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33649A - 一种换热器以及该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器以及该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33649A
CN105333649A CN201410389255.1A CN201410389255A CN105333649A CN 105333649 A CN105333649 A CN 105333649A CN 201410389255 A CN201410389255 A CN 201410389255A CN 105333649 A CN105333649 A CN 1053336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t tube
lug boss
cavity
componen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8925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33649B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8925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336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336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336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336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336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换热器,包括集流单元,集流单元包括第一部件以及与第一部件相固定的第二部件,第一部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腔体;第二部件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腔体,第二部件还包括贯穿所述第三腔体的第一狭长孔;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贴合固定,并形成第一流通腔;集流单元还包括第一扰流单元,第一扰流单元与第一结合件和/或所述第二结合件一体成形,第一扰流单元自流通腔的外部向流通腔的内部凸起,第一扰流单元使第一流通腔的内部空间形成缩口结构;这样,通过板材冲压成形的集流单元可以降低集流单元的高度;集流单元内一体成形的扰流元件,结构简单,同时可以抑制集流单元内的流体产生气液分离现象,可以提高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换热器以及该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器以及该换热器的制造方法,属于热交换领域。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空调行业和制冷行业迅猛发展,而换热器作为空调与制冷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需要根据市场方面的要求进行改进和优化设计。微通道换热器具有制冷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耐压能力强等特点,能够很好的满足市场的要求。
微通道换热器包括微通道扁管、散热翅片和集流单元,在微通道扁管的两端设有集流单元,用于分配和汇集流体。在相邻的微通道扁管之间设有波纹状或带有百叶窗形的散热翅片,用以强化换热器与空气侧的换热效率。在集流单元的内部设有隔板,可以将所有的微通道扁管分成若干个流程,合理分配每个流程的扁管数,以得到最佳的微通道换热器换热效率。
现有的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单元多为圆管形,与扁管装配时,扁管段插入的深度大,占据集流单元的部分流动通道,也会造成制气、液两相冷剂在扁管中分配严重不均;同时,在微通道换热器的安装高度限定的情况下,换热器的集流单元占据一定高度,导致换热区的面积减小,降低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可以降低集流单元的高度,并抑制流体的气液分离现象;还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可以降低集流单元的高度,提高换热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器,包括至少两个集流单元以及连通所述集流单元的扁管,其中至少一个集流单元包括第一部件以及与第一部件相固定的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靠近所述扁管设置,所述第一部件相对第二部件远离所述扁管设置,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组装,并形成第一流通腔,所述第二部件设置有贯穿的用于插入所述扁管的第一狭长孔;所述集流单元还包括第一扰流单元,所述第一扰流单元包括自所述第一流通腔外部向所述第一流通腔内部凹陷形成的凹陷部,所述第一扰流单元使所述第一流通腔的内部空间形成缩口结构。
所述第一扰流单元包括第一扰流元件和/或第二扰流元件,所述第一扰流元件与所述第一部件一体成形的,所述第二扰流元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一体成形的。
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为所述第一连接部自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的结合面向远离所述扁管方向凸起形成;所述第二部件包括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四凸起部,所述第四凸起部为所述第二连接部自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结合面朝向所述扁管方向凸起形成;所述第四凸起部设置有贯穿的所述第一狭长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贴合,密封,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四凸起部形成的内部空间连通,并形成所述第一连通腔。
所述第一扰流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扰流元件包括沿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侧壁设置多个第一凹块,所述第一凹块自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外部向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内部空间凹陷形成,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凹块之间的距离自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一端到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另一端逐渐增加或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扰流元件设置于所述第四凸起部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上,所述第四凸起部包括沿所述第四凸起部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二凹块,所述第二凹块自所述第四凸起部的外部向所述第四凸起部的内部空间凹陷形成,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二凹块之间的距离自所述第四凸起部的一端向所述第四凸起部的另一端的逐渐增加或逐渐减小。
