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19373U - 摩托车及其副脚架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及其副脚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819373U CN205819373U CN201620734461.6U CN201620734461U CN205819373U CN 205819373 U CN205819373 U CN 205819373U CN 201620734461 U CN201620734461 U CN 201620734461U CN 205819373 U CN205819373 U CN 2058193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ooting
- gag lever
- lever post
- foot rest
- spik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摩托车及其副脚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副脚架,包括固定在摩托车上的固定座、铰接在固定座上的支撑脚、以及防止支撑脚在起支撑作用时自由转动的第一拉力弹簧,第一拉力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固定座,另一端连接于支撑脚,支撑脚轴向上设有中空腔,中空腔中滑插有底脚,中空腔的内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有限位凹槽,底脚内设有用于限制底脚滑动的限位杆,限位杆的一端插于限位凹槽内,另一端铰接于底脚底部,底脚上还设有保持限位件始终抵紧于限位凹槽的第一弹性件,底脚的侧壁上设有克服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来驱动限位件脱离限位凹槽的驱动件。其摩托车的副脚架可以适应凹凸不平的地面保证摩托车重心平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及其副脚架。
背景技术
摩托车是一种靠二轮行驶的机动车,在停放摩托车时,主要依靠其主脚架或者副脚架进行支撑,保持摩托车的平衡。其中,在临时停放摩托车时通常会使用较为方便的副脚架进行支撑。
目前,公告号为CN2435300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用脚架,包括固定在摩托车上的固定座,转动连接在固定座上的单边脚架机构,使用时,将脚架放下,即可完成摩托车的支撑。众所周知,摩托车行驶到某处需要停放时,并不知道停放位置的具体情况,经常会遇到地面高低不平整的情况,但是,脚架的长度是一定的,并不能适应凹凸不平的地面,若此时硬将摩托车通过副脚架支撑,可能摩托车的重心会不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适应凹凸不平的地面保证摩托车重心平稳的副脚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一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副脚架,包括固定在摩托车上的固定座、铰接在固定座上的支撑脚、以及防止支撑脚在起支撑作用时自由转动的第一拉力弹簧,第一拉力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固定座,另一端连接于支撑脚,支撑脚轴向上设有中空腔,中空腔中滑插有底脚,中空腔的内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有限位凹槽,底脚内设有用于限制底脚滑动的限位杆,限位杆的一端插于限位凹槽内,另一端铰接于底脚底部,底脚上还设有保持限位杆始终抵紧于限位凹槽的第一弹性件,底脚的侧壁上设有克服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来驱动限位杆脱离限位凹槽的驱动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脚可以在固定座上转动,通过第一拉力弹簧保持支撑脚在固定座上的位置不会自由变化;初始时,支撑脚收起,此时,支撑脚的长度方向与水平面近似平行;当需要支撑摩托车时,向下转动支撑脚,此时支撑脚转动近似90度,并支撑于地面,这里,第一拉力弹簧拉住支撑脚的中部位置,防止支撑脚收回;此外,支撑脚轴向设有中空腔,底脚滑插于中空腔中形成可伸缩的结构;为了可以按照实际路况控制底脚的伸缩长度,在底脚内部铰接了限位杆,限位凹槽沿支撑脚的长度方向均匀的排布在中空腔的内侧壁上,限位杆的上端部卡于限位凹槽中并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始终保持抵紧在限位凹槽中;当需要向下拉伸底脚或者向上收缩底脚时,通过驱动件趋使限位杆转动,限位杆转动后其上端部从限位凹槽中脱离,此时,底脚就会自由在中空腔中滑移,实现底脚的伸缩调节,当驱动件的作用力消失后,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限位杆又会自动插回限位凹槽中重新实现底脚的固定,操作方便,使副脚架可以适应凹凸不平的地面保证摩托车重心平稳。
