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54851U - 一种展开活动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展开活动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54851U
CN205954851U CN201620904928.7U CN201620904928U CN205954851U CN 205954851 U CN205954851 U CN 205954851U CN 201620904928 U CN201620904928 U CN 201620904928U CN 205954851 U CN205954851 U CN 2059548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
base plate
plate
frame
hi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0492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玉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90492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548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548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548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展开活动房,包括中箱体、左箱体、右箱体、外框架和内框架,中箱体固定在外框架外,内框架设在外框架内,外框架与内框架之间具有间隙;在内框架与左箱体之间设有左伸缩导向机构,在外框架与右箱体之间设有右伸缩导向机构,展开活动房收合后,左箱体套在内框架外,右箱体套在左箱体外,外框架套在右箱体外。对于展开活动房来说,左右箱体中的左右侧壁可采用帐篷式的,也可以采用可翻折的板体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增大使用空间的展开活动房。

Description

一种展开活动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展开活动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具备自驾旅游等条件。在自驾旅游中,活动房能够很好的解决人们的居住生活问题。
传统的活动房不可折叠和伸缩,因此,使用起来非常的不方便,为了解决携带方便的问题,后来出现了可折叠的活动房。如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 200820300559.6 公开日为2008 年 12 月 31日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折叠式活动房,并具体公开了该折叠式活动房由中架体和侧折叠架体组成,该折叠式活动房折叠后,侧折叠架体套在中架体上,从而增大了活动房折叠后的体积,给携带带来了不便,而且,活动房展开后密封性能不好。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 201120470454.7 申请日为 2011.11.24 授权公告日为2012.10.3 的 专利文献中公开了移动式可伸缩活动板房。具体公开了移动式可伸缩活动板房包括固定库体、至少两个移动库体和动力传动装置,各个移动库体依次相套,最内一节移动库体套在固定库体外,固定库体的后端设有后侧板,最外一节移动库体前端设有卷帘门,各个移动库体的左右侧板的下端各设有两对滚轮,最外一节移动库体前端的两对滚轮为主动轮,相邻两个移动库体的侧壁间设有导向轮,固定库体与相邻的移动库体的侧壁间设有导向轮,最外一节移动库体的顶板上方、左侧板处和右侧板处分别设有上门框、左门框和右门框,这种结构的可伸缩活动板房,具有拆装方便,立刻进住的特点,大大节省了建筑周期。但是当用作一般房子使用时,由于没有地板,因此使用起来不便,另外因滚轮直接与地面接触,伸缩也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增大使用空间的展开活动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展开活动房,包括中箱体、外框架,右箱体、左箱体和内框架,中箱体固定在外框架外;右箱体设置在外框架内;在内框架与左箱体之间设有左伸缩导向机构,在外框架与右箱体之间设有右伸缩导向机构;展开活动房收合后,左箱体套在内框架外,右箱体套在左箱体外,外框架套在右箱体外;在中箱体或外框架的左侧通过左轴铰接有左地板,在中箱体或外框架的右侧通过右轴铰接有右地板。
上述结构,由于在中箱体上分别铰接了左地板和右地板,在伸展活动房时,左右箱体展开时,左右地板跟随展开,打开的左右地板分别作为左右箱体的地板,而且左右箱体在展开时,左右箱体分别在左右伸缩导向机构的导向作用下展开,因此,左右箱体的展开更容易,使用起来方便,左右地板分别收立于左右箱体内侧壁。当然,也可以是先打开左右地板,然后展开左右箱体,当展开活动房收合后,左右地板分别收立于左右箱体的外侧壁。另外,在使用时可随时展开左右箱体,以扩大使用空间,在不使用时,则收合左右箱体到中箱体内,减小了体积占用,便于搬运。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展开活动房仅仅由中箱体、左箱体、右箱体和左右伸缩导向机构等组成,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进一步的,中箱体的上部向前延伸形成中延伸箱体,左箱体的上部向前延伸形成左延伸箱体,右箱体的上部向前延伸形成右延伸箱体。这样,可扩大使用空间;在左箱体位于左延伸箱体下方的左后板上和/或右箱体位于右延伸箱体下方的右后板上开有开口,在开口处设有扩展箱体。通过增加扩展箱体,能增大箱体的使用空间。
