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17741U - 一种调节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节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17741U
CN206017741U CN201620900656.3U CN201620900656U CN206017741U CN 206017741 U CN206017741 U CN 206017741U CN 201620900656 U CN201620900656 U CN 201620900656U CN 206017741 U CN206017741 U CN 2060177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valve body
seat
cover
top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0065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春庆
雷创
王少波
韩新德
林海庆
苏毅
刘元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0065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177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177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177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aps Or Co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节阀,属于阀门领域。调节阀包括:阀体、手轮、阀轴和阀芯,阀体上设有出水口和入水口,阀芯包括定位套、顶套和座套,定位套固定安装在阀体内,顶套的一端固定卡接在定位套上,顶套的另一端密封插装在座套的一端内,座套的另一端内设有过渡通道,过渡通道与入水口连通,座套内设有出水通道,出水通道与过渡通道和出水口连通,阀轴的一端位于过渡通道内,阀轴的中部设有凸台,阀轴通过凸台与顶套螺纹配合,阀体的周壁内设置有透压通道,顶套内设有透压孔,透压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过渡通道和透压孔的一端连通,透压孔的另一端与凸台的靠近手轮的一端、顶套和阀轴之间形成的间隙连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阀轴难转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调节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调节阀。
背景技术
调节阀是一种常见的阀门,其主要通过阀芯的开度大小来控制流体的流量。
常见的调节阀通常包括阀体、阀芯、阀轴和手轮,阀体上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阀芯设置在阀体内,阀芯内设有过渡通道,入水口和出水口通过过渡通道连通,阀轴的一端可活动的插装在过渡通道内,且阀轴与阀芯螺纹连接,阀轴的另一端与手轮固定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手轮转动阀轴,使得阀轴与阀芯产生相对运动,进而改变了过渡通道的开度,以控制流经调节阀的流体的流量。
然而,为了保证流体的正常流动,通常会对流体施加较高的压力,高压流体通过过渡通道直接作用在阀轴的一端,使得阀轴的两端存在很大的压力差,导致阀轴很难转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阀轴很难转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节阀。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节阀,所述调节阀包括:阀体、手轮、阀轴和阀芯,所述阀体的中部设有出水口,所述阀体的一端设有入水口,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阀体内,且所述阀芯沿所述阀体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阀芯包括定位套、顶套和座套,所述定位套固定安装在所述阀体内,所述顶套的一端固定卡接在所述定位套的一端上,所述顶套的另一端密封插装在所述座套的一端内,所述座套的另一端内设有过渡通道,所述过渡通道与所述入水口连通,所述座套的中部内设有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分别与所述过渡通道和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阀轴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阀体的另一端、定位套、顶套、出水通道并位于所述过渡通道内,所述阀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手轮固定连接,所述阀轴的中部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外周壁上设有螺纹,所述阀轴通过所述凸台与所述顶套螺纹配合,所述阀体的周壁内设置有透压通道,所述顶套内设有透压孔,所述透压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过渡通道和所述透压孔的一端连通,所述透压孔的另一端与所述凸台的靠近所述手轮的一端、所述顶套和所述阀轴之间形成的间隙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阀芯还包括球座,所述球座的一端密封插装在所述座套的对应所述过渡通道的一端内,所述过渡通道通过所述球座与所述入水口连通,所述球座内设有阀球,所述球座的与所述入水口连通的一端的内径小于所述阀球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过渡通道内卡装有筛板,所述阀球和所述阀轴分别位于所述筛板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座套内设有水嘴内套,所述水嘴内套的一端固定套装在所述阀轴的靠近所述过渡通道的一端上,所述水嘴内套的另一端的侧壁上设有三角形缺口,所述三角形缺口的一边与所述水嘴内套的端面平齐。