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05203U - 一种蟒式收割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蟒式收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05203U
CN206005203U CN201620921892.3U CN201620921892U CN206005203U CN 206005203 U CN206005203 U CN 206005203U CN 201620921892 U CN201620921892 U CN 201620921892U CN 206005203 U CN206005203 U CN 2060052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unk
compartment base
stirring shaft
hydraulic
compar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2189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铁军
张秀丽
邱亚兰
张广冬
倪志明
华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Yang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Yang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2092189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052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052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0520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蟒式收割机,属于收割机领域,包括收割车头和后车,收割车头设置有谷物收割箱,后车包括车厢底座和设置于车厢底座的后车厢,谷物收割箱和后车厢之间通过谷物输送管道连通,收割车头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履带行走机构,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一履带行走机构,后车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二履带行走机构,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二履带行走机构,收割车头和车厢底座之间通过铰链连接系统可拆卸地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蟒式收割机结构设计合理,适应于全地形和全气候环境,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蟒式收割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割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蟒式收割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联合收割机一般都可以完成农作物的收割、脱粒、分离茎干、清除杂物等功能,但通常只能在一般比较平整的开阔地形进行收割,对于梯田之类的丘陵地形或者由于持续阴雨天气造成松软泥泞的土地就无法使用,只能限制于平原地区,丘陵区的谷物收割只能是人力收割,这大大降低收割的效率,并且收割下来的谷料不便于运输,这种做法在使用了大量劳动力,大量的时间的情况下,并不能保证谷物质量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蟒式收割机,以改善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蟒式收割机包括收割车头和后车,收割车头设置有谷物收割箱,后车包括车厢底座和设置于车厢底座的后车厢,谷物收割箱和后车厢之间通过谷物输送管道连通,收割车头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履带行走机构,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一履带行走机构,后车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二履带行走机构,第二驱动机构 能够驱动第二履带行走机构,收割车头和车厢底座之间通过铰链连接系统可拆卸地连接。
收割车头在对农作物进行收割、脱粒后,将谷物暂时储存在谷物收割箱,然后通过谷物输送管道将收割后的谷物传送到后车厢进行储存。
