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95977U - 一种折弯机用工作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弯机用工作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95977U
CN205995977U CN201621025946.4U CN201621025946U CN205995977U CN 205995977 U CN205995977 U CN 205995977U CN 201621025946 U CN201621025946 U CN 201621025946U CN 205995977 U CN205995977 U CN 2059959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movable block
base
mounting blocks
be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2594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业春
夏尧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ZHONGRUI MACHINE TOOL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ZHONGRUI MACHINE TOOL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ZHONGRUI MACHINE TOOL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ZHONGRUI MACHINE TOOL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2594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959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959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9597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弯机用工作台,属于折弯机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前工作台机构和后挡料机构,前工作台机构位于折弯机上模的下方,后挡料机构位于折弯机上模的后方;前工作台机构包括底座、盖板和调节机构,底座沿纵向开设凹槽,该凹槽内设有滑板机构,盖板通过紧固螺钉与底座固连并使得滑板机构被夹在盖板和凹槽之间;滑板机构包括上滑板和下滑板,上滑板的下表面及下滑板的上表面均沿纵向设有若干对上下斜率对应相等的斜面,该若干对斜面斜率的大小沿纵向的中间部位向两端递减;调节机构用于改变上滑板和下滑板沿横向的相对位置,以改变盖板上表面相应点的高度。本实用新型能够准确、高效地对盖板上表面相应点的高度进行局部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折弯机用工作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弯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折弯机用工作台。
背景技术
折弯机折弯过程中,往往不可避免的存在两个缺陷:(1)本身架构的受力造成滑块和工作台产生弹性小变形;(2)成形模具的磨损。前者使被加工工件产生挠度变形,无法保证工件折弯角度的全长一致性(即被加工工件中间位置的折弯角度与两端位置的折弯角度出现折弯误差),后者则影响被加工件的直线度。针对上述现象,传统的办法是手动调节补偿块或在磨损处增加垫片等来克服上述缺陷所造成的后果,但这些方法费时费力,且效率低,现有的折弯机大多安装挠度补偿工作台来克服上述问题,一般首先模拟计算出折弯的挠度变形,然后通过挠度补偿工作台的逆变形来补偿工件挠度变形,提高工件的直线度。这种挠度补偿工作台首先模拟计算出工件折弯的扰度变形,然后通过逆变形来补偿工件的挠度变形。但在工件的实际加工和使用时,往往会出现偏差,挠度补偿工作台并不能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因而需要在挠度补偿工作台的特定位置进行单独调节,以达到局部调节的效果,从而使折弯工件达到要求的精度尺寸。
关于具备局部调节功能的挠度补偿工作台,现有技术中已有相关技术方案公开,例如专利公开号:CN 101773960 A,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发明创造名称为:折弯机四片配合斜楔式挠度补偿装置,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折弯机四片配合斜楔式挠度补偿装置,属折弯机,该挠度补偿装置在底座上沿长度方向开设矩形槽,在此矩形槽中沿纵向间隔地均布安装奇数组斜楔机构,各组斜楔机构均由自下至上依次叠装配合的两对共四片斜楔组成;位于下部的斜楔I和斜楔II为一对,形成局部调节斜楔机构,各对斜楔I和斜楔II均呈横向设置,在底座的前、后座壁上对应于斜楔I的大头端的部位开设螺孔,在底座壁的外部对应旋装与各斜楔I相连接的调节螺栓以实现局部补偿,位于上部的斜楔III和斜楔IV为一对,均呈纵向设置,组成整体调节斜楔装置,在各斜楔III和空心隔套管中穿装拉杆,在右端的斜楔III的螺孔中旋装调节丝杆,以带动各斜楔III左右位移,实现全自动整体挠度补偿,提高折弯质量和生产效率。但是,该申请案的缺点在于:(1)斜楔机构的结构较复杂,四片斜楔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造成局部调节的精度较低;(2)由于其斜楔机构分成单独的多组,无法局部调节各组斜楔机构之间的挠度补偿量,且这种多组斜楔机构的布置扰度补偿调整不稳定,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变化。