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座套内还设有水嘴外套,所述水嘴外套的外周壁与所述座套的内周壁相抵,所述水嘴内套可滑动地插装在所述水嘴外套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套的靠近所述顶套的一端设有内六角凹槽,所述顶套的靠近所述定位套的一端设有外六角凸台,所述定位套和所述顶套之间通过所述内六角凹槽和所述外六角凸台固定卡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阀体包括第一阀体、第二阀体和第三阀体,所述第一阀体的一端密封套装在所述第二阀体的一端上,所述第三阀体的一端密封套装在所述第二阀体的另一端,所述入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三阀体的另一端,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二阀体的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阀体和所述第二阀体之间、所述第二阀体和所述第三阀体之间均设有密封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阀体和所述定位套之间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的两端分别插装在所述第二阀体和所述定位套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套和所述阀体之间、所述定位套和所述阀轴之间、所述座套和所述阀体之间、所述座套和所述阀轴之间均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调节阀时,调节阀首先处于关闭状态,此时阀轴位于过渡通道内,流体通过入水口导入过渡通道,由于出水通道和透压通道均与过渡通道连通,但阀轴位于过渡通道内,截断了过渡通道和出水通道之间的连通,所以流体通过透压通道导入透压孔,使得流体通过透压孔作用于凸台的靠近手轮的一端,即流体能够同时作用于阀轴的靠近手轮的一端以及阀轴的靠近入水口的一端,从而使得阀轴的靠近手轮的一端所受到的轴向压力与阀轴的靠近入水口的一端所受到的轴向压力相同,进而使得操作者能够很省力的通过手轮转动阀轴,随着阀轴的转动,阀轴与阀芯产生相对运动,直至阀轴退出过渡通道,使得过渡通道与出水通道连通,流体从过渡通道导入出水通道,并从出水通道由出水口导出调节阀,从而实现调节阀对流体的导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节阀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透压通道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轴芯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嘴内套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嘴内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套的侧视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阀体,11-第一阀体,12-第二阀体,13-第三阀体,2-手轮,3-阀轴,31-凸台,4-阀芯,41-定位套,411-定位销,42-顶套,421-螺纹部,422-透压孔,423-外六角凸台,43-座套,431-过渡通道,432-出水通道,433-筛板,44-球座,45-阀球,5-透压通道,6-密封圈,7-水嘴内套,71-三角形缺口,72-销孔,8-水嘴外套,9-密封环,a-出水口,b-入水口,c-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节阀,如图1所示,该调节阀包括:阀体1、手轮2、阀轴3和阀芯4,阀体1的中部设有出水口a,阀体1的一端设有入水口b,阀芯4设置在阀体1内,且阀芯4沿阀体1的长度方向布置,阀芯4包括定位套41、顶套42和座套43,定位套41固定安装在阀体1内,顶套42的一端固定卡接在定位套41的一端上,顶套42的另一端密封插装在座套43的一端内,座套43的另一端内设有过渡通道431,过渡通道431与入水口b连通,座套43的中部内设有出水通道432,出水通道432分别与过渡通道431和出水口a连通,阀轴3的一端依次穿过阀体1的另一端、定位套41、顶套42、出水通道432并位于过渡通道431内,阀轴3的另一端与手轮2固定连接,阀轴3的中部设有凸台31,凸台31的外周壁上设有螺纹,阀轴3通过凸台31与顶套42螺纹配合,阀体1的周壁内设置有透压通道5,顶套42内设有透压孔422,透压通道5的两端分别与过渡通道431和透压孔422的一端连通(详见图2),透压孔422的另一端与凸台31的靠近手轮2的一端、顶套42和阀轴3之间形成的间隙c(详见图2)连通。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调节阀时,调节阀首先处于关闭状态,此时阀轴3位于过渡通道431内,流体通过入水口b导入过渡通道431,由于出水通道432和透压通道5均与过渡通道431连通,但阀轴3位于过渡通道431内,截断了过渡通道431和出水通道432之间的连通,所以流体通过透压通道5导入透压孔422,使得流体通过透压孔422作用于凸台31的靠近手轮2的一端,即流体能够同时作用于阀轴3的靠近手轮2的一端以及阀轴3的靠近入水口b的一端,从而使得阀轴3的靠近手轮2的一端所受到的轴向压力与阀轴3的靠近入水口b的一端所受到的轴向压力相同,进而使得操作者能够很省力的通过手轮2转动阀轴3,随着阀轴3的转动,阀轴3与阀芯4产生相对运动,直至阀轴3退出过渡通道431,使得过渡通道431与出水通道432连通,流体从过渡通道431导入出水通道432,并从出水通道432由出水口a导出调节阀,从而实现调节阀对流体的导通。
