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28672U - 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28672U
CN205928672U CN201620901124.1U CN201620901124U CN205928672U CN 205928672 U CN205928672 U CN 205928672U CN 201620901124 U CN201620901124 U CN 201620901124U CN 205928672 U CN205928672 U CN 2059286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control
robot
control circuit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0112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裕才
柳明正
閤栓
马威
韩冰
冯捷
刘俊
许全志
李丽仪
陈彬
张志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62090112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286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286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286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机器人包括躯体和设置在躯体上的手臂,手臂上设置有托盘,手臂内设置有用于供线路穿过的线路通孔,与托盘上的执行设备连接的控制线路穿设在线路通孔内。本实用新型中的机器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机器人的控制线路容易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机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器人。
背景技术
从机器人诞生到现在,机器人技术经历了一个长期缓慢的发展过程。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等快速的发展,机器人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除了工业机器人水平不断提高之外,各种用于服务行业的先进机器人系统也有了长足的进展。控制系统性能的进一步提高,激光传感器、视觉传感器和力传感器在机器人系统中的成功应用,使机器人系统的可靠性有了很大提高。基础技术和器件的发展为机器人的智能化、仿人和仿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当前,机器人不仅应用于工业领域,也在逐步应用于与人们生活联系紧密的领域。服务机器人、助老助残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娱乐机器人的实用新型、生产和应用将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便利和乐趣。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机器人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躯体,机器人的控制器放置在底座上,且躯体具有手臂部,手臂部上托有托盘。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从控制器连接托盘上的线路是从机器人的腹部穿出并连接到托盘上的,这便使得躯体的外部具有较长的线路,该段线路裸露在躯体的外侧,容易与其他物体发生干涉,还容易损坏,进而使控制器不能稳定地对托盘进行控制,无法保证机器人的稳定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机器人的控制线路容易损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包括躯体和设置在躯体上的手臂,手臂上设置有托盘,手臂内设置有用于供线路穿过的线路通孔,与托盘上的执行设备连接的控制线路穿设在线路通孔内。
进一步地,机器人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控制线路与托盘上的执行设备连接。
进一步地,机器人还包括底座,控制器安装在底座上,控制线路的一端与控制器连接,控制线路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躯体的内腔和手臂的线路通孔后与执行设备连接。
进一步地,执行设备包括:显示器,控制线路包括第一控制线,第一控制线的一端与控制器连接,第一控制线的另一端与显示器连接。
进一步地,托盘包括托盘主体和可翻转地设置在托盘主体上的支撑板,显示器安装在支撑板上。
进一步地,执行设备还包括用于驱动支撑板运动的驱动电机,控制线路还包括第二控制线,第二控制线的一端与控制器连接,第二控制线的另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执行设备还包括体感摄像头,控制线路还包括第三控制线,第三控制线的一端与控制器连接,第三控制线的另一端与体感摄像头连接。
进一步地,执行设备还包括红外传感器,控制线路还包括第四控制线,第四控制线的一端与控制器连接,第四控制线的另一端与红外传感器连接。
进一步地,躯体上设置有用于连通躯体的内腔和线路通孔的第一通线口。
进一步地,手臂上设置有用于使控制线路穿出的第二通线口。
进一步地,托盘的托盘主体设置在第二通线口的上侧,托盘主体上设置有与第二通线口连通的第三通线口。
本实用新型中的机器人包括躯体和设置在躯体上的手臂,手臂上设置有托盘,由于手臂内设置有线路通孔,于是,用于控制托盘上的执行设备的控制线路便可以穿设在线路通孔内,这样,便可以较大程度地将线路隐藏在机器人的机体内,防止控制线路较多地裸露在机体外侧,进而使控制线路得到保护,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机器人的控制线路容易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机器人的具有第一通线口的局部放大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机器人的具有第三通线口的局部放大图;以及
