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99234U - 能够有效将污水中的污泥进行分离沉淀的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能够有效将污水中的污泥进行分离沉淀的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999234U CN205999234U CN201620861418.6U CN201620861418U CN205999234U CN 205999234 U CN205999234 U CN 205999234U CN 201620861418 U CN201620861418 U CN 201620861418U CN 205999234 U CN205999234 U CN 2059992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udge
- sewage
- stirring
- tank
- water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1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6065 bio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1376 precipit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4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5119 centrifug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806 monitoring devi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38000013019 agi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9000010801 sewage sludg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73 a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813 microb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51 waste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356 contamin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有效将污水中的污泥进行分离沉淀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泥分离装置、污泥搅拌装置、污水沉淀装置和污水处理装置,污泥分离装置一端与污泥搅拌装置相连,污泥分离装置另一端与污水沉淀装置相连,污水沉淀装置与污水处理装置相连。采用生物技术对污水进行生物降解处理,从而减少了向污水中投放各种化学药物而对环境造成的各类污染,污水中会伴随有一些污泥的存在,污泥会对污水的生物降解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将污水污泥进行有效的分离,并将分离后的污泥进行处理后应用于其他领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有效将污水中的污泥进行分离沉淀的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近几年来,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已是中国城市水的主要污染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是当前和今后城市节水和城市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处理生活污水设施的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来抓,而且是急不可待的事情。而目前的污水处理池制作成本高,处理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目前的污水处理池制作成本高,处理效果差,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将污水中的污泥进行分离沉淀的污水处理系统,采用生物技术对污水进行生物降解处理,从而减少了向污水中投放各种化学药物而对环境造成的各类污染,污水中会伴随有一些污泥的存在,污泥会对污水的生物降解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将污水污泥进行有效的分离,并将分离后的污泥进行处理后应用于其他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能够有效将污水中的污泥进行分离沉淀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泥分离装置、污泥搅拌装置、污水沉淀装置和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污泥分离装置一端与所述污泥搅拌装置相连,所述污泥分离装置另一端与所述污水沉淀装置相连,所述污水沉淀装置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相连;