进一步的,在内框架的顶部左右两侧且位于内框架与左箱体之间设有支撑左箱顶的内滑轮,在内框架顶部右侧设有支撑右箱体顶的外滑轮。内外滑轮分别支撑左右箱体顶防止顶塌腰。当形成了延伸箱体后,左箱体的上部前后尺寸增大,使得左箱体的上部重量增大,右箱体的上部尺寸增大,使得右箱体的上部重量增大,这样,左右箱体容易出现中塌的现象,由于增加了内外滑轮,因此,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同时,可让左右箱体的滑动更加顺畅,阻力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的扩展箱体包括扩展底板、扩展前板、扩展顶板和柔性扩展侧板,扩展底板铰接在开口处,扩展前板的下端铰接在扩展底板上,扩展前板的上端铰接在扩展顶板上,在扩展底板、扩展前板和扩展顶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柔性扩展侧板。该结构,如果需要使用,则打开扩展底板、扩展前板、扩展顶板和柔性扩展侧板,增大使用空间,如果不需要使用,折叠扩展底板、扩展前板、扩展顶板和柔性扩展侧板并将折叠后的扩展底板、扩展前板、扩展顶板和柔性扩展侧板收合到开口处,减小空间占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扩展箱体包括扩展底板、铰接在扩展底板上的二个以上的扩展帐篷架和连接在扩展底板和扩展帐篷架上的柔性布,扩展底板铰接在开口处。上述结构,如需要使用,则展开扩展底板、扩展帐篷架和柔性布,增大使用空间,如果不需要使用,折叠扩展底板、扩展帐篷架和柔性布并收合到开口处,减小空间的占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左延伸箱体包括左上底板、左上前板、左上顶板和左上侧板,左上底板的前端铰接在左上前板上;所述的右延伸箱体包括右上底板、右上前板、右上顶板和右上侧板,右上底板的前端铰接在右上前板上。如果左上底板和右上底板固定安装,虽然结构比较稳定,但为了收合的需求,左、中、右上底板需要有高度差,这样就造成活动房展开后左、中、右上底板高度不同,不便于使用,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采用上述结构,即:左上底板的前端铰接在左上前板上,右上底板的前端铰接在右上前板上,如活动房展开,则左上底板展开,右上底板展开,如需要收合活动房,则将左上底板收合到左上前板内侧,将右上底板收合到右上前板内侧,然后分别收合左、右箱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左上底板包括第一左上底板和第二左上底板,第一左上底板与第二左上底板相铰接,第二左上底板的前端铰接在左上前板上;所述的右上底板包括第一右上底板和第二右上底板,第一右上底板与第二右上底板相铰接,第二右上底板的前端铰接在右上前板上。当左上底板的前后尺寸大于左上前板的垂直高度时,通过设置相互铰接的第一左上底板和第二左上底板,则可减小左上底板收合的高度,让左上底板能够收合到左上前板内侧。当右上底板的前后尺寸大于右上前板的垂直高度时,通过设置相互铰接的第一右上底板和第二右上底板,则可减小右上底板收合的高度,让右上底板能够收合到右上前板内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展开活动房,包括中箱体、左箱体和右箱体;在中箱体与左箱体之间设有左伸缩导向机构,在中箱体内与右箱体之间设有右伸缩导向机构;所述的左箱体包括左框架、设在左框架上的左前板、固定在左框架上的左后板、设在左框架上的左侧壁、设在左框架上的左顶壁和一块以上的左地板;所述的右箱体包括右框架、设在右框架上的右前板、固定在右框架上的右后板、设在右框架上的右侧壁、设在右框架上的右顶壁和一块以上的右地板。
上述结构,左右箱体在展开时,左右箱体分别在左右伸缩导向机构的导向作用下展开,因此,左右箱体的展开更容易,使用起来方便。另外,在使用时可随时展开左右箱体,以扩大使用空间,在不使用时,则收合左右箱体到中箱体内,减小了体积占用,便于搬运。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展开活动房仅仅由中箱体、左箱体、右箱体和左右伸缩导向机构等组成,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在本方案中,左前板、左地板可以折叠并收合到左后板的背面,右前板、右地板可以折叠并收合到右后板的背面,当展开活动房展开后,左前板、左地板展开,右前板、右地板展开,因此,方便收合和展开活动房,左前板、左地板、右前板和右地板折叠后占用的空间小,而且有效的利用了空间。
进一步的,左伸缩导向机构和右伸缩导向机构在前后方向上错位设置;所述的左侧壁为能卷曲的左侧帐篷,所述的左顶壁为能卷曲的左顶帐篷;所述的右侧壁为能卷曲的右侧帐篷,所述的右顶壁为能卷曲的右顶帐篷。该结构,使用时,展开左侧帐篷、左顶帐篷、右侧帐篷和右顶帐篷,不使用时,卷曲左侧帐篷、左顶帐篷、右侧帐篷和右顶帐篷,这样,不仅方便使用,而且重量轻,不使用的占用空间小。另外,采用这种结构,左框架和右框架的底部可以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左框架和右框架的顶部可以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只要左右伸缩导向机构错位设置即可,这样,不会造成左右框架收合过程中出现干涉的现象,而且占用的空间小。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箱体包括中框架和设在中框架顶部的支承架,支承架与中框架之间有空间;所述的左顶壁为左顶板,所述的左侧壁为铰接在左顶板上的左侧板;所述的右顶壁为右顶板,所述的右侧壁为铰接在右顶板上的右侧板;位于顶部的左伸缩导向机构设在中框架与左箱体之间,左框架的顶部位于中框架的顶部上方;位于顶部的右伸缩导向机构设在支承架与右箱体之间,右框架的顶部位于支承架顶部的上方。该结构,使用时,将左侧板从左顶板上翻转下来,将右侧板从右顶板上翻转下来,不使用时,将左侧板翻转到左顶板上,将右侧板翻转到右顶板上,方便使用。
进一步的,左地板通过第一左铰接轴相互铰接,靠近左后板的左地板通过第二左铰接轴铰接在左后板上,靠近左前板的左地板通过第三左铰接轴铰接在左前板上,第一左铰接轴、第二左铰接轴和第三左铰接轴相互平行;右地板通过第一右铰接轴相互铰接,靠近右后板的右地板通过第二右铰接轴铰接在右后板上,靠近右前板的右地板通过第三右铰接轴铰接在右前板上,第一右铰接轴、第二右铰接轴和第三右铰接轴相互平行。该结构,当活动房需要收合时,折叠左地板,此时,左前板跟随左地板折叠到左后板的内侧,同时,折叠右地板,此时,右前板跟随右地板折叠到右后板的内侧,当展开活动房完全收合后,折叠后的左地板、左前板和固定的左后板位于车厢后部,折叠后的右地板、右前板和固定的右后板位于车厢后部。
附图说明
