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62211U - 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62211U
CN205862211U CN201620775624.5U CN201620775624U CN205862211U CN 205862211 U CN205862211 U CN 205862211U CN 201620775624 U CN201620775624 U CN 201620775624U CN 205862211 U CN205862211 U CN 2058622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fan ring
switch
control system
safety che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7562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荣
祁春超
黄雄伟
吴光胜
赵术开
丁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xun Ark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Victooth Terahertz Technolo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uyatai Hertz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Huaxun A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uyatai Hertz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Huaxun A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uyatai Hertz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7562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622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622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622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中FPGA控制芯片经上位机通讯模块接收来自上位机的角度、方向、速度等运动指令,实现快速控制旋转运动模块;同时,FPGA控制芯片根据将定位检测模块检测旋转运动模块的实时运动信息(旋转角度、方向、速度)控制运动模块的运动状态,其中,运动状态包括停止运动和正常旋转。FPGA控制芯片可以实时检测到该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中各个模块的工作状态,一旦该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出现故障,可以对各模块分别进行调试、维修和维护,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若定位检测模块检测到旋转运动模块出现异常,则FPGA控制芯片控制运动模块的停止运动,大大提高了旋转运动模块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检仪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毫米波的频率为30GHz到300GHz(波长从1mm到10mm),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常把毫米波的低端频率降到26GHz。在电磁波谱中毫米波频率的位置介于红外与微波之间。与红外相比,毫米波具有全天候工作的能力并且可用于烟尘,云雾等恶劣环境下。与微波相比,毫米波的波长短,频带宽(具有很广阔的利用空间)以及在大气中的传播特性是毫米波的典型特点。具体来说毫米波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精度高、分辨率高、能够穿透等离子体、毫米波受恶劣自然环境的影响小;毫米波系统体积小,重量轻,和微波电路相比,毫米波电路尺寸要小很多,因此,毫米波系统更易集成,正是这些独特的性质赋予了毫米波技术的无损检测和安检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毫米波成像体制主要分为毫米波主动成像和毫米波被动成像。一般多采用毫米波主动式圆柱形阵列旋转扫描的三维全成成像技术,即采用阵列式的毫米波发射、接收天线模块来获取人体扫描信息,其运动控制方式大多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 Controller,PLC)控制系统和伺服电机的控制方案,由于普通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信号处理速度慢,对信号延时长,无法时时监测各电机运动工作状态,一旦出现故障,维修检测工作十分繁琐,从而使人体安检仪维护、维修、调试十分不便,且在方案中对错误运动未防护或防护不周全,从而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维护繁琐、调试不便、安全性能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
一种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包括上位机通讯模块、主控器、旋转运动模块、触发模块、定位检测模块和电源模块;
所述上位机通讯模块用于与上位机进行通讯;
所述主控器分别与所述上位机通讯模块、旋转运动模块、触发模块、定位检测模块连接,所述主控器接收所述上位机发出的运动指令,并驱动控制所述旋转运动模块运动;
所述旋转运动模块与定位检测模块机械连接,所述定位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和判断所述旋转运动模块的运动信息;
所述主控器通过所述定位检测模块的反馈信息控制所述旋转运动模块的运动状态和控制所述触发模块扫描采集人体信息,其中,所述主控器为FPGA控制芯片;
所述电源模块为所述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中,所述旋转运动模块包括驱动器、伺服电机和悬臂;
所述驱动器、伺服电机、悬臂依次连接,所述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伺服电机带动所述悬臂旋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中,所述定位检测模块包括旋转编码器和定位单元;所述旋转编码器、定位单元均与所述伺服电机同轴设置;
所述旋转编码器用于实时检测所述伺服电机的旋转角度、方向及速度信息,