又如专利公开号:CN 202037239 U,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发明创造名称为:折弯机下模抗挠度装置,该申请案涉及与挠曲线形状更吻合的折弯机下模抗挠度装置的改进,该申请案设置在下模与机架工作台之间,包括上盖板、底座、上楔块、下楔块和上楔块驱动装置;上楔块与下楔块的对合面上分别设有若干相互保持面接触且朝向一致的斜面,若干斜面之最中间部位斜面的斜度大于其相邻两侧部位斜面的斜度、再逐个依次向两端方向递减;上楔块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在上楔块一端的端面上,使得驱动上楔块相对于下楔块运动时,上楔块的顶面向上凸起,且中间部位的凸起高度大于两端的凸起高度;上盖板设于上楔块顶面上。但是,该申请案的缺点在于:不适宜上盖板上局部位置的高度调节。
综上所述,如何克服现有折弯机用工作台局部调节不便且局部调节精度较低的不足,是现有技术中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在于克服现有折弯机用工作台局部调节不便且局部调节精度较低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折弯机用工作台,能够准确、高效地对盖板上表面相应点的高度进行局部调节。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折弯机用工作台,包括前工作台机构和后挡料机构,所述前工作台机构位于折弯机上模的下方,所述后挡料机构位于折弯机上模的后方;
所述前工作台机构包括底座、盖板和调节机构,所述底座沿纵向开设凹槽,该凹槽内设有滑板机构,所述盖板通过紧固螺钉与底座固连并使得滑板机构被夹在盖板和所述凹槽之间;
所述滑板机构包括上滑板和下滑板,上滑板置于下滑板上方,上滑板的下表面及下滑板的上表面均沿纵向设有若干对上下斜率对应相等的斜面,该若干对斜面斜率的大小沿纵向的中间部位向两端递减;
所述调节机构用于改变上滑板和下滑板沿横向的相对位置,以改变盖板上表面相应点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顶紧螺栓和第二顶紧螺栓,所述第一顶紧螺栓与底座螺纹连接且其尾端与下滑板的一侧面接触,所述第二顶紧螺栓与底座螺纹连接且其尾端与下滑板的另一侧面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底座的底部沿纵向等间距设有阶梯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上滑板的宽度等于底座上凹槽的宽度,下滑板的宽度小于底座上凹槽的宽度;所述盖板上对称地设有两排沿纵向排列的紧固螺钉。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后挡料机构包括上安装块、下安装块、升降丝杠和移动块,所述升降丝杠的上端、下端均为直杆段,升降丝杠的上端贯穿上安装块,升降丝杠的下端贯穿下安装块,升降丝杠的上端固定有阻挡环以使得升降丝杠安装在上安装块上;所述移动块被升降丝杠贯穿且移动块与升降丝杠螺纹连接;
还包括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上端固定于上安装块,定位柱的下端固定于下安装块,所述移动块被定位柱贯穿且移动块可在定位柱的长度方向上滑动;还包括由挡料横板和挡料竖板连接而成的L形挡料板,该L形挡料板固定在移动块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定位柱有两个,两个定位柱关于所述升降丝杠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横向螺杆,所述横向螺杆沿水平方向贯穿所述移动块且与所述移动块螺纹连接,所述横向螺杆的一端设有与其垂直的第二把手,横向螺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所述L形挡料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移动块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该紧固螺栓的尾部与定位柱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阻挡环与转盘连接,该转盘的边缘处设有与其垂直的第一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下安装块与导轨配合连接。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仅通过旋转对应位置处的第一顶紧螺栓和第二顶紧螺栓,即可对盖板相应位置处高度进行调节,方便高效,且盖板首先与底座固连再进行局部调节,确保了局部调节时盖板不发生较大的相对位移,而仅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使得局部调节的精度较高。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底座底部设有的阶梯孔,能够借助螺栓方便地将底座固定在工作平台上;上滑板的宽度等于底座上凹槽的宽度,下滑板的宽度小于底座上凹槽的宽度,使得上滑板在凹槽内不发生沿横向的位移,而仅仅让下滑板在凹槽内发生沿横向的位移,从而确保准确、定量地改变上滑板和下滑板沿横向的相对位置;盖板上对称地设有两排沿纵向排列的紧固螺钉,设置两排对称的紧固螺钉,能够更加稳定牢固地将盖板固定在底座上,确保局部调节时的精度。