图1为将实施例1和2中的展开活动房安装到车上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和2展开活动房中箱体和内框架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和2安装有左右伸缩导向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展开活动房中箱体、左箱体、右箱体和内框架分解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和2展开活动房收合后的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1和2中箱体第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和2中箱体第二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和2中箱体第二种结构中上底板折叠到中间位置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和2中箱体第三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1和2中箱体第三种结构中上底板折叠到中间位置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1展开活动房可见到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1展开活动房收合后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1展开活动房展开到一半时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1展开活动房完全展开时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2展开活动房完全展开时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2展开活动房可见到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3、4展开活动房的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3右箱体且右顶帐篷和右侧帐篷未打开的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3右箱体且右顶帐篷和右侧帐篷打开一半的示意图。
图20为右后板、右前板和右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实施例3、4安装有左右伸缩导向机构的示意图。
图22为实施例3展开活动房收合时的状态图。
图23为实施例4展开活动房的展开示意图。
图24为实施例4展开活动房中左右侧板准备打开或准备收合的示意图。
图25为实施例4展开活动房中左右侧板收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展开活动房包括中箱体1、左箱体2、右箱体3、外框架100和内框架4。
中箱体1固定在外框架100外。中箱体1的上部向前延伸形成中延伸箱体10,当然,外框架100的上部也会向前延伸。中箱体1包括中前板11、中后板12、中顶板13、中地板14、中上底板15、中上前板16和中上顶板17。中上底板15、中上前板16和中上顶板17组成中延伸箱体10。
在本实施例中,中顶板13和中上顶板17为一体结构,即连接为同一顶板。中顶板13和中上顶板17固定在中上前板16和中后板的上端。中地板14固定在中前板11和中后板12之间。
如图6所示,中上底板15固定在中前板11上端与中上前板16下端之间。
如图7所示,中上底板15的前端通过铰接轴18铰接在中上前板16下端。在左箱体2和右箱体3收合后,如图8所示,中上底板15可折叠。
如图9所示,如果中上底板15到中上顶板17的高度h小于中上底板15的长度L时,中上底板15包括第一中上底板151和第二中上底板152,第一中上底板151和第二中上底板152通过铰接轴19相互铰接,第一中上底板151的前端通过铰接轴18铰接在中上前板16的下端。在左箱体2和右箱体3收合后,如图10所示,中上底板15可折叠,而且当设置了第一中上底板和第二中上底板后,第一中上底板151和第二中上底板152可折叠,这样,中上底板15的折叠高度小,方便操作。
如图1至图3所示,内框架4设在外框架100内,外框架100与内框架4之间具有间隙。在内框架的顶部且位于内框架与左箱体之间设有内滑轮41;在内框架4上设有能与右箱体3接触的外滑轮110。
如图4和图5所示,左箱体2的上部向前延伸形成左延伸箱体20。左箱体2包括左前板21、左后板22、左侧板211、左顶板23、左上底板25、左上前板26、左上侧板、左中上顶板27。
在本实施例中,左顶板23和左中上顶板27为一体结构,即连接为同一顶板。左侧板211与左上侧板为一体结构。左顶板23和左中上顶板27固定在左上前板26和左后板22的上端。左侧板211和左上侧板位于左前板21和左后板22的左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左上底板25与中上底板15的结构相同。作为左上底板的其中一种结构,左上底板25固定在左前板21上端与左上前板26下端之间。
左上底板的第二种结构。左上底板25的前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在左上前板26下端。在左箱体2和右箱体3收合后,左上底板25可折叠。
左上底板的第三种结构。如果左上底板25到左上顶板27的高度小于左上底板25的长度时,左上底板25包括第一左上底板和第二左上底板,第一左上底板和第二左上底板通过铰接轴相互铰接,第一左上底板的前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在左上前板的下端。在左箱体2和右箱体3收合后,左上底板25可折叠,而且当设置了第一中上底板和第二中上底板后,第一左上底板和第二左上底板可折叠,这样,左上底板25的折叠高度小,方便操作,不受空间的影响。
在左上侧板与左侧板的转角处固定有左加强筋板213。以提高左箱体2的强度。
在中箱体1或外框架100的左侧通过左轴铰接有左地板24,具体来说,左地板24通过左铰接轴铰接在中地板14的左端。
如图4、图5和图11所示,右箱体3的上部向前延伸形成右延伸箱体30。右箱体3包括右前板31、右后板32、右侧板311、右顶板33、右上底板35、右上前板36、右上侧板312、右中上顶板37。
在本实施例中,右顶板33和右中上顶板37为一体结构,即连接为同一顶板。右侧板311与右上侧板为一体结构。右顶板33和右中上顶板37固定在右上前板36和右后板32的上端。右侧板311和右上侧板位于右前板31和右后板32的右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右上底板35与中上底板15的结构相同。作为右上底板的其中一种结构,右上底板35固定在右前板31上端与右上前板36下端之间。
