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71584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71584U
CN203871584U CN201420287956.XU CN201420287956U CN203871584U CN 203871584 U CN203871584 U CN 203871584U CN 201420287956 U CN201420287956 U CN 201420287956U CN 203871584 U CN203871584 U CN 2038715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electric connector
draw
shield housing
hyoplastron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8795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学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Interconnect Shanghai Co Ltd
Shanghai Moshi Connector Co Ltd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oshi Connector Co Ltd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oshi Connector Co Ltd,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oshi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8795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71584U/zh
Priority to TW103213711U priority patent/TWM4956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715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71584U/zh
Priority to KR1020167036453A priority patent/KR101899232B1/ko
Priority to JP2016567655A priority patent/JP6425739B2/ja
Priority to US15/309,742 priority patent/US10020619B2/en
Priority to PCT/IB2015/001227 priority patent/WO2015181630A2/zh
Priority to JP2018160953A priority patent/JP6685613B2/ja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其包括一本体部以及由该本体部向前延伸出的一舌板部;多个导电端子,分为一组第一导电端子和一组第二导电端子,其中第一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外露于该舌板部的第一表面,第二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外露于该舌板部的第二表面;一外屏蔽壳体,其固定在该绝缘本体上,具有至少一接地焊脚,并包围该舌板部的外围空间形成一对接腔;以及一接地金属片,其包括一板体和由该板体延伸出的至少一延伸部,该板体埋设在该舌板部内并间隔开这两组导电端子的对接部,该延伸部穿出于该绝缘本体的侧边并与该外屏蔽壳体电性接触。本实用新型可以可靠地为接地金属片提供接地回路。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可靠地为接地金属片提供接地回路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201320378153.0揭露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的第一端子组、屏蔽件及设置于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向前延伸的舌板,所述舌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一端子组暴露于所述第一表面,屏蔽件设置于舌板且位于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所述第一端子组包括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设有朝向所述屏蔽件凸设并接触该屏蔽件的接触部。这种结构的屏蔽件是通过与接地端子的朝向屏蔽件折弯形成的尖拱形接触部发生接触来增加接地回路,这种尖拱形的接触部因缺乏弹性,不但不易提供稳固的接触而接地效果效差,并且接地端子也容易在组装时因为些微的偏移或变形就导致尖拱形接触部无法与屏蔽件保持接触,这种提供接地回路的方式不够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电连接器,可以可靠地为接地金属片提供接地回路。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包括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本体,其包括一本体部以及由该本体部向前延伸出的一舌板部,该舌板部具有上下相对的一第一表面和一第二表面;
多个导电端子,分为一组第一导电端子和一组第二导电端子,每个导电端子包括向前延伸到该舌板部的一对接部和伸出该本体部的一焊接部,其中第一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外露于该舌板部的第一表面,第二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外露于该舌板部的第二表面;
