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80405U - 隐形眼镜和隐形眼镜组 - Google Patents

隐形眼镜和隐形眼镜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80405U
CN205880405U CN201490001111.8U CN201490001111U CN205880405U CN 205880405 U CN205880405 U CN 205880405U CN 201490001111 U CN201490001111 U CN 201490001111U CN 205880405 U CN205880405 U CN 2058804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lens
contact
lens
eyeglass
horizontal s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9000111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本山裕也
坂田博行
后藤贵志
小岛征宏
山本圭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nic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nic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nic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nicon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804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804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4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通过在设计阶段考虑到减轻佩戴时的恐惧,从而提供可达成佩戴性的提高等客观技术效果的新型结构的隐形眼镜和隐形眼镜组。将隐形眼镜(10)设为设定3个月以内的短期使用期限的抛弃型,将镜片外径尺寸设定为10~13.5mm的范围内,并且将在以平衡溶胀状态使镜片正面(18)接触平坦的水平支持面(22)而载置的状态下,镜片正面(18)对于水平支持面(22)的接触面积占镜片正面(18)的整体的比例设定为70%以下。由这样的隐形眼镜(32a)~(32c)构成隐形眼镜组(30),关于对水平支持面(22)的接触面积的比例,将比例最大的隐形眼镜(32a)的比例与比例最小的隐形眼镜(32c)的比例之差设定为17%以内。

Description

隐形眼镜和隐形眼镜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隐形眼镜和将多种隐形眼镜组合而成的隐形眼镜组,特别是涉及首次使用隐形眼镜的或刚开始使用的初戴者也能够容易地佩戴、并且能够确保表面卫生的隐形眼镜和隐形眼镜组。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近视、远视、散光等的视力矫正,使用例如日本特开平10-161070号公报(专利文献1)等记载的隐形眼镜。在佩戴隐形眼镜时,一般用一只手按住上下的两个眼皮而保持睁大眼睛的状态,同时将放置在另一只手的手指上的镜片靠近眼睛,使隐形眼镜与角膜表面叠合,由此通过表面张力等使隐形眼镜被覆保持于角膜上。另外,也广泛采用将镜片放置在一只手的指尖,用其它手指拉低下眼皮,同时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拉高上眼皮,将镜片靠近眼睛而佩戴的方法。
然而,对于首次使用隐形眼镜的人、或刚开始使用的初戴者而言,可以预想到对于将异物放入眼睛而心存恐惧。
因此,对首次使用隐形眼镜的人,在隐形眼镜的销售店等,负责人会给予建议并指导而进行练习。
但是,对首次使用隐形眼镜的人的关照,终究只是销售阶段的应对,不会做出该程度以上的关照,特别是在隐形眼镜的设计阶段,并没有考虑到首次使用隐形眼镜的人的恐惧。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610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以上述的情况为背景而完成的,其要解决的课题是通过在设计阶段首次采取以往完全没有考虑到的对首次使用隐形眼镜的人的关照,从而提供前所未有的新型的隐形眼镜和隐形眼镜组。
以下,记载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再者,以下记载的各技术方案中所采用的构成要素,在可能的范围内能够以任意的组合采用。
首先,本发明人对于首次使用隐形眼镜的人所感到的恐惧及其客观的影响进行了研讨。其结果得到了以往的想法本身并不正确这一见解,所述以往的想法是隐形眼镜初戴者所感到的恐惧,只是不习惯将异物放入眼睛为主要原因的主观且精神上的恐惧,因此在使用隐形眼镜时应该容易习惯。
当然,对于隐形眼镜初戴者而言,一定会对将异物放入眼睛感到恐惧,但其中还存在其它问题。即,对隐形眼镜所感到的恐惧,不单单是精神层面,还会由于恐惧而产生想要闭上眼睛的生理现象,其结果,存在无法将眼睛睁开到充分的程度,从而使将隐形眼镜佩戴在眼睛上变得更加困难这样的问题。
此外,也观察到如果不能娴熟地佩戴隐形眼镜,则会引发更多的恐惧,而从恐惧变为过度神经质的倾向。即,存在通过与通常的精神状态相比变为过度神经质,而对于佩戴隐形眼镜时的异物感过分敏感的倾向。
并且,这样的主观上的恐惧、神经质,不单单是主观问题,例如也有可能由于恐惧而无法顺利地佩戴隐形眼镜,在隐形眼镜的佩戴时手指接触眼皮、结膜的机会变得比通常多,产生充血等客观的不良情况,或由于过度的异物感,导致手指对眼皮的压迫、眨眼的增加等,从而容易产生充血、对角膜的损伤。