所述第一部件还包括第二凸起部和第一分隔元件,所述第一分隔元件与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分隔元件包括自所述第一、第二凸起部的外部向凸起部的内部形成的凹槽;所述第二部件还包括第五凸起部和第二分隔元件,所述第二分隔元件与所述第四凸起部和所述第五凸起部间隔布置,贯穿所述第五凸起部的顶部设置第二狭长孔;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五凸起部的内部空间连通,形成第二流通腔,所述第一流通腔与所述第二流通腔沿所述集流单元长度方向延伸并排布成两排,所述第一流通腔与所述第二流通腔不连通,所述第二流通腔至少包括第一收集段和第一分配段中的一个,所述第一分配段设置有所述第一扰流单元,所述第一扰流单元使所述第二流通腔的所述第一分配段的内部空间形成缩口结构;所述第一收集段用于收集所述扁管中的流体道所述第二流通腔,所述第一分配段将所述第二流通腔中的流体分配到所述扁管中。
所述第一部件还包括第三凸起部和第三分隔元件,所述第三分隔元件将所述第三凸起部与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分隔开,所述第三分隔元件与所述第一分隔元件大致垂直设置;第二部件还包括第六凸起部和第四分隔元件,所述第四分隔元件将所述第六凸起部与第四凸起部和所述第五凸起部分隔开,所述第四分隔元件与所述第二分隔元件大致垂直设置;所述第六凸起部顶部设置有贯穿的两排第三狭长孔,其中一排第三狭长孔与所述第一狭长孔设置于同一排,另一排第三狭长孔与所述第二狭长孔设置于同一排;所述第三凸起部与所述第六凸起部的内部空间连通,形成第三流通腔,所述第三流通腔设置有第二扰流单元,所述第二扰流单元设置于两排所述第三狭长孔之间,使所述第三流通腔的内部空间形成缩口结构。
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底部和围绕所述第一底部的第一框体,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底部,所述第一底部和所述第二底部为平面,所述第一底部和所述第二底部相互贴合并固定,所述第一框体围绕所述第二底部的外边缘设置;或者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底部和第二框体,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底部,所述第一底部和所述第二底部为平面,所述第二底部与所述第一底部相互贴合并固定,所述第二框体围绕所述第一底部的外边缘设置。
所述集流单元包括第一集流单元和第二集流单元,所述第一集流单元和所述第二集流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扁管两端;所述第一集流单元包括第一流通腔、第二流通腔、第三流通腔;所述第二集流单元包括第四流通腔和第五流通腔;所述换热器包括前后两层扁管组件,所述前层扁管组件包括第一组扁管和第二组扁管,所述后层扁管组件包括第三组扁管和第四组扁管,所述第一组扁管与所述第三组扁管并排平行设置,所述第二组扁管与所述第四组扁管并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集流单元包括进流口和出流口,所述进流口和所述出流口设置于所述第一集流单元集流单元的同一侧,所述进流口与所述第一流通腔连通,所述出流口与所述第二流通腔连通;所述第一组扁管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集流单元的所述第一流通腔,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二集流单元的第四流通腔,所述第四流通腔包括第二收集段和第二分配段,所述第二分配段与所述第二组扁管连通,所述第二组扁管通过所述第三流通腔与所述第三组扁管连通,所述第三扁管组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二集流单元的第五流通腔,所述第五流通腔包括第三收集段和第三分配段,所述第三分配腔与所述第四组扁管连通,所述第四组扁管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一集流单元的所述第二流通腔,其中,所述第一流通腔、第四流通腔的第二分配段、以及第五流通腔的第三分配段设置有所述第一扰流单元,所述第三流通腔中部设置有所述第二扰流单元。
所述集流单元包括第一集流单元和第二集流单元,所述第一集流单元和所述第二集流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扁管两端;所述第一集流单元包括所述第一流通腔和所述第二流通腔;所述第二集流单元包括所述第三流通腔和所述第四流通腔;所述换热器包括前后两层扁管组件,前层扁管组件包括第一组扁管和第二组扁管,后层扁管组件包括第三组扁管和第四组扁管,所述第一组扁管与所述第组三扁管并排平行设置,所述第二组扁管与所述第四组扁管并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集流管包括进流口和出流口,所述进流口和所述出流口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两端;所述第一集流管包括第一流通腔和第二流通腔,所述第二集流管包括第三流通腔和第四流通腔;所述进流口与所述第一流通腔连通,所述第一流通腔在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结合面上呈U形,所述第一流通腔与所述第一扁管组和所述第三扁管组连通,所述第一组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集流管的第三流通腔连通,所述第三流通腔包括第二收集段和第二分配段,所述第三流通腔的第二分配段与所述第二组扁管连通,所述第三组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集流管的第四流通腔连通,所述第四流通腔包括的第三收集段和第三分配段,所述第三分配段与所述第四组扁管连通,所述第二组扁管和所述第四组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所述第二流通腔连通,所述第二流通腔设置有所述出流口,其中,所述第一流通腔、第三流通腔的第二分配段以及所述第四流通腔的第三分配段设置有所述第一扰流单元。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的制造方法,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单元、第二集流单元以及连通第一集流单元和第二集流单元集流单元的扁管,相邻扁管之间的翅片,所述第一集流单元包括第一部件以及与第一部件相固定的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部件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四凸起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贴合密封,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四凸起部的凸起方向相反并连通,形成第一流通腔;所述第一流通腔内设置有扰流单元,所述扰流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一腔体和/或所第二腔体一体的自第一流通腔的外部向第一流通腔内部形成的凹陷部;所述换热器的加工包括以下步骤:
S1,零部件加工:将换热器的各种零部件加工成形,然后进行组装形成换热器组装件;
S2,将换热器组装件通过炉中焊接一体焊接成形,所述换热器组装件至少包括第一集流单元、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二集流单元、扁管以及翅片;
其中,S1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S11,第一部件成形:板材下料同时完成冲压成形,板材的外边框形成第一连接部和冲压拉伸形成第一凸起部;第一连接部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裁剪;
S12,第二部件成形:板材下料同时完成冲压成形,板材的外边框形成第二连接部和冲压拉伸形成第四凸起部;或者利用已经成形的第一结合部件;在成形的第一凸起部的顶部冲孔形成第一狭长孔,第二连接部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裁剪,完成第二部件成形;