蟒式收割机收割过程中,铰链连接系统实现了收割车头和后车厢之间的相互扭动,与履带行走系统相互配合形成了蟒式收割机,即前后可以翘起且能够发生扭动,从而能够适用于各种地形以及各种气候情况下的各种地形,对于梯田之类的丘陵地形或者由于持续阴雨天气造成松软泥泞的土地都能使用,大大提高了收割的效率,并且节约了大量劳动力,从而保证谷物的收割质量和效率。由于采用蟒式结构,使后车厢的体积能够大大的增大,从而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减小卸下谷物的频率。该收割机克服了传统收割机在地形和天气上的限制,减少了石油能源消耗,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进一步地,后车厢可拆卸地设置于车厢底座,车厢底座设置有上箱牵引机构、下箱推动机构和滑动导向机构,上箱牵引机构能够牵引后车厢沿着滑动导向机构从地面移动至车厢底座的顶部,下箱推动机构能够推动后车厢沿着滑动导向机构从车厢底座的顶部移动至地面。
农忙季节,后车厢置于车厢底座,能够实现农作物的收割和储存,保证收割质量和效率,非农忙季节,则可将后车厢从车厢底座上拆卸下来,一方面,可以作为移动工地房使用,另一方面,能够用于储存谷物,即充分利用了后车厢,也避免后车厢始终置于车厢底座上占用大量的存放空间,更具实用性。从而克服了现有很多收割机在非农忙 季节就闲置在农民的仓库里,既占地方也不能产生任何经济效益的缺点。
其中,由于后车厢体积庞大,因此,后车厢的拆卸和安装需要借助相关的结构,本申请中,上箱牵引机构能够牵引后车厢沿着滑动导向机构从地面移动至车厢底座的顶部,下箱推动机构能够推动后车厢沿着滑动导向机构从车厢底座的顶部移动至地面。结构设计合理,加快安装和拆卸的效率,使用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滑动导向机构包括导轨、滑轮和弹簧爬梯,弹簧爬梯可拆卸地设置于车厢底座的远离收割车头的一端,导轨设置于车厢底座的顶部,滑轮设置于后车厢的底部,导轨与弹簧爬梯对应设置,滑轮能够沿着导轨滑动且能够沿着弹簧爬梯移动。
弹簧爬梯用于实现后车厢从车厢底座到地面之间的高度过渡。由于后车厢体积庞大,采用弹簧爬梯能够更加省力省时,操作更加方便,也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弹簧爬梯不使用时,则翻折后依靠着后车厢,减小占用空间,保证收割机的顺利使用,使用时,则将弹簧爬梯放下,将后车厢从车厢底座沿着弹簧爬梯移动至地面。设置滑轮和导轨,能够实现减小后车厢与车厢底座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后车厢在车厢底座的顶部的顺利移动。
进一步地,车厢底座竖向设置有前支板,前支板位于收割车头和后车厢之间,上箱牵引机构包括绞机和缠绕设置于绞机的绞线,绞机设置于前支板的朝向收割车头的一侧,前支板设置有活板门,绞线的延伸端穿过活板门与后车厢连接。
前支板用于实现绞机的安装。由于后车厢体积庞大,因此在将后车厢从地面牵引至车厢底座的过程中,找到一个省力的施力作用点能 够大大的提高安装的速度,同时也能够减小能耗,而绞机可以安装于前支板的任何位置,从而使绞机上的绞线的延伸端找到一个合适的施力点。
进一步地,车厢底座设置有底座凸台,底座凸台设置于前支板和后车厢之间,下箱推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液压推杆,液压推杆设置于底座凸台,液压推杆的活塞推杆与车厢底座并排设置,液压推杆的活塞推杆与后车厢连接,液压推杆能够推动后车厢移动。
液压推杆的活塞推杆与车厢底座并排设置,能够在推动后车厢在车厢底座上移动时更加省力。采用液压推杆能够产生更大的推动力,同时也能够减小能耗。同时设计底座凸台,增大液压推杆的竖向高度,使液压推杆的活塞推杆处于一个更加省力的位置推动后车厢。底座凸台设置于前支板和后车厢之间,结构设计合理,实现部件之间的合理布局,节约空间,牵引和推动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车厢底座并排设置有两个卡接护栏,后车厢位于两个卡接护栏之间,卡接护栏可拆卸地设置于车厢底座,后车厢的与卡接护栏相对的两侧的侧壁分别设置有卡接组件,卡接护栏与卡接组件卡接连接。
卡接护栏用于实现后车厢与车厢底座之间的固定,后车厢在移动至车厢底座的顶部后,通过卡接护栏固定于车厢底座实现固定,拆卸时,先将卡接护栏与车厢底座拆卸开,再移动后车厢,然后将卡接护栏与卡接组件卡接连接解除。同时,卡接护栏还能够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避免后车厢在使用的过程中,与其他部件发生碰撞以及滑出车厢底座。
进一步地,蟒式收割机包括搅拌系统,搅拌系统包括液压马达和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主搅拌转轴和设置于主搅拌转轴的两侧的两个副搅拌转轴,主搅拌转轴和副搅拌转轴分别通过可拆卸支架设置于后车厢的内部,主搅拌转轴和副搅拌转轴的外侧分别设置有螺旋叶片,主搅拌转轴的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与副搅拌转轴的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主搅拌转轴和副搅拌转轴均与车厢底座并排设置;主搅拌转轴的靠近收割车头的一端均穿过后车厢且设置有主动带轮,两个副搅拌转轴的靠近收割车头的一端均穿过后车厢且分别设置有从动带轮,主搅拌转轴与液压马达连接,主动带轮带动从动带轮转动。
