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63338U - 碟刷自动修毛机 - Google Patents

碟刷自动修毛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63338U
CN205963338U CN201620847402.XU CN201620847402U CN205963338U CN 205963338 U CN205963338 U CN 205963338U CN 201620847402 U CN201620847402 U CN 201620847402U CN 205963338 U CN205963338 U CN 2059633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ush body
brush
flat hair
ping mao
mao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4740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HAIXING CNC BRUSH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HAIXING CNC BRUSH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HAIXING CNC BRUSH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HAIXING CNC BRUSH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4740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633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633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6333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us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碟刷自动修毛机,机架的前端面上部安装有刷体夹具,刷体夹具包括沿X向延伸的旋转主体,旋转主体的中部通过轴承支撑在沿Y向延伸的刷体夹具安装板上,旋转主体的前后两侧对称插接有夹爪转轴,夹爪转轴的右端头对称设有可夹持碟刷的夹爪,刷体夹具安装板的根部固定连接在沿X向延伸的刷体夹具底板上,刷体夹具底板固定连接在刷体夹具翻转臂上,刷体夹具翻转臂的左端固定连接在沿Y向延伸的刷体夹具翻转轴的前端,刷体夹具翻转轴的中部通过轴承支撑在机架上,刷体夹具翻转轴由翻转机构驱动;机架的前端面下部安装有可对碟刷的刷毛进行修剪的平毛机构。该修毛机能够一次性完成碟刷刷毛的修剪,毛面圆滑平整,生产效率高。

Description

碟刷自动修毛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毛刷的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碟刷自动修毛机,属于制刷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毛刷制作过程中,先要在刷体上钻孔,再向孔眼中植毛,植毛完成后,要将刷毛修剪平整,修剪动作由修毛机或平毛机完成。平毛机包括平毛定刀和平毛动刀,平毛定刀和平毛动刀的刀锋之间留有一定间隙,刷毛的毛尖进入平毛定刀和平毛动刀之间的间隙中将被切削完成修剪。
对于平面刷的修剪比较简单,只要使刷体沿一个平面与平毛刀相对运动即可修剪出一个平整的平面。用来清洗盆碟的碟刷通常具有一个圆柱形或半圆柱形刷体,刷体的头部为球形或半球形,刷体上呈放射状植有刷毛,即刷毛具有球形或半球形头部,球形或半球形头部的下方还有一个半圆柱体部分,即面向盆碟的半圆柱体上植有刷毛,头部可以是一个完整的球头,也可以是面向盆碟的半球植有刷毛,刷柄与刷体的尾端相连接,且刷柄尾端通常向未植毛的一侧倾斜。