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83366U - 单体式配件装置和配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单体式配件装置和配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83366U
CN205883366U CN201621061349.7U CN201621061349U CN205883366U CN 205883366 U CN205883366 U CN 205883366U CN 201621061349 U CN201621061349 U CN 201621061349U CN 205883366 U CN205883366 U CN 2058833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ory device
area
electronic equipment
hinge
side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6134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I·P·克拉汉
D·R·卡萨
T·J·拉斯穆森
J·J·贝克
S·X·杨
E·T·克利吾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Original Assignee
Apple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le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Apple Computer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833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833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concerning the insertion or the connection of the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lding portable devices containing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42The other DC source being a battery actively interacting with the first one, i.e. battery to battery 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83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atteries or battery charg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88Arrangements for carrying or protecting trans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8Telephone 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hips, mines, or other places exposed to adverse environment
    • H04M1/185Improving the rigidity of the casing or resistance to shoc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092Interfacing with an external cover providing additional functionalit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48Detection of remaining charge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单体式配件装置和配件装置。所述单体式配件装置适合于与电子设备一起使用,该单体式配件装置包括:整体式结构,具有与电子设备相符的尺寸和形状,该整体式结构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结合以装载该电子设备;以及第一区域响应于个施加到第一区域的力而枢转从而允许电子设备的插入事件或抽出事件。