所述污泥分离装置包括污水储存罐和污泥离心装置,所述污水储存罐内部底端设置有所述污泥离心装置,在所述污水储存罐底端设置有污水排出管路,所述污泥离心装置包括离心球、分进水管件、主进水管件、离心底座、离心电机和污泥排出管,在所述污水储存罐内部底端设置有所述离心底座,在所述离心底座内设置有所述离心电机,所述主进水管件与所述离心电机相连,在所述主进水管件上均匀设置有所述分进水管件,在所述分进水管件上设置有所述离心球,所述离心球采用中空交错网状的球形结构,所述污泥排出管设置在所述主进水管件底端一侧,且在所述污泥排出管上设置有排污泵,所述主进水管件顶端通过进水泵与污水进水管路相连;
所述污泥搅拌装置包括污泥储存罐、搅拌轴、搅拌驱动器和搅拌部件,所述污泥储存罐通过所述污泥排出管与所述污泥离心装置相连,所述搅拌驱动器设置在所述污泥储存罐的内壁上,所述搅拌轴两端通过所述搅拌驱动器与所述污泥储存罐的内壁相连,所述搅拌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轴进行转动,所述搅拌部件均匀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上,所述搅拌部件包括竖向搅拌杆、第一横向搅拌杆、第二横向搅拌杆和搅拌棒,所述竖向搅拌杆一端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上,所述竖向搅拌杆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横向搅拌杆,在所述竖向搅拌杆中部设置有所述第二横向搅拌杆,在所述第一横向搅拌杆和所述第二横向搅拌杆上均匀交错设置有所述搅拌棒;
所述污水沉淀装置包括包括沉淀池、顶层污泥回收装置和底层污泥回收装置,在所述沉淀池顶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污水排出管路相连,在所述沉淀池底端一侧设置有污泥排出口,在所述沉淀池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连通管路相连,在所述沉淀池顶端设置有所述顶层污泥回收装置,所述顶层污泥回收装置包括污泥回收槽、污泥收集刮板以及刮板滑动导轨,所述刮板滑动导轨设置在所述沉淀池顶端,所述污泥收集刮板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刮板滑动导轨上,所述污泥回收槽通过污泥回收导轨设置在所述沉淀池顶端一侧,所述污泥回收槽采用“L”形结构,在所述沉淀池底部设置有所述底层污泥回收装置,所述底层污泥回收装置包括底层污泥导出槽、导出刮板和导出刮板滑轨,所述污泥导出槽设置在所述污泥排出口的上方,所述导出刮板滑轨设置在所述沉淀池底端,所述导出刮板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导出刮板滑轨上,所述污泥导出槽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20°;
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降解池、生物降解装置和搅动装置,在所述降解池顶端设置有入水口,所述入水口通过污水泵与所述连通管路相连,在所述连通管路上设置有进水阀,在所述降解池底端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排水管路相连,在所述排水管路上设置有排水阀,所述生物降解装置垂直且平行的设置在所述降解池内,在所述生物降解装置之间设置有所述搅动装置,所述生物降解装置包括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和生物降解器,所述左支撑板与所述右支撑板设置在所述降解池的内壁上,在所述左支撑板上设置有左通孔,在所述右支撑板上设置有右通孔,所述左通孔与所述右通孔交错设置,在所述左支撑板和所述右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所述生物降解器,所述生物降解器包括活性降解吸收件、过滤外壳以及过滤膜,所述过滤外壳采用矩形结构,在所述过滤外壳上均匀的设置有过滤孔,在所述过滤外壳内侧设置有所述过滤膜,在所述过滤膜内设置有所述活性降解吸收件。
所述搅动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搅拌头以及搅拌升降杆,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所述搅拌升降杆一端,所述搅拌头设置在所述搅拌电机的另一端,所述搅拌升降杆包括第一升降杆、第二升降杆、第三升降杆以及升降杆套管,所述第一升降杆内套接所述第二升降杆,所述第二升降杆内套接所述第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套管设置在所述搅拌升降杆的外侧,所述升降杆套管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升降杆、所述第二升降杆和所述第三升降杆长度的总和。