S13,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贴合,使成形的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组装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采用第一、第二部件的连接密封形成集流单元,能够降低集流单元集流单元的高度,同时与第一部件或第二部件一体设置扰流元件,制造工艺简单,并能够抑制流经集流单元的流体的气液分离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换热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一集流单元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第一集流单元的第一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第一集流单元的第二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第二集流单元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第二集流单元第三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第二集流单元第四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第一集流单元的流体流动方向示意图;
图9是图1中第二集流单元的流体流动方向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换热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第一集流单元的第一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中第一集流单元的第二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0中第二集流单元的第三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0中第二集流单元的第四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0中第一集流单元的流体流动方向示意图;
图16是图10中第二集流单元的流体流动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所示,一种微通道换热器100,其包括进流口71和出流口81(如图所示2所示)、位于所述换热器100上下两端的集流单元、连通对应集流单元的扁管5、以及位于相邻扁管5之间以起到强化换热效果的散热翅片6,其中进流口71与进口管7连接、出流口81与出口管8连接;所述集流单元包括第一集流单元1和第二集流单元2,扁管5可以为一层,也可以为两层或者多层,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对换热器100进行描述,将向上的箭头方向设定为上方,将图示中向下的箭头方向设定为下方,但是实际使用中换热器的安装方向可能与标示的上下方向相反,本实施例中标示的方向并不对本发明的使用安装进行限定;第一集流单元1位于扁管5的下端,第二集流单元2位于扁管5的上端,进流口71和出流口81设置于第一集流单元1的两端;扁管5设置为两层,包括前层扁管组件和后层扁管组件;对于每一层扁管5,其下端与第一集流单元1连通,其上端与第二集流单元2连通;进流口71和出流口81根据换热器100的安装需要以及换热器100的流程安排与对应的设置于集流单元上;进流口7设置于第一集流单元1上,连通位置可以根据换热器100实际安装需要灵活设置,比如可以设置于第一集流单元1的两端或两端之一或第一集流单元1两端部之间的任一位置。
请参见图1至图9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集流单元1和第二集流单元2均通过金属板材冲压成形,并通过焊接(如钎焊)固定成形;相对于圆管形集流单元,金属板材成形的第一、第二集流单元的高度降低,占据较小的安装空间;同时,在相同换热器高度的情况下,集流单元占据的空间减小,扁管所在的换热区域面积有所增加,可以提高换热性能;第一集流单元1和第二集流单元2均设有与扁管5连通的若干狭长孔;扁管5的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的狭长孔中,实现对应集流单元或集流单元流道的连通;扁管5的两端均与集流单元连通,不需要扁管进行折弯,相对于通过折弯扁管形成的双层换热器而言,扁管中流体的流动阻力降低,可以提高换热效率。
请参见图2至图4所示为本发明换热器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集流单元1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集流单元1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第一集流单元的第一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第一集流单元1的第二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2所示,第一集流单元1包括第一部件11以及与第一部件11相固定的第二部件12;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均通过金属板材冲压成形,并通过焊接(如钎焊)固定密封,形成流体流通腔;具体地,第一集流单元1包括第一流通腔15,第二流通腔16,第三流通腔17,第四流通腔18;进流口71和出流口81分别设置于第一集流单元1的两端;进流口71与第一流通腔15和第二流通腔16连通;出流口81与第三流通腔17和第四流通腔18连通,第一集流单元1包括第一分隔元件19,第一流通腔15与第四流通腔18通过第一分隔元件19分隔;第二流通腔16与第三流通腔17通过第一分隔元件19分隔,第一分隔元件19通过第一集流单元1的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的至少一个一体冲压成形;第一集流单元1包括用于插入扁管5的狭长孔,对应于第一流通腔15,第二流通腔16,第三流通腔17,第四流通腔18形成四组狭长孔,分别为第一扁管孔151,第二扁管孔161,第三扁管孔171,第四扁管孔181;本实施例中,第一集流单元1的第一流通腔15和第四流通腔18在同一排,第二流通腔16与所述第三流通腔17在同一排;四个流通腔,设置两排扁管孔,对应两排扁管,形成双层换热器;当然,第一集流单元1的流通腔也可以是三排或者多排,设置多排扁管孔,对应多排扁管,可以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第一集流单元的流通腔也可以是一排,可以降低流体的流通阻力,提高换热效率,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集流单元1通过两块板材冲压一体成形,工艺简单,制造成本可以降低,同时可以提高流通腔的抗压强度。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集流单元1包括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分别通过金属板材冲压成形。
第一部件11包括第一连接部111、自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上表面向下凸出形成的第一腔体112a、第二腔体112b,第三腔体112c,第四腔体112d,分隔各腔体之间的第一分隔元件113;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腔体112a、112b、112c、112d排布成两排;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1的表面为平面,各腔体是通过冲压第一连接部111的表面形成的凸起,形成腔体的同时形成第一分隔元件113,腔体的顶部与第一连接部111上表面大致平行,腔体的壁部与第一连接部111的上表面大致垂直,并通过圆弧过渡连接。