(3)本实用新型中,移动块被升降丝杠贯穿且移动块与升降丝杠螺纹连接,通过旋转升降丝杠能够使得移动块在定位柱的长度方向上滑动,从而方便地升降移动块,以调整后挡料的高度,满足不同加工工况的要求。
(4)本实用新型中,挡料横板用于支撑待折弯工件,挡料竖板用于对待折弯工件进行定位,通过第二把手旋转横向螺杆,能够前后移动L形挡料板,从而满足不同位置处待折弯工件的加工需求。
(5)本实用新型中,当移动块移动到某个预定高度时,可通过锁紧紧固螺栓,使得紧固螺栓的尾部紧紧抵在定位柱上,从而将移动块稳定牢固地固定在预定的高度,确保折弯机的加工精度。
(6)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把手能够方便、省力的转动转盘,从而使得移动块高效升降;下安装块与导轨配合连接,通过下安装块在导轨上的滑动,能够左右移动形挡料板,从而满足不同待折弯工件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2中前工作台机构沿横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3~7中后挡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01、底座;102、盖板;103、下滑板;104、上滑板;105、紧固螺钉;106、第一顶紧螺栓;107、第二顶紧螺栓;108、阶梯孔;1、移动块;2、上安装块;3、下安装块;4、升降丝杠;5、定位柱;6、转盘;7、第一把手;8、横向螺杆;9、第二把手;10、挡料横板;11、挡料竖板;12、导轨;13、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折弯机用工作台,包括前工作台机构和后挡料机构,前工作台机构位于折弯机上模的下方,后挡料机构位于折弯机上模的后方;前工作台机构包括底座101、盖板102和调节机构,底座101沿纵向开设凹槽,该凹槽内设有滑板机构,盖板102通过紧固螺钉105与底座101固连并使得滑板机构被夹在盖板102和凹槽之间;滑板机构包括上滑板104和下滑板103,上滑板104置于下滑板103上方,上滑板104的下表面及下滑板103的上表面均沿纵向设有若干对上下斜率对应相等的斜面,该若干对斜面斜率的大小沿纵向的中间部位向两端递减;调节机构用于改变上滑板104和下滑板103沿横向的相对位置,以改变盖板102上表面相应点的高度。本实施例中,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顶紧螺栓106和第二顶紧螺栓107,第一顶紧螺栓106与底座101螺纹连接且其尾端与下滑板103的一侧面接触,第二顶紧螺栓107与底座101螺纹连接且其尾端与下滑板103的另一侧面接触。
本实施例的折弯机用工作台,其中的前工作台机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折弯机用工作台局部调节不便且局部调节精度较低的不足,具体如下:本实施例中,首选通过紧固螺钉105将盖板102与底座101固连,以使得滑板机构被夹在盖板102和凹槽之间,此时盖板102上表面不同位置处的高度相对固定;当需要对盖板102上表面不同位置处的高度进行局部调节时,仅需相应地旋转第一顶紧螺栓106、第二顶紧螺栓107,就可以改变上滑板104和下滑板103沿横向的相对位置,从而便捷高效地改变盖板102上表面相应点的高度。由于本实施例中,仅通过旋转对应位置处的第一顶紧螺栓106和第二顶紧螺栓107,即可对盖板102相应位置处高度进行调节,方便高效,且盖板102首先与底座101固连再进行局部调节,确保了局部调节时盖板102不发生较大的相对位移,而仅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使得局部调节的精度较高。
实施例2
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折弯机用工作台,其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底座101的底部沿纵向等间距设有阶梯孔108,通过底座101底部设有的阶梯孔108,能够借助螺栓方便地将底座101固定在工作平台上;上滑板104的宽度等于底座101上凹槽的宽度,下滑板103的宽度小于底座101上凹槽的宽度,使得上滑板104在凹槽内不发生沿横向的位移,而仅仅让下滑板103在凹槽内发生沿横向的位移,从而确保准确、定量地改变上滑板104和下滑板103沿横向的相对位置;盖板102上对称地设有两排沿纵向排列的紧固螺钉105,设置两排对称的紧固螺钉105,能够更加稳定牢固地将盖板102固定在底座101上,确保局部调节时的精度。
实施例3
参考图2,本实施例的折弯机用工作台,其结构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后挡料机构包括上安装块2、下安装块3、升降丝杠4和移动块1,升降丝杠4的上端、下端均为直杆段,升降丝杠4的上端贯穿上安装块2,升降丝杠4的下端贯穿下安装块3,升降丝杠4的上端固定有阻挡环以使得升降丝杠4安装在上安装块2上;移动块1被升降丝杠4贯穿且移动块1与升降丝杠4螺纹连接;还包括定位柱5,定位柱5的上端固定于上安装块2,定位柱5的下端固定于下安装块3,移动块1被定位柱5贯穿且移动块1可在定位柱5的长度方向上滑动。
本实施例中,移动块1被升降丝杠4贯穿且移动块1与升降丝杠4螺纹连接,通过旋转升降丝杠4能够使得移动块1在定位柱5的长度方向上滑动,从而方便地升降移动块1,以调整后挡料的高度,满足不同加工工况的要求。
实施例4
参考图2,本实施例的折弯机用工作台,其结构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定位柱5有两个,两个定位柱5关于升降丝杠4对称设置。本实施例中,两个定位柱5的设置使得旋转升降丝杠4时,移动块1自身不发生旋转而是沿着定位柱5的长度方向滑动,确保移动块1高效地进行升降位移。同时,本实施例中,两个定位柱5的表面设有一层陶瓷耐磨层,以避免移动块1在定位柱5上滑动时对定位柱5表面的磨损,确保定位柱5的直线度以准确地升降移动块1。