主搅拌转轴在液压马达的作用下转动,主动带轮带动从动带轮转动,从而带动副搅拌转轴副运动,主搅拌转轴和副搅拌转轴的螺旋叶片随着转动,实现谷物在后车厢两侧与后车厢中间形成对流运动,有利于谷物的均匀放置。
进一步地,蟒式收割机还包括液压供油系统,液压供油系统包括液压站和供油管,液压站与液压马达通过供油管连接,供油管设置有截止阀。截止阀用于控制液压供油系统给液压马达的供油。
进一步地,后车厢设置有固定电机,固定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驱动带轮,主搅拌转轴与液压马达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驱动带轮与主动带轮之间能够通过传动带连接。
当后车厢中满载时,用户便可解除后车厢的固定,将后车厢卸下,被卸下的后车厢若需要搅拌,只需要将后车厢前部的驱动带轮接上传动带,比如V带,驱动带轮与主动带轮连接,驱动带轮带动主动带轮转动,进而带动主轴搅拌轴转动,即可完成搅拌。即将后车厢从车厢底座拆卸下来后依然可以实现搅拌。
进一步地,后车厢的箱体壁由三维中空复合材料制成,箱体壁设置有外层空腔和内层空腔,外层空腔填充有隔热材料,内层空腔铺设有连接电线。设置隔热层,方便对后车厢的谷物进行温度控制和湿度控制。采用三维中空复合材料,整车实现轻量化,同时省能耗。设置外层空腔和内层空腔,一方面减轻后车厢的整体重量,同时实现电线的合理布局,节约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蟒式收割机结构设计合理,适应于全地形和全气候环境,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蟒式收割机的第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蟒式收割机的第二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蟒式收割机的第一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蟒式收割机的第二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蟒式收割机的第三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蟒式收割机的第四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蟒式收割机的第五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蟒式收割机的第六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收割车头101;后车厢102;谷物收割箱103;车厢底座104;谷物输送管道105;履带行走系统106;铰链连接系统107;弹簧爬梯108;导轨109;滑轮200;前支板201;绞机202;绞线203;活板门204;牵引杆205;底座凸台206;液压推杆207;卡接护栏208;卡接组件209;第一卡块300;第二卡块301;第三卡块302;安装杆303;分支连杆304;液压马达305;主搅拌转轴306;副搅拌转轴307;螺旋叶片308;主动带轮309;从动带轮400;液压站402;供油管403;截止阀404;固定电机405;驱动带轮406;太阳能电池板407;液压杆408;外壳409;活塞撑杆500;排风扇501;驾驶室502;绞机挂钩503;可拆卸支架504;圆弧板50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具体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8。
本实施例提供的蟒式收割机,如图1所示,包括收割车头101和后车,收割车头101设置有谷物收割箱103,后车包括车厢底座104和设置于车厢底座104的后车厢102,谷物收割箱103和后车厢102之间通过谷物输送管道105连通。收割车头101在对农作物进行收割、脱粒后,将谷物暂时储存在谷物收割箱103,然后通过谷物输送管道105将收割后的谷物传送到后车厢102进行储存。
如图1所示,收割车头101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履带行走机构,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一履带行走机构,后车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二履带行走机构,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二履带行走机 构,收割车头101和车厢底座104之间通过铰链连接系统107可拆卸地连接。