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37047U - 一种阀板以及装有该阀板的制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阀板以及装有该阀板的制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37047U
CN205937047U CN201620719940.0U CN201620719940U CN205937047U CN 205937047 U CN205937047 U CN 205937047U CN 201620719940 U CN201620719940 U CN 201620719940U CN 205937047 U CN205937047 U CN 2059370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ddle level
lower floor
pipeline
upper strata
valv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1994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延安
马瑞恒
陈旻
张立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ORIENT COMPRESSOR FAC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ORIENT COMPRESSOR FAC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ORIENT COMPRESSOR FAC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ORIENT COMPRESSOR FACTO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1994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370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370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370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氧气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氧装置中用的阀板。为解决简化制氧机中的进气阀板与进气阀之间的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阀板,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密封连接的上层板、中层板和下层板;上层板设置有通过上层管道连通的调节出气口、上层压力调节进口和上层压力调节孔;中层板上设置有通过中层管道连通的中层排气口、中层进气口、中层开关控制孔和中层压力调节孔,中层压力调节孔与上层压力调节孔连通;下层板上设置有通过下层管道连通的下层排气口、下层进气口和下层开关控制孔,下层排气口与中层排气口连通,下层开关控制孔与中层开关控制孔连通。该阀板通过下层板上的下层排气口与进气阀的进气口直接连接,连接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阀板以及装有该阀板的制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氧气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氧装置中用的阀板。
背景技术
氧气是维持人类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们不得不面对缺少氧气的环境,或者需要更高浓度的氧气,为满足上述需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研制出了制氧设备。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制氧装置中空气压缩机的进气阀板多是通过连接管道与进气阀连接,连接方式复杂,安装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简化制氧机中的进气阀板与进气阀之间的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阀板,该阀板包括上层板、中层板和下层板,且所述上层板、所述中层板和所述下层板从上到下依次密封连接;所述上层板设置有调节出气口、上层压力调节进口和上层压力调节孔,所述调节出气口和所述上层压力调节进口通过上层管道到连通,且所述上层压力调节孔与所述上层管道连通;所述中层板上设置有中层排气口、中层进气口、中层开关控制孔和中层压力调节孔,所述中层排气口与所述中层进气口、所述中层开关控制孔及所述中层压力调节孔通过中层管道连通,且所述中层压力调节孔与所述上层压力调节孔连通;所述下层板上设置有下层排气口、下层进气口和下层开关控制孔,所述下层排气口与所述下层进气口、所述下层开关控制孔通过下层管道连通,且所述下层排气口与所述中层排气口连通,所述下层开关控制孔与所述中层开关控制孔连通。该阀板与进气阀连接时,可通过下层板上的下层排气口与进气阀的进气口直接连接,连接方式简单,便于安装。
优选地,所述上层板、所述中层板和所述下层板通过扣合连接,组装方便。
优选地,所述上层压力调节孔的位置与所述中层压力调节孔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上层板中的上层管道包括上层主管道和上层支管道,所述上层主管道与所述调节出气口和所述上层压力调节孔之间的连线平行,且所述上层支管道位于所述调节出气口和所述上层压力调节孔之间并与所述上层主管道垂直连通。