第一分隔元件113包括沿第一集流单元1长度方向的第一凹陷条113a以及与所述第一凹陷条113a相交设置的第二凹陷条113b;第一凹陷条113a将第一集流单元1的腔体分隔为多排,本实施例中为两排;第二凹陷条113b将第一集流单元1的腔体分隔为多列,本实施例中为两列;第一凹陷条113a与第一腔体112a的壁部之间间隔一定的间隙,形成连通第一腔体112a和第二腔体112b之间的第一连通部116a,以及连通第三腔体112c和第四腔体112d之间的第二连通部117a。
第一部件11还包括第一扰流元件114,第一扰流元件114设置于第一腔体112a与第二腔体112b内,使得第一、第二腔体内部空间形成缩口结构;第一扰流元件114与第一分隔元件113和第一、第二腔体内壁一体冲压成形。
本实施例中,第一扰流元件114为多个,设置于第一腔体112a以及第二腔体112b的两侧壁上,两侧的第一扰流元件114配对设置,两侧第一扰流元件114之间的距离自第一部件11的一端向中间呈递增或递减的方式设置。
第一部件11包括第一进流部71a和第一出流部81a,第一进流部71a设置于第一部件11的第一连接部111上;第一出流部81a设置于第一部件11的第一连接部111上;第一进流部71a与第一连通部116a连通,并通过第一连通部116a与第一腔体112a和第二腔体112b连通;第一出流部81a与第二连通部117a连通,并通过第二连通部117a与第三腔体112c和第四腔体112d连通。
第二部件12包括第二连接部121、自所述第二连接部121下表面向上凸起形成的第五腔体122a、第六腔体122b,第七凸起部122c,第八凸起部122d,分隔各凹陷部之间的第二分隔元件123;第五、第六腔体122a、122b通过第三连通部116b连通;第七、第八凸起部122c、122d通过第四连通部117b连通;第二部件包括第二扰流元件124,第二扰流元件124设置于第五腔体122a与第六腔体122b内;具体地,第二扰流元件124设置于第五腔体122a与第六腔体122b的两侧壁上,两侧的第二扰流元件124配对设置,沿第五、第六腔体122a、122b长度方向,两侧配对的第二扰流元件124的距离呈递增或递减的方式进行设置;第二部件12设置的腔体的数量与第一部件11设置的腔体的数量相同;第二进流部71b和第二出流部81b设置于第二部件12的第二连接部121上;第二连接部121包括平面的边缘,同时为了与第一连接部111连接固定密封方便,在平面的边缘设置有框体。
第二部件12与第一部件11的区别在于: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凸起部的凸起方向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腔体的凸起方向相反,第一进流部71a的凸起方向与第二进流部71b凸起方向相反,第一出流部81a的凸起方向与第二出流部81b的凸起方向相反;对应于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凸起部顶部贯穿设置有四组狭长孔,分别为第一扁管孔151、第二扁管孔161,第三扁管孔171,第四扁管孔181;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的腔体的凸起的深度相同,区别仅在于是否冲有扁管孔,所以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的冲压可以采用同样的板材同样的冲压设备,仅仅是第二部件12需要冲孔工艺,这样可以简化成形过程;当然为了提高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的连接密封性,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的腔体凸起高度可以不同,这时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要单独冲压成形。
第一集流单元1的成形过程包括:单独成形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将第一连接部111与第二连接部121贴合固定,第一腔体112a与第五腔体122a连通并形成第一流通腔15,第二腔体112b与第六腔体122b连通并形成第二流通腔16,第三腔体112c与第七凸起部122c连通并形成第三流通腔17,第四腔体112d与第八凸起部122d连通并形成第四流通腔18;第一连通部116a与第三连通部116b连通形成第一连通通道116,第二连通部117a与第四连通部117b连通形成第二连通通道117;第一分隔元件113和第二分隔元件213贴合固定形成第一分隔单元19;第一扰流元件114与第二扰流元件214贴合设置在第一流通腔15以及第二流通腔16中形成第一扰流单元40,使得第一流通腔15和第二流通腔16中的流体的产生紊流现象,气液分层现象能够被抑制,这样扁管5中冷媒分配更加均匀,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另外一体设置的扰流元件,制造工艺简单,可以降低集流单元的制造成本;当然所述扰流元件也可以自所述腔体的顶部部凸起的其他结构,只要能够改变集流单元内流体的流通面积均可以,产生紊流效果均可。
请参见图5至图7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集流单元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为图1所示的第二集流单元2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第二集流单元的第三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中第二集流单元的第四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第二集流单元2包括第三部件21和第四部件22,第三部件21和第四部件22分别通过金属板件冲压成形;并通过焊接(如钎焊)固定密封,形成流体流通腔;具体地,第一集流单元2包括第五流通腔25,第六流通腔26,第二集流单元2包括第二分隔单元29,第五流通腔25与第六流通腔26通过第二分隔单元29分隔;第二分隔单元29通过第二集流单元2的第三部件21和第四部件22的至少一个一体冲压成形;第二集流单元2包括用于插入扁管5的狭长孔,对应于第五流通腔25,第六流通腔26形成两组狭长孔,分别为第五扁管孔251和第六扁管孔261;本实施例中,第二集流单元2的第五流通腔25和第六流通腔26位于两排;设置两排扁管孔,对应两排扁管,形成双层换热器;当然,第二集流单元2的流通腔也可以是三排或者多排,设置多排扁管孔,对应多排扁管,可以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第一集流单元1的流通腔也可以是一排,可以降低流体的流通阻力,提高换热效率,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集流单元2通过两块板材冲压一体成形,工艺简单,制造成本可以降低,同时可以提高流通腔的抗压强度。
第三部件21包括第三连接部211以及自第三连接部211下表面向上冲压形成的第九凸起部212a和第十凸起部212b以及设置于第九、第十凹陷部内部的第三分隔元件213;第三部件21还包括第三扰流元件214,第三扰流元件214设置于第九、第十凸起部212a、212b内,本实施类中第三扰流元件214设置于第九、第十凹陷部212a、212b的两侧壁上,使得第九、第十扰流元件212a、212b内部空间产生缩口结构。
第四部件22包括第四连接部221以及自第四连接部221上表面向下冲压成形的第十一腔体222a和第十二腔体222b以及设置于第十一、第十二腔体222a、222b之间的第四分隔元件223;以及设置于第十一、第十二腔体的第四扰流元件224;第四部件22与第三部件21的不同在于:第九、第十凸起部212a、212b凸起的方向与第十一、第十二腔体222a、222b凸起的方向相反;第四部件22包括贯穿第十一、第十二腔体222a、222b的顶部的两组狭长孔,分别为第五扁管孔251和第六扁管孔261。
如图5所示,第三部件21与第四部件22通过第三连接部211和第四连接部221贴合固定,第九凸起部212a与第十一腔体222a连通形成第五流通腔25,第十凸起部212b与第十二腔体222b连通形成第六流通腔26,第五流通腔25与第六流通腔26之间不连通;第三分隔元件213和第四分隔元件223贴合固定形成第二分隔单元29,第三扰流元件214和第四扰流元件224至少之一形成第五流通腔25和第六流通腔26中的第二扰流单元50;第五流通腔25包括第一收集段253和第一分配段254,第六流通腔26包括第二收集段263和第二分配段264,收集段用来收集扁管流通过来的流体,分配段将集流单元中的流体送入扁管中;第二扰流单元50设置于第一分配段254和第二分配段264,使得流体进入扁管之前产生紊流,可以抑制分配段中的流体产生气液分层现象,能够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图8和图9示出流体在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换热器100的中的流动方向示意图;其中箭头为流体流动方向;本实施例中的换热器为双层并联式换热器;所述双层是指换热器100的翅片包括前后两层,这样换热器包括前后平行的两个换热区域;所述并联是指流体同时进入两个换热器的前后两层集流单元,同时前后平行的两个换热区域内流体的流通方向相同。
