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59680U - 一种压印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印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59680U
CN205959680U CN201620748342.6U CN201620748342U CN205959680U CN 205959680 U CN205959680 U CN 205959680U CN 201620748342 U CN201620748342 U CN 201620748342U CN 205959680 U CN205959680 U CN 2059596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ctural
micro
impressing mould
impressing
mould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4834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溯
高育龙
杨广舟
刘立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ne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ne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ne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ne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4834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596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596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596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印模具,其包括基体、设置于基体表侧的微结构及具有遮光或绝热功能的遮掩结构;所述微结构形成第一图形化纹路,所述遮掩结构形成第二图形化纹路,其中所述第一图形化纹路和第二图形化纹路相同且重叠。在模具图形处设有遮掩结构上压印,图形处和导电层之间的固化胶不被固化,去掉没有固化的压印胶裸露出导电层,这样就可以卷对卷进行生产,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压印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纳米压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印模具。
背景技术
金属线栅电极一般采用纳米转印技术、光刻、纳米压印和填充技术制备,可同时兼顾高导电性和高透光率。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010533228.9描述了一种基于纳米压印和纳米涂布的方法实现的透明导电膜,通过纳米压印形成沟槽,在沟槽中填充纳米导电材料,再烧结形成高性能导电膜,卷对卷制程实现了透明导电膜的低成本制造。但是,在纳米导电材料烧结过程中,有机溶剂挥发,造成沟槽内导电材料凹陷,电极表面极不平整。使得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透明导电薄膜不能在有机发光、有机太阳能电池中使用。受制于纳米压印,该方法制备透明导电膜导电沟槽的深度很难再进一步的加深。
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表面高平整度的电极,采用在导电层上设置光刻胶,然后曝光显影,使导电层裸露,然后在采用电铸工艺,沉积导电材料,洗掉光刻胶,在涂布固化胶固化,此时导电材料嵌设在固化胶内,使导电层与固化胶、导电材料分离,形成柔性电极,这样就可以得到与导电层同样平整度的柔性电极,但是曝光-显影-沉积-去胶-涂胶固化-分离;工艺太复杂,每个光刻片只能生产一片最终产品,曝光显影增加了工艺的复杂程度,并且只能采用平面制备的方式,生产效率比较慢,成本也相对增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善压印模具以解决工艺复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压印模具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印模具,其包括基体、设置于基体表侧的微结构及具有遮光或绝热功能的遮掩结构;所述微结构形成第一图形化纹路,所述遮掩结构形成第二图形化纹路,其中所述第一图形化纹路和第二图形化纹路相同且重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掩结构为设置于所述微结构表面的遮掩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掩层与所述微结构的位置相互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掩结构覆盖所述微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掩结构为所述微结构,所述微结构形成第一图形化纹路同时具有遮光或绝热功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体呈膜状且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微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遮掩结构位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图形化纹路和第二图形化纹路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方向上重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结构为凸设于所述基体表面的复数凸起,所述遮掩结构为设置于凸起顶端的膜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的高度大于等于0.7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掩结构为所述微结构的一部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结构为凸设于所述基体表面的复数凸起,所述遮掩结构为设置于所述凸起顶端的遮光油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压印模具设有遮掩结构,所述遮掩结构可以遮光或隔热,这样在压印胶上压印的时候,图形处和导电层之间的固化胶不会被固 