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21710U - 三辊轧车 - Google Patents

三辊轧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21710U
CN205821710U CN201620752242.0U CN201620752242U CN205821710U CN 205821710 U CN205821710 U CN 205821710U CN 201620752242 U CN201620752242 U CN 201620752242U CN 205821710 U CN205821710 U CN 2058217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
frame
gap bridge
rolling cars
ro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5224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法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yin Lianda Printing And Dye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yin Lianda Printing And Dye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yin Lianda Printing And Dye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yin Lianda Printing And Dye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5224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217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217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2171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辊轧车,旨在提供一种不易发生打滑,轧压效果良好的优点的三辊轧车,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三辊轧车的机架上设有轧压单元,轧压单元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下轧辊、滑动连接在机架上的中间轧辊和上轧辊,所述机架内还设有驱动轧压单元活动的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电机、过桥张紧轮座和同时绕设在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过桥张紧轮座、中间轧辊上的传动带,这种三辊轧车可以将织物进行两次轧压,即使织物在第一次轧压时打滑,也能在第二次轧压时弥补,从而减少了织物打滑所带来的影响,增加轧压效果。

Description

三辊轧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染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辊轧车。
背景技术
织物在染色之后,需要使用轧车轧压,将织物上所残余的染料挤压、清理,否则容易造成织物上的染色不均匀,降低印染效果。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轧车大多数为二辊轧车,利用一上一下两根轧辊的相互碾压去除织物上残余的染色剂,这种轧车使用方便而高效,但是由于布料种类的不同,布料表面的摩擦力不一样,特别是表面光滑的布料在经过染色剂染色后更会大大减小其表面的摩擦力,二辊轧车在轧压这类布料时极容易发生打滑现象,从而使染色剂去除不完全,降低布料的印染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辊轧车,其具有不易发生打滑,轧压效果良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三辊轧车,包括机架和设于机架上用于支撑机架的底座,所述机架上设有轧压单元,轧压单元包括依次连接在机架上并且相互抵触的下轧辊、中间轧辊和上轧辊,中间轧辊和上轧辊滑动连接在机架上,所述机架内还设有用于驱动中间轧辊旋转的驱动单元和用于调节三根轧辊之间间距的调节单元。
如此设置,根据布料厚度和工艺的不同,操作人员调节单元可以调节三根轧辊之间的间距,使三辊轧车适应多种类、各种厚度的布料,扩大了三辊轧车的适用范围,同时布料在下轧辊、中间轧辊和上轧辊之间按照“S”形状传动,因此中间轧辊转动就能够带动下轧辊和上轧辊同时转动,如此可以将织物进行两次轧压,即使织物在第一次轧压时打滑,也能在第二次轧压时弥补,从而减少了织物打滑所带来的影响,增加轧压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电机、过桥张紧轮座和传动带,传动带绕设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过桥张紧轮座和中间轧辊上。
如此设置,传动带同时绕设在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过桥张紧轮座和中间轧辊上,驱动电机通过传动带带动中间轧辊旋转,中间轧辊带动布料的传动就能够带动下轧辊和上轧辊同时转动,从而达到轧压布料的目的,并且由中间轧辊带动布料可以直接对上轧辊和下轧辊进行传动,以免传动效果降低而带来的打滑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设置:所述过桥张紧轮座包括调节座、两个滑动连接在调节座上的过桥张紧轮和用于调节两个过桥张紧轮之间距离的调节杆,传动带抵触在两个过桥张紧轮的同一侧。