换热器100工作时:流体自进口管7流入换热器100,经过进流口71进入第一集流单元1的第一连通通道116,第一连通通道116的流体分别进入第一流通腔15和第二流通腔16,第一流通腔15和第二流通腔16设置有第一扰流单元40,使得流体流动产生紊乱,气态和液态流体混合,防止气液分层;混合的流体进入与第一连通腔15相连的前层扁管组件的第一组扁管51中,然后进入第二集流单元2的第五流通腔25的第一收集段253中,流体自第一收集段253流向第一分配段254,第五流通腔25的第一分配段253设置第二扰流单元50,使得流体流动第二次产生紊流,混合气液两相流体,然后混合的流体流进入与第五流通腔25连通的前层扁管组件的第二组扁管52中,第二组扁管52与第一集流单元1的第四流通腔18连通,流体进入第一集流单元1的第四流通腔18中,然后进入第二连通通道117,进入第二连通通道117的流体经过出流口81离开换热器100并进入出口管8;进入第二流通腔16的流体进入与第二流通腔16连通的后层扁管组件的第三组扁管53中,第三组扁管53与第二集流单元2的第六流通腔26连通,流体进入第六流通腔26的第二收集段263中,流体自第二收集段263流向第二分配段264,在第二分配段264上,第六流通腔26内设置有第二扰流单元50使得流体流动产生紊流,混合气液两相流体,然后流体进入与第六流通腔26的第二分配段连通的后层扁管组件的第四组扁管54,第四组扁管54与第一集流单元1的第三流通腔17连通,流体进入第一集流单元1的第三流通腔17中,然后流经第二连通通道117,经过出流口71离开换热器100并进入出流管7;流体在扁管中与外部介质完成热交换;流体在进入扁管前,通过集流单元中一体设置的扰流元件,完成气液混合,使进入扁管中的流体更加均匀,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图10至图16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换热器200结构示意图;换热器200包括第一集流单元3和第二集流单元4,连通第一集流单元3和第二集流单元4的扁管5,以及相邻扁管之间的翅片6;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对换热器200进行描述,将向上的箭头方向设定为上方,将图示中向下的箭头方向设定为下方,但是实际使用中换热器的安装方向可能与标示的上下方向相同或相反,本实施例中标示的方向并不对本发明的使用安装进行限定;具体地,第一集流单元3位于扁管5的上端,第二集流单元2位于扁管5的下端;第一集流单元1包括第一流通腔35、第二流通腔36、第三流通腔37,各流通腔之间相互分隔开不连通;第三流通腔37包括第三分配段371和第三收集段372;第二集流单元2包括第四流通腔45和第五流通腔46(如图16所示),第二集流单元4的各流通通腔之间相互分隔开不连通,第四流通腔45包括第一分配段451和第一收集段452,第五流通腔46包括第二分配段461和第二收集段462;这里所述收集段指收集自扁管流通到集流单元中的流体的一段或一部分流通腔,所述分配段指将集流单元中的流体分配到扁管中的一段或一部分流通腔;第一流通腔35和第四流通腔45以及第五流通腔46内部空间一体设置有第一扰流单元60,第一扰流单元60设置于分配段上,使得进入扁管中的流体的气液分离现象得到抑制;第三连通腔37设置有第二扰流单元70,第二扰流单元70使得经过第三流通腔37的第三分配段371的流体的流动紊乱,可以抑制气液分层现象,同时第二扰流元件70还可以加强第三流通腔37的抗压强度;换热器200的扁管5包括前后两层扁管组件,前层扁管组件包括第一组扁管51和第二组扁管52,后层扁管组件包括第三组扁管53和第四组扁管54;进流口71和出流口81设置于第一集流单元3的同一侧,并且进流口71和出流口81分别与第一连通腔35和第二连通腔36连通;本实施例中,换热器为两层,扁管分为前后两层,当然也可以为多层,只要将所述流通腔排布为多排即可。
参见图11和图12所示为图10所示的中第一集流单元3的第一部件31和第二部件32的结构示意图;第一集流单元3包括第一部件31和第二部件32,第一部件31和第二部件32分别单独冲压成形。
第一部件31包括第一连接部311、第一腔体312a、第二腔体312b以及第三腔体312c,第一、第二、第三腔体312a、312b、312c自第一连接部311的下表面向上凸起形成;第一腔体312a与第二腔体312b之间自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下表面像第一连接部下表面方向冲压形成有第一凹陷条313a,第三腔体312c与第一腔体312a和第二腔体312b之间设置第二凹陷条313b;第一部件31包括第一扰流元件314;第一扰流元件314a设置于第一腔体312a内,并设置于第一腔体312a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扰流元件314,第一扰流元件314使得第一凹陷部312a内部产生缩口结构;第一部件31还包括第二扰流元件315,第二扰流元件315设置于第三腔体312c内,并设置于第三腔体312c的顶部。
第二部件32与第一部件31的主要区别在于:对应腔体的凸起方向相反,贯穿第四、第五、第六腔体322a、322b、322c的顶部冲压形成三组狭长孔,分别为第一扁管孔511,第二扁管孔512,第三扁管孔513,第四扁管孔514。
冲压成形的第一部件31和第二部件32通过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二连接部321贴合固定,第一腔体312a与第四腔体322a连通形成第一流通腔35;第二腔体312b与第五腔体322b连通形成第二流通腔36,第三腔体312c与第六腔体322c连通形成第三流通腔37;第一扰流元件314与第三扰流元件324至少之一形成第一扰流单元60;第三扰流元件315和第四扰流元件325至少之一形成第二扰流单元70。
图13和图14为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二集流单元4的第三部件41和第四部件42的结构示意图;第二集流单元4包括第三部件41和第四部件42,第三部件41和第四部件42分别单独成形;
第三部件41包括第三连接部411以及第七凸起部412a和第八凸起部412b以及第五扰流元件414,第五扰流元件414设置于两个腔体的侧壁上;第七凸起部412a和第八凸起部412b第三连接部411的上表面向下冲压凸起形成;第四部件42包括第四连接部421以及第九凹陷部422a和第十凹陷部422b以及第六扰流元件424,第六扰流元件424设置于两个腔体的侧壁上;第九凸起部422a和第十凸起部422b顶部贯穿有狭长孔;第三部件41和第四部件42通过第三连接部411和第四连接部421贴合固定,第七凸起部412a和第九凸起部422a连通形成第四流通腔45,第八凸起部412b与第十凸起部422b连通形成第五流通腔46,第五扰流元件414和第六扰流元件424至少之一形成第五连通腔45和第六连通腔46内的第一扰流单元60。