在所述降解池顶端设置有水位监测器,在所述降解池底端设置有含氧量监测装置,所述水位监测器的输出端与设置在降解池外侧的控制系统的水量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系统的水量输出端与所述进水阀的开关相连,所述含氧量监测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系统的排水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系统的排水输出端与所述排水阀的开关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污泥分离装置的设置,通过设置在污水储存罐底端设置有污泥离心装置,污泥离心装置通过离心作用将污水中的污泥与污水进行有效地分离,从而避免污泥对后续污水处理过程的影响,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通过污泥排出管将污泥离心装置内的污泥排出,从而避免污泥阻塞主进水管件,而影响污泥与污水的分离效果;污泥回收装置的设置,使得漂浮于污水上层的污泥能够提前被顶层污泥回收装置所收集,使得漂浮于污水上层的污泥不会影响污水的曝气作用,同时再次降低了污水中污泥的含量;通过污泥排出管将污泥离心装置内的污泥排出至污泥储存罐,通过设置在污泥储存罐内的搅拌装置,来对污泥储存罐内的污泥进行不停的搅拌、打碎操作,从而使得大块的污泥变成小块的污泥,以便后续操作的进行,从而将污水中的污泥有效的利用起来,减少了污水处理中废弃产物的量;设置有污水沉淀装置,通过污水沉淀装置能够将污水中的污泥和不溶物进行前期的回收,顶层污泥回收槽和底层污泥回收槽能够同时对沉淀池中顶层和底层的污泥进行回收,从而保证进入污水处理装置中的污水中污泥和不溶物的含量大大减少,提高后续污水处理的效率,也能够避免污泥将生物降解装置阻塞从而导致后续生物降解过程效率降低;通过设置在降解池内的生物降解装置,来对污水中的各种能够利用微生物降解来进行降解处理掉的污染物进行生物上的降解处理,从而有效地避免了采用向污水中投放化学物质降解污染物;在污水排出管路和排水管路上分别设置有进水阀与排水阀,且在降解池底端设置有水位监测器与含氧量监测装置则是为了自动化控制降解池中污水含量,当污水含量过高时,控制系统控制进水阀关闭,使得生物降解装置对装置主体内的污水进行降解,待含氧量监测装置向控制系统输送信号即降解池最右侧的污水含氧量已经达到标准值时,控制系统控制排水阀开启,从而向外排水,使得位于左侧的污水能够有效地流向降解池的右侧下层,有效监控污水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生物降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降解池,2为排污泵,3为生物降解装置,4为污水储存罐,5为离心球,6为分进水管件,7为主进水管件,8为离心底座,9为污泥排出管,10为污泥储存罐,11为搅拌轴,12为搅拌驱动器,13为竖向搅拌杆,14为第一横向搅拌杆,15为第二横向搅拌杆,16为搅拌棒,17为污水排出管路,18为排水管路,19为进水阀,20为排水阀,21为左支撑板,22为右支撑板,23为左通孔,24为右通孔,25为活性降解吸收件,26为过滤外壳,27为搅拌电机,28为搅拌头,29为搅拌升降杆,30为水位监测器,31为含氧量监测装置,32为控制系统,33为沉淀池,34为污泥回收槽,35为污泥收集刮板,36为刮板滑动导轨,37为底层污泥导出槽,38为导出刮板,39为导出刮板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1为降解池,2为排污泵,3为生物降解装置,4为污水储存罐,5为离心球,6为分进水管件,7为主进水管件,8为离心底座,9为污泥排出管,10为污泥储存罐,11为搅拌轴,12为搅拌驱动器,13为竖向搅拌杆,14为第一横向搅拌杆,15为第二横向搅拌杆,16为搅拌棒,17为污水排出管路,18为排水管路,19为进水阀,20为排水阀,21为左支撑板,22为右支撑板,23为左通孔,24为右通孔,25为活性降解吸收件,26为过滤外壳,27为搅拌电机,28为搅拌头,29为搅拌升降杆,30为水位监测器,31为含氧量监测装置,32为控制系统,33为沉淀池,34为污泥回收槽,35为污泥收集刮板,36为刮板滑动导轨,37为底层污泥导出槽,38为导出刮板,39为导出刮板滑轨。
能够有效将污水中的污泥进行分离沉淀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泥分离装置、污泥搅拌装置、污水沉淀装置和污水处理装置,污泥分离装置一端与污泥搅拌装置相连,污泥分离装置另一端与污水沉淀装置相连,污水沉淀装置与污水处理装置相连;
污泥分离装置包括污水储存罐和污泥离心装置,污水储存罐内部底端设置有污泥离心装置,在污水储存罐底端设置有污水排出管路,污泥离心装置包括离心球、分进水管件、主进水管件、离心底座、离心电机和污泥排出管,在污水储存罐内部底端设置有离心底座,在离心底座内设置有离心电机,主进水管件与离心电机相连,在主进水管件上均匀设置有分进水管件,在分进水管件上设置有离心球,离心球采用中空交错网状的球形结构,污泥排出管设置在主进水管件底端一侧,且在污泥排出管上设置有排污泵,主进水管件顶端通过进水泵与污水进水管路相连;
污泥搅拌装置包括污泥储存罐、搅拌轴、搅拌驱动器和搅拌部件,污泥储存罐通过污泥排出管与污泥离心装置相连,搅拌驱动器设置在污泥储存罐的内壁上,搅拌轴两端通过搅拌驱动器与污泥储存罐的内壁相连,搅拌驱动器用于驱动搅拌轴进行转动,搅拌部件均匀设置在搅拌轴上,搅拌部件包括竖向搅拌杆、第一横向搅拌杆、第二横向搅拌杆和搅拌棒,竖向搅拌杆一端设置在搅拌轴上,竖向搅拌杆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横向搅拌杆,在竖向搅拌杆中部设置有第二横向搅拌杆,在第一横向搅拌杆和第二横向搅拌杆上均匀交错设置有搅拌棒;