化,去掉没有固化的压印胶裸露出导电层,这样就可以卷对卷进行生产,并且图形化的凹槽深度也可以变得更深,并且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不需要洗掉固化胶,这样工艺非常简单,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a~1d为本实用新型压印模具制备柔性电极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a~2c为本实用新型压印模具制备柔性电极薄膜的方法中生长导电材料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印模具制备的一种柔性电极薄膜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压印模具制备的一种柔性电极薄膜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压印模具制备的一种柔性电极薄膜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压印模具制备的一种柔性电极薄膜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压印模具制备的一种柔性电极薄膜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压印模具制备的一种柔性电极薄膜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压印模具制备的一种柔性电极薄膜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下面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压印模具,请参图1a,压印模具包括基体10、设置于基体10表侧的微结构11及具有遮光或绝热功能的遮掩结构12。微结构10形成第一图形化纹路,遮掩结构12形成第二图形化纹路。第一图形化纹路和第二图形化纹路相同且重叠。压印模具设有遮掩结构12。遮掩结构12可以遮光或隔热,这样在压印胶上压印的时候,图形处和导电层之间的固化胶不会被固化,去掉没有固化的压印胶裸露出导电层,这样就可以卷对卷进行生产,并且图形化的凹槽深度也可以变得更深,并且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不需要洗掉固化胶,这样工艺非常简单,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其他实施例中,遮掩结构12为设置于微结构11表面的遮掩层,遮掩层与微结构11的位置相互对应。
其他实施例中,遮掩结构12覆盖微结构11。保证在压印后,图形处与导电层之间的固化胶不会被固化。
其他实施例中,遮掩结构12为所述微结构11,微结构11形成第一图形化纹路同时具有遮光或绝热功能,也即微结构11本身就具有遮光或隔热的功能。
其他实施例中,基体10呈膜状且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微结构11设置于第一表面,遮掩结构12位于第二表面,第一图形化纹路和第二图形化纹路在垂直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方向上重叠。如此,压印后,固化时同样可以起到遮光和隔热的效果。
其他实施例中,微结构11为凸设于基体10表面的复数凸起,遮掩结构12为设置于凸起顶端的膜层,该膜层具有遮光或隔热的功能。优选的,凸起顶端设置有遮光油墨。优选的,凸起的高度大于等于0.7μm,例如凸起高度为4微米。
其他实施例中,遮掩结构12为微结构11的一部分。
请参阅图1a~1d以及图2a~2c,介绍由该压印模具制造柔性电极薄膜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导电层30,在所述导电层30表面设置压印胶20;导电层30的设置为了后续的金属沉积,所以,所述导电层30可以为导电金属板材,或者所述导电层30设置于一支撑基材40表面,所述导电层30可以通过溅射、蒸镀或印刷等方式形成;并且所述导电层30朝向压印胶20一侧粗糙度小于500nm。
S2、用所述压印模具10压印步骤S1中所述的压印胶20,并固化,分离压印模具10,所述压印胶20上形成与压印模具10表面微结构11互补的预图案纹路50;其中,所述压印胶的透过率大于75%,或所述压印胶的透过率大于80%,透过率为光线照射到压印胶所能透过的光线。
S3、清洗所述第一图形化纹路50与导电层30之间的残留压印胶A,使预图形化纹路50相对应处的导电层30裸露,进而形成图案纹路51(或者为凹槽结构,或为凹坑,或贯穿槽);此时,图案纹路51贯穿所述压印胶;
S4、将步骤S3中图案纹路51处沉积金属60、61、62,形成柔性电极薄膜。由于图案纹路51贯穿压印胶,通过电铸的方式,金属才可以沉积,在没有纹路的地方,就不会沉积金属,所以图案纹路51可以包括若干导电通道,每个相邻的通道之间还设有配色区域,此时,图案纹路51俯视时的平面形状为网格,配色区域与导电通道之间绝缘,绝缘方式为网格线的断开或网格之间的错开,配色区域网格之间设有断开点或网格为连通状态;这些断开或者错开处在压印的时候并不会有变化,即不会使导电层裸露,这样在电铸沉积的过程中并不会生长导电材料,所以还是断开状态,不会影响柔性电极薄膜的功能。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a~2c中,柔性电极薄膜与导电层分离,形成第一柔性电极薄膜,此时如图2a所示,第一柔性电极薄膜包括导电材料60、压印胶20、第一柔性电极薄膜第二表面70以及柔性电极薄膜第一表面71,导电 材料60填平图案纹路51(或者为凹槽结构,或为凹坑,或贯穿槽);如图2b所示,第一柔性电极薄膜包括导电材料61、压印胶20、第一柔性电极薄膜第二表面72以及柔性电极薄膜第一表面71,导电材料61高出图案纹路51(或者为凹槽结构,或为凹坑,或贯穿槽);如图2c所示,第一柔性电极薄膜包括导电材料62、压印胶20、第一柔性电极薄膜第二表面73以及柔性电极薄膜第一表面71,导电材料63低于图案纹路51(或者为凹槽结构,或为凹坑,或贯穿槽);第一表面的粗糙度Ra1小于第二表面的粗糙度Ra2,第一表面整体的粗糙度Ra1<500nm。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将图2a~2c所述的三种第一柔性电极薄膜未分离前的第二表面分别设置固化胶21、23、22;然后柔性电极薄膜远离与导电层一侧设置固化胶并且进行固化,然后与导电层分离,形成第二柔性电极薄膜,如图3、图4、图5所示。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将图2a~2c所述的步骤S4中柔性电极薄膜中多余的压印胶去除,然后,设置固化胶24、25、26,并且固化,然后与导电层分离,形成第三柔性电极薄膜,如图7、图8、图9所示。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三柔性电极薄膜厚度小于50μm,厚度大于50微米同样可以制的,例如,60μm、70μm、80μm或者更厚;当然为了适应超薄的设计理念,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三柔性电极薄膜厚度还可以更薄,例如,40μm、35μm、30μm、25μm或者更薄。
