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17674U - 双向棘轮扳手 - Google Patents
双向棘轮扳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817674U CN205817674U CN201620682853.2U CN201620682853U CN205817674U CN 205817674 U CN205817674 U CN 205817674U CN 201620682853 U CN201620682853 U CN 201620682853U CN 205817674 U CN205817674 U CN 2058176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jaw
- guide pillar
- ratchet
- spring
- slip gu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固工具,公开了双向棘轮扳手,包括扳手尾部,扳手尾部设有转动棘轮、转动导轨,转动棘轮外沿上设有多个凸块,相邻两个凸块之间设有卡位槽,转动棘轮通过凸块固定于转动导轨中;扳手尾部还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设有卡位滑块,卡位滑块分别与弹簧一端、调节钮连接,弹簧固定在滑动槽底部;还包括扳手头部,扳手头部设有夹爪一、夹爪二,夹爪一、夹爪二上分别设有带有棘齿的滑动导柱一、带有棘齿的滑动导柱二。本实用新型的扳手头部和扳手尾部均可双向棘轮,将原呆扳手的固定工作面转换成活动工作面,效率提高,且可根据实用场合更换不同齿形结构滑动导柱,以适用于各种外形,非标,旧凸螺栓螺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紧固工具,更具体说是双向棘轮扳手。
背景技术
目前,机械行业广泛使用的普通呆扳手存在如下弊端:开口头部没有棘轮功能,每旋拧一次都须退出倒方,工作效率低;开口尺寸固定,规格品种太多;开口形状固定,对各种外形,材质和等级的螺栓螺母适应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双向棘轮扳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双向棘轮扳手,包括扳手尾部,扳手尾部设有转动棘轮、转动导轨,转动棘轮外沿上设有多个凸块,相邻两个凸块之间设有滑动槽,转动棘轮通过凸块固定于转动导轨中;扳手尾部还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设有卡位滑块,卡位滑块分别与弹簧、调节钮连接,弹簧固定在滑动槽底部。
作为优选,还包括扳手头部,扳手头部设有夹爪一、夹爪二,夹爪一、夹爪二上分别设有带有棘齿的滑动导柱一、带有棘齿的滑动导柱二;滑动导柱一上设有键槽,滑动导柱一与弹簧一的一端连接,弹簧一的另一端连接在夹爪一上的滑动导轨一底部,滑动导柱一和弹簧一均置于滑动导轨一中,夹爪一上的顶销镶在键槽中并用螺钉固定;滑动导柱二与弹簧二的一端连接,滑动导柱二和弹簧均置于滑动导轨二中,通过螺钉固定在夹爪二上的压片压住弹簧二的另一端。
作为优选,滑动导柱一上的棘齿为一齿或多齿,滑动导柱二上的棘齿为一齿或多齿。可以自动进行微调以适应非标螺母。
作为优选,凸块大小相同,相邻凸块间卡位槽大小相同。
作为优选,卡位滑块与弹簧三的一端连接,弹簧三另一端固定在滑动槽底部。
作为优选,卡位滑块上设有调节钮,调节钮的拨片置于扳手尾部外表面。通过拨动拨片来滑动卡位滑块。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1、可棘拧,工作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扳手头部设置可滑动的棘齿实现了扳手头部棘轮功能,并将原呆扳手的固定工作面转换成活动工作面,效率提高。
2、可自动微调,多规格通用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棘齿的滑动自动吻合实际工作对象,产生规格左右调节和自动微调,以适应螺栓螺母的实际尺寸。
3、本实用新型的滑动导柱有多种齿形机构,可根据实用场合更换不同齿形结构滑动导柱,适用于各种外形,非标,旧凸螺栓螺母并有管钳功能。
4、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扳手尾部的调节钮来对棘轮卡位与释放操作,实现了双向棘轮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动导柱一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动导柱二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卡位滑块和调节钮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棘轮结构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滑动导柱一、2—顶销、3—顶销、4—滑动导轨一、5—弹簧一、6—滑动导柱二、7—滑动导轨二、8—压片、9—扳手本体、10—弹簧二、11—弹簧三、12—滑动槽、13—卡位滑块、14—调节钮、15—卡位槽、16—凸块、a—夹爪一、b—夹爪二、c—螺母二、d—螺母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5:双向棘轮扳手,包括扳手尾部,扳手尾部设有转动棘轮、转动导轨,转动棘轮外沿上设有多个凸块16,相邻两个凸块16之间设有卡位槽15,转动棘轮通过凸块16固定于转动导轨中;扳手尾部还设有滑动槽12,滑动槽12内设有卡位滑块13,卡位滑块13分别与弹簧一5端、调节钮14连接,弹簧固定在滑动槽12底部。
扳手头部设有夹爪一a、夹爪二b,夹爪一a、夹爪二b上分别设有带有棘齿的滑动导柱一1、带有棘齿的滑动导柱二6;滑动导柱一1上设有键槽3,滑动导柱一1与弹簧一5的一端连接,弹簧一5的另一端连接在夹爪一a上的滑动导轨一4底部,滑动导柱一1和弹簧一5均置于滑动导轨一4中,夹爪一a上的顶销2镶在键槽3中并用螺钉固定;滑动导柱二6与弹簧二10的一端连接,滑动导柱二6和弹簧均置于滑动导轨二7中,通过螺钉固定在夹爪二b上的压片8压住弹簧二10的另一端。
滑动导柱一1上的棘齿为一齿或多齿,滑动导柱二6上的棘齿为一齿或多齿。
凸块16大小相同,相邻凸块16间卡位槽15大小相同。
卡位滑块13与弹簧三11的一端连接,弹簧三11另一端固定在滑动槽12底部。弹簧三11用于卡位滑块13的复位。
卡位滑块13上设有调节钮14,调节钮14的拨片置于扳手尾部外表面。通过拨动拨片来滑动卡位滑块13。