图15和图16所示为第二实施方式中换热器200流体流动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200为双层四流程换热器,换热器200工作时,流体自进流口71进入第一集流单元3的第一流通腔35,第一流通腔35内设置有第一扰流单元60,第一扰流单元60使得流体产生紊流,使气态和液态的流体混合,混合后的流体进入第一组扁管51,第一组扁管51与第二集流单元4的第四流通腔45的第一收集段452连通,进入第一收集段452的流体然后通过第四流通腔45的第一分配段451,第一分配段451设置有第一扰流单元60,流体再次进行气态和液态流体的混合,混合后的流体进入第二组扁管52,第二组扁管52与第一集流单元3的第三流通腔37连通,流体通过第二组扁管52进入第三流通腔37的第三收集段372,第三收集段372的流体经过第二扰流单元70之间的间隙与第三分配段371连通,使得气态和液态的流体第三次混合,混合后的流体进入第三组扁管53,第三组扁管53与第二集流单元4的第五流通腔46的第二收集段462连通,进入第二收集段462的流体然后通过第五流通腔46的第二分配段461,第二分配段461设置有第一扰流单元60,使气态和液态的流体第四次混合,混合后的流体进入第四组扁管54,第四组扁管54与第一集流单元3的第二流通腔36连通,第二流通腔36与出流口81连通,流体经过出流口81离开换热器200。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的制造方法,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单元、第二集流单元以及连通第一集流单元和第二集流单元集流单元的扁管,相邻扁管之间的翅片,所述第一集流单元包括第一部件以及与第一部件相固定的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部件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四凸起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贴合密封,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四凸起部的凸起方向相反并连通,形成第一流通腔;所述第一流通腔内设置有一扰流元件,所述扰流元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腔体和/或所第二腔体一体的自第一流通腔的外部向第一流通腔内部形成的凹陷部;所述换热器的加工包括以下步骤:
S1,零部件加工:将换热器的各种零部件加工成形,然后进行组装形成换热器组装件;
S2,将换热器组装件通过炉中焊接一体焊接成形,所述换热器组装件至少包括第一集流单元、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二集流单元、扁管以及翅片;
其中,S1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S11,第一部件成形:板材下料同时完成冲压成形,板材的外边框形成第一连接部和冲压拉伸形成第一凸起部;第一连接部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裁剪;
S12,第二部件成形:板材下料同时完成冲压成形,板材的外边框形成第二连接部和冲压拉伸形成第四凸起部;或者利用已经成形的第一结合部件;在成形的第一凸起部的顶部冲孔形成第一狭长孔,第二连接部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裁剪,完成第二部件成形;
S14,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贴合,使成形的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组装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以上关于“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的描述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也不是指换热器的使用安装方向。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换热器,包括至少两个集流单元以及连通所述集流单元的扁管,其中至少一个集流单元包括第一部件以及与第一部件相固定的第二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靠近所述扁管设置,所述第一部件相对第二部件远离所述扁管设置,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组装,并形成第一流通腔,所述第二部件设置有贯穿的用于插入所述扁管的第一狭长孔;所述集流单元还包括第一扰流单元,所述第一扰流单元包括自所述第一流通腔外部向所述第一流通腔内部凹陷形成的凹陷部,所述第一扰流单元使所述第一流通腔的内部空间形成缩口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扰流单元包括第一扰流元件和/或第二扰流元件,所述第一扰流元件与所述第一部件一体成形的,所述第二扰流元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一体成形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为所述第一连接部自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的结合面向远离所述扁管方向凸起形成;所述第二部件包括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四凸起部,所述第四凸起部为所述第二连接部自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结合面朝向所述扁管方向凸起形成;所述第四凸起部设置有贯穿的所述第一狭长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贴合,并焊接密封,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四凸起部形成的内部空间连通,并形成所述第一连通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扰流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扰流元件包括沿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侧壁设置多个第一凹块,所述第一凹块自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外部向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内部空间凹陷形成,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凹块之间的距离自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一端到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另一端逐渐增加或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扰流元件设置于所述第四凸起部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上,所述第四凸起部包括沿所述第四凸起部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二凹块,所述第二凹块自所述第四凸起部的外部向所述第四凸起部的内部空间凹陷形成,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二凹块之间的距离自所述第四凸起部的一端向所述第四凸起部的另一端的逐渐增加或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还包括第二凸起部和第一分隔元件,所述第一分隔元件与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分隔元件包括自所述第一、第二凸起部的外部向凸起部的内部形成的凹槽;所述第二部件还包括第五凸起部和第二分隔元件,所述第二分隔元件与所述第四凸起部和所述第五凸起部间隔布置,贯穿所述第五凸起部的顶部设置第二狭长孔;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五凸起部的内部空间连通,形成第二流通腔,所述第一流通腔与所述第二流通腔沿所述集流单元长度方向延伸并排布成两排,所述第一流通腔与所述第二流通腔不连通,所述第二流通腔至少包括第一收集段和第一分配段中的一个,所述第一分配段设置有所述第一扰流单元,所述第一扰流单元使所述第二流通腔的所述第一分配段的内部空间形成缩口结构;所述第一收集段用于收集所述扁管中的流体道所述第二流通腔,所述第一分配段将所述第二流通腔中的流体分配到所述扁管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还包括第三凸起部和第三分隔元件,所述第三分隔元件将所述第三凸起部与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分隔开,所述第三分隔元件与所述第一分隔元件大致垂直设置;第二部件还包括第六凸起部和第四分隔元件,所述第四分隔元件将所述第六凸起部与第四凸起部和所述第五凸起部分隔开,所述第四分隔元件与所述第二分隔元件大致垂直设置;所述第六凸起部顶部设