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66263U - 一种轨道车辆表面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车辆表面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66263U
CN205966263U CN201620485403.4U CN201620485403U CN205966263U CN 205966263 U CN205966263 U CN 205966263U CN 201620485403 U CN201620485403 U CN 201620485403U CN 205966263 U CN205966263 U CN 2059662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vehicle
spray tank
tank
spray
collecting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8540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民
陈旭
孙禹
方俊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Sifang Rail Vehicle Co Ltd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8540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662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662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6626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表面处理装置,包括药液箱、第一循环泵、喷淋机构和壳体,壳体为一端敞口的矩形壳,且壳体的敞口的一端与轨道车辆的侧墙相对设置,壳体的上端向外延伸形成遮挡部,遮挡部与轨道车辆的车顶相接,壳体的下端向外延伸形成集液槽,集液槽与轨道车辆的底部相接;药液箱设于集液槽的下方与集液槽连通;喷淋机构设于壳体内,第一循环泵通过第一液体管路连接于喷淋机构与药液箱之间。遮挡部、壳体、集液槽和轨道车辆的侧墙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喷淋空间,避免在喷淋过程中有药液喷出对环境造成影响,同时集液槽对喷淋后的药液进行收集,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大大节约了资源,降低了处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车辆表面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表面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不涂装铝合金车体在工程中使用时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满足外观和防腐的需求,现有技术中在对铝合金材料进行表面处理时主要有两种形式:浸泡方式和流水线喷淋方式。
轨道车辆的尺寸较大,采用浸泡方式对较大尺寸的车体进行表面处理时,需要用到的浸泡池占地面积较大,同时会造成浸泡药水的浪费,无法满足工程化生产;因此只能采用喷淋的方式对轨道车辆的表面进行处理,常规的喷淋设备多采用悬链式流水线作业,每处理一道工序都需要相应的设备的来完成,造成喷淋流水线的占地面积较大,从而使得制造成本较高,另外在喷淋过程中,喷淋后的废液往往直接被排出,造成了资源的而浪费同时污染了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的轨道车辆表面处理装置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表面处理装置,包括药液箱、第一循环泵、喷淋机构和壳体,所述壳体为一端敞口的矩形壳,且所述壳体的敞口的一端与轨道车辆的侧墙相对设置,所述壳体的上端向外延伸形成遮挡部,所述遮挡部与轨道车辆的车顶相接,所述壳体的下端向外延伸形成集液槽,所述集液槽与所述轨道车辆的底部相接;所述药液箱设于所述集液槽的下方与所述集液槽连通;所述喷淋机构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循环泵通过第一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喷淋机构与所述药液箱之间。
其中,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喷淋管和设于所述喷淋管上的喷嘴,所述喷淋管与所述液体管路连接,且所述喷淋管的数量为多条,多条所述喷淋管沿所述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每条所述喷淋管上均设有多个喷嘴,多个所述喷嘴沿所述喷淋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喷嘴设于所述喷淋管与轨道车辆的侧墙相对的一面。
其中,还包括移动平台,所述药液箱、第一循环泵、喷淋机构及壳体均设于所述移动平台上,所述壳体的下端通过支撑架与所述移动平台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平台上设有与所述移动平台行进方向垂直的轨道,所述药液箱上设有与所述轨道配合的滑轮。
其中,还包括药液计量机构,所述药液计量机构设于所述药液箱上,用于检测所述药液箱内的溶液的浓度。
其中,还包括药液补充箱和第二循环泵,所述药液补充箱设于所述移动平台上且通过第二液体管路与所述药液箱连接,所述第二循环泵设于所述第二液体管路上。
其中,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于所述集液槽内。
其中,还包括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设于所述移动平台上,用于带动所述移动平台移动。
其中,还包括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与所述药液箱连接,用于对所述药液箱内的药液进行加热,且所述药液箱由保温材料制成。
