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72201U - 一种优化副仪表板与手制动配合间隙的新型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优化副仪表板与手制动配合间隙的新型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72201U
CN205872201U CN201620783408.5U CN201620783408U CN205872201U CN 205872201 U CN205872201 U CN 205872201U CN 201620783408 U CN201620783408 U CN 201620783408U CN 205872201 U CN205872201 U CN 2058722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 braking
fasia console
auxiliary fasia
fit clearance
alignment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8340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兴来
宋洪岩
郑莉芳
刘芹芹
霍桂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8340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722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722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722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优化副仪表板与手制动配合间隙的新型结构,改善配合缺陷,满足匹配要求。本实用新型包括副仪表板总成和手制动总成;所述手制动总成设有底座及安装于底座上的手柄,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定位支架,定位支架设有用于避让手柄的避让部;所述副仪表板总成设有与手制动手柄配合的开口槽;关键在于所述副仪表板总成在开口槽的旁侧设有向下突出的定位销;所述定位支架设有与所述定位销位置及形状相适配的定位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化副仪表板与手制动配合间隙的结构让零部件发生直接关联,缩短了尺寸链环,减小了系统间的装配误差。副仪表板与手制动的定位结构成型简单,无需额外安装工序,因而方法有效、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一种优化副仪表板与手制动配合间隙的新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汽车内饰系统,具体涉及到为改善副仪表板与手制动配合间隙而设计的一种使两匹配系统件发生直接关联的新型结构。
背景技术
副仪表板是重要的汽车内饰外观件,其与手制动操作手柄配合处形成的间隙是用户极易感知的区域,也是内饰匹配的重点、难点,直接影响到内饰的品质和美观性。
手制动定位通常是在底座上,操作手柄是运动件,轮廓度偏差较大。副仪表板的定位在前、后端,产生配合区域是在中部区域,通常未设计相应的结构作为基准。副仪表板为U型注塑件,其与手制动配合的开口槽精度难以保证。副仪表板与手制动在自由状态下匹配,因而配合间隙难以控制,表现为单侧间隙不均,左右间隙极差大。
目前整车厂大多采用控制副仪表板、手制动制造精度;或在手制动操作手柄上开发橡胶护套,用以遮蔽配合间隙;或在总装过程中设置专门的调整工位,开发辅助装具,安排专人进行在线调整,以达到较好的外观配合效果。但这些方法效果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相对偏差大的问题。具体缺陷如下:
1、提高副仪表板、手制动的制造精度,需要提升供应商的工艺能力,增加过程控制难度,造成整车制造成本上升,且效果不明显。
2、手制动开发橡胶护套遮蔽间隙,加大装配的复杂程度,使整车成本上升。
3、总装工位在线调整,生产线增加专职工位,人力成本上升。另外人工调整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快速、高效的生产节拍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优化副仪表板与手制动配合间隙的新型结构,改善配合缺陷,满足匹配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优化副仪表板与手制动配合间隙的新型结构包括副仪表板总成和手制动总成;所述手制动总成设有底座及安装于底座上的手柄,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定位支架,定位支架设有用于避让手柄的避让部;所述副仪表板总成设有与手制动手柄配合的开口槽;关键在于所述副仪表板总成在开口槽的旁侧设有向下突出的定位销;所述定位支架设有与所述定位销位置及形状相适配的定位孔。
上述的副仪表板总成与手制动总成的安装过程如下:首先将手制动总成安装到下部的车身中通道上,然后再装配副仪表板,将手制动总成的手柄从副仪表总成的开口槽中掏出,同时调整副仪表板姿态,使其定位销插入至手制动总成的定位孔中;接着将副仪表板总成的前端定位到仪表板本体上,最后安装扶手箱,将扶手箱沿Z向向下推动到位,压迫副仪表总成,使定位销发生作用,完成安装紧固件。
在上述安装过程中,通过定位孔与定位销的配合,建立了副仪表板总成与手制动总成之间的联系。定位孔与定位销的间隙可以用来吸收对应方向上的偏差,与副仪表板本身的主定位基准,不产生过约束。另外,可通过开口槽来实时监控装配过程中定位销是否发生作用,降低装配的复杂程度,并使之定位有效。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销的截面轮廓由下至上逐渐增大,以方便定位销的导向和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销的顶端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限位筋,所述限位筋的底面与定位支架的顶面相抵,该限位筋与定位支架配合,可以辅助相关紧固件,来防止副仪表板总成相对于定位支架上下窜动。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销有两个,并对称设置于开口槽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定位销不仅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还可以保证开口槽左右两侧极差,吸收制造偏差。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销和定位孔的截面均为矩形,保证有一定的定位面积和较好的定位效果,以防止定位销相对于定位孔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槽的槽壁底端向下延伸至低于定位孔所在平面,这样可以遮蔽住定位孔,以提高美观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化副仪表板与手制动配合间隙的结构让零部件发生直接关联,缩短了尺寸链环,减小了系统间的装配误差。副仪表板与手制动的定位结构成型简单,无需额外安装工序,因而方法有效、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副仪表板总成的仰视图。
图2是图1中A处局部结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手制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副仪表板总成与手制动总成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B-B剖视图。
附图标示:1、副仪表板总成;11、开口槽;12、定位销;13、限位筋;2、手制动总成;21、底座;22、手柄;23、定位支架;231、避让部;232、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优化副仪表板与手制动配合间隙的新型结构包括副仪表板总成1和手制动总成2,其中:
手制动总成2设有底座21及通过转轴活动安装于底座21上的手柄22,底座21上固定有定位支架23,定位支架23设有用于避让手柄22的避让部231,在本实施例中,避让部231具体为后端开口的“Π”形框式结构,当然也可以设为封闭的框式结构,只要不与手柄22发生干涉即可。
副仪表板总成1设有与手柄22配合,以供手柄22穿出的开口槽11;副仪表板总成1在开口槽1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向下突出的定位销12;定位销12的截面为矩形,截面轮廓由下至上逐渐增大,定位支架23设有与所述定位销12位置及形状相适配的定位孔232。定位销12的长度取决于配合区域的长度及布置空间,高度按照模具成型要求而定,定位销12与副仪表板总成1的本体一起注塑成型。
开口槽11的槽壁底端向下延伸至低于定位孔232所在平面,这样可以遮蔽住定位孔232,以提高美观度。
定位孔232与定位销12之间浮动间隙预留0.5mm,放开方向的预留间隙5.0mm,即可满足装配性,又可以实现定位。定位支架23是冲压成型的钣金件,为保证强度,料厚设计为3.0mm,在折弯处设计加强结构。定位支架23焊接在手制动底座21上,定位支架23预留定位圆孔,用以自身的精度检测和焊接夹具定位,保证小支架特征应有的精度。
定位销12的顶端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限位筋13,所述限位筋13的底面与定位支架23的顶面相抵,该限位筋13与定位支架23配合,可以辅助相关紧固件,来防止副仪表板总成相对于定位支架23上下窜动。
上述的副仪表板总成1与手制动总成2的安装过程如下:首先将手制动总成2安装到下部的车身中通道上,然后再装配副仪表板,将手制动总成2的手柄22从副仪表总成的开口槽11中掏出,同时调整副仪表板姿态,使其定位销12插入至手制动总成2的定位孔232中;接着将副仪表板总成1的前端定位到仪表板本体上,最后安装扶手箱,将扶手箱沿Z向向下推动到位,压迫副仪表总成,使定位销12发生作用,完成安装紧固件。
在上述安装过程中,通过定位孔232与定位销12的配合,建立了副仪表板总成1与手制动总成2之间的联系。定位孔232与定位销12的间隙可以用来吸收对应方向上的偏差,与副仪表板本身的主定位基准,不产生过约束。另外,可通过开口槽11来实时监控装配过程中定位销12是否发生作用,降低装配的复杂程度,并使之定位有效。