Description

单体式配件装置和配件装置
技术领域
所描述的实施例通常涉及配件装置。特别是,实施例涉及具有铰链特征的整体式(unitary)配件装置,该铰链特征允许该整体式配件装置在铰链特征处枢转以及弯曲从而允许电子设备的插入和抽出。
背景技术
用于电子设备的配件装置在本领域中通常是已知的。配件装置可用作电子设备的保护外壳,以及提供美观的外形。此外,一些配件装置可包括被设计以提供电流到电子设备的电源。另外,典型的配件装置包括设置在整个配件装置上的至少一个材料层。例如,配件装置的设计成接收电子设备的区域可以包括布置在整个区域的刚性聚合物材料,如塑料。这为电子设备提供了连续的、一致性的保护。
为了以不会损坏电子设备的方式插入或抽出电子设备,用户通常需要将配件装置的一个结构特征从另一结构特征上取下。这允许电子装置可直接插入或抽出。然而,具有两个(或更多个)结构特征的配件装置可能会导致至少一个结构特征的丢失或乱放。
一种解决方案可以是以一定角度将电子设备从配件装置中抽出。但是,将电子设备以一角度从配件装置中抽出可能会导致其他问题。例如,当配件装置包括电源时,连接器或插头必须被插入到电子装置。以一定角度的抽出导致连接器上的弯曲力矩,其可能会导致连接器从配件装置上脱落并留在电子设备内。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描述了一种单体式配件装置,适合于与电子设备一起使用,该单体式配件装置包括:整体式结构,具有与电子设备相符的尺寸和形状,该整体式结构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结合以装载该电子设备;以及第一区域响应于个施加到第一区域的力而枢转从而允许电子设备的插入事件或抽出事件。
在另一方面,描述了一种配件装置,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配件装置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其与第一区域整体地形成以限定接收电子设备的容腔;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连接的铰链,所述铰链允许第一区域相对于第二区域弯曲;设置在第二区域中的内部电源;嵌入在第一区域中的相机镶边。
在另一方面,描述了一种配件装置,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配件装置包括:单个主体,其具有接收电子设备的尺寸和形状,所述单个主体由第一材料形成;和连接到单个主体的铰链,所述铰链由不同于第一材料的第二材料形成,其中所述铰链允许所述主体弯曲。
在另一方面,描述了一种适合于与电子设备一起使用的配件装置。配件装置可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它们组合以保持电子设备。第一侧壁可延伸至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配件装置可进一步包括从视线中隐藏的铰链特征。铰链特征可位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配件装置可进一步包括电源。配件装置可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第二区域中并被构造为将电子设备电连接至电源的连接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响应于施加至第一区域的力在铰链特征处枢转,从而限定第一区域相对于第二区域的弯曲构造。进一步,该弯曲构造可允许电子设备:1)以朝向连接器的方向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插入;以及2)以远离连接器的方向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抽出。
在另一方面,描述了一种用于形成具有铰链特征以便于电子设备的插入操作和抽出操作的单体式配件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将单体式配件装置的第一区域固定至铰链特征。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将单体式配件装置的第二区域固定至铰链特征。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沿着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形成侧壁。在一些实施例中,施加至第一区域的力在铰链特征处枢转并且在铰链特征处弯曲侧壁以允许插入操作和抽出操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通过审视下面的附图和详细说明,实施例的其他系统、方法、结构和优点将变得清晰。旨在所有这些额外的系统、方法、结构和优点包括在该说明书中和该发明内容中、在实施例的范围内并且由下列权利要求书保护。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的后面的详细说明,本公开将变得易于理解,其中相似的附图标记指代了相似的结构元件,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所描述实施例的适合于与电子设备一起使用的配件装置的实施例的等距视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配件装置的前视图;
图3示出了图1所示配件装置的后视图;
图4示出了图1所示配件装置的展开视图;
图5示出了沿图4中所示断面A的配件装置的横截面视图;
图6示出了沿图4中所示断面B的配件装置的横截面视图;
图7示出了沿图4中所示断面C的配件装置的横截面视图;
图8示出了包括电子设备的配件装置的侧视图,其中力被施加至配件装置的第一区域;
图9示出了配件装置的第一区域在配件装置中的铰链特征处枢转的侧视图,其中第一区域响应于施加的力弯曲;
图10示出了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二力正从配件装置中移除的侧视图;
图11示出了电子设备已经从配件装置中移除的侧视图,其中第一区域返回至其初始位置;
图12示出了根据所描述实施例的在侧壁具有开口的配件装置的替代实施例的等距视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所描述实施例的具有由金属制成的铰链特征的配件装置的替代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所描述实施例的适合于用于配件装置的铰链特征的替代实施例的等距视图;
图15示出了包括图14中所示铰链特征的配件装置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6示出了图15中所示配件装置的侧视图,其中第一区域响应于施加至第一区域的力而枢转;
图17示出了根据所描述实施例的具有铰链特征的替代实施例的配件装置的替代实施例的等距视图;
图18示出了包括图17所示铰链特征的配件装置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9示出了图18所示配件装置的侧视图,其中第一区域响应于施加至第一区域的第二力弯曲;
图20示出了侧壁中具有开口的配件装置的替代实施例的等距视图;
图21示出了根据所描述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和适用于对电子设备充电的配件装置的替代实施例的等距视图;