优选的,底脚内设有转轴,限位杆通过转轴铰接于底脚内部,第一弹性件为设于转轴上并保持限位杆抵紧于限位凹槽的扭簧,驱动件包括连接于限位杆铰接于转轴一端的转杆,底脚的侧壁上设有供转杆穿出并防止转杆转动时干涉的腰形槽,向下转动转杆可以使限位杆脱离限位凹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扭簧的作用下限位杆的上端始终插于限位凹槽内,腰形槽的设置给转杆的转动提供空间,转杆和限位杆固定成一体,并分别位于转轴转动中心的两侧,形成杠杆结构;当向下转动转杆时,限位杆会跟着转动从而脱离限位凹槽,然后即可进行底脚的伸缩调节;调节好位置后,松开转杆,扭簧又使限位杆重新插入限位凹槽内,实现底脚的固定;操作方便,使副脚架可以适应凹凸不平的地面保证摩托车重心平稳。
优选的,转杆位于底脚外的一端连接有踏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杆体积较小,不易控制,脚不易踩在上面,通过踏板的设置,可以保证使用支撑脚时,脚可以轻松的控制限位杆,实现底脚的伸缩调节。
优选的,踏板上设有防滑凸起。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凸起可以有效的防止脚底打滑,保证控制转杆时更加顺利。
优选的,第一弹性件为压缩弹簧,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底脚的内侧壁,另一端固定于限位杆远离限位凹槽的一侧,驱动件包括穿设于底脚侧壁且能够抵触限位件使其转动并脱离限位凹槽的顶杆,顶杆和第一弹性件位于底脚的同一侧,顶杆上套设有用以保持顶杆脱离限位杆的第二拉力弹簧,第二拉力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底脚的内侧壁,另一端固定于顶杆位于底脚内的一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顶杆、压缩弹簧和第二拉力弹簧均处于限位杆的同一侧,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限位杆的上端始终插于限位凹槽中;当需要调节底脚的伸缩长度时,向内挤压顶杆,顶杆抵触限位杆的底端,驱使限位杆转动,从而限位杆的上端从限位凹槽中脱离,此时即可随意伸缩底脚;当底脚的伸缩长度确定后,松开顶杆,顶杆在第二拉力弹簧的作用下回收并脱离限位杆底端,此时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限位杆重新插入限位凹槽内,实现底脚的固定;操作方便,使副脚架可以适应凹凸不平的地面保证摩托车重心平稳。
优选的,顶杆位于底脚外侧的一端设有用以防止顶杆整体插入底脚内部的端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端帽设于顶杆位于底脚外侧的一端,当向内挤压顶杆时,没有阻挡结构,顶杆容易滑入底脚内,导致限位杆不能自动复位,此处的端帽起到防止顶杆滑入底脚内的作用。
优选的,底脚的底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凸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底脚的底端较小,一方面,底脚支撑于地面时,支撑面积过小,当遇到松软地面时,底脚支撑不稳,通过凸缘可以增加底脚的支撑面积,保证支撑脚对摩托车的支撑更加平稳;另一方面,当向下伸缩底脚时,脚可以踩住凸缘将底脚向下拉伸,操作方便。
优选的,支撑杆的外侧壁设有便于将支撑杆向下转动的支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放下支撑脚时,人通常坐于摩托车上,此时靠脚去踢动支撑脚,由于支撑脚为杆状,脚不易提到支撑脚,支架的设置,使脚能够轻松借助支架将支撑脚放下,实现摩托车的固定。
优选的,支架包括上支杆和下支杆,上支杆、下支杆与支撑杆三者围成三角形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三角形支架一来可以保证支架的强度,二来,可以节省材料,减轻支撑脚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凹凸不平的地面支撑平稳的摩托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二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摩托车,包括上述副脚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摩托车行驶到某处需要停放,遇到地面高低不平整的情况时,可以通过伸缩调节副脚架的长度来适应凹凸不平的地面保证摩托车重心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局部剖视图,旨在表明底脚和支撑脚处的结构;