特别是近年来,隐形眼镜使用者不断向低年龄化进展,首次使用隐形眼镜的年龄为10岁~15岁左右的孩子的情况较多。对于这样的孩子而言,容易心存更大的恐惧,对隐形眼镜的使用心存抗拒的情况也较多,因此上述问题会变得更加严重。
并且,在隐形眼镜初戴者或孩子的情况下,不仅是精神上的恐惧或神经质这样的问题,也会叠加由于对隐形眼镜的处理缺乏经验而引起的问题,从而使上述问题进一步增大。即,隐形眼镜在佩戴时,在镜片正面吸附于指尖的状态下靠近角膜,镜片背面接触到角膜,由此隐形眼镜从指尖离开而移至角膜表面。但是,在对镜片的佩戴缺乏经验的初戴者的情况下,有时即使使镜片背面接触到角膜表面,镜片也不从指尖脱离,难以使隐形眼镜转移。特别是柔软且含水的柔软型隐形眼镜的情况下,有时在从包装中取出而放置于指尖时会弯折、或镜片正面的外周区域也贴附于指尖,使佩戴变得更加困难。
并且,隐形眼镜是直接接触角膜细胞而佩戴的,细菌的繁殖容易成为眼病的原因。另外,隐形眼镜在佩戴状态下会暴露于泪液中,由此容易附着积存脂质、蛋白质等污垢。因此,通过定期的擦洗等进行卫生管理是很重要的。但是,在隐形眼镜初戴者或孩子的情况下,由于缺乏经验、马虎的处理,擦洗等维护容易变得不充分。因此,也会存在容易产生污垢的附着、细菌的繁殖,无法确保表面卫生的可能性增高之类的问题。
像这样,对于首次使用隐形眼镜的人或孩子等感到的恐惧,以往仅作为习惯问题而在销售阶段进行应对,而隐形眼镜自身并没有采取任何对策,该状况下,本发明中基于恐惧等在隐形眼镜的使用时也会成为客观且具体的障碍等这样的本发明人新得到的见解,通过在设计阶段进行应对,从而可提供一种能够对上述问题给予有效解决方案的新型结构的隐形眼镜。即,本发明如以下所述,提供可减轻佩戴时的恐惧、佩戴时的异物感等,并且容易操作,进而也容易确保表面卫生,考虑到例如隐形眼镜初戴者或孩子等也容易利用的新型结构的隐形眼镜和隐形眼镜组。
关于隐形眼镜的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是在中央区域的光学部的外周区域设有周边部,与眼睛叠合而佩戴的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是由柔软材料制成的柔软型,并且是设定3个月以内的短期使用期限的抛弃型,镜片外径尺寸设定为10~13.5mm的范围内,并且在以平衡溶胀状态使镜片正面接触平坦的水平支持面而载置的状态下,该镜片正面对于该水平支持 面的接触面积占所述镜片正面的整体的比例为70%以下。
成为依据本发明的结构的隐形眼镜,镜片外径尺寸设定为10~13.5mm的小径。由此,对于例如刚开始使用隐形眼镜的初戴者或孩子,能够减轻在佩戴时感到的恐惧、佩戴时的异物感。
即,本发明人对于减轻隐形眼镜初戴者等感到的恐惧、和与其相伴的过度神经质导致的异物感,反复进行了多次实验和研究,结果得到了缩小镜片外径尺寸是有效的这一见解。这大概是由于镜片外径较小,自然首先能减轻第一印象的恐惧,并且通过减小镜片外径可积极地允许佩戴时镜片在角膜上的移动,促进伴随镜片移动的泪液交换,防止镜片表面的干燥、镜片对角膜表面的吸附,由此也可谋求异物感的减轻。
并且,减小镜片外径尺寸,并将在以平衡溶胀状态载置于水平支持面的状态下的镜片正面对于水平支持面的接触面积占镜片正面的整体的比例设为70%以下。再者,平衡溶胀状态是指在调节了渗透压的处理水中成为平衡状态(饱和状态)为止含水而完全溶胀的状态。像这样,通过减小镜片外径尺寸,并且减小在镜片正面与水平支持面接触的面积,能够在将隐形眼镜放置于指尖时,减小与指尖接触的面积。其结果,在佩戴隐形眼镜时,能够使镜片容易从指尖移至角膜,即使是对镜片的处理缺乏经验的使用者,也能够容易地佩戴。
另外,为了佩戴隐形眼镜,需要睁开眼睛至少大于该镜片外径尺寸,但隐形眼镜初戴者等由于恐惧而常常无法睁开眼睛达到充分的程度。在这一点上,本发明涉及的隐形眼镜,通过减小镜片外径尺寸,使最低限度必须睁开的眼睛的大小减小,对于隐形眼镜初戴者等而言容易佩戴。并且,通过能够容易地佩戴隐形眼镜,可避免恐惧的增长,并且也可缓和由神经质的增长导致的佩戴感的降低,有效促进使用隐形眼镜时的精神上的习惯。
并且,成为依据本发明的结构的隐形眼镜,也可抑制使用时的污垢的附着、细菌的繁殖,表面卫生的确保也变得容易。即,本发明的隐形眼镜,如上述那样通过减小镜片外径尺寸,确保佩戴状态下在角膜上的活动量较大,促进泪液交换,因此可促进由泪液交换实现的眼内的废物的排出。
并且,本发明的隐形眼镜,由于直径较小,即使是缺乏经验的初戴者或手指较小的孩子,也能够减轻镜片外周缘部的清洗残留,有效地擦洗镜片整个表面,因此也能够期待卫生管理的维护的提高。此外,本发明的隐形眼镜,是设定3个月以内的短期使用期限的抛弃型,因此通过在使用期限内废弃而替换新的镜片,即使是对擦洗、卫生管理缺乏经验的初戴者,也能避免表面卫生发生明显的不良情况。
关于隐形眼镜的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一技术方案记载的基础上,在以平衡溶胀状态使所述镜片正面接触平坦的水平支持面而载置的状态下,该镜片正面对于该水平支持面的接触面积占所述镜片正面的整体的比例为30%以上。
根据本技术方案,能够通过适度确保与指尖的接触面积,使隐形眼镜稳定地贴合保持于指尖。由此,能够在例如大致铅垂地竖起指尖而将镜片靠近眼睛时,降低镜片在指尖上倾斜或从指尖脱落的可能性,能够得到更优异的操作性。
关于隐形眼镜的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一或第二技术方案记载的基础上,在以平衡溶胀状态使所述镜片正面接触平坦的水平支持面而载置的状态下,该镜片正面对于该水平支持面的接触面积占所述镜片正面的整体的比例为50%以下。
根据本技术方案,能够通过进一步减小镜片正面对于指尖的接触面积,容易地将隐形眼镜以不使镜片的外周区域贴附于指尖、或镜片不弯折的的正确的状态放置于指尖。由此,能够减少在手指上修正镜片的倾斜、弯折的机会,能够更快且容易地进行镜片的佩戴。