由于修剪刷毛的形状比较复杂,既要修剪半圆柱体部分,又要修剪球形或半球形部分,传统的修毛机不能够一次性完成,往往需要在不同修毛设备上多次装夹、拆卸等等,影响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碟刷自动修毛机,能够一次性完成半球形或球形头部与半圆柱体基部的修剪,毛面圆滑平整,生产效率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碟刷自动修毛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前端面上部安装有可夹持碟刷的刷体夹具,所述刷体夹具包括沿X向延伸的旋转主体,所述旋转主体的中部通过夹具轴承支撑在沿Y向延伸的刷体夹具安装板上,所述旋转主体的前后两侧对称插接有沿X向延伸的夹爪转轴,所述夹爪转轴的右端头对称设有可夹持碟刷刷体根部的夹爪,所述旋转主体上设有可供碟刷刷柄穿过的空腔,所述旋转主体的外圆周上还固定有夹具同步齿形带轮,所述夹具同步齿形带轮通过夹具同步齿形带与夹具电机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夹具电机皮带轮安装在刷体夹具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刷体夹具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刷体夹具安装板上;所述刷体夹具安装板的根部固定连接在沿X向延伸的刷体夹具底板上,所述刷体夹具底板固定连接在刷体夹具翻转臂上,所述刷体夹具翻转臂的左端固定连接在沿Y向延伸的刷体夹具翻转轴的前端,所述刷体夹具翻转轴的中部通过轴承支撑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刷体夹具翻转轴由翻转机构驱动;所述机架的前端面下部安装有可对碟刷的刷毛进行修剪的平毛机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刷体夹具处于初始状态时,将碟刷的刷柄插入旋转主体的空腔中,夹爪将碟刷刷体根部夹紧,刷毛位于左端,刷体夹具驱动电机启动,夹具电机皮带轮通过夹具同步齿形带带动夹具同步齿形带轮作360°旋转或指定角度往复旋转,确保碟刷的刷毛能够全部得到平毛机构的切屑;然后平毛机构上升至工作位置并向左移动,先对刷毛基部的半圆柱体部分进行修剪,接着刷体夹具翻转轴在翻转机构驱动下逐渐由水平状态转动至竖直状态,碟刷的刷毛随着刷体夹具翻转臂同步旋转,刷毛逐步由水平状态转动至头部朝下,在刷毛的旋转过程中与平毛机构的刀口接触即完成了球形或半球形头部的修剪,修剪完毕后夹爪将碟刷释放,碟刷落下。然后平毛机构下降并向右移动回到原位,刷体夹具翻转臂逐渐由竖直状态转回至水平状态,进入下一个循环。本实用新型采用刷体夹具的翻转,与平毛机构的上升、平移相配合,一次装夹即完成了碟刷球形或半球形头部与半圆柱体基部的修剪,毛面圆滑过渡,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夹爪转轴的左端头分别安装有夹爪驱动齿轮,两夹爪驱动齿轮同时与沿Z向延伸的夹爪驱动齿条相啮合,所述夹爪驱动齿条的顶部与夹紧气缸的活塞杆相连。夹紧气缸的活塞杆伸缩带动夹爪驱动齿条上行或下行,夹爪驱动齿条同时驱动两夹爪驱动齿轮同步反向旋转,带动两夹爪转轴同步反向旋转,两夹爪转轴驱动两夹爪张开或闭合将刷体夹紧或释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翻转机构包括刷体夹具翻转齿轮、刷体翻转驱动齿条和刷体翻转驱动气缸,所述刷体夹具翻转齿轮安装在所述刷体夹具翻转轴的后端,所述刷体翻转驱动齿条啮合在所述刷体夹具翻转齿轮的一侧,所述刷体翻转驱动齿条抵靠在沿Z向延伸的齿条导轨上,所述刷体翻转驱动齿条的下端与所述刷体翻转驱动气缸的活塞杆顶部连接,所述齿条导轨和所述刷体翻转驱动气缸均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刷体翻转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带动刷体翻转驱动齿条沿齿条导轨上行,刷体翻转驱动齿条驱动刷体夹具翻转齿轮逆时针转动,刷体夹具翻转臂的轴线逐渐由水平状态转动至竖直状态。