所述定位单元用于监测所述伺服电机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的起始和极限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中,所述旋转编码器为增量式编码器,所述增量式编码器的分辨率小于等于0.005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中,所述定位单元包括定位片,所述定位片包括沿逆时针方向环状相接的第一扇环、第二扇环、第三扇环和第四扇环,且所述第一扇环、第二扇环、第三扇环和第四扇环的圆心重合;
所述第一扇环、第二扇环、第三扇环和第四扇环的圆心角分别为第一圆心角、第二圆心角、第三圆心角、第四圆心角;
所述第一扇环、第二扇环、第三扇环和第四扇环的大环半径分别为第一半径、第二半径、第三半径、第四半径;
所述第一圆心角为钝角,第二圆心角为锐角,第三圆心角为直角,第四圆心角为钝角;
所述第一半径、第三半径、第二半径依次递减,且所述第二半径与第四半径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中,所述定位单元还包括第一保护开关、第二保护开关、零位开关和中间位开关;
所述零位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扇环圆弧的中点,所述零位开关到圆心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半径且大于所述第三半径;
所述中间位开关与所述零位开关的连线穿过所述圆心,且所述中间位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三扇环与第四扇环的连接处;所述中间位开关与所述圆心的距离大于第二半径且小于第三半径;
所述第一保护开关、第二保护开关、零位开关位于同一圆周上,且所述第一保护开关、圆心、零位开关构成的第五圆心角与所述第二保护开关、圆心、零位开关构成的第六圆心角均与所述第一圆心角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中,所述第一保护开关、第二保护开关均为机械开关。
在其中一个实施中,所述零位开关、中间位开关均为光电传感器开关。
在其中一个实施中,所述触发模块包括数字脉冲驱动芯片,所述数字脉冲驱动芯片与所述FPGA控制芯片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中,所述上位机通讯模块包括千兆网口通讯芯片,所述千兆网口通讯芯片与所述上位机连接,用于实现与上位机的通讯。
上述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中FPGA控制芯片经上位机通讯模块接收来自上位机的角度、方向、速度等运动指令,实现快速控制旋转运动模块;同时,FPGA控制芯片根据将定位检测模块检测旋转运动模块的实时运动信息(旋转角度、方向、速度)控制运动模块的运动状态,其中,运动状态包括停止运动和正常旋转。FPGA控制芯片可以实时检测到该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中各个模块的工作状态,一旦该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出现故障,可以对各模块分别进行调试、维修和维护,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若定位检测模块检测到旋转运动模块出现异常,则FPGA控制芯片控制运动模块的停止运动,大大提高了旋转运动模块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结构框架图;
图2为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中旋转运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中旋转运动模块、定位检测模块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定位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定位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顺时针旋转时定位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b为定位检测模块右侧零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7a为逆时针旋转时定位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定位检测模块左侧零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的为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器10、上位机通讯模块20、旋转运动模块30、定位检测模块40、触发模块50和电源模块(图中未示)。上位机通讯模块20用于与上位机进行通讯;主控器10分别与上位机通讯模块20、旋转运动模块30、定位检测模块40、触发模块50连接。主控器10通过上位机通讯模块20接收上位机发出的运动指令,并驱动控制旋转运动模块30运动。旋转运动模块30与定位检测模块40机械连接,定位检测模块40用于检测和判断旋转运动模块30的运动信息。主控器10通过所述定位检测模块40的反馈信息控制旋转运动模块30的运动状态和控制触发模块50扫描采集人体信息,也可以理解为主控器10根据定位检测模块40检测的旋转运动模块30的运动信息进而控制旋转运动模块30的运动状态和控制触发模块50扫描采集人体信息。电源模块为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主控器10为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控制芯片。FPGA控制芯片,即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控制芯片,它是在PAL、GAL、CPLD等可编程器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它是作为专用集成电路(ASIC)领域中的一种半定制电路而出现的,既解决了定制电路的不足,又克服了原有可编程器件门电路数有限的缺点。与传统的PLC控制器相比,FPGA控制芯片信号处理速度快,且对信号的及时处理,延迟小,外围通讯接口方式灵活等优点。
上位机通讯模块20包括千兆网口通讯芯片,千兆网通讯芯片用于实现与上位机的通讯。FPGA控制芯片经上位机通讯模块20接收来自上位机的运动指令,其运动指令中包括角度、方向、速度等运动信息,并实现快速控制旋转运动模块30旋转。同时,FPGA控制芯片根据将定位检测模块40检测旋转运动模块30的实时运动信息(旋转角度、方向、速度)控制运动模块的运动状态,其中,运动状态包括停止旋转和正常旋转。上位机通讯模块20还可以将定位检测模块40检测旋转运动模块30的实时运动信息(旋转角度、方向、速度)反馈给上位机。