优选地,所述中层排气口包括第一中层排气口和第二中层排气口,且所述中层开关控制孔位于所述第一中层排气口和所述第二中层排气口之间;所述下层排气口包括第一下层排气口和第二下层排气口,且所述下层开关控制孔位于所述第一下层排气口和所述第二下层排气口之间;所述第一中层排气口的位置与所述第一下层排气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中层排气口的位置与所述第二下层排气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中层开关控制孔的位置与所述下层开关控制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中层进气口的位置与所述下层进气口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中层板上的中层管道包括第一中层管道和第二中层管道,且所述第一中层管道依次连通所述第一中层排气口、所述中层开关控制孔和所述第二中层排气口;所述第二中层管道依次连通所述第一中层排气口、所述中层进气口和所述第二中层排气口。
优选地,所述下层板上的下层管道包括第一下层管道和第二下层管道,且所述第一下层管道依次连通所述第一下层排气口、所述下层开关控制孔和所述第二下层排气口;所述第二下层管道依次连通所述第一下层排气口、所述下层进气口和所述第二下层排气口。
在使用该阀板时,操作人员可根据需要调节开关控制孔的通气或断气,从而实现压缩气流经第一下层排气口或第二下层排气口交替排到不同的吸附罐内,进而使安装有该阀板的制氧装置能够交替连续不间断地制备氧气。另外,操作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对阀板内的压缩气流的压力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阀板的流量进行细微调节,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安装有上述任意一种阀板的制氧装置,这样的制氧装置可根据需要调节吸附罐的进气速度,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阀板的分解结构的主视示意图;其中,图1(a)为上层板的主视示意图;图1(b)为中层板的主视示意图;图1(c)为下层板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制氧装置中用的阀板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制阀板包括上层板1、中层板2和下层板3,且上层板1、中层板2和下层板3从上到下依次密封连接。优选地,上层板1、中层板2和下层板3通过扣合连接,连接方便。
如图1(a)所示,上层板1设置有调节出气口11、上层压力调节进口12和上层压力调节孔13,且调节出气口11和上层压力调节进口12通过上层管道到连通,上层压力调节孔13与上层管道连通。优选地,上层板1中的上层管道包括上层主管道141和上层支管道142,其中,上层主管道141与调节出气口11和上层压力调节进口12之间的连线平行,上层支管道142位于调节出气口11和上层压力调节进口12之间并与上层主管道141垂直连通。上层压力调节进口12与调节电磁阀(图中未示出)连通,调节气流由调节电磁阀注入到上层板1中后,有部分调节气流可经过上层支管道142流向调节出气口11并经调节出气口11排出。这样,当调节电磁阀注入的调节气流的流量过大时,可通过调节出气口11排出部分调节气流。
如图1(b)所示,中层板2上设置有中层排气口、中层进气口22、中层开关控制孔23和中层压力调节孔24,中层排气口与中层进气口22、中层开关控制孔23及中层压力调节孔24通过中层管道连通。优选地,中层排气口包括第一中层排气口211和第二中层排气口212,且中层开关控制孔23位于第一中层排气口211和第二中层排气口212之间。这样,经中层进气口22进入中层板2中的压缩气流可通过第一中层排气口211和第二中层排气口212分成两路流出。优选地,中层板上的中层管道包括第一中层管道251和第二中层管道252,且第一中层管道251依次连通第一中层排气口211、中层开关控制孔23和第二中层排气口212;第二中层管道252依次连通第一中层排气口211、中层进气口23和第二中层排气口212。
如图1(c)所示,下层板3上设置有下层排气口、下层进气口32和下层开关控制孔33,且下层排气口与下层进气口32、下层开关控制孔33通过下层管道连通。优选地,下层排气口包括第一下层排气口311和第二下层排气口312,且下层开关控制孔33位于第一下层排气口311和第二下层排气口312之间。优选地,下层板3上的下层管道包括第一下层管道341和第二下层管道342,且第一下层管道341依次连通第一下层排气口311、下层开关控制孔33和第二下层排气口312;第二下层管道342依次连通第一下层排气口311、下层进气口32和第二下层排气口312。
在上层板1、中层板2和下层板3依次扣合连接在一起时,上层压力调节孔13的位置与中层压力调节孔24的位置相对应,以使上层压力调节孔13与中层压力调节孔24直接连通;第一中层排气口211的位置与第一下层排气口311的位置相对应,以使第一中层排气口211与第一下层排气口311直接连通;第二中层排气口212的位置与第二下层排气口312的位置相对应,以使第二中层排气口212和第二下层排气口312直接连通;中层开关控制孔23的位置与下层开关控制孔33的位置相对应,以使中层开关控制孔23与下层开关控制孔33直接连通;中层进气口22的位置与下层进气口32的位置相对应,以使中层进气口22与下层进气口32直接连通。
在使用该阀板时,上层压力调节进口12处安装有调节电磁阀,下层开关控制孔处安装有控制电磁阀,且下层进气口32与制氧装置中的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这样,由压缩机的排气口排出的压缩气流经下层进气口32进入阀板内,由于阀板内的中层管道及下层管道相互交叉连通,操作人员可根据需要调节控制电磁阀以实现开关控制孔的通气或断气,从而实现压缩气流经第一下层排气口311或第二下层排气口312并经进气阀交替排到吸附罐,进而使安装有该阀板的制氧装置能够交替连续不间断地制备氧气。另外,操作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调节电磁阀以实现对阀板内的压缩气流的压力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阀板的流量进行细微调节。

Claims (8)