球形或半球形头部修剪完毕后,碟刷被释放,刷体翻转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缩回,带动刷体翻转驱动齿条沿齿条导轨下行,刷体翻转驱动齿条驱动刷体夹具翻转齿轮顺时针转动,刷体夹具翻转臂的轴线逐渐由竖直状态转回至水平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毛机构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沿Y向延伸的平毛机构安装板上,所述平毛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平毛定刀和平毛动刀,所述平毛动刀固定在平毛动刀轴上,所述平毛动刀轴沿X向延伸且平毛动力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所述平毛机构安装板上,所述平毛动力轴的一端伸出平毛机构安装板外且轴端安装有平毛动刀皮带轮,所述平毛动刀皮带轮通过平毛驱动皮带与平毛电机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平毛电机皮带轮固定在平毛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平毛电机固定在平毛电机支架的下端,所述平毛电机支架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平毛机构安装板上。修毛时,平毛电机启动,平毛电机皮带轮通过平毛驱动皮带带动平毛动刀皮带轮转动,平毛动刀轴带动平毛动刀随之高速旋转,刷毛的毛尖进入平毛定刀和平毛动刀之间的缝隙将被切断,从而完成修毛;平毛机构可以随平毛机构安装板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毛机构安装板的根部固定连接在平毛机构底板上,所述平毛机构底板固定在平毛机构X向滑板上,所述平毛机构X向滑板的后端面通过平毛机构X向滑块支撑在平毛机构X向导轨上,所述平毛机构X向导轨固定在平毛机构Z向滑板上,所述平毛机构X向滑板的下部连接有沿X向延伸的平毛机构X向驱动臂,所述平毛机构X向驱动臂的右端与平毛机构X向气缸的活塞杆右端头相铰接,所述平毛机构X向气缸的缸体固定在平毛机构X向气缸安装板上,所述平毛机构X向气缸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平毛机构Z向滑板的左端。平毛机构X向气缸的活塞杆伸缩牵引平毛机构X向驱动臂沿X向伸缩,平毛机构X向驱动臂带动平毛机构X向滑板及平毛机构X向滑块沿平毛机构X向导轨左右移动,平毛机构底板带动平毛机构安装板同步左右移动,即实现了平毛机构随平毛机构安装板左右移动,完成球形或半球形头部与半圆柱体基部的修毛与复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毛机构Z向滑板的后端面通过平毛机构Z向滑块支撑在平毛机构Z向导轨上,所述平毛机构Z向导轨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平毛机构Z向滑板的后端面中部连接有向后伸出的平毛机构Z向滑板驱动臂,所述平毛机构Z向滑板驱动臂的后端头从所述机架的Z向避让槽中穿过,且平毛机构Z向滑板驱动臂的后端头与平毛机构Z向气缸的活塞杆顶部相铰接,所述平毛机构Z向气缸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平毛机构Z向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带动平毛机构Z向滑板驱动臂上行,平毛机构Z向滑板驱动臂带动平毛机构Z向滑板及平毛机构Z向滑块沿平毛机构Z向导轨上行,实现了使平毛机构从等待位置上升至工作位置,对刷毛进行修剪。平毛机构Z向气缸的活塞杆缩回,带动平毛机构Z向滑板驱动臂下行,平毛机构Z向滑板驱动臂带动平毛机构Z向滑板及平毛机构Z向滑块沿平毛机构Z向导轨下行,使平毛机构下降至等待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毛机构Z向气缸的活塞杆下端头旋接有限位螺母。平毛机构Z向滑板上行至限位螺母的上端抵靠到平毛机构Z向气缸的缸体时停止,调节限位螺母在活塞杆下端的旋接位置,即可实现对平毛机构上止点位置的调节,从而修剪出不同的毛高,适应毛刷尺寸的变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刷体夹具底板的左端面左侧设有沿X向延伸的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的中部旋接在沿Z向延伸的调节螺钉座上,所述调节螺钉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刷体夹具翻转臂上;所述刷体夹具翻转臂上设有供所述刷体夹具底板调节安装位置的沿X向延伸的翻转臂腰形槽。