FPGA控制芯片可以实时检测到该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中各个模块的工作状态,一旦该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出现故障,可以对各模块分别进行调试、维修和维护,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若定位检测模块40检测到旋转运动模块30出现异常,则FPGA控制芯片控制运动模块的停止旋转,大大提高了旋转运动模块30的安全性。
如图2所示的为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中旋转运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旋转运动模块30包括驱动器310、伺服电机320和悬臂330。驱动器310、伺服电机320、悬臂330依次连接,驱动器310用于驱动伺服电机320带动悬臂330进行θ角正、逆时针旋转运动。其中,θ角为钝角,在本实施例中,θ角为120°、135°或150°,其具体的旋转角度θ可根据实际需求来设定,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具体角度。
参考图3,定位检测模块40包括旋转编码器410和定位单元420;旋转编码器410和定位单元420均与伺服电机320同轴设置。旋转编码器410用于实时检测伺服电机320的旋转角度、方向及速度信息,定位单元420用于监测伺服电机320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的起始和极限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编码器410为增量式编码器,增量式编码器的分辨率小于等于0.005度。增量式旋转编码器410是将位移转换成周期性的电信号,再把这个电信号转变成计数脉冲,用脉冲的个数表示位移的大小;通过内部两个光敏接受管转化其角度码盘的时序和相位关系,得到其角度码盘角度位移量增加(正方向)或减少(负方向),其安装方便和安全、使用寿命长。
旋转编码器410用于实时检测伺服电机320的旋转角度、方向及速度信息,并将检测的运动信息反馈给FPGA控制芯片。若FPGA控制芯片没有接受到旋转编码器410反馈的悬臂330旋转的运动信息时,或FPGA控制芯片接受的悬臂330旋转的角度值与实际旋转的角度值的差值大于1°时,则旋转编码器410出现故障,此时,则FPGA控制芯片驱动伺服电机320停止运动。通过FPGA控制芯片对旋转编码器410的实时监测可实现对伺服电机320的控制,大大提高了旋转运动模块30的安全性。
若FPGA控制芯片接受到旋转编码器410反馈的悬臂330旋转的运动信息时,FPGA控制芯片根据悬臂330旋转的运动信息控制触发模块发送触发指令,该触发指令为一脉冲信号。其中,触发模块50包括数字脉冲驱动芯片,数字脉冲驱动芯片与FPGA控制芯片连接。当悬臂330运动旋转α角度时,FPGA控制芯片则控制触发模块50发送一个脉冲信号,用于扫描采集人体信息。一般α角小于1°,在本实施例中,α角小于0.5°,其α角越小,所采集的人体信息越详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求来设定α角的大小。
定位单元420包括定位片422,如图4所示的为定位片的结构示意图,定位片422包括沿逆时针方向环状相接的第一扇环A1、第二扇环A2、第三扇环A3和第四扇环A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扇环A1、第二扇环A2、第三扇环A3和第四扇环A4一体成形,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其中,第一扇环A1、第二扇环A2、第三扇环A3和第四扇环A4的圆心O重合。第一扇环A1、第二扇环A2、第三扇环A3和第四扇环A4的圆心角分别为第一圆心角θ1、第二圆心角θ2、第三圆心角θ3、第四圆心角θ4。第一扇环A1、第二扇环A2、第三扇环A3和第四扇环A4的大环半径分别为第一半径R1、第二半径R2、第三半径R3、第四半径R4。
其中,第一圆心角θ1为钝角,第一圆心角θ1与悬臂330的最大旋转角度θ相等(θ1=θ);第二圆心角θ2为锐角,且θ2=90°-θ/2;第三圆心角为直角,即θ3=90°;第四圆心角为钝角,且θ4=180°-θ/2。第一半径R1、第三半径R3、第二半径R2依次递减,即R1>R3>R2,且第二半径R2与第四半径R4相等,即R2=R4。
参考图5,定位单元420还包括第一保护开关S1、第二保护开关S2、零位开关S3和中间位开关S4。零位开关S3设置在第一扇环A1圆弧的中点,零位开关S3到圆心O的距离小于第一半径R1且大于第三半径R3。中间位开关S4与零位开关S3的连线穿过圆心O,且中间位开关S4设置在第三扇环A3与第四扇环A4的连接处;中间位开关S4与圆心O的距离大于第二半径R2且小于第三半径R3。第一保护开关S1、第二保护开关S2、零位开关位S3于同一圆周上,且第一保护开关S1、圆心O、零位开关S3构成的第五圆心角θ5与第二保护开关S2、圆心O、零位开关S3构成的第六圆心角θ6均与第一圆心角θ1相等。
在本实施例中,零位开关S3、中间位开关S4均为光电传感器开关。零位开关S3用于伺服电机320控制悬臂330旋转运动时,对左(顺时针旋转)右(逆时针旋转)两侧起始位置进行定位。
在操作过程中,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通过上位机通讯模块20接收上位机的初始化指令和旋转指令,其中初始化指令为通过零位开关S3、中间位开关S4的状态来校正悬臂330,使其悬臂330运动到左侧或右侧的起始位置。当伺服电机320驱动悬臂330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时,零位开关S3被定位片422的第一扇环A1由遮挡到不遮挡时,表示悬臂330位于左侧起始位或右侧起始位。
中间位开关S4用于判断伺服电机320驱动悬臂330运动到初始位置时的运动方向。参考图6a和图6b,若中间位开关S4被定位片422的第三扇环A3遮挡,且伺服电机320顺时针旋转,此时零位开关S3被定位片422的第一扇环A1有遮挡变为不遮挡,即可表示该悬臂330位于右侧起始位。参考图7a、和图7b,若中间位开关S4被定位片422的第三扇环A3遮挡,且伺服电机320逆时针旋转,此时零位开关S3被定位片422的第一扇环A1有遮挡变为不遮挡,即可表示该悬臂330位于左侧起始位。
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通过上位机通讯模块20接收上位机的旋转指令时,其FPGA控制芯片控制悬臂330旋转至左侧起始位或右起始位置。然后与定位片422、零位开关S3、中间位开关S4配合,若中间位开关S4没有被定位片422的第三扇环A3遮挡,则伺服电机320逆时针旋转,进而驱动悬臂330逆时针旋转θ角;若中间位开关S4被定位片422的第三扇环A3遮挡,则伺服电机320顺时针旋转,进而驱动悬臂330顺时针旋转θ角。同时,通过旋转编码器410对悬臂330的运动信息实时监测。定位检测模块40中采用定位片422和光电传感开关的组合定位方式,取缔了传统的绝对使编码器来确定初始位置,大大节约了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开关S1、第二保护开关S2均为机械开关,第一保护开关S1、圆心O、零位开关S3构成的第五圆心角θ5与第二保护开关S2、圆心O、零位开关S3构成的第六圆心角θ6均与第一圆心角θ1相等,也即,第一保护开关S1、第二保护开关S2分别位于悬臂330旋转的最大角度θ的极限位置。当零位开关S3出现故障时,定位片422的第一扇环A1就会顺时针旋转触碰到第一保护开关S1或逆时针旋转触碰到第二保护开关S2,其第一保护开关S1、第二保护开关S2就会断开伺服电机320的供电电源,其伺服电机320停止运动,避免因故障引起悬臂330撞击变形或损坏,具有保护作用,同时将故障信息通过FPGA控制芯片反馈给上位机。