图5为图4中B部放大图,旨在表示限位杆上端和限位凹槽处的配合结构;
图6为图4中C部放大图,旨在表示驱动件的结构;
图7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的局部剖视图;
图9为图8中D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固定座;2、支撑脚;3、第一拉力弹簧;4、中空腔;5、底脚;6、限位凹槽;7、限位杆;8、第一弹性件; 9、顶杆;10、第二拉力弹簧;11、端帽;12、转轴;13、卡块;14、转杆;15、腰形槽;16、踏板;17、防滑凸起;18、凸缘;19、支架;191、上支杆;192、下支杆;20、挡环;21、固定孔;22、挂柱;23、挡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副脚架:
如附图2所示的副脚架,包括固定在摩托车上的固定座1、铰接在固定座1上的支撑脚2、以及防止支撑脚2在起支撑作用时自由转动的第一拉力弹簧3;固定座1通过其上的四个固定孔21固定于摩托车车架上,固定座1和支撑架上均设有挂柱22,设于支撑脚2上的挂柱22位于支撑脚2的中部位置,第一拉力弹簧3的一端固定于固定座1上的挂柱22,另一端连接于支撑脚2上的挂柱22。此处,支撑脚2处于收起状态时,支撑脚2的长度方向与水平面近似平行,第一拉力弹簧3拉住支撑脚2防止其下落;当需要支撑摩托车时,向下转动支撑脚2,此时支撑脚2转动近似90度,并支撑于地面,第一拉力弹簧3斜拉住支撑脚2,防止其回退,同时,由于固定座1上挡边23的存在,挡边23抵住支撑脚2的侧面,抵消第一拉力弹簧3的拉力,使支撑脚2保持支撑状态。
结合附图4、5和6,支撑脚2轴向上设有中空腔4,中空腔4中滑插有底脚5,底脚5上端外缘设有挡环20,挡环20可抵触于支撑脚2的下端面,从而防止底脚5整个伸入中空腔4内;底脚5的底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凸缘18,凸缘18偏向底脚5底端的一侧;中空腔4的内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有限位凹槽6,底脚5内设有用于限制底脚5滑动的限位杆7,限位杆7的一端设有卡块13且卡块13插于限位凹槽6内,限位杆7另一端铰接于底脚5底部的转轴12上,底脚5上还设有保持限位杆7始终抵紧于限位凹槽6的第一弹性件8,此处,第一弹性件8为设于转轴12上并保持限位杆7抵紧于限位凹槽6的扭簧。限位杆7铰接于转轴12的一端连接有转杆14,底脚5的侧壁上设有供转杆14穿出并防止转杆14转动时干涉的腰形槽15,向下转动转杆14可以使限位杆7脱离限位凹槽6。见附图3,转杆14位于底脚5外的一端连接有踏板16,踏板16上设有防滑凸起17;踏板16的设置,可以保证使用支撑脚2时,脚可以轻松的控制限位杆7,实现底脚5的伸缩调节,防滑凸起17则可以有效的防止脚底打滑。
参见附图2,支撑杆的外侧壁设有便于将支撑杆向下转动的支架19,其中,支架19包括上支杆191和下支杆192,上支杆191、下支杆192与支撑杆三者围成三角形结构;支架19的设置,使脚能够轻松借助支架19将支撑脚2放下,实现摩托车的固定。
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支撑摩托车时,人通常是骑于摩托车上。用左脚推动支撑杆,使支撑脚2克服第一拉力弹簧3的弹性力向下转动,当支撑脚2转动到近似90°时,支撑脚2的侧面会抵触挡边23,此时,第一拉力弹簧3又斜拉住支撑脚2,在第一拉力弹簧3和挡边23的共同作用下,使支撑脚2保持固定角度不动;然后脚底踩踏踏板16,转杆14带动限位杆7转动,限位杆7上的卡块13脱离限位凹槽6,同时在脚向下的推力下,底脚5向下伸长;当底脚5伸长到所需的位置时,脚从踏板16上移开,此时在扭簧的作用下,限位杆7上的卡块13重新卡于限位凹槽6中,限定底脚5的位置,从而在不同的地面实现摩托车的支撑。
实施例二,一种副脚架: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驱动件和第一弹性件8的不同。
如附图7、8和9所示,第一弹性件8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底脚5的内侧壁,另一端固定于限位杆7远离限位凹槽6的一侧,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限位杆7的上端始终插于限位凹槽6中;底脚5侧壁上设有能够抵触限位件使其转动并脱离限位凹槽6的顶杆 9,顶杆 9和压缩弹簧位于底脚5的同一侧,顶杆 9上套设有用以保持顶杆 9脱离限位杆7的第二拉力弹簧10,第二拉力弹簧10的一端固定于底脚5的内侧壁,另一端固定于顶杆 9位于底脚5内的一端。顶杆 9位于底脚5外侧的一端设有用以防止顶杆 9整体插入底脚5内部的端帽11,端帽11螺纹连接于顶杆 9。