通过改变调节螺钉的旋入深度,可以调节刷体夹具底板与刷体夹具翻转臂之间的相对位置,实现了刷毛与刷体夹具翻转轴轴线相对位置的变化,以适应不同尺寸毛刷的需求,翻转臂腰形槽提供了固定螺栓的调节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毛定刀的固定部位设有沿Y向延伸的平毛定刀腰形槽,所述平毛电机支架的上端设有平毛电机支架腰形槽。平毛定刀腰形槽便于调节平毛定刀与平毛动刀之间的间隙,平毛电机支架腰形槽便于调节平毛电机的高度,实现平毛驱动皮带的张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刷体夹具与所述平毛机构对应设有两组,两所述夹具同步齿形带轮由同一个所述夹具同步齿形带及所述刷体夹具驱动电机驱动;两所述平毛动刀皮带轮由同一个所述平毛驱动皮带及所述平毛电机驱动。一次性可以同步加工两把毛刷,平毛电机皮带轮与平毛动刀皮带轮之间分别设有夹具齿形带张紧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碟刷自动修毛机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碟刷自动修毛机的立体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碟刷自动修毛机的立体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碟刷自动修毛机的的爆炸图。
图7为刷体夹具部位的主视图。
图8为图7的后视图。
图9为图7的俯视图。
图10为图7中沿A-A的剖视图。
图11为图9中沿B-B的剖视图。
图12为图7的立体图一。
图13为图7的立体图二。
图14为修毛机等待放入毛刷的状态图。
图15为修剪刷毛圆柱面的状态图。
图16修剪刷毛球面的状态图。
图17为修毛完成释放毛刷的状态图。
图中:1.机架;1a.Z向避让槽;2.刷体夹具;2a.旋转主体;2b.夹具轴承;2c.夹爪转轴;2c1.夹爪;2d.夹爪驱动齿轮;2e.夹爪驱动齿条;2f.夹紧气缸;2g.夹具同步齿形带轮;2h.夹具同步齿形带;2j.刷体夹具驱动电机;2j1.夹具电机皮带轮;2k.夹具齿形带张紧轮;3.刷体夹具安装板;4.刷体夹具底板;5.刷体夹具翻转臂;5a.翻转臂腰形槽;5b.调节螺钉座;5c.调节螺钉;6.刷体夹具翻转轴;7.刷体夹具翻转齿轮;8.刷体翻转驱动齿条;9.齿条导轨;10.刷体翻转驱动气缸;11.平毛定刀;11a.平毛定刀腰形槽;12.平毛动刀;13.平毛动刀轴;14.平毛动刀皮带轮;15.平毛驱动皮带;17.平毛电机皮带轮;18.平毛电机;19.平毛机构安装板;20.平毛机构底板;21.平毛电机支架;21a.平毛电机支架腰形槽;22a.平毛机构X向滑板;22b.平毛机构X向滑块;22c.平毛机构X向导轨;22d.平毛机构X向驱动臂;22e.平毛机构X向气缸;23a.平毛机构Z向滑板;23a1.平毛机构X向气缸安装板;23b.平毛机构Z向滑块;23c.平毛机构Z向导轨;23d.平毛机构Z向滑板驱动臂;23e.平毛机构Z向气缸;23e1.限位螺母;23f.平毛机构Z向气缸支座;24.碟刷。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碟刷自动修毛机包括机架1,机架1的前端面上部安装有可夹持碟刷24的刷体夹具2,刷体夹具包括沿X向延伸的旋转主体2a,旋转主体2a的中部通过夹具轴承2b支撑在沿Y向延伸的刷体夹具安装板3上,旋转主体2a的前后两侧对称插接有沿X向延伸的夹爪转轴2c,夹爪转轴2c的右端头对称设有可夹持碟刷24刷体根部的夹爪2c1,旋转主体2a上设有可供碟刷刷柄穿过的空腔,旋转主体2a的外圆周上还固定有夹具同步齿形带轮2g,夹具同步齿形带轮2g通过夹具同步齿形带2h与夹具电机皮带轮2j1传动连接,夹具电机皮带轮2j1安装在刷体夹具驱动电机2j的输出轴上,刷体夹具驱动电机2j固定在刷体夹具安装板3上;刷体夹具安装板3的根部固定连接在沿X向延伸的刷体夹具底板4上,刷体夹具底板4固定连接在刷体夹具翻转臂5上,刷体夹具翻转臂5的左端固定连接在沿Y向延伸的刷体夹具翻转轴6的前端,刷体夹具翻转轴6的中部通过轴承支撑在机架上,刷体夹具翻转轴6由翻转机构驱动。机架1的前端面下部安装有可对碟刷24的刷毛进行修剪的平毛机构。
刷体夹具处于初始状态时,将碟刷24的刷柄插入旋转主体2a的空腔中,夹爪2c1将碟刷刷体根部夹紧,刷毛位于左端,刷体夹具驱动电机2j启动,夹具电机皮带轮2j1通过夹具同步齿形带2h带动夹具同步齿形带轮2g作360°旋转或指定角度往复旋转,确保碟刷的刷毛能够全部得到平毛机构的切屑;然后平毛机构上升至工作位置并向左移动,先对刷毛基部的半圆柱体部分进行修剪,接着刷体夹具翻转轴6在翻转机构驱动下逐渐由水平状态转动至竖直状态,碟刷的刷毛随着刷体夹具翻转臂5同步旋转,刷毛逐步由水平状态转动至头部朝下,在刷毛的旋转过程中与平毛机构的刀口接触即完成了球形或半球形头部的修剪,修剪完毕后夹爪2c1将碟刷释放,碟刷落下。然后平毛机构下降并向右移动回到原位,刷体夹具翻转臂5逐渐由竖直状态转回至水平状态,进入下一个循环。