右上底板的第二种结构。右上底板35的前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在右上前板36下端。在右箱体2和右箱体3收合后,右上底板35可折叠。
右上底板的第三种结构。如果右上底板35到右上顶板37的高度小于右上底板35的长度时,右上底板35包括第一右上底板和第二右上底板,第一右上底板和第二右上底板通过铰接轴相互铰接,第一右上底板的前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在右上前板的下端。在右箱体2和右箱体3收合后,右上底板35可折叠,而且当设置了第一中上底板和第二中上底板后,第一右上底板和第二右上底板可折叠,这样,右上底板35的折叠高度小,方便操作,不受空间的影响。
在中箱体1或外框架100的右侧通过右轴铰接有右地板34,具体来说,右地板34通过右铰接轴铰接在中地板14的右端。
在右上侧板与右侧板的转角处固定有右加强筋板313。以提高右箱体2的强度。
如图3所示,在内框架4与左箱体2之间设有左伸缩导向机构5。左伸缩导向机构5包括左导轨51和左滑轨52,左导轨51安装在内框架4上,左滑轨52滑动的设在左导轨51上,可相对于左导轨51滑动。在本实施例中,在内框架的转角处均安装有左导轨51,在左顶板23与左上顶板27的连接处的下方也设有左导轨51,采用这种方式设置左伸缩导向机构5,左箱体在滑动时稳定性好。
如图3所示,在外框架1000与右箱体2之间设有右伸缩导向机构6。右伸缩导向机构6包括右导轨61和右滑轨62,右导轨61安装在外框架1000内,右滑轨62滑动的设在右导轨61上,可相对于右导轨61滑动。在本实施例中,在外框架1000的转角处均安装有右导轨61,在右顶板23与右上顶板27的连接处的下方也设有右导轨61,采用这种方式设置右伸缩导向机构6,右箱体在滑动时稳定性好。
图12为展开活动房的示意图。在该状态下,左箱体2套在内框架4外,右箱体3套在左箱体2外,外框架100套在右箱体3外。
如果需要展开活动房,向右移动右箱体3,右箱体3在移动过程中,右滑轨62在右导轨61上滑动,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右地板跟随打开,右地板位于右箱体内,另外,外滑轮110能减小右箱体3与中箱体1的摩擦力,使得展开更加的容易。同时,向左移动左箱体2,左箱体2在移动过程中,左滑轨52在左导轨51上滑动,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左地板跟随打开,左地板位于左箱体内,另外,内滑轮41能减小左箱体2与内框架4的摩擦力,使得展开更加的容易。参见图13,为左右箱体展开一般的图示,参见图14,为左右箱体完全展开的图示。当然,在打开展开活动房时,左右地板可以先打开,这样,当展开活动房收合后,左地板位于左箱体外侧,右地板位于右箱体的外恻。
当展开活动房展开后,如需要收合,则先收合左右地板,随后向内收合左右箱体,收合后参见图12。
如果左上底板25和右上底板35固定安装,虽然结构比较稳定,但为了收合的需求,左、中、右上底板需要有高度差,这样就造成活动房展开后左、中、右上底板高度不同,不便于使用,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将左上底板25和右上底板35设置称可折叠的,即:左上底板25的前端铰接在左上前板26上,右上底板35的前端铰接在右上前板36上,如活动房展开,则左上底板25展开,右上底板26展开,如需要收合活动房,则将左上底板25收合到左上前板26内侧,将右上底板35收合到右上前板36内侧,然后分别收合左、右箱体。
当然,如果左上底板25的前后尺寸大于左上前板26的垂直高度时,通过设置相互铰接的第一左上底板和第二左上底板,则可减小左上底板收合的高度,让左上底板能够收合到左上前板内侧。当右上底板35的前后尺寸大于右上前板的垂直高度时,通过设置相互铰接的第一右上底板和第二右上底板,则可减小右上底板收合的高度,让右上底板能够收合到右上前板内侧。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5所示,展开活动房包括中箱体1、左箱体2、右箱体3、外框架100和内框架4。
中箱体1固定在外框架100外,中箱体1的上部向前延伸形成中延伸箱体10,当然,外框架100的上部也上前延伸。中箱体1包括中前板11、中后板12、中顶板13、中地板14、中上底板15、中上前板16和中上顶板17。中上底板15、中上前板16和中上顶板17组成中延伸箱体10
在本实施例中,中顶板13和中上顶板17为一体结构,即连接为同一顶板。中顶板13和中上顶板17固定在中上前板16和中后板的上端。中地板14固定在中前板11和中后板12之间。
如图6所示,中上底板15固定在中前板11上端与中上前板16下端之间。
如图7所示,中上底板15的前端通过铰接轴18铰接在中上前板16下端。在左箱体2和右箱体3收合后,如图8所示,中上底板15可折叠。
如图9所示,如果中上底板15到中上顶板17的高度h小于中上底板15的长度L时,中上底板15包括第一中上底板151和第二中上底板152,第一中上底板151和第二中上底板152通过铰接轴19相互铰接,第一中上底板151的前端通过铰接轴18铰接在中上前板16的下端。在左箱体2和右箱体3收合后,如图10所示,中上底板15可折叠,而且当设置了第一中上底板和第二中上底板后,第一中上底板151和第二中上底板152可折叠,这样,中上底板15的折叠高度小,方便操作。
如图1至图3所示,内框架4设在外框架100内,外框架100与内框架4之间具有间隙。在内框架的顶部且位于内框架与左箱体之间设有内滑轮41;在内框架4上设有能与右箱体3接触的外滑轮110。
如图4和图5所示,左箱体2的上部向前延伸形成左延伸箱体20。左箱体2包括左前板21、左后板22、左侧板211、左顶板23、左上底板25、左上前板26、左上侧板、左中上顶板27。
在本实施例中,左顶板23和左中上顶板27为一体结构,即连接为同一顶板。左侧板211与左上侧板为一体结构。左顶板23和左中上顶板27固定在左上前板26和左后板22的上端。左侧板211和左上侧板位于左前板21和左后板22的左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左上底板25与中上底板15的结构相同。作为左上底板的其中一种结构,左上底板25固定在左前板21上端与左上前板26下端之间。
左上底板的第二种结构。左上底板25的前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在左上前板26下端。在左箱体2和右箱体3收合后,左上底板25可折叠。