触发模块50包括数字脉冲驱动芯片,数字脉冲驱动芯片与FPGA控制芯片连接。当伺服电机320运动旋转α角度时,FPGA控制芯片则控制触发模块50发送一个脉冲信号,用于扫描采集人体信息。一般α角小于1°,在本实施例中,α角小于0.5°,其α角越小,所采集的人体信息越详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求来设定α角的大小。
上述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对旋转运动模块30予以保护,硬件保护即采用第一保护开关、第二保护开关及定位片422来实现伺服电机320的断电,避免因故障引起悬臂330撞击变形或损坏,具有保护作用;其软件保护即通过FPGA控制芯片实时检测旋转编码器410、零位开关的运动信息,根据该运动信息对伺服电机320进行控制,大大提高了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机通讯模块、主控器、旋转运动模块、触发模块、定位检测模块和电源模块;
所述上位机通讯模块用于与上位机进行通讯;
所述主控器分别与所述上位机通讯模块、旋转运动模块、触发模块、定位检测模块连接,所述主控器接收所述上位机发出的运动指令,并驱动控制所述旋转运动模块运动;
所述旋转运动模块与定位检测模块机械连接,所述定位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和判断所述旋转运动模块的运动信息;
所述主控器通过所述定位检测模块的反馈信息控制所述旋转运动模块的运动状态和控制所述触发模块扫描采集人体信息,其中,所述主控器为FPGA控制芯片;
所述电源模块为所述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运动模块包括驱动器、伺服电机和悬臂;
所述驱动器、伺服电机、悬臂依次连接,所述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伺服电机带动所述悬臂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检测模块包括旋转编码器和定位单元;所述旋转编码器、定位单元均与所述伺服电机同轴设置;
所述旋转编码器用于实时检测所述伺服电机的旋转角度、方向及速度信息,所述定位单元用于监测所述伺服电机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的起始和极限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编码器为增量式编码器,所述增量式编码器的分辨率小于等于0.005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包括定位片,所述定位片包括沿逆时针方向环状相接的第一扇环、第二扇环、第三扇环和第四扇环,且所述第一扇环、第二扇环、第三扇环和第四扇环的圆心重合;
所述第一扇环、第二扇环、第三扇环和第四扇环的圆心角分别为第一圆心角、第二圆心角、第三圆心角、第四圆心角;
所述第一扇环、第二扇环、第三扇环和第四扇环的大环半径分别为第一半径、第二半径、第三半径、第四半径;
所述第一圆心角为钝角,第二圆心角为锐角,第三圆心角为直角,第四圆心角为钝角;
所述第一半径、第三半径、第二半径依次递减,且所述第二半径与第四半径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还包括第一保护开关、第二保护开关、零位开关和中间位开关;
所述零位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扇环圆弧的中点,所述零位开关到圆心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半径且大于所述第三半径;
所述中间位开关与所述零位开关的连线穿过所述圆心,且所述中间位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三扇环与第四扇环的连接处;所述中间位开关与所述圆心的距离大于第二半径且小于第三半径;
所述第一保护开关、第二保护开关、零位开关位于同一圆周上,且所述第一保护开关、圆心、零位开关构成的第五圆心角与所述第二保护开关、圆心、零位开关构成的第六圆心角均与所述第一圆心角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开关、第二保护开关均为机械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位开关、中间位开关均为光电传感器开关。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模块包括数字脉冲驱动芯片,所述数字脉冲驱动芯片与所述FPGA控制芯片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通讯模块包括千兆网口通讯芯片,所述千兆网口通讯芯片与所述上位机连接,用于实现与上位机的通讯。
CN201620775624.5U 2016-07-21 2016-07-21 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 Active CN2058622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75624.5U CN205862211U (zh) 2016-07-21 2016-07-21 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75624.5U CN205862211U (zh) 2016-07-21 2016-07-21 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62211U true CN205862211U (zh) 2017-01-04

Family

ID=57647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75624.5U Active CN205862211U (zh) 2016-07-21 2016-07-21 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62211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4734A (zh) * 2016-07-21 2016-11-09 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 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