关于隐形眼镜的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一~第三的任一技术方案记载的基础上,拉伸弹性模量为0.2MPa以上且2.1MPa以下。
根据本技术方案,能够提高佩戴时的操作性。即,通过将隐形眼镜的拉伸弹性模量设为0.2MPa以上,能够在放置于指尖时稳定地维持镜片形状,能够提高佩戴时的操作性。另外,通过将隐形眼镜的拉伸弹性模量设为2.1MPa以下,能够在佩戴时使镜片接触角膜之际,使镜片形状容易追 随角膜的表面形状,更切实地进行从指尖向角膜的转移。
关于隐形眼镜组的本发明,是将设定了不同的镜片度数的多种隐形眼镜组合而成的隐形眼镜组,其特征在于,该隐形眼镜包含所述关于隐形眼镜的本发明的第一~第四的任一技术方案记载的隐形眼镜,关于设定了不同的镜片度数的所述多种隐形眼镜中的每一个在以平衡溶胀状态下使镜片正面接触平坦的水平支持面而载置的状态下该镜片正面对于该水平支持面的接触面积占所述镜片正面的整体的比例,比例最大的该隐形眼镜的比例与比例最小的该隐形眼镜的比例之差为17%以内。
依照本发明的隐形眼镜组,通过在设定了不同的度数的隐形眼镜之间,将对于指尖的接触面积的差别抑制为预定范围内,能够在不同的度数的隐形眼镜间,大致同样地确保佩戴时的操作性。由此,例如像孩子那样,同一使用者因成长而视力发生变化,隐形眼镜的度数变更而更换镜片的情况下,也能够同等地确保佩戴的简便性。
另外,本技术方案涉及的隐形眼镜组,也能够适用于包含在设定不同的镜片度数时镜片厚度尺寸也不同的隐形眼镜的情况。该情况下,可构成一种隐形眼镜组,是包含具有相互不同的厚度尺寸形成的设定了不同的镜片度数的多种隐形眼镜而组合成的隐形眼镜组,其特征在于,该隐形眼镜包含关于所述隐形眼镜的本发明的第一~第四的任一技术方案记载的隐形眼镜,镜片中心的厚度尺寸最大的设定了最大折射度数的隐形眼镜、和镜片中心的厚度尺寸最小的设定了最小折射度数的隐形眼镜,各自在以平衡溶胀状态下使镜片正面接触平坦的水平支持面而载置的状态下,该镜片正面对于该水平支持面的接触面积占所述镜片正面的整体的比例之差为17%以内。
关于隐形眼镜的本发明中,通过将镜片外径尺寸设定为10~13.5mm的范围内而缩小镜片,即使是例如首次佩戴隐形眼镜或刚开始使用不久的初戴者,也能够减轻佩戴时的恐惧。并且,通过减小镜片外径尺寸,并且减小与水平支持面的接触面积,能够减小例如与指尖的接触面积,能够顺利地进行从指尖向角膜的转移。其结果,即使是对隐形眼镜的佩戴缺乏经验 的使用者,也能够更容易地佩戴。进而,通过将镜片设为小径,可确保大的活动量,提高由泪液交换的促进实现的废物的排出作用,并且通过成为设定3个月以内的短的使用期限的抛弃型,即使是对擦洗等的镜片的卫生管理缺乏经验的使用者,也能够确保镜片的表面卫生。
另外,关于隐形眼镜组的本发明中,将最大折射度数的镜片与最小折射度数的镜片对于水平支持面的接触面积占镜片正面的整体的比例之差设为17%以内。由此,即使是度数不同的镜片也能够大致同样地提供佩戴的简便性,例如因孩子的成长等而使镜片的度数变更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佩戴的简便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隐形眼镜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II-II截面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隐形眼镜载置于水平支持面的状态的与图2对应的截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隐形眼镜组的与图2对应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成型模具的例子的截面图。
图6a、图6b是用于说明载置于水平支持面的状态的照片。
图7是用于说明与水平支持面的接触面积的测定方法的照片。
图8a、图8b、图8c是用于说明放置于指尖的状态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图1和图2中示出了作为关于隐形眼镜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隐形眼镜10。隐形眼镜10作为整体具有球冠形状,众所周知,与眼球的角膜的表面叠合而佩戴。再者,佩戴是指将隐形眼镜叠合在人眼的角膜上而使用。
更详细而言,本实施方式的隐形眼镜10是柔软型的隐形眼镜,由高含 水性的柔软材料形成。作为柔软材料,可以采用一直以来公知的各种柔软隐形眼镜用的材料,可优选采用含有例如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丙三醇单甲基丙烯酸酯(GMA)、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酸(AA)、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1-甲基-3-亚甲基-2-吡咯烷酮(MMP)、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等亲水性单体、三(三甲基硅烷氧基)硅烷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TRIS)、甲基双(三甲基硅烷氧基)硅烷基丙基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三(三甲基硅烷氧基)硅烷基丙基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单[甲基双(三甲基硅烷氧基)硅烷氧基]双(三甲基硅烷氧基)硅烷基丙基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三甲基硅烷基乙基四甲基二硅烷氧基丙基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三(三甲基硅烷氧基)硅烷基苯乙烯、双(3-(三甲基硅烷氧基)丙基)富马酸酯、双(3-(五甲基二硅氧烷基)丙基)富马酸酯、双(三(三甲基硅烷氧基)硅烷基丙基)富马酸酯等有机硅化合物,且作为交联剂使用了例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甲基丙烯酸烯丙酯(AMA)、四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作为聚合引发剂使用了例如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HMPPO)、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等的材料等。
