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54915U - 墙体及建筑物 - Google Patents

墙体及建筑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54915U
CN205954915U CN201620874489.XU CN201620874489U CN205954915U CN 205954915 U CN205954915 U CN 205954915U CN 201620874489 U CN201620874489 U CN 201620874489U CN 205954915 U CN205954915 U CN 205954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air vent
layer
vent group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7448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义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ngchuang New Material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ngchuang New Material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ngchuang New Material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ngchuang New Material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7448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549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54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549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墙体及建筑物,以实现墙体适应大风沙或外界风力较大的环境进而扩大其使用范围的目的。该墙体包括相对平行设置且间隔设定距离的第一墙体层和第二墙体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墙体层与所述第二墙体层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墙体层、所述第二墙体层连接的中间支撑层,且,所述第一墙体层与所述中间支撑层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风孔组,所述第二墙体层与所述中间支撑层之间形成有第二通风孔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墙体用于风沙较大的环境。

Description

墙体及建筑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墙体及建筑物。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及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对现时所居住及办公的建筑房屋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建筑物不断向高层、高档及多功能的方向发展,各种新型建筑材料及装潢材料逐步得到推广及应用,建筑墙体逐渐向轻量化的复合墙体改进。
现有墙体分为单一复合墙体和多层复合墙体,该两种复合墙体的主要功能包括保温、隔热及隔声等。其中,单一复合墙体由具有一定厚度的单层主墙体构成,双层复合墙体由主墙体及内保温层层叠构成,两层以上的多层复合墙体由内保温层、主墙体层及外装饰层等层叠构成,上述墙体均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多层复合墙体的综合性能更好。
然而,上述墙体的多层结构之间为层叠紧密设置方式,整个墙体为实体式设计,虽具有保温、隔热及隔声的功能,但该层叠紧密设置方式使得该墙体无通风功能,尤其不适于常年风沙或外界风力大的环境。风力较大的环境中,上述墙体的受力面积为其最大横截面积,面积越大则所受风力越大,墙体易受损坏,因此,上述墙体在外界风力较大环境中存在一定的使用危险性,该缺陷使现有墙体的使用范围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体,以实现墙体适应大风沙或外界风力较大的环境进而扩大其使用范围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墙体,包括相对平行设置且间隔设定距离的第一墙体层和第二墙体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墙体层与所述第二墙体层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墙体层、所述第二墙体层连接的中间支撑层;且,
所述第一墙体层与所述中间支撑层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风孔组;
所述第二墙体层与所述中间支撑层之间形成有第二通风孔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针对上述通风孔组的数量而言,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通风孔组包括多个通风孔,所述第二通风孔组包括多个通风孔;
所述第一通风孔组的通风孔与所述第二通风孔组的通风孔依次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通风孔组的通风孔的贯穿方向与所述第二通风孔组的通风孔的贯穿方向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针对上述三个墙体层的形状而言,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墙体层和所述第二墙体层均为平面型结构层,所述中间支撑层为波浪型结构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墙体层与所述中间支撑层的波峰线连接形成所述第一通风孔组;
所述第二墙体层与所述中间支撑层的波谷线连接形成所述第二通风孔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针对上述整个墙体的形状而言,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墙体为U型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墙体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侧墙体和连接在两个所述侧墙体的同一端的底墙体。
进一步地,所述侧墙体与所述底墙体的连接处的通风孔的通风面积小于所述侧墙体上的通风孔的通风面积或所述底墙体上的通风孔的通风面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墙体由3D打印技术打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针对上述墙体的材料而言,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墙体为混凝土结构件,所述墙体中镶嵌有预应力钢筋。
