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93018U - 城市污水污泥分离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城市污水污泥分离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893018U CN205893018U CN201620861403.XU CN201620861403U CN205893018U CN 205893018 U CN205893018 U CN 205893018U CN 201620861403 U CN201620861403 U CN 201620861403U CN 205893018 U CN205893018 U CN 2058930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ud
- sewage
- elevating lever
- scraper plate
- water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城市污水污泥分离处理系统,包括污泥分离装置、污水沉淀装置和污水处理装置,污泥分离装置一端与污水沉淀装置相连,污水沉淀装置与污水处理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生物技术对污水进行生物降解处理,从而减少了向污水中投放各种化学药物而对环境造成的各类污染,污水中会伴随有一些污泥的存在,污泥会对污水的生物降解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将污水污泥进行有效的分离,并将分离后的污泥进行处理后应用于其他领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城市污水污泥分离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近几年来,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已是中国城市水的主要污染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是当前和今后城市节水和城市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处理生活污水设施的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来抓,而且是急不可待的事情。而目前的污水处理池制作成本高,处理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目前的污水处理池制作成本高,处理效果差,提供了一种城市污水污泥分离处理系统,采用生物技术对污水进行生物降解处理,从而减少了向污水中投放各种化学药物而对环境造成的各类污染,污水中会伴随有一些污泥的存在,污泥会对污水的生物降解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将污水污泥进行有效的分离,并将分离后的污泥进行处理后应用于其他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城市污水污泥分离处理系统,包括污泥分离装置、污水沉淀装置和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污泥分离装置一端与所述污水沉淀装置相连,所述污水沉淀装置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相连;
所述污泥分离装置包括污水储存罐和污泥离心装置,所述污水储存罐内部底端设置有所述污泥离心装置,在所述污水储存罐底端设置有污水排出管路,所述污泥离心装置包括离心球、分进水管件、主进水管件、离心底座、离心电机和污泥排出管,在所述污水储存罐内部底端设置有所述离心底座,在所述离心底座内设置有所述离心电机,所述主进水管件与所述离心电机相连,在所述主进水管件上均匀设置有所述分进水管件,在所述分进水管件上设置有所述离心球,所述离心球采用中空交错网状的球形结构,所述污泥排出管设置在所述主进水管件底端一侧,且在所述污泥排出管上设置有排污泵,所述主进水管件顶端通过进水泵与污水进水管路相连;
所述污水沉淀装置包括包括沉淀池、顶层污泥回收装置和底层污泥回收装置,在所述沉淀池顶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污水排出管路相连,在所述沉淀池底端一侧设置有污泥排出口,在所述沉淀池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连通管路相连,在所述沉淀池顶端设置有所述顶层污泥回收装置,所述顶层污泥回收装置包括污泥回收槽、污泥收集刮板以及刮板滑动导轨,所述刮板滑动导轨设置在所述沉淀池顶端,所述污泥收集刮板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刮板滑动导轨上,所述污泥回收槽通过污泥回收导轨设置在所述沉淀池顶端一侧,所述污泥回收槽采用“L”形结构,在所述沉淀池底部设置有所述底层污泥回收装置,所述底层污泥回收装置包括底层污泥导出槽、导出刮板和导出刮板滑轨,所述污泥导出槽设置在所述污泥排出口的上方,所述导出刮板滑轨设置在所述沉淀池底端,所述导出刮板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导出刮板滑轨上,所述污泥导出槽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20°;