具体地,顶套42的内周壁上设有与凸台31上的螺纹相匹配的螺纹部421,以实现顶套42和凸台31之间的螺纹配合。
优选地,定位套41和阀体1之间、定位套41和阀轴3之间、座套43和阀体1之间、座套43和阀轴3之间均设有密封圈6,从而避免了流体从阀体1内泄露,提高了调节阀的可靠性。
图3为阀芯的剖面图,结合图3,在本实施中,阀芯4还包括球座44,球座44的一端密封插装在座套43的对应过渡通道431的一端内,过渡通道431通过球座44与入水口b连通,球座44内设有阀球45,球座44的与入水口b连通的一端的内径小于阀球45的直径。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当流体停止注入调节阀,且调节阀为及时关闭时,由于地层回压的作用,会导致流体回流,在此情况下,阀球45会被回流的液体推至球座44的与入水口b连通的一端,从而使得阀球45隔断过渡通道431和球座44,避免了回流现象的产生。
优选地,过渡通道431内卡装有筛板433,阀球45和阀轴3分别位于筛板433的相反两侧,从而避免了阀球45与阀轴3之间产生干涉,影响调节阀的正常运作。
在本实施例中,座套43内设有水嘴内套7,水嘴内套7的一端固定套装在阀轴3的靠近过渡通道431的一端上,水嘴内套7的另一端的侧壁上设有三角形缺口71(详见图4),三角形缺口71的一边与水嘴内套7的端面平齐。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当水嘴内套7在阀轴3的作用下朝向出水通道432的方向移动时,由于出水通道432上设有三角形缺口71,受限于三角形缺口71的形状,所以出水通道432和过渡通道431之间的连通面积将随着阀轴3的移动而逐渐增大,且连通面积的增大的速率也逐渐增大,从而实现了对流体流量的快速增大,对应的,当水嘴内套7在阀轴3的作用下背向出水通道432的方向移动时,出水通道432和过渡通道431之间的连通面积将随着阀轴3的移动而逐渐减小,且连通面积的减小的速率也逐渐增大,从而实现了对流体流量的快速减小。
具体地,水嘴内套7上设有销孔72(详见图5),销孔72内插装有安装销(图未示),水嘴内套7通过销孔72和安装销的配合固定安装在阀轴3上,从而便于替换具有不同形状的缺口的水嘴内套7,以提高调节阀的多样性。
优选地,座套43内还设有水嘴外套8,水嘴外套8的外周壁与座套43的内周壁相抵,水嘴内套7可滑动地插装在水嘴外套8内,水嘴外套8的一端与筛板433的一侧面相抵,水嘴外套8可以起到对水嘴内套7的移动方向进行导向的作用。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筛板433的另一侧面可以与球座44相抵,从而使得筛板433夹设在水嘴外套8和球座44之间,进而达到了固定筛板433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套41的靠近顶套42的一端设有内六角凹槽,顶套42的靠近定位套41的一端设有外六角凸台423(详见图6),定位套41和顶套42之间通过内六角凹槽和外六角凸台423固定卡接,从而避免了顶套42随着阀轴3一同转动,导致阀轴3无法产生相对于顶套42的轴向位移。
在本实施例中,阀体1包括第一阀体11、第二阀体12和第三阀体13,第一阀体11的一端密封套装在第二阀体12的一端上,第三阀体13的一端密封套装在第二阀体12的另一端,入水口b设置在第三阀体13的另一端,出水口a设置在第二阀体12的中部。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将阀体1拆分为第一阀体11、第二阀体12和第三阀体13三个部分,以方便了调节阀的拆装。
优选地,第一阀体11和第二阀体12之间、第二阀体12和第三阀体13之间均设有密封环9,从而避免了流体从阀体1内泄露,提高了调节阀的可靠性。
具体地,第二阀体1和定位套41之间设有定位销411,定位销411的两端分别插装在第二阀体1和定位套41内,从而起到了固定定位套41的作用,避免了定位套41在阀体1内产生不必要的转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调节阀,所述调节阀包括:阀体、手轮、阀轴和阀芯,所述阀体的中部设有出水口,所述阀体的一端设有入水口,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阀体内,且所述阀芯沿所述阀体的长度方向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定位套、顶套和座套,所述定位套固定安装在所述阀体内,所述顶套的一端固定卡接在所述定位套的一端上,所述顶套的另一端密封插装在所述座套的一端内,所述座套的另一端内设有过渡通道,所述过渡通道与所述入水口连通,所述座套的中部内设有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分别与所述过渡通道和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阀轴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阀体的另一端、定位套、顶套、出水通道并位于所述过渡通道内,所述阀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手轮固定连接,