实际使用过程中,用脚侧面向内挤压顶杆 9,顶杆 9抵触限位杆7的底端并克服压缩弹簧的弹性力,驱使限位杆7转动,从而限位杆7上端的卡块13从限位凹槽6中脱离,此时即可随意伸缩底脚5;当底脚5的伸缩长度确定后,松开顶杆 9,顶杆 9在第二拉力弹簧10的作用下回收并脱离限位杆7底端,此时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限位杆7上的卡块13重新插入限位凹槽6内,实现底脚5的固定,从而实现摩托车的支撑。
实施例三,一种摩托车:
如附图1所示的摩托车,包括上述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中的副脚架。当摩托车行驶到某处需要停放,遇到地面高低不平整的情况时,可以通过伸缩调节副脚架的长度来适应凹凸不平的地面保证摩托车重心平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10)
1.一种副脚架,包括固定在摩托车上的固定座(1)、铰接在固定座(1)上的支撑脚(2)、以及防止支撑脚(2)在起支撑作用时自由转动的第一拉力弹簧(3),第一拉力弹簧(3)的一端固定于固定座(1),另一端连接于支撑脚(2),其特征是:支撑脚(2)轴向上设有中空腔(4),中空腔(4)中滑插有底脚(5),中空腔(4)的内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有限位凹槽(6),底脚(5)内设有用于限制底脚(5)滑动的限位杆(7),限位杆(7)的一端插于限位凹槽(6)内,另一端铰接于底脚(5)底部,底脚(5)上还设有保持限位杆(7)始终抵紧于限位凹槽(6)的第一弹性件(8),底脚(5)的侧壁上设有克服第一弹性件(8)的弹性力来驱动限位杆(7)脱离限位凹槽(6)的驱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脚架,其特征是:底脚(5)内设有转轴(12),限位杆(7)通过转轴(12)铰接于底脚(5)内部,第一弹性件(8)为设于转轴(12)上并保持限位杆(7)抵紧于限位凹槽(6)的扭簧,驱动件包括连接于限位杆(7)铰接于转轴(12)一端的转杆(14),底脚(5)的侧壁上设有供转杆(14)穿出并防止转杆(14)转动时干涉的腰形槽(15),向下转动转杆(14)可以使限位杆(7)脱离限位凹槽(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脚架,其特征是:转杆(14)位于底脚(5)外的一端连接有踏板(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脚架,其特征是:踏板(16)上设有防滑凸起(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脚架,其特征是:第一弹性件(8)为压缩弹簧,第一弹性件(8)的一端固定于底脚(5)的内侧壁,另一端固定于限位杆(7)远离限位凹槽(6)的一侧,驱动件包括穿设于底脚(5)侧壁且能够抵触限位件使其转动并脱离限位凹槽(6)的顶杆(9),顶杆(9)和第一弹性件(8)位于底脚(5)的同一侧,顶杆(9)上套设有用以保持顶杆(9)脱离限位杆(7)的第二拉力弹簧(10),第二拉力弹簧(10)的一端固定于底脚(5)的内侧壁,另一端固定于顶杆(9)位于底脚(5)内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脚架,其特征是:顶杆(9)位于底脚(5)外侧的一端设有用以防止顶杆(9)整体插入底脚(5)内部的端帽(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脚架,其特征是:底脚(5)的底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凸缘(1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脚架,其特征是:支撑杆的外侧壁设有便于将支撑杆向下转动的支架(1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脚架,其特征是:支架(19)包括上支杆(191)和下支杆(192),上支杆(191)、下支杆(192)与支撑杆三者围成三角形结构。
10.一种摩托车,其特征是: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副脚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734461.6U CN205819373U (zh) | 2016-07-11 | 2016-07-11 | 摩托车及其副脚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734461.6U CN205819373U (zh) | 2016-07-11 | 2016-07-11 | 摩托车及其副脚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819373U true CN205819373U (zh) | 2016-12-21 |