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降解池、生物降解装置和搅动装置,在所述降解池顶端设置有入水口,所述入水口通过污水泵与所述连通管路相连,在所述连通管路上设置有进水阀,在所述降解池底端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排水管路相连,在所述排水管路上设置有排水阀,所述生物降解装置垂直且平行的设置在所述降解池内,在所述生物降解装置之间设置有所述搅动装置,所述生物降解装置包括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和生物降解器,所述左支撑板与所述右支撑板设置在所述降解池的内壁上,在所述左支撑板上设置有左通孔,在所述右支撑板上设置有右通孔,所述左通孔与所述右通孔交错设置,在所述左支撑板和所述右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所述生物降解器,所述生物降解器包括活性降解吸收件、过滤外壳以及过滤膜,所述过滤外壳采用矩形结构,在所述过滤外壳上均匀的设置有过滤孔,在所述过滤外壳内侧设置有所述过滤膜,在所述过滤膜内设置有所述活性降解吸收件。
所述搅动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搅拌头以及搅拌升降杆,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所述搅拌升降杆一端,所述搅拌头设置在所述搅拌电机的另一端,所述搅拌升降杆包括第一升降杆、第二升降杆、第三升降杆以及升降杆套管,所述第一升降杆内套接所述第二升降杆,所述第二升降杆内套接所述第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套管设置在所述搅拌升降杆的外侧,所述升降杆套管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升降杆、所述第二升降杆和所述第三升降杆长度的总和。
在所述降解池顶端设置有水位监测器,在所述降解池底端设置有含氧量监测装置,所述水位监测器的输出端与设置在降解池外侧的控制系统的水量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系统的水量输出端与所述进水阀的开关相连,所述含氧量监测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系统的排水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系统的排水输出端与所述排水阀的开关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污泥分离装置的设置,通过设置在污水储存罐底端设置有污泥离心装置,污泥离心装置通过离心作用将污水中的污泥与污水进行有效地分离,从而避免污泥对后续污水处理过程的影响,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通过污泥排出管将污泥离心装置内的污泥排出,从而避免污泥阻塞主进水管件,而影响污泥与污水的分离效果;设置有污水沉淀装置,通过污水沉淀装置能够将污水中的污泥和不溶物进行前期的回收,顶层污泥回收槽和底层污泥回收槽能够同时对沉淀池中顶层和底层的污泥进行回收,从而保证进入污水处理装置中的污水中污泥和不溶物的含量大大减少,提高后续污水处理的效率,也能够避免污泥将生物降解装置阻塞从而导致后续生物降解过程效率降低;通过设置在降解池内的生物降解装置,来对污水中的各种能够利用微生物降解来进行降解处理掉的污染物进行生物上的降解处理,从而有效地避免了采用向污水中投放化学物质降解污染物;在污水排出管路和排水管路上分别设置有进水阀与排水阀,且在降解池底端设置有水位监测器与含氧量监测装置则是为了自动化控制降解池中污水含量,当污水含量过高时,控制系统控制进水阀关闭,使得生物降解装置对装置主体内的污水进行降解,待含氧量监测装置向控制系统输送信号即降解池最右侧的污水含氧量已经达到标准值时,控制系统控制排水阀开启,从而向外排水,使得位于左侧的污水能够有效地流向降解池的右侧下层,有效监控污水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生物降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降解池,2为排污泵,3为生物降解装置,4为污水储存罐,5为离心球,6为分进水管件,7为主进水管件,8为离心底座,9为污泥排出管,10为沉淀池,11为污泥回收槽,12为污泥收集刮板,13为刮板滑动导轨,14为底层污泥导出槽,15为导出刮板,16为导出刮板滑轨,17为污水排出管路,18为排水管路,19为进水阀,20为排水阀,21为左支撑板,22为右支撑板,23为左通孔,24为右通孔,25为活性降解吸收件,26为过滤外壳,27为搅拌电机,28为搅拌头,29为搅拌升降杆,30为水位监测器,31为含氧量监测装置,32为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1为降解池,2为排污泵,3为生物降解装置,4为污水储存罐,5为离心球,6为分进水管件,7为主进水管件,8为离心底座,9为污泥排出管,10为沉淀池,11为污泥回收槽,12为污泥收集刮板,13为刮板滑动导轨,14为底层污泥导出槽,15为导出刮板,16为导出刮板滑轨,17为污水排出管路,18为排水管路,19为进水阀,20为排水阀,21为左支撑板,22为右支撑板,23为左通孔,24为右通孔,25为活性降解吸收件,26为过滤外壳,27为搅拌电机,28为搅拌头,29为搅拌升降杆,30为水位监测器,31为含氧量监测装置,32为控制系统。