一外屏蔽壳体,其固定在该绝缘本体上;该外屏蔽壳体具有至少一接地焊脚,并包围该舌板部的外围空间形成一对接腔;以及
一接地金属片,其包括一板体和由该板体延伸出的至少一延伸部,该板体埋设在该舌板部内并间隔开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该延伸部穿出该绝缘本体的至少一侧并与该外屏蔽壳体电性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延伸部的末端为一接触部;该外屏蔽壳体上设有与该延伸部相对应的至少一卡槽,以供该接触部插入到该卡槽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卡槽具有水平延伸的一底边和倾斜延伸的一斜边,该接触部卡止在该斜边与该底边的相交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卡槽呈弧形,该接触部卡止在该弧形的卡槽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卡槽具有多个弧形边缘,从而使该卡槽形成一较宽段和位于该较宽段前后两侧的较窄段;该接触部上设有一凹口,其中该凹口对应卡止在该卡槽的较宽段,该接触部的其他部分卡止在该卡槽的较窄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外屏蔽壳体包括一顶壁、与该顶壁相对的一底壁以及连接在该顶壁与底壁之间的两个侧壁,该外屏蔽壳体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卡槽;该接地金属片包括两个延伸部,每个延伸部是从该绝缘本体的本体部的一侧向外突伸出并对应卡固到该外屏蔽壳体的一个卡槽里。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舌板部还包括位于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一前表面和两个侧表面;该接地金属片还包括由该板体的前端两侧分别延伸出的两个保护部,每个保护部至少包括外露于该舌板部的前表面与侧表面之间的过渡处的一个圆滑的导入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保护部是垂直于该板体弯折延伸出的;该舌板部的两个侧表面上各设有一个向内凹陷的扣持槽,该保护部还包括外露于扣持槽的一扣持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连接器还包括一内屏蔽壳体,该内屏蔽壳体位于该外屏蔽壳体与该绝缘本体之间,并包覆该绝缘本体的舌板部的后段及该本体部邻近该舌板部的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接地金属片还包括由该板体延伸出的至少一接地焊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通过使接地金属片的延伸部与外屏蔽壳体接触,再通过外屏蔽壳体上的接地焊脚来接地,这种结构可以可靠地为接地金属片提供接地回路,有利于高频信号传输,从而可以降低两组导电端子间高频信号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与电路板的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与电路板的侧视图。
图3是图2中B-B向的剖视图。
图4是将图1中的电路板分离的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外屏蔽壳体分离的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电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7是将图5中的第一模组、第二模组和第三模组分离的视图。
图8是将图7中的导电端子、接地金属片和绝缘本体分离的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二个优选实施例与电路板的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电连接器与电路板的侧视图。
图11是将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外屏蔽壳体分离的侧视图。
图12是将图11所示电连接器的第一模组、第二模组和第三模组分离的视图。
图13是将图12中的导电端子、接地金属片和绝缘本体分离的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接地金属片的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实用新型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例,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实用新型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
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实施例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元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元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元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参见图1至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一个较佳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4,该电连接器10是一个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电连接插座,该电连接器10可装设到一电路板20上。该电路板20在后方设有相互横向错位并前后排列的一组第一焊盘201和一组第二焊盘202。该电路板20还设有两个前接地焊盘205和两个后接地焊盘207。其中,第一焊盘201与第二焊盘202为表面贴装式,接地焊盘205、207为穿孔式。
