) 电厂双塔脱硫系统
CN206145651U (zh) 烟道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08253627U (zh) 基于烟气余热与太阳能互补的全天候烟气消白羽系统
CN206018667U (zh) 一种脱硫系统的烟道保温结构
CN105889963B (zh) 一种用于湿法脱硫系统的换热装置
CN204901732U (zh) 一种组合式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204987054U (zh) 一种用于湿法脱硫系统的分级换热装置
CN104075303A (zh) 导热油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04853524U (zh) 一种脱硫除尘设备
CN204051431U (zh) 一种脱硝装置
CN102614757B (zh) 翅片式双相钢热管换热器及其应用的烟气脱硫设备
CN204142064U (zh) 一种烟气换热器
CN202562342U (zh) 翅片式双相钢热管换热器及其应用的烟气脱硫设备
CN202973192U (zh) 炉灶烟囱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600 No.205, Southeast Avenue, Zhangjiag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angshe town),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illy (Suzhou)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foreign student entrepreneurship Park, Zhangjiag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SUZHOU HANFE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