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10599U - 一种提高离合器线圈壳体加工质量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离合器线圈壳体加工质量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10599U
CN206010599U CN201621023856.1U CN201621023856U CN206010599U CN 206010599 U CN206010599 U CN 206010599U CN 201621023856 U CN201621023856 U CN 201621023856U CN 206010599 U CN206010599 U CN 2060105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material
feeding module
rod
equipment
coil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2385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明勇
谢建勇
欧央伟
戴胜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Ruihong electrical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Rui Hong Air Conditioning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Rui Hong Air Conditioning Accesso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Rui Hong Air Conditioning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2385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105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105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105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高离合器线圈壳体加工质量的设备,包括机架、主轴、上料机构、落料机构及车削装置,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废料输出通道,车削装置包括相对平行滑设于工作台上的第一进给模组和第二进给模组,第一进给模组和第二进给模组的前端安装有用于对废料输出通道内的废料进行整形的挤压机构,挤压机构包括挡料板及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进给模组的前端面凸设有挤压板,挤压板与挡料板之间形成废料挤压区域,上料机构向下倾斜安装有一拨料杆,上料机构下移,拨料杆的末端与第一车刀端部相接触。本实用新型利用拨料杆对车削后车刀上残留的废料进行拨离,结合废料挤压机构和落料机构,实现废料分批次回收,减少废料占用空间,降低回收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离合器线圈壳体加工质量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料收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离合器线圈壳体加工质量的设备。
背景技术
日前,汽车空调离合器线圈壳体是通过圆环形的原料钢板一体冲压而成,冲压成型后的线圈壳体需要通过上料机构逐一输送至车床上对其边缘进行车削加工,由于该线圈壳体的一侧面为圆环状,需要通过两把车刀分别对其内圈和外圈的边缘进行车削加工,在实际加工过程中,车削后产生的废料直接落至主轴正下方设置的接料槽内,该接料槽一侧过渡连接倾斜输出通道,当接料槽内的废料挤满时,操作人员通过拨杆将其拨至输出通道内,该废料沿输出通道滑落至设备外,由于废料散落占用空间大,且散落至设备周围,一方面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不利于废料回收。此外,众所周知,车削加工时,车刀上通常会粘连废料,若不及时清楚,加工下一产品时容易划伤产品表面,影响加工质量,传统的方式通常是工人手持拨杆将废料从车刀上拨落,但其存在一些问题,拨杆一般为刚性件,其与车刀刚性接触容易损坏车刀,同时,工人需要时刻观察车刀上是否残留有废料,其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提高离合器线圈壳体加工质量的设备,利用拨料杆对车削后车刀上残留的废料进行拨离,提高产品加工质量,结合废料挤压机构和落料机构及时对每一加工产品产生的废料进行挤压整形,实现废料分批次回收,减少废料占用空间,降低回收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提高离合器线圈壳体加工质量的设备,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上用于驱动线圈壳体旋转的主轴、用于将线圈壳体送至该主轴上的上料机构、用于加工后线圈壳体输出的落料机构以及安装于工作台上的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位于主轴与车削装置之间开设有废料输出通道,该车削装置包括相对平行滑设于工作台上的第一进给模组和第二进给模组,第一进给模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前端面安装有第一车刀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进给模组和第二进给模组的前端安装有用于对废料输出通道内的废料进行整形的挤压机构,该挤压机构包括位于废料输出通道内由第一进给模组驱动沿进给方向往复移动的挡料板及前端和末端分别与该挡料板和第二进给模组相连接的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进给模组的前端面凸设有与所述挡料板平行设置的挤压板,挤压板与挡料板之间形成废料挤压区域;所述上料机构向下倾斜安装有一拨料杆,上料机构下移,拨料杆的末端与所述第一进给模组的第一车刀端部相接触。