该电连接器10大致包括:一绝缘本体1、装设在该绝缘本体1上的多个导电端子2、套设固定在该绝缘本体1外周的一外屏蔽壳体3、固定在该外屏蔽壳体3与该绝缘本体1之间的一内屏蔽壳体4以及埋设在该绝缘本体1的一接地金属片5。该外屏蔽壳体3包围形成一个呈180度对称设置的对接腔109。这些导电端子2能够以表面贴装的形式焊接到该电路板20的两组焊盘201、202上。该外屏蔽壳体3具有多个接地焊脚35、37,这些接地焊脚35、37可以对应焊接到该电路板20的接地焊盘205、207上。
参见图5至图8,该绝缘本体1包括一本体部14以及由该本体部14向前延伸出的一舌板部16。其中该本体部14较为宽大而舌板部16较为窄长。该绝缘本体1具体是由一第一绝缘件11、一第二绝缘件12以及第三绝缘件13组合而成。
该第一绝缘件11主要包括呈长方体的一基部111、分别设置在该基部111的两相对侧的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两个固定部112、设置在该基部111的顶侧的两个避让槽113以及设置在该基部111上的两个固定槽。具体地,每个固定部112为竖直延伸的一凸轨。
该第二绝缘件12主要包括呈长方体的一基部121、分别设置在该基部121的两相对侧的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两个固定部122、设置在该基部121的底侧的两个避让槽以及设置在该基部121上的两个固定槽124。具体地,每个固定部122为竖直延伸的一凸轨。
该第三绝缘件13主要包括一主体部15和由该主体部15的前侧向前延伸出的一舌板部16。该主体部15大致包括相对的两个延伸侧部152以及横向地连接在这两个延伸侧部152之间的一加强肋155。该主体部15形成有上下贯通的一收容空间153。该第一绝缘件11和第二绝缘件12分别固定在该收容空间153的下部和上部并相互顶抵。该舌板部16是由这两个延伸侧部152的前端进一步向前延伸出。两个延伸侧部152下部的两相对内侧分别各设有一第一安装部。两个延伸侧部152上部的两相对内侧分别各设有一第二安装部1522。具体而言,该第一安装部为竖直延伸地凹设在延伸侧部152下部内侧的一第一槽道,该第一槽道在延伸侧部152的下端开口。该第二安装部1522为竖直延伸地凹设在延伸侧部152上部内侧的一第二槽道,该第二槽道在延伸侧部152的上端开口。延伸侧部152在顶面后端还向上突伸出一限位块1526。
该舌板部16具有相对宽大且上下相对的第一表面(下侧表面)168和第二表面(上侧表面)169以及连接在第一表面168和第二表面169之间的一前表面1671和两个侧表面1672。该舌板部16的第一表面168形成有一组第一端子收容槽161。该舌板部16的第二表面169形成有一组第二端子收容槽162。该舌板部16包括靠近本体部14的一后段165和从后段165向前延伸出一前段166。后段165的第一表面168和第二表面169垂直于舌板部16的延伸方向突伸出多个凸肋1651、1652,两凸肋1651、1652之间形成有端子收容槽161、162的一段。这些凸肋1651、1652的顶面大致平齐,位于舌板部16的上下两侧凸肋1651、1652的两个顶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了该后段165的厚度。该后段165的厚度尺寸比前段166的厚度尺寸大。这种结构可以使舌板部16具有较好的强度以免被对接连接器损坏。该舌板部16的后段165的两侧还分别各形成有一收容槽164。
具体地,该第一绝缘件11是通过两个固定部112与该第三绝缘件13上的两个第一安装部对应配合,而使该第一绝缘件11从下往上地插入安装固定在该收容空间153的下部。该第二绝缘件12是通过两个固定部122与该第三绝缘件13上的两个第二安装部1522对应配合,而使该第二绝缘件12从上往下地插入安装固定在该收容空间153的上部,该第二绝缘件12的基部121的底面与该第一绝缘件11的基部111的顶面相互顶抵。这种配合结构可以使三个绝缘件11、12及13非常紧凑地结合到一起构成该绝缘本体1的本体部14(参见图3)。
参见图5至图8,这些导电端子2是采用金属材料一体冲压弯折成型。这些导电端子2分为一组第一导电端子21和一组第二导电端子22。每个第一导电端子21包括一对接部211、一焊接部212和连接在对接部211与焊接部212之间的一连接部213。对接部211对应收容在该第一端子收容槽161中并裸露于该舌板部16的第一表面168。焊接部212向后延伸出该绝缘本体1的本体部14。连接部213埋设在该本体部14上。类似地,每个第二导电端子22包括一对接部221、一焊接部222和连接在对接部221与焊接部222之间的一连接部223。对接部221对应收容在该第二端子收容槽162中并裸露于该舌板部16的第二表面169。焊接部222向后延伸出该绝缘本体1的本体部14。连接部223埋设在该本体部14上。结合参见图1至图8,这组第一导电端子21的对接部211与这组第二导电端子22的对接部221在对接腔109内呈180度对称设置,从而使对接连接器沿正向或反向插入到该电连接器10内都可以达到正确连接的目的。
参见图4至图8,该外屏蔽壳体3包括一顶壁31、两侧壁32以及一底壁33。每个侧壁32的中部向下延伸出一前接地焊脚35。该顶壁31上凹设有接合部311。该底壁33上也凹设有接合部。每个侧壁32的后部向下延伸出一后接地焊脚37。每个侧壁32的后部还形成有一卡扣片36。每个侧壁32的后部在对应于后接地焊脚37的上方开设有一卡槽321,该卡槽321是向后开口的。具体地,参见图6,该卡槽321是从后往前逐渐缩窄的,具体到本实施例的卡槽321包括水平延伸的一底边3211和由前往后倾斜地向上延伸的一斜边3212。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底边3211和/或斜边3212不必须是直边,而是可以更改为具有一定弧度的弧边,只要能达到从后往前逐渐缩窄的外形即可。当该外屏蔽壳体3套设到该绝缘本体1时,该侧壁32的后端将抵顶于该绝缘本体1上的限位块1526上,从而使该限位块1526可以封堵住该卡槽321的开口。该卡扣片36在弯折后可以扣设到该绝缘本体1的后侧,从而使该外屏蔽壳体3固定到该绝缘本体1上。