左上底板的第三种结构。如果左上底板25到左上顶板27的高度小于左上底板25的长度时,左上底板25包括第一左上底板和第二左上底板,第一左上底板和第二左上底板通过铰接轴相互铰接,第一左上底板的前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在左上前板的下端。在左箱体2和右箱体3收合后,左上底板25可折叠,而且当设置了第一中上底板和第二中上底板后,第一左上底板和第二左上底板可折叠,这样,左上底板25的折叠高度小,方便操作,不受空间的影响。
在左上侧板与左侧板的转角处固定有左加强筋板213。以提高左箱体2的强度。
在中箱体1或外框架100的左侧通过左轴铰接有左地板24,具体来说,左地板24通过左铰接轴铰接在中地板14的左端。
如图4、图5和图11所示,右箱体3的上部向前延伸形成右延伸箱体30。右箱体3包括右前板31、右后板32、右侧板311、右顶板33、右上底板35、右上前板36、右上侧板312、右中上顶板37。
在本实施例中,右顶板33和右中上顶板37为一体结构,即连接为同一顶板。右侧板311与右上侧板为一体结构。右顶板33和右中上顶板37固定在右上前板36和右后板32的上端。右侧板311和右上侧板位于右前板31和右后板32的右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右上底板35与中上底板15的结构相同。作为右上底板的其中一种结构,右上底板35固定在右前板31上端与右上前板36下端之间。
右上底板的第二种结构。右上底板35的前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在右上前板36下端。在右箱体2和右箱体3收合后,右上底板35可折叠。
右上底板的第三种结构。如果右上底板35到右上顶板37的高度小于右上底板35的长度时,右上底板35包括第一右上底板和第二右上底板,第一右上底板和第二右上底板通过铰接轴相互铰接,第一右上底板的前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在右上前板的下端。在右箱体2和右箱体3收合后,右上底板35可折叠,而且当设置了第一中上底板和第二中上底板后,第一右上底板和第二右上底板可折叠,这样,右上底板35的折叠高度小,方便操作,不受空间的影响。
在中箱体1或外框架100的右侧通过右轴铰接有右地板34,具体来说,右地板34通过右铰接轴铰接在中地板14的右端。
在右上侧板与右侧板的转角处固定有右加强筋板313。以提高右箱体2的强度。
如图3所示,在内框架4与左箱体2之间设有左伸缩导向机构5。左伸缩导向机构5包括左导轨51和左滑轨52,左导轨51安装在内框架4上,左滑轨52滑动的设在左导轨51上,可相对于左导轨51滑动。在本实施例中,在内框架的转角处均安装有左导轨51,在左顶板23与左上顶板27的连接处的下方也设有左导轨51,采用这种方式设置左伸缩导向机构5,左箱体在滑动时稳定性好。
如图3所示,在外框架1000与右箱体2之间设有右伸缩导向机构6。右伸缩导向机构6包括右导轨61和右滑轨62,右导轨61安装在外框架1000上,右滑轨62滑动的设在右导轨61上,可相对于右导轨61滑动。在本实施例中,在外框架1000的转角处均安装有右导轨61,在右顶板23与右上顶板27的连接处的下方也设有右导轨61,采用这种方式设置右伸缩导向机构6,右箱体在滑动时稳定性好。
图12为展开活动房的示意图。在该状态下,左箱体2套在内框架4外,右箱体3套在左箱体2外,外框架100套在右箱体3外。
如果需要展开活动房,向右移动右箱体3,右箱体3在移动过程中,右滑轨62在右导轨61上滑动,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右地板跟随打开,右地板位于右箱体内,另外,外滑轮110能减小右箱体3与中箱体1的摩擦力,使得展开更加的容易。同时,向左移动左箱体2,左箱体2在移动过程中,左滑轨52在左导轨51上滑动,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左地板跟随打开,左地板位于左箱体内,另外,内滑轮41能减小左箱体2与内框架4的摩擦力,使得展开更加的容易。参见图13,为左右箱体展开一般的图示,参见图14,为左右箱体完全展开的图示。当然,在打开展开活动房时,左右地板可以先打开,这样,当展开活动房收合后,左地板位于左箱体外侧,右地板位于右箱体的外恻。
当展开活动房展开后,如需要收合,则先收合左右地板,随后向内收合左右箱体,收合后参见图12。
如果左上底板25和右上底板35固定安装,虽然结构比较稳定,但为了收合的需求,左、中、右上底板需要有高度差,这样就造成活动房展开后左、中、右上底板高度不同,不便于使用,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将左上底板25和右上底板35设置称可折叠的,即:左上底板25的前端铰接在左上前板26上,右上底板35的前端铰接在右上前板36上,如活动房展开,则左上底板25展开,右上底板26展开,如需要收合活动房,则将左上底板25收合到左上前板26内侧,将右上底板35收合到右上前板36内侧,然后分别收合左、右箱体。
当然,如果左上底板25的前后尺寸大于左上前板26的垂直高度时,通过设置相互铰接的第一左上底板和第二左上底板,则可减小左上底板收合的高度,让左上底板能够收合到左上前板内侧。当右上底板35的前后尺寸大于右上前板的垂直高度时,通过设置相互铰接的第一右上底板和第二右上底板,则可减小右上底板收合的高度,让右上底板能够收合到右上前板内侧。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15,当展开活动房收合后,中延伸箱体10、左延伸箱体20和右延伸箱体30位于驾驶室的上方,当展开活动房展开后,左延伸箱体20和右延伸箱体30位于车的两侧,这样,在左延伸箱体20和右延伸箱体30的下方就会形成可利用的空间,为了能更好的利用该空间。如图15和图16所示,在左箱体2位于左延伸箱体20下方的左后板上和右箱体3位于右延伸箱体30下方的右后板上开有开口,在开口处设有扩展箱体7。通过增加扩展箱体7,能增大箱体的使用空间。
如图16所示,所述的扩展箱体7包括扩展底板71、扩展前板72、柔性扩展顶板73和柔性扩展侧板74,扩展底板71铰接在开口处,扩展前板72的下端铰接在扩展底板71上,扩展前板72的上端连接在柔性扩展顶板73上,在扩展底板71、扩展前板72和柔性扩展顶板7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柔性扩展侧板74。该结构,如果需要使用,则打开扩展底板71、扩展前板72、柔性扩展顶板73和柔性扩展侧板74,增大使用空间,如果不需要使用,折叠扩展底板71、扩展前板72、柔性扩展顶板73和柔性扩展侧板74并将折叠后的扩展底板71、扩展前板72、柔性扩展顶板73和柔性扩展侧板74收合到开口处,减小空间占用。