采用纳米压印技术,在压印模具图形处设有遮掩结构,所述遮掩结构可以遮光或隔热,这样在压印胶上压印的时候,图形处和导电层之间的固化胶不会被固化,去掉没有固化的压印胶裸露出导电层,这样就可以卷对卷进行生产,并且图形化的凹槽深度也可以变得更深,并且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不需要 洗掉固化胶,这样工艺非常简单,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请参阅图6,介绍本实用新型压印模具制备出的柔性电极薄膜,该柔性电极薄膜包括:
压印胶20,所述压印胶20上设有凹槽51,所述凹槽51形成图形化纹路,其中,所述凹槽51贯穿所述压印胶20;
导电材料62,所述导电材料62设置于所述凹槽51,形成柔性电极薄膜。所述柔性电极薄膜包括第一表面71以及第二表面73,第一表面71是朝向导电层30,所以说第一表面的粗糙度Ra1小于第二表面的粗糙度Ra2,第一表面整体的粗糙度Ra1<500nm;请参阅图3、图4以及图5,其中,导电材料60、61以及62可以填充满凹槽51,也可以不填充满凹槽51,也可以超出凹槽51。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4以及图5,所述柔性电极薄膜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设有第一固化胶层或者固化胶21、22、23;其中,第一表面整体的粗糙度Ra1<500nm。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一表面整体的粗糙度Ra1小于等于300nm;或,第一表面整体的粗糙度Ra1小于等于100nm。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5,所述凹槽内导电材料的高度大于等于10nm;或所述凹槽内导电材料的高度大于等于50nm。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内导电材料所形成的导电线路的方阻小于等于1Ω;或所述凹槽内导电材料所形成的导电线路的方阻小于等于0.8Ω。
请参阅图7~9,一种柔性电极薄膜,包括:
聚合物24、25、26,所述聚合物24、25、26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形成图形化纹路;
导电材料60、61、62,所述导电材料60、61、62设置于所述凹槽内,形成 柔性电极薄膜;
其中,所述柔性电极薄膜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整体的粗糙度Ra1<500nm。该种结构将图2a~2c中压印胶20去掉,然后裸露出导电材料60、61、62,然后设置聚合物24、25、26;固化并与导电层分离,即得到图7~9结构的柔性电极薄膜。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一表面整体的粗糙度Ra1小于等于300nm;或,第一表面整体的粗糙度Ra1小于等于100nm。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内导电材料的高度大于等于10nm;或所述凹槽内导电材料的高度大于等于50nm。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内导电材料所形成的导电线路的方阻小于等于1Ω;或所述凹槽内导电材料所形成的导电线路的方阻小于等于0.8Ω。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电极薄膜的厚度小于50μm。
上述中出现的“柔性电极薄膜”、“第一柔性电极薄膜”、“第二柔性电极薄膜”以及“第三柔性电极薄膜”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只是为了名称的区别,其实,都可以叫做柔性电极薄膜;“压印胶”、“固化胶”、“聚合物”三种名称只是为了区别在不同时候所用的材料名称,实质上“压印胶”、“固化胶”、“聚合物”相互之间都可以替换,只是名称上的区别,并不能作为权利范围判定的依据。
光学功能薄膜很多都会用到柔性电极薄膜,对于不同的功能对于柔性电极薄膜的要求也各异,对于触摸屏要求柔性电极薄膜导电性、透过率以及厚度等参数都有要求,对于OLED显示以及照明要求柔性电极薄膜粗糙度要求比较高。
柔性电极薄膜可以在电磁屏蔽结构、触摸屏、OLED、太阳能电池或生物识别结构。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上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 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上面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压印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基体、设置于基体表侧的微结构及具有遮光或绝热功能的遮掩结构;所述微结构形成第一图形化纹路,所述遮掩结构形成第二图形化纹路,其中所述第一图形化纹路和第二图形化纹路相同且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印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掩结构为设置于所述微结构表面的遮掩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印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掩层与所述微结构的位置相互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印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掩结构覆盖所述微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印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掩结构为所述微结构,所述微结构形成第一图形化纹路同时具有遮光或绝热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印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呈膜状且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微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遮掩结构位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图形化纹路和第二图形化纹路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方向上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印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为凸设于所述基体表面的复数凸起,所述遮掩结构为设置于凸起顶端的膜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印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高度大于等于0.7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印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掩结构为所述微结构的一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印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为凸设于所述基体表面的复数凸起,所述遮掩结构为设置于所述凸起顶端的遮光油墨。