如此设置:通过调节座和调节杆的配合,操作人员可以很容易将两个过桥张紧轮的距离进行调整,从而调整传送带整体的绷紧程度,使传送带贴紧在中间轧辊上,达到最佳的传动效果,防止打滑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设置:所述调节单元包括驱动气缸、连接机构和杠杆臂,杠杆臂两端铰接在驱动气缸的输出轴和连接机构上,杠杆臂中间铰接在机架上。
如此设置,由于织物种类的不同,织物的厚度和表面粗糙度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调节轧辊之间的间距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布料,上轧辊滑动连接在机架上,因此只需要调整固定在上轧辊上的连接机构就能够改变上轧辊的高度,从而改变轧辊之间的距离,驱动气缸的输出轴带动杠杆臂绕着杠杆臂与机架的铰接点转动,从而改变连接机构的高度,如此达到改变轧辊间距的目的,从而提高轧压质量,减少打滑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在上轧辊上的调节支座和固定在调节支座上的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与杠杆臂一端铰接。
如此设置,由于杠杆臂与上轧辊之间间隔有滑轨,因此杠杆臂无法直接与上轧辊连接,调节支座设于上轧辊的滑动轴承座上,再固定有延伸出的调节螺杆,调节螺杆再与杠杆臂铰接,就能较为完美的传导杠杆臂的抬升或者下降,进一步减小打滑概率。
进一步设置:所述杠杆臂靠近驱动气缸一侧为驱动部,靠近上轧辊一侧为传动部,驱动部和传动部的长度比为3.25:1。
如此设置,根据杠杆定理,驱动部较长可以以更小的驱动力达到更大的驱动效果,而上轧辊的重量较大,如此设置可以减小驱动气缸的负荷,以更小的驱动力达到更大的抬升效果,驱动部和传动部的长度比为3.25:1较为合适。
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上设有滑轨,上轧辊和中间轧辊两端均设有与滑轨适配的滑动轴承座,滑动轴承座一端镶嵌在滑轨内。
如此设置,滑轨固定在机架上,滑动轴承座分别固定在上轧辊和中间轧辊两端,并且镶嵌在滑轨内,如此上轧辊和中间轧辊可以在滑轨内滑动,作为调节轧辊间距的前提,进一步减少打滑的概率。
进一步设置:所述上轧辊和中间轧辊的滑动轴承座上设有用于调节上轧辊和中间轧辊间距的调节丝杠。
如此设置,调节丝杠同时固定在上轧辊和中间轧辊的滑动轴承座上,当操作人员操作调节单元以调整上轧辊的高度时,在调节丝杠的作用下,中间轧辊随着上轧辊同步抬升或下降,如此可以改变中间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的间距,而需要调节上轧辊和中间轧辊的间距时可以通过调节丝杠来改变其间距,由此达到分别调整三个轧辊间距的目的,从而减少打滑几率,增加轧压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上设有刷毛单元,刷毛单元包括刷毛辊、扩幅分丝辊和用于驱动刷毛辊旋转的同步电机,刷毛辊与扩幅分丝辊相抵触。
如此设置,织物进入轧压单元之间需要先经过刷毛单元将织物上的细毛和碎屑清理干净,否则经过轧压单元时会将这些杂质印在织物表面,扩幅分丝辊将织物扩幅并且传送带轧压单元,同步电机以高于织物前进的速率带动刷毛辊旋转,而刷毛辊与扩幅分丝辊抵触,刷毛辊高速旋转就能将织物表面的杂质清理,达到更好的轧压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上设有过桥导辊,刷毛单元位于过桥导辊与轧压单元之间。
如此设置,过桥导辊的作用是将染色后的织物输送进入三辊轧车内进行操作,通过过桥导辊后,布料进入刷毛单元进行刷洗操作,再进行轧压,设置了过桥导辊后可以让织物前进更加平稳,进一步提高刷毛和轧压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这种三辊轧车可以将织物进行两次轧压,即使织物在第一次轧压时打滑,也能在第二次轧压时弥补,从而减少了织物打滑所带来的影响,并且能够调整三根轧辊之间的间距,使不同的布料都能够通过轧车轧压,从而增加三辊轧车的适用范围,还能在轧压之前将织物表面的杂质清理,达到更好的轧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侧视图;
图2是实施例2的侧视图;
图3是实施例3的侧视图;
图4是实施例3的主视图。
图中,1、底座;2、机架;3、轧压单元;4、驱动单元;5、调节单元;6、滑轨;7、滑动轴承座;8、调节丝杠;9、刷毛单元;10、过桥导辊;21、回流挡板;22、浸染箱;31、上轧辊;32、中间轧辊;33、下轧辊;41、驱动电机;42、过桥张紧轮座;43、传动带;51、驱动气缸;52、杠杆臂;53、连接机构;91、扩幅分丝辊;92、同步电机;93、刷毛辊;421、过桥张紧轮;422、调节座;423、调节杆;521、传动部;522、驱动部;531、调节螺杆;532、调节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三辊轧车,如图1所示,顶部是方形的底座1,用来支撑整个三辊轧车,三辊轧车的机架2的形状为反向的“L”字形,机架2右边向上凸起,凸起的左侧设有轧压单元3,轧压单元3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固定有上轧辊31、中间轧辊32和下轧辊33,三根轧辊处于同一垂线上,并且它们的直径相同。
参见图1,机架2的左下角设有方形的浸染箱22,浸染箱内设有三个过桥导辊10,其中两个位于浸染箱22的下方两侧,另外一个位于浸染箱22的中上方,浸染箱22上方的机架2上还设有一个过桥导辊10,其位于机架2的最左侧,布料从最左侧的过桥导辊10进入浸染箱22,在浸染箱22内的三个过桥导辊10之间以“S”字形前进后进入三根轧辊之间进行轧压。
