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57564U - 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957564U CN205957564U CN201620918833.0U CN201620918833U CN205957564U CN 205957564 U CN205957564 U CN 205957564U CN 201620918833 U CN201620918833 U CN 201620918833U CN 205957564 U CN205957564 U CN 2059575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flection plate
- gas
- chamber
- liquid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冷媒进口管、气体出口管、液体出口管、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壳体具有腔室,冷媒进口管位于壳体的顶部且与腔室连通,气体出口管位于壳体的顶部且与冷媒进口管间隔开,液体出口管位于壳体的底部且与冷媒进口管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开,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交错设置在腔室内且共同限定出气液分离通道,气液分离通道的一端与冷媒进口管连通,气液分离通道的另一端与气体出口管、液体出口管分别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气液混合冷媒的分离行程和分离时间,减小了气液分离器的占用空间,并提高了气液混合冷媒的分离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调用气液分离器多采用立式结构,主要依据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使气液进行分离,但当结构高度空间受限使得立式气液分离器罐体的高度不能达到所需要的高度时,气液分离的效果就会变差,不能满足气液分离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所述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具有分离效果好、占据空间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所述的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腔室;冷媒进口管,所述冷媒进口管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且与所述腔室连通;气体出口管,所述气体出口管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且与所述冷媒进口管间隔开,所述气体出口管与所述腔室连通;液体出口管,所述液体出口管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且与所述腔室连通,所述液体出口管与所述冷媒进口管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开;和至少一个第一折流板,所述第一折流板设在所述腔室内;至少一个第二折流板,所述第二折流板设在所述腔室内,所述第二折流板与所述第一折流板交错分布且以共同限定出气液分离通道,所述气液分离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冷媒进口管连通,所述气液分离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气体出口管、所述液体出口管分别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气液分离器,通过将冷媒进口管与气体出口管和液体出口管间隔设置,并在腔室内间隔设置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由此可以在腔室内形成气液分离通道,从而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气液混合冷媒的分离行程和分离时间,而且,气液混合冷媒在流动过程中,遇到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时,液态冷媒会附着在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上,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汇集流向液体出口管,从而减小了气液分离器的占用空间,并提高了气液混合冷媒的分离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折流板设在靠近所述腔室顶壁的位置处,所述第二折流板设在靠近所述腔室底壁的位置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腔室的内径为D,所述第一折流板的上端与所述腔室顶壁的距离为H1,所述H1满足:0.01≤H1/D≤0.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腔室的内径为D,所述第二折流板的下端与所述腔室底壁的距离为H2,所述H2满足:0.01≤H2/D≤0.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腔室的内径为D,所述第一折流板的上端与所述腔室顶壁的距离为H1,所述第二折流板的下端与所述腔室底壁的距离为H2,所述H1和所述H2满足:H1=H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腔室的内径为D,所述第一折流板的上端与所述腔室顶壁的距离为H1,所述第二折流板的下端与所述腔室底壁的距离为H2,所述H1与所述H2不相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腔室的内径为D,所述第一折流板的高度为H3,所述H3满足:0.5≤H3/D≤0.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腔室的内径为D,所述第二折流板的高度为H4,所述H4满足:0.5≤H4/D≤0.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折流板的厚度方向上的表面的轮廓线的包括:两条间隔放置的直线段和两条曲线段,两条曲线段分别连接在两条直线段的两端以构造成闭合轮廓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曲线段形成为圆弧线段,且两条所述圆弧线段的圆心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折流板与所述第一折流板的形状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所述的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所述的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可以减小空调器的竖直方向的占据空间,而且,用于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可以增加气液分离的行程和分离时间,从而达到更好的分离效果,进而提高了空调器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100,壳体10,腔室110,