进一步地,所述预应力钢筋为多个,多个所述预应力钢筋沿所述第一通风孔组的通风孔或所述第二通风孔组的通风孔的贯穿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针对上述预应力钢筋的形状而言,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预应力钢筋的形状与所述墙体沿所述通风孔的孔径方向形成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中还提供一种建筑物,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如上所述的墙体。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墙体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所述墙体上的所述第一通风孔组的通风孔的贯穿方向和所述第二通风孔组的通风孔的贯穿方向均为水平方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墙体,由第一墙体层、第二墙体层及中间支撑层构成,第一墙体层与第二墙体层平行设置,中间支撑层分别与上述两个墙体层连接,并且中间支撑层分别与第一墙体层和第二墙体层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风孔组及第二通风孔组,使用时,上述第一通风孔组及第二通风孔组的贯穿方向均为水平方向。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墙体,中间支撑层分别与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墙体层及第二墙体层连接,分别形成第一通风孔组及第二通风孔组,当使用该墙体时,墙体水平放置,则上述通风孔组的贯穿方向均为水平方向,如若遇上风沙大的天气,风沙均可以通过通风孔组,这样使得墙体承受力的面积减小,因此墙体所受的横向力减小,使得该墙体能适应风沙较大的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墙体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墙体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墙体装配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物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墙体层; 2-中间支撑层;
3-第二墙体层; 4-第一通风孔组;
5-第二通风孔组; 6-连接处通风孔;
7-底墙体; 8-侧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墙体局部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墙体的整体示意图,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墙体,包括相对平行设置且间隔设定距离的第一墙体层1和第二墙体层3,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墙体层1与所述第二墙体层3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墙体层1、所述第二墙体层3连接的中间支撑层2;且,所述第一墙体层1与所述中间支撑层2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风孔组4;所述第二墙体层3与所述中间支撑层2之间形成有第二通风孔组5。
相比于一个或者几个通风孔,上述两组通风孔组的形成,使得通风效果更好,所述中间支撑层2不仅起到了稳固支撑的作用,同时上述的连接方式为通风孔的形成提供了空间。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通风孔组4及所述第二通风孔组5的贯穿方向与所述第一墙体层1、所述第二墙体层3及所述中间支撑层2的延伸方向相同。这样使得该墙体在使用时,风沙能够完全通过所述通风孔组,进一步提高所述墙体的通风性能,从而提高墙体适应风沙较大环境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墙体,由第一墙体层、第二墙体层及中间支撑层构成,第一墙体层与第二墙体层平行设置,间支撑层分别与上述两个墙体层连接,并且中间支撑层分别与第一墙体层和第二墙体层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风孔组及第二通风孔组,使用时,上述第一通风孔组及第二通风孔组的贯穿方向均为水平方向。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墙体,中间支撑层分别与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墙体层及第二墙体层连接,分别形成第一通风孔组及第二通风孔组,使用时墙体水平放置,则上述通风孔组的贯穿方向均为水平方向,如若遇上风沙大的天气,风沙均可通过通风孔组,这样使得墙体受力面积减小,因此墙体所受的横向力减小,间接使得该墙体能适应风沙较大环境的能力得以提高。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基于上述墙体,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墙体具有更良好的通风效果,从而间接提高所述墙体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一通风孔组4包括多个通风孔,所述第二通风孔组5包括多个通风孔。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通风孔组4的通风孔与所述第二通风孔组5的通风孔依次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通风孔组4的通风孔的贯穿方向与所述第二通风孔组5的通风孔的贯穿方向相同。
上述第一通风孔组4的通风孔与所述第二通风孔组5的通风孔形状及大小相同,由于第一墙体层1与第二墙体层3的平行设置,所述中间支撑层2分别与所述第一墙体层1及第二墙体层3分别连接,则使所述通风孔的大小形状相同,同时,也使得在生产制造时,便于通风孔的制造成型。
进一步地,上述通风孔的形状可以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或者不规则图形等,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通风孔的形状为三角形,因为三角形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此同时,选择三角形,另一方面是因为三角形相比于其他形状更为节约材料,则三角形的通风孔在起到稳固所述第一墙体层1和所述第二墙体层3的同时,也具备了良好的通风性能。
基于上述墙体,针对上述第一墙体层1、所述第二墙体层3及所述中间支撑层2的形状而言,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墙体层1和所述第二墙体层3均为平面型结构层,所述中间支撑层2为波浪型结构层;所述第一墙体层1与所述中间支撑层2的波峰线连接形成所述第一通风孔组4;所述第二墙体层2的波谷线连接形成所述第二通风孔组5