其中,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动力机构、药液计量机构及所述加热机构连接。
其中,所述壳体、集液槽及所述遮挡部均采用耐腐蚀材料制成,且所述壳体的敞口处、所述集液槽及所述遮挡部与轨道车辆相接处均设有毛刷,所述毛刷由软性材料制成。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表面处理装置包括药液箱、第一循环泵、喷淋机构和壳体,壳体的一端敞口的矩形壳,且壳体敞口的一端与轨道车辆的侧墙相对设置,且壳体的上端向外延伸形成遮挡部,遮挡部与轨道车辆的顶部相接,壳体的下端向外延伸形成集液槽,集液槽与轨道车辆的底部相接;药液箱设于集液槽的下方与集液槽连通,喷淋机构设于壳体内,第一循环泵通过第一液体管路连接于喷淋机构与药液箱之间。在对轨道车辆的侧墙进行表面处理时,第一循环泵将药液箱内的药液输送到喷淋机构对轨道车辆的表面进行喷淋,遮挡部、壳体、集液槽和轨道车辆的侧墙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喷淋空间,避免在喷淋过程中有药液喷出对环境造成影响,同时集液槽对喷淋后的药液进行收集再次输入到药液槽,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大大节约了资源,降低了处理成本。
(2)该装置还包括移动平台和导轨,导轨沿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设置,移动平台设于导轨上沿导轨滑动,药液箱、第一循环泵、喷淋机构及壳体均设于移动平台上,在对导轨车辆进行表面的过程中,整个装置可以沿着导轨车辆的长度方向移动,对轨道车辆的各段进行表面处理,该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可以根据处理工艺的要求合理的控制喷淋机构的喷淋流量和移动平台的移动速度。
(3)该装置还包括药液计量机构和药液补充箱,药液计量机构可以对药液箱内的药液的浓度进行在线测量,当药液箱内的药液的浓度低于表面处理所要求的浓度时,通过药液补充箱向药液箱内补充药液,增大药液箱内的药液的浓度,保证对轨道车辆的表面处理的效果。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有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特征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表面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中:1:壳体;2:喷嘴;3:集液槽;4:药液箱;5:移动平台;6:动力机构;7:第一循环泵;8:液体管路;9:喷淋管;10:药液补充箱;11:第二循环泵;101:遮挡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个”、“若干根”、“若干组”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表面处理装置,包括药液箱4、第一循环泵7、喷淋机构和壳体1,壳体1为一端敞口的矩形壳,如图1所示,壳体1的敞口的一端与轨道车辆的侧墙相对设置,壳体1的上端向外延伸(即朝着轨道车辆延伸)形成遮挡部101,遮挡部101与轨道车辆的车顶相接,壳体1的下端向外(即朝着轨道车辆延伸)延伸形成集液槽3,集液槽3与轨道车辆的底部相接,也就是说,遮挡部101、壳体1、集液槽3与轨道车辆的侧墙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喷淋空间,有效的避免了在对轨道车辆进行表面处理的过程中有药液溅出,减小了热量散失;药液箱4设于集液槽3的下方与集液槽3连通;喷淋机构设于壳体内,第一循环泵7通过液体管路8连接于喷淋机构与药液箱4之间。在对轨道车辆的侧墙进行表面处理时,第一循环泵7将药液箱4内的药液输送到喷淋机构对轨道车辆的表面进行喷淋,遮挡部101、壳体1、集液3和轨道车辆的侧墙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喷淋空间,避免在喷淋过程中有药液喷出对环境造成影响,同时集液槽3对喷淋后的药液进行收集再次输入到药液槽4,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大大节约了资源,降低了处理成本。
进一步地,喷淋机构包括喷淋管9和设于喷淋9管上的喷嘴2,喷淋管9与液体管路连接,且喷淋管9的数量为多条,多条喷淋管9沿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每条喷淋管9上均设有多个喷嘴2,多个喷嘴2沿喷淋管9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喷嘴2设于喷淋管9与轨道车辆的侧墙相对的一面。第一循环泵7从药液箱4内抽取药液,并将药液通过液体管路8输送到各个喷淋管9,经过喷嘴2形成雾化效果喷淋在轨道车辆的表面,对轨道车辆的表面进行处理,且本实施例的喷嘴2可以根据表面处理的工序和表面处理的工序要求合理的调整喷淋的方向和流量。
进一步地,还包括移动平台5和导轨,导轨沿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设置,移动平台5设于导轨上沿导轨滑动,药液箱4、第一循环泵7、喷淋机构及壳体1均设于移动平台5上,壳体1的下端通过支撑架与移动平台5固定连接;移动平台5上设有与移动平台5行进方向垂直的轨道,药液箱4上设有与轨道配合的滑轮。将原有的轨道车辆移动改为处理装置移动,大大节约了处理装置的占地面积。药液箱4可以沿轨道方向从壳体1的下方拉出来,便于在处理不同的工序时快速更换不同的药液箱4,例如,当需要对轨道车辆的表面进行度变化处理时,药液箱4为钝化液,当完成钝化需要对轨道车辆的表面进行清洗时,只需将盛有钝化液的药液箱抽4出,更换为装有清水的药液箱4即可,因此该装置通过更换药液箱4可以实现轨道车辆表面处理的全部工序,不再需要流水线作业,大大节省了处理装置的面积,节约了对轨道车辆表面处理的成本。
进一步地,还包括药液计量机构,药液计量机构设于药液箱4上,用于检测药液箱4内的溶液的浓度。还包括药液补充箱10和第二循环泵11,药液补充箱10内为浓度较高的药液原液,药液箱4内为经过稀释的药液,药液补充箱10设于移动平台5上且通过液体管路12与药液箱4连接,第二循环泵11设于液体管路12上。随着喷淋的进行,药液箱4内的药液的浓度会逐渐减小,药液计量机构可以实时测量药液箱内的药液的浓度,当药液箱4内的药液的浓度低于表面处理所要求的浓度时,通过药液补充箱10向药液箱4内补充药液,增大药液箱4内的药液的浓度,保证对轨道车辆的表面处理的效果。