置有贯穿的两排第三狭长孔,其中一排第三狭长孔与所述第一狭长孔设置于同一排,另一排第三狭长孔与所述第二狭长孔设置于同一排;所述第三凸起部与所述第六凸起部的内部空间连通,形成第三流通腔,所述第三流通腔设置有第二扰流单元,所述第二扰流单元设置于两排所述第三狭长孔之间,使所述第三流通腔的内部空间形成缩口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底部和围绕所述第一底部的第一框体,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底部,所述第一底部和所述第二底部为平面,所述第一底部和所述第二底部相互贴合并固定,所述第一框体围绕所述第二底部的外边缘设置;或者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底部和第二框体,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底部,所述第一底部和所述第二底部为平面,所述第二底部与所述第一底部相互贴合并固定,所述第二框体围绕所述第一底部的外边缘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单元包括第一集流单元和第二集流单元,所述第一集流单元和所述第二集流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扁管两端;所述第一集流单元包括第一流通腔、第二流通腔、第三流通腔;所述第二集流单元包括第四流通腔和第五流通腔;所述换热器包括前后两层扁管组件,所述前层扁管组件包括第一组扁管和第二组扁管,所述后层扁管组件包括第三组扁管和第四组扁管,所述第一组扁管与所述第三组扁管并排平行设置,所述第二组扁管与所述第四组扁管并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集流单元包括进流口和出流口,所述进流口和所述出流口设置于所述第一集流单元集流单元的同一侧,所述进流口与所述第一流通腔连通,所述出流口与所述第二流通腔连通;所述第一组扁管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集流单元的所述第一流通腔,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二集流单元的第四流通腔,所述第四流通腔包括第二收集段和第二分配段,所述第二分配段与所述第二组扁管连通,所述第二组扁管通过所述第三流通腔与所述第三组扁管连通,所述第三扁管组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二集流单元的第五流通腔,所述第五流通腔包括第三收集段和第三分配段,所述第三分配腔与所述第四组扁管连通,所述第四组扁管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一集流单元的所述第二流通腔,其中,所述第一流通腔、第四流通腔的第二分配段、以及第五流通腔的第三分配段设置有所述第一扰流单元,所述第三流通腔中部设置有所述第二扰流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单元包括第一集流单元和第二集流单元,所述第一集流单元和所述第二集流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扁管两端;所述第一集流单元包括所述第一流通腔和所述第二流通腔;所述第二集流单元包括所述第三流通腔和所述第四流通腔;所述换热器包括前后两层扁管组件,前层扁管组件包括第一组扁管和第二组扁管,后层扁管组件包括第三组扁管和第四组扁管,所述第一组扁管与所述第组三扁管并排平行设置,所述第二组扁管与所述第四组扁管并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集流管包括进流口和出流口,所述进流口和所述出流口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两端;所述第一集流管包括第一流通腔和第二流通腔,所述第二集流管包括第三流通腔和第四流通腔;所述进流口与所述第一流通腔连通,所述第一流通腔在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结合面上呈U形,所述第一流通腔与所述第一扁管组和所述第三扁管组连通,所述第一组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集流管的第三流通腔连通,所述第三流通腔包括第二收集段和第二分配段,所述第三流通腔的第二分配段与所述第二组扁管连通,所述第三组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集流管的第四流通腔连通,所述第四流通腔包括的第三收集段和第三分配段,所述第三分配段与所述第四组扁管连通,所述第二组扁管和所述第四组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所述第二流通腔连通,所述第二流通腔设置有所述出流口,其中,所述第一流通腔、第三流通腔的第二分配段以及所述第四流通腔的第三分配段设置有所述第一扰流单元。
10.一种换热器的制造方法,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单元、第二集流单元以及连通第一集流单元和第二集流单元集流单元的扁管,相邻扁管之间的翅片,所述第一集流单元包括第一部件以及与第一部件相固定的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部件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四凸起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贴合密封,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四凸起部的凸起方向相反并连通,形成第一流通腔;所述第一流通腔内设置有扰流单元,所述扰流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一腔体和/或所第二腔体一体的自第一流通腔的外部向所述第一流通腔内部形成的凹陷部;所述换热器的加工包括以下步骤:
S1,零部件加工:将换热器的各种零部件加工成形,然后进行组装形成换热器组装件;
S2,将换热器组装件通过炉中焊接一体焊接成形,所述换热器组装件至少包括第一集流单元、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二集流单元、扁管以及翅片;
其中,S1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S11,第一部件成形:板材下料同时完成冲压成形,板材的外边框形成第一连接部和冲压拉伸形成第一凸起部;第一连接部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裁剪;
S12,第二部件成形:板材下料同时完成冲压成形,板材的外边框形成第二连接部和冲压拉伸形成第四凸起部;或者利用已经成形的第一结合部件;在成形的第一凸起部的顶部冲孔形成第一狭长孔,第二连接部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裁剪,完成第二部件成形;
S13,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贴合,使成形的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组装固定。
CN201410389255.1A 2014-08-08 2014-08-08 一种换热器以及该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53336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89255.1A CN105333649B (zh) 2014-08-08 2014-08-08 一种换热器以及该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89255.1A CN105333649B (zh) 2014-08-08 2014-08-08 一种换热器以及该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33649A true CN105333649A (zh) 2016-02-17
CN105333649B CN105333649B (zh) 2019-10-15

Family