夹爪转轴2c的左端头分别安装有夹爪驱动齿轮2d,两夹爪驱动齿轮2d同时与沿Z向延伸的夹爪驱动齿条2e相啮合,夹爪驱动齿条2e的顶部与夹紧气缸2f的活塞杆相连。夹紧气缸2f的活塞杆伸缩带动夹爪驱动齿条2e上行或下行,夹爪驱动齿条2e同时驱动两夹爪驱动齿轮2d同步反向旋转,带动两夹爪转轴2c同步反向旋转,两夹爪转轴2c驱动两夹爪2c1张开或闭合将刷体夹紧或释放。
翻转机构包括刷体夹具翻转齿轮7、刷体翻转驱动齿条8和刷体翻转驱动气缸10,刷体夹具翻转齿轮7安装在刷体夹具翻转轴6的后端,刷体翻转驱动齿条8啮合在刷体夹具翻转齿轮7的一侧,刷体翻转驱动齿条8抵靠在沿Z向延伸的齿条导轨9上,刷体翻转驱动齿条8的下端与刷体翻转驱动气缸10的活塞杆顶部连接,齿条导轨9和刷体翻转驱动气缸10均固定在机架上。刷体翻转驱动气缸10的活塞杆伸出,带动刷体翻转驱动齿条8沿齿条导轨9上行,刷体翻转驱动齿条8驱动刷体夹具翻转齿轮7逆时针转动,刷体夹具翻转臂5的轴线逐渐由水平状态转动至竖直状态。球形或半球形头部修剪完毕后,碟刷被释放,刷体翻转驱动气缸10的活塞杆缩回,带动刷体翻转驱动齿条8沿齿条导轨9下行,刷体翻转驱动齿条8驱动刷体夹具翻转齿轮7顺时针转动,刷体夹具翻转臂5的轴线逐渐由竖直状态转回至水平状态。
平毛机构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沿Y向延伸的平毛机构安装板19上,平毛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平毛定刀11和平毛动刀12,平毛动刀12固定在平毛动刀轴13上,平毛动刀轴13沿X向延伸且平毛动力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平毛机构安装板19上,平毛动力轴的一端伸出平毛机构安装板19外且轴端安装有平毛动刀皮带轮14,平毛动刀皮带轮14通过平毛驱动皮带15与平毛电机皮带轮17传动连接,平毛电机皮带轮17固定在平毛电机18的输出轴上,平毛电机18固定在平毛电机支架21的下端,平毛电机支架21的上端固定在平毛机构安装板19上。
修毛时,平毛电机18启动,平毛电机皮带轮17通过平毛驱动皮带15带动平毛动刀皮带轮14转动,平毛动刀轴13带动平毛动刀12随之高速旋转,刷毛的毛尖进入平毛定刀11和平毛动刀12之间的缝隙将被切断,从而完成修毛;平毛机构可以随平毛机构安装板19移动。
平毛机构安装板19的根部固定连接在平毛机构底板20上,平毛机构底板20固定在平毛机构X向滑板22a上,平毛机构X向滑板22a的后端面通过平毛机构X向滑块22b支撑在平毛机构X向导轨22c上,平毛机构X向导轨22c固定在平毛机构Z向滑板23a上,平毛机构X向滑板22a的下部连接有沿X向延伸的平毛机构X向驱动臂22d,平毛机构X向驱动臂22d的右端与平毛机构X向气缸22e的活塞杆右端头相铰接,平毛机构X向气缸22e的缸体固定在平毛机构X向气缸安装板23a1上,平毛机构X向气缸安装板23a1固定连接在平毛机构Z向滑板23a的左端。
平毛机构X向气缸22e的活塞杆伸缩牵引平毛机构X向驱动臂22d沿X向伸缩,平毛机构X向驱动臂22d带动平毛机构X向滑板22a及平毛机构X向滑块22b沿平毛机构X向导轨22c左右移动,平毛机构底板20带动平毛机构安装板19同步左右移动,即实现了平毛机构随平毛机构安装板19左右移动,完成球形或半球形头部与半圆柱体基部的修毛与复位。
平毛机构Z向滑板23a的后端面通过平毛机构Z向滑块23b支撑在平毛机构Z向导轨23c上,平毛机构Z向导轨23c固定在机架1上,平毛机构Z向滑板23a的后端面中部连接有向后伸出的平毛机构Z向滑板驱动臂23d,平毛机构Z向滑板驱动臂23d的后端头从机架1的Z向避让槽1a中穿过,且平毛机构Z向滑板驱动臂23d的后端头与平毛机构Z向气缸23e的活塞杆顶部相铰接,平毛机构Z向气缸23e的活塞杆下端头旋接有限位螺母23e1,平毛机构Z向气缸23e通过平毛机构Z向气缸支座23f固定在机架1上。
平毛机构Z向气缸23e的活塞杆伸出,带动平毛机构Z向滑板驱动臂23d上行,平毛机构Z向滑板驱动臂23d带动平毛机构Z向滑板23a及平毛机构Z向滑块23b沿平毛机构Z向导轨23c上行,直至限位螺母23e1的上端抵靠到平毛机构Z向气缸23e的缸体停止,实现了使平毛机构从等待位置上升至工作位置,对刷毛进行修剪。调节限位螺母23e1在活塞杆下端的旋接位置,即可实现对平毛机构上止点位置的调节,从而修剪出不同的毛高,适应毛刷尺寸的变化。平毛机构Z向气缸23e的活塞杆缩回,带动平毛机构Z向滑板驱动臂23d下行,平毛机构Z向滑板驱动臂23d带动平毛机构Z向滑板23a及平毛机构Z向滑块23b沿平毛机构Z向导轨23c下行,使平毛机构下降至等待位置。