当然,上述柔性扩展侧板也可以用硬质扩展侧板替代,替代后,硬质扩展侧板与扩展底板和扩展前板通过铰接连接。
扩展箱体的另一种结构,参加图16,所述的扩展箱体7包括扩展底板71、铰接在扩展底板71上的二个以上的扩展帐篷架75和连接在扩展底板和扩展帐篷架上的柔性布(未示出),扩展底板71铰接在开口处。上述结构,如需要使用,则展开扩展底板71、扩展帐篷架75和柔性布,增大使用空间,如果不需要使用,折叠扩展底板71、扩展帐篷架75和柔性布并收合到开口处,减小空间的占用。
上述两种结构的扩展箱体在同一展开活动房中可以使用一种,也可以两种混搭使用。
当然,也可以仅在左箱体2或右箱体3上安装扩展箱体。
实施例3。
如图17所示,展开活动房包括中箱体1、左箱体2和右箱体3。
如图17所示,所述的中箱体1包括中框架101、固定在中框架101上的中后板、中顶板和中底板。在中框架101的底部固定有底架102。中框架101用于套在车厢外。
所述的左箱体2包括左框架201、设在左框架201上的左前板、固定在左框架201上的左后板、设在左框架上的左侧壁、设在左框架上的左顶壁和一块以上的左地板。
如图17、18和19所示,所述的右箱体3包括右框架301、设在右框架301上的右前板303、固定在右框架301上的右后板302、设在右框架301上的右侧壁305、设在右框架上的右顶壁306和一块以上的右地板304。
所述的左侧壁为能卷曲的左侧帐篷,所述的左顶壁为能卷曲的左顶帐篷。
如图18和图19所示,所述的右侧壁305为能卷曲的右侧帐篷,所述的右顶壁306为能卷曲的右顶帐篷。
左地板通过第一左铰接轴相互铰接,当然,如果是一块左地板,则不需要通过第一左铰接轴铰接。靠近左后板的左地板通过第二左铰接轴铰接在左后板上,靠近左前板的左地板通过第三左铰接轴铰接在左前板上,第一左铰接轴、第二左铰接轴和第三左铰接轴相互平行。
如图20所示,右地板304通过第一右铰接轴307相互铰接,当然,如果是一块右地板,则不需要通过第一右铰接轴铰接。靠近右后板302的右地板304通过第二右铰接轴308铰接在右后板302上,靠近右前板303的右地板304通过第三右铰接轴309铰接在右前板302上,第一右铰接轴307、第二右铰接轴308和第三右铰接轴309相互平行。
在中框架101与左箱体2之间设有左伸缩导向机构5,在中框架101内与右箱体3之间设有右伸缩导向机构6。
如图21所示,左伸缩导向机构5包括左导轨51和左滑轨52,左导轨51安装在中框架101上,左滑轨52滑动的设在左导轨51上,可相对于左导轨51滑动。
右伸缩导向机构6包括右导轨61和右滑轨62,右导轨61安装在中框架101上,右滑轨62滑动的设在右导轨61上,可相对于右导轨61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左导轨51和右导轨52在前后方向上错位设置,位于底部的左导轨51和右导轨52在同一水平面上,位于顶部的左导轨51和右导轨52在同一水平面上。左框架的顶部位于中框架的顶部的上方。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左顶壁和右顶壁均采用可卷曲的帐篷,因此,在展开和收合展开活动房时不会相互的干涉。
展开活动房收合后,左前板、左地板通过折叠后收合在左后板的背面。右前板303、和右地板304通过折叠后收合在右后板302的背面。
如果需要展开活动房,向右移动右箱体3,右箱体3在移动过程中,右滑轨62在右导轨61上滑动,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向左移动左箱体2,左箱体2在移动过程中,左滑轨52在左导轨51上滑动,起到导向的作用。然后,展开左前板、左地板,具体的过程为:让左前板平行的向前运动,左前板带动左地板展开,让左地板位于左框架的底部,同时,展开右前板303和右地板304,具体的过程为:让右前板303平行的向前运动,右前板303运动带动右地板304展开,让右地板304位于右框架301的底部。最后,让左侧帐篷、左顶帐篷、右侧帐篷和右顶帐篷展开。使得展开活动房完全展开并能使用。
展开活动房展开后,如需要收合,先折叠左前板、左地板、右前板303和右地板304,具体的过程是:让左前板平行的向后运动,左前板带动左地板折叠,左前板、左地板通过折叠后收合在左后板的背面。如图20所示,让右前板303平行的向后运动,右前板303运动带动右地板304折叠;右前板303、和右地板304通过折叠后收合在右后板302的背面。卷曲左侧帐篷、左顶帐篷、右侧帐篷和右顶帐篷。然后向内收合左右箱体,展开活动房收合后,如图22所示,左框架201的后部位于中框架101内,左框架201的前部位于中框架101外,左框架201的底部位于中框架101内,左框架201的顶部位于中框架101外;右框架301的后部位于中框架101内,右框架301的前部位于中框架101外,右框架301的底部位于中框架101内,右框架301的顶部位于中框架101外。左侧帐篷和左顶帐篷卷曲在左框架201的顶部靠左位置,右侧帐篷和右顶帐篷卷曲在右框架301的顶部靠右位置。
本实施里的结构,左右箱体在展开时,左右箱体分别在左右伸缩导向机构的导向作用下展开,因此,左右箱体的展开更容易,使用起来方便。另外,在使用时可随时展开左右箱体,以扩大使用空间,在不使用时,则收合左右箱体到中箱体内,减小了体积占用,便于搬运。由于本实施例的展开活动房仅仅由中箱体1、左箱体2、右箱体3和左右伸缩导向机构等组成,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在本方案中,左前板、左地板可以折叠并收合到左后板的背面,右前板303、右地板304可以折叠并收合到右后板302的背面,当展开活动房展开后,左前板、左地板展开,右前板303、右地板304展开,因此,方便收合和展开活动房,左前板、左地板、右前板303和右地板304折叠后占用的空间小,而且有效的利用了空间。在使用时,展开左侧帐篷、左顶帐篷、右侧帐篷和右顶帐篷,不使用时,卷曲左侧帐篷、左顶帐篷、右侧帐篷和右顶帐篷,这样,不仅方便使用,而且重量轻,不使用的占用空间小。
实施例4。
如图17所示,展开活动房包括中箱体1、左箱体2和右箱体3。
如图17所示,所述的中箱体1包括中框架101和设在中框架101顶部的支承架1011,支承架1011与中框架101之间有空间1012。在中框架101上固定有中后板、中顶板和中底板。在中框架101的底部固定有底架102。中箱体套在车厢外使用。
如图17、23、24和25所示,所述的左箱体2包括左框架201、设在左框架201上的左前板、固定在左框架201上的左后板202、设在左框架上的左侧壁205、设在左框架上的左顶壁206和一块以上的左地板。