参见图5至图8,该内屏蔽壳体4固定在该本体部14的外周并贴接环绕在该舌板部16的后段165延伸有一段距离。具体地,该内屏蔽壳体4包括位于后方并贴接在该本体部14的前段的一固定段45、位于前方并贴接在该舌板部16的后段165的一延伸段46以及竖直连接在该固定段45与延伸段46之间的一连接段47。该内屏蔽壳体4可以通过该固定段45与该外屏蔽壳体3相接触而接地。由于该延伸段46架设在这些凸肋1651、1652上,该延伸段46与第一导电端子21及第二导电端子22之间可以保持一间隔。
该内屏蔽壳体4具体是由两个金属壳体元件41上下拼合而成。每个金属壳体元件41呈阶台状,包括:固定在该本体部14的一水平固定板417、贴接在该舌板部16的后段165的一水平延伸板418以及垂直连接在水平固定板417与水平延伸板418之间的一竖直连接板413。其中水平固定板417的后缘竖直地延伸出两个固定突片415,该固定突片415较佳为倒钩。水平延伸板418的两侧竖直地延伸出两个卡钩414、416,其中卡钩414的卡口4141与、卡钩416的的卡口4161方向相反。
位于下方的金属壳体元件41的固定突片415对应插设在第一绝缘件11的固定槽。位于上方的金属壳体元件41的固定突片415对应插设在第二绝缘件12的固定槽124。另外,通过卡钩414、416的相互勾扣配合,可以使这两个金属壳体元件41相互锁固到一起。具体地,这些卡钩是扣合在该绝缘本体1的收容槽164内,从而可以将舌板部16的后段165环抱在其中。
该内屏蔽壳体4可以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或弹性接触的方式与外屏蔽壳体3的接合部311、331接合在一起从而接地。
参见图3和图8,该接地金属片5包括一板体51和由该板体51的后缘向后延伸出的两连接部153、横向延伸地连接该两连接部53的一横梁54、由该横梁54的两侧进一步向外侧延伸出的两个延伸部55以及由该板体51的前端两侧分别延伸出的两个保护部56。
该横梁54呈工字形,其两端分别形成有两个侧翼部57。其中,该板体51的轮廓与该舌板部16的前段轮廓相当。该板体51埋设在该舌板部16内并间隔开第一导电端子21和第二导电端子22。该板体51部分地外露于该舌板部16的前表面1671和两个侧表面1672。值得一提的是,该板体51的两侧缘外露于该扣持槽163,从而能够与对接插头侧面的弹片(图未示出)相接触而为该接地金属片5提供接地回路。该横梁54埋设在该第三绝缘件13的主体部15内。具体地,该横梁54的主体是埋设在主体部15的加强肋155上,两个侧翼部57分别埋设在主体部15的两个延伸侧部152上,从而有利于增强主体部15的结构强度。
如图3所示,这两个延伸部55从该主体部15的两侧向外伸出,延伸部55的末端形成一接触部555,该接触部555对应插置在外屏蔽壳体3上的卡槽321中并卡止在该卡槽321的底边3211与斜边3212的相交处,与外屏蔽壳体3紧密接触从而使该接地金属片5与外屏蔽壳体3电性连接,从而每个接触部555能够借助外屏蔽壳体3上的接地焊脚35、37而为该接地金属片5提供一接地回路。在本实施例中,该接触部555具体是向外突伸的一矩形片。相对先前技术而言,这种接地结构是通过夹设的方式使接触部555与外屏蔽壳体3的卡槽321紧密配合,接触较为可靠从而容易获得较好的接地效果,并且也容易观察到接触部555与卡槽321的接触情况进行修正。另外这种接地结构也不需要在该接地金属片5上额外增设一接地焊脚(图未示)及在电路板20上对应增加相应的接地焊盘,实施较为简便。
每个保护部56是垂直于该板体51地弯折延伸的。具体地,每个保护部56包括暴露于该扣持槽17的一扣持面562、暴露于该舌板部16的前表面1671与两个侧表面1672的过渡处的一导入面564以及连接于扣持面562与导入面564之间的一连接面563。在本实施例中,该扣持面562、连接面563及导入面564是位于与该板体51的侧缘相连的一悬臂561的外侧。这两个保护部56可以防止舌板部16的前缘在与对接连接器多次插接后受损。另外,由于该扣持面562对应暴露在该绝缘本体1上的扣持槽163,该扣持面562能够与对接连接器上的侧面弹片(图未示)抵触到一起而为该接地金属片5增多一条接地回路。
另外,该板体51上形成有多个通孔58。该横梁54与连接部53的交界处也形成有两个通孔59。这些通孔58、59可以增加第三绝缘件13与接地金属片5之间的结合强度。
参见图7和图8,这组第一导电端子21及第一绝缘件11结合成一第一模组7。这组第二导电端子22及第二绝缘件12结合成一第二模组8。该接地金属片5及第三绝缘件13结合成一第三模组9。其中,该第一模组7是从下往上地叠置在该第三模组9上,从而使该第一导电端子21的对接部211对应插入收容在该舌板部16的第一端子收容槽161内;该第二模组8是从上往下地叠置在该第三模组9上,从而使该第二导电端子22的对接部221对应插入收容在该舌板部16的第二端子收容槽162内。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装配过程大致包括:冲压弯折成型导电端子2、外屏蔽壳体3、金属壳体元件41以及接地金属片5;然后采用插入成型的制造工艺,制得第一模组7、第二模组8以及第三模组9;接着将第一模组7从下往上地插置到第三模组7的收容空间153下部,然后将第二模组8从上往下地插置到第三模组7的收容空间153上部,直至第二绝缘件12的底面与第一绝缘件11的顶面相顶抵,使得该第一模组7设置在该第三模组9上并且该第一模组7和第二模组8将该第三模组9紧密地夹持在其中从而制得组合本体6;接着,将两个金属壳体元件41对应装设到组合本体6上;最后再从前往后地将外屏蔽壳体3套到绝缘本体1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通过使接地金属片5的延伸部55与外屏蔽壳体3接触,再通过外屏蔽壳体3上的接地焊脚35、37来接地,可以可靠地为接地金属片提供接地回路,有利于高频信号传输,从而可以降低两组导电端子21、22间高频信号的干扰;另外,通过使接地金属片5的保护部56与对接连接器上的弹片接触,也可以增加接地回路。
参见图9至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电连接器10a与前述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的主要差异在于外屏蔽壳体3a上的卡槽321a与外屏蔽壳体3上的卡槽321的形状不同,接地金属片5a上的延伸部55a与接地金属片3上的延伸部55的形状也不同。具体到本实施例的卡槽321a具有多个弧形边缘,这些弧形边缘使卡槽321a形成一较宽段3213a和分别位于该较宽段3213a前后两侧的两个较窄段3214a;接触部555a是中间设有一向外凹口5551a的矩形片,其中,当接地金属片5a的延伸部55a卡止在外屏蔽壳体3a时,接触部555a的凹口5551a与该卡槽321a的较宽段3213a相对应,接触部555a的其他部分556a对应卡止在该卡槽321a的较窄段3214a处。