蟒式收割机收割过程中,铰链连接系统107实现了收割车头101和后车厢102之间的相互扭动,与履带行走系统106相互配合形成了蟒式收割机,即前后可以翘起且能够发生扭动,在爬坡或者收割车头陷入烂泥时,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二履带行走机构,后车可以将收割车头推出,从而能够适用于各种地形以及各种气候情况下的各种地形,对于梯田之类的丘陵地形或者由于持续阴雨天气造成松软泥泞的土地都能使用,大大提高了收割的效率,并且节约了大量劳动力,从而保证谷物的收割质量和效率。当天气晴朗且位于平原地上时,为了省油,可以将收割车头和后车拆分开,单独用收割车头收割谷物。再者,由于采用蟒式结构,使后车厢102的体积能够大大的增大,从而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减小卸下谷物的频率。该收割机克服了传统收割机在地形和天气上的限制,减少了石油能源消耗,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第一履带行走机构和第二履带行走机构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
如图1所示,后车厢102可拆卸地设置于车厢底座104。农忙季节,后车厢102置于车厢底座104,能够实现农作物的收割和储存,保证收割质量和效率,非农忙季节,则可将后车厢102从车厢底座104上拆卸下来,一方面,可以作为移动工地房使用,另一方面,能够用于储存谷物,即充分利用了后车厢102,也避免后车厢102始终置于车厢底座104上占用大量的存放空间,更具实用性。从而克服了现有很多收割机在非农忙季节就闲置在农民的仓库里,既占地方也不能产生任何经济效益的缺点。
车厢底座104设置有上箱牵引机构、下箱推动机构和滑动导向机构,上箱牵引机构能够牵引后车厢102沿着滑动导向机构从地面移动至车厢底座104的顶部,下箱推动机构能够推动后车厢102沿着滑动导向机构从车厢底座104的顶部移动至地面。由于后车厢102体积庞大,因此,后车厢102的拆卸和安装需要借助相关的结构,本申请中,上箱牵引机构能够牵引后车厢102沿着滑动导向机构从地面移动至车厢底座104的顶部,下箱推动机构能够推动后车厢102沿着滑动导向机构从车厢底座104的顶部移动至地面。结构设计合理,加快安装和拆卸的效率,使用更加方便。
如图3所示,滑动导向机构包括弹簧爬梯108,弹簧爬梯108可拆卸地设置于车厢底座104的远离收割车头101的一端。弹簧爬梯108用于实现后车厢102从车厢底座104到地面之间的高度过渡。由于后车厢102体积庞大,采用弹簧爬梯108能够更加省力省时,操作更加方便,也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弹簧爬梯108不使用时,则翻折后依靠着后车厢102,减小占用空间,保证收割机的顺利使用,使用时,则将弹簧爬梯108放下,将后车厢102从车厢底座104沿着弹簧爬梯108移动至地面。当后车厢102和车厢底座104拆开,可将弹簧爬梯108拆卸下来,便于放置,节约存放空间。
如图4所示,滑动导向机构还包括导轨109和滑轮200,导轨109设置于车厢底座104的顶部,滑轮200设置于后车厢102的底部,导轨109与弹簧爬梯108对应设置,滑轮200能够沿着导轨109滑动且能够沿着弹簧爬梯108移动。设置滑轮200和导轨109,能够实现减小后车厢102与车厢底座104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后车厢102在车厢底座104的顶部的顺利移动。拆卸时,后车厢102底部的滑轮200 依次通过导轨109和弹簧爬梯108移动至地面和/或移动至车厢底座104。
如图5所示,车厢底座104竖向设置有前支板201,前支板201位于收割车头101和后车厢102之间,上箱牵引机构包括绞机202和缠绕设置于绞机202的绞线203,绞机202设置于前支板201的朝向收割车头101的一侧,前支板201设置有活板门204,绞线203的延伸端穿过活板门204与后车厢102连接。前支板201用于实现绞机202的安装。由于后车厢102体积庞大,因此在将后车厢102从地面牵引至车厢底座104的过程中,找到一个省力的施力作用点能够大大的提高安装的速度,同时也能够减小能耗,而绞机202可以安装于前支板201的任何位置,从而使绞机202上的绞线203的延伸端找到一个合适的施力点。后车厢102设置牵引杆205,牵引杆205为U形架,绞线203的延伸端设置有绞机挂钩503,绞机挂钩503能够扣于U形架。U形架结构简单,U形架与绞机挂钩503配合,便于拆卸和扣上。
如图6所示,车厢底座104并排设置有两个卡接护栏208,后车厢102位于两个卡接护栏208之间,卡接护栏208可拆卸地设置于车厢底座104,后车厢102的与卡接护栏208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接组件209,卡接护栏208与卡接组件209卡接连接。卡接护栏208用于实现后车厢102与车厢底座104之间的固定,后车厢102在移动至车厢底座104的顶部后,通过卡接护栏208固定于车厢底座104实现固定,拆卸时,先将卡接护栏208与车厢底座104拆卸开,再移动后车厢102,然后将卡接护栏208与卡接组件209卡接连接解除。同时,卡接护栏208还能够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避免后车厢102在使用的过程中,与其他部件发生碰撞以及滑出车厢底座104。