污水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池、顶层污泥回收装置和底层污泥回收装置,在沉淀池顶端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与污水排出管路相连,在沉淀池底端一侧设置有污泥排出口,在沉淀池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与连通管路相连,在沉淀池顶端设置有顶层污泥回收装置,顶层污泥回收装置包括污泥回收槽、污泥收集刮板以及刮板滑动导轨,刮板滑动导轨设置在沉淀池顶端,污泥收集刮板活动的设置在刮板滑动导轨上,污泥回收槽通过污泥回收导轨设置在沉淀池顶端一侧,污泥回收槽采用“L”形结构,在沉淀池底部设置有底层污泥回收装置,底层污泥回收装置包括底层污泥导出槽、导出刮板和导出刮板滑轨,污泥导出槽设置在污泥排出口的上方,导出刮板滑轨设置在沉淀池底端,导出刮板活动的设置在导出刮板滑轨上,污泥导出槽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20°;
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降解池、生物降解装置和搅动装置,在降解池顶端设置有入水口,入水口通过污水泵与连通管路相连,在所述连通管路上设置有进水阀,在降解池底端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与排水管路相连,在排水管路上设置有排水阀,生物降解装置垂直且平行的设置在降解池内,在生物降解装置之间设置有搅动装置,生物降解装置包括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和生物降解器,左支撑板与右支撑板设置在降解池的内壁上,在左支撑板上设置有左通孔,在右支撑板上设置有右通孔,左通孔与右通孔交错设置,在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生物降解器,生物降解器包括活性降解吸收件、过滤外壳以及过滤膜,过滤外壳采用矩形结构,在过滤外壳上均匀的设置有过滤孔,在过滤外壳内侧设置有过滤膜,在过滤膜内设置有活性降解吸收件。
搅动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搅拌头以及搅拌升降杆,搅拌电机设置在搅拌升降杆一端,搅拌头设置在搅拌电机的另一端,搅拌升降杆包括第一升降杆、第二升降杆、第三升降杆以及升降杆套管,第一升降杆内套接第二升降杆,第二升降杆内套接第三升降杆,升降杆套管设置在搅拌升降杆的外侧,升降杆套管的长度等于第一升降杆、第二升降杆和第三升降杆长度的总和。
在降解池顶端设置有水位监测器,在降解池底端设置有含氧量监测装置,水位监测器的输出端与设置在降解池外侧的控制系统的水量输入端相连,控制系统的水量输出端与进水阀的开关相连,含氧量监测装置的输出端与控制系统的排水输入端相连,控制系统的排水输出端与排水阀的开关相连。
实施例中的过滤膜均采用现有的只能允许水通过而阻止固态物质通过的材料。
污泥分离装置的设置,通过设置在污水储存罐底端设置有污泥离心装置,污泥离心装置通过离心作用将污水中的污泥与污水进行有效地分离,从而避免污泥对后续污水处理过程的影响,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通过污泥排出管将污泥离心装置内的污泥排出,从而避免污泥阻塞主进水管件,而影响污泥与污水的分离效果;污泥回收装置的设置,使得漂浮于污水上层的污泥能够提前被顶层污泥回收装置所收集,使得漂浮于污水上层的污泥不会影响污水的曝气作用,同时再次降低了污水中污泥的含量;通过污泥排出管将污泥离心装置内的污泥排出至污泥储存罐,通过设置在污泥储存罐内的搅拌装置,来对污泥储存罐内的污泥进行不停的搅拌、打碎操作,从而使得大块的污泥变成小块的污泥,以便后续操作的进行,从而将污水中的污泥有效的利用起来,减少了污水处理中废弃产物的量;设置有污水沉淀装置,通过污水沉淀装置能够将污水中的污泥和不溶物进行前期的回收,顶层污泥回收槽和底层污泥回收槽能够同时对沉淀池中顶层和底层的污泥进行回收,从而保证进入污水处理装置中的污水中污泥和不溶物的含量大大减少,提高后续污水处理的效率,也能够避免污泥将生物降解装置阻塞从而导致后续生物降解过程效率降低;通过设置在降解池内的生物降解装置,来对污水中的各种能够利用微生物降解来进行降解处理掉的污染物进行生物上的降解处理,从而有效地避免了采用向污水中投放化学物质降解污染物;在污水排出管路和排水管路上分别设置有进水阀与排水阀,且在降解池底端设置有水位监测器与含氧量监测装置则是为了自动化控制降解池中污水含量,当污水含量过高时,控制系统控制进水阀关闭,使得生物降解装置对装置主体内的污水进行降解,待含氧量监测装置向控制系统输送信号即降解池最右侧的污水含氧量已经达到标准值时,控制系统控制排水阀开启,从而向外排水,使得位于左侧的污水能够有效地流向降解池的右侧下层,有效监控污水处理的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3)
1.能够有效将污水中的污泥进行分离沉淀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分离装置、污泥搅拌装置、污水沉淀装置和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污泥分离装置一端与所述污泥搅拌装置相连,所述污泥分离装置另一端与所述污水沉淀装置相连,所述污水沉淀装置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相连;