冷媒进口管120,气体出口管130,液体出口管140,第一折流板150,直线段151,曲线短152,第二折流板1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100。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100,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100包括:壳体10、冷媒进口管120、气体出口管130、液体出口管140、第一折流板150和第二折流板160。
具体而言,壳体10具有腔室110,冷媒进口管120位于壳体10的顶部且与腔室110连通,气体出口管130位于壳体10的顶部且与冷媒进口管120间隔开,气体出口管130与腔室110连通,液体出口管140位于壳体10的底部且与腔室110连通,液体出口管140与冷媒进口管120在左右方向(如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上间隔开,第一折流板150和第二折流板160交错设置在腔室110内且共同限定出气液分离通道,值得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第一折流板150沿左右方向(如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设置在腔室110的顶壁,每两块第一折流板150之间,在腔室110的底壁上设置有一块第二折流板160,气液分离通道的一端与冷媒进口管120连通,气液分离通道的另一端与气体出口管130、液体出口管140分别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气液混合冷媒从左上(如图1中所示的上下左右方向)方的冷媒进口管120进入到腔室110内,在第一折流板150的阻挡作用下,沿第一折流板150流向腔室110的底壁,此时大部分液态冷媒附着在第一折流板150上,并在重力作用下汇集滴落到腔室110的底壁,经过第一折流板150的阻挡流向底壁的气液混合冷媒冲击腔室110的底壁后在第二折流板160的作用下折回流向腔室110的顶壁,在下一块第一折流板150和第二折流板160的作用下,气液混合冷媒在腔室110内上下折回流动,在流动过程中,液态冷媒会附着在腔室110的顶壁和底壁以及第一折流板150和第二折流板160上,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汇集流向液体出口管140,而分离后的气态冷媒最后从腔室110右上(如图1中所示的上下左右方向)方的气体出口管130流出,从而达到了气液混合冷媒的分离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100,通过将冷媒进口管120与气体出口管130和液体出口管140间隔设置,并在腔室110内间隔设置第一折流板150和第二折流板160,由此可以在腔室110内形成气液分离通道,从而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气液混合冷媒的分离行程和分离时间,而且,气液混合冷媒在流动过程中,遇到第一折流板150和第二折流板160时,液态冷媒会附着在第一折流板150和第二折流板160上,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汇集流向液体出口管140,从而减小了气液分离器的占用空间,并提高了气液混合冷媒的分离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第一折流板150设在靠近腔室110顶壁的位置处,第二折流板160设在靠近腔室110底壁的位置处。由此,通过将第一折流板150和第二折流板160上下交错设置,可以在腔室110内形成上下方向弯折的气液分离通道,由此,可以增大气液分离的行程和分离时间,而且气液混合冷媒在经过第一折流板150和第二折流板160时,液态冷媒会附着在第一折流板150和第二折流板160上,从而提高气液分离效果。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在腔室110的顶壁(如图1中所示的腔室110的上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折流板150,在腔室110的底壁(如图1中所示的腔室110的下侧壁)设置有两个第二折流板160,由此通过上下交错设置的第一折流板150和第二折流板160,在腔室110内形成了上下弯折的气液分离通道,从而增加了气液分离行程和分离时间,有效的提高了气液分离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腔室110的内径为D,第一折流板150的上端与腔室110顶壁的距离为H1,H1满足:0.01≤H1/D≤0.4。经过实验验证,当H1和D满足0.01≤H1/D≤0.4时,可以保证较好的分离效果的前提下,便于气体冷媒穿过第一折流板150和腔室110顶壁之间的间隙流向气体出口。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腔室110的顶壁和第一折流板150的上端设置有间隙,由此部分气体冷媒可以穿过间隙流向气体出口,而且,经过实验验证,当满足:0.01≤H1/D≤0.4时,气体冷媒在穿过间隙时,气态冷媒夹带的液态冷媒会附着到第一折流板150上,从而实现气液混合冷媒的有效分离,而且,该间隙便于分离后的气态冷媒流向气体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腔室110的内径为D,第二折流板160的下端与腔室110底壁的距离为H2,H2满足:0.01≤H2/D≤0.4。经过实验验证,当满足:0.01≤H2/D≤0.4时,可以保证较好的分离效果的前提下,便于液态冷媒穿过第二折流板160和腔室110底壁之间的间隙流向液体出口管14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第二折流板160和腔室110的底壁设置有间隙,而且该间隙满足:0.01≤H2/D≤0.4。由此便于气液混合冷媒在流动过程中分离出来的液态冷媒以及附着在第一折流板150和第二折流板160上的液态冷媒汇集通过该间隙流向液体出口管14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腔室110的内径为D,第一折流板150的上端与腔室110顶壁的距离为H1,第二折流板160的下端与腔室110底壁的距离为H2,H1和H2满足:H1=H2。