并且,该隐形眼镜10,以镜片中心轴12为光轴,围绕镜片中心轴12呈大致旋转对称形状。另外,隐形眼镜10在图1所示的正视图(轴向视图)中具有以镜片中心轴12为中心的大致圆形。
在此,隐形眼镜10的镜片外径尺寸(DIA)设定为10.0~13.5mm的范围内。这是由于如果镜片外径尺寸(DIA)小于10.0mm,则佩戴时相对于角膜的活动量变得过大,有可能无法充分确保后述的光学部14的面积,隐形眼镜10变得过小,操作性有可能降低。
另一方面,如果镜片外径尺寸(DIA)大于13.5mm,则隐形眼镜10变大,容易对隐形眼镜的初戴者造成佩戴时的恐惧。即,依照本发明的隐形眼镜10的镜片外径尺寸(DIA),设定为比一般广泛使用的抛弃型的柔软隐形眼镜的最小镜片外径尺寸(DIA)即13.8mm小。
另外,在隐形眼镜10的中央区域,形成有用于矫正视力的设定了适当的镜片度数的光学部(optical zone)14。光学部14在图1所示的正视图(轴向视图)中,以镜片中心轴12为中心呈圆形。并且,隐形眼镜10,在围绕光学部14整个圆周的外周区域形成有大致圆环形状的周边部(peripheral zone)16。再者,对于周边部16,能够根据需要赋予以往公知的各种形状,例如可以形成边缘提升(edge lift)等。另外,在周边部16的外周缘部设有将镜片前后两面连接的边缘部17。
再者,光学部14是在佩戴状态下对人眼的光学系统带来光学作用的区域,其外周缘部、换言之为与周边部16的边界,一般能够在位于与角膜相反侧的镜片正面18和位于角膜侧的镜片背面20中作为各自纵截面上的曲率的变化点来掌握。但是,例如光学部14的镜面以在半径方向上渐变的纵截面形状设计的情况、边界由在径向具有一定宽度而形成的在镜片正面18与镜片背面20之间平滑地连接光学部14和周边部16的连接区域等形成的情况等,镜片正面18和镜片背面20的光学部14与周边部16的边界,在形状上并不一定需要明确为线(line)。
另外,平衡溶胀状态下的隐形眼镜10的拉伸弹性模量E优选设定为0.2MPa≤E≤2.1MPa。通过将隐形眼镜10的拉伸弹性模量E设为0.2MPa以上,能够使将隐形眼镜10放置于手指上时的形状稳定,便于佩戴。另外,通过将隐形眼镜10的拉伸弹性模量E抑制为2.1MPa以下,能够便于在与角膜接触时,使镜片形状追随角膜形状,能够提高佩戴的成功率。
并且,隐形眼镜10如图3所示,通过在平衡溶胀状态下使镜片正面18接触平坦的水平支持面22而载置,在镜片正面18上形成与水平支持面22接触的接触区域24。再者,水平支持面22对应于佩戴时放置隐形眼镜10的指尖,隐形眼镜10如图3所示外周部分的整个圆周与水平支持面22分离、而在中央部分形成接触区域24的状态,是正确放置于指尖上的状态。该状态下,接触区域24成为大致圆形或大致椭圆形。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隐形眼镜10,镜片正面18相对于水平支持面22的接触面积即接触区域24的面积,设定为镜片正面18的整体的面积的 30%以上且70%以下。通过将镜片正面18与水平支持面22的接触面积占镜片正面18的整体的面积的比例确保为30%以上,能够适度确保将隐形眼镜10放置于指尖时与指尖的接触面积,而在指尖上稳定地贴合保持,能够减少在佩戴时从指尖脱落等的可能性。另外,通过将镜片正面18与水平支持面22的接触面积占镜片正面18的整体的面积的比例抑制为70%以下,能够减小镜片外径尺寸,并且也减小与指尖的接触面积,而便于从指尖脱离,能够使佩戴时向角膜的转移更加容易。
进而,更优选镜片正面18的接触区域24占镜片正面18的整体的面积的比例设定为50%以下。通过将隐形眼镜10对于指尖的接触面积抑制为镜片正面的一半以下,能够减少隐形眼镜10在指尖上倾斜、弯折的可能性,并且进一步减少外周部分接触指尖的可能性,如上所述便于以外周部分的整个圆周与指尖分离的正确的状态放置于指尖。
这样的隐形眼镜10,设定例如3个月、1个月、2周、1周、1天等3个月以内的短期使用期限,成为经过使用期限后废弃的抛弃型。
再者,隐形眼镜10也可以采用一直以来隐形眼镜的制造所使用的切削研磨法、旋转浇铸法制造,但优选采用一直以来抛弃型的柔软隐形眼镜的制造所广泛使用的模具聚合法制造。模具聚合法是通过在具备与目标镜片形状相对应的成型腔的成型模具内填充聚合性单体混合液并聚合,从而制造目标隐形眼镜的制法,能够低成本地大量生产镜片种类少、准备的成型模具的种类少即可的柔软隐形眼镜。
这样的隐形眼镜10与以往的隐形眼镜同样地,通过保持用一只手将要佩戴的眼睛的上下两个眼皮撑大的状态,使放置于另一只手的手指上的隐形眼镜10接近眼睛而贴附在角膜表面,或者将隐形眼镜10放置于一只手的手指上,用其它手指将下眼皮拉下,用另一只手的手指将上眼皮提起,使隐形眼镜10接近眼睛而贴附在角膜表面,从而进行佩戴。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隐形眼镜10,镜片外径尺寸(DIA)比一般所使用的抛弃型的柔软隐形眼镜小。由此,在佩戴于眼睛时,能够减轻给使用者造成的恐惧,例如首次使用隐形眼镜的人、刚开始使用不久的初戴者、容易感到恐惧的 孩子,都能够顺利地进行镜片的佩戴。