图22示出了图21中所示的配件装置的等距后视图;
图23示出了根据所描述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和适用于对电子设备充电的配件装置的替代实施例的等距视图;
图24示出了图23中所示配件装置的等距后视图;以及
图25示出了用于形成具有铰链特征以便于电子设备的插入操作和抽出操作的单体式配件装置的方法的流程图。
根据惯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和明白下列所讨论的附图中的各个结构并不必须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并且附图中各个结构和元件的尺寸可被放大或缩小以更清楚的示出本文所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示出的代表性实施例将被详细描述。应当理解下面的描述并不旨在将实施例限制为一个优选实施例。相反,其旨在覆盖如附加权利要求所限定的可包括在所描述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中的替代、修改和等效物。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将参考作为说明书一部分并且通过示图的方式示出了根据所描述实施例的特定实施例的附图。虽然这些实施例被充分详细地描述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所描述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实施例并不是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所描述的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其它实施例或者可以进行变动。
下面的公开内容涉及与电子设备一起使用的配件装置。配件装置可包括由例如为热塑性材料的聚合材料制成的刚性壳体。刚性壳体可由例如压缩成型或注射成型的成型方法制得。例如为硅的相对较软的材料可以围绕该刚性壳体。此外,配件装置可包括一个铰链特征以允许配件装置在该配件装置的某些位置处枢转或弯曲。该铰链特征可由例如弹性材料的相对柔性的材料制成。另外,该铰链特征也可由使得用户看不见该铰链特征的方式构成。这可部分通过模制工艺,和/或通过例如为织物层(包括微纤维)的额外的层覆盖铰链特征来实现。该铰链特征被设计以允许电子设备插入配件装置,以及从配件装置中抽出该电子设备。
此外,配件装置可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通常与用于固定电子设备的最上部区域的区域相关联,并且第二区域通常与固定电子设备的最上部区域以外的区域的区域相关联。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可包括被设计为保持该电子设备的多个侧壁。该铰链特征可位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以这种方式,第一区域可例如在该铰链特征处枢转,并且该电子设备可滑入该配件装置或从配件装置中滑出。
该铰链特征提供了几个优点。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壁包括设计以增强电子设备的结构支撑的刚性聚合物材料。在这些实施例中,侧壁不容易弯曲,因此,应该避免通过侧壁插入或抽出电子设备。然而。该铰链特征在插入事件或抽出事件期间允许第一区域枢转移出,并且电子设备可以分别相对容易地滑入或滑出电子设备。一旦电子设备进入或移出配件装置,第一区域可以弯曲或枢转回到其原始或初始位置并覆盖电子设备的一部分。
此外,该铰链特征可用于整体式或单体式配件装置。换一种说法,当全部组装完成时,包括该铰链特征的配件装置并不会被设计为包括两个或多个可分离的部件或组件。传统的配件装置可包括多个可分离组件,其增加了丢失或错放可分离部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风险。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配件装置包括电源或电池,其被设计为为电子设备的电池提供电流并增加电池的电荷电平或电池电量。为了提供电流,该配件装置可包括连接器或插头,其被设计为将电源与电子设备(尤其是电池)电连接。如果电子设备以大于零的角度插入电子设备或从电子设备中抽出,电子设备可能会施加弯曲力矩到连接器,从而造成连接器的损坏,甚至于将连接器折断在电子设备的内部。但是,铰链特征允许第一区域弯曲或枢转(以先前所述的方式),并允许电子设备进入配件装置或从配件装置中移出而不会对连接器施加弯曲力矩。换句话说,电子设备可以相对于连接器以约为零的角度在侧壁之间直接滑向或滑离连接器。可替代地,这可以被表征为该电子设备以与配件装置或配件装置的一个或多个特征近乎为平行的方向插入配件装置或从配件装置抽出,配件装置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例如为配件装置的铰链特征或电源。
虽然铰链特征被描述为包括弹性材料,但也可以使用被设计成响应于力而弯曲或挠曲的多个其它材料。例如,铰链特征可包括用作额外支撑的金属铰链特征。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铰链特征被设计为弯曲至两个位置,其中一个可与第一区域的弯曲或枢转构造相关,其允许电子设备相对于配件装置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铰链特征包括互锁片,其被设计为像拼图碎片一样相互匹配。例如,第一区域可包括第一片,其与第二片在与铰链特征相关联的位置处匹配。第一区域可被设计成接收解耦第一片与第二片的力。然后该第一区域可以接收枢转第一区域以允许电子设备插入配件装置或从配件装置抽出的附加力。
另外,为了进一步防止连接器和/或电子设备的损坏,配件装置还可进一步包括靠近该连接器的第二铰链特征。其允许连接器与电子设备一起枢转。
另外,配件装置可包括用于插入和抽出电子设备的其他装置部件。例如,对应于电子设备最上部区域的配件装置的第一区域可包括在一个刚性壳体中的多个小切口或缝隙。这允许配件装置靠近该小切口的附加运动。但是,小切口被在该小切口上模制的层(例如,硅)遮挡住。
这些和其他实施例将参考图1-5在下文中讨论。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本文给出的关于这些附图的详细说明仅是用于解释的目的,而不应被解释为限制。
图1中示出了根据所描述的实施例的适于与电子设备(未示出)一起使用的配件装置100的实施例的等距视图。如图所示,配件装置100包括第一区域102和第二区域104。第一区域102可以被设计成接收电子设备的最上部区域,并且第二区域104可以被设计成接收电子设备的其余区域。因此,第一区域102和第二区域104可结合以限定一装载电子设备的容置区域。另外,配件装置10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定位在第一区域102和第二区域104之间的铰链特征106。织物层,例如微纤维层,可以覆盖铰链特征106(如虚线所示),并从视线中隐藏铰链特征106。在一些实施例中,铰链特征106是由金属制成的。在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中,铰链特征106包括被设计为允许第一区域102响应于施加到第一区域102的力在铰链特征106处枢转或弯曲以及允许电子设备滑入或滑出配件装置100的弹性材料。此外,配件装置100可包括多个侧壁,例如第一侧壁112和与第一侧壁112相对的第二侧壁114,其被设计为进一步保持该电子设备。第一侧壁112和第二侧壁114都可以沿第一区域102和第二区域104延伸。而且,当第一区域102在铰链特征106处枢转时,电子设备可以在第一侧壁112和第二侧壁114(对应于第二区域104)的一部分之间滑动,以使得电子设备可插入配件装置100或从配件装置100中抽出。其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和示出。