由此,通过令第一折流板150与腔室110顶壁的距离和第二折流板160与腔室110底壁之间的距离相等,便于第一折流板150和第二折流板160在腔室110内的统一安装,以提高空调器的气液分离器的制造效率。在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折流板150的上端与腔室110顶壁的距离为H1,第二折流板160的下端与腔室110底壁的距离为H2,H1与H2不相等,例如可以是H1<H2,由此,当气态冷媒夹带液态冷媒穿过第一折流板150与腔室110顶壁的间隙时,液态冷媒会附着在第一折流板150上,并在重力作用下流向腔室110的底壁,由此,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气液混合冷媒的分离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腔室110的内径为D,第一折流板150的高度为H3,H3满足:0.5≤H3/D≤0.9。经过实验验证,当满足:0.5≤H3/D≤0.9时,可以使气液冷媒具有足够的分离行程和分离时间,从而可以使液态冷媒附着在第一折流板150和第二折流板160上,或者在流动的过程中,在重力的作用下与气态冷媒发生分离,流向腔室110的底壁,从而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而且当满足:0.5≤H3/D≤0.9时,可以节省部分第一折流板150的制作材料,以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腔室110的内径为D,第二折流板160的高度为H4,H4满足:0.5≤H4/D≤0.9。经过实验验证,当满足:0.5≤H3/D≤0.9时,可以使气液混合冷媒具有足够的分离行程和分离时间,从而可以使液态冷媒附着在第一折流板150和第二折流板160上,或者在流动的过程中,在重力的作用下与气态冷媒发生分离,流向腔室110的底壁,从而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而且当满足:0.5≤H3/D≤0.9时,可以节省部分第二折流板160的制作材料,以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第一折流板150的厚度方向上的表面的轮廓线的包括:两条间隔放置的直线段151和两条曲线段152,两条曲线段152分别连接在两条直线段151的两端以构造成闭合轮廓线。如图2、图3所示,两条直线段151沿上下方(如图2、图3所示的上下方向)向间隔设置,每条直线段151的两端分别与曲线段152连接。由此,便于第一折流板150与腔室110内壁的连接固定。值得理解的是,腔室110的内壁为圆弧形,将第一折流板150截面的两端的轮廓线设置为两条曲线段152,便于第一折流板150与腔室110内壁的固定连接,并可使第一折流板150和腔室110的侧壁方向上密闭连接。为了进一步地方便第一折流板150与腔室110内壁的连接,并实现第一折流板150与腔室110内侧壁的密闭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曲线段152形成为圆弧线段,且两条圆弧线段的圆心重合,由此,还可便于第一折流板150的制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图3所示,第二折流板160与第一折流板150的形状相同。由此,便于第一折流板150和第二折流板160的统一设计制造,从而加快制造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折流板150和第二折流板160设置为相同的形状,以便于第一折流板150和第二折流板160的统一设计加工。值得理解的是,在第一折流板150和第二折流板160的安装过程中,第一折流板150应该按照图2中所示的上下方向以焊接或其他装配方式安装到腔室110的内壁上;第二折流板160应该按照图3所示的上下方向以焊接或其他装配方式安装到腔室110的内壁上。
下面参照图1-图5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100,包括:壳体10、冷媒进口管120、气体出口管130、液体出口管140、第一折流板150和第二折流板160。
其中,壳体10具有腔室110,冷媒进口管120位于壳体10的顶部且与腔室110连通,气体出口管130位于壳体10的顶部且与冷媒进口管120间隔开,气体出口管130与腔室110连通,液体出口管140位于壳体10的底部且与腔室110连通,液体出口管140与冷媒进口管120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开,第一折流板150和第二折流板160交错设置在腔室110内且共同限定出气液分离通道,第一折流板150设在靠近腔室110顶壁的位置处,第二折流板160设在靠近腔室110底壁的位置处。气液分离通道的一端与冷媒进口管120连通,气液分离通道的另一端与气体出口管130、液体出口管140分别连通。
腔室110的内径为D,第一折流板150的上端与腔室110顶壁的距离为H1,H1满足:0.01≤H1/D≤0.4。第二折流板160的下端与腔室110底壁的距离为H2,H2满足:0.01≤H2/D≤0.4,H1和H2满足:H1=H2。第一折流板150的高度为H3,H3满足:0.5≤H3/D≤0.9;第二折流板160的高度为H4,H4满足:0.5≤H4/D≤0.9。
第一折流板150的厚度方向上的表面的轮廓线的包括:两条间隔放置的直线段151和两条曲线段152,两条曲线段152分别连接在两条直线段151的两端以构造成闭合轮廓线。曲线段152形成为圆弧线段,且两条圆弧线段的圆心重合,第二折流板160与第一折流板150的形状相同。
由此,通过将冷媒进口管120与气体出口管130和液体出口管140间隔设置,并在腔室110内间隔设置第一折流板150和第二折流板160,由此可以在腔室110内形成气液分离通道,从而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气液混合冷媒的分离行程和分离时间,而且,气液混合冷媒在流动过程中,遇到第一折流板150和第二折流板160时,液态冷媒会附着在第一折流板150和第二折流板160上,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汇集流向液体出口管140,从而减小了气液分离器的占用空间,并提高了气液混合冷媒的分离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所述的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所述的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可以减小空调器的竖直方向的占据空间,而且,用于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可以增加气液分离的行程和分离时间,从而达到更好的分离效果,进而提高了空调器的整体性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腔室;