下面主要以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为例,叙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松、紧标准螺母时,将螺母置于扳手尾部转动棘轮内,转动扳手本体9,拨动调节钮14让卡位滑块13滑到滑动槽12内,反向转动扳手本体9进行回程倒方,释放卡位滑块13,在弹簧的作用下卡位滑块13被顶入卡位槽15内,再次转动扳手本体9,重复以上操作直至完成松、紧螺母;松、紧非标或变形的螺母时,用扳手头部的夹爪一a与夹爪二b将螺母夹住,转动扳手本体9,回程倒方时反向转动扳手本体9,螺母的反向力偶推动滑动导柱一1和滑动导柱二6,两滑动导柱压缩对应弹簧缩回滑动腔内,实现原位倒方,使用过程中可以拧掉夹爪一a、夹爪二b上的螺母分别更换滑动导柱以适应螺母大小,再进行松、紧操作。
Claims (6)
1.双向棘轮扳手,包括扳手尾部,其特征在于:扳手尾部设有转动棘轮、转动导轨,转动棘轮外沿上设有多个凸块(16),相邻两个凸块(16)之间设有卡位槽(15),转动棘轮通过凸块(16)固定于转动导轨中;扳手尾部还设有滑动槽(12),滑动槽(12)内设有卡位滑块(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棘轮扳手,还包括扳手头部,其特征在于:扳手头部设有夹爪一(a)、夹爪二(b),夹爪一(a)、夹爪二(b)上分别设有带有棘齿的滑动导柱一(1)、带有棘齿的滑动导柱二(6);滑动导柱一(1)上设有键槽(3),滑动导柱一(1)与弹簧一(5)的一端连接,弹簧一(5)的另一端连接在夹爪一(a)上的滑动导轨一(4)底部,滑动导柱一(1)和弹簧一(5)均置于滑动导轨一(4)中,夹爪一(a)上的顶销(2)镶在键槽(3)中并用螺钉一(d)固定;滑动导柱二(6)与弹簧二(10)的一端连接,滑动导柱二(6)和弹簧二(10)均置于滑动导轨二(7)中,通过螺钉二(c)固定在夹爪二(b)上的压片(8)压住弹簧二(10)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滑动导柱一(1)上的棘齿为一齿或多齿,滑动导柱二(6)上的棘齿为一齿或多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凸块(16)大小相同,相邻凸块(16)间卡位槽(15)大小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卡位滑块(13)与弹簧三(11)一端连接,弹簧三(11)另一端固定在滑动槽(12)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卡位滑块(13)上设有调节钮(1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682853.2U CN205817674U (zh) | 2016-06-28 | 2016-06-28 | 双向棘轮扳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682853.2U CN205817674U (zh) | 2016-06-28 | 2016-06-28 | 双向棘轮扳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817674U true CN205817674U (zh) | 2016-12-21 |
Family
ID=57566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682853.2U Active CN205817674U (zh) | 2016-06-28 | 2016-06-28 | 双向棘轮扳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81767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46741A (zh) * | 2021-01-15 | 2021-05-28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自定位自适应螺母拧紧装置 |
-
2016
- 2016-06-28 CN CN201620682853.2U patent/CN20581767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46741A (zh) * | 2021-01-15 | 2021-05-28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自定位自适应螺母拧紧装置 |
CN112846741B (zh) * | 2021-01-15 | 2022-01-11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自定位自适应螺母拧紧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79683A (zh) | 机床用快速夹紧机构 | |
CN105108689A (zh) | 一种能够调节口径的扳手 | |
CN104959854B (zh) | 多功能精密平口钳 | |
CN106944849A (zh) | 一种铣床专用快速夹紧夹具 | |
CN101121256A (zh) | 多功能快换双动爪台虎钳 | |
CN201172190Y (zh) | 多功能快换双动钳爪台虎钳 | |
CN205817674U (zh) | 双向棘轮扳手 | |
CN103273435A (zh) | 一种机加工夹紧装置 | |
CN201833205U (zh) | 内调式孔加工压板 | |
CN109352377B (zh) | 一种夹紧力可控的加工用夹具 | |
CN109676412B (zh) | 螺纹自锁侧向压紧机构 | |
CN106392965B (zh) | 一种可快速夹紧的活口扳手 | |
CN206795686U (zh) | 可自由调节的快速扳手 | |
CN209288788U (zh) | 一种气压阀的阀体钻孔夹具 | |
CN218462010U (zh) | 一种锁紧压紧装置 | |
CN201020683Y (zh) | 快调扳手 | |
CN2657852Y (zh) | 多功能平钳 | |
CN205660414U (zh) | 用于工件刨平面及槽加工的夹具 | |
CN106625221A (zh) | 一种机床燕尾磨削夹具 | |
CN208826383U (zh) | 一种具有平行夹紧功能的调节式扳手水泵钳 | |
CN209050660U (zh) | 一种万向活头棘轮扳手 | |
CN207207225U (zh) | 一种新型液压机用平口钳 | |
CN109483277B (zh) | 一种防过压的压紧装置 | |
CN86207247U (zh) | 多功能滑动调距管钳 | |
CN219746040U (zh) | 一种五金冲压模具用冲压头更换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