1.一种阀板,其特征在于,该阀板包括上层板、中层板和下层板,且所述上层板、所述中层板和所述下层板从上到下依次密封连接;所述上层板设置有调节出气口、上层压力调节进口和上层压力调节孔,所述调节出气口和所述上层压力调节进口通过上层管道连通,且所述上层压力调节孔与所述上层管道连通;所述中层板上设置有中层排气口、中层进气口、中层开关控制孔和中层压力调节孔,所述中层排气口与所述中层进气口、所述中层开关控制孔及所述中层压力调节孔通过中层管道连通,且所述中层压力调节孔与所述上层压力调节孔连通;所述下层板上设置有下层排气口、下层进气口和下层开关控制孔,所述下层排气口与所述下层进气口、所述下层开关控制孔通过下层管道连通,且所述下层排气口与所述中层排气口连通,所述下层开关控制孔与所述中层开关控制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板、所述中层板和所述下层板通过扣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阀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压力调节孔的位置与所述中层压力调节孔的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板中的上层管道包括上层主管道和上层支管道,所述上层主管道与所述调节出气口和所述上层压力调节孔之间的连线平行,且所述上层支管道位于所述调节出气口和所述上层压力调节孔之间并与所述上层主管道垂直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阀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排气口包括第一中层排气口和第二中层排气口,且所述中层开关控制孔位于所述第一中层排气口和所述第二中层排气口之间;所述下层排气口包括第一下层排气口和第二下层排气口,且所述下层开关控制孔位于所述第一下层排气口和所述第二下层排气口之间;所述第一中层排 气口的位置与所述第一下层排气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中层排气口的位置与所述第二下层排气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中层开关控制孔的位置与所述下层开关控制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中层进气口的位置与所述下层进气口的位置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板上的中层管道包括第一中层管道和第二中层管道,且所述第一中层管道依次连通所述第一中层排气口、所述中层开关控制孔和所述第二中层排气口;所述第二中层管道依次连通所述第一中层排气口、所述中层进气口和所述第二中层排气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阀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板上的下层管道包括第一下层管道和第二下层管道,且所述第一下层管道依次连通所述第一下层排气口、所述下层开关控制孔和所述第二下层排气口;所述第二下层管道依次连通所述第一下层排气口、所述下层进气口和所述第二下层排气口。
8.一种安装有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阀板的制氧装置。
CN201620719940.0U 2016-07-08 2016-07-08 一种阀板以及装有该阀板的制氧装置 Active CN2059370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19940.0U CN205937047U (zh) 2016-07-08 2016-07-08 一种阀板以及装有该阀板的制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19940.0U CN205937047U (zh) 2016-07-08 2016-07-08 一种阀板以及装有该阀板的制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37047U true CN205937047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28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19940.0U Active CN205937047U (zh) 2016-07-08 2016-07-08 一种阀板以及装有该阀板的制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370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8321B (zh) 间歇性低氧训练用常压低氧舱及其调节低氧舱内氧气浓度的方法
CN205340003U (zh) 智能化低氧呼吸训练装置
CN105113581B (zh) 一种供水稳压罐补气装置及能自动补气的供水稳压罐系统
CN104515129B (zh) 燃烧器和燃气灶
CN205937047U (zh) 一种阀板以及装有该阀板的制氧装置
CN205298651U (zh) 压力流体自动换向装置
CN206126841U (zh) 一种制氧机集成分子筛塔
CN204219919U (zh) 粉料投送环形风口除尘器
CN105152136B (zh) Psa制氧机
CN208587206U (zh) 增压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
WO2009046292A3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ir flow control in a turbocharger
CN208808907U (zh) 一种多功能病床
CN206602866U (zh) 集成横向通风、内环流、保水降温功能的平粮仓
CN210318637U (zh) 双流道四通调节阀
CN204919682U (zh) 一种供水稳压罐补气装置及能自动补气的供水稳压罐系统
CN208726475U (zh) 一种呼吸系统及模块化的呼吸装置
CN208372262U (zh) 一种呼吸脉冲阀
CN210505571U (zh) 一种便携式高低氧发生器
CN203477499U (zh) 调压器
CN104491963B (zh) 具有快速充气功能的供氧器
CN208448377U (zh) 气体导出装置及蜂箱气体呼吸装置
CN202314827U (zh) 氧气面罩出气孔之改良结构
CN207745397U (zh) 一种医用氧疗装置
CN205560288U (zh) 氢气分流充装系统
CN203296807U (zh) 一种供氧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