如图6所示,卡接组件209包括设置于后车厢102的侧壁的三个卡接块,三个卡接块分别为第一卡块300、第二卡块301和第三卡块302,三个卡接块呈三角形分布,卡接护栏208包括外围轮廓和设置于外围轮廓内的支撑连杆,外围轮廓包括首尾相连的一个安装杆303和两个分支连杆304,安装杆303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于车厢底座104,两个分支连杆304相连形成卡接部,卡接部与第一卡块300连接,两个分支连杆304分别位于第二卡块301和第三卡块302之间,第二卡块301与其中一个分支连杆304连接,第三卡块302与剩下的一个分支连杆304连接。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和安装。后车厢102安装时,先将卡接护栏208与卡接组件209连接,即卡接部与第一卡块300连接,两个分支连杆304分别位于第二卡块301和第三卡块302之间,第二卡块301与其中一个分支连杆304连接,第三卡块302与剩下的一个分支连杆304连接。然后将卡接护栏208和后车厢102一起通过滑动导向机构滑动至车厢底座104,然后将安装杆303通过螺栓固定于车厢底座104。拆卸时,先将安装杆303拆卸,然后再将两个分支连杆304分别与第二卡块301和第三卡块302的连接解除。
如图6所示,车厢底座104设置有底座凸台206,底座凸台206设置于前支板201和后车厢102之间,下箱推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液压推杆207,液压推杆207设置于底座凸台206,液压推杆207的活塞推杆与车厢底座104并排设置,液压推杆207的活塞推杆与后车厢102连接,液压推杆207能够推动后车厢102移动。液压推杆207的活塞推杆与车厢底座104并排设置,能够在推动后车厢102在车厢底座104上移动时更加省力。采用液压推杆207能够产生更大的推动力,同时也能够减小能耗。同时设计底座凸台206,增大液压推杆207的 竖向高度,使液压推杆207的活塞推杆处于一个更加省力的位置推动后车厢102。底座凸台206设置于前支板201和后车厢102之间,结构设计合理,实现部件之间的合理布局,节约空间,牵引和推动方便快捷。
如图6和图7所示,蟒式收割机还包括搅拌系统,搅拌系统包括液压马达305和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主搅拌转轴306和设置于主搅拌转轴306的两侧的两个副搅拌转轴307,主搅拌转轴306和副搅拌转轴307分别通过可拆卸支架504设置于后车厢102的内部,主搅拌转轴306和副搅拌转轴307的外侧分别设置有螺旋叶片308,主搅拌转轴306的螺旋叶片308的螺旋方向与副搅拌转轴307的螺旋叶片308的螺旋方向相反,主搅拌转轴306和副搅拌转轴307均与车厢底座104并排设置;主搅拌转轴306的靠近收割车头101的一端均穿过后车厢102且设置有主动带轮309,两个副搅拌转轴307的靠近收割车头101的一端均穿过后车厢102且分别设置有从动带轮400,主搅拌转轴306与液压马达305连接,主动带轮309带动从动带轮400转动。主搅拌转轴306在液压马达305的作用下转动,主动带轮309带动从动带轮400转动,从而带动副搅拌转轴307副运动,主搅拌转轴306和副搅拌转轴307的螺旋叶片308随着转动,主搅拌转轴306的螺旋叶片308的螺旋方向与副搅拌转轴307的螺旋叶片308的螺旋方向相反,实现谷物在后车厢102两侧与后车厢102中间形成对流运动,有利于谷物的均匀放置,否则谷物均向一侧运动,不能循环回流。另外,在将后车厢102作为临时工房使用时,通过拆卸可拆卸支架504,从而将搅拌组件拆除,腾空后车厢以便作为工房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主搅拌转轴306的螺旋叶片308的螺旋方向与副搅拌转轴307的螺旋叶片308的螺旋方向相反”,中的“螺旋方向”是指螺旋叶片308本身的螺旋环绕方向,能够实现谷物循环回流。也可以主搅拌转轴306的螺旋叶片308的螺旋方向与副搅拌转轴307的螺旋叶片308的螺旋方向相同,则为了实现回流,主搅拌转轴306和副搅拌转轴307的转动方向应该相反,此时,主搅拌转轴306和副搅拌转轴307转向不同,则需单独控制转动。
如图7所示,每个副搅拌转轴307对应的可拆卸支架504分别设置于一个圆弧板505,每个圆弧板505设置于后车厢102的底壁的一侧和与底壁连接的侧壁之间。设置圆弧板505,螺旋叶片308在旋转过程中,能够有效充分的驱动周边的谷物进行移动,能够防止后车厢102的底壁和侧壁之间形成谷物运动死区,影响谷物的干燥。
如图8所示,蟒式收割机还包括液压供油系统,液压供油系统包括液压站402和供油管403,液压站402与液压马达305通过供油管403连接,供油管403设置有截止阀404。截止阀404用于控制液压供油系统给液压马达305的供油。同时当收割车头101和后车相互拆卸开之后,截止阀404能够防止液压油污染环境,因此,用了截止阀404,截止阀404紧靠液压缸,最大可能防止供油管403里面油漏而污染环境。