作为改进,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竖直安装于机架上的第一驱动气缸和滑动板,该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有L形连杆,该L形连杆的一端与滑动板固定连接,另一端滑动配合连接一导向板,该导向板通过多根导柱设置在滑动板上,其下方设有用于将线圈壳体安装于主轴上的定位推板。
作为改进,所述拨料杆安装于所述导向板的侧壁上,该拨料杆的末端设有一层橡胶层,该拨料杆的作用是将切削后挂在车刀上的废料拨落至废料输出通道内,避免影响下一动作正常工作。同时该拨料杆末端采用橡胶材质,一方面其与车刀刚性接触不会损坏车刀,另一方面废料不易粘在该拨料杆上,提高拨料效率。
作为改进,所述连杆机构包括滑动配合连接在挡料板上的滑槽内的滑块、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该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滑块和第二连杆转动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连杆的内侧垂直设有一推料板,第一进给模组工作时,该推料板与挡料板及挤压块形成接料槽,使得车削后的废料刚好落至该接料槽内部,同时,第一进给模组复位时,该推料板随挡料板靠近第一进给模组运动而同步运动,将接料槽内的废料慢慢推送至挤压区域使得废料不断挤压整形的同时被逐步向外推送,如此重复,下一工件切削废料挤压整形后依靠该推料板重复上述动作,将挤压区域内的上一工件废料沿废料输出通道的倾斜部输出。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底部固设有第一推块,该第一推块滑设于工作台内,其前端通过一推杆与所述挡料板固定连接,所述废料输出通道内开设有与所述推杆相适配的定位槽。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进给模组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和前端面安装有第二车刀的第二安装座,该第二安装座的底部固设有第二推块,该第二推块滑设于工作台内,其前端与所述第二连杆垂直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落料机构包括落料轨道和驱动该落料轨道沿废料输出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二驱动气缸,落料机构通过连接板与第二安装座相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落料轨道的底部还设有与所述废料输出通道滑动接触的推料块。
作为改进,所述废料输出通道包括光滑过渡连接的水平部和倾斜部,挡料板滑动设置在该水平部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上料机构的导向板上固定设置拨料杆,使其与导向板的动作路径保持同步,实现该拨料杆将切削后挂在车刀上的废料拨落至废料输出通道内,避免残留废料对下一产品车削时划伤产品表面,提高线圈壳体车削质量,此外,拨料杆的末端设有一层橡胶层,避免其与车刀刚性接触损坏车刀,同时防止废料粘连在拨料杆上,影响废料收集,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2)通过在车削装置的前端设置废料挤压机构,使得该挤压机构与第一进给模组和第二进给模组连接,减少动力装置,简化机构,成本低,同时挡料板和推料板与第一安装座同步动作对车削产生的废料进行同步挤压成型及向设备外部推送,实现废料分批次回收,提高车削效率,减少废料占用空间;
(3)落料轨道底部设置推料块,其与产品出料动作同步进行,将废料输出通道内由第二进给模组车削产生的废料推送至设备外部,确保每加工一个线圈壳体,及时对产生的废料进行清除,确保产品加工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废料收集方便,产品加工质量好,成本低等有点,有效保证了车削加工的连续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车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离合器线圈壳体加工质量的设备,包括机架1、安装于机架1上用于驱动线圈壳体旋转的主轴11、用于将线圈壳体送至该主轴11上的上料机构2、用于加工后线圈壳体输出的落料机构3以及安装于工作台4上的车削装置5,所述工作台4上位于主轴11与车削装置5之间开设有废料输出通道41,如图2和图3所示,该车削装置5包括相对平行滑设于工作台4上的第一进给模组51和第二进给模组52,第一进给模组51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前端面安装有第一车刀511的第一安装座512;所述第一进给模组51和第二进给模组52的前端安装有用于对废料输出通道41内的废料进行整形的挤压机构6,如图4所示,该挤压机构6包括位于废料输出通道41内由第一进给模组51驱动沿进给方向往复移动的挡料板61及前端和末端分别与该挡料板61和第二进给模组52相连接的连杆机构62;所述第一进给模组51的前端面凸设有与所述挡料板61平行设置的挤压板7,挤压板7与挡料板61之间形成废料挤压区域;所述上料机构2向下倾斜安装有一拨料杆8,上料机构2下移,拨料杆8的末端与所述第一进给模组51的第一车刀511端部相接触。