并且,隐形眼镜10由于直径小,因此能够确保佩戴时的镜片活动量大,可发挥由泪液交换的促进实现的眼内的废物的排出作用。与此同时,即使是对隐形眼镜的操作缺乏经验的使用者,也能够有效率地擦洗镜片整个表面。此外,由于是设定3个月以内的短期使用期限的抛弃型,因此即使是对镜片的操作缺乏经验、或操作比较马虎的使用者,也能够通过在脂质、蛋白质等污垢以对眼睛带来不利影响的程度积存于隐形眼镜10之前,更换新的镜片,从而确保表面卫生。
并且,隐形眼镜10在平衡溶胀状态下镜片正面18对于水平支持面22的接触面积占镜片正面18的整体的比例为70%以下。像这样,通过减小镜片外径尺寸,并且减小与指尖的接触面积,能够容易进行隐形眼镜10从指尖向角膜的转移。此外,通过将镜片正面18对于水平支持面22的接触面积占镜片正面18的整体的比例确保为30%以上,也能够适度地确保对指尖的吸附力,在佩戴时,能够减少将放置有隐形眼镜10的手指铅垂竖起时隐形眼镜10脱落的可能性。由此,即使是对镜片的操作缺乏经验的使用者,也能够容易地进行佩戴。
接着,图4中示出了作为关于隐形眼镜组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隐形眼镜组30。隐形眼镜组30是多种(本实施方式中为3种)隐形眼镜32a~32c组合而构成的。再者,只要构成隐形眼镜组的隐形眼镜的种类为2种以上就不进行任何限定。这些隐形眼镜32a~32c的结构依照上述的关于隐形眼镜的本发明,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示的隐形眼镜10为大致相同结构。
隐形眼镜32a~32c设定有不同的镜片度数(P)。例如,隐形眼镜32a设定为P=+6.00,隐形眼镜32b设定为P=-3.00,隐形眼镜32c设定为P=-13.00。由此,本实施方式中,隐形眼镜32a成为设定有最大折射度数的隐形眼镜,另一方面,隐形眼镜32c成为设定有最小折射度数的隐形眼镜。再者,本实施方式的隐形眼镜32a~32c,镜片中心的厚度尺寸t相互不同,设定有最大折射度数的隐形眼镜32a的镜片中心的厚度尺寸t最大, 设定有最小折射度数的隐形眼镜32c的镜片中心的厚度尺寸t最小。但在设定有不同的镜片度数(P)的隐形眼镜间,也可以设定同一镜片中心厚度。另外,隐形眼镜32a~32c的镜片外径尺寸(DIA)可以设定为例如13.5mm等全都相等的大小,在各隐形眼镜32a~32c之间,镜片外径尺寸也可以在上述的范围内不同。并且,对于基线(BC)也是同样的,可以设定为例如8.6mm等的相等的大小,也可以相互不同。
并且,隐形眼镜32a~32c,在设定有最大折射度数的隐形眼镜32a与设定有最小折射度数的隐形眼镜32c之间,在平衡溶胀状态下镜片正面18对于水平支持面22的接触面积占所述镜片正面的整体的比例之差设定为17%以内。由此,能够使各隐形眼镜32a~32c的佩戴时的操作性大致相同。其结果,例如因孩子的成长使视力发生变化,隐形眼镜的度数变更而更换镜片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变更前大致相同的操作性,能够确保佩戴的简便性。
实施例
首先,作为试验体,准备了成为依照本发明的结构的实施例1~13、和依照以往结构的比较例1、2共计15个试验体。再者,为了便于理解,在以下所示的附图中,对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示的相同的部件和部位,在图中附带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标记。表1~表3中示出了作为各试验体的镜片材料的单体组合物的混合比。再者,表中的大分子单体A是由下式(1)表示的有机硅化合物。
表1
表2
表3
将这样的各单体组合物填充到图5所示的成型模具40的成型腔42内。成型模具40具备具有与隐形眼镜的镜片正面相对应的凹面部44的凹模46、和具有与镜片背面20相对应的凸面部48的凸模50,通过将凹模46和凸模50扣模,在凹面部44与凸面部48之间形成与目标镜片形状相对应的成型腔42。再者,凹模46和凸模50为聚丙烯制,成型腔42成为与镜片外径尺寸(DIA)为上述表中所示的尺寸、折射度数为-3.00D、镜片中心的厚度尺寸为0.08mm的隐形眼镜相对应的形状。再者,如上述表所示,表1所示的实施例1~6和表3所示的比较例1、2的镜片外径尺寸都设定为13.5mm,另一方面,关于表2所示的实施例7~13,除了实施例10以外,镜片外径尺寸都设定为大于10.0mm且小于13.5mm的大小。
并且,对于表1~表3所示的各单体组合物的每一个,在注入到凹模46的凹面部44后将凸模50扣模,填充到成型腔42内。并且,通过输出为2kW的高压汞灯照射20分钟紫外线从而进行了光聚合。再者,紫外线的照射仅从与镜片正面相对应的一侧(图5中为下侧)进行。然后,将成型模具40开模,取出单体组合物聚合而成的具有隐形眼镜形状的聚合物材料,在二氧化碳气氛下对该聚合物材料实施2分钟RF输出为50W、处理压力为100Pa的等离子处理后,浸渍于蒸馏水中进行水合处理,使其溶胀直到平衡为止。接着,通过将聚合物材料在蒸馏水中清洗而进行了洗脱处理后,在磷酸缓冲液中进行20分钟121℃的高压蒸气灭菌处理,由此得到了作为试验体的实施例1~13和比较例1、2的各隐形眼镜。
[接触面积所占的比例(%)]
对于这样得到的实施例1~13和比较例1、2的各隐形眼镜,按照以下的顺序测定了镜片正面与水平支持面的接触面积占镜片正面的整体的比例。
(1)将隐形眼镜浸渍于装满生理盐水的容器瓶等。
(2)用镊子等取出隐形眼镜,不进行将水分除去、擦拭等操作,仅将滴下的过剩的水分抖落,如图6(a)所示,将镜片背面(标记20)一侧向上地载置于水平放置的器皿等的平坦的水平支持面(标记22)上。此时, 如图6(b)所示,以外周部分不与水平支持面接触的方式载置。再者,与水平支持面的接触部分为大致圆形或大致椭圆形。
(3)如图7所示,从镜片背面(标记20)一侧测定与水平支持面接触的部分的最长的部位(Lmax)和最短的部位(Lmin)的长度。
(4)基于下述式算出接触面积(S)。
S=Lmax×Lmin×π×0.25
(5)将隐形眼镜再次浸渍于生理盐水中。
(6)将附着在水平支持面的水分擦去。
(7)反复进行至少5次上述(2)~(6),将所得到的接触面积的测定值平均,算出所得到的平均值占镜片正面的整体的比例。