如图6所示,后车厢102设置有固定电机405,固定电机405的输出轴设置有驱动带轮406,主搅拌转轴306与液压马达305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驱动带轮406与主动带轮309之间能够通过传动带连接。当后车厢102中满载时,用户便可解除后车厢102的固定,将后车厢102卸下,被卸下的后车厢102若需要搅拌,只需要将后车厢 102前部的驱动带轮406接上传动带,比如V带,驱动带轮406与主动带轮309连接,驱动带轮406带动主动带轮309转动,进而带动主轴搅拌轴转动,即可完成搅拌。即将后车厢102从车厢底座104拆卸下来后依然可以实现搅拌。
如图2所示,蟒式收割机还包括节能系统,节能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407和蓄电池机构,太阳能电池板407设置于后车厢102的外侧,蓄电池机构设置于车厢底座104,太阳能电池板407和蓄电池机构之间电连接。农忙季节,后车厢102置于车厢底座104,能够实现农作物的收割和储存,保证收割质量和效率,非农忙季节,则可将后车厢102从车厢底座104上拆卸下来,一方面,可以作为移动工地房使用,另一方面,能够用于储存谷物,即充分利用了后车厢102,也避免后车厢102始终置于车厢底座104上占用大量的存放空间,更具实用性。再者亦可作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部分来发电供用户使用或者向电网供电,从而克服了现有很多收割机在非农忙季节就闲置在农民的仓库里,既占地方也不能产生任何经济效益的缺点。太阳能电池板407所产生的电能传递给蓄电池机构,节能环保。
如图2所示,后车厢102的顶部和/或者两侧均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407,每块太阳能电池板407与后车厢102的外侧壁之间通过转动机构连接,转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液压杆408,液压杆408包括外壳409和活塞撑杆500,外壳409转动设置于后车厢102,活塞撑杆500的伸出外壳409的一端与太阳能电池板407连接。太阳能电池板407通过液压杆408支撑,可进行某一方向上的展开和收缩,便于根据天气好坏以及太阳阳光角度,调整太阳能电池板407的角度,以便于更好的吸收太阳能,充分利用阳光。
蟒式收割机设置有温度调节系统,温度调节系统包括电加热元件,电加热元件设置于后车厢102的内部,蓄电池机构与电加热元件电连接。后车厢102的内部安装有电发热元件,后车厢102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机构,电加热元件与蓄电池机构电连接获得电能。电发热元件用于充分烘干谷物,便于谷物的储存。
温度调节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调节仪和温度控制机构,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后车厢102的内部,温度调节仪设置预设温度值,温度传感器将所温度测量值发送给温度调节仪,当温度测量值大于预设温度值时,温度调节仪向温度控制机构发出停止加热信号,温度控制机构断开蓄电池机构与加热元件的电连接。后车厢102通过太阳能电池板407或蓄电池机构加热电发热元件。如果后车厢102内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过高时,则通过温度控制机构停止电发热元件的加热。
如图2所示,后车厢102设置有空调和排风扇501,当温度测量值大于预设温度值时,温度控制机构控制空调和/或排风扇501开启。后车厢102通过太阳能电池板407或蓄电池机构加热电发热元件。后车厢102的排风扇501或空调低速向内吹动空气循环,改善箱体内温度的均匀性,并不断带走水汽。如果后车厢102内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过高时,则通过温度控制机构停止电发热元件的加热,并通过排风扇501或空调高速向外排风降温。
如图2所示,收割车头101设置有驾驶室502,驾驶室502设置有显示屏,后车厢102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湿度传感器、多个摄像头和多个温度传感器,显示屏能够显示每个温度传感器所测量的温度值、每个湿度传感器所测量的湿度值和后车厢102的内部摄像。
后车厢102的内部装有摄像头,摄像头与收割机车头内的驾驶室502显示屏相连接,以便观察后车厢102内的状况。如果后车厢102内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过高时,则通过温度控制机构停止电发热元件的加热,并通过排风扇501或空调高速向外排风降温;如果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水汽含量过高就关闭风扇开启空调的除湿功能。从而使工作人员在驾驶室502就可以通过显示屏了解后车厢102中谷物各个位置的温度或湿度信息。