实施例5
参考图2,本实施例的折弯机用工作台,其结构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还包括由挡料横板10和挡料竖板11连接而成的L形挡料板,该L形挡料板固定在移动块1上。还包括横向螺杆8,横向螺杆8沿水平方向贯穿移动块1且与移动块1螺纹连接,横向螺杆8的一端设有与其垂直的第二把手9,横向螺杆8的另一端固定有L形挡料板。
本实施例中,挡料横板10用于支撑待折弯工件,挡料竖板11用于对待折弯工件进行定位,通过第二把手9旋转横向螺杆8,能够前后移动L形挡料板,从而满足不同位置处待折弯工件的加工需求。
实施例6
参考图2,本实施例的折弯机用工作台,其结构与实施例5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移动块1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13,该紧固螺栓13的尾部与定位柱5接触。
本实施例中,当移动块1移动到某个预定高度时,可通过锁紧紧固螺栓13,使得紧固螺栓13的尾部紧紧抵在定位柱5上,从而将移动块1稳定牢固地固定在预定的高度,确保折弯机的加工精度。本实施例中,紧固螺栓13与移动块1之间设置有橡胶垫片,以确保紧固螺栓13的锁紧效果。
实施例7
参考图2,本实施例的折弯机用工作台,其结构与实施例6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阻挡环与转盘6连接,该转盘6的边缘处设有与其垂直的第一把手7;下安装块3与导轨12配合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把手7能够方便、省力的转动转盘6,从而使得移动块1高效升降;下安装块3与导轨12配合连接,通过下安装块3在导轨12上的滑动,能够左右移动L形挡料板,从而满足不同待折弯工件的使用需求。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折弯机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工作台机构和后挡料机构,所述前工作台机构位于折弯机上模的下方,所述后挡料机构位于折弯机上模的后方;
所述前工作台机构包括底座(101)、盖板(102)和调节机构,所述底座(101)沿纵向开设凹槽,该凹槽内设有滑板机构,所述盖板(102)通过紧固螺钉(105)与底座(101)固连并使得滑板机构被夹在盖板(102)和所述凹槽之间;
所述滑板机构包括上滑板(104)和下滑板(103),上滑板(104)置于下滑板(103)上方,上滑板(104)的下表面及下滑板(103)的上表面均沿纵向设有若干对上下斜率对应相等的斜面,该若干对斜面斜率的大小沿纵向的中间部位向两端递减;
所述调节机构用于改变上滑板(104)和下滑板(103)沿横向的相对位置,以改变盖板(102)上表面相应点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机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顶紧螺栓(106)和第二顶紧螺栓(107),所述第一顶紧螺栓(106)与底座(101)螺纹连接且其尾端与下滑板(103)的一侧面接触,所述第二顶紧螺栓(107)与底座(101)螺纹连接且其尾端与下滑板(103)的另一侧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弯机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1)的底部沿纵向等间距设有阶梯孔(10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弯机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板(104)的宽度等于底座(101)上凹槽的宽度,下滑板(103)的宽度小于底座(101)上凹槽的宽度;所述盖板(102)上对称地设有两排沿纵向排列的紧固螺钉(1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弯机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料机构包括上安装块(2)、下安装块(3)、升降丝杠(4)和移动块(1),所述升降丝杠(4)的上端、下端均为直杆段,升降丝杠(4)的上端贯穿上安装块(2),升降丝杠(4)的下端贯穿下安装块(3),升降丝杠(4)的上端固定有阻挡环以使得升降丝杠(4)安装在上安装块(2)上;所述移动块(1)被升降丝杠(4)贯穿且移动块(1)与升降丝杠(4)螺纹连接;
还包括定位柱(5),所述定位柱(5)的上端固定于上安装块(2),定位柱(5)的下端固定于下安装块(3),所述移动块(1)被定位柱(5)贯穿且移动块(1)可在定位柱(5)的长度方向上滑动;还包括由挡料横板(10)和挡料竖板(11)连接而成的L形挡料板,该L形挡料板固定在移动块(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弯机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5)有两个,两个定位柱(5)关于所述升降丝杠(4)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弯机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向螺杆(8),所述横向螺杆(8)沿水平方向贯穿所述移动块(1)且与所述移动块(1)螺纹连接,所述横向螺杆(8)的一端设有与其垂直的第二把手(9),横向螺杆(8)的另一端固定有所述L形挡料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弯机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1)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13),该紧固螺栓(13)的尾部与定位柱(5)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弯机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环与转盘(6)连接,该转盘(6)的边缘处设有与其垂直的第一把手(7)。