进一步地,药液箱4的上部设有进液口,集液槽3的底部设有出液口,进液口与出液口连接,集液槽3内设有过滤网。过滤网对集液槽3内回收的药液过滤,滤除回收药液的沉淀物,避免在回收药液进入药液箱4再次进行喷淋时造成喷嘴2堵塞,影响喷淋效果。
进一步地,还包括动力机构6,动力机构6设于移动平台5上,用于带动移动平台5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动力机构6为电机,电机为移动平台5提供动力,带动移动平台5在导轨上向前或向后移动,实现对不同节段的轨道车辆的表面处理。
进一步地,还包括加热机构,加热机构与药液箱4连接,用于对药液箱4内的药液进行加热,且药液箱4由保温材料制成。加热机构可以对药液箱4内的药液进行加热以达到合适的处理温度,保证了脱脂、钝化等工序在合适的工艺温度下进行,进一步提高表现处理的效果。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机构,控制机构与动力机构6、药液计量机构及加热机构连接。控制机构可以根据处理的工序不同合理的调整移动平台5的行进速度、药液的在线测量和对药液箱4内的药液的加热。
进一步地,壳体1、集液槽3及遮挡部101均采用耐腐蚀材料制成,且壳体1的敞口处、集液槽3及遮挡部101与轨道车辆相接处均设有毛刷,毛刷可以防止药液的溅出,并且毛刷由软性材料制成,不会对轨道车辆的表面造成伤害。
进一步地,还包括供电机构,供电机构设于移动平台5上,为整个装置提供电力。
使用时,采用换热的方式对药液箱4内的药液进行加热,水经过加热后进入到药液箱4的间壁内与药液箱4内的药液实现换热,提高药液箱4内的药液的温度到合适的处理温度。另外在该装置的各个液体管路上均设有阀门,阀门用来控制各个液体管路的开闭和流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车辆表面处理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在对轨道车辆的侧墙进行表面处理时,第一循环泵7将药液箱4内的药液输送到喷淋机构对轨道车辆的表面进行喷淋,遮挡部101、壳体1、集液3和轨道车辆的侧墙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喷淋空间,避免在喷淋过程中有药液喷出对环境造成影响,同时集液槽3对喷淋后的药液进行收集再次输入到药液槽4,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大大节约了资源,降低了处理成本。
(2)在对导轨车辆进行表面的过程中,整个装置可以沿着导轨车辆的长度方向移动,实现对轨道车辆的各段进行表面处理,同时可根据处理工序的不同快速更换药液箱4,不再需要流水线作业,大大节省了处理装置的面积,节约了对轨道车辆表面处理的成本。该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可以根据处理工艺的要求合理的控制喷淋机构的喷淋流量和移动平台5的移动速度。
(3)该装置的药液计量机构可以对药液箱4内的药液的浓度进行在线测量,当药液箱4内的药液的浓度低于表面处理所要求的浓度时,通过药液补充箱10向药液箱4内补充药液,增大药液箱4内的药液的浓度,保证对轨道车辆的表面处理的效果。同时加热机构还可以对药液箱4内药液进行加热,保证药液箱4内的药液温度保持在合适的处理温度。进一步提高了表面处理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处理装置,在对轨道车辆的表面进行处理时沿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移动,通过更换药液箱能够实现轨道车辆在不同工序段的表面处理,并且能够实现对药液的回收再利用,避免了药液的浪费,另外该装置在对轨道车辆的侧墙进行表面处理时,与轨道车辆的侧墙之间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喷淋空间,避免了药液的溅出,降低了环境污染;移动平台上同时集成了供电、加热、补液和药液浓度的在线测量等多重功能,相对于现有的车辆的表面处理装置来说占地面积更小,通过一个装置就能够实现表面处理的全部喷淋工序,大大节省了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轨道车辆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药液箱、第一循环泵、喷淋机构和壳体,所述壳体为一端敞口的矩形壳,且所述壳体的敞口的一端与轨道车辆的侧墙相对设置,所述壳体的上端向外延伸形成遮挡部,所述遮挡部与轨道车辆的车顶相接,所述壳体的下端向外延伸形成集液槽,所述集液槽与所述轨道车辆的底部相接;所述药液箱设于所述集液槽的下方与所述集液槽连通;所述喷淋机构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循环泵通过第一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喷淋机构与所述药液箱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喷淋管和设于所述喷淋管上的喷嘴,所述喷淋管与所述液体管路连接,且所述喷淋管的数量为多条,多条所述喷淋管沿所述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每条所述喷淋管上均设有多个喷嘴,多个所述喷嘴沿所述喷淋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喷嘴设于所述喷淋管与轨道车辆的侧墙相对的一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平台和导轨,所述导轨沿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移动平台沿所述导轨移动;所述药液箱、第一循环泵、喷淋机构及壳体均设于所述移动平台上,所述壳体的下端通过支撑架与所述移动平台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平台上设有与所述移动平台行进方向垂直的轨道,所述药液箱上设有与所述轨道配合的滑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药液计量机构,所述药液计量机构设于所述药液箱上,用于检测所述药液箱内的溶液的浓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药液补充箱和第二循环泵,所述药液补充箱设于所述移动平台上且通过第二液体管路与所述药液箱连接,所述第二循环泵设于所述 