冷媒进口管,所述冷媒进口管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且与所述腔室连通;
气体出口管,所述气体出口管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且与所述冷媒进口管间隔开,所述气体出口管与所述腔室连通;
液体出口管,所述液体出口管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且与所述腔室连通,所述液体出口管与所述冷媒进口管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开;和
至少一个第一折流板,所述第一折流板设在所述腔室内;
至少一个第二折流板,所述第二折流板设在所述腔室内,所述第二折流板与所述第一折流板交错分布且以共同限定出气液分离通道,所述气液分离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冷媒进口管连通,所述气液分离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气体出口管、所述液体出口管分别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流板设在靠近所述腔室顶壁的位置处,所述第二折流板设在靠近所述腔室底壁的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的内径为D,所述第一折流板的上端与所述腔室顶壁的距离为H1,所述H1满足:0.01≤H1/D≤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的内径为D,所述第二折流板的下端与所述腔室底壁的距离为H2,所述H2满足:0.01≤H2/D≤0.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的内径为D,所述第一折流板的上端与所述腔室顶壁的距离为H1,所述第二折流板的下端与所述腔室底壁的距离为H2,所述H1和所述H2满足:H1=H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的内径为D,所述第一折流板的上端与所述腔室顶壁的距离为H1,所述第二折流板的下端与所述腔室底壁的距离为H2,所述H1与所述H2不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的内径为D,所述第一折流板的高度为H3,所述H3满足:0.5≤H3/D≤0.9。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的内径为D,所述第二折流板的高度为H4,所述H4满足:0.5≤H4/D≤0.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流板的厚度方向上的表面的轮廓线的包括:
两条间隔放置的直线段;和
两条曲线段,两条曲线段分别连接在两条直线段的两端以构造成闭合轮廓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段形成为圆弧线段,且两条所述圆弧线段的圆心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流板与所述第一折流板的形状相同。
12.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918833.0U CN205957564U (zh) | 2016-08-22 | 2016-08-22 | 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及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918833.0U CN205957564U (zh) | 2016-08-22 | 2016-08-22 | 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及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957564U true CN205957564U (zh) | 2017-02-15 |
Family
ID=57977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918833.0U Active CN205957564U (zh) | 2016-08-22 | 2016-08-22 | 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及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957564U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96663A (zh) * | 2017-04-28 | 2017-08-01 | 依米康冷元节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用于板式蒸发器的气液分离器与板式蒸发器 |
CN107062709A (zh) * | 2017-05-22 | 2017-08-1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冷凝器和制冷系统 |
CN107120879A (zh) * | 2017-06-06 | 2017-09-0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设备、离心机组及其闪发器 |
CN107144047A (zh) * | 2017-05-19 | 2017-09-0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蒸发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07388648A (zh) * | 2017-07-19 | 2017-11-2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闪发器及使用其的空调器 |
CN108405498A (zh) * | 2018-03-15 | 2018-08-17 | 内江市川威特殊钢有限公司 | 球磨区域除尘管道及球磨区域除尘系统 |
CN108916006A (zh) * | 2018-08-01 | 2018-11-3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压缩机 |
CN110013708A (zh) * | 2019-04-26 | 2019-07-16 | 深圳市氢蓝时代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 |