如图17、20、23、25 所示,所述的右箱体3包括右框架301、设在右框架301上的右前板、固定在右框架301上的右后板302、设在右框架301上的右侧壁305、设在右框架上的右顶壁306和一块以上的右地板304。
所述的左顶壁206为左顶板,所述的左侧壁205为铰接在左顶板上的左侧板;所述的右顶壁306为右顶板,所述的右侧壁305为铰接在右顶板上的右侧板。
左地板通过第一左铰接轴相互铰接,当然,如果是一块左地板,则不需要通过第一左铰接轴铰接。靠近左后板的左地板通过第二左铰接轴铰接在左后板上,靠近左前板的左地板通过第三左铰接轴铰接在左前板上,第一左铰接轴、第二左铰接轴和第三左铰接轴相互平行。
如图20所示,右地板304通过第一右铰接轴307相互铰接,当然,如果是一块右地板,则不需要通过第一右铰接轴铰接。靠近右后板302的右地板304通过第二右铰接轴308铰接在右后板302上,靠近右前板的右地板304通过第三右铰接轴309铰接在右前板302上,第一右铰接轴307、第二右铰接轴308和第三右铰接轴309相互平行。
在中箱体1与左箱体2之间设有左伸缩导向机构5,在中箱体1与右箱体3之间设有右伸缩导向机构6。
如图21和图23所示,左伸缩导向机构5包括左导轨51和左滑轨52,左导轨51安装在中框架101上,左滑轨52滑动的设在左导轨51上,可相对于左导轨51滑动。
右伸缩导向机构6包括右导轨61和右滑轨62,右导轨61安装在中箱体1上,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底部的右导轨安装在中框架上,位于顶部的右导轨安装在支承架1011上。右滑轨62滑动的设在右导轨61上,可相对于右导轨61滑动。
为了能实现左右箱体的展开和伸缩,避免相互干涉,位于底部的左右导轨在前后方向上错位设置。位于底部的左右导轨在同一水平面上。
展开活动房收合后,左侧板翻折到左顶板上,右侧板翻折到右顶板上;左前板、左地板通过折叠后收合在左后板的背面。右前板、和右地板304通过折叠后收合在右后板302的背面。左框架201的底部位于中框架101内,左框架201的后部位于中框架101内,左框架的前部位于中框架101内或中框架101外,左框架201的顶部位于空间1012内。右框架301的底部位于中框架101内,右框架301的后部位于中框架101内,右框架的前部位于中框架101内或中框架101外,右框架301的顶部位于支承架1011的上方。
如果需要展开活动房,向右移动右箱体3,右箱体3在移动过程中,右滑轨62在右导轨61上滑动,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向左移动左箱体2,左箱体2在移动过程中,左滑轨52在左导轨51上滑动,起到导向的作用。然后,展开左前板、左地板,具体的过程为:让左前板平行的向前运动,左前板带动左地板展开,让左地板位于左框架的底部,同时,展开右前板和右地板304,具体的过程为:让右前板平行的向前运动,右前板运动带动右地板304展开,让右地板304位于右框架301的底部。最后,让左侧板从左顶板处翻折到左侧,让右侧板从右顶板翻折到右侧。使得展开活动房完全展开并能使用。
展开活动房展开后,如需要收合,先折叠左前板、左地板、右前板和右地板304,具体的过程是:让左前板平行的向后运动,左前板带动左地板折叠,左前板、左地板通过折叠后收合在左后板的背面。让右前板平行的向后运动,右前板运动带动右地板304折叠;右前板、和右地板304通过折叠后收合在右后板302的背面。然后,如图24和图25所示,将左侧板翻折到左顶板上,将右侧板翻折到右顶板上。最后向内收合左右箱体。
本实施里的结构,左右箱体在展开时,左右箱体分别在左右伸缩导向机构的导向作用下展开,因此,左右箱体的展开更容易,使用起来方便。另外,在使用时可随时展开左右箱体,以扩大使用空间,在不使用时,则收合左右箱体到中箱体内,减小了体积占用,便于搬运。由于本实施例的展开活动房仅仅由中箱体1、左箱体2、右箱体3和左右伸缩导向机构等组成,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在本方案中,左前板、左地板可以折叠并收合到左后板的背面,右前板、右地板304可以折叠并收合到右后板302的背面,当展开活动房展开后,左前板、左地板展开,右前板、右地板304展开,因此,方便收合和展开活动房,左前板、左地板、右前板和右地板304折叠后占用的空间小,而且有效的利用了空间。使用时,将左侧板从左顶板上翻转下来,将右侧板从右顶板上翻转下来,不使用时,将左侧板翻转到左顶板上,将右侧板翻转到右顶板上,方便使用。

Claims (11)

1.一种展开活动房,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箱体、外框架,右箱体、左箱体和内框架,中箱体固定在外框架外;右箱体设置在外框架内;在内框架与左箱体之间设有左伸缩导向机构,在外框架与右箱体之间设有右伸缩导向机构;展开活动房收合后,左箱体套在内框架外,右箱体套在左箱体外,外框架套在右箱体外;在中箱体或外框架的左侧通过左轴铰接有左地板,在中箱体或外框架的右侧通过右轴铰接有右地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展开活动房,其特征在于:中箱体的上部向前延伸形成中延伸箱体,左箱体的上部向前延伸形成左延伸箱体,右箱体的上部向前延伸形成右延伸箱体;在左箱体位于左延伸箱体下方的左后板上和/或右箱体位于右延伸箱体下方的右后板上开有开口,在开口处设有扩展箱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展开活动房,其特征在于:在内框架的顶部左右两侧且位于内框架与左箱体之间设有支撑左箱顶的内滑轮,在内框架顶部右侧设有支撑右箱体顶的外滑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展开活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展箱体包括扩展底板、扩展前板、柔性扩展顶板和柔性或硬质扩展侧板,扩展底板铰接在开口处,扩展前板的下端铰接在扩展底板上,扩展前板的上端连接在柔性扩展顶板上,在扩展底板、扩展前板和柔性扩展顶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柔性或硬质扩展侧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展开活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展箱体包括扩展底板、铰接在扩展底板上的二个以上的扩展帐篷架和连接在扩展底板和扩展帐篷架上的柔性布,扩展底板铰接在开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展开活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延伸箱体包括左上底板、左上前板、左上顶板和左上侧板,左上底板的前端铰接在左上前板上;所述的右延伸箱体包括右上底板、右上前板、右上顶板和右上侧板,右上底板的前端铰接在右上前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展开活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上底板包括第一左上底板和第二左上底板,第一左上底板与第二左上底板相铰接,第二左上底板的前端铰接在左上前板上;所述的右上底板包括第一右上底板和第二右上底板,第一右上底板与第二右上底板相铰接,第二右上底板的前端铰接在右上前板上。