图4示出了图1中的机器人的具有第二通线口和第三通线口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躯体;11、第一通线口;20、手臂;21、第二通线口;30、托盘;31、托盘主体;312、第三通线口;40、控制线路;50、控制器;6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请参考图1至图4,该机器人包括躯体10和设置在躯体10上的手臂20,手臂20上设置有托盘30,手臂20内设置有用于供线路穿过的线路通孔,与托盘30上的执行设备连接的控制线路40穿设在线路通孔内。
本实用新型中的机器人包括躯体10和设置在躯体10上的手臂20,手臂20上设置有托盘30,由于手臂20内设置有线路通孔,于是,用于控制托盘30上的执行设备的控制线路40便可以穿设在线路通孔内,这样,便可以较大程度地将线路隐藏在机器人的机体内,防止控制线路较多地裸露在机体外侧,进而使控制线路得到保护,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机器人的控制线路容易损坏的问题。
为了实现对机器人的各种控制,如图1所示,机器人还包括控制器50,控制器50通过控制线路40与托盘30上的执行设备连接。此时,控制线路40的一端与控制器50连接,控制线路40的另一端与托盘30的上的执行设备连接。
如图1所示,机器人还包括底座60,控制器50安装在底座60上,控制线路40的一端与控制器50连接,控制线路40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躯体10的内腔和手臂20的线路通孔后与执行设备连接。这样,控制线路40便从躯体的底部穿设到托盘30上。
具体地,执行设备包括:显示器,控制线路40包括第一控制线,第一控制线的一端与控制器50连接,第一控制线的另一端与显示器连接。优选地,该显示器设置在托盘30上,控制器50通过第一控制线控制显示器工作。
托盘30的具体结构为,托盘30包括托盘主体31和可翻转地设置在托盘主体31上的支撑板,显示器安装在支撑板上。这样,通过使支撑板从托盘主体31上抬起一定的角度,便可以使显示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进而便于使用者观察显示屏上的内容。
为了便与调整支撑板的抬起角度,执行设备还包括用于驱动支撑板运动的驱动电机,控制线路40还包括第二控制线,第二控制线的一端与控制器50连接,第二控制线的另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这样,控制器50便可以通过第二控制线控制驱动电机工作。
为了监控人体的动作,并将其转换为操作指令来使机器运动,执行设备还包括体感摄像头,控制线路40还包括第三控制线,第三控制线的一端与控制器50连接,第三控制线的另一端与体感摄像头连接。这样,控制器50便可以通过第三控制线控制体感摄像头工作。
为了检测人的位置,执行设备还包括红外传感器,控制线路40还包括第四控制线,第四控制线的一端与控制器50连接,第四控制线的另一端与红外传感器连接。这样,控制器50便可以通过第四控制线控制红外传感器工作。
如图2所示,躯体10上设置有用于连通躯体10的内腔和线路通孔的第一通线口11。通过在躯体10的壳体上设置第一通线口11,可以便于控制线路从躯体10内穿到手臂20的线路通孔内。
如图3所示,手臂20上设置有用于使控制线路40穿出的第二通线口21。通过在手臂20上设置第二通线口21,可以便于控制线路从手臂20内穿出。
如图4所示,托盘30的托盘主体31设置在第二通线口21的上侧,托盘主体31上设置有与第二通线口21连通的第三通线口312。通过在托盘主体31上设置第三通线口312,可以便于控制线路从托盘主体31上穿出。
本实用新型中的机器人包括头部,及与头部通过身体连接的移动底盘,头部包括触摸感应区、语音输入区和只能安防摄像头,身体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视觉导航区、触摸屏显示区、核心控制区、无线通讯区、自动充电区及红外壁障区。本实用新型中的机器人可以实时实地监控视频和音频。
扩展机器人的智能服务功能时,在服务机器人体上安装触摸屏显示器并与电器控制系统相连接,控制服务机器人运行到客人位置时,客人可以随机触摸显示屏选择所需服务项目,选择的服务项目信息反馈到控制系统,机器人各构件根据控制系统指令行走,取走物品实施服务。
按照引用的需要,应用多台服务机器人在同一场所服务时,基站控制系统实施群控,与服务机器人控制系统协调,控制多条机器人的运行节拍,实施多台机器人的服务项目。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机器人包括躯体和设置在躯体上的手臂,手臂上设置有托盘,由于手臂内设置有线路通孔,于是,用于控制托盘上的执行设备的控制线路便可以穿设在线路通孔内,这样,便可以较大程度地将线路隐藏在机器人的机体内,防止控制线路较多地裸露在机体外侧,进而使控制线路得到保护,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机器人的控制线路容易损坏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机器人,包括躯体(10)和设置在所述躯体(10)上的手臂(20),所述手臂(20)上设置有托盘(30),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20)内设置有用于供线路穿过的线路通孔,与所述托盘(30)上的执行设备连接的控制线路(40)穿设在所述线路通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还包括控制器(50),所述控制器(50)通过所述控制线路(40)与所述托盘(30)上的执行设备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还包括底座(60),所述控制器(50)安装在所述底座(60)上,所述控制线路(40)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50)连接,所述控制线路(40)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躯体(10)的内腔和所述手臂(20)的线路通孔后与所述执行设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设备包括:
显示器,所述控制线路(40)包括第一控制线,所述第一控制线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50)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显示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30)包括托盘主体(31)和可翻转地设置在所述托盘主体(31)上的支撑板,所述显示器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设备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板运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控制线路(40)还包括第二控制线,所述第二控制线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50)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线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设备还包括体感摄像头,所述控制线路(40)还包括第三控制线,所述第三控制线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50)连接,所述第三控制线的另一端与所述体感摄像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设备还包括红外传感器,所述控制线路(40)还包括第四控制线,所述第四控制线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50)连接,所述第四控制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红外传感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躯体(10)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躯体(10)的内腔和所述线路通孔的第一通线口(1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20)上设置有用于使所述控制线路(40)穿出的第二通线口(2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30)的托盘主体(31)设置在所述第二通线口(21)的上侧,所述托盘主体(3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线口(21)连通的第三通线口(312)。
CN201620901124.1U 2016-08-18 2016-08-18 机器人 Active CN2059286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01124.1U CN205928672U (zh) 2016-08-18 2016-08-18 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01124.1U CN205928672U (zh) 2016-08-18 2016-08-18 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28672U true CN205928672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19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01124.1U Active CN205928672U (zh) 2016-08-18 2016-08-18 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286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6511A (zh) * 2016-08-18 2016-12-28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机器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6511A (zh) * 2016-08-18 2016-12-28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78200B2 (en)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formable living spaces
US11633664B2 (en)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having stored therein game program, game apparatus, game system, and game method
US9567021B2 (en) Dynamically stable stair climbing home robot
US20100227527A1 (en) Robotic Marionettes on Magnetically-Supported and Highly Mobile Puppeteer Platforms
US9497431B2 (en) Robotically controlled video projectors
CN107972006A (zh) 智能互动交互式教育机器人
CN106483985A (zh) 用以控制升降设备的可携式装置及升降设备控制方法
CN206339961U (zh) 一种多屏显控装置
CN107214700A (zh) 一种机器人自主巡逻方法
CN206236362U (zh) 一种轨迹再现工业机器人实训系统
CN205928672U (zh) 机器人
CN106730819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Guo et al. Touch and toys: new techniques for interaction with a remote group of robots
CN109591032A (zh) 防倾倒的政务机器人
CN104166510A (zh) 一种利用翻转终端来实现终端设备控制的方法
CN205928683U (zh) 机器人及其头部组件
CN110789625B (zh) 一种用于餐厅的爬楼机器人
CN106239524A (zh) 机器人及其头部组件
CN106256511A (zh) 机器人
CN209665427U (zh) 一种机器人扩展平台和机器人
CN111028647B (zh) 一种用于移动话筒平台教具的设备
CN109785740A (zh) 一种房地产信息展示板
CN206603520U (zh) 轨道互动回转展台
CN206639417U (zh) 一种心理学抛锚式教学模式辅助设备
CN106426213A (zh) 陪护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