后车厢102的侧壁箱体壁由三维中空复合材料制成,箱体壁设置有外层空腔和内层空腔,外层空腔填充有隔热材料,内层空腔铺设有连接电线,太阳能电池板407和蓄电池机构之间通过连接电线电连接。设置隔热层,方便对后车厢102的谷物进行温度控制和湿度控制。采用三维中空复合材料,整车实现轻量化,同时省能耗。设置外层空腔和内层空腔,一方面减轻后车厢的整体重量,同时实现电线的合理布局,节约空间。内层空腔铺放连接电线,用于传递太阳能电池板407所产生的电能到蓄电池机构,节能环保。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蟒式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割车头和后车,所述收割车头设置有谷物收割箱,所述后车包括车厢底座和设置于所述车厢底座的后车厢,所述谷物收割箱和所述后车厢之间通过谷物输送管道连通,所述收割车头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履带行走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履带行走机构,所述后车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二履带行走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二履带行走机构,所述收割车头和所述车厢底座之间通过铰链连接系统可拆卸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蟒式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厢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车厢底座,所述车厢底座设置有上箱牵引机构、下箱推动机构和滑动导向机构,所述上箱牵引机构能够牵引所述后车厢沿着所述滑动导向机构从地面移动至所述车厢底座的顶部,所述下箱推动机构能够推动所述后车厢沿着所述滑动导向机构从所述车厢底座的顶部移动至地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蟒式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导向机构包括导轨、滑轮和弹簧爬梯,所述弹簧爬梯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车厢底座的远离所述收割车头的一端,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车厢底座的顶部,所述滑轮设置于所述后车厢的底部,所述导轨与所述弹簧爬梯对应设置,所述滑轮能够沿着所述导轨滑动且能够沿着所述弹簧爬梯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蟒式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底座竖向设置有前支板,所述前支板位于所述收割车头和所述后车厢之间,所述上箱牵引机构包括绞机和缠绕设置于所述绞机的绞线,所 述绞机设置于所述前支板的朝向所述收割车头的一侧,所述前支板设置有活板门,所述绞线的延伸端穿过所述活板门与所述后车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蟒式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底座设置有底座凸台,所述底座凸台设置于所述前支板和所述后车厢之间,所述下箱推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液压推杆,所述液压推杆设置于所述底座凸台,所述液压推杆的活塞推杆与所述车厢底座并排设置,所述液压推杆的活塞推杆与所述后车厢连接,所述液压推杆能够推动所述后车厢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蟒式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底座并排设置有两个卡接护栏,所述后车厢位于两个所述卡接护栏之间,所述卡接护栏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车厢底座,所述后车厢的与所述卡接护栏相对的两侧的侧壁分别设置有卡接组件,所述卡接护栏与所述卡接组件卡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蟒式收割机,其特征在于,蟒式收割机包括搅拌系统,所述搅拌系统包括液压马达和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主搅拌转轴和设置于所述主搅拌转轴的两侧的两个副搅拌转轴,所述主搅拌转轴和所述副搅拌转轴分别通过可拆卸支架设置于所述后车厢的内部,所述主搅拌转轴和所述副搅拌转轴的外侧分别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主搅拌转轴的所述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与所述副搅拌转轴的所述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主搅拌转轴和所述副搅拌转轴均与所述车厢底座并排设置;所述主搅拌转轴的靠近所述收割车头的一端均穿过所述后车厢且设置有主动带轮,两个所述副搅拌转轴的靠近所述收割车头的一端均穿过所述后车厢且分别设置有从 动带轮,所述主搅拌转轴与所述液压马达连接,所述主动带轮带动所述从动带轮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蟒式收割机,其特征在于,蟒式收割机还包括液压供油系统,所述液压供油系统包括液压站和供油管,所述液压站与所述液压马达通过所述供油管连接,所述供油管设置有截止阀。