第二液体管路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于所述集液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设于所述移动平台上,用于带动所述移动平台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车辆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与所述药液箱连接,用于对所述药液箱内的药液进行加热,且所述药液箱由保温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车辆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动力机构、药液计量机构及所述加热机构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集液槽及所述遮挡部均采用耐腐蚀材料制成,且所述壳体的敞口处、所述集液槽及所述遮挡部与轨道车辆相接处均设有毛刷,所述毛刷由软性材料制成。
CN201620485403.4U 2016-05-24 2016-05-24 一种轨道车辆表面处理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9662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85403.4U CN205966263U (zh) 2016-05-24 2016-05-24 一种轨道车辆表面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85403.4U CN205966263U (zh) 2016-05-24 2016-05-24 一种轨道车辆表面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66263U true CN205966263U (zh) 2017-02-22

Family

ID=58019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85403.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966263U (zh) 2016-05-24 2016-05-24 一种轨道车辆表面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662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3604A (zh) * 2016-05-24 2016-08-31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表面处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3604A (zh) * 2016-05-24 2016-08-31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表面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57941B (zh) 一种自动喷油装置及其自动喷油方法
CN205966263U (zh) 一种轨道车辆表面处理装置
CN105903604B (zh) 一种轨道车辆表面处理装置
CN203695294U (zh) 一种自动喷油装置
CN107941422A (zh) 轨道客车淋雨试验用流量分级可控的喷淋装置
CN106824868A (zh) 焊接件的清洗装置
CN207879380U (zh) 一种隧道施工快速降尘装置
CN207948133U (zh) 一种活塞密封式施肥装置
CN206315606U (zh) 一种盐酸装车酸雾治理装置
CN106428849B (zh) 一种灌装管路系统
CN205463370U (zh) 航空发动机清洗系统
CN209156530U (zh) 联合前处理清洗装置
CN207793611U (zh) 一种纤维喷淋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纤维表面处理设备
CN207031496U (zh) 一种型材淬火系统
CN207429938U (zh) 一种高效环保的自动回收锌灰装置
CN108301057A (zh) 化纤丝的冷却装置
CN206642612U (zh) 一种滴眼液的制配系统
CN206562747U (zh) 一种涂料自动喷射装置
CN209512376U (zh) 一种硫冷却器
CN209258149U (zh) 一种全自动列车上水装置
CN208038060U (zh) 固碱生产设备中的浓效浓缩机构
CN208025833U (zh) 一种油田场站用水集成撬
CN206567121U (zh) 一种定量循环供胶系统
CN205966661U (zh) 一种管道自动清洁与自动防锈处理设备
CN105063733B (zh) 一种垂直电镀生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22

Address after: 266111 Jinhong Road, Chengyang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No. 88

Co-patentee after: Tianjin Sifang Rail Vehicle Co., Ltd.

Patentee after: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111 Jinhong Road, Chengyang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No. 88

Patentee before: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110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