将通过上述顺序得到的各隐形眼镜与水平支持面的接触面积占镜片正面的整体的比例示于下述表4。由表4可知关于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1~13,与水平支持面的接触面积设定为镜片正面的70%以下。而关于依照以往结构的比较例1、2,与水平支持面的接触面积设定为镜片正面的70%以上。
表4
[拉伸弹性模量]
另外,对于实施例1~13和比较例1、2的各隐形眼镜,冲压成拉伸部分的宽度为1.8mm的哑铃形状,作成了测定片。对于所得到的测定片,通过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的精密万能试验机(AG-ISMS型)测定了拉伸弹性模量。测定在20℃的生理盐水中以拉伸速度为100mm/分钟进行,根据所得到的应力-拉伸曲线算出了拉伸弹性模量(杨氏模量)。将所得到的拉伸弹性模量一并示于表4。由表4可知,关于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1~13,都具有0.2MPa以上的拉伸弹性模量,另一方面,关于依照以往结构的比较例1、2,都具有0.2MPa以下的拉伸弹性模量。
[正确放到手指上所需的时间]
对于这些实施例1~13和比较例1、2的各隐形眼镜,按照以下的顺序测定了从盒中取出隐形眼镜后直到正确放到手指上为止所需的时间。
(1)在镜片盒(附属于エピカコールド(商品名称)的镜片盒)中装满2.0mL的生理盐水,浸渍隐形眼镜。
(2)在操作者用手指从盒中取出隐形眼镜的同时,由操作者以外的测定者开始时间测定。
(3)如图8(a)所示,操作者以镜片背面(标记20)为上侧的方式将隐形眼镜放置于食指上。此时,没有成为如图8(b)所示外周部分与手指接触、或如图8(c)所示发生弯折,正确地进行放置。
(4)在隐形眼镜正确地放置于手指的时刻,测定者结束时间测定。
(5)将隐形眼镜再次浸渍于生理盐水中。
(6)反复进行至少5次上述(2)~(5),并且由最少3个操作者实施同样的试验,将所有测定时间平均。
将通过上述步骤得到的、将各隐形眼镜正确放到手指上所需的时间一并示于表4。再者,将少于4秒以A表示,将4秒以上且少于10秒以B表示,将10秒以上以C表示。
由表4确认了关于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1~实施例13的隐形眼镜,与依照以往结构的比较例1、2相比,更快地以正确的状态放置于指尖。特别 是关于镜片外径尺寸(DIA)设定为13.5mm的实施例1~6和实施例10,将接触面积占镜片正面的比例设定为50%以下的实施例1~3和实施例10,确认了放置于指尖所需的时间更短,能够更容易地佩戴。另外,由实施例7~9和实施例11的试验结果也可确认,如果接触面积所占的比例为稍微超过50%的程度,则通过使镜片外径尺寸进一步小于13.5mm,能够维持良好的操作性。
[因镜片度数不同导致的操作难易度的差别]
另外,如下述的表5所示,对于实施例3、4、6和比较例1、2的隐形眼镜的每一个,准备了作为最大折射度数具有+6.00D的镜片度数、作为最小折射度数具有-13.00D的镜片度数的2种隐形眼镜。如表5所示,对于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3、4、6,关于+6.00D和-13.00D的镜片,对水平支持面的接触面积占镜片正面的整体的比例之差设定为17%以内,另一方面,对于依照以往结构的比较例1、2,接触面积所占的比例之差设定为17%以上。
表5
并且,对于实施例3、4、6和比较例1、2的每一个,按照以下的步骤比较了将2种隐形眼镜放置在手指上时的操作难易度。
(1)在镜片盒(附属于エピカコールド(商品名称)的镜片盒)中装满2.0mL的生理盐水,浸渍隐形眼镜。
(2)对于-13.00D的隐形眼镜,与如上述试验的图8(a)所示同样地,以镜片背面(标记20)为上侧的方式将隐形眼镜正确地放置在食指上。
(3)对于+6.00D的隐形眼镜,实施与上述(1)、(2)同样的操作。
(4)比较了将-13.00D的隐形眼镜放置于手指上的难易度和将+6.00D 的隐形眼镜放置于手指上的难易度。如表5所示,-13.00D的镜片的接触面积的比例比+6.00D的镜片小,因此认为-13.00D的镜片的操作难易度更容易。但是,并不优选-13.00D的镜片的操作难易度比+6.00D的镜片容易太多。因此,将操作难易度不变时评价为A,将-13.00D的镜片比较容易时评价为B,将-13.00D的镜片非常容易时评价为C。
将按照上述步骤得到的操作难易度的差别的评价结果一并示于表5。由表5可确认,关于对水平支持面的接触面积占镜片正面的整体的比例之差设定为17%以内的实施例3、4、6,即使是镜片度数不同的情况,与比例之差超过17%的比较例1、2相比,也能够使操作难易度的差别更小。
再者,准备了镜片材料和基线相同,具有依照以往结构的镜片外径尺寸的隐形眼镜,和具有比其更小的依照本发明的镜片外径尺寸的隐形眼镜,调查与水平支持面的接触面积,结果接触面积大致相等。因此确认了原本接触面积大的镜片,即使减小镜片外径尺寸,接触面积也不会有太大变化,作为占镜片正面的比例会进一步增大的可能性。因此,推测仅仅减小镜片外径尺寸,无法谋求操作性的提高,而通过如本发明这样减小镜片外径尺寸,并且减小与水平支持面的接触面积占镜片正面的整体的比例,首次发挥操作性的提高效果。
[镜片外径尺寸与佩戴难易度的关系]
使用依照以往结构的抛弃型的柔软隐形眼镜即2周抛メニコンプレミオ(MeniconPremio;株式会社メニコン制,以下记为“普通プレミオ”)和依照本发明的抛弃型的柔软隐形眼镜即小径化的2周抛メニコンプレミオ(株式会社メニコン制,以下记为“小径化プレミオ”),比较了佩戴难易度。具体而言,通过18名具有隐形眼镜佩戴经验的大人(18岁以上)和22名没有隐形眼镜佩戴经验的孩子(10~15岁),分别各使用2星期通常プレミオ和小径化プレミオ,比较了佩戴难易度。