城市污水污泥分离处理系统,包括污泥分离装置、污水沉淀装置和污水处理装置,污泥分离装置一端与污水沉淀装置相连,污水沉淀装置与污水处理装置相连;
污泥分离装置包括污水储存罐和污泥离心装置,污水储存罐内部底端设置有污泥离心装置,在污水储存罐底端设置有污水排出管路,污泥离心装置包括离心球、分进水管件、主进水管件、离心底座、离心电机和污泥排出管,在污水储存罐内部底端设置有离心底座,在离心底座内设置有离心电机,主进水管件与离心电机相连,在主进水管件上均匀设置有分进水管件,在分进水管件上设置有离心球,离心球采用中空交错网状的球形结构,污泥排出管设置在主进水管件底端一侧,且在污泥排出管上设置有排污泵,主进水管件顶端通过进水泵与污水进水管路相连;
污水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池、顶层污泥回收装置和底层污泥回收装置,在沉淀池顶端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与污水排出管路相连,在沉淀池底端一侧设置有污泥排出口,在沉淀池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与连通管路相连,在沉淀池顶端设置有顶层污泥回收装置,顶层污泥回收装置包括污泥回收槽、污泥收集刮板以及刮板滑动导轨,刮板滑动导轨设置在沉淀池顶端,污泥收集刮板活动的设置在刮板滑动导轨上,污泥回收槽通过污泥回收导轨设置在沉淀池顶端一侧,污泥回收槽采用“L”形结构,在沉淀池底部设置有底层污泥回收装置,底层污泥回收装置包括底层污泥导出槽、导出刮板和导出刮板滑轨,污泥导出槽设置在污泥排出口的上方,导出刮板滑轨设置在沉淀池底端,导出刮板活动的设置在导出刮板滑轨上,污泥导出槽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20°;
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降解池、生物降解装置和搅动装置,在降解池顶端设置有入水口,入水口通过污水泵与连通管路相连,在所述连通管路上设置有进水阀,在降解池底端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与排水管路相连,在排水管路上设置有排水阀,生物降解装置垂直且平行的设置在降解池内,在生物降解装置之间设置有搅动装置,生物降解装置包括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和生物降解器,左支撑板与右支撑板设置在降解池的内壁上,在左支撑板上设置有左通孔,在右支撑板上设置有右通孔,左通孔与右通孔交错设置,在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生物降解器,生物降解器包括活性降解吸收件、过滤外壳以及过滤膜,过滤外壳采用矩形结构,在过滤外壳上均匀的设置有过滤孔,在过滤外壳内侧设置有过滤膜,在过滤膜内设置有活性降解吸收件。
搅动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搅拌头以及搅拌升降杆,搅拌电机设置在搅拌升降杆一端,搅拌头设置在搅拌电机的另一端,搅拌升降杆包括第一升降杆、第二升降杆、第三升降杆以及升降杆套管,第一升降杆内套接第二升降杆,第二升降杆内套接第三升降杆,升降杆套管设置在搅拌升降杆的外侧,升降杆套管的长度等于第一升降杆、第二升降杆和第三升降杆长度的总和。
在降解池顶端设置有水位监测器,在降解池底端设置有含氧量监测装置,水位监测器的输出端与设置在降解池外侧的控制系统的水量输入端相连,控制系统的水量输出端与进水阀的开关相连,含氧量监测装置的输出端与控制系统的排水输入端相连,控制系统的排水输出端与排水阀的开关相连。
实施例中的过滤膜均采用现有的只能允许水通过而阻止固态物质通过的材料。
污泥分离装置的设置,通过设置在污水储存罐底端设置有污泥离心装置,污泥离心装置通过离心作用将污水中的污泥与污水进行有效地分离,从而避免污泥对后续污水处理过程的影响,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通过污泥排出管将污泥离心装置内的污泥排出,从而避免污泥阻塞主进水管件,而影响污泥与污水的分离效果;设置有污水沉淀装置,通过污水沉淀装置能够将污水中的污泥和不溶物进行前期的回收,顶层污泥回收槽和底层污泥回收槽能够同时对沉淀池中顶层和底层的污泥进行回收,从而保证进入污水处理装置中的污水中污泥和不溶物的含量大大减少,提高后续污水处理的效率,也能够避免污泥将生物降解装置阻塞从而导致后续生物降解过程效率降低;通过设置在降解池内的生物降解装置,来对污水中的各种能够利用微生物降解来进行降解处理掉的污染物进行生物上的降解处理,从而有效地避免了采用向污水中投放化学物质降解污染物;在污水排出管路和排水管路上分别设置有进水阀与排水阀,且在降解池底端设置有水位监测器与含氧量监测装置则是为了自动化控制降解池中污水含量,当污水含量过高时,控制系统控制进水阀关闭,使得生物降解装置对装置主体内的污水进行降解,待含氧量监测装置向控制系统输送信号即降解池最右侧的污水含氧量已经达到标准值时,控制系统控制排水阀开启,从而向外排水,使得位于左侧的污水能够有效地流向降解池的右侧下层,有效监控污水处理的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3)