参见图14,为本实用新型接地金属片的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接地金属片5b与前述的接地金属片5、5a的差异之处在于,其还可以包括由该板体51b后端弯折延伸出的两个接地焊脚52b,这两个接地焊脚52b能够对应焊接到一电路板,从而可以进一步为该接地金属片5b提供额外的接地回路。
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本体,其包括一本体部以及由该本体部向前延伸出的一舌板部,该舌板部具有上下相对的一第一表面和一第二表面;
多个导电端子,分为一组第一导电端子和一组第二导电端子,每个导电端子包括向前延伸到该舌板部的一对接部和伸出该本体部的一焊接部,其中第一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外露于该舌板部的第一表面,第二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外露于该舌板部的第二表面;
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还包括:
一外屏蔽壳体,其固定在该绝缘本体上;该外屏蔽壳体具有至少一接地焊脚,并包围该舌板部的外围空间形成一对接腔;以及
一接地金属片,其包括一板体和由该板体延伸出的至少一延伸部,该板体埋设在该舌板部内并间隔开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该延伸部穿出该绝缘本体的至少一侧并与该外屏蔽壳体电性接触。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延伸部的末端为一接触部;该外屏蔽壳体上设有与该延伸部相对应的至少一卡槽,以供该接触部插入到该卡槽中。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卡槽具有水平延伸的一底边和倾斜延伸的一斜边,该接触部卡止在该斜边与该底边的相交处。
4.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卡槽呈弧形,该接触部卡止在该弧形的卡槽中。
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卡槽具有多个弧形边缘,从而使该卡槽形成一较宽段和位于该较宽段前后两侧的较窄段;该接触部上设有一凹口,其中该凹口对应卡止在该卡槽的较宽段,该接触部的其他部分卡止在该卡槽的较窄段。
6.依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外屏蔽壳体包括一顶壁、与该顶壁相对的一底壁以及连接在该顶壁与底壁之间的两个侧壁,该外屏蔽壳体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卡槽;该接地金属片包括两个延伸部,每个延伸部是从该绝缘本体的本体部的一侧向外突伸出并对应卡固到该外屏蔽壳体的一个卡槽里。
7.依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舌板部还包括位于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一前表面和两个侧表面;该接地金属片还包括由该板体的前端两侧分别延伸出的两个保护部,每个保护部至少包括外露于该舌板部的前表面与侧表面之间的过渡处的一个圆滑的导入面。
8.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保护部是垂直于该板体弯折延伸出的;该舌板部的两个侧表面上各设有一个向内凹陷的扣持槽,该保护部还包括外露于扣持槽的一扣持面。
9.依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还包括一内屏蔽壳体,该内屏蔽壳体位于该外屏蔽壳体与该绝缘本体之间,并包覆该绝缘本体的舌板部的后段及该本体部邻近该舌板部的部分。
10.依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接地金属片还包括由该板体延伸出的至少一接地焊脚。
CN201420287956.XU 2014-05-30 2014-05-30 电连接器 Active CN2038715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87956.XU CN203871584U (zh) 2014-05-30 2014-05-30 电连接器
TW103213711U TWM495635U (zh) 2014-05-30 2014-08-01 電連接器
KR1020167036453A KR101899232B1 (ko) 2014-05-30 2015-05-29 전기 커넥터
JP2016567655A JP6425739B2 (ja) 2014-05-30 2015-05-29 電気コネクタ
US15/309,742 US10020619B2 (en) 2014-05-30 2015-05-29 Electrical connector
PCT/IB2015/001227 WO2015181630A2 (zh) 2014-05-30 2015-05-29 电连接器
JP2018160953A JP6685613B2 (ja) 2014-05-30 2018-08-30 電気コネク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87956.XU CN203871584U (zh) 2014-05-30 2014-05-30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71584U true CN203871584U (zh) 2014-10-08

Family

ID=51652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87956.XU Active CN203871584U (zh) 2014-05-30 2014-05-30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71584U (zh)