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构2包括竖直安装于机架1上的第一驱动气缸21和滑动板22,该滑动板22位于第一驱动气缸21的内侧,第一驱动气缸21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有L形连杆23,该L形连杆23的一端与滑动板22固定连接,另一端滑动配合连接一导向板24,该导向板24通过多根导柱25设置在滑动板22上,其下方设有用于将线圈壳体安装于主轴11上的定位推板26。其中,所述拨料杆8安装于所述导向板24的侧壁上,上料时,第一驱动气缸21驱动L形连杆23带动滑动板22下移,该导向板24在L形连杆23的导向作用下,沿导柱25向靠近主轴11方向移动,同时同步将定位推板26上的线圈壳体推送至主轴11上,由于拨料杆8固定设置在所述导向板24上,其运动路径与导向板24相同,即上料时,第一进给模组51复位,拨料杆8同步下移将切削后挂在第一车刀511上的废料向内拨落至废料输出通道41内,以确保下一动作正常工作,代替传统人工拨料,提高工作效率和操作安全性。
此外,拨料杆8工作时与第一车刀511刚性接触,为避免其损坏车刀,该拨料杆8的末端设有一层橡胶层81,提高车刀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废料粘在该拨料杆8上,提高拨料效率。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连杆机构62包括滑动配合连接在挡料板61上的滑槽内的滑块621、第一连杆622和第二连杆623,该第一连杆622的两端分别与滑块621和第二连杆62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622的内侧垂直设有一推料板624,第一进给模组51工作时,该推料板624与挡料板61及挤压块形成接料槽,使得车削后的废料刚好落至该接料槽内部,同时,第一进给模组51复位时,该推料板624随挡料板61靠近第一进给模组51运动而同步运动,将接料槽内的废料慢慢推送至挤压区域使得废料不断挤压整形的同时被逐步向外推送,如此重复,下一工件切削废料挤压整形后依靠该推料板624重复上述动作,将挤压区域内的上一工件废料沿废料输出通道41的倾斜部输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座512的底部固设有第一推块513,该第一推块513滑设于工作台4内,其前端通过一推杆514与所述挡料板61固定连接,所述废料输出通道41内开设有与所述推杆514相适配的定位槽411,第一推杆514置于该定位槽411内,其上端面与所述废料输出通道41齐平,以不影响后续挤压区域内成型废料的移出,该第一推杆514与第一安装座512同步移动,减少动力装置,机构简化,降低成本。
相应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给模组52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和前端面安装有第二车刀521的第二安装座522,该第二安装座522的底部固设有第二推块523,该第二推块523滑设于工作台4内,其前端与所述第二连杆623垂直连接,以确保连杆机构62中推料板624相应地可与第二安装座522实现联动,第二进给模组52复位时借助推料板624的惯性作用,对挤压区域内成型后的废料进行二次推送。
本实施例中,所述落料机构3包括落料轨道31和驱动该落料轨道31沿废料输出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二驱动气缸32,落料机构3通过连接板33与第二安装座522相连接,第二驱动气缸32的活塞杆端部与落料轨道31固定连接,所述落料轨道31的底部还设有与所述废料输出通道41滑动接触的推料块34。第二进给模组52复位时,第二驱动气缸32驱动落料轨道31移动至主轴11下方使得加工后的线圈壳体落至该落料轨道31内,同时,落料轨道31下方的推料块34将废料输出通道41内的由第二进给模组52车削产生的废料推送至设备外部,利于及时清扫产生的废料,避免废料堆积,影响后续车削加工。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废料输出通道41包括光滑过渡连接的水平部412和倾斜部413,水平部412置于主轴11的正下方,两端分别延伸至落料轨道31下方及挡料板61的外侧边沿,使得挡料板61和推料块34军滑动设置在该水平部412上。
工作流程如下:
线圈壳体通过上料通道逐一推送至上料机构2的定位推板26内,第一进给模组51工作,对线圈壳体的内圈边沿进行车削,挡料板61带动连杆机构62与第一安装座512同步移动,此时推料板624与挡料板61及挤压块形成接料槽,使得车削后的废料刚好落至该接料槽内部;第一进给模组51复位,上料机构2动作,拨料杆8随导向板24同步动作将第一车刀511上的废料向内拨落至废料输出通道41内,与此同时,挡料板61将接料槽内的废料向车削装置5的前端部移动,同时推料板624同步将该废料慢慢向挤压区域推送将废料加压整形,成型后的废料会沿废料输出通道41的倾斜部413输出,假如废料未完全脱离挤压区域,第一进给模组51加工下一工件时重复上述动作,后一加压整形的废料会将其向外推动沿废料输出通道41的倾斜部413输出,如此往复;第二进给模组52工作,对线圈壳体的外圈边沿进行车削,同时第二安装座522驱动第二连杆623同步带动推料板624反向转动,第二进给模组52复位,推料板624借助惯性作用对挤压区域内的废料进行二次推送,与此同时,落料机构3动作,落料轨道31下方的推料块34将废料输出通道41内的由第二进给模组52车削产生的废料推送至设备外部,确保每加工一个线圈壳体,及时对产生的废料进行清除,确保产品加工质量,同时对废料进行分批次挤压整形,减少废料占用空间,便于回收,降低回收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提高离合器线圈壳体加工质量的设备,包括机架(1)、安装于机架(1)上用于驱动线圈壳体旋转的主轴(11)、用于将线圈壳体送至该主轴(11)上的上料机构(2)、用于加工后线圈壳体输出的落料机构(3)以及安装于工作台(4)上的车削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4)上位于主轴(11)与车削装置(5)之间开设有废料输出通道(41),该车削装置(5)包括相对平行滑设于工作台(4)上的第一进给模组(51)和第二进给模组(52),第一进给模组(51)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前端面安装有第一车刀(511)的第一安装座(512);所述第一进给模组(51)和第二进给模组(52)的前端安装有用于对废料输出通道(41)内的废料进行整形的挤压机构(6),该挤压机构(6)包括位于废料输出通道(41)内由第一进给模组(51)驱动沿进给方向往复移动的挡料板(61)及前端和末端分别与该挡料板(61)和第二进给模组(52)相连接的连杆机构(62);所述第一进给模组(51)的前端面凸设有与所述挡料板(61)平行设置的挤压板(7),挤压板(7)与挡料板(61)之间形成废料挤压区域;所述上料机构(2)向下倾斜安装有一拨料杆(8),上料机构(2)下移,拨料杆(8)的末端与所述第一进给模组(51)的第一车刀(511)端部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离合器线圈壳体加工质量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2)包括竖直安装于机架(1)上的第一驱动气缸(21)和滑动板(22),该第一驱动气缸(21)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有L形连杆(23),该L形连杆(23)的一端与滑动板(22)固定连接,另一端滑动配合连接一导向板(24),该导向板(24)通过多根导柱(25)设置在滑动板(22)上,其下方设有用于将线圈壳体安装于主轴(11)上的定位推板(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离合器线圈壳体加工质量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料杆(8)安装于所述导向板(24)的侧壁上,该拨料杆(8)的末端设有一层橡胶层(8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离合器线圈壳体加工质量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62)包括滑动配合连接在挡料板(61)上的滑槽内的滑块(621)、第一连杆(622)和第二连杆(623),该第一连杆(622)的两端分别与滑块(621)和第二连杆(623)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离合器线圈壳体加工质量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622)的内侧垂直设有一推料板(6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离合器线圈壳体加工质量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512)的底部固设有第一推块(513),该第一推块(513)滑设于工作台(4)内,其前端通过一推杆(514)与所述挡料板(61)固定连接,所述废料输出通道(41)内开设有与所述推杆(514)相适配的定位槽(41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离合器线圈壳体加工质量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给模组(52)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和前端面安装有第二车刀(521)的第二安装座(522),该第二安装座(522)的底部固设有第二推块(523),该第二推块(523)滑设于工作台(4)内,其前端与所述第二连杆(623)垂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提高离合器线圈壳体加工质量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机构(3)包括落料轨道(31)和驱动该落料轨道(31)沿废料输出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二驱动气缸(32),落料机构(3)通过连接板(33)与第二安装座(522)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提高离合器线圈壳体加工质量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轨道(31)的底部还设有与所述废料输出通道(41)滑动接触的推料块(3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离合器线圈壳体加工质量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料输出通道(41)包括光滑过渡连接的水平部(412)和倾斜部(413),挡料板(61)滑动设置在该水平部(412)上。