由于上述墙体的形状,并且所述第一墙体层1及所述第二墙体层3的排列方式,使得所述第一通风孔组4及所述第二通风组的形状及大小均相同。
请继续参阅图2,基于上述墙体,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墙体为U型结构。选择U型结构,便于两个所述墙体的对接形成建筑物,形成建筑物后四周都有上述通风孔,更适用于风沙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墙体还可为“L”型结构。“L”型结构便于两个所述墙体的对接形成建筑物,但两个“L”型结构的墙体对接处成直角形状,风沙较大时,会造成墙体的不稳定,易于造成墙体的损坏,因此,优选地,所述墙体为U型结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墙体装配立体示意图,请参阅图2和图3,基于上述墙体,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墙体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侧墙体8和连接在两个所述侧墙体8的同一端的底墙体7。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所述侧墙体8与所述底墙体7连接处的强度,且当两个所述墙体连接时,仅需连接墙体的侧面,为了增强墙体整体的承重能力,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侧墙体8与所述底墙体7的连接处通风孔6的通风面积小于所述侧墙体8上的通风孔的通风面积或所述底墙体7上的通风孔的通风面积。
基于上述墙体,针对墙体的形式而言,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墙体由3D打印技术打印。上述墙体的所述中间支撑层2为波浪型结构,分别与左右平行的所述第一墙体层1及所述第二墙体层3分别连接,并且在连接时,所述支撑层分别与所述第一墙体层1及所述第二墙体层3形成所述第一通风孔组4及所述第二通风孔组5,现有技术中,一般墙体都是由人工堆砌而成,所述中间支撑层2要修建成波浪型结构,很难实现,且工人在堆砌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墙体的垂直度,要求精度较高,这样不便于工人的操作且耗时较长;当要形成两个所述通风孔组时,在现有技术中,仅通过人工堆砌很难实现。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选择3D打印技术对所述墙体进行打印,该墙体的实施,不仅节约劳动力,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人操作负担,将复杂的墙体结构简单化,得到更能适应风沙较大环境的所述墙体。
基于上述墙体,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墙体为混凝土结构件,所述墙体中镶嵌有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件的优点为:质量轻、价格低廉、可节约劳动力、能够克服季节影响从而更好的适应季节变换及便于常年施工等,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墙体选择为混凝土结构件;为了提高上述墙体的承重能力、解决因混凝土收缩而造成的开裂问题、挠度问题、缩小构件尺寸、延长构件跨度,实现更为合理的平面布置,因此在所述墙体中镶嵌有预应力钢筋。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应力钢筋为多个,多个所述预应力钢筋沿所述第一通风孔组4的通风孔或所述第二通风孔组5的通风孔的贯穿方向依次间隔设置。该设置方式,有效提高所述墙体的整体强度,延长所述墙体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为了减轻所述墙体底面的混凝土所承受的力,防止在3D打印过程中,由于所述墙体底部承重过大,造成对所述墙体的底部损害,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预应力钢筋的形状与所述墙体沿所述通风孔的孔径方向形成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同,且在3D打印过程中,每到达一定高度便放置一个所述预应力钢筋,所述预应力钢筋可分担部分载荷,使墙体可承受一定的力,提高所述墙体的强度,且通过该方式的设置,所述墙体结构的形成更为简易和便捷。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预应力钢筋的具体个数不做限定,为了防止放置过多所述预应力钢筋造成浪费,或者由于放置所述预应力钢筋过少,使得墙体承重过大,减少所述墙体的寿命,因此,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的操作,例如根据墙体的整体高度,及墙体整体的承重从而确定预应力钢筋的个数。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物的整体示意图,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建筑物,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如上所述的墙体,并且,两个所述墙体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所述墙体上的所述第一通风孔组4的通风孔的贯穿方向和所述第二通风孔组5的通风孔的贯穿方向均为水平方向。
具体地,使用上述所提供的建筑物,所述墙体的通风孔组的通风孔的贯穿方向均为水平方向,只有将两个所述墙体进行连接,并且让所述通风孔组的通风孔方向水平,当该建筑物处于风沙较大的环境中时,由于开设有所述通风孔,风沙可完全穿过所述通风孔组,使得墙体整体受力面积减小,进一步才能使上述建筑物适应风沙较大的环境。
还需要说明的是,可在建筑物内侧设置支撑板,防止风沙过大时,造成建筑物的倒塌及损坏,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平行设置且间隔设定距离的第一墙体层和第二墙体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墙体层与所述第二墙体层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墙体层、所述第二墙体层连接的中间支撑层;且,
所述第一墙体层与所述中间支撑层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风孔组;
所述第二墙体层与所述中间支撑层之间形成有第二通风孔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孔组包括多个通风孔,所述第二通风孔组包括多个通风孔;
所述第一通风孔组的通风孔与所述第二通风孔组的通风孔依次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通风孔组的通风孔的贯穿方向与所述第二通风孔组的通风孔的贯穿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体层和所述第二墙体层均为平面型结构层,所述中间支撑层为波浪型结构层;
所述第一墙体层与所述中间支撑层的波峰线连接形成所述第一通风孔组;