CN201620748342.6U 2016-07-15 2016-07-15 一种压印模具 Active CN2059596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48342.6U CN205959680U (zh) 2016-07-15 2016-07-15 一种压印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48342.6U CN205959680U (zh) 2016-07-15 2016-07-15 一种压印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59680U true CN205959680U (zh) 2017-02-15

Family

ID=57970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48342.6U Active CN205959680U (zh) 2016-07-15 2016-07-15 一种压印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5968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50794A (zh) * 2018-06-04 2018-10-12 上海量子绘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线路板的制备方法
CN108962042A (zh) * 2018-07-23 2018-12-07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9397677A (zh) * 2017-08-18 2019-03-01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微纳压印模具
CN114851684A (zh) * 2021-02-03 2022-08-05 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重防伪效果的模具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7677A (zh) * 2017-08-18 2019-03-01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微纳压印模具
CN108650794A (zh) * 2018-06-04 2018-10-12 上海量子绘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线路板的制备方法
CN108962042A (zh) * 2018-07-23 2018-12-07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4851684A (zh) * 2021-02-03 2022-08-05 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重防伪效果的模具及其制作方法
CN114851684B (zh) * 2021-02-03 2024-03-19 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重防伪效果的模具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54508B (zh) 一种柔性电极薄膜及应用
CN205959680U (zh) 一种压印模具
US20070119048A1 (en) Electrochemical cell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CN101855687A (zh) 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的方法
CN103294271A (zh) 触摸屏导电膜及其制作方法
CN104795130A (zh) 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82741A (zh) 一种基于纳米压印的柔性透明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89784B (zh) 柔性导电电极的制备方法及该方法制备的电极及其应用
CN110429100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405752A (zh) 一种柔性纳米线栅型透明导电电极的制作方法
CN104009124A (zh) 太阳能电池超精细电极转移薄膜、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方法
CN103172019A (zh) 一种干粘附微纳复合两级倾斜结构的制备工艺
CN103223768B (zh) 一次印刷形成不同膜厚的金属印刷模板
CN112927862A (zh) 一种高性能大面积柔性透明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405692B (zh) 一种电场诱导复眼透镜多级结构的制备工艺
KR20120078875A (ko) 태양전지용 전극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전극
CN105374467A (zh) 纳米转印方法及纳米功能器件
CN206075950U (zh) 一种柔性电极薄膜
CN211662885U (zh) 烫印膜、转移膜、复合纸及转移纸
CN205507123U (zh) 反射成像薄膜
CN203133302U (zh) Uv转印微透镜阵列
CN101486291A (zh) 物体表面立体图案的制作方法
CN207955054U (zh) 印刷薄膜
CN106113891B (zh) 具有高深宽比微结构的复合膜的制造方法
CN100365828C (zh)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深亚微米三维异质结界面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