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63462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863462U CN205863462U CN201620717342.XU CN201620717342U CN205863462U CN 205863462 U CN205863462 U CN 205863462U CN 201620717342 U CN201620717342 U CN 201620717342U CN 205863462 U CN205863462 U CN 20586346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sulating body
- contact site
- electric connector
- supporting part
- pressure s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具有两支撑面;一动端子,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接触部,自所述接触部相对两侧分别延伸形成一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支撑于所述支撑面,自所述接触部延伸形成一抵压部,供所述对接插头向下抵压;一定端子,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定端子具有一接触面向下抵接所述接触部的上表面,且所述接触面低于所述支撑面;使故组装时,所述动端子朝所述定端子沿着所述支撑面滑行的过程中,所述接触面会压迫所述接触部向下移动,使所述支撑部向下变形,藉由所述支撑部向下变形的回弹力,使所述接触部紧密接触所述定端子,增强整个所述电连接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开关的射频同轴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公告号为TWM33603的中国台湾专利公布了一种同轴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定端子和动端子以及一屏蔽外壳。该绝缘本体包括一绝缘盖及一绝缘座,所述绝缘盖和所述绝缘座共同定义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作为所述定端子和动端子的开放组装空间。所述定端子具有一焊接部、一台阶状的固定部及自固定部一端水平延伸的接触部,所述动端子具有一对接部,及自对接部水平延伸形成一抵压部。在常态下,动端子的对接部抵接于定端子的接触部的下方。在对接插针插入时,对接插针抵压所述动端子抵压部,致使动端子的对接部与定端子的接触部彼此分离,实现信号侦测功能。然而,现有技术中动端子的对接部仅依靠抵接部的弹力抵接于定端子的接触部,由于所述动端子为一薄型的金属片冲压而成,致使所述动端子的抵压部传输给其对接部向上回弹力不够,导致所述动端子与所述定端子接触不良,致使所述同轴连接器功能失效。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良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端子和定端子在常态下稳定接触的电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电连接器,用于与一对接插头对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具有两支撑面;一动端子,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接触部,自所述接触部相对两侧分别延伸形成一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支撑于所述支撑面,自所述接触部延伸形成一抵压部,供所述对接插头向下抵压;一定端子,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定端子具有一接触面向下抵接所述接触部的上表面,且所述接触面低于所述支撑面,当所述对接插头向下插入时,所述抵压部受到所述对接插头抵压而驱动所述接触部向下离开所述接触面;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挡止面位于所述抵压部下方,所述支撑面为水平面,自所述支撑面斜向下延伸形成一斜面位于所述支撑部下方,所述支撑面通过所述斜面与所述挡止面连接,且所述斜面与所述支撑部之间有间隙;
进一步,当所述对接插头向下抵压所述抵压部过程中,所述支撑部接触所述斜面;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通槽上下贯穿所述绝缘本体,所述接触部显露于所述通槽,所述通槽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边,每一所述侧边对应连接所述斜面;
进一步,在俯视图中,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动端子的中心线呈锐角;
进一步,自所述抵压部延伸形成一固持部,固持部相对两侧卡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两所述支撑部末端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固持部的宽度 ;
进一步,所述接触部设有一通孔,自所述接触面斜向上延伸形成一导引面,所述导引面位于所述通孔的正上方;
进一步,所述通孔的宽度朝着所述抵压部的方向逐渐变小;
进一步,包括一绝缘盖体位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所述绝缘盖体具有一对接孔供所述对接插头穿过,所述对接孔位于所述抵压部的正上方,所述绝缘盖体设有一凸出部抵接于所述绝缘本体上表面,所述凸出部设有一进胶口。
进一步,包括一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设有一基部盖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上表面,自所述基部相对两侧分别向下弯折延伸形成一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基部一起夹持绝缘本体,所述支撑部末端与所述弯折部在上下方向上部分重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中所述支撑部抵接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支撑面,所述接触面低于所述支撑面,故组装时,所述动端子朝所述定端子沿着所述支撑面滑行的过程中,所述接触面会压迫所述接触部向下移动,使所述支撑部向下变形,藉由所述支撑部向下变形的回弹力,使所述接触部紧密接触所述定端子,增强整个所述电连接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一个视角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部分元件动端子装配前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动端子位于第一位置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动端子位于第二位置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对接插头插接前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对接插头插接后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对接插头插接后另一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电连接器100 | 绝缘本体1 | 收容空间11 | 挡止面111 |
斜面112 | 支撑面113 | 通槽114 | 凹槽115 |
绝缘盖体2 | 对接孔21 | 凸出部22 | 进胶口221 |
定端子3 | 固定部31 | 对接部32 | 接触面321 |
导引面322 | 动端子4 | 接触部41 | 通孔411 |
支撑部42 | 抵压部43 | 固持部44 | 金属外壳5 |