8.一种展开活动房,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箱体、左箱体和右箱体;在中箱体与左箱体之间设有左伸缩导向机构,在中箱体内与右箱体之间设有右伸缩导向机构;所述的左箱体包括左框架、设在左框架上的左前板、固定在左框架上的左后板、设在左框架上的左侧壁、设在左框架上的左顶壁和一块以上的左地板;所述的右箱体包括右框架、设在右框架上的右前板、固定在右框架上的右后板、设在右框架上的右侧壁、设在右框架上的右顶壁和一块以上的右地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展开活动房,其特征在于:左伸缩导向机构和右伸缩导向机构在前后方向上错位设置;所述的左侧壁为能卷曲的左侧帐篷,所述的左顶壁为能卷曲的左顶帐篷;所述的右侧壁为能卷曲的右侧帐篷,所述的右顶壁为能卷曲的右顶帐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展开活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箱体包括中框架和设在中框架顶部的支承架,支承架与中框架之间有空间;所述的左顶壁为左顶板,所述的左侧壁为铰接在左顶板上的左侧板;所述的右顶壁为右顶板,所述的右侧壁为铰接在右顶板上的右侧板;位于顶部的左伸缩导向机构设在中框架与左箱体之间,左框架的顶部位于中框架的顶部上方;位于顶部的右伸缩导向机构设在支承架与右箱体之间,右框架的顶部位于支承架顶部的上方。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展开活动房,其特征在于:左地板通过第一左铰接轴相互铰接,靠近左后板的左地板通过第二左铰接轴铰接在左后板上,靠近左前板的左地板通过第三左铰接轴铰接在左前板上,第一左铰接轴、第二左铰接轴和第三左铰接轴相互平行;右地板通过第一右铰接轴相互铰接,靠近右后板的右地板通过第二右铰接轴铰接在右后板上,靠近右前板的右地板通过第三右铰接轴铰接在右前板上,第一右铰接轴、第二右铰接轴和第三右铰接轴相互平行。
CN201620904928.7U 2016-08-19 2016-08-19 一种展开活动房 Active CN2059548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04928.7U CN205954851U (zh) 2016-08-19 2016-08-19 一种展开活动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04928.7U CN205954851U (zh) 2016-08-19 2016-08-19 一种展开活动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54851U true CN205954851U (zh) 2017-02-15

Family

ID=57976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04928.7U Active CN205954851U (zh) 2016-08-19 2016-08-19 一种展开活动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548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6911A (zh) * 2016-08-19 2017-02-22 张玉坤 一种展开活动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6911A (zh) * 2016-08-19 2017-02-22 张玉坤 一种展开活动房
CN106436911B (zh) * 2016-08-19 2021-02-26 张玉坤 一种展开活动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05024B (zh) 一种内部空间可扩展的旅居车
JP2003246222A (ja) 車両のルーフ構造
CN106308140B (zh) 一种折叠式格子容积可变的智能物流柜
JP2008030742A (ja) 自動車用風防壁とそのような風防壁を備える自動車
US20140367991A1 (en) Collapsible rigid shelter for mounting on a truck bed
CN205930460U (zh) 一种内部空间可扩展的旅居车
CN205954851U (zh) 一种展开活动房
US11111691B2 (en) Side supporting type vehicle roof tent
CN105966299A (zh) 房车折叠式可拓展空间结构
CN106436911A (zh) 一种展开活动房
KR100917981B1 (ko) 접철형 확장 컨테이너
CN205674934U (zh) 内藏折叠拉厢的可拓展厢式车
JP2601331B2 (ja) 移動ステージ装置
CN207073195U (zh) 折叠式移动房屋
US20020149220A1 (en) Vehicle, collapsible room extensions
KR101241369B1 (ko) 캠핑하우스
JP3205741U (ja) モバイルホーム
KR101208883B1 (ko) 폴딩도어
CN207073198U (zh) 一种折叠式移动房屋
CN105386523A (zh) 扩展方舱
CN105235483B (zh) 适于敞篷车辆的车顶装置
KR101493802B1 (ko) 붙박이 접이식 침대
CN205871846U (zh) 折叠式空间可扩展装置
CN207073196U (zh) 可拓展式移动房屋
CN104477079A (zh) 空间可变的房车厢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