Family
ID=57563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734461.6U Active CN205819373U (zh) | 2016-07-11 | 2016-07-11 | 摩托车及其副脚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81937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29647A (zh) * | 2020-03-13 | 2020-06-26 | 孙学东 | 一种外科急诊用医疗箱 |
CN112158279A (zh) * | 2020-09-29 | 2021-01-01 | 安徽雷博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摩托车脚撑 |
-
2016
- 2016-07-11 CN CN201620734461.6U patent/CN20581937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29647A (zh) * | 2020-03-13 | 2020-06-26 | 孙学东 | 一种外科急诊用医疗箱 |
CN112158279A (zh) * | 2020-09-29 | 2021-01-01 | 安徽雷博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摩托车脚撑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819373U (zh) | 摩托车及其副脚架 | |
CN203844875U (zh) | 自平衡车用停车脚撑 | |
US6050922A (en) | Casters for treadmill runner | |
CN107344580A (zh) | 立式自行车停靠装置 | |
CA2857943C (en) | Collapsible artificial tree | |
CN105771205A (zh) | 一种可移动调节式篮球架 | |
CN105709431B (zh) | 可变换玩具车玩具组 | |
CN112554581A (zh) | 一种建筑用精确水平标线装置 | |
CN206443335U (zh) | 便携式拉杆箱 | |
CN206771173U (zh) | 一种高架桥的路灯结构 | |
KR200452590Y1 (ko) | 만능 파라솔 거치대 | |
TWM536566U (zh) | 自行車訓練台之穩定輔助裝置 | |
CN103818505B (zh) | 踏板车 | |
KR200451510Y1 (ko) | 2단 자전거 주차장치 | |
US6234452B1 (en) | Hand operable motorcycle stand | |
WO2010017615A1 (pt) | Roda-estepe ou sobressalente de uso imediato para veiculos | |
CN104359062B (zh) | 一种升降式野营场地照明灯 | |
CN205796349U (zh) | 一种便携式新型跳高训练架 | |
CN202112468U (zh) | 遮阳伞转动装置 | |
CN207377186U (zh) | 一种展示台的围栏 | |
CN204292703U (zh) | 一种可变化形态的婴儿健身架 | |
US2715033A (en) | Bicycle stabilizer | |
CN213934499U (zh) | 一种影视动画拍摄用挡光装置 | |
CN206773586U (zh) | 用于电脑显示器的遮阳装置 | |
CN204812937U (zh) | 一种新型可调式双人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318055 No. 211 Xinqiao Street, Xinqiao Town, Luqiao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Tianying Locomotive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8055 No. 211 Xinqiao Street, Xinqiao Town, Luqiao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Yamazaki Eagle Industry Co.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