平毛定刀11的固定部位设有沿Y向延伸的平毛定刀腰形槽11a,于调节平毛定刀11与平毛动刀12之间的间隙。平毛电机支架21的上端设有平毛电机支架腰形槽21a,便于调节平毛电机18的高度,实现平毛驱动皮带15的张紧。
刷体夹具底板4的左端面左侧设有沿X向延伸的调节螺钉5c,调节螺钉5c的中部旋接在沿Z向延伸的调节螺钉座5b上,调节螺钉座5b固定连接在刷体夹具翻转臂5上;刷体夹具翻转臂5上设有供刷体夹具底板4调节安装位置的沿X向延伸的翻转臂腰形槽5a。通过改变调节螺钉5c的旋入深度,可以调节刷体夹具底板4与刷体夹具翻转臂5之间的相对位置,实现了刷毛与刷体夹具翻转轴6轴线相对位置的变化,以适应不同尺寸毛刷的需求,翻转臂腰形槽5a提供了固定螺栓的调节空间。
如图14至图17所示,刷体夹具2处于初始状态时,将碟刷24的刷柄插入刷体夹具2中夹紧并绕刷体轴线旋转, 刷毛位于左端,然后平毛机构上升至工作位置并向左移动,先对刷毛基部的半圆柱体部分进行修剪,接着碟刷24的刷毛逐步由水平状态转动至头部朝下,在刷毛的旋转过程中与平毛机构的刀口接触即完成了球形或半球形头部的修剪,修剪完毕后刷体夹具2将刷柄释放,碟刷24落下。然后平毛机构下降并向右移动回到原位,刷体夹具2从竖直状态返回至水平状态。采用刷体夹具2的翻转,与平毛机构的上升、平移相配合,一次装夹即完成了刷毛球形或半球形头部与半圆柱体基部的修剪。
刷体翻转驱动气缸10的活塞杆伸出,带动刷体翻转驱动齿条8沿齿条导轨9上行,刷体翻转驱动齿条8驱动刷体夹具翻转齿轮7逆时针转动,刷体夹具翻转臂5的轴线逐渐由水平状态转动至竖直状态,碟刷24的刷毛随着刷体夹具翻转臂5同步旋转。刷体翻转驱动气缸10的活塞杆缩回,带动刷体翻转驱动齿条8沿齿条导轨9下行,刷体翻转驱动齿条8驱动刷体夹具翻转齿轮7顺时针转动,刷体夹具翻转臂5的轴线逐渐由竖直状态转动至水平状态,进入下一个循环。
刷体夹具与平毛机构对应设有两组,两夹具同步齿形带轮2g由同一个夹具同步齿形带2h及刷体夹具驱动电机2j驱动,平毛电机皮带轮与平毛动刀皮带轮之间分别设有夹具齿形带张紧轮2k。两平毛动刀皮带轮14由同一个平毛驱动皮带15及平毛电机18驱动,一次性可以同步加工两把毛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Claims (10)

1.一种碟刷自动修毛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前端面上部安装有可夹持碟刷的刷体夹具,所述刷体夹具包括沿X向延伸的旋转主体,所述旋转主体的中部通过夹具轴承支撑在沿Y向延伸的刷体夹具安装板上,所述旋转主体的前后两侧对称插接有沿X向延伸的夹爪转轴,所述夹爪转轴的右端头对称设有可夹持碟刷刷体根部的夹爪,所述旋转主体上设有可供碟刷刷柄穿过的空腔,所述旋转主体的外圆周上还固定有夹具同步齿形带轮,所述夹具同步齿形带轮通过夹具同步齿形带与夹具电机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夹具电机皮带轮安装在刷体夹具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刷体夹具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刷体夹具安装板上;所述刷体夹具安装板的根部固定连接在沿X向延伸的刷体夹具底板上,所述刷体夹具底板固定连接在刷体夹具翻转臂上,所述刷体夹具翻转臂的左端固定连接在沿Y向延伸的刷体夹具翻转轴的前端,所述刷体夹具翻转轴的中部通过轴承支撑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刷体夹具翻转轴由翻转机构驱动;所述机架的前端面下部安装有可对碟刷的刷毛进行修剪的平毛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刷自动修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转轴的左端头分别安装有夹爪驱动齿轮,两夹爪驱动齿轮同时与沿Z向延伸的夹爪驱动齿条相啮合,所述夹爪驱动齿条的顶部与夹紧气缸的活塞杆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刷自动修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