基部51 | 弯折部52 | 对接插头6 |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本体1;一绝缘盖体2,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一定端子3和一动端子4,固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中;以及一金属外壳5,套设于所述绝缘盖体2。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设有一收容空间11,收容所述定端子3和所述动端子4,所述收容空间11具有一挡止面111,自所述挡止面111相对两侧斜向上延伸分别形成一斜面112,每一所述斜面112的边缘水平延伸形成一支撑面113,两个所述支撑面113位于同一高度,且所述动端子4支撑于所述支撑面113,在所述动端子4的组装过程中,两个所述支撑面113导引所述动端子4水平滑向所述定端子3,以便二者相互抵接;所述挡止面111连接有一通槽上下贯穿所述绝缘本体114;所述绝缘本体1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一凹槽115,所述凹槽115连通所述收容空间11。
所述绝缘盖体2具有贯穿的对接孔21,所述对接孔21与所述收容空间11连通,进一步,所述绝缘盖体2还设有一凸出部22抵接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上表面,所述凸出部22设有一进胶口221,供注塑时注胶。所述金属外壳5设有一基部51盖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表面,自所述基部51相对两侧分别向下弯折延伸形成一弯折部52,所述弯折部52与所述基部51一起夹持绝缘本体1,使所述金属外壳5牢固卡持所述绝缘本体1。
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定端子3具有一固定部31,所述固定部31镶埋(insert-mold)于所述绝缘本体1相对所述凹槽115,使所述定端子3牢固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在其它实施中,所述定端子3也可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只要能使所述定端子3稳定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即可,在此并不为限。所述固定部31一端水平延伸形成一对接部32,所述对接部32显露于所述通槽114,且向下抵接所述动端子4;所述固定部31的宽度大于所述对接部32的宽度,进一步增强所述定端子3的稳定性。所述对接部32的下表面与所述动端子4接触的区域定义一接触面321,所述接触面321低于所述支撑面113,所述接触面321抵接所述动端子4的上表面。所述对接部32上表面呈平板状,便于所述定端子3一次成型,减少所述定端子3的成型工序;所述对接部32的下表面还设有一导引面322自所述接触面321斜向上延伸至所述对接部的末端,所述导引面导引所述动端子4滑移至所述定端子3的下方。
如图2和图7至9所示,所述动端子4设有一接触部41,向上抵接所述对接部32,所述接触部41位于所述通槽114的正上方,确保通过所述通槽114可观察到所述接触部41与所述对接部32的接触情况;还便于治具可以穿过所述通槽114调节所述动端子4的位置,使所述动端子4和所述接触面321接触良好;自所述接触部41相对两侧延伸分别形成一支撑部42,由于所述支撑面113高于所述接触面321,两所述支撑部42对应支撑于两所述支撑面113,故所述支撑部42于所述支撑面113的支撑点高于所述接触面321,如此便可保证所述接触面321向下压迫所述接触部41,使二者紧密接触。另外,所述支撑部42末端与所述弯折部52在上下方向上部分重叠,使所述支撑部42施加给所述支撑面113的力能够传导至所述弯折部52,防止所述塑胶本体因受压而变形。所述支撑部42位于所述斜面112上方且与所述斜面112之间有间隙,使得对接插头插接6时,所述支撑部42有足够的空间向下弹性变形,进一步,当所述对接插头6插入所述对接孔21至最终位置时,所述支撑部42形变至接触所述斜面112,避免所述支撑部42变形过量,提高所述动端子4的使用寿命。在水平投影中,所述支撑部42与所述动端子4的中心线呈锐角,两所述支撑部42的末端和所述接触部41的接触点三者之间呈等腰三角形布置,如此可最大程度保证所述动端子4受到压力时,所述支撑部42弹性变形提供稳定的回弹力。自所述接触部41延伸形成一抵压部43,所述抵压部43正对所述对接孔21,使所述对接插头6正好穿过所述对接孔21向下压接所述抵压部43,从而驱使所述接触部41离开所述接触面3,实现开关功能。所述抵压部43继续延伸形成一固持部44,所述固持部44的相对两侧卡持于所述凹槽115,使所述动端子4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为了保证整个所述动端子4的稳定性,两所述支撑部42末端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固持部44的宽度。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接触部41还设有一通孔411,所述通孔411的宽度朝着所述抵压部43的方向逐渐变下,既保证了所述所述抵压部43的强度需求,又可使所述接触部41有较好的弹性。所述导引面322位于所述通孔411的正上方,增大所述接触面321与所述接触部41的接触面积。
如图1和图4至6所示,在所述电连接器100组装的过程中,先将所述定端子3镶埋成型至所述绝缘本体1,将所述动端子4从上至下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11中的第一位置(如图4和图5),此时,所述接触部和所述支撑部在同一平面,即所述接触部和所述支撑部为平板状,使所述支撑部42支撑于所述支撑面113,再把所述动端子4从第一位置向靠近所述定端子3方向至第二位置(如图6),此时所述接触面321向下抵持所述接触部41使所述接触部41向下弹性变形,从而带动所述支撑部42向下变形,再次所述金属外壳5与所述绝缘盖体2镶埋成型,最后将所述金属外壳5和所述绝缘盖体2盖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上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100有下列有益效果:
(1)所述支撑部42抵接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所述支撑面113,所述接触面321低于所述支撑面113,故组装时,所述动端子4朝所述定端子3沿着所述支撑面113滑行的过程中,所述接触面321会压迫所述接触部41向下移动,使所述支撑部42向下变形,藉由所述支撑部42向下变形的回弹力,使所述接触部41紧密接触所述对接部32,增强整个所述电连接器100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2)在水平投影中,所述支撑部42与所述动端子4的中心线呈锐角,两所述支撑部42的末端和所述接触部41的接触点三者之间呈等腰三角形布置,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所述动端子4受到压力时,所述支撑部42弹性变形提供稳定的回弹力。;
(3)所述接触部41还设有一通孔411,所述通孔411的宽度朝着所述抵压部43的方向逐渐变下,既保证了所述动端子4的强度需求,又可使所述接触部41有较好的弹性;
(4)所述支撑部42与所述斜面112之间有间隙,使得对接插头6插接时,所述支撑部42有足够的空间向下弹性变形,进一步,当所述对接插头6稳定插入所述对接孔21时,所述支撑部42形变至接触所述斜面112,避免所述支撑部42变形过量,提高所述动端子4的使用寿命;
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与一对接插头对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具有两支撑面;
一动端子,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接触部,自所述接触部相对两侧分别延伸形成一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支撑于所述支撑面,自所述接触部延伸形成一抵压部,供所述对接插头向下抵压;