作为评价标准,设置了“小径化プレミオ明显容易佩戴”“小径化プレミオ容易佩戴”“没有区别”“通常プレミオ容易佩戴”“通常プレミオ明显容易佩戴”5个阶段。再者,作为通常プレミオ采用了基线为 8.60mm、镜片外径尺寸为14.0mm的隐形眼镜,作为小径化プレミオ采用了基线为8.30mm、镜片外径尺寸为13.2mm的隐形眼镜,都分别选择了折射度数在-0.50D~-6.00D之中适合于使用者的眼睛的镜片。另外,在评价多种隐形眼镜时,考虑到佩戴顺序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将对象随机分为2组,一组以“(i)小径化プレミオ、(ii)通常プレミオ”的顺序佩戴,另一组以“(i)通常プレミオ、(ii)小径化プレミオ”的顺序佩戴。将评价试验的结果示于以下[表6]。
表6
根据以上的结果,确认了通过将镜片外径尺寸设定为10~13.5mm,可便于佩戴。另外,也确认了与具有隐形眼镜佩戴经验的大人相比,没有隐形眼镜佩戴经验的孩子感觉到小径化带来的便于佩戴的效果的程度更大。
另一方面,采用上述第14页第21行~第15页第14行记载的方法测定了小径化プレミオ和通常プレミオ中的-0.50D和-6.00D各自的镜片占接触面积的比例(%)。另外,采用上述第16页第1行~第16页第9行记载的方法测定了-0.50D的小径化プレミオ的拉伸弹性模量。再者,也确认了拉伸弹性模量不会因镜片外径尺寸和折射度数而不同。将各测定结果示于以下[表7]。
表7
根据以上的结果,认为在佩戴难易度的比较中使用的小径化プレミオ的接触面积所占的比例(%)为32.3%~42.7%的范围内,认为通常プレミオ的接触面积所占的比例(%)为39.5%~51.1%的范围内。接触面积所占的比例都为70%以下,并且拉伸弹性模量都为0.2MPa以上且2.1MPa以下。
因此,推测仅仅将接触面积所占的比例(%)设为70%以下,将拉伸弹性模量设为0.2MPa以上且2.1MPa以下,无法谋求操作性的提高,而通过如本发明这样减小镜片外径尺寸,并且将接触面积所占的比例(%)设为70%以下,将拉伸弹性模量设为0.2MPa以上且2.1MPa以下,首次发挥了操作性的提高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具体的记载。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的隐形眼镜是单焦点的隐形眼镜,但本发明也能够很好地适用于校正老花眼的双焦点、渐进多焦点(渐进式)的隐形眼镜、校正散光的复曲面隐形眼镜等。
另外,作为隐形眼镜的外周、光学部等的形状,也可以采用例如椭圆形等的圆形以外的形状,该情况下,可以与设定圆柱镜片度数的情况同样地采用镜片削薄(slab-off)、棱镜压载(prism ballast)等公知的固定圆周方向位置的手段。
附图标记说明
10:隐形眼镜,12:镜片中心轴,14:光学部,16:周边部,17:边缘部,18:镜片正面,20:镜片背面,22:水平支持面,24:接触区域,30:隐形眼镜组,32a~c:隐形眼镜,40:成型模具,42:成型腔,44:凹面部,46:凹模,48:凸面部,50:凸模。

Claims (5)

1.一种隐形眼镜,是与眼睛叠合而佩戴的隐形眼镜,在中央区域的光学部的外周区域设有周边部,其特征在于,
是由柔软材料制成的柔软型,并且是设定3个月以内的短期使用期限的抛弃型,
镜片外径尺寸设定为10~13.5mm的范围内,并且在以平衡溶胀状态使镜片正面接触平坦的水平支持面而载置的状态下,该镜片正面对于该水平支持面的接触面积占所述镜片正面的整体的比例为70%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在以平衡溶胀状态使所述镜片正面接触平坦的水平支持面而载置的状态下,该镜片正面对于该水平支持面的接触面积占所述镜片正面的整体的比例为30%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在以平衡溶胀状态使所述镜片正面接触平坦的水平支持面而载置的状态下,该镜片正面对于该水平支持面的接触面积占所述镜片正面的整体的比例为5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拉伸弹性模量为0.2MPa以上且2.1MPa以下。
5.一种隐形眼镜组,是将设定了不同的镜片度数的多种隐形眼镜组合而成的,其特征在于,
该隐形眼镜包含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隐形眼镜,
关于设定了不同的镜片度数的所述多种隐形眼镜中的每一个在以平衡溶胀状态下使镜片正面接触平坦的水平支持面而载置的状态下该镜片正面对于该水平支持面的接触面积占所述镜片正面的整体的比例,比例最大的该隐形眼镜的比例与比例最小的该隐形眼镜的比例之差为17%以内。
CN201490001111.8U 2013-10-21 2014-10-17 隐形眼镜和隐形眼镜组 Active CN20588040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17984 2013-10-21
JP2013-217984 2013-10-21
PCT/JP2014/077681 WO2015060212A1 (ja) 2013-10-21 2014-10-17 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および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セッ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80405U true CN205880405U (zh) 2017-01-11

Family

ID=52992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90001111.8U Active CN205880405U (zh) 2013-10-21 2014-10-17 隐形眼镜和隐形眼镜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5060212A1 (zh)