刷体夹具翻转齿轮、刷体翻转驱动齿条和刷体翻转驱动气缸,所述刷体夹具翻转齿轮安装在所述刷体夹具翻转轴的后端,所述刷体翻转驱动齿条啮合在所述刷体夹具翻转齿轮的一侧,所述刷体翻转驱动齿条抵靠在沿Z向延伸的齿条导轨上,所述刷体翻转驱动齿条的下端与所述刷体翻转驱动气缸的活塞杆顶部连接,所述齿条导轨和所述刷体翻转驱动气缸均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刷自动修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毛机构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沿Y向延伸的平毛机构安装板上,所述平毛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平毛定刀和平毛动刀,所述平毛动刀固定在平毛动刀轴上,所述平毛动刀轴沿X向延伸且平毛动力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所述平毛机构安装板上,所述平毛动力轴的一端伸出平毛机构安装板外且轴端安装有平毛动刀皮带轮,所述平毛动刀皮带轮通过平毛驱动皮带与平毛电机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平毛电机皮带轮固定在平毛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平毛电机固定在平毛电机支架的下端,所述平毛电机支架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平毛机构安装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碟刷自动修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毛机构安装板的根部固定连接在平毛机构底板上,所述平毛机构底板固定在平毛机构X向滑板上,所述平毛机构X向滑板的后端面通过平毛机构X向滑块支撑在平毛机构X向导轨上,所述平毛机构X向导轨固定在平毛机构Z向滑板上,所述平毛机构X向滑板的下部连接有沿X向延伸的平毛机构X向驱动臂,所述平毛机构X向驱动臂的右端与平毛机构X向气缸的活塞杆右端头相铰接,所述平毛机构X向气缸的缸体固定在平毛机构X向气缸安装板上,所述平毛机构X向气缸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平毛机构Z向滑板的左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碟刷自动修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毛机构Z向滑板的后端面通过平毛机构Z向滑块支撑在平毛机构Z向导轨上,所述平毛机构Z向导轨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平毛机构Z向滑板的后端面中部连接有向后伸出的平毛机构Z向滑板驱动臂,所述平毛机构Z向滑板驱动臂的后端头从所述机架的Z向避让槽中穿过,且平毛机构Z向滑板驱动臂的后端头与平毛机构Z向气缸的活塞杆顶部相铰接,所述平毛机构Z向气缸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碟刷自动修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毛机构Z向气缸的活塞杆下端头旋接有限位螺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刷自动修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刷体夹具底板的左端面左侧设有沿X向延伸的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的中部旋接在沿Z向延伸的调节螺钉座上,所述调节螺钉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刷体夹具翻转臂上;所述刷体夹具翻转臂上设有供所述刷体夹具底板调节安装位置的沿X向延伸的翻转臂腰形槽。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碟刷自动修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毛定刀的固定部位设有沿Y向延伸的平毛定刀腰形槽,所述平毛电机支架的上端设有平毛电机支架腰形槽。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碟刷自动修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刷体夹具与所述平毛机构对应设有两组,两所述夹具同步齿形带轮由同一个所述夹具同步齿形带及所述刷体夹具驱动电机驱动;两所述平毛动刀皮带轮由同一个所述平毛驱动皮带及所述平毛电机驱动。