TW (1) TWM495635U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7495A (zh) * 2014-11-18 2015-02-25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CN104377506A (zh) * 2014-11-18 2015-02-25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CN104377491A (zh) * 2014-11-18 2015-02-25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CN104795698A (zh) * 2015-05-05 2015-07-22 昆山嘉华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5356167A (zh) * 2014-11-21 2016-02-24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CN105390853A (zh) * 2014-09-03 2016-03-09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6684647A (zh) * 2017-01-11 2017-05-17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C型连接器
TWI608663B (zh) * 2015-04-24 2017-12-11 Advanced Connectek Inc Socket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0411413B2 (en) 2017-12-06 2019-09-10 Lotes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90853A (zh) * 2014-09-03 2016-03-09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4377495A (zh) * 2014-11-18 2015-02-25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CN104377506A (zh) * 2014-11-18 2015-02-25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CN104377491A (zh) * 2014-11-18 2015-02-25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CN105356167A (zh) * 2014-11-21 2016-02-24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TWI608663B (zh) * 2015-04-24 2017-12-11 Advanced Connectek Inc Socket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4795698A (zh) * 2015-05-05 2015-07-22 昆山嘉华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4795698B (zh) * 2015-05-05 2018-03-20 昆山嘉华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6684647A (zh) * 2017-01-11 2017-05-17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C型连接器
CN106684647B (zh) * 2017-01-11 2019-06-04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C型连接器
US10411413B2 (en) 2017-12-06 2019-09-10 Lotes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5635U (zh) 2015-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71584U (zh) 电连接器
CN203871583U (zh) 电连接器
CN104733897B (zh) 电连接器
CN203859324U (zh) 电连接器
CN203859323U (zh) 电连接器
CN204696372U (zh) 插座连接器
US1009694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5390838B (zh) 电连接器组装体
CN203983548U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101989699B (zh) 连接器
CN203859327U (zh) 电连接器
CN101989696A (zh) 连接器
CN104836046A (zh) 连接器端子
CN2737005Y (zh) 电连接器
CN203859330U (zh) 电连接器
CN104241940A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03983638U (zh) 电连接器
CN106558805A (zh) 电连接器
CN107681301A (zh) 电连接器
EP3407433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fixing bending member thereof
CN201570699U (zh) 电连接器
CN207250764U (zh) 电连接器
CN201303074Y (zh) 插座连接器
CN205863462U (zh) 电连接器
CN203871585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