配件装置100还可进一步包括设置在配件装置100的后部108的电源。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包括设计为保持电荷的一个或多个电池单元。配件装置100包括设计成接收连接器的端口122,当连接器连接到电源(如电源插座,未示出)时,其提供电流以用于给电源充电。配件装置100进一步包括连接器124或端口,其被设计成将电子设备与电源电连接。以这种方式,当电子设备被电连接至连接器124时,电源可对电子设备中的电池进行再充电。
另外,如图所示,铰链特征106被设计为延伸入第一侧壁112和第二侧壁114二者。这可允许铰链特征106具有更大的稳定性。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铰链特征106仅设置在配件装置100的底部116。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铰链特征106穿过侧壁延伸至邻近一个或多个突出特征的位置,一个或多个突出特征例如为第一突出特征132和第二突出特征134。突出特征被设计成与电子设备的输入特征或按钮对准,从而当施加力到突出特征时,相应于该突出特征的按钮被按压下以输入一个手势到电子设备。
该配件装置100还可进一步包括多个开口。例如,如图1所示,配件装置100包括设计为对电子设备的照相机和镜头打开的第一开口142。此外,配件装置100可进一步包括被设计为对电子设备的例如开关的输入特征打开的第二开口144。此外,配件装置100可包括设计为允许例如为音频耳机的输入设备电连接至电子设备的第三开口146。此外,配件装置100的基部116可包括被设计为允许来自例如为发光二极管(LED)(未示出)的光源发出可见光的第四开口148。LED灯可提供配件装置100中的电源的充电水平的指示。例如,当电源被完全充电时LED可发出绿光。另外,当电源正在充电时LED可切换成橙色,或琥珀色。配件装置100还可包括第五开口152和第六开口154。第五开口152被设计为允许声音传输至电子设备的麦克风开口,而第六开口154被设计为允许声音从电子设备的音频扬声器传出。
此外,该配件装置100可以被称为单体式配件装置,即当其被完全组装时,该配件装置100不包括相对于另一部分或组件可拆卸的一部分或组件。
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配件装置100的正视图。如图所示,铰链特征106从第一侧壁112穿过配件装置100延伸至第二侧壁114。另外,连接器124可利用设置在第二区域104处并通常从视线中隐藏的集成电路162电耦合至电源。集成电路162可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电路以用于处理来自通过端口122电连接至配件装置的电气插座的电信号,例如数据传输或电力。此外,集成电路16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电路来处理从通过第三开口146电连接至配件装置100的耳机所产生的电信号。图3示出了图1中所示配件装置100的后视图。如图所示,集成电路162电连接至电源168,电源168设置在配件装置100后部以使得电源168从视线中隐藏。
图4示出了在图1中所示配件装置100的分解图。出于简化的目的,先前所述的集成电路未示出。配件装置100可包括由例如为塑料或热塑性塑料的聚合物材料制成的刚性层202。刚性层202通常限定了配件装置100的形状,并为配件装置100提供结构支撑。例如为压缩成型或注射成型的成型方法可用于形成刚性层202,这两种方法都包括模制芯和模腔(未示出)。如图所示,刚性层202包括多个紧固件插孔,例如第一紧固件插孔204和第二紧固件插孔206。每个紧固件插孔设计成接收固定一个或多个部件至刚性层202的紧固件。
然而,刚性层202未延伸到配件装置100的所有位置。例如,先前所述的铰链特征106设置在通常与刚性层202不相关联的区域。相应地,所述铰链特征106可将刚性层202分为第一刚性部分212和第二刚性部分214。另外,铰链特征106可以由第一材料(如弹性材料)制成,并且包括第一刚性部分212和第二刚性部分214的刚性层202可由不同于第一材料的第二材料(如热塑性材料)制成。同样,如图4所示,软质层222可包围并覆盖刚性层202和铰链特征106的外部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软质层222包括模制在刚性层202外的硅材料。
在一些位置,侧壁包括刚性层202和软质层222。例如,图5示出了图4中所示配件装置100沿断面A的横截面图。如图所示,该软质层222围绕刚性层202。然而。在其他位置,侧壁仅包括限定铰链特征106和软质层222的材料。例如,图6示出了图4中所示配件装置100沿断面B的横截面图。如图所示,该软质层222围绕铰链特征106。刚性层202终止,使得铰链特征106和软质层222限定侧壁。在一些实施例中,限定铰链特征106的材料由弹性材料制成。另外,在其他位置,侧壁仅包括软质层222。例如,图7示出了图4中所示配件装置100沿断面C的横截面图,示出仅由软质层222构成的侧壁。这允许配件装置100额外的灵活性和弯曲,特别是,侧壁的弯曲。
返回到图4,配件装置100进一步包括设置在(当配件装置200完全组装时)由刚性层202限定的开口218处的电源168。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168包括电池单元。被设计为给电源168提供保护的电池容器172可包围电源168。电池容器172可包括多个开口,每一个开口被设计成接收紧固件并与刚性层202的紧固件插孔耦合。电源168和电池容器172被设计为匹配至刚性层202的开口218中,由此,由于刚性层202,软质层222和织物层272(稍后讨论)的一部分原因,其可从视线中被隐藏。此外,配件装置100可进一步包括设置在块234处的光传输特征232。块234可被设计成接收光传输特征232和例如为发光二极管的光源(未示出)。以这种方式,光源可通过光传输特征232传输光,光传输特征232作用为导光面板并且光传输特征232允许光通过一个或多个开口从配件装置100发射出。光源可指示电源168的充电水平。例如,光源可以发射出例如绿色光来表示电源的“100%的充电”。可替换地,光源可以发射不同的颜色的光,如橙色或琥珀色,以表示电源168仍然在充电。
配件装置100可进一步包括被设计为覆盖和保护电源168的盖结构242。盖结构242可包括多个开口,例如第一开口244和第二开口246。每一个开口被设计成接收将一个或多个部件紧固至刚性层202的紧固件。然而,盖结构242可进一步包括与光传输特征232对准的开口248。另外,配件装置100可包括多个紧固件,例如第一紧固件254和第二紧固件256。每一个紧固件被设计为穿过盖结构242的(外部)开口、电池容器172的开口以及刚性层202的紧固件插孔。
配件装置100可进一步包括设计为提供不透明层的相机镶边262。相机镶边262设置在配件装置100的开口(例如图1所示的第一开口142)周围。以这种方式,当具有相机的电子设备装载在配件装置100时,在使用相机进行图像捕获时接收的不期望的光可被相机镶边262阻挡。相机镶边262可设置在第二刚性部分214的凹部216处。