所述污泥分离装置包括污水储存罐和污泥离心装置,所述污水储存罐内部底端设置有所述污泥离心装置,在所述污水储存罐底端设置有污水排出管路,所述污泥离心装置包括离心球、分进水管件、主进水管件、离心底座、离心电机和污泥排出管,在所述污水储存罐内部底端设置有所述离心底座,在所述离心底座内设置有所述离心电机,所述主进水管件与所述离心电机相连,在所述主进水管件上均匀设置有所述分进水管件,在所述分进水管件上设置有所述离心球,所述离心球采用中空交错网状的球形结构,所述污泥排出管设置在所述主进水管件底端一侧,且在所述污泥排出管上设置有排污泵,所述主进水管件顶端通过进水泵与污水进水管路相连;
所述污泥搅拌装置包括污泥储存罐、搅拌轴、搅拌驱动器和搅拌部件,所述污泥储存罐通过所述污泥排出管与所述污泥离心装置相连,所述搅拌驱动器设置在所述污泥储存罐的内壁上,所述搅拌轴两端通过所述搅拌驱动器与所述污泥储存罐的内壁相连,所述搅拌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轴进行转动,所述搅拌部件均匀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上,所述搅拌部件包括竖向搅拌杆、第一横向搅拌杆、第二横向搅拌杆和搅拌棒,所述竖向搅拌杆一端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上,所述竖向搅拌杆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横向搅拌杆,在所述竖向搅拌杆中部设置有所述第二横向搅拌杆,在所述第一横向搅拌杆和所述第二横向搅拌杆上均匀交错设置有所述搅拌棒;
所述污水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池、顶层污泥回收装置和底层污泥回收装置,在所述沉淀池顶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污水排出管路相连,在所述沉淀池底端一侧设置有污泥排出口,在所述沉淀池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连通管路相连,在所述沉淀池顶端设置有所述顶层污泥回收装置,所述顶层污泥回收装置包括污泥回收槽、污泥收集刮板以及刮板滑动导轨,所述刮板滑动导轨设置在所述沉淀池顶端,所述污泥收集刮板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刮板滑动导轨上,所述污泥回收槽通过污泥回收导轨设置在所述沉淀池顶端一侧,所述污泥回收槽采用“L”形结构,在所述沉淀池底部设置有所述底层污泥回收装置,所述底层污泥回收装置包括底层污泥导出槽、导出刮板和导出刮板滑轨,所述污泥导出槽设置在所述污泥排出口的上方,所述导出刮板滑轨设置 在所述沉淀池底端,所述导出刮板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导出刮板滑轨上,所述污泥导出槽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20°;
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降解池、生物降解装置和搅动装置,在所述降解池顶端设置有入水口,所述入水口通过污水泵与所述连通管路相连,在所述连通管路上设置有进水阀,在所述降解池底端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排水管路相连,在所述排水管路上设置有排水阀,所述生物降解装置垂直且平行的设置在所述降解池内,在所述生物降解装置之间设置有所述搅动装置,所述生物降解装置包括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和生物降解器,所述左支撑板与所述右支撑板设置在所述降解池的内壁上,在所述左支撑板上设置有左通孔,在所述右支撑板上设置有右通孔,所述左通孔与所述右通孔交错设置,在所述左支撑板和所述右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所述生物降解器,所述生物降解器包括活性降解吸收件、过滤外壳以及过滤膜,所述过滤外壳采用矩形结构,在所述过滤外壳上均匀的设置有过滤孔,在所述过滤外壳内侧设置有所述过滤膜,在所述过滤膜内设置有所述活性降解吸收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有效将污水中的污泥进行分离沉淀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搅拌头以及搅拌升降杆,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所述搅拌升降杆一端,所述搅拌头设置在所述搅拌电机的另一端,所述搅拌升降杆包括第一升降杆、第二升降杆、第三升降杆以及升降杆套管,所述第一升降杆内套接所述第二升降杆,所述第二升降杆内套接所述第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套管设置在所述搅拌升降杆的外侧,所述升降杆套管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升降杆、所述第二升降杆和所述第三升降杆长度的总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有效将污水中的污泥进行分离沉淀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降解池顶端设置有水位监测器,在所述降解池底端设置有含氧量监测装置,所述水位监测器的输出端与设置在降解池外侧的控制系统的水量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系统的水量输出端与所述进水阀的开关相连,所述含氧量监测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系统的排水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系统的排水输出端与所述排水阀的开关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861418.6U