所述阀轴的中部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外周壁上设有螺纹,所述阀轴通过所述凸台与所述顶套螺纹配合,所述阀体的周壁内设置有透压通道,所述顶套内设有透压孔,所述透压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过渡通道和所述透压孔的一端连通,所述透压孔的另一端与所述凸台的靠近所述手轮的一端、所述顶套和所述阀轴之间形成的间隙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还包括球座,所述球座的一端密封插装在所述座套的对应所述过渡通道的一端内,所述过渡通道通过所述球座与所述入水口连通,所述球座内设有阀球,所述球座的与所述入水口连通的一端的内径小于所述阀球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通道内卡装有筛板,所述阀球和所述阀轴分别位于所述筛板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套内设有水嘴内套,所述水嘴内套的一端固定套装在所述阀轴的靠近所述过渡通道的一端上,所述水嘴内套的另一端的侧壁上设有三角形缺口,所述三角形缺口的一边与所述水嘴内套的端面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套内还设有水嘴外套,所述水嘴外套的外周壁与所述座套的内周壁相抵,所述水嘴内套可滑动地插装在所述水嘴外套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的靠近所述顶套的一端设有内六角凹槽,所述顶套的靠近所述定位套的一端设有外六角凸台,所述定位套和所述顶套之间通过所述内六角凹槽和所述外六角凸台固定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包括第一阀体、第二阀体和第三阀体,所述第一阀体的一端密封套装在所述第二阀体的一端上,所述第三阀体的一端密封套装在所述第二阀体的另一端,所述入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三阀体的另一端,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二阀体的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和所述第二阀体之间、所述第二阀体和所述第三阀体之间均设有密封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体和所述定位套之间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的两端分别插装在所述第二阀体和所述定位套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和所述阀体之间、所述定位套和所述阀轴之间、所述座套和所述阀体之间、所述座套和所述阀轴之间均设有密封圈。
CN201620900656.3U 2016-08-18 2016-08-18 一种调节阀 Active CN2060177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00656.3U CN206017741U (zh) 2016-08-18 2016-08-18 一种调节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00656.3U CN206017741U (zh) 2016-08-18 2016-08-18 一种调节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17741U true CN206017741U (zh) 2017-03-15

Family

ID=58249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00656.3U Active CN206017741U (zh) 2016-08-18 2016-08-18 一种调节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177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51418U (zh) 旋转式二位多通道换向阀
CN203309160U (zh) 一种蜗轮阀
CN113431566B (zh) 一种井口注聚取样取压装置
CN206017741U (zh) 一种调节阀
CN103498942B (zh) 一种阀门
CN207281604U (zh) 一种基于光圈原理的流量控制装置
CN201180816Y (zh) 一种三通球阀
CN208872359U (zh) 一种用于工程流量测量的仪表装置
CN205859274U (zh) 可调式动态平衡阀
CN204344981U (zh) 一种硬密封球阀
CN204493799U (zh) 旋筒三通调节阀
TWI640705B (zh) 一種t形閥及其組合式換向閥
CN104913069B (zh) 可调流量式阀门
CN205956448U (zh) 压差驱动的往复式三通阀
CN104154068A (zh) 一种转角自伺服阀控环形缸
CN208750038U (zh) 电动针形阀
CN212029163U (zh) 一种变压差恒温混水中心
CN204437297U (zh) 高压自平衡活塞式调节节流截止阀
CN206754537U (zh) 一种带过滤网全焊接球阀
CN203516751U (zh) 阀门
CN205260925U (zh) 一体式三通球阀
CN205859216U (zh) 组合球阀
CN206072442U (zh) 一种轴流式高温调节阀组
CN206299823U (zh) 一种低扭矩天然气固定球阀
CN217762165U (zh) 焊接球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