CN (1) CN205880405U (zh)
WO (1) WO201506021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5636A (zh) * 2020-11-19 2021-11-16 明基材料有限公司 用于眼压监测的隐形眼镜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217703B (it) * 1988-05-24 1990-03-30 Mario Giovanzana Lente a contatto multifocale ad eccentricita' progressiva e procedimento per la sua fabbricazione
US6533415B2 (en) * 2000-03-21 2003-03-18 Menicon Co., Ltd. Ocular lens material having hydrophilic surface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e same
DE60103597T2 (de) * 2000-03-22 2005-06-09 Menicon Co., Ltd., Nagoya Material für eine okularlinse
JP4832910B2 (ja) * 2006-01-31 2011-12-07 株式会社メニコン 眼用レンズ表面用コーティング剤およびそれにより得られる眼用レンズ
WO2011004808A1 (ja) * 2009-07-08 2011-01-13 株式会社メニコン 眼用レンズ
CN105717662B (zh) * 2011-08-17 2020-05-19 东丽株式会社 医疗设备、涂布溶液的组合和医疗设备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5636A (zh) * 2020-11-19 2021-11-16 明基材料有限公司 用于眼压监测的隐形眼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60212A1 (ja) 2015-04-30
JPWO2015060212A1 (ja) 2017-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4966B (zh) 用于散光矫正的软性接触镜片中的增加硬度的中心视区
JP6585567B2 (ja) コンタクトレンズ製品
TW202013017A (zh) 包含用於預防及/或減緩近視加深之微透鏡的眼用鏡片
CN103648448B (zh) 具有改善泪流、舒适度和/或适用性的眼覆盖物和屈光校正方法和装置
JP2004507794A (ja) 乱視および老眼矯正用の眼用レンズ
RU2567594C2 (ru) Контактная линза с улучшенными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ами посадки
MX2011011793A (es) Lentes oftalmicas y reduccion del error de acomodacion.
TWI612357B (zh) 眼用鏡片及其製造方法
Van der Worp A guide to scleral lens fitting
TWI696011B (zh) 用於非旋轉對稱之眼睛像差的舒適最佳化隱形眼鏡系統
KR102529336B1 (ko) 근시 진행자들이 경험하는 시력 변동을 최소화하기 위한 렌즈 설계 및 방법
WO2004038490A1 (en) Anti-damage contact lens case
AU2017206170B2 (en) Contact lens with improved visual performance and minimized halo utilizing pupil apodization
CN205880405U (zh) 隐形眼镜和隐形眼镜组
TWI663431B (zh) 隱形眼鏡產品
JP2019211789A (ja) コンタクトレンズ製品
Mosuela et al. Contact lenses: clinical evaluation, associated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
CN218956953U (zh) 一种用于延缓近视进展的离焦型镜片贴膜
Samples et al. Contact Lenses in Clinical Practice
Jurkus Patient Selection for Contact Lens Wear
Surta The contact lenses (soft, hard, orto). literature review
JP2023060362A (ja) 多焦点ソフト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Young Rigid Corneal Lens Design and Fitting
SPEEDWELL 21 High Prescriptions
Kovalenko et al. A review on research of range and main commodity characteristics of soft contact lens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Aichi

Patentee after: Menic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Aichi

Patentee before: Menicon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