CN205999234U (zh) | 2016-08-09 | 2016-08-09 | 能够有效将污水中的污泥进行分离沉淀的污水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861418.6U CN205999234U (zh) | 2016-08-09 | 2016-08-09 | 能够有效将污水中的污泥进行分离沉淀的污水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999234U true CN205999234U (zh) | 2017-03-08 |
Family
ID=58198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86141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99234U (zh) | 2016-08-09 | 2016-08-09 | 能够有效将污水中的污泥进行分离沉淀的污水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99923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86607A (zh) * | 2016-08-09 | 2016-12-07 | 天津大学 | 能够有效将污水中的污泥进行分离沉淀的污水处理系统 |
-
2016
- 2016-08-09 CN CN201620861418.6U patent/CN20599923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86607A (zh) * | 2016-08-09 | 2016-12-07 | 天津大学 | 能够有效将污水中的污泥进行分离沉淀的污水处理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835400B1 (ko) | 칸막이를 이용하여 오염된 물을 자연적으로 정화하거나바닷물을 정제하는 방법 | |
CN205774033U (zh) | 一种复合式高效澄清池 | |
CN207645995U (zh) | 一种加磁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2529925U (zh) | 气浮过滤一体化处理装置 | |
CN107459213A (zh) | 一种圆筒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
CN107337263A (zh) | 竖流式混凝沉淀及气浮两用池 | |
CN205773569U (zh) | 一种污水絮凝沉淀装置 | |
CN205061779U (zh) | 一种新型沉淀澄清池 | |
CN205999234U (zh) | 能够有效将污水中的污泥进行分离沉淀的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6544933U (zh) | 均相氧化混凝器 | |
CN206219338U (zh) | 一种新型水体净化装置 | |
CN206408022U (zh) | 一种自来水净化系统 | |
CN104773880A (zh) | 钻井污水处理工艺及设备 | |
CN211813962U (zh) | 一种高密度澄清池 | |
CN108164038A (zh) | 一种给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 |
CN107311348A (zh) | 湖池河道浊水和污泥高效净化处理装备 | |
CN203200128U (zh) | 食品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 |
CN207031014U (zh) | 一种新型序批式溶气气浮固液分离装置 | |
CN208161103U (zh) | 一种污水沉淀装置 | |
CN207259275U (zh) | 一种村镇生活污水高效洁净化处理和循环利用装备 | |
CN201338960Y (zh) | 多功能废水处理机 | |
CN205953766U (zh) | 防污泥阻塞的污水净化系统 | |
CN201268648Y (zh) | 多功能通用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5420040U (zh) | 一种洗车水循环利用回水净化装置 | |
CN108083507A (zh) | 一种集成式给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8 Termination date: 2017080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