该配件装置100可以进一步包括被设计为提供不会划伤或损坏安装在配件装置100中的电子设备的非研磨表面的织物层272。在一些实施例中,织物层272包括微纤维层。织物层272包括与盖结构242的开口248对准的开口274。这允许光从配件装置100中发出。当电子设备没有装载在配件装置100中时用户可以看见光。
图8-11示出了根据所述实施例的从配件装置300中抽出电子设备310的过程。配件装置300可包括前述配件装置的任何特征。另外,电子设备310可以是移动通信设备,诸如智能手机或平板设备。
图8示出了包括电子设备310的配件装置300的侧视图,其示出了施加到配件装置300的第一区域302的力。如图所示,用户的拇指352能够通常在由箭头362表示的方向上提供力至第一区域302。图9示出了配件装置300的第一区域302在配件装置300中的铰链特征306处枢转的侧视图,其第一区域302响应于施加的力弯曲。如图所示,由拇指352提供足够的力,第一区域302从电子设备310移开。另外,位于第一区域302的侧壁的一部分可以弯曲。例如,在图9中,当第一区域302枢转时,侧壁314的一部分弯曲。图10示出了电子设备310响应于由箭头372所表示的第二力而移出配件装置300的侧视图。这可包括电子设备310从配件装置300的侧壁中抽出。第二力可被称为用以将电子设备310从配件装置300中移除的抽出力。如图所示,抽出力是由(用户的)拇指352和手指354抓住电子设备310并将电子设备从配件装置300中拉出而提供的。另外,箭头372表示电子设备310直的或线性的抽出,而不是呈角度的抽出(以大于零的角度)。以这种方式,电子设备310不会向配件装置的任何部件(例如连接器124(图1所示))提供弯曲力矩,因此,不会导致配件装置300的损坏。图11示出了电子设备310已从配件装置300移除的侧视图,第一区域302返回到其初始位置。“初始位置”可以被称为直的或线性配置。
可以理解的是,大致相似的过程可以用在将电子设备310插入到配件装置300的过程中。例如,在力被施加至第一区域302之后,力以与箭头372(图10中所示)相反的方向施加至电子设备310,以将电子设备310插入到配件装置300中。
图12示出了根据所述实施例的在侧壁中具有开口的配件装置400的替代实施例的等距视图。例如,配件装置400可包括具有第一开口422的第一侧壁412和具有第二开口424的第二侧壁414。第一开口422和第二开口424可允许第一区域402相对于第二区域404枢转或弯曲。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铰链特征406。除了这些特征以外,配件装置400可以包括先前对于配件装置描述的任何特征。
图13示出了根据所描述实施例的具有由金属制成的铰链特征506的配件装置500的替代实施例的后视图。如图所示,铰链特征506被嵌入配件装置500的一个或多个层中。铰链特征506允许第一区域502相对于第二区域504枢转或弯曲,以用于以前述方式插入或抽出电子设备。除了这些特征以外,配件装置500可包括先前对于配件装置描述的任何特征。
图14示出了根据所描述实施例的适合于用在配件装置中的铰链特征606的替代实施例的等距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铰链特征606是由金属制成。铰链特征606能够通过施加力至铰链特征606的翼特征616而从第一位置(如图14所示)弯曲到第二位置(未示出)。考虑到这个方面,铰链特征606可以是称为“双稳铰链”,因为翼特征616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限定了铰链特征606的两个稳定位置。
图15示出了包括图14中所示铰链特征606的配件装置600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如图所示,铰链特征606处于第一位置。然而,图16示出了图15中所示配件装置600的侧视图,其第一区域602响应于施加到第一区域602的力枢转。箭头662表示了力施加的方向。铰链特征606在第二位置,并且电子设备(未示出)可插入到配件装置600中或从配件装置600中抽出。
图17示出了根据所述实施例的具有互锁特征706的替代实施例的配件装置700的替代实施例的等距视图。为了说明的目的移除了织物层。如图所示,互锁结构706可将第一区域702耦合至第二区域704。第一区域702可包括第一延伸部712和第二延伸部714,这两者都插入互锁结构706并且与互锁结构706互锁。而且,该延伸部设计为与互锁结构706解耦合。
图18示出了包括图17所示互锁结构706的配件装置700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如图所示,当力沿箭头762的方向施加至第一区域702时,第一延伸部712和第二延伸部714(图17中所示)与互锁结构706解耦合。图19示出了图18所示配件装置的侧视图,其第一区域702响应于施加至第一区域702的第二力弯曲。第二力可为箭头772的方向。在该位置,配件装置700能够接收电子设备,或者配件装置700可允许电子设备被移除。
图20示出了在侧壁816中具有开口808的配件装置800的替代实施例的等距视图。这允许其它侧壁,如第一侧壁812和/或第二侧壁814弯曲或挠曲,以允许电子设备(未示出)被插入到配件装置800中或从配件装置800抽出。
可使用其它实施例(未示出)。例如,先前描述的配件装置可包括第一铰链特征和第二铰链特征。第二铰链特征可以位于邻近连接器(如在图1中所示的连接器124)处。这允许更大的灵活性,并减少了配件装置或电子设备损坏的可能性。进一步,在第一区域中的侧壁(例如,在图1所示的第一区域102)在刚性部分(如图4中所示的第二刚性部分214)可以包括多个切口或狭缝。切口可以被软质层(例如图4中所示的软质层222)遮挡。这允许在第一区域的侧壁包括更大的灵活性,以允许电子设备(未示出)被插入到配件装置或从配件装置抽出。
前面的实施例中描述了具有设计成与电子设备中的开口接合以便为电子设备中的电池提供电力以及充电的连接器的配件装置。这通常被称为“有线充电”配置。然而,多个替代的技术可以被用于对配件装置以及电子设备进行充电,而无需有线充电配置。
例如,图21示出了根据所述实施例的电子设备950和适用于为电子设备950充电的配件装置900的另一实施例的等距视图。配件装置900可包括设计成接合电子设备950的金属触点的金属触点。例如,配件装置900可以包括设置在配件装置900的底部916的第一金属触点910。电子设备950可包括设置在电子设备950的后部并被设计成当电子设备950插入到配件装置900中时与配件装置900的第一金属触点910相接合的第一金属触点960。配件装置900的第一金属触点910电连接至以前述方式(见图4)设置在配件装置900的开口处的电源(未示出)。此外,第一金属触点960电连接至设置在电子设备950中的电池。以这种方式,当电子设备950的第一金属触点960与配件装置的第一金属触点910相接合时,配件装置900被设计成通过各设备的金属触点为电子设备950的电池提供来自配件装置900中的电源的电流形式的电力。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金属触点910可以设置在沿底部916的任何位置,并且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金属触点。典型地,第一金属触点910可包括与电子设备950的第一金属触点960的数量相对应的数量的金属触点。另外,第一金属接触910设置在与电子设备950的第一金属触点960相对应的位置处。另外,该配件装置900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第一金属触点910可以被设计为发送其他电信号,如数据传输,至第一金属触点960的对应的金属触点,第一金属触点960的这些金属触点被设计成接收数据传输。数据传输可以包括,例如,从另一电子设备(未示出)传输的媒体文件(音频,视频)。