10.根据权利要求5~9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弯机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装块(3)与导轨(12)配合连接。
CN201621025946.4U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折弯机用工作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959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25946.4U CN205995977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折弯机用工作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25946.4U CN205995977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折弯机用工作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95977U true CN205995977U (zh) 2017-03-08

Family

ID=58192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2594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95977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折弯机用工作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959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06925A (zh) * 2018-08-03 2018-11-30 安徽联盟模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折弯机机械补偿工作台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06925A (zh) * 2018-08-03 2018-11-30 安徽联盟模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折弯机机械补偿工作台
CN108906925B (zh) * 2018-08-03 2023-11-10 安徽联盟模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折弯机机械补偿工作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62228C (zh) 可多向调框的丝网印花装置
CN104858268B (zh) 一种定模动辊变截面辊弯成形机
CN102632112B (zh) 一种板带矫直设备及其精度调整方法
CN101650756A (zh) 一种多点成形飞机蒙皮的方法
CN202779432U (zh) 一种可调式u型钢压弯及整形模具
CN104841732B (zh) 一种能局部调节的折弯机挠度补偿工作台
CN107335718A (zh) 一种热压罐整体壁板蠕变时效成形柔性工装
CN207013550U (zh) 一种多轴联动多缸折弯机及其挠度补偿装置
CN205995977U (zh) 一种折弯机用工作台
CN103521574A (zh) 折弯机两片双斜面配合式双向挠度补偿装置
CN108906925B (zh) 一种高精度折弯机机械补偿工作台
CN201385050Y (zh) 板带材多自由度正反向纠偏装置
CN105327982A (zh) 带下补偿机构的数控液压板料折弯机
CN205254201U (zh) 铝合金板材专用平面铣床
CN101773960B (zh) 折弯机四片配合斜楔式挠度补偿装置
CN205660049U (zh) 一种折弯机工作台挠度补偿装置
CN214488344U (zh) 矫直机辊缝斜楔调整装置及多辊矫直机
CN206446167U (zh) 一种液压机械
CN214786139U (zh) 一种建筑转换层钢筋定位装置
CN205995967U (zh) 一种折弯机后挡料升降装置
CN204638806U (zh) 一种能局部调节的折弯机挠度补偿工作台
CN207772162U (zh) 一种开炼机可移动挡料板装置
CN104138937B (zh) 轻合金型材精拉机
CN208527768U (zh) 一种高精度折弯机机械补偿工作台
CN203900177U (zh) 一种带有多部位调节装置的折弯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8

Termination date: 201808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