CN201621023856.1U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提高离合器线圈壳体加工质量的设备 Active CN2060105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23856.1U CN206010599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提高离合器线圈壳体加工质量的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23856.1U CN206010599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提高离合器线圈壳体加工质量的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10599U true CN206010599U (zh) 2017-03-15

Family

ID=58258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23856.1U Active CN206010599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提高离合器线圈壳体加工质量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105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25667A (zh) * 2016-08-31 2017-02-22 浙江瑞虹空调配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离合器线圈壳体加工质量的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25667A (zh) * 2016-08-31 2017-02-22 浙江瑞虹空调配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离合器线圈壳体加工质量的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50251A (zh) 全自动分板机
CN104815893B (zh) 一种极片冲切设备
CN105881604A (zh) 用于太阳能光伏生产线的自动削边机
CN205270644U (zh) 用于冲床的冲压废料自动清除工装
CN205086018U (zh) 全自动分板机
CN113561257B (zh) 一种会计凭单装订机
CN107838266A (zh) 一种新型冲压机
CN205270643U (zh) 用于冲床的冲压废料自动清除翻转工装
CN206009848U (zh) 一种提高离合器线圈壳体上料效率的加工设备
CN206010599U (zh) 一种提高离合器线圈壳体加工质量的设备
CN203853580U (zh) 一种全自动钻孔机
CN106425667A (zh) 一种提高离合器线圈壳体加工质量的设备
CN106424761A (zh) 一种提高离合器线圈壳体上料效率的加工设备
CN208321790U (zh) 电池铝壳加工设备
CN201799296U (zh) 金刚石合成块自动破碎机
CN202688183U (zh) 玻璃精雕机
CN202725863U (zh) 一种冲压机床用废料回收装置
CN211101063U (zh) 一种冲孔机用废料收集装置
CN201900200U (zh) 瓶盖生产设备中的切口造型系统
CN113510790A (zh) 一种电池包装盒打孔机
CN111216196B (zh) 一种汽车部件加工用密封条打孔装置
CN209632496U (zh) 一种拨键排座全自动装配机
CN203377472U (zh) 连接器装配机用生产装置
CN102847836A (zh) 一种用于餐叉制作用自动切齿上料机
CN209832771U (zh) 一种自动冲切除废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3112 Zhejiang city of Huzhou province Changxing County Lin Town Industrial Zone Rainbow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Ruihong electrical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313112 Zhejiang city of Huzhou province Changxing County Lin Town Industrial Zone Rainbow Road No. 1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Rui Hong Air Conditioning Accessorie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Mingyong

Inventor before: Li Mingyong

Inventor before: Xie Jianyong

Inventor before: Ou Yangwei

Inventor before: Dai Shengjie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