参见图1,轧压单元3的下方设有回流挡板21,回流挡板21向左侧倾斜并且回流挡板21的左端搭在浸染箱22上,布料中通过轧压单元3轧压过后的水分可以通过回流挡板21回到浸染箱22。
参见图1,机架2上轧压单元3的右侧设有驱动单元4,包括处于下轧辊33右下方的驱动电机41,驱动电机41上方是过桥张紧轮座42,过桥张紧轮座42包括两个过桥张紧轮421、调节座422和调节杆423,调节座422向左下角倾斜,过桥张紧轮421滑移连接在调节座422左右两端,调节杆423贯穿两个过桥张紧轮421。
参见图1,过桥张紧轮座42的左侧是中间轧辊32,两个过桥张紧轮421连成45°的直线,传动带43同时绕设在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两个过桥张紧轮421和中间轧辊32上,传动带43抵触在两个过桥张紧轮421的右侧。
操作过程中,布料从过桥导辊10进入浸染箱22,再进入轧压单元3,此时驱动电机41通过传动带43带动中间轧辊32旋转,布料依次从下轧辊31、中间轧辊32和上轧辊33之间呈从下至上的“S”字形经过并且轧压,进入下一生产环节,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调整调节杆423来调节过桥张紧轮421之间的间距,使传动带43绷紧,以免打滑。
实施例2,一种三辊轧车,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参见图2,下轧辊33的左边设有刷毛单元9,刷毛单元9底部设有同步电机92,同步电机92的左上角是刷毛辊93,并且通过同步带相连接,同步电机92的正上方是扩幅分丝辊91,刷毛辊93与扩幅分丝辊91的外侧互相抵触。
布料进过浸染箱22后,会带有许多的杂质,刷毛单元9的作用就是将这些杂质清除以达到良好的轧压效果,因此布料从浸染箱22出来后,由扩幅分丝辊91引导,并且刷毛辊93进行高速旋转,将布料上的杂质清除。
实施例3,一种三辊轧车,与实施例1或2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机架2的最右边设有驱动气缸51,驱动气缸51固定在机架2边上,并且驱动气缸51的输出轴向上设置。
参见图3,驱动气缸51输出轴的末端铰接有杠杆臂52,杠杆臂52的中间靠左的位置与机架2铰接,杠杆臂52与机架2铰接点的左侧为传动部521,右侧为驱动部522,驱动部522较之传动部521细并且较长,传动部521较粗并且较短,驱动部522与传动部521的长度比为1:3.25,传动部521左侧与连接机构53上的调节螺杆531相铰接。
参见图3和图4,机架2上凸起部分的左侧上方设有滑轨6,滑轨6长度占机架2的凸起长度的2/3,滑轨6上设有两个滑动轴承座7,滑动轴承座7左边是轧压单元3,滑动轴承座7一上一下垂直方向设置,上方的滑动轴承座7与上轧辊31转动连接,下方的滑动轴承座7与中间轧辊32转动连接,中间轧辊32的下方是下轧辊33,下轧辊33位置相对机架2是固定的。
如图3所示,连接机构53设于上轧辊31的滑动轴承座7上,包括与滑动轴承座7固定连接的调节支座532和调节支座532上方与传动部521铰接的调节螺杆531,调节支座532为长方体,调节螺杆531为圆柱体。
当三辊轧车开始运作时,布料从左侧进入三辊轧车,经过浸染箱22后进入刷毛单元9,在通过扩幅分丝辊91和刷毛辊93的刷毛、扩幅操作之后进入下轧辊33的底部,从下轧辊33右侧绕至中间轧辊32的左侧,再进入上轧辊31和中间轧辊32的间隙,之后从上轧辊31右侧离开三辊轧车,这样织物经过了两道轧压工序,增加了轧压效果,减少了打滑概率。
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布料的种类来调整驱动气缸51输出轴的高度,以此改变杠杆臂52的旋转角度,从而改变中间轧辊32与下轧辊33之间的距离,操作人员通过改变调节丝杠8就能够改变上轧辊31和中间轧辊32之间的间距,达到三辊轧车适应不同种类布料的目的。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三辊轧车,包括机架(2)和设于机架(2)上用于支撑机架(2)的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上设有轧压单元(3),轧压单元(3)包括依次连接在机架(2)上并且相互抵触的下轧辊(33)、中间轧辊(32)和上轧辊(31),中间轧辊(32)和上轧辊(31)滑动连接在机架(2)上,所述机架(2)内还设有用于驱动中间轧辊(32)旋转的驱动单元(4)和用于调节三根轧辊之间间距的调节单元(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辊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4)包括驱动电机(41)、过桥张紧轮座(42)和传动带(43),传动带(43)绕设在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过桥张紧轮座(42)和中间轧辊(3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辊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桥张紧轮座(42)包括调节座(422)、两个滑动连接在调节座(422)上的过桥张紧轮(421)和用于调节两个过桥张紧轮(421)之间距离的调节杆(423),传动带(43)抵触在两个过桥张紧轮(421)的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辊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5)包括驱动气缸(51)、连接机构(53)和杠杆臂(52),杠杆臂(52)两端铰接在驱动气缸(51)的输出轴和连接机构(53)上,杠杆臂(52)中间铰接在机架(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辊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53)包括固定在上轧辊(31)上的调节支座(532