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蟒式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厢设置有固定电机,所述固定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驱动带轮,所述主搅拌转轴与所述液压马达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驱动带轮与所述主动带轮之间能够通过传动带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蟒式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厢的箱体壁由三维中空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箱体壁设置有外层空腔和内层空腔,所述外层空腔填充有隔热材料,所述内层空腔铺设有连接电线。
CN201620921892.3U 2016-08-22 2016-08-22 一种蟒式收割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052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21892.3U CN206005203U (zh) 2016-08-22 2016-08-22 一种蟒式收割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21892.3U CN206005203U (zh) 2016-08-22 2016-08-22 一种蟒式收割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05203U true CN206005203U (zh) 2017-03-15

Family

ID=58250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2189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05203U (zh) 2016-08-22 2016-08-22 一种蟒式收割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052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8898A (zh) * 2016-08-22 2016-11-09 盐城工学院 一种蟒式收割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8898A (zh) * 2016-08-22 2016-11-09 盐城工学院 一种蟒式收割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05202U (zh) 一种蟒式多用途收割机
CN205694375U (zh) 电动收割机
CN206227287U (zh) 一种养猪场用猪粪清理设备
CN108718670B (zh) 一种振击采摘式蓖麻收获机
CN104843497A (zh) 一种手控行走式晒场快速收谷机
CN106688431B (zh) 双头莽式环保割草船以及水草收割设备
CN206005203U (zh) 一种蟒式收割机
CN104969836A (zh) 一种新型智能化便捷光伏农用灌溉车
CN204714095U (zh) 一种手控行走式晒场快速收谷机
CN106068898B (zh) 一种蟒式收割机
CN206005201U (zh) 一种多用途收割机
CN106105550B (zh) 一种蟒式多用途收割机
CN109769460A (zh) 一种多功能稻谷收割机
CN205961880U (zh) 一种环保节能收割机
CN2877270Y (zh) 温室大棚卷帘机
CN106438530A (zh) 一种果园秸秆覆盖机液压系统
CN206507034U (zh) 一种用于散养方式的活动鸡舍
CN209634655U (zh) 一种露地无轨道自动运瓜车
CN210782246U (zh) 冬暖大棚
CN208113364U (zh) 一种青毛豆收割装置
CN207211127U (zh) 一种帐篷式土体防冻装置
CN207305560U (zh) 一种可淋灌的防冰雹设备
CN205848221U (zh) 一种太阳能卷管桁架式喷灌机
CN206175357U (zh) 一种果园秸秆覆盖机液压系统
CN207079451U (zh) 一种沥青路面养护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15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