Claims (6)

1.一种优化副仪表板与手制动配合间隙的新型结构,包括副仪表板总成和手制动总成;所述手制动总成设有底座及安装于底座上的手柄,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定位支架,定位支架设有用于避让手柄的避让部;所述副仪表板总成设有与手制动手柄配合的开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仪表板总成在开口槽的旁侧设有向下突出的定位销;所述定位支架设有与所述定位销位置及形状相适配的定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副仪表板与手制动配合间隙的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的截面轮廓由下至上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优化副仪表板与手制动配合间隙的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的顶端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限位筋,所述限位筋的底面与定位支架的顶面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优化副仪表板与手制动配合间隙的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有两个,并对称设置于开口槽的左右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优化副仪表板与手制动配合间隙的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和定位孔的截面均为矩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优化副仪表板与手制动配合间隙的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槽的槽壁底端向下延伸至低于定位孔所在平面。
CN201620783408.5U 2016-07-25 2016-07-25 一种优化副仪表板与手制动配合间隙的新型结构 Active CN2058722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83408.5U CN205872201U (zh) 2016-07-25 2016-07-25 一种优化副仪表板与手制动配合间隙的新型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83408.5U CN205872201U (zh) 2016-07-25 2016-07-25 一种优化副仪表板与手制动配合间隙的新型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72201U true CN205872201U (zh) 2017-01-11

Family

ID=57698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83408.5U Active CN205872201U (zh) 2016-07-25 2016-07-25 一种优化副仪表板与手制动配合间隙的新型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722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43846A (zh) * 2021-12-15 2022-02-15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的空调护板结构、空调壳体结构及安装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43846A (zh) * 2021-12-15 2022-02-15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的空调护板结构、空调壳体结构及安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03465B1 (en) Vehicle do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5246723A (zh) 窗板支撑结构
CN103764420B (zh) 车辆用车门
JP2019112010A (ja) 自動車ドア用グラスラン
CN105522897A (zh) 机动车门及其制造方法
US10974576B2 (en) Adjustable door glass assembly
CN205872201U (zh) 一种优化副仪表板与手制动配合间隙的新型结构
JP5540990B2 (ja) 車両用内装材の連結構造
CN208760394U (zh) 一种带有焊接支架的汽车后背门铰链安装结构
CN103303204B (zh) 一种车顶顶部控制台
CN203780451U (zh) 车辆用门的框架模制件
CN210734298U (zh) 侧围外蒙皮
CN205344793U (zh) 一种用于车辆保险杠的安装支架
CN109070940B (zh) 车身侧板组件及没有中柱的车辆的组装方法
CN106891999B (zh) 车身门框结构、车辆和车身门框结构的制造方法
CN113266218A (zh) 一种车门锁销加强件、车门总成及车辆
CN208085808U (zh) 一种四轮电动车车架
CN205440553U (zh) 行李箱盖铰链加强板总成
CN205872204U (zh) 中后地板总成结构
CN209063989U (zh) 车门外后视镜加强板总成
KR101480233B1 (ko) 시트크로스 멤버의 성형방법
KR20150135622A (ko) 범퍼빔 보강재 고정용 지그
JP2015193275A (ja) 車両用ドア構造
CN203063875U (zh) 汽车保险杠固定结构
CN214929006U (zh) 一种仪表板前除霜面板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