)和固定在调节支座(532)上的调节螺杆(531),调节螺杆(531)与杠杆臂(52)一端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辊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臂(52)靠近驱动气缸(51)一侧为驱动部(522),靠近上轧辊(31)一侧为传动部(521),驱动部(522)和传动部(521)的长度比为3.25: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辊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上设有滑轨(6),上轧辊(31)和中间轧辊(32)两端均设有与滑轨(6)适配的滑动轴承座(7),滑动轴承座(7)一端镶嵌在滑轨(6)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辊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轧辊(31)和中间轧辊(32)的滑动轴承座(7)上设有用于调节上轧辊(31)和中间轧辊(32)间距的调节丝杠(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辊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上设有刷毛单元(9),刷毛单元(9)包括刷毛辊(93)、扩幅分丝辊(91)和用于驱动刷毛辊(93)旋转的同步电机(92),刷毛辊(93)与扩幅分丝辊(91)相抵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三辊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上设有过桥导辊(10),刷毛单元(9)位于过桥导辊(10)与轧压单元(3)之间。
CN201620752242.0U 2016-07-15 2016-07-15 三辊轧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217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52242.0U CN205821710U (zh) 2016-07-15 2016-07-15 三辊轧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52242.0U CN205821710U (zh) 2016-07-15 2016-07-15 三辊轧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21710U true CN205821710U (zh) 2016-12-21

Family

ID=57562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5224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21710U (zh) 2016-07-15 2016-07-15 三辊轧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217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45338A (zh) * 2019-05-17 2020-11-17 绍兴国周针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式三辊轧水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45338A (zh) * 2019-05-17 2020-11-17 绍兴国周针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式三辊轧水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45067U (zh) 磨毛机
CN107471841A (zh) 一种纺织品全自动印花装置
CN205821710U (zh) 三辊轧车
CN108726235A (zh) 用于服装加工的布料输送裁剪一体化装置
CN205975035U (zh) 一种用于平幅针织直辊丝光机的平幅进布装置
CN105856012A (zh) 一种双端面研磨装置
CN107901568A (zh) 一种碳纤维预浸布制备装置
CN102847718A (zh) 一种冷轧不锈钢平整轧制机轧辊表面清洁工艺及装置
CN206998549U (zh) 一种板材双面同步抛光装置
CN201367526Y (zh) 织带预缩整理机
CN106400352A (zh) 一种布匹印刷流水线的进布装置
CN106702715B (zh) 一种毛巾坯料裁切机及毛巾坯料裁切方法
CN202779175U (zh) 一种冷轧不锈钢平整轧制机轧辊表面清洁装置
CN213507597U (zh) 一种用于纺织生产的磨毛装置
CN108796911A (zh) 一种冷轧印染的堆置固色装置
CN200940209Y (zh) 黄麻纤维连续轧干机
CN208817932U (zh) 一种反光布加工用连续烘干装置
CN203832116U (zh) 一种多功能熨光压花机
CN113265820A (zh) 一种双面拉毛设备
CN106346357A (zh) 一种卸钻机
CN104527224B (zh) 一种印染装置
CN209476926U (zh) 工作辊快速换辊装置
CN207336330U (zh) 一种多抽样型织物染色摩擦牢度仪
CN208914434U (zh) 一种薄膜压延装置
CN209226249U (zh) 一种防止织布卡死的卷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1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