CN110152435A (zh) * | 2019-06-24 | 2019-08-23 | 浙江飞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磁悬浮透平真空泵的汽水分离器 |
CN110589917A (zh) * | 2019-09-30 | 2019-12-20 | 广东闻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强制循环分离器 |
CN115289725A (zh) * | 2022-06-29 | 2022-11-04 |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气液分离器及空调系统 |
-
2016
- 2016-08-22 CN CN201620918833.0U patent/CN20595756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96663A (zh) * | 2017-04-28 | 2017-08-01 | 依米康冷元节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用于板式蒸发器的气液分离器与板式蒸发器 |
CN107144047A (zh) * | 2017-05-19 | 2017-09-0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蒸发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07062709A (zh) * | 2017-05-22 | 2017-08-1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冷凝器和制冷系统 |
CN107120879A (zh) * | 2017-06-06 | 2017-09-0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设备、离心机组及其闪发器 |
CN107388648B (zh) * | 2017-07-19 | 2023-06-3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闪发器及使用其的空调器 |
CN107388648A (zh) * | 2017-07-19 | 2017-11-2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闪发器及使用其的空调器 |
CN108405498A (zh) * | 2018-03-15 | 2018-08-17 | 内江市川威特殊钢有限公司 | 球磨区域除尘管道及球磨区域除尘系统 |
CN108916006A (zh) * | 2018-08-01 | 2018-11-3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压缩机 |
CN108916006B (zh) * | 2018-08-01 | 2023-08-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压缩机 |
CN110013708A (zh) * | 2019-04-26 | 2019-07-16 | 深圳市氢蓝时代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 |
CN110013708B (zh) * | 2019-04-26 | 2024-06-07 | 深圳市氢蓝时代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 |
CN110152435A (zh) * | 2019-06-24 | 2019-08-23 | 浙江飞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磁悬浮透平真空泵的汽水分离器 |
CN110589917A (zh) * | 2019-09-30 | 2019-12-20 | 广东闻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强制循环分离器 |
CN115289725A (zh) * | 2022-06-29 | 2022-11-04 |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气液分离器及空调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957564U (zh) | 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及空调器 | |
CN205957565U (zh) | 空调器的卧式气液分离器及空调器 | |
CN205843155U (zh) | 气液分离器和具有其的空调 | |
US9291396B2 (en) | Header tank for heat exchanger | |
CN204648765U (zh) | 冷凝器 | |
CN204313548U (zh) | 用于旋转式压缩机的储液器及旋转式压缩机 | |
CN206247720U (zh) | 气液分离器和空调器 | |
CN105333649A (zh) | 一种换热器以及该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 |
CN107120879A (zh) | 空调设备、离心机组及其闪发器 | |
CN103790673B (zh) | 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和具有它的发动机和车辆 | |
CN206247719U (zh) | 气液分离器和空调器 | |
CN204227763U (zh) | 空调器及其平行流蒸发器 | |
CN205561589U (zh) |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 |
CN104315758A (zh) | 空调器及其平行流蒸发器 | |
CN206715436U (zh) | 一种用于生产超细碳酸钙的过滤装置 | |
CN203907805U (zh) | 移动空调 | |
CN206875771U (zh) | 空调设备、离心机组及其闪发器 | |
CN205897631U (zh) | 气体分凝器 | |
CN206771814U (zh) | 蒸发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02900709B (zh) | 一种压缩机气液分离结构 | |
CN205641400U (zh) | 空调器的风道组件及空调器 | |
CN202581963U (zh) | 一种回热气液分离器 | |
CN205860326U (zh) | 用于竖款挂壁空调的加湿装置及竖款挂壁空调 | |
CN103913022A (zh) | 储液器和具有该储液器的压缩机 | |
CN106352621A (zh) | 油气分离器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