一定端子,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定端子具有一接触面向下抵接所述接触部的上表面,且所述接触面低于所述支撑面,当所述对接插头向下插入时,所述抵压部受到所述对接插头抵压而驱动所述接触部向下离开所述接触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挡止面位于所述抵压部下方,所述支撑面为水平面,自所述支撑面斜向下延伸形成一斜面位于所述支撑部下方,所述支撑面通过所述斜面与所述挡止面连接,且所述斜面与所述支撑部之间有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对接插头向下抵压所述抵压部过程中,所述支撑部接触所述斜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通槽上下贯穿所述绝缘本体,所述接触部显露于所述通槽,所述通槽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边,每一所述侧边对应连接所述斜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水平投影中,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动端子的中心线呈锐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抵压部延伸形成一固持部,固持部相对两侧卡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两所述支撑部末端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固持部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设有一通孔,自所述接触面斜向上延伸形成一导引面,所述导引面位于所述通孔的正上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宽度朝着所述抵压部的方向逐渐变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绝缘盖体位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所述绝缘盖体具有一对接孔供所述对接插头穿过,所述对接孔位于所述抵压部的正上方,所述绝缘盖体设有一凸出部抵接于所述绝缘本体上表面,所述凸出部设有一进胶口。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设有一基部盖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上表面,自所述基部相对两侧分别向下弯折延伸形成一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基部一起夹持绝缘本体,所述支撑部末端与所述弯折部在上下方向上部分重叠。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717342.XU CN205863462U (zh) | 2016-07-08 | 2016-07-08 | 电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717342.XU CN205863462U (zh) | 2016-07-08 | 2016-07-08 | 电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863462U true CN205863462U (zh) | 2017-01-04 |
Family
ID=57645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717342.XU Active CN205863462U (zh) | 2016-07-08 | 2016-07-08 | 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863462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48255A (zh) * | 2019-05-05 | 2019-07-23 | 昆山杰顺通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 触点式电连接器 |
CN110970775A (zh) * | 2019-12-14 | 2020-04-07 | 昆山雷匠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同轴开关 |
CN110994298A (zh) * | 2019-12-14 | 2020-04-10 | 昆山雷匠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同轴开关 |
-
2016
- 2016-07-08 CN CN201620717342.XU patent/CN20586346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48255A (zh) * | 2019-05-05 | 2019-07-23 | 昆山杰顺通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 触点式电连接器 |
CN110048255B (zh) * | 2019-05-05 | 2024-05-17 | 昆山杰顺通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 触点式电连接器 |
CN110970775A (zh) * | 2019-12-14 | 2020-04-07 | 昆山雷匠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同轴开关 |
CN110994298A (zh) * | 2019-12-14 | 2020-04-10 | 昆山雷匠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同轴开关 |
CN110994298B (zh) * | 2019-12-14 | 2021-04-13 | 昆山雷匠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同轴开关 |
CN110970775B (zh) * | 2019-12-14 | 2021-08-20 | 昆山雷匠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同轴开关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04472B (zh)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7565236B (zh) | 电连接器 | |
CN105322340B (zh) | 电连接器 | |
US7651381B2 (en) | Contact terminal and electric connector using the same | |
CN206461119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6486805A (zh) | 电连接装置及端子 | |
CN203871584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5863462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498668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5470770A (zh) |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 |
CN102723641A (zh) | 防呆型电连接器 | |
CN203942046U (zh) | 线缆连接装置 | |
CN205863477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156172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7026337A (zh) |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 |
CN205724186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3434330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088625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3800240U (zh) | 微型射频连接器 | |
CN206976689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5282744U (zh) | 双线端子台结构 | |
CN208797274U (zh) | 一种自锁式fpc连接器 | |
CN204809468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7425381B (zh) | 同轴连接器 | |
CN206639962U (zh) | 同轴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