CN107356984A (zh) * 2017-06-20 2017-11-17 深圳市无牙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 立体扫描装置
CN107678430A (zh) * 2017-09-27 2018-02-09 芜湖智久机器人有限公司 Agv小车控制系统
CN109379406A (zh) * 2018-09-18 2019-02-22 合肥鸿坤通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监控定位系统
CN110161581A (zh) * 2019-06-11 2019-08-23 武汉艾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断层扫描安检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4734A (zh) * 2016-07-21 2016-11-09 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 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
WO2018014782A1 (zh) * 2016-07-21 2018-01-25 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 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
CN106094734B (zh) * 2016-07-21 2019-01-01 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 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
US10877460B2 (en) 2016-07-21 2020-12-29 Chin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ecurity check instrument motion control system
CN107356984A (zh) * 2017-06-20 2017-11-17 深圳市无牙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 立体扫描装置
CN107678430A (zh) * 2017-09-27 2018-02-09 芜湖智久机器人有限公司 Agv小车控制系统
CN109379406A (zh) * 2018-09-18 2019-02-22 合肥鸿坤通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监控定位系统
CN110161581A (zh) * 2019-06-11 2019-08-23 武汉艾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断层扫描安检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62211U (zh) 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
CN106094734A (zh) 安检仪运动控制系统
CN100549491C (zh) 用于保护机控式操作设备的装置与方法
CN206547023U (zh) 一种隔离开关分合闸的智能控制系统
CN201873469U (zh) 塔吊安全控制装置
CN207111315U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扫塔预警系统及风力发电机组
CN106980059A (zh) 基于物联网的仓储搬运设备远程故障诊断系统和方法
CN102760501A (zh) 一种核电站设备故障检修的方法和系统
CN105366574A (zh) 一种塔吊安全控制装置
CN110014429A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
CN104670842A (zh) 矿用皮带运输机巡检机器人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208073673U (zh) 叶轮超速保护装置
CN206547022U (zh) 一种智能隔离开关
US6982681B2 (en)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particular for radio astronomic applications
CN105484211A (zh) 一种门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
CN110303468A (zh) 一种双体机器人就地操作高压断路器分合闸方法及系统
CN108167117B (zh) 桨叶顺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组
CN112783119B (zh) 设备异常管理系统
CN209802304U (zh) 用于紧固件松紧度检测的装置
CN201540333U (zh) 防雷预警系统中的电场传感器
CN105450137B (zh) 圆形料场顶堆侧取料机的堆料回转机构控制方法
CN110011419B (zh) 一种接地线挂拆状态无线采集隔离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7121247U (zh) 一种链斗式卸船机的超声波防碰撞系统
CN203012970U (zh) 具有智能故障诊断功能的交通信号控制机
CN213580018U (zh) 一种显示屏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3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42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6

Address after: 518101 room 404, building 37, chentian Industrial Zone, chentian community,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uaxun ark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VICTOOTH TERAHERTZ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2 west of Shenzhen, Baoan District, Guangdong, Xixiang, Xixiang, thirty-seventh, 1 and 2 floors of the industrial estate,

Patentee before: CHIN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VICTOOTH TERAHERTZ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