CN201620847402.XU 2016-08-08 2016-08-08 碟刷自动修毛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9633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47402.XU CN205963338U (zh) 2016-08-08 2016-08-08 碟刷自动修毛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47402.XU CN205963338U (zh) 2016-08-08 2016-08-08 碟刷自动修毛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63338U true CN205963338U (zh) 2017-02-22

Family

ID=58029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47402.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963338U (zh) 2016-08-08 2016-08-08 碟刷自动修毛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633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73155A (zh) * 2016-08-08 2016-11-09 扬州市海星数控制刷设备有限公司 碟刷自动修毛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73155A (zh) * 2016-08-08 2016-11-09 扬州市海星数控制刷设备有限公司 碟刷自动修毛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58014U (zh) 一种齿轮齿条驱动的线缆剥皮和旋转平行压接机构
CN209207159U (zh) 一种机械齿轮加工装置
CN205963338U (zh) 碟刷自动修毛机
CN201618667U (zh) 一种螺丝打胶机
CN106073155B (zh) 碟刷自动修毛机
CN106073150B (zh) 球头刷自动修毛机
CN106073156B (zh) 多面刷工作台及多面刷平毛开花一体机
CN201815940U (zh) 一种扳手头部抛光设备
CN108391825A (zh) 一种基于机器人的拨皮设备
CN206213536U (zh) 球头刷自动修毛机
CN201346691Y (zh) 两截式拉片组合机
CN210849713U (zh) 一种曲轴加工用抛光机
CN209461927U (zh) 一种自动线材去外皮机构
CN209078494U (zh) 一种微型微丝金刚石拉丝模具线抛光机
CN107012265A (zh) 一种皮鞋生产用皮革打磨抛光装置
CN103128388B (zh) 用于线切割机的钼丝锁紧调节器
CN212286328U (zh) 一种石墨烯鞋垫裁样机
CN104218426A (zh) 一种齿轮齿条驱动的线缆剥皮和旋转平行压接机构
CN208468010U (zh) 一种汽车模具生产加工用表面打磨抛光装置
CN209150469U (zh) 扭线机构
CN209036264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抛光装置
CN108185455A (zh) 一种基于机器人的柑橘自动拨皮设备
CN107957216B (zh) 一种模压盆花全自动插引流水线系统
CN107990790A (zh) 一种模压盆花旋转式自动插引装置
CN105231592B (zh) 一种前帮机的撑台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024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