配件装置900可包括配件装置900的侧壁912上的第二金属触点920。此外,该电子设备950可以包括电子设备的侧壁972上的第二金属触点970,其被设计成当电子设备950被插入到配件装置900时与配件装置900的第二金属触点920相接合。相应地,第二金属触点920可包括与电子设备950的第二金属触点970相对应的数量以及设置在相对应的位置。第二金属触点920可以被设计为提供与第一金属触点910相同的功能。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配件装置900包括仅位于底部916处的第一金属触点910。在其他实施例中,配件装置900包括仅位于侧壁912处或配件装置900的任何侧壁处的第一金属触点910。
此外,配件装置900可以包括类似于如铰链特征106(如图1所示)的前述铰链特征的铰链特征906的任何实施例。这允许配件装置900适用于以类似于图8-11所示的方式抽出(或插入)电子设备950。此外,配件装置900可以由前述任何方法形成并且可以包括前述任何手段以便于相对于配件装置900的第二区域904致动或者枢转配件装置900的第一区域902。
图22示出了图21所示配件装置900的等距后视图。如图所示,配件装置900包括第三金属触点930,其电连接至设置在配件装置900中的电源,并被设计成接合和电连接至充电站(未示出)。充电站可通过第三金属触点930将电流形式的电力传输到电源以对电源进行充电。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些第三金属触点930被设计为接收数据传输,该数据传输可经由与电子设备950的金属触点相接合的配件装置900的金属触点(如图21所示)被传输到电子设备950(如图21所示)。进一步,第三金属触点930可以位于沿后部932的任何位置,并且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金属触点。
图23示出了根据所述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50和适合于用于对电子设备1050充电的配件装置1000的另一实施例的等距视图。配件装置1000和电子设备1050可结合以构成充电系统,例如感应式充电系统。如图所示,配件装置1000可以包括位于底部1016的第一线圈特征1010,并且电子设备1050可以包括第二线圈特征1060。第一线圈特征1010和第二线圈特征1060可各自包括环绕例如金属芯特征绕制了几圈的线。以这种方式,当电子设备1050被放置在配件装置1000中时,第一线圈特征1010和第二线圈特征1060可结合以形成感应式充电系统的一部分,其被设计成将来自配件装置1000的电源的电流形式的电力提供至设置在电子设备1050中的电池。进一步,第一线圈特征1010可接收来自外部源(例如电插座)的电流,并传送至少一些电流至第二线圈特征1060,其可以提供用于对电子设备1050中的电池进行充电的电流。一个金属芯被布置在配件装置1000中并且被第一线圈特征1010缠绕,另一个金属芯设置在电子设备1050中并且被第二线圈特征1060缠绕,这些金属芯可提供用于将来自第一线圈特征1010的电流传送到第二线圈特征1060的一种方式。
另外,配件装置1000可包括如前述铰链特征106(图1中所示)的铰链特征1006的任何实施例。这允许配件装置1000适用于以类似于图8-11所示的方式抽出(或插入)电子设备1050。此外,配件装置1000可以由前述任何方法形成并且可以包括前述任何手段以便于相对于配件装置1000的第二区域1004致动或者枢转配件装置1000的第一区域1002。
图24示出了图23中所示配件装置的等距后视图。如图所示,配件装置1000可以包括第三线圈特征1030,其设置在配件装置1000的后部1032并且电连接至设置在配件装置1000中的电源。第三线圈特征1030可包括围绕金属芯结构缠绕多圈的线。此外,第三线圈特征1030被设计成与额外的线圈特征和金属芯(未示出)进行配对,用于构成感应式充电站以提供电流形式的电力从而对配件装置1000中的电源进行充电。
可以使用对配件装置中的电源进行充电的其他装置。例如。电源的充电装置可以包括光伏(太阳能)面板,其设置在配件装置上并且被设计为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且将电能存储在配件装置的电源中。此外,配件装置可被设计成接收红外光,以便通过红外方式对配件装置的电源充电。
图25示出了根据所述实施例的形成具有铰链特征以便于电子设备的插入事件和抽出事件的单体式配件装置的方法的流程图1100。铰链特征可包括设计成允许配件装置的一区域相对于配件装置的另一区域枢转或弯曲的弹性材料。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铰链特征是由金属或塑料制成。
在步骤1102中,单体式配件装置的第一区域被固定在铰链特征。在步骤1104中,单体式配件装置的第二区域固定在铰链特征。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可以结合以限定被设计成装载电子设备的容腔区域。此外,铰链特征允许第一区域相对于第二区域在铰链特征处枢转并弯曲。
在步骤1106中,形成沿着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侧壁。侧壁可以包括从刚性热塑性塑料、限定铰链特征的材料以及在刚性热塑性塑料上模制的硅层中选择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施加至第一区域的力在铰链特征处枢转第一区域并且在铰链特征处弯曲侧壁,以允许插入事件或抽出事件。
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各个方面、实施例、实现或特征可以单独使用或以任何组合使用。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各个方面可以由软件,硬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现。所描述的实施例也可实施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可读代码,以用于控制制造操作或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可读代码以用于控制生产线。计算机可读介质是能够存储数据的任何数据存储设备,之后该数据可以由计算机系统读取。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光盘,硬盘驱动器,DVD光盘,磁带和光数据存储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可以分布在网络连接的计算机系统上,从而计算机可读代码被以分布方式存储和执行。
在前面的描述中,出于解释的目的,使用了特定的术语来提供对所述实施例的透彻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该特定细节对于实践所描述的实施例来说并不是必需的。因此,在此描述的特定实施例的前述描述是为了说明和描述的目的而呈现的。它们不是意图穷举或将实施例限制到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鉴于上述教导本领域中的许多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