所述第二墙体层与所述中间支撑层的波谷线连接形成所述第二通风孔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为U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侧墙体和连接在两个所述侧墙体的同一端的底墙体;
所述侧墙体与所述底墙体的连接处的通风孔的通风面积小于所述侧墙体上的通风孔的通风面积或所述底墙体上的通风孔的通风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由3D打印技术打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为混凝土结构件,所述墙体中镶嵌有预应力钢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筋为多个,多个所述预应力钢筋沿所述第一通风孔组的通风孔或所述第二通风孔组的通风孔的贯穿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筋的形状与所述墙体沿所述通风孔的孔径方向形成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同。
10.一种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墙体,且,
两个所述墙体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所述墙体上的所述第一通风孔组的通风孔的贯穿方向和所述第二通风孔组的通风孔的贯穿方向均为水平方向。
CN201620874489.XU 2016-08-12 2016-08-12 墙体及建筑物 Active CN2059549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74489.XU CN205954915U (zh) 2016-08-12 2016-08-12 墙体及建筑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74489.XU CN205954915U (zh) 2016-08-12 2016-08-12 墙体及建筑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54915U true CN205954915U (zh) 2017-02-15

Family

ID=57975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74489.XU Active CN205954915U (zh) 2016-08-12 2016-08-12 墙体及建筑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5491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35458A (zh) * 2018-01-26 2018-05-15 上海言诺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3d打印墙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8193798A (zh) * 2018-01-29 2018-06-22 上海言诺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3d打印墙体单元、墙体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KR20210084960A (ko) * 2019-12-30 2021-07-08 순천향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3d 프린팅을 이용한 비정형 패널 생산방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35458A (zh) * 2018-01-26 2018-05-15 上海言诺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3d打印墙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8035458B (zh) * 2018-01-26 2023-12-08 上海言诺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3d打印墙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8193798A (zh) * 2018-01-29 2018-06-22 上海言诺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3d打印墙体单元、墙体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KR20210084960A (ko) * 2019-12-30 2021-07-08 순천향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3d 프린팅을 이용한 비정형 패널 생산방법
KR102280344B1 (ko) 2019-12-30 2021-07-21 순천향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3d 프린팅을 이용한 비정형 패널 생산방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54915U (zh) 墙体及建筑物
CN204252378U (zh) 轻型水泥泡沫内隔墙板
CN110206210B (zh) 装配式复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KR101036580B1 (ko) 슬래브 속에 매설되는 주름형 스페이서 및 이를 이용한 스페이서 모듈
CN215053286U (zh) 一种适用于海上风电基础的棱台型抗冰结构
CN112647529A (zh) 一种海洋风电基础平台及其负压筒
CN203096620U (zh) 钢管拱肋作业平台
CN206636045U (zh) 便于吊装作业的钢结构墙体构件
CN201050137Y (zh) 楼承板
CN207847092U (zh) 爬模飘板处加深组件
CN206957239U (zh) 一种节能环保建筑板材固定装置
CN207141933U (zh) 全焊接蜂窝式浮顶结构
CN206655390U (zh) 一种用于内墙或外墙预制的a级防火承重保温板
CN105604184A (zh) 一种球面单层建筑网壳
CN111794444A (zh) 一种被动式建筑不锈钢装配式配筋结构系统
CN207245006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承重柱
CN105888054B (zh) 钢-混凝土结构体系建筑
CN205976216U (zh) 一种钢结构混凝土支撑梁
CN205724710U (zh) 一种方便通风散热的电缆桥架
CN216641203U (zh) 一种预制梁式折板楼梯
CN205688693U (zh) 一种一端带滑动支座的现浇板式楼梯
CN203487683U (zh) 一种节能保温外墙砖
CN218492807U (zh) 一种保温隔音混凝土楼板
CN220868575U (zh) 一种装配式轻质节能保温复合外墙板
CN212288070U (zh) 一种叠合板用垫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