1.城市污水污泥分离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分离装置、污水沉淀装置和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污泥分离装置一端与所述污水沉淀装置相连,所述污水沉淀装置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相连;
所述污泥分离装置包括污水储存罐和污泥离心装置,所述污水储存罐内部底端设置有所述污泥离心装置,在所述污水储存罐底端设置有污水排出管路,所述污泥离心装置包括离心球、分进水管件、主进水管件、离心底座、离心电机和污泥排出管,在所述污水储存罐内部底端设置有所述离心底座,在所述离心底座内设置有所述离心电机,所述主进水管件与所述离心电机相连,在所述主进水管件上均匀设置有所述分进水管件,在所述分进水管件上设置有所述离心球,所述离心球采用中空交错网状的球形结构,所述污泥排出管设置在所述主进水管件底端一侧,且在所述污泥排出管上设置有排污泵,所述主进水管件顶端通过进水泵与污水进水管路相连;
所述污水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池、顶层污泥回收装置和底层污泥回收装置,在所述沉淀池顶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污水排出管路相连,在所述沉淀池底端一侧设置有污泥排出口,在所述沉淀池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连通管路相连,在所述沉淀池顶端设置有所述顶层污泥回收装置,所述顶层污泥回收装置包括污泥回收槽、污泥收集刮板以及刮板滑动导轨,所述刮板滑动导轨设置在所述沉淀池顶端,所述污泥收集刮板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刮板滑动导轨上,所述污泥回收槽通过污泥回收导轨设置在所述沉淀池顶端一侧,所述污泥回收槽采用“L”形结构,在所述沉淀池底部设置有所述底层污泥回收装置,所述底层污泥回收装置包括底层污泥导出槽、导出刮板和导出刮板滑轨,所述污泥导出槽设置在所述污泥排出口的上方,所述导出刮板滑轨设置在所述沉淀池底端,所述导出刮板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导出刮板滑轨上,所述污泥导出槽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20°;
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降解池、生物降解装置和搅动装置,在所述降解池顶端设置有入水口,所述入水口通过污水泵与所述连通管路相连,在所述连通管路上设置有进水阀,在所述降解池底端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排水管路相连,在所述排水管路上设置有排水阀,所述生物降解装置垂直且平行的设置在所述降解池内,在所述生物降解装置之间设置有所述搅动装置,所述生物降解装置包括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和生物降解器,所述左支撑板与所述右支撑板设置在所述降解池的内壁上,在所述左支撑板上设置有左通孔,在所述右支撑板上设置有右通孔,所述左通孔与所述右通孔交错设置,在所 述左支撑板和所述右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所述生物降解器,所述生物降解器包括活性降解吸收件、过滤外壳以及过滤膜,所述过滤外壳采用矩形结构,在所述过滤外壳上均匀的设置有过滤孔,在所述过滤外壳内侧设置有所述过滤膜,在所述过滤膜内设置有所述活性降解吸收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污水污泥分离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搅拌头以及搅拌升降杆,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所述搅拌升降杆一端,所述搅拌头设置在所述搅拌电机的另一端,所述搅拌升降杆包括第一升降杆、第二升降杆、第三升降杆以及升降杆套管,所述第一升降杆内套接所述第二升降杆,所述第二升降杆内套接所述第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套管设置在所述搅拌升降杆的外侧,所述升降杆套管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升降杆、所述第二升降杆和所述第三升降杆长度的总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污水污泥分离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降解池顶端设置有水位监测器,在所述降解池底端设置有含氧量监测装置,所述水位监测器的输出端与设置在降解池外侧的控制系统的水量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系统的水量输出端与所述进水阀的开关相连,所述含氧量监测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系统的排水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系统的排水输出端与所述排水阀的开关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861403.XU