Claims (20)

1.一种单体式配件装置,适合于与电子设备一起使用,其特征在于,该单体式配件装置包括:
整体式结构,具有与电子设备相符的尺寸和形状,该整体式结构包括:
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结合以装载该电子设备;以及
第一区域响应于个旋加到第一区域的力而枢转从而允许电子设备的插入事件或抽出事件。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体式配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单体式配件装置还包括:
位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铰链特征;
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结合以保持该电子设备,其中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沿着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延伸,以及其中铰链特征至少延伸至第一侧壁中。
3.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体式配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包括聚合材料和硅材料,以及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结合所述铰链特征的位置中无聚合材料。
4.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体式配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响应于施加到第一区域的力在铰链特征处枢转,以使得电子设备在平行于铰链特征的方向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滑动。
5.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体式配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特征由第一材料形成,以及其中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由不同于第一材料的第二材料形成。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体式配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式配件装置还包括被配置为向电子设备提供电流的电源。
7.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体式配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式配件装置还包括将所述电源与电子设备电连接的连接器。
8.一种配件装置,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配件装置包括:
第一区域;
第二区域,其与第一区域整体地形成以限定接收电子设备的容腔;
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连接的铰链,所述铰链允许第一区域相对于第二区域弯曲;
设置在第二区域中的内部电源;
嵌入在第一区域中的相机镶边。
9.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配件装置还包括:
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延伸的第一侧壁;和
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延伸的第二侧壁,其中铰链延伸至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中。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配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配件装置还包括第三侧壁,该第三侧壁具有接收与内部电源电耦接的外部设备的端口。
11.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包括:
第一开口,其允许由电子设备发出的可听声音从第二区域传递出去;和
第二开口,其允许可听声音传递到第二区域中。
12.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包括:
开口;和
与所述开口对准的光源,所述光源发射光以提供所述内部电源的充电级别的指示。
13.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施加于第一区域的力使得铰链弯曲。
14.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配件装置还包括:
第一层;和
第二层,其中第一层和第二层组合以覆盖铰链、内部电源和相机镶边。
15.一种配件装置,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配件装置包括:
单个主体,其具有接收电子设备的尺寸和形状,所述单个主体由第一材料形成;和
连接到单个主体的铰链,所述铰链由不同于第一材料的第二材料形成,其中所述铰链允许所述主体弯曲。
16.权利要求15所述的配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包括刚性层,以及第二材料包括弹性体。
17.权利要求15所述的配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包括金属。
18.权利要求15所述的配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主体还包括:
具有第一开口的第一侧壁;和
具有第二开口的第二侧壁,其中所述铰链从第一开口延伸到第二开口。
19.权利要求18所述的配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铰链对准,从而允许所述单个主体弯曲。
20.权利要求15所述的配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配件装置包括:
内部电源;
位于所述单个主体上的金属触点,当所述单个主体接收电子设备时,所述金属触点与电子设备电耦接;
第一层;和
第二层,其中第一层和第二层组合以覆盖所述单个主体、所述铰链、和所述内部电源。
CN201621061349.7U 2015-07-31 2016-07-29 单体式配件装置和配件装置 Active CN20588336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815,352 2015-07-31
US14/815,352 US9735595B2 (en) 2015-07-31 2015-07-31 Single piece case with a battery and a hing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83366U true CN205883366U (zh) 2017-01-11