ID=55284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89255.1A Active CN105333649B (zh) 2014-08-08 2014-08-08 一种换热器以及该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33649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90204A (zh) * 2016-08-03 2018-02-13 芜湖艾尔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加热组件
CN109114848A (zh) * 2018-08-30 2019-01-0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
CN109282528A (zh) * 2018-09-29 2019-01-29 杭州先临易加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换热器、空调系统及换热器制造方法
CN111379970A (zh) * 2018-12-29 2020-07-07 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体输送装置、系统及流体输送系统的使用方法
WO2020252942A1 (zh) * 2019-06-19 2020-12-24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集流管组件及热交换器
WO2021170139A1 (zh) * 2020-02-28 2021-09-02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换热器
CN115143831A (zh) * 2022-07-01 2022-10-04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双错位型高散热性能板翅式换热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51786A (ja) * 1998-06-04 1999-12-24 Calsonic Corp 熱交換器
CN1285500A (zh) * 1999-08-20 2001-02-28 瓦莱奥空调技术有限公司 汽车用的有加翅片扁管的换热器
EP1558887B1 (fr) * 2002-11-08 2008-07-09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Echangeur de chaleur a passes multiples, en particulier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EP1625339B1 (de) * 2003-05-16 2008-08-06 HAMPEL, Peter Wärmetauscher
CN103851949A (zh) * 2012-11-29 2014-06-11 杭州通产机械有限公司 热交换器用集流管及具有该集流管的平行流热交换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51786A (ja) * 1998-06-04 1999-12-24 Calsonic Corp 熱交換器
CN1285500A (zh) * 1999-08-20 2001-02-28 瓦莱奥空调技术有限公司 汽车用的有加翅片扁管的换热器
EP1558887B1 (fr) * 2002-11-08 2008-07-09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Echangeur de chaleur a passes multiples, en particulier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EP1625339B1 (de) * 2003-05-16 2008-08-06 HAMPEL, Peter Wärmetauscher
CN103851949A (zh) * 2012-11-29 2014-06-11 杭州通产机械有限公司 热交换器用集流管及具有该集流管的平行流热交换器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90204A (zh) * 2016-08-03 2018-02-13 芜湖艾尔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加热组件
CN109114848A (zh) * 2018-08-30 2019-01-0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
CN109282528A (zh) * 2018-09-29 2019-01-29 杭州先临易加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换热器、空调系统及换热器制造方法
CN111379970A (zh) * 2018-12-29 2020-07-07 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体输送装置、系统及流体输送系统的使用方法
CN111379970B (zh) * 2018-12-29 2021-09-24 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体输送装置、系统及流体输送系统的使用方法
WO2020252942A1 (zh) * 2019-06-19 2020-12-24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集流管组件及热交换器
WO2021170139A1 (zh) * 2020-02-28 2021-09-02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换热器
CN115143831A (zh) * 2022-07-01 2022-10-04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双错位型高散热性能板翅式换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33649B (zh) 2019-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33649A (zh) 一种换热器以及该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CN104596153B (zh) 微通道换热器
JP5136050B2 (ja) 熱交換器
CN105209845B (zh) 层叠型联管箱、热交换器和空气调节装置
JP2006010262A (ja) 冷媒蒸発器
JP2006226563A (ja) 炭酸ガスエアコンの蒸発器
CN103868394A (zh) 换热器的流通板、换热器的换热单元及换热器
US20140054017A1 (en) Heat exchange apparatus
US6742577B2 (en) Laminate type evaporator
CN104121800A (zh) 流通管接头及具有该流通管接头的换热器
JP2002071283A (ja) 熱交換器
KR102228486B1 (ko) 미세 채널 기반 열 교환기
KR102202418B1 (ko) 자동차용 열교환기
JP2013024517A (ja) 積層型熱交換器
CN104019582A (zh) 平行流换热器
CN113532166B (zh) 换热芯体及换热器
JP4714375B2 (ja) 積層型熱交換器
JPS633153A (ja) 冷媒蒸発器
JP2012098016A (ja) 蒸発器
CN105258411A (zh) 用于换热器的气液分离管及换热器
CN202547200U (zh) 一种平行流式蒸发器
JP5140803B2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10033343A1 (en) Heat exchanger
JP4547205B2 (ja) 蒸発器
CN206131793U (zh) 高效微通道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