CN205893018U (zh) | 2016-08-09 | 2016-08-09 | 城市污水污泥分离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861403.XU CN205893018U (zh) | 2016-08-09 | 2016-08-09 | 城市污水污泥分离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893018U true CN205893018U (zh) | 2017-01-18 |
Family
ID=57780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86140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93018U (zh) | 2016-08-09 | 2016-08-09 | 城市污水污泥分离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89301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45237A (zh) * | 2016-08-09 | 2016-10-26 | 天津大学 | 城市污水污泥分离处理系统 |
-
2016
- 2016-08-09 CN CN201620861403.XU patent/CN20589301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45237A (zh) * | 2016-08-09 | 2016-10-26 | 天津大学 | 城市污水污泥分离处理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112948U (zh) | 一种一体化循环养殖系统 | |
CN205473043U (zh) | 养殖污水收集分离装置 | |
CN208980453U (zh) | 一种泥沙分离的水处理装置 | |
CN110183068A (zh) | 一种餐饮废水一体化深度处理反应器 | |
CN207091183U (zh) | 一种工矿废水高效净化和循环利用装备 | |
CN206985861U (zh) | 一种畜禽养殖污水处理零排放和有机肥回收系统 | |
CN205893018U (zh) | 城市污水污泥分离处理系统 | |
CN205953766U (zh) | 防污泥阻塞的污水净化系统 | |
CN203200128U (zh) | 食品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 |
CN106186607A (zh) | 能够有效将污水中的污泥进行分离沉淀的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6995908U (zh) | 厌氧滤床化粪池 | |
CN105585215A (zh) | 多相循环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 | |
CN104891705B (zh) | 一种物化与超滤协同处理污水的方法 | |
CN205999234U (zh) | 能够有效将污水中的污泥进行分离沉淀的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5893019U (zh) | 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5258153U (zh) | 一种气浮和过滤一体化装置 | |
CN205953767U (zh) | 生物降解污水沉淀设备 | |
CN108083507A (zh) | 一种集成式给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 |
CN205953765U (zh) | 生活污水综合处理系统 | |
CN103359846B (zh) | 一种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及利用该系统处理含油废水的工艺 | |
CN203440175U (zh) | 一种含油废水处理系统 | |
CN208561931U (zh) | 过滤与吸附耦合除油的餐饮废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 |
CN205999232U (zh) | 污泥污水高效分离装置 | |
CN205907144U (zh) |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7601752A (zh) | 一种具有防污泥阻塞功能的污水净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8 Termination date: 2017080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