Family

ID=5770485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29963.1A Pending CN106412182A (zh) 2015-07-31 2016-07-29 带电池和铰链的单件式外壳
CN202010783292.6A Pending CN111901467A (zh) 2015-07-31 2016-07-29 带电池和铰链的单件式外壳
CN201621061349.7U Active CN205883366U (zh) 2015-07-31 2016-07-29 单体式配件装置和配件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29963.1A Pending CN106412182A (zh) 2015-07-31 2016-07-29 带电池和铰链的单件式外壳
CN202010783292.6A Pending CN111901467A (zh) 2015-07-31 2016-07-29 带电池和铰链的单件式外壳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9735595B2 (zh)
EP (1) EP3328230B1 (zh)
JP (2) JP6680865B2 (zh)
CN (3) CN106412182A (zh)
WO (1) WO20170236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67235B2 (en) 2008-01-18 2013-02-05 Mophie, Inc. Battery pack, holster, and extendible processing and interface platform for mobile devices
US9025317B2 (en) 2010-03-17 2015-05-05 Otter Products, Llc Multi-material protective case for sliding/articulating/rotating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s
USD861653S1 (en) 2015-05-27 2019-10-01 Mophie Inc. Protective battery case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9735595B2 (en) * 2015-07-31 2017-08-15 Apple Inc. Single piece case with a battery and a hinge
KR20170019604A (ko) * 2015-08-12 2017-02-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충전을 위한 액세서리 장치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9971379B2 (en) * 2015-08-26 2018-05-15 Apple Inc. Attachment features for an accessory device
USD789346S1 (en) * 2015-09-04 2017-06-13 Apple Inc. Case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D950538S1 (en) 2016-03-03 2022-05-03 Mophie Inc. Case for a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USD830964S1 (en) * 2016-09-06 2018-10-16 Apple Inc. Battery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10064298B2 (en) 2016-11-14 2018-08-28 Otter Products, Llc Protective enclosure for encas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US11323794B2 (en) 2017-03-20 2022-05-03 Buderflys Technologies, Inc. Personal hearing device
USD831025S1 (en) 2017-08-10 2018-10-16 Apple Inc. Housing module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10749361B2 (en) * 2017-11-10 2020-08-18 Kore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Casing-type charging module with casing assembly and battery assembly for charging mobile device
US10516431B2 (en) 2017-11-21 2019-12-24 Mophie Inc. Mobile device case for receiving wireless signals
US10623039B2 (en) * 2017-12-13 2020-04-14 Eli Altaras Digital device protective case method and device
USD910545S1 (en) 2018-08-23 2021-02-16 Apple Inc. Battery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D949780S1 (en) 2018-09-04 2022-04-26 Apple Inc. Battery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EP3876781A4 (en) * 2018-11-07 2022-08-03 Tangible Play, Inc. PROTECTIVE COVER
USD929317S1 (en) 2019-11-22 2021-08-31 Apple Inc. Battery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D929318S1 (en) 2019-11-22 2021-08-31 Apple Inc. Battery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11402877B2 (en) 2020-05-19 2022-08-02 Otter Products, Llc Protective case for folding electronic device
US11689239B2 (en) 2020-11-23 2023-06-27 Speculative Product Design, Llc Outer case for a foldable mobile device
US20240148388A1 (en) * 2021-03-16 2024-05-09 Covidien Lp Ligation clip including flexible insert assembly
US11543856B1 (en) 2021-06-30 2023-01-03 Apple Inc. Modular electronic device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82621A (ja) * 2008-01-30 2009-08-13 Toshiba Corp 携帯端末の収納ケース
KR100848786B1 (ko) * 2008-05-16 2008-07-28 한선영 탄성힌지부가 구비된 바형 휴대용 단말기 커버
US8755852B2 (en) 2009-02-06 2014-06-17 Speculative Product Design, Llc One piece co-formed exterior hard shell case with an elastomeric liner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s
KR101053923B1 (ko) 2009-06-29 2011-08-08 장규순 핸즈프리 우산
KR20110001000U (ko) * 2009-07-22 2011-01-28 (주)중앙티앤씨 흠집방지용 휴대폰 보호케이스
US20120088558A1 (en) 2010-10-08 2012-04-12 Tan Qing Song Phone case
WO2012061029A2 (en) 2010-11-05 2012-05-10 Targus Group International,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ase accessory with camera protection
WO2012074151A1 (ko) * 2010-12-01 2012-06-07 상신이디피(주) 휴대용 충전기와 여기에 장착된 핸드폰의 보호 케이스
US8616422B2 (en) 2011-08-02 2013-12-31 Greg Adelman Cantilevered snap fit case
US8711566B2 (en) 2011-09-02 2014-04-29 Microsoft Corporation Expandable mobile device
JP5177917B1 (ja) * 2011-10-24 2013-04-10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携帯型情報端末用充電台
JP3176005U (ja) * 2012-03-23 2012-06-07 スケーター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機用カバーケース
WO2013181644A1 (en) * 2012-06-01 2013-12-05 Treefrog Developments, Inc. Housing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amera, microphone and flash isolation
TW201352112A (zh) * 2012-06-07 2013-12-16 Askey Computer Corp 可攜式電子裝置之背夾
CN202653418U (zh) * 2012-06-27 2013-01-09 佛山市南海区金沙奥东五金塑料有限公司 外置电源手机套
CN102738869B (zh) * 2012-07-03 2015-02-04 东莞市中恒浩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式移动电源及充放电方法
KR101416692B1 (ko) * 2012-08-30 2014-07-15 이호경 슬라이딩 가능한 휴대기기용 케이스
US8636183B1 (en) 2012-08-31 2014-01-28 Russell C. Steiner Cell phone case with integral resilient suspension hook
CN202998182U (zh) * 2012-10-17 2013-06-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与手机通信的多功能保护套
KR200465034Y1 (ko) 2012-11-06 2013-02-01 손창복 휴대단말기용 케이스
US9312905B2 (en) * 2012-11-16 2016-04-12 Jake Ehrlich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case and wallet
US9307656B2 (en) 2013-01-18 2016-04-05 Blackberry Limited Electronic device case
CN203261071U (zh) * 2013-05-07 2013-10-30 深圳市德朗能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可无线充放电的手机移动电源
CN203434666U (zh) * 2013-08-04 2014-02-12 深圳市兴龙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无线充电的手机背夹电池
US9161597B2 (en) 2013-09-12 2015-10-20 Otter Products, Llc Protective case with internal suspension system
US9647474B2 (en) * 2014-01-06 2017-05-09 Incipio, Llc Protective case for mobile device with auxiliary battery and power control
CN203661131U (zh) 2014-01-09 2014-06-18 庄小静 手机保护壳
CN204031628U (zh) 2014-04-29 2014-12-17 翁金柱 电子设备保护壳
JP3194014U (ja) * 2014-08-20 2014-10-30 金柱 翁 電子機器保護ケース
CN204031239U (zh) 2014-08-29 2014-12-17 庄元一 一种两截式手机保护壳
CN204273521U (zh) 2014-09-29 2015-04-22 梁志聪 具有支撑功能的手机套
CN204145577U (zh) 2014-10-20 2015-02-04 深圳市杰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套啤一体支撑手机保护套
US20160134142A1 (en) * 2014-11-11 2016-05-12 Joseph Murphy Portable device case having integrated wireless charging station
CN204206256U (zh) * 2014-11-20 2015-03-11 刘同鑫 一种手机备用电池装置
US10076168B2 (en) * 2015-05-20 2018-09-18 World Richma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Pivot panel case construction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9735595B2 (en) 2015-07-31 2017-08-15 Apple Inc. Single piece case with a battery and a hin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28230A1 (en) 2018-06-06
EP3328230B1 (en) 2021-01-06
JP6680865B2 (ja) 2020-04-15
US20170033580A1 (en) 2017-02-02
US20190319468A1 (en) 2019-10-17
CN111901467A (zh) 2020-11-06
JP6952808B2 (ja) 2021-10-20
JP2020074557A (ja) 2020-05-14
US20170324261A1 (en) 2017-11-09
WO2017023636A1 (en) 2017-02-09
EP3328230A4 (en) 2019-01-30
CN106412182A (zh) 2017-02-15
US9735595B2 (en) 2017-08-15
US10389150B2 (en) 2019-08-20
US10804719B2 (en) 2020-10-13
JP2018527807A (ja) 2018-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83366U (zh) 单体式配件装置和配件装置
US9729187B1 (en) Case with electrical multiplexing
US9565279B2 (en) Mobile terminal case with displaceable bezel
CN104023500B (zh) 具有用于插入卡型外部装置的结构的电子设备
TW201214899A (en) Dual orientation connector with external contacts
CN102428654A (zh) 组合式移动媒体设备套
CN205142300U (zh) 外接式摄像组件及移动终端
US20120231643A1 (en) Connection Plug For Portable Device
CN108076181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10063093A (zh) 用于可移除附接配件的便携式装置壳
CN106256048A (zh) 能够连接到外部装置的电子装置及连接该电子装置的方法
CN105790019B (zh) Otg多用途快充线
CN201690489U (zh) 便携式通信装置的盖开闭装置
US20170148543A1 (en) Self-winding modular linear unit
KR20150003818U (ko) 휴대폰 케이스
US8512064B1 (en) Integrated electric connector and connecting and guiding mechanism thereof
TWM515129U (zh) 具有插卡式擴充模組的智慧型手錶
KR101109319B1 (ko) 휴대 전자기기용 착탈식 단자 마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보호케이스
CN206461199U (zh) 一种智能手机可转换连接装置
EP3733016A1 (en) A case for an electronic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N108702168A (zh) 用于便携式移动终端设备的、具有温控充电电路的保护套装置
CN204992627U (zh) 一种带有otg微型充电电缆的移动电源
CN207338728U (zh) 插接端子及电子设备
CN209267705U (zh) 一种可视对讲系统
JP2013140280A (ja) カバー部材およ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OLAHAN IAN P.

Inventor after: DR card Sa

Inventor after: T J Rasmussen

Inventor after: J.J. Beck

Inventor after: Yang Sophie Ziaofan

Inventor after: B A card

Inventor before: COLAHAN IAN P.

Inventor before: DR card Sa

Inventor before: T J Rasmussen

Inventor before: J.J. Beck

Inventor before: Yang Sophie Ziaofan

Inventor before: E, T, I, O, Austra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